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80028958.2

文献号 : CN11200440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相田宙森胁崇文谷和树熊谷雅行吉田卓哉

申请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摘要 :

在具备存积仓斗的结构的联合收割机中,希望在不使支承构造复杂的情况下,容易进行脱谷装置等维护作业。具备偏向机体左右方向一侧的脱谷装置(4)、以偏向机体左右方向另一侧的状态及与脱谷装置(4)并列的状态设置的存积仓斗(5)、支承存积仓斗(5)的仓斗支承框(24)、位于脱谷装置(4)与存积仓斗(5)之间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作业台(32),作业台(32)被支承于仓斗支承框(24)。

权利要求 :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脱谷装置、存积仓斗、仓斗支承框、作业台,前述脱谷装置被以偏向机体左右方向一侧的状态设置,将收割谷杆脱谷处理,前述存积仓斗被以偏向机体左右方向另一侧的状态及与前述脱谷装置并列的状态设置,且具有存积被脱谷处理的谷粒的存积空间及能够将存积着的谷粒排出的排出部,前述仓斗支承框支承前述存积仓斗,前述作业台位于前述脱谷装置与前述存积仓斗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前述作业台被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前述仓斗支承框具备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前部的前侧框、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后部的后侧框、通过前述脱谷装置和前述存积仓斗之间而将前述前侧框与前述后侧框相连的前后朝向的前后朝向框,前述作业台被支承于前述前后朝向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脱谷装置与前述存积仓斗之间,具备将被从前述脱谷装置搬出的谷粒向上方搬运来向前述存积仓斗的上部供给的扬谷装置,具备将前述扬谷装置支承于前述脱谷装置的前述存积仓斗侧的部分的撑条,前述作业台的一端侧被支承于前述撑条,另一端侧被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作业台,具备与前述扬谷装置相比位于前侧的前部作业台、与前述扬谷装置相比位于后侧的后部作业台,作为前述撑条,具备位于前述扬谷装置的前侧的前侧撑条、位于前述扬谷装置的后侧的后侧撑条,前述前部作业台的后部侧被支承于前述前侧撑条,前部侧被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前述后部作业台的前部侧被支承于前述后侧撑条,后部侧被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前述仓斗支承框具备与前述脱谷装置连结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朝向框,前述作业台被支承于前述左右朝向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左右朝向框将前述前后朝向框与前述脱谷装置连结,并且前述左右朝向框的前述存积仓斗侧的端部被载置支承于前述前后朝向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前后朝向框为,截面形状是具有弯曲部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电装品被支承于前述存积仓斗或者前述仓斗支承框,相对于前述电装品的电气配线被以从与前述存积仓斗相比为前侧部位处沿前述前后朝向框延伸的状态支承于前述前后朝向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电装品,具备照亮前述存积仓斗的下方的作业灯,前述作业灯被以位于前述前后朝向框的下方的状态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位于机体前部的驾驶部、位于前述驾驶部的后方的谷粒存积部、位于前述驾驶部的下方的发动机、供来自前述发动机的排气流通的排气管,前述脱谷装置被以与前述谷粒存积部在机体横宽方向上并列的状态设置,前述排气管被以与供给来自前述发动机的排气的入口相比将排气向外部排出的出口为较高的位置的状态,穿过前述脱谷装置与前述谷粒存积部之间延伸至机体后部,前述排气管具备具有前述入口的第一管部分、比前述第一管部分直径大且与前述第一管部分的后端连接的第二管部分,并且能够从前述第一管部分的后端部的外周与前述第二管部分的前端部的外周之间导入外气,前述第一管部分与前述第二管部分被在前述排气管的前侧部位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排气管的前后中途部位形成弯曲部,并且前述排气管的与前述弯曲部相比位于后部侧的后侧部分被设置成,比前述排气管的与前述弯曲部相比位于前部侧的前侧部分舒缓的倾斜姿势,前述第一管部分与前述第二管部分被连接的连接部与前述弯曲部相比位于前部侧。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备覆盖前述发动机的上方的发动机罩、位于前述发动机罩内而处理来自前述发动机的排气的排气处理部,前述排气处理部的排气部与前述第一管部分在位于比前述发动机罩靠下方的位置的部位被连接,前述第一管部分与前述第二管部分被连接的连接部位于前述发动机罩的后方。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管部分被支承于从机体框立起设置的支承框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驾驶部的横侧具备侧面板,

前述支承框体被与支承前述侧面板的侧面板支承部连结。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谷粒存积部,具备前述存积仓斗,

