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机的间隔出料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646636.9

文献号 : CN11199545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洁姚爱萍陈长卿戴津婧郑涛王刚赵晋林雪

申请人 :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机的间隔出料结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发酵机的原料成品效率不高的问题。本结构包括相对支架固定设置的变速箱和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元件,变速箱的输入轴与驱动元件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端部固连有引导盘,引导盘水平设置且其上表面设有一圈以引导盘转动中心为中心点并呈圆环形的引导环,引导环的一处断开且引导环的一端端部并以相切的形式对接有引导条引导条的另一端端部与引导条之间具有形成引导口,支架上还转动设有驱动主轴,驱动主轴上固定套设有抬高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出料结构能自动完成出料、抬料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并没有采用控制系统,精简巧妙。

权利要求 :

1.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机的间隔出料结构,它专门应用于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设备中,该设备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发酵箱,发酵箱上开设有出料口,发酵箱底部升降滑动设有抬高块,其特征在于:本结构包括相对支架固定设置的变速箱和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元件(2),变速箱的输入轴与驱动元件(2)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端部固连有引导盘(3),引导盘(3)水平设置且其上表面设有一圈以引导盘(3)转动中心为中心点并呈圆环形的引导环(4),引导环(4)的一处断开且引导环(4)的一端端部并以相切的形式对接有引导条(5),引导条(5)的另一端端部与引导条(5)之间具有形成引导口(6),支架上还转动设有驱动主轴(7),驱动主轴(7)上固定套设有抬高盘(8),抬高盘(8)相对于引导盘(3)垂直设置,抬高盘(8)的外周圈等均间隔设有若干引导体(9),引导环(4)或引导条(5)处于其中两个相邻的引导体(9)之间,贴于引导环(4)外侧的引导体(9)能通过引导口(6)引入到引导环(4)的内侧,引导盘(3)每转动一圈能使引导体(9)随着引导条(5)的内壁弧度引导至引导环(4)内,驱动主轴(7)的端部还固连有驱动齿轮(10),抬高块的底部固定设有驱动齿条(11),驱动齿轮(10)能与该驱动齿条(11)啮合,本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发酵箱侧面的固定推料驱动件(12)和滑动设置在发酵箱上的推料板(13),推料驱动件(12)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推料齿轮,发酵箱上固设有延伸板(14),推料板(13)滑动设置在延伸板(14)上表面,推料板(13)侧面固设有推料齿条(15),推料齿条(15)与推料齿轮啮合,支架上还固定设有两个接触头(16),接触头(16)的尾端通过导线(17)与推料驱动件(12)电线连接,推料驱动件(12)内设有能源件并与导线(17)处于同一线路上,引导盘(3)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引导盘(3)的底面上固定设有具有导电性并呈扇形的导电弧体(18),导电弧体(18)的虚拟中心点处于引导盘(3)的转动中心轴上,随着引导盘(3)的转动导电弧体(18)能同时与两个接触头(16)完成对接形成通路,且随着引导盘(3)转动两个接触头(16)先于导电弧体(18)完成对接和分离然后间隔一定时间后贴于引导环(4)外侧的引导体(9)才会被引导口(6)引入到引导环(4)的内侧,延伸板(14)的尾端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推料板(13)掉出的限位块(19),延伸板(14)的尾端上方还设有转向块(20),转向块(20)上开设有转向缺口,推料板(13)背向出料口的一端连有绳体(21),绳体(21)卡入引导缺口且其尾端设有配重块(22)。

说明书 :

