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769258.3

文献号 : CN11189181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胡海洋

申请人 : 合肥源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无纺布加工领域的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包括安装板、加热箱、固定板、热吹风管、工作台、卷收轴和外接驱动装置;对称设置的安装板的外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设置有加热箱,工作台固定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工作台末端的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卷收轴;其特征在于;安装板上关于工作台上表面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加热碾合辊,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均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加热箱输出端接通有两个热吹风管,两个热吹风管分别与两个加热碾合轴同轴设置,且贯穿对应的加热碾合轴,两个热吹风管的另一端均固定在与安装板外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上;本发明解决了无纺布淋膜过程中加热不均衡,碾合过程中;碾合不彻底的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包括安装板、加热箱、固定板、热吹风管、工作台、卷收轴和外接驱动装置;对称设置的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所述工作台末端的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卷收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关于工作台上表面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加热碾合轴,所述加热碾合轴之间靠近工作台方向的安装板上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导向辊,两个所述加热碾合轴分别通过导向辊以及融合布分别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连接,所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加热箱输出端接通有两个热吹风管,两个所述热吹风管分别与两个所述加热碾合轴同轴设置,且贯穿对应的加热碾合轴,两个所述热吹风管的另一端均固定在与安装板外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上;

所述加热碾合轴包括轴端、支撑中段和轴边板,两个所述轴端通过轴边板与所述支撑中段连接,所述轴边板等角度均匀分别铰接在轴端和支撑中段的端面,此铰接处通过铰接轴铰接;且铰接轴内设置有扭簧,所述轴边板的外轮廓曲率半径与所述轴端和支撑中段的外轮廓曲率半径相等,两个所述轴端和支撑中段的轴心位置均开设有供热吹风管贯穿的通孔;所述热吹风管在两个所述轴端的内侧端面和支撑中段的两侧端面均固定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对应的所述轴边板位置的非铰接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爪;

所述凸轮上的外轮廓包括第一导程段、近休止段、第二导程段和远休止段,所述近休止段和远休止段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导程段和第二导程段连接;所述第一导程段的外轮廓位于与其刚好接触的限位爪尖端的自转圆弧线外侧;限位爪与远休止段接触的所述轴边板外轮廓与轴端同轴;

两个所述加热碾合轴以及其内部的凸轮和热吹风管均为对称布置,且上侧的所述 加热碾合轴内凸轮的远休止段位于下侧;上侧的所述加热碾合轴内的热吹风管在右上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吹气孔;

