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倒角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447642.9

文献号 : CN1119930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胡英江

申请人 : 常州松英视液镜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管倒角机,包括工作平台、设置在地表的气泵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的PLC控制器,还包括运动组件,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定距组件,且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本发明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可人为控制倒角大小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弯管倒角机,包括工作平台(1)、设置在地表的气泵(2)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1)的顶部的PLC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动组件(4),所述工作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定距组件(5),且所述工作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6)及第二夹持组件(7);

所述运动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杆(41),所述工作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工作平台(1)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一侧与第一固定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1)的外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42),所述工作平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3),所述第一螺杆(4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杆(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43)相连接,第一螺杆(42)的外周面连接有第一螺块(44),所述第一凹槽内部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工作平台(1)在所述第一滑槽处滑动连接有放置板(45),所述放置板(45)与所述第一螺块(44)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6),所述第二电机(46)的输出端设有转动盘(47),所述转动盘(47)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机(4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倒角块(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倒角机,其特征在于:定距组件(5)包括弧形放置板(51)、连接块(52)、弹簧(53)及定位板(54),所述工作平台(1)的顶部与所述弧形放置板(51)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放置板(51)的靠近第一电机(43)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块(5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2)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板(54),所述定位板(5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定位板(54)在所述第二滑槽处与所述连接块(52)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54)在第一通孔远离连接块(52)的一侧与所述弹簧(5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5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6)包括第一液压杆(61)、第二螺杆(62)、第二螺块(63)、第一壳体(64)、及第一弧形压板(66);所述工作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工作平台(1)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部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杆(67),所述第二固定杆(6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杆(62)转动连接,第二螺杆(6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平台(1)的外侧,所述第二螺杆(62)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螺块(63)螺纹连接,第二螺块(63)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壳体(64)固定连接,第一壳体(64)的两侧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一壳体(64)的内部底部焊接有第一弧形放置块(68),所述第一壳体(64)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液压杆(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61)的工作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64)的内部,所述第一液压杆(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压板(6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工作平台(1)在所述第三滑槽处与所述第一壳体(64)滑动连接,所述气泵(2)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一气管(65),所述第一气管(6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杆(6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管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7)包括第三固定杆(71),所述工作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工作平台(1)在所述第三凹槽内部一侧与所述第三固定杆(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7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72),所述第三螺杆(7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块(73),所述第三螺块(73)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壳体(74),第二壳体(74)的两侧均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二壳体(74)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放置块(75),所述第二壳体(7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76),所述第二液压杆(76)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74)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液压杆(7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压板(77),所述第二弧形压板(77)的底部正对着所述第二弧形放置块(75),所述第三凹槽内部两侧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工作平台(1)在所述第四滑槽处与所述第二壳体(74)滑动连接,所述气泵(2)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二气管(78),所述第二气管(7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杆(7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弯管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放置块(68)、第一弧形压板(66)、第二弧形放置块(75)及第二弧形压板(77)的 弧形开口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弯管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放置块(68)及第二弧形放置块(75)的弧形开口处放置有L形管(9),所述倒角块(48)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的斜边所在面为所述倒角块(48)的工作面,所述L形管(9)的管口最外圈边在所述转动盘(47)上的竖直投影与所述倒角块(48)的工作面远离转动盘(47)的一边在所述转动盘(47)上的竖直投影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块(48)的梯形斜面与所述转动盘(47)所成的夹角为45度。

说明书 :

一种弯管倒角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管道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弯管倒角机。