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机的间隔出料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机的间隔出料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的产量巨大,农作物的废料特别是秸秆废料多半都会直接废弃甚至焚烧,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此,农作物废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
进行生物发酵,进而转换成废料,这个过程的方法是:将农作物废料进行粉碎后再倒入到发
酵箱内,并在发酵箱内喷淋生物发酵剂,然后对发酵箱内进行加湿加热,有必要时还要对发
酵箱内进行投加菌种、翻抛曝气等作业来辅助完成发酵工序。
[0003] 但是,原料在普通的发酵箱中进行发酵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多个周天才能完成,如果提高发酵的成料出料率,始终是需要克服的一道难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发酵机的原料成品效率不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机的间隔出料结构。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机的间隔出料结构,它专门应用于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设备中,该设备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发酵箱,发酵箱上开设
有出料口,发酵箱底部升降滑动设有抬高块,其特征在于:本结构包括相对支架固定设置的
变速箱和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元件,变速箱的输入轴与驱动元件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端
部固连有引导盘,引导盘水平设置且其上表面设有一圈以引导盘转动中心为中心点并呈圆
环形的引导环,引导环的一处断开且引导环的一端端部并以相切的形式对接有引导条,引
导条的另一端端部与引导条之间具有形成引导口,支架上还转动设有驱动主轴,驱动主轴
上固定套设有抬高盘,抬高盘相对于引导盘垂直设置,抬高盘的外周圈等均间隔设有若干
引导体,引导环或引导条处于其中两个相邻的引导体之间,贴于引导环外侧的引导体能通
过引导口引入到引导环的内侧,引导盘每转动一圈能使引导体随着引导条的内壁弧度引导
至引导环内,驱动主轴的端部还固连有驱动齿轮,抬高块的底部固定设有驱动齿条,驱动齿
轮能与该驱动齿条啮合,本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发酵箱侧面的固定推料驱动件和滑动设
置在发酵箱上的推料板,推料驱动件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推料齿轮,发酵箱上固设有延伸
板,推料板滑动设置在延伸板上表面,推料板侧面固设有推料齿条,推料齿条与推料齿轮啮
合,支架上还固定设有两个接触头,接触头的尾端通过导线与推料驱动件电线连接,推料驱
动件内设有能源件并与导线处于同一线路上,引导盘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引导盘的底面上
固定设有具有导电性并呈扇形的导电弧体,导电弧体的虚拟中心点处于引导盘的转动中心
轴上,随着引导盘的转动导电弧体能同时与两个接触头完成对接形成通路,且随着引导盘
转动两个接触头先于导电弧体完成对接和分离然后间隔一定时间后贴于引导环外侧的引
导体才会被引导口引入到引导环的内侧,延伸板的尾端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推料板掉出的限
位块,延伸板的尾端上方还设有转向块,转向块上开设有转向缺口,推料板背向出料口的一
端连有绳体,绳体卡入引导缺口且其尾端设有配重块。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出料结构能自动完成出料、抬料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并没有采用控制系统,精简巧妙。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结构在运用于制肥发酵设备并隐藏部分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本结构在运用于制肥发酵设备并隐藏部分支架后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是处于引导环外侧的引导体在进入引导口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4是处于引导环外侧的引导体在即将进入引导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5是处于引导环外侧的引导体在进入引导后进行引导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6是处于原先引导环外侧的引导体在被引导至引导环内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7是接触头与导电弧体对接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8是接触头与导电弧体对接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2、驱动元件;3、引导盘;4、引导环;5、引导条;6、引导口;7、驱动主轴;8、抬高盘;9、引导体;10、驱动齿轮;11、驱动齿条;12、推料驱动件;13、推料板;14、延伸板;15、推料
齿条;16、接触头;17、导线;18、导电弧体;19、限位块;20、转向块;21、绳体;22、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机的间隔出料结构专门应用于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设备中,该设备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发酵箱,发
酵箱上开设有出料口,发酵箱底部升降滑动设有抬高块。
