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747372.6

文献号 : CN11189101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宫文新冯振东李林杰刘鸿印

申请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车厢装置,包括:厢体;控制器,设置在厢体内;数据采集装置,设置在厢体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均设置在厢体内,第二输送装置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分拣机构,设置在厢体内并位于第一输送装置上方,分拣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多个换向阀和可移动地设置的多个分拣装置,多个换向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多个换向阀均与动力装置连通,多个换向阀与多个分拣装置一一对应的连通,多个分拣装置沿第一输送装置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分拣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快件配送过程中出现人工分拣效率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厢体(10);

控制器(60),均设置在所述厢体(10)内;

数据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厢体(10)内并与所述控制器(60)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能够采集小件货物(2)的信息;

第一输送装置(41)和第二输送装置(42),设置在所述厢体(10)内,且均与所述控制器(60)电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2)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1)用于运输小件货物(2),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2)用于运输大件货物(3);

分拣机构,设置在所述厢体(10)内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1)上方,所述分拣机构包括动力装置(72)、多个换向阀(75)和可移动地设置的多个分拣装置(30),多个所述换向阀(75)均与所述控制器(60)电连接,多个所述换向阀(75)均与所述动力装置(72)连通,多个所述换向阀(75)与多个所述分拣装置(30)一一对应的连通,多个所述分拣装置(30)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1)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分拣装置(3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1);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1)包括输送带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输送带移动;

每个所述换向阀(75)具有第一阀口(751)、第二阀口(752)、第三阀口(753)和第四阀口(754),每个所述换向阀(75)还具有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

每个所述分拣装置(30)具有第一工作腔和与所述第一工作腔分隔设置的第二工作腔,所述动力装置(72)的出气口(721)通过进气管路与每个所述第一阀口(751)连通,所述第二阀口(752)通过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一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三阀口(753)通过第二气路与所述第二工作腔连通;

所述换向阀(75)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气路导通,所述第二气路与所述第四阀口(754)连通,所述分拣装置(30)朝向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换向阀(75)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第二气路导通,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四阀口(754)连通,所述分拣装置(30)朝向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换向阀(75)处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气路不导通,所述第二气路与所述第四阀口(754)不导通,所述分拣装置(30)静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装置(30)包括缸体(31)、可移动地设置在缸体(31)上的活塞(32)以及与所述活塞(32)连接的分拣件(33),所述活塞(32)将所述缸体(31)分为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所述分拣件(33)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1)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件(33)包括框架部(331)和与所述框架部(331)连接的推板(332),所述推板(332)为柔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卡(76)和与所述数据采集卡(76)电连接的条码扫描仪(71),所述条码扫描仪(71)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1)的上方并位于所述分拣机构的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置还包括架体(20)和多个传感器,所述厢体(10)内具有货物放置空间,所述架体(20)设置在所述厢体(10)内,所述架体(20)包括设置在所述货物放置空间内的上层架(21)和下层架(22),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1)设置于所述上层架(21)的底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2)设置于所述下层架(22)的底部,多个所述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60)电连接,多个所述传感器间隔布置在所述上层架(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厢体(10)内的多个集装器具(50),多个所述集装器具(50)间隔地位于所述货物放置空间的至少一侧,每个所述集装器具(50)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传感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厢体(10)的底部的多个导向结构(73),多个所述导向结构(73)位于所述货物放置空间的至少一侧,所述导向结构(73)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1)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集装器具(50)上设置有可转动设置的多个滚轮(51),多个所述滚轮(51)位于对应的所述导向结构(7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10)具有可开闭设置的端门(11)和侧门(12),所述车厢装置还包括开门装置(80),所述开门装置(80)设置于所述端门(11)处和/或所述侧门(12)处。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身(1)和设置在所述车身(1)上的车厢装置,所述车厢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厢装置。