所述加热碾合轴、第一卷轴、第二卷轴和卷收轴均外接有外接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和支撑中段的轴向上贯穿且等角度开设有抬槽,每个所述轴端上的抬槽个数和与轴端铰接的轴边板个数相等;所述抬槽的中心平面均经过轴端的轴线,所述抬槽的外侧均开设有与抬槽共边但不贯穿的复位槽,每个轴向的所述抬槽内均贯穿滑动设置有抬杆,每个所述抬杆与复位槽对应的径向内端均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复位槽连接;所述轴端的一侧所有抬杆的端部可共同匹配有一个顶塞,所述顶塞包括支撑台、通孔、限位槽和导向台,所述支撑台和导向台同轴固定连接,且支撑台和导向台轴线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台的侧面为多边平面,所述导向台的侧面为多边椎体;所述导向台和支撑台的边数与所述抬杆的个数相等,所述导向台和支撑台的侧边平面上均开设有接通的限位槽,所述导向台的面积较小端面上的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抬杆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杆上包括外杆体,方边中段和内杆体,所述外杆体和内杆体均为半圆柱状,且所述方边中段的宽度与所述抬槽的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杆上还等距离分布有多个方向位于径向朝外的抬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边板包括板体、封合槽和支杆;所有所述板体上表面均开设有纵向贯穿的封合槽,所述轴端和支撑中段上与同轴状态下的板体封合槽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侧轮廓与所述封合槽的轮廓匹配,所述支杆的外轮廓为与所述轴端的外轮廓同轴且同半径的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端的外侧热吹风管上均固定套接有加固套杆,所述加固套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上。

说明书 :

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挤出流延复合机,行业内部分厂家和用户习惯称之为淋膜机,又称挤出复合机、流延机、挤出流延机、流延复合机、涂膜机、涂塑机、涂布复合机,是挤出成型机械的一种,具有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生产速度高、涂层厚度均匀、粘合牢度高、卷取平整、环保无污染、
节省人工及原料成本等优点,在欧美已发展成熟,近年来国内逐渐开始应用,是替代干式复
合、热熔胶涂布复合的必然趋势。
[0003] 通过检索发现,专利号为CN201921941266.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端的两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之间左端安装有薄膜圆筒和收卷辊,所述两支撑板之
间右端安装有压辊机构,所述两支撑板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电控加热箱。该无纺布淋
膜线的加热装置在工作时,不仅能够对薄膜均匀受热,还可以将刚加热的薄膜和无纺布的
表面贴合,在贴合之后能够迅速的冷却,保证了加工质量。
[0004] 但是该方案在使用中,无纺布在淋膜过程中由于上压辊上开设有很多个孔洞,以此来通过热气流加热融合布,但是这样的方式会导致没有直接与孔接触的布料不能得到很
好的加热,而且由于孔洞之间的实体面积较大,所以加热融合布料过程中,布料会有相当大
的一部分不能被加热,此外过多的孔洞也会导致上压辊在压合融合布料时会出现孔洞部分
不能被压实,从而降低加热效果。
[0005]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纺布在淋膜过程中由于上压辊上开设有很多个孔洞,以此来通过热气流加热融合
布,但是这样的方式会导致没有直接与孔接触的布料不能得到很好的加热,而且由于孔洞
之间的实体面积较大,所以加热融合布料过程中,布料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不能被加热,此
外过多的孔洞也会导致上压辊在压合融合布料时会出现孔洞部分不能被压实,从而降低加
热效果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包括安装板、加热箱、固定板、热吹风管、工作台、卷收轴和外接驱动装置;对称设置的所述安
装板的外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所述
工作台末端的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卷收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关于工作台上表面
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加热碾合轴,所述加热碾合轴之间靠近工作台方向的安装板上对称转
