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车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681865.4

文献号 : CN11189098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淑芳

申请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车辆以及存储介质,该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以及若所述温度变化符合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发出预警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能够提前对电池的热失控进行预警,保证用户有足够的逃生时间。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由所述电池在至少两种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而得到;以及

若所述温度变化符合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发出预警信息;

其中,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由所述电池在至少两种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而得到,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数据,分别确定各种工况下的所述测试温度基准曲线;

获取应用所述电池的车辆的车况信息;

根据所述车况信息估测导致所述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每种工况的概率;

根据所述概率确定每种工况所占的权重;

根据各种工况所占的权重,将所有工况对应的所述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拟合而得到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不同工况包括电池碰撞工况、电池过充工况、电池外部热源工况以及电池不同排布工况中任意至少两种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在所述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数据,分别确定各种工况下的所述测试温度基准曲线,包括:根据所述电池在各种工况下的测试数据,确定每种工况下所述电池的至少两组测试温度变化曲线;以及

根据每种工况下所述电池的所述至少两组测试温度变化曲线,确定所述电池在该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

4.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由所述电池在至少两种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而得到;

预警模块,用于若所述温度变化符合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发出预警信息;

第二曲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数据,分别确定各种工况下的所述测试温度基准曲线;

权重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应用所述电池的车辆的车况信息;根据所述车况信息估测导致所述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每种工况的概率;根据所述概率确定每种工况所占的权重;

拟合模块,用于根据各种工况所占的权重,将所有工况对应的所述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拟合而得到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5.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调用时执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电池以及设于所述车体内的如上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电池。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说明书 :

