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接笔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658350.2

文献号 : CN11195915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元鸿

申请人 : 青岛点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接笔组,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笔单体和第二笔单体,每个笔单体均分别包括笔杆、固定部及活动部,固定部穿设于笔杆的安装腔内且有部分外伸于安装腔,固定部上设有插接部,活动部活动地设于固定部上,活动部可沿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第一笔单体上的固定部可第二笔单体上的活动部沿所述第二笔单体的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第二笔单体上的固定部可推动第一笔单体上的活动部沿第一笔单体的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第一笔单体上的插接部可与第二笔单体上的插接部插接。第一笔单体和第二笔单体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笔,二者可分别独立使用;同时,第一笔单体和第二笔单体又可以对接成一个整体,以便于携带,不易丢失。

权利要求 :

1.一种对接笔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笔单体和第二笔单体,所述第一笔单体和所述第二笔单体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笔单体和所述第二笔单体均分别包括:笔杆,其内形成有安装腔;

固定部,其穿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有部分外伸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插接部;

活动部,其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活动部可沿所述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笔单体上的固定部可推动所述第二笔单体上的活动部沿所述第二笔单体的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第二笔单体上的固定部可推动所述第一笔单体上的活动部沿所述第一笔单体的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第一笔单体上的插接部可与所述第二笔单体上的插接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于所述固定部正对所述活动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外端,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凹槽部均沿所述安装腔的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笔单体和所述第二笔单体对接时,所述第一笔单体上的第一凸起部可与所述第二笔单体上的第一凹槽部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笔单体上的第一凹槽部可与所述第二笔单体上的第一凸起部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内部沿其轴线方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弹簧;

所述活动部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运动时,所述活动部抵靠所述弹簧使所述弹簧压缩,所述弹簧向所述活动部施加使所述活动部复位的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内腔,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安装腔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有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弹簧的安装槽;

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接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上设有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部内,当所述活动部沿所述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凹槽部沿所述第一凸起部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接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部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抵靠以限制所述活动部的位移,所述限位部同时与所述弹簧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接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固定部Ⅰ段和第二固定部Ⅱ段,所述第二固定部Ⅰ段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Ⅱ段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二固定部Ⅰ段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第二固定部Ⅱ段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贴合;

所述活动部包括一体成型的活动部Ⅰ段和活动部Ⅱ段,所述活动部Ⅰ段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活动部Ⅱ段的外径尺寸,所述活动部Ⅰ段可伸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腔内,所述活动部Ⅱ段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接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活动部Ⅰ段与所述活动部Ⅱ段的交汇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台阶部,当所述活动部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内侧运动至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抵靠时止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接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Ⅱ段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自由端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抵靠以限制所述活动部的位移,所述限位部同时与所述弹簧抵靠,两个所述延伸杆之间具有供所述第一凸起部运动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接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外轮廓、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腔、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的部分、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安装腔连接的部分以及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安装腔配合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均为非圆滑曲线。

说明书 :

一种对接笔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书写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接笔组。