说明书 :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的城市内部快递配送方案大致如下:快件由分拨中心用厢式货车运至快递营业网点,人工将混乱的货物卸下,集成一大堆后由几个快递员分别按照配送区域进
行分拣、扫码,并分成几个小堆。之后,快递员将属于自己的快递堆挨件码放在自己的快递
三轮车内,而后根据自己的配送小区进行配送。
[0003] 在上述的快件配送过程中,快件运输到营业网点后,采用人工卸车。在营业网点按照快递派送员覆盖区域进一步分拣,交接后按照派送顺序装入终端派送车辆进行派送。上
述的快件配送过程中出现人工分拣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派送时效性差,所需装备较多的问
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快件配送过程中出现人工分拣效率低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厢装置,包括:厢体;控制器,设置在厢体内;数据采集装置,设置在厢体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数据采集装置能够
采集小件货物的信息;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均设置在厢体内,且均与控制器电连
接,第二输送装置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第一输送装置用于运输小件货物,第二输送装
置用于运输大件货物;分拣机构,设置在厢体内并位于第一输送装置上方,分拣机构包括动
力装置、多个换向阀和可移动地设置的多个分拣装置,多个换向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多个
换向阀均与动力装置连通,多个换向阀与多个分拣装置一一对应的连通,多个分拣装置沿
第一输送装置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分拣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
[0006] 进一步地,每个换向阀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每个换向阀还具有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每个分拣装置具有第一工作腔和
与第一工作腔分隔设置的第二工作腔,动力装置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路与每个第一阀口连
通,第二阀口通过第一气路与第一工作腔连通,第三阀口通过第二气路与第二工作腔连通;
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进气管路与第一气路导通,第二气路与第四阀口连通,分拣装
置朝向第一方向移动,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进气管路与第二气路导通,第一气路与
第四阀口连通,分拣装置朝向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换向阀处于第三工
作位置时,进气管路与第一气路不导通,第二气路与第四阀口不导通,分拣装置静止。
[0007] 进一步地,分拣装置包括缸体、可移动地设置在缸体上的活塞以及与活塞连接的分拣件,活塞将缸体分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分拣件与第一输送装置之间具有间隙。
[0008] 进一步地,分拣件包括框架部和与框架部连接的推板,推板为柔性件。
[0009] 进一步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与数据采集卡电连接的条码扫描仪,条码扫描仪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上方并位于分拣机构的上游。
[0010] 进一步地,车厢装置还包括架体和多个传感器,厢体内具有货物放置空间,架体设置在厢体内,架体包括设置在货物放置空间内的上层架和下层架,第一输送装置设置于上
层架的底部,第二输送装置设置于下层架的底部,多个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多个传感
器间隔布置在上层架上。
[0011] 进一步地,车厢装置还包括位于厢体内的多个集装器具,多个集装器具间隔地位于货物放置空间的至少一侧,每个集装器具位于相邻的两个传感器之间。
[0012] 进一步地,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厢体的底部的多个导向结构,多个导向结构位于货物放置空间的至少一侧,导向结构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的方向延伸,每个集装器具
上设置有可转动设置的多个滚轮,多个滚轮位于对应的导向结构内。
[0013] 进一步地,厢体具有可开闭设置的端门和侧门,车厢装置还包括开门装置,开门装置设置于端门处和/或侧门处。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身和设置在车身上的车厢装置,车厢装置为上述的车厢装置。
[0015]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车厢装置包括:厢体、控制器、数据采集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分拣机构。控制器设置在厢体内。数据采集装置设置在厢体内并与控制
器电连接。数据采集装置能够采集小件货物的信息。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均设置
在厢体内,且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输送装置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第一输送装置用
于运输小件货物,第二输送装置用于运输大件货物。分拣机构设置在厢体内并位于第一输
送装置上方,分拣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多个换向阀和可移动地设置的多个分拣装置。多个换
向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多个换向阀均与动力装置连通,多个换向阀与多个分拣装置一一
对应的连通,多个分拣装置沿第一输送装置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分拣装置的移动方向垂
直于第一输送装置。在快件运输到营业网点之前进行装车的操作流程是:将小件货物放入
至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运输小件货物的过程中,数据采集装置检测到进入到检测
