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763220.5

文献号 : CN11187464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跃

申请人 : 合肥旭弘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台板、环形轨道、支撑座、水平运动驱动机构、顶料气缸以及上料架,其中:所述台板设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环形轨道设置于所述台板上,所述支撑座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水平运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支撑座沿着所述环形轨道的路径移动,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铁芯料架;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过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定子的自动上料。

权利要求 :

1.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台板、环形轨道、支撑座、水平运动驱动机构、顶料气缸以及上料架,其中:所述台板设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环形轨道设置于所述台板上,所述支撑座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水平运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支撑座沿着所述环形轨道的路径移动,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铁芯料架;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过孔;

所述环形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以及第四段,所述上料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段上,所述上料架包括导杆、安装板、出料板以及拉紧气缸,所述导杆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导杆两两分别设于第一段的两端,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设于两个同侧的所述导杆上,所述出料板可往复升降的间隙配合于所述导杆的顶端,所述出料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出料通道,四个所述导杆分别设于所述出料板的四角,所述拉紧气缸两个,两个所述拉紧气缸分别设于两个安装板上,所述拉紧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所述出料板的底面连接;

所述顶料气缸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出料板的下方,当所述支撑座运转到所述出料板的下方时,所述顶料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依次穿设过所述台板以及所述底板后与所述支撑板抵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板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上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形成导向配合的导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上均设有多个沿着输送路径延伸的导轮,所述底板滚动配合于所述导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运动驱动机构包括平板、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平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段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结构相同,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四段的底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段的底部;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丝杆、第一电机、第一丝杆螺母、第一基板以及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底座固定于所述平板上,所述第一丝杆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螺纹配合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上,所述第一支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杆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丝杆、第二电机、第二丝杆螺母、第二基板以及第三支杆,所述第二底座固定于所述平板上,所述第二丝杆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螺纹配合于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上,所述第三支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第三基板以及第四支杆,所述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平板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所述第三基板连接,所述第四支杆固定于所述第三基板上;

所述台板上于所述环形轨道的位置开设有通过槽,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所述第三支杆和所述第四支杆的顶端均穿设过所述通过槽。

说明书 :