作为前述支承框体具备前述仓斗支承框,

在前述仓斗支承框支承有前述第一管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仓斗支承框具备被从前述机体框立起设置的纵向框体、将前述纵向框体与前述脱谷装置连结的横向框体,具备以被从前述横向框体下方延伸设置的状态支承前述第一管部分的支承撑条。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位于前述第一管部分与前述存积仓斗之间的保护罩被以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的状态装备。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谷粒存积部具备存积通过前述脱谷装置的脱谷处理所得到的谷粒的谷粒罐,作为前述支承框体具备将前述谷粒罐位置保持的罐保持框,前述第一管部分被支承于前述罐保持框。

18.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管部分由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管构成。

19.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管部分被支承于前述脱谷装置。

20.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管部分具备连接前述第一管部分的前部侧分割管、比前述前部侧分割管直径大且与前述前部侧分割管的后端连接的后部侧分割管,并且能够从前述前部侧分割管的后端部的外周与前述后部侧分割管的前端部的外周之间导入外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前部侧分割管由在前后中途部位形成有弯曲部的弯曲管构成,前述后部侧分割管由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管构成。

说明书 :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0002] (1)以往,有将收割谷杆脱谷处理的脱谷装置和将被脱谷处理的谷粒存积的存积仓斗被以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装备的联合收割机。
[0003] 上述联合收割机中,以往,有如下联合收割机中:在存积仓斗的机体后部侧具备燃料罐,将该燃料罐的上表面作为作业台利用,进行脱谷装置、存积仓斗的维护作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 (2)以往,有具备将来自发动机的排气向机体外部排出的排气管的联合收割机。
[0005] 联合收割机在位于机体前部的驾驶部的下方具备发动机,将来自发动机的排气(燃烧废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管被在脱谷装置与谷粒存积部之间向后方延伸地设置。并且,以往,排气管具备具有供给来自发动机的排气的入口的第一排气管、比第一排气管直径大且与第一排气管的后端连接的第二排气管,有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的连接部被设置于排气管的前后中间部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6] 专利文献1 : 日本特开2014‑183815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 : 日本特开2015‑128415号公报。
[0008] (1)与背景技术(1)对应的问题如下所述。
[0009] 上述以往结构中,只不过将燃料罐作为简易的作业台利用,所以维护作业、特别地是较高且大型的脱谷装置的脱粒室的清扫、检查作业等难以进行。
[0010] 但是,作为存积由脱谷处理所得到的谷粒的谷粒存积装置,若为具备谷粒罐的结构,则为了支持谷粒罐及谷粒排出用的卸载机等,支承强度大的多个支柱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存在,所以考虑利用这些支柱来在脱谷装置与谷粒罐之间的较高的位置设置作业台。但是,若为具备存积仓斗的结构,则不存在如上所述那样的支承谷粒罐的多个支柱,所以不能将该结构原样地应用。
[0011] 因此,在具备存积仓斗的结构的联合收割机中,希望在不使支承构造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脱谷装置等维护作业。
[0012] (2)与背景技术(2)对应的问题如下所述。
[0013] 在上述以往结构中,发动机的排气被从作为排气处理部的消声器的出口排出,所以排气被穿过第一排气管地引导至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的连接部,在连接部,被从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的间隙通过喷射效果导入外气而排气被冷却。但是,以往结构中,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的连接部被设置于排气管的前后中间部,发动机的排气在从第一排气管的入口至出口的期间,在被从发动机排出的高温的状态下被原样地流通引导。此外,上述以往结构中,在第一排气管的中途部形成有侧视时弯曲成大致L字形的弯曲路径,流通速度被抑制,以高温的状态缓慢流通。结果,基于喷射效果的冷却效果不充分而排气有在高温的状态流通而被排出的可能。
[0014] 因此,希望能够尽量提高基于外气的导入的冷却效果,在使排气的温度变低的状态下被向外部排出。