范围的小件货物,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读取该小件货物上的条码信息,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
通过计算确定小件货物的货位,并计算出分拣装置的运动方向,控制器会根据第一输送装
置的传输速度,计算出分拣装置的移动时间,当该小件货物到达指定位置时,动力装置通过
换向阀改变与分拣装置的连通位置,以改变分拣装置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的移动方向,
执行分拣操作,实现自动分拣,分拣效率更高。此外,将大件货物放入至第二输送装置,第二
输送装置移动将大件货物移动至厢体内放置。这样,在厢体内小件货物和大件货物能够分
开装卸。这样,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缩短派件流程,减少人工分拣环节,有效地提高
了派送效率。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快件配送过程中出现人
工分拣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厢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0018] 图2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20] 图4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0021] 图5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除去厢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除去厢体和架体后的俯视示意图;
[0023] 图7示出了图5的车厢装置除去厢体后的主视示意图;
[0024] 图8示出了图7的车厢装置除去架体后的主视示意图;
[0025] 图9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分拣机构的左视示意图;以及
[0026] 图10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分拣机构的分拣流程示意图。
[0027]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8] 1、车身;2、小件货物;3、大件货物;10、厢体;11、端门;12、侧门;14、小件放置空间;15、大件放置空间;20、架体;21、上层架;22、下层架;30、分拣装置;31、缸体;32、活塞;33、分
拣件;331、框架部;332、推板;41、第一输送装置;42、第二输送装置;50、集装器具;51、滚轮;
60、控制器;71、条码扫描仪;72、动力装置;721、出气口;73、导向结构;74、电源装置;75、换
向阀;751、第一阀口;752、第二阀口;753、第三阀口;754、第四阀口;76、数据采集卡;80、开
门装置;81、铰接件;82、支撑杆;84、第一门锁;85、第二门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
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
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
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
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1]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
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
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
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
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
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
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车厢装置包括:厢体10、控制器60、数据采集装置、第一输送装置41、第二输送装置42和分拣机构。控制器60设置在厢体10内。数据采集装置设置
在厢体10内并与控制器60电连接。数据采集装置能够采集小件货物2的信息。第一输送装置
41和第二输送装置42均设置在厢体10内,且均与控制器60电连接。第二输送装置42位于第
一输送装置的下方,第一输送装置41用于运输小件货物2,第二输送装置42用于运输大件货
物3。分拣机构设置在厢体10内并位于第一输送装置41上方,分拣机构包括动力装置72、多
个换向阀75和可移动地设置的多个分拣装置30。多个换向阀75均与控制器60电连接,多个
换向阀75均与动力装置72连通,多个换向阀75与多个分拣装置30一一对应的连通,多个分
拣装置30沿第一输送装置41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分拣装置3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输送
装置41。
[0033] 应用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数据采集装置能够采集小件货物2的信息。第一输送装置41和第二输送装置42均设置在厢体10内,且均与控制器60电连接。第二输送装置42位于第
一输送装置的下方,第一输送装置41用于运输小件货物2,第二输送装置42用于运输大件货
物3。分拣机构设置在厢体10内并位于第一输送装置41上方,分拣机构包括动力装置72、多
个换向阀75和可移动地设置的多个分拣装置30。多个换向阀75均与控制器60电连接,多个
换向阀75均与动力装置72连通,多个换向阀75与多个分拣装置30一一对应的连通,多个分
拣装置30沿第一输送装置41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分拣装置3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输送
装置41。在快件运输到营业网点之前进行装车的操作流程是:将小件货物放入至第一输送
装置41,第一输送装置41运输小件货物2的过程中,数据采集装置检测到进入到检测范围的
小件货物2,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读取该小件货物2上的条码信息,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60,通
过计算确定小件货物2的货位,并计算出分拣装置30的运动方向,控制器60会根据第一输送