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能量源,动力电池热失控的触发机理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其可能是由于负极析活性锂、电池内短路、正极释活性氧中的单个因素或多个因素综
合导致。动力电池热失控时会导致车辆着火,而热失控导致的着火并不是单纯的电气着火,
并且动力电池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会正向加强着火的剧烈程度,使得传统的灭火方式对
动力电池灭火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对动力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是本领域研究人员研究的
重点。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车辆以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 本申请实施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
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以及若所述温度变化符合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所述预设时间
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发出预警信息。
[0006] 第二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包括温度获取模块、确定模块以及预警模块,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
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
线;预警模块用于若所述温度变化符合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
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发出预警信息。
[0007] 第三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调用时执行上述的
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
[0008] 第四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电池以及设于所述车体内的如上述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电池。
[0009]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
[00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车辆以及存储介质,该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再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电池
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最后在所述温度变化在
预设时间段内符合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
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信息,进而提前对电池的热失控进行预警,保证用户有足够的逃生时
间。
[0011]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0013]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4]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5]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211~步骤S214的流程示意图。
[0016]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的模块框图。
[0017]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模块框图
[0018]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地,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1] 术语说明:
[0022] 电压平台: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趋近平缓的阶段。
[0023] 充放电倍率:指电池在自规定的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据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通常以字母C表示。
[0024]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负责控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以及实现电池状态估算等功能。
[0025]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
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6] 如图1所示,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该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1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0~步骤S130。
[0027] 步骤S110: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0028]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电池的温度,进而获得电池的温度信息。进一步地,可以以预设时间周期对电池温度进行采样,进而获得电池的温度信息。
[0029] 其中,该温度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持续时间内电池的温度变化、持续时间内电池的温度变化曲线等。
[0030] 步骤S120:根据温度信息,确定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0031] 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用于表征电池热失控的温度变化情况。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各个时间点的电池温度与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的某一段连续曲
线上的各个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来确定电池在预设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热失控
温度预警曲线。具体地,当该温度差值在预设温度差值之内时,可认为电池在预设时间内的
温度变化符合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0032] 在一些实施方式,可将预设时间段内的各个时间点的电池温度绘制成该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曲线,再根据该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率与该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的某一段
连续曲线的变化率,来确定电池在预设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具体地,当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率与该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的变化率的变化率差值在预设
变化率差值之内时,可认为电池在预设时间内的温度变化符合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0033] 步骤S130:若温度变化符合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发出预警信息。
[0034] 本实施例中,若温度变化符合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在该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说明电池状态已接近热失控状态,此时则可提前发出预警信
息警示用户,从而保证用户有足够的逃生时间。
[0035] 进一步地,该预警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蜂鸣警示、灯光警示以及语音播报警示中的至少一项。
[003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再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
线;最后在所述温度变化在预设时间段内符合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所述预设时间
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信息,进而提前对电池的热失控进行预
警,保证用户有足够的逃生时间。
[0037]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200,该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2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10~步骤S230。
[0038] 步骤S210: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0039] 本实施例中,步骤S210具体可参考上述步骤S110,不再赘述。
[0040] 步骤S220:根据温度信息,确定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0041] 本实施例中,步骤S260具体可参考上述步骤S120,不再赘述。
[0042]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可以由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而得到。具体地,本实施例还提供确定该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的步骤,以作为判
断基准,其具体可由如下步骤S211~步骤S214实现。
[004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电池在至少两种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确定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具体地,可以先根据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数据,分别确
定各种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其可通过以下步骤S211~步骤S212实现。再将所有工
况所对应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其可通过以下步骤
S213~步骤S214实现。步骤S211~步骤S214的实现方式可如下所述。
[0044] 步骤S211:根据电池在各种工况下的测试数据,确定每种工况下电池的至少两组测试温度变化曲线。
[0045] 电池热失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导致热失控的机理具有多种形式。例如电池发生严重的碰撞导致变形或者被刺穿都可能会导致其内部的短路,电池内部短路后引起电解液
的剧烈化学反应进而引发热失控;或者电池极限过充或者老化以后导致锂枝晶刺穿隔膜而
引发热失控。虽然电池热失控的机理多种多样,但是对外表现却可以获取一定的规律,电池
热失控时电池的温度会有急剧的变化。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电池在不同的各种工况下的测试
数据,确定每种工况下电池的测试温度变化曲线,该测试温度变化曲线能够反映电池在对
应的每种工况下的热失控温度变化特性。