动设置有两个导向辊(导向辊的作用是增大融合布料与加热碾合轴的接触面积),两个所述
加热碾合轴分别通过导向辊以及融合布分别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连接,所述第一卷轴和
第二卷轴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加热箱输出端接通有两个热吹风管,两个所述
热吹风管分别与两个所述加热碾合轴同轴设置,且贯穿对应的加热碾合轴,两个所述热吹
风管的另一端均固定在与安装板外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上;
[0008] 所述加热碾合轴包括轴端、支撑中段和轴边板,两个所述轴端通过轴边板与所述支撑中段连接(支撑中段的作用是减少融合布在加热碾合轴上产生的弹性滑动),所述轴边
板等角度均匀分别铰接在轴端和支撑中段的端面,此铰接处通过铰接轴铰接;且铰接轴内
设置有扭簧,所述轴边板轮廓曲率半径与所述轴端和支撑中段的外轮廓曲率半径相等(曲
率半径相等其实就是为了是轴边板支撑状态下,可以和轴端和支撑中段组成一个完整的圆
柱外轮廓,从而方便两个加热碾合轴在碾合部位为均匀的线接触,从而达到碾合的目的),
两个所述轴端和支撑中段的轴心位置均开设有供热吹风管贯穿的通孔;所述热吹风管在两
个所述轴端的内侧端面和支撑中段的两侧端面均固定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对应的所述轴
边板位置的非铰接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爪;
[0009] 所述凸轮上的外轮廓包括第一导程段、近休止段(图8中r2所在轮廓线)、第二导程段和远休止段(图8中r3所在轮廓线),所述近休止段和远休止段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导程
段和第二导程段连接;所述第一导程段的外轮廓位于与其刚好接触的限位爪尖端的自转圆
弧线(图8中r1所在轮廓曲线)外侧;限位爪与远休止段接触的所述轴边板外轮廓与轴端同
轴;
[0010] 两个所述加热碾合轴以及其内部的凸轮和热吹风管均为对称布置,且上侧的所加述热碾合轴内凸轮的远休止段位于下侧(这样可以保证两个加热碾合轴碾合的部分对应的
轴边板为支撑状态,如图8所示,即融合布刚开始与加热碾合轴接触时,其对应的轴边板即
将向内弯折,从而使融合布得到热空气的加热,接着加热一段时间后,轴边板在第二导程段
被支起,在远休止段完全支起且完成碾合,从而碾合完成的融合布以成品布的状态在工作
台上被卷收轴收起);上侧的所述加热碾合轴内的热吹风管在右上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吹气
孔(通气口对着的方向主要是近休止角a1和第二导程段的导程角a2部分,因为该部分的融
合布和加热碾合轴内的腔体是直接接触的,所以加热效果较好,而通过开孔洞喷热风的主
要目的是提高热空气的流速,也可保证整个热吹气管内的压强足够所有的孔洞均可喷热空
气);
[0011] 所述加热碾合轴、第一卷轴、第二卷轴和卷收轴均外接有外接驱动装置。
[0012] 对于现有技术当中的无纺布在淋膜过程中由于上压辊上开设有很多个孔洞,以此来通过热气流加热融合布,但是这样的方式会导致没有直接与孔接触的布料不能得到很好
的加热,而且由于孔洞之间的实体面积较大,所以加热融合布料过程中,布料会有相当大的
一部分不能被加热,此外过多的孔洞也会导致上压辊在压合融合布料时会出现孔洞部分不
能被压实,从而降低加热效果问题,本发明的解决过程如下:使用时:
[0013] 首先,根据加工需要,选择第一卷轴或者第二卷轴其中一个作为无纺布半成品的卷轴,另一个作为薄膜的卷轴,卷绕的方式完全对称,仅以第一卷轴为例,卷绕材料以融合
布,简要说明卷绕方式:如图二所示:将第一卷轴上的融合布从第一卷轴拉下,穿过第一卷
轴下侧的导向辊(图2中上侧导向辊)下方,再通过其与加热碾合轴之间的间隙绕到加热碾
合轴的上方,再由两个加热碾合轴之间的间隙绕回到工作台上,将第二卷轴上的融合布也
如此卷绕,再将两块布的合布(即成品布)卷绕到收卷轴上即可。
[0014] 加热时:分别打开加热碾合轴、第一卷轴、第二卷轴和卷收轴的外接驱动装置;即可完成可靠均匀的对无纺布进行加热淋膜,由于上侧的加热碾合轴和下侧的加热碾合轴工
作过程完全一样,只是方向相反,故仅以图2中的上侧的加热碾合轴的工作过程做简要叙
述,具体过程为: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加热碾合轴顺时针转动,而此时的热吹风管和凸轮
是静止的,所以加热碾合轴上的所有部分均与凸轮发生相对转动,如图8所示:左侧的b1轴
边板上的限位爪接触在凸轮上的第远休止段和第一导程段的临界点,当加热碾合轴继续转
动时,b1上的限位爪在扭簧的作用下,将会沿着第一导程段的外轮廓滑入到近休止段,此时
b1轴边板的外轮廓将会如b2、b3和b4一样与端头的支撑中段的外轮廓存在夹角,即此处此
时状态下的融合布会与加热碾合轴内部腔体直接接触,从而被热吹气管吹出的热气流加
热;当轴边板运动到b4状态时,其对应的限位爪将会和第二导程段接触,且顺着第二导程段