装置41的传输速度,计算出分拣装置30的移动时间,当该小件货物2到达指定位置时,动力
装置72通过换向阀75改变与分拣装置30的连通位置,以改变分拣装置30沿垂直于第一输送
装置41的移动方向,执行分拣操作,实现自动分拣,分拣效率更高。此外,将大件货物放入至
第二输送装置42,第二输送装置42移动将大件货物移动至厢体10内放置。这样,在厢体10内
小件货物和大件货物能够分开装卸。这样,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缩短派件流程,减
少人工分拣环节,有效地提高了派送效率。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
术中的快件配送过程中出现人工分拣效率低的问题。
[003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指定位置”可以通过快递员的肉眼观察得到,或者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得到,大件货物3为其最大尺寸大于500mm的快件。小件货物2为其最大尺寸小于
500mm的快件。
[003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41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送带移动,第二输送装置42包括第二输送带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驱
动第二输送带移动。本实施例的动力装置72优选为气泵,这样,控制器60还能够控制气泵的
出气量。
[0036] 如图1所示,每个换向阀75具有第一阀口751、第二阀口752、第三阀口753和第四阀口754,每个换向阀75还具有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每个分拣装置
30具有第一工作腔和与第一工作腔分隔设置的第二工作腔。动力装置72的出气口721通过
进气管路与每个第一阀口751连通,第二阀口752通过第一气路与第一工作腔连通,第三阀
口753通过第二气路与第二工作腔连通。换向阀75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进气管路与第一气
路导通,第二气路与第四阀口754连通,分拣装置30朝向第一方向移动。换向阀75处于第二
工作位置时,进气管路与第二气路导通,第一气路与第四阀口754连通,分拣装置30朝向第
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换向阀75处于第三工作位置时,进气管路与第一气
路不导通,第二气路与第四阀口754不导通,分拣装置30静止。分拣装置30停留在第一输送
装置41的正上方。这样,换向阀75通过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
使得分拣装置30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41的移动方向不同且能够处于不同的工作位置,执
行分拣操作更加的方便,自动化程度更高,有利于提升分拣效率。
[0037] 如图1所示,进气管路包括主气路和与主气路连通的多个分支气路,主气路与出气口721连通,多个分支气路与多个第一阀口751一一对应的连通。本实施的换向阀75优选为
电磁换向阀。
[0038] 上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可以是指向左的方向也可以是指向右的方向,只要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相反即可。
[0039] 如图1所示,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厢体10上的电源装置74,电源装置74给控制器60、数据采集装置、第一输送装置41、第二输送装置42和分拣机构进行供电。
[0040] 如图1、图7至图9所示,分拣装置30包括缸体31、可移动地设置在缸体31上的活塞32以及与活塞32连接的分拣件33,活塞32将缸体31分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分拣件
33与第一输送装置41之间具有间隙。上述的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位于缸体31内,由活
塞32分隔形成。从第一工作腔进入的工作介质能够推动活塞32朝向第一方向移动,进而活
塞32带动分拣件33向第一方向移动。从第二工作腔进入的工作介质能够推动活塞32朝向第
二方向移动,进而活塞32带动分拣件33向第二方向移动。分拣件33的设置能够推动小件货
物2,使得分拣装置30分拣更加的方便。缸体31和活塞32组成无杆气缸。
[0041] 同时,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分拣机构的分拣功能集成在厢体10内,减少了快递末端人工分拣环节。将小件货物采用集装器具50转运,提高转运效率。快递在车辆间流转的
过程中,减少了人工分拣小件货物带来的不必要损坏。小件货物分拣操作后,使得各个地址
的货物能够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分类操作的效率。
[0042] 如图7至图9所示,分拣件33包括框架部331和与框架部331连接的推板332,推板332为柔性件。柔性件的推板332一方面能够保证与小件货物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推板332
与小件货物为柔性接触,不易损坏小件货物,起到保护小件货物的目的。柔性件的材质优选
为橡胶。
[0043] 框架部331包括第一分拣臂、第二分拣臂和连接段,第一分拣臂和第二分拣臂间隔设置,连接段连接在第一分拣臂和第二分拣臂之间,推板为两个,一个推板与第一分拣臂连
接,另一个推板与第二分拣臂连接。
[0044] 如图1、图5至图7所示,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卡76和与数据采集卡76电连接的条码扫描仪71,条码扫描仪71位于第一输送装置41的上方并位于分拣机构的上游。第一
输送装置41运输小件货物2的过程中,条码扫描仪71检测到进入到检测范围的小件货物2,
通过条码扫描仪71读取该小件货物2上的条码信息,将信息通过数据采集卡76处理后传输
给控制器60。
[0045] 如图5和图7所示,车厢装置还包括架体20和多个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厢体10内具有货物放置空间,架体20设置在厢体10内,架体20包括设置在货物放置空间内的上层架
21和下层架22。第一输送装置41设置于上层架21的底部,第二输送装置42设置于下层架22
的底部。上层架21和下层架22设置使得分拣装置30和第一输送装置41之间能够形成小件放
置空间14,使得第一输送装置41和第二输送装置42之间能够形成大件放置空间15。进而小
件货物放入至第一输送装置41上后,小件货物能够位于小件放置空间14内。大件货物3放入