[0046] 本实施例中,多种工况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以下工况中的任意至少两种组合:电池碰撞工况、电池过充工况、电池外部热源工况以及电池不同排布工况。
[0047] 电池碰撞工况可以模拟出现碰撞和挤压导致局部的电池变形。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温度采集设备采集不同OCV(Open Circuit Voltage,开路电压)的相同电池在碰撞或
挤压针刺等滥用测试下电池的温度测试数据,得到电池碰撞工况下的至少两组电池碰撞情
况下热失控随时间变化的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线。
[0048] 具体地,可以选取电压平均分布于电压平台两侧的至少两组电池进行碰撞穿刺试验,其中该至少两组电池中的相邻两组电池的电压可以间隔预设电压值。例如,可以间隔
0.1V选取电池电压如3.2V、3.3V、3.4V的多组电池,并分别对每组电池进行碰撞穿刺试验。
根据温度测试数据,可以得到对应于3.2V的电池的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其反映3.2V电
池在碰撞穿刺试验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对应于3.3V的电池的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
线,其反映3.3V电池在碰撞穿刺试验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及对应于3.4V的电池的
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其反映3.4V电池在碰撞穿刺试验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具体
可参照下表1。
[0049] 编号 电池电压 测温温度变化曲线1 3.2V 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线‑1
2 3.3V 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线‑2
3 3.4V 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线‑3
… … …
… … …
… … …
[0050] 表1
[0051] 进一步地,电池过充工况可以模拟实际电池过充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温度采集设备采集以不同充电倍率对相同电池进行过充,直至发生热失控状态的过程中的温
度测试数据,进而得到电池过充工况下的至少两组电池极限过充情况下热失控随时间变化
的第二测试温度变化曲线。
[0052] 具体地,可以选取至少两组相同电池进行过充试验,其中对每组电池分别以不用的充电倍率进行充电,该不同的充电倍率之间可以间隔预设倍率。例如,可以间隔1C充电倍
率分别以2C、3C、4C的充电倍率对相同的多组电池进行极限充电试验,直到发生热失控。根
据整个过程中的温度测试数据,可以得到对应于以2C充电倍率对电池进行极限过充的第二
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其反映以2C充电倍率对电池极限充电至热失控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情况;对应于以3C充电倍率对电池进行极限过充的第二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其反映以3C
充电倍率对电池极限充电至热失控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及对应于以4C充电倍
率对电池进行极限过充的第二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其反映以4C充电倍率对电池极限充电至
热失控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具体可参照下表2。
[0053]编号 充电倍率 测试温度变化曲线
1 2C 第二测试温度变化曲线‑1
2 3C 第二测试温度变化曲线‑2
3 4C 第二测试温度变化曲线‑3
… … …
… … …
… … …
[0054] 表2
[0055]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过充试验虽然会导致多个电池同时发生过充,但通常是某一个模组内的电池先达到过充极限后发生热失控,所以此时对电池进行极限的充电测
试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数据,并且保证不损坏充放电设备和安全性。
[0056] 进一步地,电池外部热源工况可以模拟电池存在外部加热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温度采集设备采集不同OCV的相同电池在外部加热测试下电池的温度测试数据,得
到外部热源工况下的至少两组电池在外部加热情况下热失控随时间变化的第三测试温度
变化曲线。
[0057] 具体地,可以选取电压平均分布于电压平台两侧的至少两组电池进行外部加热试验,其中该至少两组电池中的相邻两组电池的电压可以间隔预设电压值。例如,可以间隔
0.1V选取电池电压如3.2V、3.3V、3.4V的多组电池,并分别对每组电池进行外部加热试验。
根据温度测试数据,可以得到对应于3.2V的电池的第三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其反映3.2V电
池在外部加热试验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对应于3.3V的电池的第三测试温度变化曲
线,其反映3.3V电池在外部加热试验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及对应于3.4V的电池的
第三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其反映3.4V电池在外部加热试验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具
体可参照下表3。
[0058] 编号 电池电压 测试温度变化曲线1 3.2V 第三测试温度变化曲线‑1
2 3.3V 第三测试温度变化曲线‑2
3 3.4V 第三测试温度变化曲线‑3
… … …
… … …
… … …
[0059] 表3
[0060] 进一步地,电池不同排布工况可以模拟外部热源下电池包中各种不同排布的电池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温度采集设备采集对电池包外部加热情况下电池包中的各
种不同排布位置的电池的温度测试数据,得到电池不同排布工况下的至少两组不同排布位
置的电池的热失控随时间变化的第四测试温度变化曲线。
[0061] 具体地,可以对电池包进行外部热源加热,电池包包括多组排布位置不同的电池,在加热过程中,可以记录每组电池的排布位置,并监控每个排布位置对应的电池的温度变
化情况以及电池包内部的热量分布情况。根据温度测试数据可以得到电池包中不同位置的
电池的多个不同的第四测试温度变化曲线。例如,对电池包进行外部热源加热试验,并分别
记录电池包内位于第一位置的电池在加热过程中的第四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其反映电池包
在外部热源加热情况下,位于电池包内第一位置的电池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位于第二
位置的电池在加热过程中的第四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其反映电池包在外部热源加热情况
下,位于电池包内第二位置的电池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位于第三位置的电池在加热过
程中的第四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其反映电池包在外部热源加热情况下,位于电池包内第三
位置的电池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具体可参照下表4。
[0062]
[0063]
[0064] 表4
[0065] 步骤S212:根据每种工况下电池的至少两组测试温度变化曲线,确定电池在该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
[0066] 本实施例中,可以分别对每种工况下电池的至少两组测试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进而分别得到每种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
[0067] 例如,对于电池碰撞工况,可以将不同OCV的电池的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进而得到对应于电池碰撞工况的第一测试温度基准曲线,例如将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
线‑1、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线‑2、第一测试温度变化曲线‑3拟合成电池碰撞工况的第一测
试温度基准曲线,该第一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能够反映碰撞和挤压等滥用工况对热失控下电
池温度的影响。对于电池过充工况,可以将不同充电倍率下对电池极限过充电的第二测试
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进而得到对应于电池过充工况的第二测试温度基准曲线,例如将
第二测试温度变化曲线‑1、第二测试温度变化曲线‑2、第二测试温度变化曲线‑3拟合成电
池过充工况的第二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该第二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能够反映电池极限过充对
热失控下电池温度的影响。对于电池外部热源工况,可以将不同OCV的电池的第三测试温度
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进而得到对应于外部热源工况的第三测试温度基准曲线,例如将第三
测试温度变化曲线‑1、第三测试温度变化曲线‑2、第三测试温度变化曲线‑3拟合成电池外
部热源工况的第三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该第三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能够反映代外部热源存在
条件下对热失控下电池温度的影响。对于电池不同排布工况,可以不同排布位置的电池的
第四测试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进而得到的对应于电池不同排布工况的第四测试温度基
准曲线,例如将第四测试温度变化曲线‑1、第四测试温度变化曲线‑2、第四测试温度变化曲
线‑3拟合成电池不同排布工况的第四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该第四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能够反
映外部热源存在条件下电池包内各种排布位置和结构对热失控下电池温度的影响。
[0068] 步骤S213:分别确定每种工况所占的权重。
[0069] 本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应用电池的车辆的车况信息,然后根据该车况信息估测导致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每种工况的概率,再根据该概率确定每种工况所占的权重。具体地,该
车况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车辆的行驶路径信息、车辆的已行驶里程信息、电池的寿
命信息、电池的老化程度信息、电池的充电频率信息等。根据该车况信息估测若电池发生热
失控时,该电池所处的每种工况在所有工况中的概率,再根据该概率即可确定每种工况所
占的权重。例如,根据该车况信息,若该车况信息处于较大里程(如3万公里)且电池的寿命
较低(如少于60%)时,可根据车况信息确定若电池发生热失控时该电池处于电池过充工况
的概率相对较大。进一步地,可根据预置的计算式计算车况信息与各种工况比例之间的对
应关系,也可通过查询对应的关系表来确定车况信息与各种工况比例之间的对应关系。
[0070] 例如,在某一确定的车况下,电池碰撞工况、电池过充工况、电池外部热源工况以及电池不同排布工况这四种工况中,若电池过充工况触发热失控的概率最大、电池碰撞工
况触发热失控的概率第二、电池外部热源工况触发热失控的概率第三、电池不同排布工况
触发热失控的概率最小,且电池过充工况在这四种工况中可能发生的概率为40%、电池碰
撞工况在这四种工况中可能发生的概率为30%、电池外部热源工况在这四种工况中可能发
生的概率为20%、电池不同排布工况在这四种工况中可能发生的概率为10%;此时即可确
定电池碰撞工况所对应的第一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重为0.3、电池过充工况所对应