背景技术

[0002] 倒角指的是把工件的棱角切削成一定斜面的加工。倒角是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一般在零件端部做出倒角。
[0003] 公告号为CN2069983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热交换管坯端部倒角机,包括机架,其前侧上部有机架前导轨、后侧上部有机架后导轨;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与机架前、后
导轨配合;传动轴驱动机构,设在机架的左端且与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连接;齿板移动调整
机构,设在机架上且与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连结;管坯夹放机构设在机架的右端上部的后
侧,管抷挟放机构设在机架的右端上部的前侧且与管坯夹放机构的前侧对应;管坯端部倒
角机构,设在机架的上部;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设在机架的上部且与管坯挟放机构配合;
喂管机构,在对应于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的后侧的位置设在机架上;管坯储存台,在对应于
喂管机构的后侧的位置设在地坪上。这种机构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确保质量的一致
性;减少人力投入,但是这种装置无法自主控制倒角尺寸的大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管倒角机,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可人为控制倒角大小的优点。
[0005]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弯管倒角机,包括工作平台、设置在地表的气泵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的PLC控制器,还包括运动组件,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定距组件,且所述工作平台
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对L形管进行固定,定距组件使L行管正对第二电机的一端距离第二电机的初始位置的距离是固定的;运动组件
可以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的运动形成,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运动形成,从而实现人
工控制L形管倒角的尺寸大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工作平台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一侧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
定杆的外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工作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
螺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第一螺杆的外周面连接有第一螺
块,所述第一凹槽内部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工作平台在所述第一滑槽处滑动连接有
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所述第一螺块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
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倒角
块。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杆带动第一螺块运动,第一螺块带动放置板,放置板带动第二电机运动,操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动圈数和转动反向,就可
实现对第二电机的运动距离及方向的控制,因为放置板受到工作平台顶部第一滑槽的限
制,放置板无法转动,第一螺块与放置板相焊机,所以第一螺块自身无法转动,所以当第一
螺杆围绕第一固定杆转动时,第一螺杆带动第一螺块沿着第一螺杆自身所在直线方向运
动。
[00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定距组件包括弧形放置板、连接块、弹簧及定位板,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与所述弧形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放置板的靠近第一电机的一侧与所述
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
述第一通孔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定位板在所述第二滑槽处与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
所述定位板在第一通孔远离连接块的一侧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
连接块固定连接。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定位板到弧形放置板之间的距离也是固定的,定位板受到弹簧的弹力,定位板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定位板在弧形放
置板的一侧,当定位板受到压力时,定位板沿着第一通孔内部的第二滑槽方向运动,定位板
正对着弧形放置板,操作人员使L形管的一端与定位板的一侧紧贴,即可控制L形管的一端
与第二电机初始位置的距离。
[001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杆、第二螺杆、第二螺块、第一壳体、及第一弧形压板;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工作平台在所述第
二凹槽内部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连接,第
二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平台的外侧,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螺块螺纹
连接,第二螺块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的两侧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一
壳体的内部底部焊接有第一弧形放置块,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液压杆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工作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
第一弧形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工作平台在所述
第三滑槽处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气泵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杆固定连接。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杆围绕第二固定杆转动,第二螺杆带动第二螺块转动,第二螺块带动第一壳体运动。
[001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三固定杆,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工作平台在所述第三凹槽内部一侧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
述第三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块,所
述第三螺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
部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放置块,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
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
二弧形压板,所述第二弧形压板的底部正对着所述第二弧形放置块,所述第三凹槽内部两
侧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工作平台在所述第四滑槽处与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气泵
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杆固定连接。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螺杆围绕第三固定杆转动,第三螺杆带动第三螺块转动,第三螺块带动第二壳体运动,通过改变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位置,即改变了第一弧
形放置板及第二弧形放置板的位置,使装置能适应不同尺寸的L形管,增加装置的使用范
围。
[001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形放置块、第二弧形压板、第二弧形放置块及第二弧形压板的 弧形开口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保护L行管的外侧不会刮伤。
[001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形放置块及第二弧形放置块的弧形开口处放置有L形管,所述倒角块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的斜边所在面为所述倒角块的工作