发明内容

[0015] (1)与问题(1)对应的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0016] 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具备脱谷装置、存积仓斗、仓斗支承框、作业台,前述脱谷装置被以偏向机体左右方向一侧的状态设置,将收割谷杆脱谷处理,前述存积仓斗被以偏向机体左右方向另一侧的状态且与前述脱谷装置并列的状态设置,具有存积被脱谷处理的谷粒的存积空间及能够将存积着的谷粒排出的排出部,前述仓斗支承框支承前述存积仓斗,前述作业台设置于前述脱谷装置与前述存积仓斗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前述作业台被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
[0017] 根据本发明,在并列状态的脱谷装置与存积仓斗之间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作业台。例如,在进行脱谷装置的内部的清扫、检查等维护作业的情况下,搭乘在该作业台进行作业,由此能够在使身体尽量接近作为作业对象的位置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作业。
[0018] 作业台被用为了支承存积仓斗而具备的仓斗支承框支承。结果,不会导致将特别的支承用的部件从机体框立起设置等构造的复杂化,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支承作业台。
[0019] 因此,在具备存积仓斗的结构的联合收割机中,能够在不使支承构造复杂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脱谷装置等维护作业。
[0020]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前述脱谷装置与前述存积仓斗之间,具备将被从前述脱谷装置搬出的谷粒向上方搬运来向前述存积仓斗的上部供给的扬谷装置,具备将前述扬谷装置支承于前述脱谷装置的前述存积仓斗侧的部分的撑条,前述作业台的前后方向一端侧被支承于前述撑条,前述作业台的前后方向另一端侧被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
[0021] 根据该结构,在脱谷装置与存积仓斗之间具备扬谷装置,所以在脱谷装置与存积仓斗之间前后延伸的作业台位于扬谷装置的附近。因此,通过有效利用用于将扬谷装置支承于脱谷装置的撑条,能够在不使支承构造复杂的情况下,支承接近作业台的扬谷装置一侧的一端部。
[0022]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作为前述作业台,具备与前述扬谷装置相比位于前侧的前部作业台、与前述扬谷装置相比位于后侧的后部作业台,作为前述撑条,具备与前述扬谷装置相比位于前侧的前侧撑条、与前述扬谷装置相比位于后侧的后侧撑条,前述前部作业台的后端部被支承于前述前侧撑条,前述前部作业台的前端部被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前述后部作业台的前端部被支承于前述后侧撑条,前述后部作业台的后端部被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
[0023] 根据该结构,在脱谷装置处排出谷粒的部位设置于前后中间位置,所以扬谷装置位于脱谷装置与存积仓斗的前后朝向的空余区域的前后中间位置。因此,作为作业台,通过使比扬谷装置位于前侧的前部作业台与比扬谷装置位于后侧的后部作业台分离地配置,能够有效利用空余区域来配备作业台。并且,有效利用用于将扬谷装置相对于脱谷装置牢固地支承所具备的前侧撑条和后侧撑条,能够将前部作业台与后部作业台合理地支承。
[0024]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前述仓斗支承框具备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前部的前侧框、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后部的后侧框、将前述前侧框与前述后侧框相连的前后朝向的前后朝向框。
[0025] 根据该结构,仓斗支承框为,用于支承其前部而上下刚性较高前侧框与用于支承后部而上下刚性较高的后侧框被前后朝向框连结,所以仓斗支承框整体的刚性被遍及前后地提高。
[0026]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作业台被支承于前述前后朝向框。
[0027] 根据该结构,使用为了提高仓斗支承框的刚性而具备的前后朝向框,能够将作业台牢固地支承。
[0028]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前述仓斗支承框具备与前述脱谷装置连结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朝向框,前述作业台被支承于前述左右朝向框。
[0029] 根据该结构,脱谷装置为大型且刚性高的装置,仓斗支承框具备与这样的脱谷装置连结的左右朝向框,所以进一步提高仓斗支承框整体的刚性。并且,有效利用这样的左右朝向框而能够将作业台牢固地支承。
[0030]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前述仓斗支承框,具备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前部的前侧框、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后部的后侧框、将前述前侧框与前述后侧框相连的前后朝向的前后朝向框,前述左右朝向框将前述前后朝向框与前述脱谷装置连结,并且前述左右朝向框的前述存积仓斗侧的端部被载置支承于前述前后朝向框。