背景技术

[0002] 人们在学习、办公等情境下会使用到笔,为了防止笔丢失或笔芯无墨水而无法书写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场合,人们通常会准备多支笔。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多支
笔不便于携带,仍然会出现单支笔丢失或不容易找寻的情况。
[0003]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对接笔组,其包含的两支笔单体可进行可拆卸式地对接,便于携带和使用。
[0005]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接笔组,包括:
[0007] 第一笔单体和第二笔单体,所述第一笔单体和所述第二笔单体可拆卸连接;
[0008] 其中,所述第一笔单体和所述第二笔单体均分别包括:
[0009] 笔杆,其内形成有安装腔;
[0010] 固定部,其穿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有部分外伸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插接部;
[0011] 活动部,其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活动部可沿所述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
[0012] 所述第一笔单体上的固定部可推动所述第二笔单体上的活动部沿所述第二笔单体的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第二笔单体上的固定部可推动所述第一笔单体上的活动
部沿所述第一笔单体的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第一笔单体上的插接部可与所述第二
笔单体上的插接部插接。
[0013]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于所述固定部正对所述活动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外端,所述
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凹槽部均沿所述安装腔的轴线方向延伸;
[0014] 所述第一笔单体和所述第二笔单体对接时,所述第一笔单体上的第一凸起部可与所述第二笔单体上的第一凹槽部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笔单体上的第一凹槽部可与所述第二
笔单体上的第一凸起部过盈配合。
[0015]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内部沿其轴线方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弹簧;
[0016] 所述活动部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运动时,所述活动部抵靠所述弹簧使所述弹簧压缩,所述弹簧向所述活动部施加使所述活动部复位的作用力。
[0017]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内腔,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安装腔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有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弹簧的安装
槽;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活动连接。
[0018]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上设有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部内,当所述活动部沿所述安装腔的轴线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凹槽部沿所述第
一凸起部运动。
[0019]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部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抵靠以限制所述活动部的位移,所述限位部同时与所述弹簧抵靠。
[0020]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固定部Ⅰ段和第二固定部Ⅱ段,所述第二固定部Ⅰ段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Ⅱ段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二
固定部Ⅰ段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第二固定部Ⅱ段与所述安装腔的
内壁贴合;
[0021] 所述活动部包括一体成型的活动部Ⅰ段和活动部Ⅱ段,所述活动部Ⅰ段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活动部Ⅱ段的外径尺寸,所述活动部Ⅰ段可伸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腔内,所述活
动部Ⅱ段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贴合。
[0022]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活动部Ⅰ段与所述活动部Ⅱ段的交汇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台阶部,当所述活动部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内侧运动至所述
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抵靠时止位。
[0023]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Ⅱ段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自由端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抵靠以限制所述活动部的位移,
所述限位部同时与所述弹簧抵靠,两个所述延伸杆之间具有供所述第一凸起部运动的间
隙。
[0024]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外轮廓、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腔、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的部分、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安装腔连接
的部分以及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安装腔配合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均为非圆滑曲线。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6] 本申请所公开的对接笔组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笔单体和第二笔单体,每个笔单体均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插接组件。插接组件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固定地设
于笔杆的安装腔内,固定部上设有插接部,活动部活动地设于固定部上,活动部可沿安装腔
的轴线方向运动。操作时,只需将第一笔单体和第二笔单体朝向彼此推动即可通过插接部
实现两个插接组件之间的插接,进而实现第一笔单体和第二笔单体之间的插接,操作便捷。
第一笔单体和第二笔单体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笔,二者可分别独立使用;同时,第一笔单体和