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定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俗称马达),发电机
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广泛用于工业、家电等领域。
[0003] 定子是电动机静止不动的部分。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
(输出)电流。在电机中,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将匝间隔离并与接地的定子铁芯隔离开来,以
保证电机的安全运行。
[0004] 目前,一般都是人工拾取铁芯包塑送到需要上料的位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实现铁芯包塑自动化上料。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台板、环形轨道、支撑座、水平运动驱动机构、顶料气缸以及上料架,其中:
[0007] 所述台板设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环形轨道设置于所述台板上,所述支撑座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水平运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所述
支撑座沿着所述环形轨道的路径移动,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铁芯料架;所述支撑座包括底
板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过孔;
[0008] 所述环形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以及第四段,所述上料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段上,所述上料架包括导杆、安装板、出料板以及拉紧气缸,所述导杆设有四
个,四个所述导杆两两分别设于第一段的两端,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
设于两个同侧的所述导杆上,所述出料板可往复升降的间隙配合于所述导杆的顶端,所述
出料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出料通道,四个所述导杆分别设于所述出料板的四角,所述拉紧气
缸两个,两个所述拉紧气缸分别设于两个安装板上,所述拉紧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所述出
料板的底面连接;
[0009] 所述顶料气缸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出料板的下方,当所述支撑座运转到所述出料板的下方时,所述顶料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依次穿设过所述台板以及所述底板后与所
述支撑板抵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板升降。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段上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形成导向配合的导槽。
[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上均设有多个沿着输送路径延伸的导轮,所述底板滚动配合于所述导轮之间。
[0012] 如上所述的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水平运动驱动机构包括平板、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平板上,所述
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段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结构相
同,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四段的底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段的
底部;
[0013]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丝杆、第一电机、第一丝杆螺母、第一基板以及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底座固定于所述平板上,所述第一丝杆可转动的固定
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螺纹
配合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上,所述第一支杆固定于
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杆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端;
[0014]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丝杆、第二电机、第二丝杆螺母、第二基板以及第三支杆,所述第二底座固定于所述平板上,所述第二丝杆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二
底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螺纹配合于所述
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上,所述第三支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基
板上;
[0015]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第三基板以及第四支杆,所述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平板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所述第三基板连接,所述第四支杆固定
于所述第三基板上;
[0016] 所述台板上于所述环形轨道的位置开设有通过槽,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所述第三支杆和所述第四支杆的顶端均穿设过所述通过槽。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定子的自动上料,闲置的支撑座运转到第三段时,操作人员在支撑座上由上到下码放铁芯,多个层叠的铁芯组成了铁芯料架,当此满料支撑
座运转到上料架处时候,定位准确后,顶料气缸工作,将支撑板逐渐升起,而支撑板上最上
端的铁芯包塑就从出料板上的出料通道顶出,当露出于出料通道的一层铁芯被取料结构取
走后,顶料气缸的活塞杆再上升一段,从而一层一层的将定子送出,完成上料,而上完料的
支撑座就被水平运动驱动机构驱动在环形轨道上运转,送至装料处装料。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0019] 图2是上料架的轴测图;
[0020] 图3是水平运动驱动机构的轴测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台板,3‑环形轨道,4‑支撑座,5‑顶料气缸,6‑上料架,7‑底板,8‑支撑板,9‑第一段,10‑第二段,11‑第三段,12‑第四段,13‑导杆,14‑安装板,15‑出
料板,16‑拉紧气缸,17‑出料通道,18‑导轨,19‑导槽,20‑导轮,21‑平板,22‑第一底座,23‑
第一丝杆,24‑第一电机,25‑第一丝杆螺母,26‑第一基板,27‑第一支杆,28‑第二支杆,29‑
第二底座,30‑第二丝杆,31‑第二电机,32‑第二丝杆螺母,33‑第二基板,34‑第三支杆,35‑
驱动气缸,36‑第三基板,37‑第四支杆,38‑通过槽,39‑铁芯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台板2、环形轨道3、支撑座4、水平运动驱动机构、顶料气缸5以及上料架6,其中:
[0024] 所述台板2设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所述环形轨道3设置于所述台板2上,所述支撑座4设有多个,每个支撑座4均可放置铁芯料架39,其中一个支撑座4会位于上料架6位置上
料,而这时候可以利用工人或机械手在空料的支撑座4上放置铁芯料架39,节省时间,多个
所述支撑座4设于所述环形轨道3上,所述水平运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支撑座4沿
着所述环形轨道3的路径移动,在附图1中可以看出,总共有7个支撑座4在循环往复的环形
移动,当上一个支撑座4在上料架6位置上完料后,下一个支撑座4送至上料架6位置,而上完
料的支撑座4就沿着环形轨道3继续行走,所述支撑座4用于支撑铁芯料架39;所述支撑座4
包括底板7以及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设置于所述底板7上,底板7上可设置有两个导向杆,
支撑板8贯穿过导向杆形成间隙配合,导向杆起到了引导和定位固定作用,所述底板7上开
设有通过孔(未示出)。
[0025] 所述环形轨道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9、第二段10、第三段11以及第四段12,第一段9、第二段10、第三段11以及第四段12合围形成回形结构的环形轨道3,环形轨道3的既定
位置设置有光电感应,以检测支撑座4是否到达指定位置,所述上料架6设置于所述第一段9
上,所述上料架6包括导杆13、安装板14、出料板15以及拉紧气缸16,所述导杆13设有四个,
四个所述导杆13两两分别设于第一段9的两端,所述安装板1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14
分别设于两个同侧的所述导杆13上,所述出料板15可往复升降的间隙配合于所述导杆13的
顶端,所述出料板15的板面上设置有出料通道17,四个所述导杆13分别设于所述出料板15
的四角,所述拉紧气缸16两个,两个所述拉紧气缸16分别设于两个安装板14上,所述拉紧气
缸16的活塞杆末端与所述出料板15的底面连接,当满料的支撑座4运转到上料架6位置时
候,拉紧气缸16工作,将出料板15下拉,压紧铁芯料架39,从而防止上料过程中,出料歪斜。
上料完毕后,拉紧气缸16的活塞杆上行,释放铁芯料架39。
[0026] 所述顶料气缸5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出料板15的下方,当所述支撑座4运转到所述出料板15的下方时,所述顶料气缸5的活塞杆末端依次穿设过所述台板2以及所述底
板7的通过孔后与所述支撑板8抵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板8升降。当铁芯料架39被出料板15压
紧后,顶料气缸5工作,将支撑板8顶起,而支撑板8上最上端的铁芯包塑就从出料板15上的
出料通道17顶出,当露出于出料通道17的一层铁芯被取料结构取走后,顶料气缸5的活塞杆
再上升一段,从而一层一层的将定子送出,完成上料,而上完料的支撑座4就被水平运动驱
动机构驱动在环形轨道3上运转,送至装料处装料。
[0027] 进一步地,为引导支撑座4的运动,同时起到辅助定位固定作用,所述第一段9上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导轨18,所述底板7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18形成导向配合的导槽19,所述
第二段10、所述第三段11和所述第四段12上均设有多个沿着输送路径延伸的导轮20,所述
底板7滚动配合于所述导轮20之间。
[0028]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运动驱动机构包括平板21、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三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平板
21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段9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第四驱动组件结
构相同,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段10和所述第四段12的底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
第三段11的底部。
[0029]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底座22、第一丝杆23、第一电机24、第一丝杆螺母25、第一基板26以及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所述第一底座22固定于所述平板21上,所述第
一丝杆23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22上,所述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23
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25螺纹配合于所述第一丝杆23上,所述第一基板26固定于所述第
一丝杆螺母25上,所述第一支杆27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26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杆28可转动
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26的另一端;第一电机24工作,带动第一丝杆23旋转,从而驱动第一
丝杆螺母25水平往复移动,第一支杆27推动支撑座4在第一段9上同步移动。
[0030]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底座29、第二丝杆30、第二电机31、第二丝杆螺母32、第二基板33以及第三支杆34,所述第二底座29固定于所述平板21上,所述第二丝杆30可转
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29上,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丝杆30连接,所述第
二丝杆螺母32螺纹配合于所述第二丝杆30上,所述第二基板33固定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32
上,所述第三支杆34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33上;第二电机31工作,带动第二丝杆30旋转,从
而驱动第二丝杆螺母32水平往复移动,第三支杆34推动支撑座4在第二段10和第四段12上
同步移动。
[0031]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35、第三基板36以及第四支杆37,所述驱动气缸35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平板21上,所述驱动气缸35的活塞杆末端与所述第三基板36连接,所
述第四支杆37固定于所述第三基板36上;驱动气缸35工作,带动第四支杆37推动支撑座4在
第三段11上同步移动。
[0032] 所述台板2上于所述环形轨道3的位置开设有通过槽38,所述第一支杆27、所述第二支杆28、所述第三支杆34和所述第四支杆37的顶端均穿设过所述通过槽38。
[0033]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
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
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