[0019] 申请人为了提高发酵出料率,专门研发出了一种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制肥发酵设备,它的原理是通过密集的催化资源(这里的催化资源指的是能量资源:例如效率地加温加
湿;以及生物资源:例如生物发酵剂)先将物料表面部分以高效率化催化完全,然后再将这
部分催化完全的物料先优先送出,然后再将下方的物料逐渐抬升到原先被送出的物料的高
度位置,再进行高密集化地催化,使得物料的出料率得到了极高的提升,例如:原来需要一
天的发酵时间才能得到1吨的成品物料,采用该设备后每十分钟就能出一次料,虽然出料量
达不到1吨,但是只是能够保证物料在间隔较短的时间能就能出料进行使用,不需要等一天
的时间,而且通过高效率地催化后,能够实现一天的总出料量是大于1吨。
[0020] 所以,本设计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步骤是:先将物料堆放在发酵箱内,然后压平到处于出料口的高度位置,然后就可以持续性地给予物料表面催化资源,间隔一端
时间后,将表面的出料口高度的物料推出去,再将下方的物料抬高一定高度使上表面的物
料高度与之前的物料高度相同,假设这个过程中,进行发酵的时间为A,推出物料用掉的时
间为B,将物料抬高一定高度用掉的时间为C,因为发酵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所以A的耗时
是比较长的,为了节省成本申请人在控制以上的A、B、C时间的过程决定不予采用控制系统,
而提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1] 如图1~2并结合图3~6,本结构包括相对支架固定设置的变速箱和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元件2,变速箱的输入轴与驱动元件2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端部固连有引导盘3,引
导盘3水平设置且其上表面设有一圈以引导盘3转动中心为中心点并呈圆环形的引导环4,
引导环4的一处断开且引导环4的一端端部并以相切的形式对接有引导条5,引导条5的另一
端端部与引导条5之间具有形成引导口6,支架上还转动设有驱动主轴7,驱动主轴7上固定
套设有抬高盘8,抬高盘8相对于引导盘3垂直设置,抬高盘8的外周圈等均间隔设有若干引
导体9,引导环4或引导条5处于其中两个相邻的引导体9之间,贴于引导环4外侧的引导体9
能通过引导口6引入到引导环4的内侧,引导盘3每转动一圈能使引导体9随着引导条5的内
壁弧度引导至引导环4内,驱动主轴7的端部还固连有驱动齿轮10,抬高块的底部固定设有
驱动齿条11,驱动齿轮10能与该驱动齿条11啮合。
[0022] 以上的技术方案解决的是时间A和C的问题,驱动元件2的目的是提供动力,通常来说会采用电机来完成,但是为了节能,还可以采用水车,将制肥发酵设备设置在水流密集的
地方,采用自然的水能作为动力是申请人已知最为合理的方案,然后驱动元件2将动力传递
给变速箱,经过变速箱的缩小,输出给引导盘3后的它转动效率就会非常低,也就是转动的
十分缓慢,这就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使物料表面进行充分的发酵,然后,直到原相邻于引导环
4外侧的引导体9随着引导口6的转动而嵌入到引导口6中,经过引导条5内侧壁的引导作用
会被引导到引导环4的内侧,抬高盘8也就会小幅度转动,最终通过驱动齿轮10和驱动齿条
11的作用使抬高块带着物料一起小幅度上升了一定高度,上升后恰好使物料的高度和之前
相同,接着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之后的引导体9始终贴着引导环4外侧还没有嵌入到引导口6
内,所以抬高盘8保持不动,这个不动的时间即为A是一个很长幅度的时间,而引导体9被引
导条5进行引导的过程即为C,整个渐变过程可以参考图3~6,所以,以上技术方案只是采用
基本的机械原理,没有任何地方用到控制器,单纯并巧妙地运用结构实现了过程。
[0023] 如图1~2并结合图7~8,本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发酵箱侧面的固定推料驱动件12和滑动设置在发酵箱上的推料板13,推料驱动件12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推料齿轮13,发
酵箱上固设有延伸板14,推料板滑动设置在延伸板14上表面,推料板侧面固设有推料齿条
15,推料齿条15与推料齿轮13啮合,支架上还固定设有两个接触头16,接触头16的尾端通过
导线17与推料驱动件12电线连接,推料驱动件12内设有能源件并与导线17处于同一线路
上,引导盘3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引导盘3的底面上固定设有具有导电性并呈扇形的导电弧
体18,导电弧体18的虚拟中心点处于引导盘3的转动中心轴上,随着引导盘3的转动导电弧
体18能同时与两个接触头16完成对接形成通路,且随着引导盘3转动两个接触头16先于导
电弧体18完成对接和分离然后间隔一定时间后贴于引导环4外侧的引导体9才会被引导口6
引入到引导环4的内侧,延伸板14的尾端上方设有用于防止推料板掉出的限位块19,延伸板
14的尾端上方还设有转向块20,转向块20上开设有转向缺口,推料板背向出料口的一端连
有绳体21,绳体21卡入引导缺口且其尾端设有配重块22。
[0024] 在发酵和抬料之前,还需要进行先将已经发酵完全的物料送出的过程,所以申请人提出了以上结构,通过导电弧体18与接触点对接后形成电路的通路,通路后推料驱动件
12会自动运作,通过推料齿条15与推料齿轮13将推料板推动以使该高度位置的物料从出料
口推出,我们只需要设计好导电弧体18的长度来确定通电时间,并且在该通电时间能能使
推料驱动件12恰好将物料完全推出即可,接着导电弧体18与接触点分离后还需要预留一定
时间,这个时间能足以使配重块22将推料板拉回到脱离发酵箱内部的位置即可。
[0025] 本发明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了能量学中基本的重力势能(配重块22、水车的运用),电学中的断路、通路原理(导电弧体18与接触头16的周期性对接分离,且对接过程不是
瞬间的而是具有足够的时间),力学中的机械配合形式(引导环4、引导条5与引导体9之间的
周期性间隔运动),看似都是最为基础的物理学原理,但是将它们结合到一起以后却能够实
现一系列连贯性动作,实现自动化的同时能够提高发酵的出料率,十分具有意义。
[0026] 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
该理解为“仅包含……”。
[002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