第二笔单体又可以对接成一个整体,以便于携带,不易丢失。
[0027]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对接笔组在对接前和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第一笔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第一笔单体对接前省略笔帽、笔芯以及笔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图3中A部放大图;
[0033]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图3的剖视图;
[0034] 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第一笔单体对接后省略笔帽、笔芯以及笔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对接笔组对接后省略笔帽、笔芯以及笔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8为图7中省略两个活动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9为根据实施例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9] 附图标记:
[0040] 1‑第一笔单体;
[0041] 2‑第二笔单体;
[0042] 10‑笔杆,11‑安装腔,12‑卡台;
[0043] 20‑笔帽;
[0044] 30‑插接组件;
[0045] 100‑固定部,110‑第一固定部,111‑内腔,112‑凸筋,120‑第二固定部,121‑第二固定部Ⅰ段,122‑第二固定部Ⅱ段,123‑安装槽,1231‑第一台阶部,130‑第一凸起部,140‑第一
凹槽部,150‑第一平面部;
[0046] 200‑活动部,210‑活动部Ⅰ段,211‑延伸杆,212‑限位部,220‑活动部Ⅱ段,230‑第二凹槽部,240‑第二台阶部,250‑第二平面部;
[0047] 300弹簧;
[0048] 400‑限位帽,410‑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
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1]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对接笔组包括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可拆卸连接。也即,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笔,
二者可分别独立使用;同时,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又可以对接成一个整体,以便于携
带,不易丢失。
[0052] 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均分别包括笔帽20、笔芯(未图示)、笔杆10、插接组件30等主要组成部分。笔杆10内形成有安装腔11,用于安装笔芯、插接组件30等。
[0053] 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上的插接组件30的结构完全相同,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同时也便于不同笔单体之间的互换。
[0054] 除插接组件30以外,本实施例对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上的笔帽20、笔杆10、笔芯等结构不做具体限制,以实现对接笔组的多样性,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书写要求。
[0055] 图1(a)为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对接前的结构示意图,此时二者仅是依靠在一起,并未进行插接;图1(b)为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设于
二者上的插接组件30实现了互相插接,二者形成一个整体;图2为第一笔单体1的结构示意
图。
[0056] 参照图3至图6,插接组件30主要包括固定部100和活动部200等部分。
[0057] 固定部100固定地设于安装腔11内,固定部100沿安装腔11的轴线方向延伸,固定部100上设有插接部。
[0058] 活动部200活动地设于固定部100上,活动部200可沿安装腔11的轴线方向运动。
[0059] 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对接时,第一笔单体1上的固定部100与第二笔单体2上的活动部200正对,第一笔单体1上的活动部200与第二笔单体2上的固定部100正对。
[0060] 二者对接时,第一笔单体1上的固定部100将推动第二笔单体2上的活动部200沿第二笔单体2的安装腔11的轴线方向运动,对应的,第二笔单体2上的固定部100将推动第一笔
单体1上的活动部200沿第一笔单体1的安装腔11的轴线方向运动,直至第一笔单体1上的插
接部与第二笔单体2上的插接部对应插接,完成第一笔单体1与第二笔单体2之间的对接。
[0061] 操作时,只需将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朝向彼此推动即可实现两个插接组件30之间的插接,进而实现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之间的插接,操作便捷。
[0062]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笔单体1上的固定部100和活动部200露出安装腔11的部分、第二笔单体2上的固定部100和活动部200露出安装腔11的部分可设置为不同的颜色
或设置凸点等结构,以对使用者起到提示作用,便于两支笔单体上的固定部100和活动部
200能够交错正对而相互作用。
[0063] 本申请着重对插接组件30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以期实现两支笔单体之间的顺利对接及分离,同时又无需对笔单体进行额外过多的结构变化,降低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
[0064]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插接部包括设于固定部100上的第一凸起部130和第一凹槽部140。第一凸起部130设于固定部100正对活动部200的一侧,第一凹槽部140设于
固定部100的外端,第一凸起部130和第一凹槽部140均沿安装腔11的轴线方向延伸且位于
同一轴线上。
[0065] 将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对接时,第一笔单体1上的固定部100朝靠近第二笔单体2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笔单体2上的固定部100朝靠近第一笔单体1的方向运动,两个
固定部100相对运动至第一笔单体1上的第一凸起部130与第二笔单体2上的第一凹槽部140
过盈配合、第一笔单体1上的第一凹槽部140与第二笔单体2上的第一凸起部130过盈配合为
止 ,此时第一笔单体1和第二笔单体2完成对接。
[0066] 参照图10,活动部200上设有第二凹槽部230,第一凸起部130位于第二凹槽部230内,再结合图6,当活动部200在固定部100的推动作用下沿安装腔11的轴线方向运动时,第
二凹槽部230沿第一凸起部130运动。
[0067] 本实施例通过两支笔单体上相互过盈配合的凸起、凹槽结构即可轻松实现两支笔单体之间的对接和分离,便于操作。
[0068] 两支笔单体在对接时,其上的固定部100和活动部200交错设置,以实现活动部200的运动以及两个插接部之间的插接。
[0069]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单支的笔单体在未对接时,固定部100与活动部200伸出安装腔11的部分相互配合可将安装腔11的端口封堵,使单支的笔单体结构更加完整、美观。
[0070] 从图6至图8可以看出,两支笔单体在对接时,第一笔单体1上的活动部200朝向安装腔11的内侧运动以为第二笔单体2上的固定部100的端部让位,同样的,第二笔单体2上的