回到远休止段,该过程即为轴边板的闭合过程,而此过程中轴边板的铰接轴内扭簧为蓄力
过程。
[0015] 在此过程中,融合布的加工过程为,先通过导向辊被绕入加热碾合轴上,与其最先接触的b1部分的轴边板先发生向内弯折,在支撑中段的作用下,融合布继续转动,从而被热
吹风管加热,当融合布运动到b5位置使,其对应的轴边板被支撑会初始状态,加热碾合轴继
续转动,从而两个加热碾合轴上的融合布在b6位置的轴边板被均匀的碾合,理论上在上侧
加热碾合轴的正下方的轮廓上一直是一个完成的与碾合轴同轴的圆弧面,所以碾合的过程
均衡且稳定。
[0016] 本发明中由于轴边板为向内弯折的,所以轴边板上对应的融合布加热是整块的区域性加热,所以加热的面积更大,加热的效果更好,理论上加热不到的地方只有支撑中段的
厚度方向,但是事实上支撑中段的实际作用部分为支撑中段的外轮廓圆周长度,所以只需
要适当增加支撑中段的个数,减少单个支撑中段的厚度,即可更高的提高加热效率。此外,
由于碾合部分(图8中b6位置的轴边板)中一直是稳定的线接触,所以不会存在融合布料不
能被完全压实的情况。
[001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轴端和支撑中段的轴向上贯穿且等角度开设有抬槽,每个所述轴端上的抬槽个数和与轴端铰接的轴边板个数相等;所述抬槽的中心平面均
经过轴端的轴线,所述抬槽的外侧均开设有与抬槽共边但不贯穿的复位槽,每个轴向的所
述抬槽内均贯穿滑动设置有抬杆,每个所述抬杆与复位槽对应的径向内端均通过复位弹簧
与所述复位槽连接;所述轴端的一侧所有抬杆的端部可共同匹配有一个顶塞,所述顶塞包
括支撑台、通孔、限位槽和导向台,所述支撑台和导向台同轴固定连接,且支撑台和导向台
轴线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台的侧面为多边平面,所述导向台的侧面为多边椎体;所
述导向台和支撑台的边数与所述抬杆的个数相等,所述导向台和支撑台的侧边平面上均开
设有接通的限位槽,所述导向台的面积较小端面上的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抬杆之间
的距离。
[0018]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碾合轴上的轴边板的运动状态为稳定的先内折再撑开的工作过程,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有着不同加热需求的融合布,所以轴
边板相对于轴端的内折角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此外,由于加热碾合轴内部的凸轮和限位爪
是滑动设置,且不好清理,所以如果非工作状态的加热碾合轴的轴边板不能封闭的话,可能
会导致加热碾合轴内部积尘,从而导致磨损严重,本部分给出的解决方案如下:
[0019] 当装置需要减小轴边板相对于轴端的内折角时,只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顶塞(顶塞可以设计相同外形的多种型号,如图9所示),同一个加热碾合轴的两侧同时塞入抬杆之
间,且将抬杆支撑起来即可。现已加热碾合轴的一端的操作过程为例,简要说明:具体工作
过程;将顶塞的通孔与加热碾合轴同轴放平且使顶塞上导向台的限位槽分别于各个抬杆对
齐,顺着抬杆向内插入顶塞,最终使抬杆稳定的接触在支撑台的限位槽上即可,与此同时进
行的是:复位槽内的复位弹簧被抬杆拉伸,完成蓄力过程;当顶塞被拔除后,复位弹簧将会
带着抬杆做稳定的复位运动;顶塞塞入之后与之前的轴边板工作过程区别为:相同部分:远
休止段、第一导程段前段和第二导程段后段,轴边板运动特性完全相同;区别部分:第一导
程段后段、近休止段和第二导程段前段均会有限位爪与凸轮轮廓接触,转化为轴边板与抬
杆接触,从而限制了轴边板相对于轴端的转动角度。进一步的:当需要完全封合轴边板时,
只需要换一个支撑台部分与封合状态尺寸匹配的顶塞塞入即可。
[0020] 本部分,由于抬杆和顶塞的设置,可以使碾合轴的实际内折角度更加灵活且稳定,从而解决了内折角的使用时的实际需求问题,进一步的,当加热碾合轴非工作状态时可以
选择合适的顶塞,使所有的轴边板处于闭合状态,阻碍了灰尘进入到加热碾合轴内,从而提
高加热碾合轴的实际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02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抬杆上包括外杆体,方边中段和内杆体,所述外杆体和内杆体均为半圆柱状,且所述方边中段的宽度与所述抬槽的宽度相等。实际使用过程
中,抬杆的上下两侧为半圆柱状,有利于和顶塞的相对滑动时减小摩擦,改善受力特性,方
边中段的作用是防止抬杆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自转,从而确保抬杆运动过程中与轴边板的接
触稳定性。
[002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抬杆上还等距离分布有多个方向位于径向朝外的抬块,抬块的作用是,可以有效的减小抬槽的高度,从而进一步的减少灰尘进入到加热碾合