至第二输送装置42上后,大件货物能够位于大件放置空间15内,大件放置空间15能够实现
储货功能。快递员卸下大件货物时,只需将第二输送装置42的移动方向调整成与装入大件
货物时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可。本实施例的传感器优选为位置传感器。
[0046] 多个传感器均与控制器60电连接,多个传感器间隔布置在上层架21上。条码扫描仪71设置在上层架21的顶部。传感器能够检测在第一输送装置41上经过的小件货物2的位
置,并向控制器60传递该小件货物2的位置信息。控制器60会根据第一输送装置41的传输速
度,计算出分拣装置30的移动时间,当该小件货物2到达传感器检测到位置时,分拣装置30
执行分拣操作。
[0047] 如图5至图7所示,车厢装置还包括位于厢体10内的多个集装器具50。多个集装器具50间隔地位于货物放置空间的两侧,每个集装器具50位于相邻的两个传感器之间。这样,
将分拣机构、第一输送装置41、第二输送装置42和集装器具50集成在车辆的车厢的内部,并
将多个集装器具的货位按照居民小区进行划分。多个集装器具50的货位摆放在按照居民小
区划分的位置上。分拣装置30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41的移动方向,执行分拣操作后,能够
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推动该小件货物2落入至对应的集装器具50内。这样,小件货物通过
分拣机构的移动将同一小区的货物自动归类,一车货物可以按照多个小区的货物进行分装
管理,并通过多个集装器具50实现货物的快速装卸。这样,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简化了快件
配送操作流程,减少了人工分拣操作,减少快递员派送环节,同时也减少快递员的数量。
[0048] 当然,多个集装器具设置在厢体内并位于货物放置空间的一侧,货物放置空间的一侧可以是在货物放置空间的左侧也可以是在货物放置空间的右侧。
[0049] 如图5和图6所示,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厢体10的底部的多个导向结构73,多个导向结构73位于货物放置空间的两侧,导向结构73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41的方向延伸,
每个集装器具50上设置有可转动设置的多个滚轮51,多个滚轮51位于对应的导向结构73
内。导向结构73的设置使得多个滚轮51能够按照预定轨道移动,使得多个滚轮51移出侧门
或者移入车厢内的过程中有序且更加的方便。导向结构73优选为槽钢。
[0050] 当然,多个导向结构位于货物放置空间的一侧,货物放置空间的一侧可以是货物放置空间的左侧也可以是货物放置空间的右侧。
[0051] 如图2至图4所示,厢体10具有可开闭设置的端门11和侧门12。车厢装置还包括开门装置80,开门装置80均设置于端门11处和侧门12处。启动开门装置80能够单独开启或者
关闭端门,单独开启或者关闭侧门12。或者开门装置80同时开启或者关闭端门11和侧门12。
本实施例的开门装置80与控制器60电连接,在控制器60的作用下,开门装置80能够开启或
者关闭。
[0052] 当然,在其他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开门装置设置于端门处或者侧门处。
[0053] 如图3和图4所示,开门装置80包括多个铰接件81和可伸缩设置的支撑杆82。支撑杆82的第一端通过一个铰接件81与架体20可转动地连接,支撑杆82的第二端通过另一个铰
接件81与端门11或者侧门12可转动地连接。可伸缩设置的支撑杆82使得开启或者关闭端门
11的操作更加的轻便。同时,可伸缩设置的支撑杆82使得开启或者关闭侧门12的操作更加
的轻便。本实施例的支撑杆82包括气缸和可移动设置在气缸内的活塞杆。
[0054] 如图3和图4所示,车厢还包括设置在侧门12和车厢的底部之间的第一门锁84,在侧门12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门锁84能够防止侧门12自动打开,使侧门12具有自锁功能。车
厢还包括设置在端门11和车厢的底部之间的第二门锁85,在端门11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
门锁85能够防止端门11自动打开,使端门11具有自锁功能。
[0055] 如图1至图10所示,车厢还包括上位机和液晶显示屏。条码扫描仪对第一输送装置运输的小件货物的信息进行采集,数据采集卡能够对信息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信息上传
至控制器。将小区的货物的分类标准输入至上位机,上位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并进行信息交
互,控制器与电源装置和液晶显示屏均电连接,上层架上的传感器能够检查到分拣机构分
拣后的小件货物,分拣后的小件货物通过控制器能够与经条码扫描仪得到的小件货物的信
息进行核对,液晶显示屏能够显示经条码扫描仪得到的小件货物的信息以及分拣机构分拣
后的小件货物信息。
[0056]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2至图4所示,车辆包括车身1和设置在车身1上的车厢装置,车厢装置为上述的车厢装置。由于上述的车厢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快件配送
过程中出现人工分拣效率低的问题,包括该车厢的车辆具有同样的效果。本实施例的车辆
优选为货车,当然,在其他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车辆还可以是火车。
[005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
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
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58]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
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
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
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
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
“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
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59]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