面,所述L形管的管口最外圈边在所述转动盘上的竖直投影与所述倒角块的工作面远离转
动盘的一边在所述转动盘上的竖直投影相切。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块与L形管刚接触时,倒角块就能对L形管产生倒角的效果。
[002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角块的梯形斜面与所述转动盘所成的夹角为45度。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行管倒角的角度一直为45度。
[002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3] 1、本发明通过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实现将L形管固定的目的,保证了L形管在加工过程中,不会改变当前位置,提高加工的精度。
[0024] 2、本发明通过定距组件、运动组件等零部件构成结构,定位组件控制L形管到加工端的距离,运动组件可以控制加工端运动距离,实现不同倒角尺寸的加工,提高了装置的加
工范围。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图2中的A‑A处剖视图。
[0028] 图4是图2中的B‑B处剖视图。
[0029] 图5是图2中的C‑C处剖视图。
[0030] 图中,1、工作平台;2、气泵;3、PLC控制器;4、运动组件;5、定距组件;6、第一夹持组件;7、第二夹持组件;41、第一固定杆;42、第一螺杆;43、第一电机;44、第一螺块;45、放置
板;46、第二电机;47、转动盘;48、倒角块;5、定距组件;51、弧形放置板;52、连接块;53、弹
簧;54、定位板;61、第一液压杆;62、第二螺杆;63、第二螺块;64、第一壳体;65、第一气管;
66、第一弧形压板;67、第二固定杆;68、第一弧形放置块;69、第一弧形压板;71、第三固定
杆;72、第三螺杆;73、第三螺块;74、第二壳体;75、第二弧形放置块;76、第二液压杆;77、第
二弧形压板;78、第二气管;8、橡胶层;9、L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弯管倒角机,包括工作平台1、气泵2及PLC控制器3;工作平台1顶部设置有运动组件4、定距组件5、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7;所述定距组
件5包括弧形放置板51、连接块52、弹簧53及定位板54,工作平台1的顶部与放置板51相焊
接,放置板51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放置孔,放置板51的一侧焊接有连接块52,连接块52的远离
放置板5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板54,定位板5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长方形通孔,且定位板54在
第一长方形通孔处开设有两条滑动槽,定位板54在滑动槽处与连接块52滑动连接,且连接
块5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长方形通孔,连接块52的一侧焊接有弹簧53,弹簧53的一端与定位
板54固定连接。
[0033] 如图1及图5所示,工作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41,第一固定杆4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42,工作平台1的一侧螺栓固
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3,第一螺杆42的一端延伸至工作平台1的外侧,且第一电机43的输出端
键连接有第一螺杆42;第一螺杆42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块44,第一螺块44的顶部焊
接有放置板45,工作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工作平台1在第一滑槽处与滑动板滑动
连接,放置板45的顶部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6,第二电机46的输出端键连接有转动盘
47,转动盘47远离第二电机46的一侧焊接有倒角块48。
[0034]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夹持组件6包括第一液压杆61,工作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工作平台1在第二凹槽处焊接有第二固定杆67,第二固定杆6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
二螺杆62,第二螺杆62的一端延伸至工作平台1的外侧,第二螺杆6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
螺块63,第二螺块63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壳体64,工作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工作平
台1在第二滑槽处与第一壳体64滑动连接,第一壳体64的顶部与第一液压杆61螺栓连接,第
一液压杆6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壳体64的内部,且第一液压杆61位于第一壳体64内部的一端
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压板66,第一壳体64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弧形放置块68,第一弧形
压板66与第一弧形放置块68一一对应。
[0035] 如图4及图5所示,工作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工作平台1的一侧焊接有第三固定杆71,第三固定杆7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72,第三螺杆72的的一端延伸至工
作平台1的外侧,第三螺杆72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块73,第三螺块73的顶部焊接有第
二壳体74,第二壳体74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74内壁底部焊接有第二弧形放置
块75,第二壳体7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76,第二液压杆76的输出端延伸
至第二壳体74的内部,第二液压杆76位于第二壳体74内部的一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
压板77。
[0036]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弧形放置块75、第一弧形放置块68及弧形放置块51的顶部弧形凹槽处放置有L形管9,L形管9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弧形放置块68及第二弧形放置块75
的两端。
[0037]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首先根据L形管9的两段管身长度调节第一夹持组件6及第二夹持组件7。
[0038] 首先,操作人员转动第二螺杆62,因第一壳体64受第一滑槽的限制,第二螺杆62转动带动第一壳体64沿着第二螺杆62自身所在直线方向运动, 第一壳体64带动第一液压杆
61运动,第一液压杆61带动第一气管65运动(第一气管65的长度足够);接着操作人员转动
第三螺杆72,第三螺杆72围绕第三固定杆71转动,因第二壳体74受到第二滑槽的限制,第三
螺杆72转动时,第三螺杆72带动第二壳体74沿着第三螺杆72所在直线方向运动;当第二壳
体74及第一壳体64运动到合适位置时,操作人员停止转动第二螺杆62及第三螺杆72。
[0039] 进一步的,操作人员将L形管9放置在第一壳体64内部的第一弧形放置块68及第二壳体74内部的第二弧形放置块75的弧形凹槽内部。
[0040] 进一步的,操作人员,拉动定位板54,定位板54沿着定位板54一侧第一通孔两侧的滑槽方向运动,定位板54在运动的过程中,定位板54带动弹簧53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定位板
54运动至弧形放置板51的一侧,操作人员,使L形管9位于弧形放置板51外部的一端与定位
板54的一侧紧密贴合。在不移动L形管9的前提下,操作人员打开气泵2,气泵2带动第一液压
杆61及第二液压杆76运动,第一液压杆61带动第一弧形压板66向下运动,第二液压杆76带
动第二弧形压板77向下运动,使L形管9的位置固定,当L形管9的位置固定下来之后,操作人
员松开定位板54,此时,由于弹簧53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弹簧53带动定位板54回到初始位
置。
[0041] 紧接着,操作人员通过控制PLC控制来控制第一电机43的转动圈数,第一电机43带动第一螺杆42转动,第一螺杆42带动第一螺块44及放置板45沿着第一螺杆42自身所在直线
方向运动;放置板45带动第二电机46朝着L形板的需要倒角的一端运动。
[0042] 因为PLC控制器限定了第二电机46的运行路程,即控制了倒角块48的运动行程,当倒角块48碰触到L形管9的时,倒角块48开始工作,因为倒角块48的工作面与工作平台之间
的夹角为45度,且L形管9的中轴线与工作平台1的顶部表面平齐,所以L形管9的倒角角度为
45度。
[0043] 随着倒角块48的运行路程的不同,L形管9一端倒角的尺寸也随之变化。
[0044] 倒角块的运行路程为0‑300mm,倒角块48运行至200mm处,与L形管9的一端接触(L形管9的一端距离倒角块48初始位置的距离是固定的),倒角块运行300mm的距离时,L形管9
的倒角尺寸为15mm;在倒角块48运行路程为200‑300mm的阶段,倒角块48运行路程与L形管9
倒角的尺寸成正比,正比函数为:y=(x‑200)*0,15,其中与为L形管9的倒角尺寸,X为倒角块
48运行的路程。
[0045] 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3的型号为S7‑200,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第一电机43、第二电机46的型号为:
[0046] YVF80M2‑4 0.75KW B3。
[004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