轴的可能性。
[002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轴边板包括板体、封合槽和支杆;所有所述板体上表面均开设有纵向贯穿的封合槽,所述轴端和支撑中段上与同轴状态下的板体封合槽对应
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侧轮廓与所述封合槽的轮廓匹配,所述支杆的外轮
廓为与所述轴端的外轮廓同轴且同半径的圆弧面。
[0024]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相邻的轴边板铰接轴之间的距离较远,就会导致加热部分的融合布会出现较大的弯折,通过在轴边板上设计支杆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减
少加热部分的融合布出现弯折的现象。
[002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轴端的外侧热吹风管上均固定套接有加固套杆,所述加固套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上。可以提高热吹气杆的工作强度。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7] 1、本发明中由于轴边板为向内弯折的,所以轴边板上对应的融合布加热是整块的区域性加热,所以加热的面积更大,加热的效果更好,理论上加热不到的地方只有支撑中段
的厚度方向,但是事实上支撑中段的实际作用部分为支撑中段的外轮廓圆周长度,所以只
需要适当增加支撑中段的个数,减少单个支撑中段的厚度,即可更高的提高加热效率。此
外,由于碾合部分(图8中b6位置的轴边板)中一直是稳定的线接触,所以不会存在融合布料
不能被完全压实的情况。
[0028] 2、本发明由于抬杆和顶塞的设置,可以使碾合轴的实际内折角度更加灵活且稳定,从而解决了内折角的使用时的实际需求问题,进一步的,当加热碾合轴非工作状态时可
以选择合适的顶塞,使所有的轴边板处于闭合状态,阻碍了灰尘进入到加热碾合轴内,从而
提高加热碾合轴的实际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0030] 图1为本发明前视角总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发明安装板隐藏后总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为本发明两个加热碾合轴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 图5为本发明图4中复位槽和抬槽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 图6为本发明图3中B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 图7为本发明的加热碾合轴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 图8为本发明加热碾合轴剖视结构正视原理图;
[0038] 图9位本发明的顶塞主体结构示意图。
[0039]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40] 1‑安装板、2‑加热箱、3‑固定板、4‑热吹风管、5‑第一卷轴、6‑第二卷轴、7‑加热碾合轴、7‑1‑轴端、7‑2‑支撑中段、7‑3‑轴边板、7‑3‑1‑板体、7‑3‑2‑封合槽、7‑3‑3‑支杆、7‑4‑
限位爪、8‑支撑板、9‑卷收轴、10‑融合布、11‑成品布、12‑导向辊、13‑加固套杆、14‑抬杆、
14‑1‑外杆体、14‑2‑方边中段、14‑3‑内杆体、15‑抬槽、16‑复位弹簧、17‑复位槽、18‑抬块、
19‑凸轮、19‑1‑第一导程段、19‑2‑近休止段、19‑3‑第二导程段、19‑4‑远休止段、20‑顶塞、
20‑1‑支撑台、20‑2‑通孔、20‑3‑限位槽、20‑4‑导向台,21‑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2]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纺布加工的加温装置,包括安装板1、加热箱2、固定板3、热吹风管4、工作台21、卷收轴9和外接驱动装置;对称设置的安
装板1的外侧通过支撑板8固定设置有加热箱2,工作台21固定设置在两个安装板1之间,工
作台21末端的安装板1上转动设置有卷收轴9;其特征在于;安装板1上关于工作台21上表面
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加热碾合轴,加热碾合轴之间靠近工作台21方向的安装板1上对称转
动设置有两个导向辊12(导向辊12的作用是增大融合布10料与加热碾合轴的接触面积),两