的第二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重为0.4、电池外部热源工况所对应的第三测试温度基
准曲线所占的权重为0.2、电池不同排布工况所对应的第四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重
为0.1。
[007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历史发生的多个电池热失控案例中各个工况发生的比例,确定每种工况所占的权重。具体地,可以根据历史车辆发生的多次电池热失控案例
中各个工况发生的比例,确定每种工况所占的权重。例如,在历史发生的1000次电池热失控
案例中,碰撞情况出现300次、电池过充情况出现400次、外部热源加热电池情况出现200次、
外部热源加热电池包情况出现100次。此时可以确定相应地电池碰撞工况所占的比例为
30%、电池过充工况所占的比例为40%、电池外部热源工况所占的比例为20%、电池不同排
布工况所占的比例为10%。进而可以确定电池碰撞工况所对应的第一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
占的权重为0.3、电池过充工况所对应的第二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重为0.4、电池外
部热源工况所对应的第三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重为0.2、电池不同排布工况所对应
的第四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重为0.1。
[0072]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车辆的频繁充电,极限过充可能是导致热失控的主要原因,因此电池过充工况对应的第二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重可能最高。
[0073] 步骤S214;根据各种工况所占的权重,将所有工况对应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拟合而得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0074]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各种工况所占的权重,将各种工况所对应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进行拟合,进而获得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0075] 例如,假设电池碰撞工况对应的第一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重为W1、电池过充工况对应的第二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重为W2、电池外部热源工况对应的第三测试
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重为W3、电池不同排布工况对应的第四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所占的权
重为W4,则可以根据以下公式将各种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拟合为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0076] 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W1×第一测试温度基准曲线)+(W2×第二测试温度基准曲线)+(W3×第三测试温度基准曲线)+(W4×第四测试温度基准曲线)。
[0077] 步骤S230:若温度变化符合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发出预警信息。
[0078] 本实施例中,步骤S230具体可参考上述步骤S130,不再赘述。
[0079]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失控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然后根据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数据,分别确定各种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再将各种工
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进行拟合,以确定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然后根据温度信息,确定
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曲线,并在温度变化符合热失
控温度预警曲线、且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信息,从而
提前对电池的热失控进行预警,保证用户有足够的逃生时间。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
失控检测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工况下电池热失控的温度特性获得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能够使得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的准确性更高,从而提高对电池热失控检测的准确性。
[0080]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300,该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300包括温度获取模块310、确定模块320以及预警模块330。其中,温度获取模块310
用于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温度信息,确定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
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预警模块330用于若温度变化符合热失控温
度预警曲线、且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发出预警信息。
[008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300还包括第一曲线确定模块340、第二曲线确定模块350、权重确定模块360以及拟合模块370。其中,第一曲线确定模块340用于
根据电池在各种工况下的测试数据,确定每种工况下电池的至少两组测试温度变化曲线;
第二曲线确定模块350用于根据每种工况下电池的至少两组测试温度变化曲线,确定电池
在该工况下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权重确定模块360用于分别确定每种工况所占的权重;拟
合模块370用于根据各种工况所占的权重,将所有工况对应的测试温度基准曲线拟合而得
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
[008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通过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再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热失控温度预警曲
线;最后在所述温度变化在预设时间段内符合所述热失控温度预警曲线、且所述预设时间
段内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信息,进而提前对电池的热失控进行预
警,保证用户有足够的逃生时间。
[0083]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400,该电池管理系统400包括处理器410以及存储器420,存储器42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
410调用时实执行上述的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100或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200。
[0084] 处理器4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4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池管理系统内的各种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
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20内的数据,执行电池管理系统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
据。可选地,处理器4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
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4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410
(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410(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
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
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
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0085] 存储器4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420(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420(Read‑Only Memory)。存储器420图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
令集。存储器420图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
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
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种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图在使用
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0086]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500,该车辆500包括车体510、电池520以及上述的电池管理系统400,上述的电池管理系统400设于车体510内,电池管理系统400
电连接于电池520。
[0087] 本实施例中,电池5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单体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模块以及动力电池包中的任一种。
[0088]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0,该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600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610,计算机程序指令610可被处理器调用以执行上
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0089] 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计算
机可读取存储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6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
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
品中。程序代码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0090]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
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
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