活动部200朝向安装腔11的内侧运动以为第一笔单体1上的固定部100的端部让位。当两支
笔单体对接后,两个固定部100也能够很好的配合,使两支笔单体对接后的整体结构更加完
整、美观。
[0071]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固定部100的内部沿其轴线方向设有通孔(未标示),通孔内设有弹簧300。当两支笔单体对接时,活动部200朝向安装腔11的内部运动,活动
部200抵靠弹簧300驱使弹簧300受力压缩,此时弹簧300向活动部200施加使活动部200复位
的作用力。当两支笔单体分离后,活动部200在弹簧300的作用下复位。
[0072] 参照图9 ,固定部100包括第一固定部110和第二固定部120。第一固定部110为中空筒状结构,第一固定部110与安装腔11过盈配合。第二固定部120为沿安装腔11的轴线方
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第二固定部120的一端伸入到第一固定部110的内腔111中、与第一固
定部110过盈配合,从而实现笔杆10、第一固定部110以及第二固定部120之间的固定安装。
[0073] 第二固定部120上设有用于安装弹簧300的安装槽123,弹簧300设于安装槽123内,弹簧300的下端与安装槽123的槽底抵靠。
[0074] 至于弹簧300上端的固定,有多种实现形式,本实施例给出以下两种形式。
[0075] 第一种,第一固定部110的顶端设置为封顶结构,以实现对弹簧300上端的限位作用。
[0076] 第二种,参照图5,第一固定部110的顶端设置为开口结构,安装腔11内还设有限位帽400,弹簧300的上端与限位帽400抵靠以实现弹簧300的限位。
[0077] 安装腔11内沿其周向方向上设有卡台12,设于限位帽400外周壁上的凸沿420与卡台12卡接,第一固定部110同时与限位帽400的下端面抵靠,从而实现限位帽400在安装腔11
内的固定安装。增加限位帽400与安装腔11之间的卡接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第一固定部110
的固定可靠性,避免笔单体在多次对接以后出现第一固定部110在安装腔11内移位的现象。
[0078] 第一固定部110的外周壁可设置多个凸筋112,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固定部110与安装腔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79]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20为半柱体结构,第二固定部120靠近活动部200的一侧具有第一平面部150;对应的,参照图10,活动部200也为半柱体结构,活动部200
靠近第二固定部120的一侧具有第二平面部250。第一平面部150上设有第一凸起部130,第
二固定部120的底端设有第一凹槽部140,第二平面部250上设有第二凹槽部230,第一平面
部150和第二平面部250贴合。当活动部200相对于固定部100运动时,第一平面部150和第二
平面部250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第二凹槽部230沿第一凸起部130运动。
[0080] 第一凸起部130的作用有两个,一方面,在两支笔单体对接时,第一凸起部130对活动部200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第一凸起部130还用于与另一支笔单体上的第一
凹槽部140过盈配合,以实现两支笔单体之间的对接。
[0081] 第二固定部120和活动部200的半柱体结构使得二者能较好地配合为一个整体,以便于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能够部分伸入到安装腔11的端口处、以将安装腔11的端口封堵;而
当两支笔单体对接时,活动部200又能够一直沿着第一平面部150朝向安装腔11的内侧运
动,为另一支笔单体上的第二固定部120让位,两支笔单体上的两个第二固定部120也能够
较好地配合为一个整体。
[0082]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9,第二固定部12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固定部Ⅰ段121和第二固定部Ⅱ段122。第二固定部Ⅰ段121上设有安装槽123,第一固定部Ⅰ段121的上端过盈装配
至第一固定部110的内腔111中。第二固定部Ⅱ段122的下端上设有第一凹槽部140。
[0083] 参照图10,活动部200包括一体成型的活动部Ⅰ段210和活动部Ⅱ段220,活动部Ⅰ段210的外径小于活动部Ⅱ段220的外径。
[0084] 当活动部200朝向安装腔11的内侧运动时,参照图6,外径较小的活动部Ⅰ段210可伸入到安装槽123和第一固定部110的内腔111所围区域内,便于实现活动部200沿安装腔11
的运动。
[0085] 进一步的,安装槽123内形成有第一台阶部1231,活动部Ⅰ段210与活动部Ⅱ段220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部240,当活动部200朝向安装腔11的内部运动至第一台阶部1231与第二
台阶部240抵靠时,活动部200运动到位,以限制活动部200的位移。
[0086] 第二固定部Ⅰ段121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固定部Ⅱ段122的外径尺寸,这样,从图5可以看出,第二固定部Ⅰ段121与安装腔11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而第二固定部Ⅱ段122
与安装腔11的内壁贴合。当活动部200朝向安装腔11的内侧运动时,第二固定部Ⅰ段121与安
装腔1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活动部Ⅱ段220的上移提供了运动空间,以使整个活动部都能
够运动至安装腔11的内部以将第一凸起部130露出,便于另一支笔单体上的第一凹槽部140
与该第一凸起部130过盈配合。
[0087]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活动部Ⅰ段21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延伸杆211,延伸杆211的自由端部设有限位部212,限位部212与第一凸起部130的上端面抵靠以限制活动部200与
固定部100脱离。限位部212同时与弹簧300的下端抵靠,当活动部200朝向安装腔11的内侧
运动时,限位部212可推动弹簧300受力压缩。
[0088]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腔11、第一固定部110的外轮廓、第一固定部的内腔111、第二固定部120与第一固定部110连接的部分、第二固定部120与安装腔11连接的部分、
以及活动部200与安装腔11配合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均为非圆滑曲线。
[0089] 具体的,安装腔11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第一固定部110的外轮廓横截面形状也为多边形,通过多边形的适配结构可提高第一固定部110与安装腔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同
时可避免第一固定部110与安装腔11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11和第一固定
部110的外轮廓横截面形状均为六边形。
[0090] 同样的,第一固定部110的内腔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比如六边形),第二固定部Ⅰ段121与第一固定部110过盈配合的部分为对应的弯折曲面结构(比如三段弯折曲面结
构),以提高第一固定部110与第二固定部1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第一固定部110和第
二固定部120之间产生相对转动。
[0091] 同样的,第二固定部Ⅱ段122和活动部Ⅱ段220的外部轮廓均分别为与第一固定部110的内腔111适配的弯折曲面结构(比如三段弯折曲面结构),以便于活动部200沿安装腔
11的运动、以及第二固定部Ⅱ段122和活动部Ⅱ段220共同将安装腔11的端口封堵。
[009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