个加热碾合轴7分别通过导向辊12以及融合布10分别与第一卷轴5和第二卷轴6连接,第一
卷轴5和第二卷轴6均转动设置在安装板1上,加热箱2输出端接通有两个热吹风管4,两个热
吹风管4分别与两个加热碾合轴7同轴设置,且贯穿对应的加热碾合轴7,两个热吹风管4的
另一端均固定在与安装板1外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上;
[0043] 加热碾合轴包括轴端7‑1、支撑中段7‑2和轴边板7‑3,两个轴端7‑1通过轴边板7‑3与支撑中段7‑2连接(支撑中段7‑2的作用是减少融合布10在加热碾合轴7上产生的弹性滑
动),轴边板7‑3等角度均匀分别铰接在轴端7‑1和支撑中段7‑2的端面,此铰接处通过铰接
轴铰接;且铰接轴内设置有扭簧,轴边板7‑3外轮廓曲率半径与轴端7‑1和支撑中段7‑2的外
轮廓曲率半径相等(曲率半径相等其实就是为了是轴边板7‑3支撑状态下,可以和轴端7‑1
和支撑中段7‑2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外轮廓,从而方便两个加热碾合轴7在碾合部位为均匀
的线接触,从而达到碾合的目的),两个轴端7‑1和支撑中段7‑2的轴心位置均开设有供热吹
风管4贯穿的通孔20‑2;热吹风管4在两个轴端7‑1的内侧端面和支撑中段7‑2的两侧端面均
固定设置有凸轮19,凸轮19对应的轴边板7‑3位置的非铰接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爪7‑4;
[0044] 凸轮19上的外轮廓包括第一导程段19‑1、近休止段19‑2(图8中r2所在轮廓线)、第二导程段19‑3和远休止段19‑4(图8中r3所在轮廓线),近休止段19‑2和远休止段19‑4的两
侧分别通过第一导程段19‑1和第二导程段19‑3连接;第一导程段19‑1的外轮廓位于与其刚
好接触的限位爪7‑4尖端的自转圆弧线(图8中r1所在轮廓曲线)外侧;限位爪7‑4与远休止
段19‑4接触的轴边板7‑3外轮廓与轴端7‑1同轴;
[0045] 两个加热碾合轴7以及其内部的凸轮19和热吹风管4均为对称布置,且上侧的所加述热碾合轴内凸轮19的远休止段19‑4位于下侧(这样可以保证两个加热碾合轴7碾合的部
分对应的轴边板7‑3为支撑状态,如图8所示,即融合布10刚开始与加热碾合轴7接触时,其
对应的轴边板7‑3即将向内弯折,从而使融合布10得到热空气的加热,接着加热一段时间
后,轴边板7‑3在第二导程段19‑3被支起,在远休止段19‑4完全支起且完成碾合,从而碾合
完成的融合布10以成品布11的状态在工作台21上被卷收轴9收起);上侧的加热碾合轴7内
的热吹风管4在右上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吹气孔(通气口对着的方向主要是近休止角a1和第
二导程段19‑3的导程角a2部分,因为该部分的融合布10和加热碾合轴7内的腔体是直接接
触的,所以加热效果较好,而通过开孔洞喷热风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热空气的流速,也可保证
整个热吹气管内的压强足够所有的孔洞均可喷热空气);
[0046] 加热碾合轴7、第一卷轴5、第二卷轴6和卷收轴9均外接有外接驱动装置。
[0047] 对于现有技术当中的无纺布在淋膜过程中由于上压辊上开设有很多个孔洞,以此来通过热气流加热融合布10,但是这样的方式会导致没有直接与孔接触的布料不能得到很
好的加热,而且由于孔洞之间的实体面积较大,所以加热融合布10料过程中,布料会有相当
大的一部分不能被加热,此外过多的孔洞也会导致上压辊在压合融合布10料时会出现孔洞
部分不能被压实,从而降低加热效果问题,本发明的解决过程如下:使用时:
[0048] 首先,根据加工需要,选择第一卷轴5或者第二卷轴6其中一个作为无纺布半成品的卷轴,另一个作为薄膜的卷轴,卷绕的方式完全对称,仅以第一卷轴5为例,卷绕材料以融
合布10,简要说明卷绕方式:如图二所示:将第一卷轴5上的融合布10从第一卷轴5拉下,穿
过第一卷轴5下侧的导向辊12(图2中上侧导向辊12)下方,再通过其与加热碾合轴7之间的
间隙绕到加热碾合轴7的上方,再由两个加热碾合轴7之间的间隙绕回到工作台21上,将第
二卷轴6上的融合布10也如此卷绕,再将两块布的合布(即成品布11)卷绕到收卷轴上即可。
[0049] 加热时:分别打开加热碾合轴7、第一卷轴5、第二卷轴6和卷收轴9的外接驱动装置;即可完成可靠均匀的对无纺布进行加热淋膜,由于上侧的加热碾合轴7和下侧的加热碾
合轴7工作过程完全一样,只是方向相反,故仅以图2中的上侧的加热碾合轴7的工作过程做
简要叙述,具体过程为: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加热碾合轴7顺时针转动,而此时的热吹风管
4和凸轮19是静止的,所以加热碾合轴7上的所有部分均与凸轮19发生相对转动,如图8所
示:左侧的b1轴边板7‑3上的限位爪7‑4接触在凸轮19上的第远休止段19‑4和第一导程段
19‑1的临界点,当加热碾合轴7继续转动时,b1上的限位爪7‑4在扭簧的作用下,将会沿着第
一导程段19‑1的外轮廓滑入到近休止段19‑2,此时b1轴边板7‑3的外轮廓将会如b2、b3和b4
一样与端头的支撑中段7‑2的外轮廓存在夹角,即此处此时状态下的融合布10会与加热碾
合轴7内部腔体直接接触,从而被热吹气管吹出的热气流加热;当轴边板7‑3运动到b4状态
时,其对应的限位爪7‑4将会和第二导程段19‑3接触,且顺着第二导程段19‑3回到远休止段
19‑4,该过程即为轴边板7‑3的闭合过程,而此过程中轴边板7‑3的铰接轴内扭簧为蓄力过
程。
[0050] 在此过程中,融合布10的加工过程为,先通过导向辊12被绕入加热碾合轴7上,与其最先接触的b1部分的轴边板7‑3先发生向内弯折,在支撑中段7‑2的作用下,融合布10继
续转动,从而被热吹风管4加热,当融合布10运动到b5位置使,其对应的轴边板7‑3被支撑会
初始状态,加热碾合轴7继续转动,从而两个加热碾合轴7上的融合布10在b6位置的轴边板
7‑3被均匀的碾合,理论上在上侧加热碾合轴7的正下方的轮廓上一直是一个完成的与碾合
轴同轴的圆弧面,所以碾合的过程均衡且稳定。
[0051] 本发明中由于轴边板7‑3为向内弯折的,所以轴边板7‑3上对应的融合布10加热是整块的区域性加热,所以加热的面积更大,加热的效果更好,理论上加热不到的地方只有支
撑中段7‑2的厚度方向,但是事实上支撑中段7‑2的实际作用部分为支撑中段7‑2的外轮廓
圆周长度,所以只需要适当增加支撑中段7‑2的个数,减少单个支撑中段7‑2的厚度,即可更
高的提高加热效率。此外,由于碾合部分(图8中b6位置的轴边板7‑3)中一直是稳定的线接
触,所以不会存在融合布10料不能被完全压实的情况。
[005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轴端7‑1和支撑中段7‑2的轴向上贯穿且等角度开设有抬槽15,每个轴端7‑1上的抬槽15个数和与轴端7‑1铰接的轴边板7‑3个数相等;抬槽15的中
心平面均经过轴端7‑1的轴线,抬槽15的外侧均开设有与抬槽15共边但不贯穿的复位槽17,
每个轴向的抬槽15内均贯穿滑动设置有抬杆14,每个抬杆14与复位槽17对应的径向内端均
通过复位弹簧16与复位槽17连接;轴端7‑1的一侧所有抬杆14的端部可共同匹配有一个顶
塞20,顶塞20包括支撑台20‑1、通孔20‑2、限位槽20‑3和导向台20‑4,支撑台20‑1和导向台
20‑4同轴固定连接,且支撑台20‑1和导向台20‑4轴线上贯穿设置有通孔20‑2,支撑台20‑1
的侧面为多边平面,导向台20‑4的侧面为多边椎体;导向台20‑4和支撑台20‑1的边数与抬
杆14的个数相等,导向台20‑4和支撑台20‑1的侧边平面上均开设有接通的限位槽20‑3,导
向台20‑4的面积较小端面上的限位槽20‑3之间的距离小于抬杆14之间的距离。
[0053]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碾合轴7上的轴边板7‑3的运动状态为稳定的先内折再撑开的工作过程,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有着不同加热需求的融合布10,
所以轴边板7‑3相对于轴端7‑1的内折角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此外,由于加热碾合轴7内部的
凸轮19和限位爪7‑4是滑动设置,且不好清理,所以如果非工作状态的加热碾合轴7的轴边
板7‑3不能封闭的话,可能会导致加热碾合轴7内部积尘,从而导致磨损严重,本部分给出的
解决方案如下:
[0054] 当装置需要减小轴边板7‑3相对于轴端7‑1的内折角时,只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顶塞20(顶塞20可以设计相同外形的多种型号,如图9所示),同一个加热碾合轴7的两侧同时
塞入抬杆14之间,且将抬杆14支撑起来即可。现已加热碾合轴7的一端的操作过程为例,简
要说明:具体工作过程;将顶塞20的通孔20‑2与加热碾合轴7同轴放平且使顶塞20上导向台
20‑4的限位槽20‑3分别于各个抬杆14对齐,顺着抬杆14向内插入顶塞20,最终使抬杆14稳
定的接触在支撑台20‑1的限位槽20‑3上即可,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复位槽17内的复位弹簧
16被抬杆14拉伸,完成蓄力过程;当顶塞20被拔除后,复位弹簧16将会带着抬杆14做稳定的
复位运动;顶塞20塞入之后与之前的轴边板7‑3工作过程区别为:相同部分:远休止段19‑4、
第一导程段19‑1前段和第二导程段19‑3后段,轴边板7‑3运动特性完全相同;区别部分:第
一导程段19‑1后段、近休止段19‑2和第二导程段19‑3前段均会有限位爪7‑4与凸轮19轮廓
接触,转化为轴边板7‑3与抬杆14接触,从而限制了轴边板7‑3相对于轴端7‑1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当需要完全封合轴边板7‑3时,只需要换一个支撑台20‑1部分与封合状态尺寸匹
配的顶塞20塞入即可。
[0055] 本部分,由于抬杆14和顶塞20的设置,可以使碾合轴的实际内折角度更加灵活且稳定,从而解决了内折角的使用时的实际需求问题,进一步的,当加热碾合轴7非工作状态
时可以选择合适的顶塞20,使所有的轴边板7‑3处于闭合状态,阻碍了灰尘进入到加热碾合
轴7内,从而提高加热碾合轴7的实际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05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抬杆14上包括外杆体14‑1,方边中段14‑2和内杆体14‑3,外杆体14‑1和内杆体14‑3均为半圆柱状,且方边中段14‑2的宽度与抬槽15的宽度相等。
实际使用过程中,抬杆14的上下两侧为半圆柱状,有利于和顶塞20的相对滑动时减小摩擦,
改善受力特性,方边中段14‑2的作用是防止抬杆14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自转,从而确保抬杆
14运动过程中与轴边板7‑3的接触稳定性。
[005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抬杆14上还等距离分布有多个方向位于径向朝外的抬块18,抬块18的作用是,可以有效的减小抬槽15的高度,从而进一步的减少灰尘进入到加热
碾合轴7的可能性。
[005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轴边板7‑3包括板体7‑3‑1、封合槽7‑3‑2和支杆7‑3‑3;所有板体7‑3‑1上表面均开设有纵向贯穿的封合槽7‑3‑2,轴端7‑1和支撑中段7‑2上与同轴
状态下的板体7‑3‑1封合槽7‑3‑2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杆7‑3‑3,支杆7‑3‑3的内侧轮廓
与封合槽7‑3‑2的轮廓匹配,支杆7‑3‑3的外轮廓为与轴端7‑1的外轮廓同轴且同半径的圆
弧面。
[0059]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相邻的轴边板7‑3铰接轴之间的距离较远,就会导致加热部分的融合布10会出现较大的弯折,通过在轴边板7‑3上设计支杆7‑3‑3的方式,可以很
大程度上的减少加热部分的融合布10出现弯折的现象。
[006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两个轴端7‑1的外侧热吹风管4上均固定套接有加固套杆13,加固套杆13固定设置在加热箱2上。提高热吹气管的工作强度。
[0061] 工作原理:首先,根据加工需要,选择第一卷轴5或者第二卷轴6其中一个作为无纺布半成品的卷轴,另一个作为薄膜的卷轴,卷绕的方式完全对称,仅以第一卷轴5为例,卷绕
材料以融合布10,简要说明卷绕方式:如图二所示:将第一卷轴5上的融合布10从第一卷轴5
拉下,穿过第一卷轴5下侧的导向辊12(图2中上侧导向辊12)下方,再通过其与加热碾合轴7
之间的间隙绕到加热碾合轴7的上方,再由两个加热碾合轴7之间的间隙绕回到工作台21
上,将第二卷轴6上的融合布10也如此卷绕,再将两块布的合布(即成品布11)卷绕到收卷轴
上即可。
[0062] 加热时:分别打开加热碾合轴7、第一卷轴5、第二卷轴6和卷收轴9的外接驱动装置;即可完成可靠均匀的对无纺布进行加热淋膜,由于上侧的加热碾合轴7和下侧的加热碾
合轴7工作过程完全一样,只是方向相反,故仅以图2中的上侧的加热碾合轴7的工作过程做
简要叙述,具体过程为: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加热碾合轴7顺时针转动,而此时的热吹风管
4和凸轮19是静止的,所以加热碾合轴7上的所有部分均与凸轮19发生相对转动,如图8所
示:左侧的b1轴边板7‑3上的限位爪7‑4接触在凸轮19上的第远休止段19‑4和第一导程段
19‑1的临界点,当加热碾合轴7继续转动时,b1上的限位爪7‑4在扭簧的作用下,将会沿着第
一导程段19‑1的外轮廓滑入到近休止段19‑2,此时b1轴边板7‑3的外轮廓将会如b2、b3和b4
一样与端头的支撑中段7‑2的外轮廓存在夹角,即此处此时状态下的融合布10会与加热碾
合轴7内部腔体直接接触,从而被热吹气管吹出的热气流加热;当轴边板7‑3运动到b4状态
时,其对应的限位爪7‑4将会和第二导程段19‑3接触,且顺着第二导程段19‑3回到远休止段
19‑4,该过程即为轴边板7‑3的闭合过程,而此过程中轴边板7‑3的铰接轴内扭簧为蓄力过
程。
[006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
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
适的方式结合。
[0064]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
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
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
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