[0031] 根据该结构,仓斗支承框借助上下刚性高的前侧框及后侧框、遍及前后地提高刚性的前后朝向框,提高整体的刚性,并且借助连结前后朝向框与脱谷装置的左右朝向框能够进一步提高刚性。并且,左右朝向框的存积仓斗侧的端部被载置支承于前后朝向框,所以即使对作业台施加过大的载荷,也能够借助前后朝向框承接支承,没有左右朝向框与前后朝向框离脱的可能,能够稳定地支承。
[0032]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前后朝向框为截面形状具有弯曲部的形状。
[0033] 根据该结构,前后朝向框具有弯曲部,由此能够在不增加材料的厚度的情况下提高刚性,所以能够为廉价且轻量的构造,同时即使对作业台施加载荷也能够使向下侧弯曲变形的可能变少。
[0034]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电装品被支承于前述存积仓斗或者前述仓斗支承框的至少某一方,相对于前述电装品的电气配线被以从与前述存积仓斗相比为前侧部位处沿前述前后朝向框延伸的状态支承于前述前后朝向框。
[0035]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刚性高的前后朝向框将电气配线稳定地支承。
[0036]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作为前述电装品,具备照亮前述存积仓斗的下方的作业灯,前述作业灯被以位于前述前后朝向框的下方的状态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
[0037] 根据该结构,作业灯位于前后朝向框的下方,所以即使下雨,也能够避免雨直接落在作业灯,能够提高作业灯的耐久性。
[0038] (2)与问题(2)对应的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0039] 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具备位于机体前部的驾驶部、位于前述驾驶部的后方的谷粒存积部、被以与前述谷粒存积部在机体横宽方向上并列的状态设置的脱谷装置、位于前述驾驶部的下方的发动机、供来自前述发动机的排气流通的排气管,前述排气管被以与供给来自前述发动机的排气的入口相比将排气向外部排出的出口为较高的位置的状态,穿过前述脱谷装置与前述谷粒存积部之间延伸至机体后部,前述排气管具备具有前述入口的第一管部分、比前述第一管部分直径大且与前述第一管部分的后端连接的第二管部分,并且能够从前述第一管部分的后端部的外周与前述第二管部分的前端部的外周之间导入外气,前述第一管部分与前述第二管部分被在前述排气管的前侧部位连接。
[0040] 根据本发明,排气管具备第一管部分与第二管部分,第一管部分与第二管部分被在排气管的前部侧连接。来自发动机的排气被向第一管部分的入口供给而在第一管部分内流通时,在第一管部分与第二管部分的连接部位通过喷射效果导入外气而排气被冷却。
[0041] 第一管部分与第二管部分的连接部位位于排气管的前部侧,所以在被从发动机供给的较早的阶段发挥基于外气的导入的冷却作用。在排气管的前部侧。来自发动机的排气猛烈,所以基于喷射效果的外气的导入效果高,冷却效率高。之后,排气以被冷却的状态在第二管部分流通而被从机体后部向外部排出。
[0042] 因此,能够尽量提高基于外气的导入的冷却效果,能够在使排气的温度变低的状态下向外部排出。
[0043]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前述排气管的前后中途部位形成弯曲部,并且前述排气管的与前述弯曲部相比位于后部侧的后侧部分被设置成,比前述排气管的与前述弯曲部相比位于前部侧的前侧部分舒缓的倾斜姿势,前述第一管部分与前述第二管部分被连接的连接部与前述弯曲部相比位于前部侧。
[0044] 根据该结构,在弯曲部,抑制排气的流通速度而缓慢地流通,所以虽然热容易停滞,但在较大地倾斜的前部侧区域排气容易猛烈地流动。连接部位于这样的前部侧区域,所以能够直至弯曲部通过外气的导入高效率地使排气冷却。此外,后部侧区域倾斜舒缓,排气与排气管接触的同时缓慢地流动,所以借助排气管的放热容易冷却。
[0045]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备覆盖前述发动机的上方的发动机罩、位于前述发动机罩内而处理来自前述发动机的排气的排气处理部,前述排气处理部的排气部与前述第一管部分在位于比前述发动机罩靠下方的位置的部位被连接,前述第一管部分与前述第二管部分被连接的连接部位于前述发动机罩的后方。
[0046] 根据该结构,例如,即使发生来自排气管的出口的吹回而从第一管部分的入口吹出排气,排气也被向发动机罩内排出,所以对其他装置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较少。并且,第一管部分与第二管部分的连接部位于发动机罩的后方,所以发动机罩内部的高温空气的影响较少,并且,能够在尽可能早的阶段发挥基于外气的导入的冷却功能。
[0047]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第一管部分被支承于从机体框立起设置的支承框部。
[0048] 根据该结构,能够借助被从机体框立起设置而刚性高的支承框部将第一管部分稳定地支承。
[0049]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前述驾驶部的横侧具备侧面板,前述支承框体被与支承前述侧面板的侧面板支承部连结。
[0050] 根据该结构,有效利用被从机体框立起设置而刚性高的支承框部,不仅第一管部分还支承侧面板,由此,支承构造紧凑且简单。
[0051]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前述谷粒存积部,具备存积通过前述脱谷装置的脱谷处理所得到的谷粒的存积仓斗,具备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仓斗支承框作为前述支承框体,在前述仓斗支承框支承有前述第一管部分。
[0052] 根据该结构,存积仓斗形式的联合收割机中,有效利用用于支承存积仓斗所具备的牢固的仓斗支承框能够在不设置专用的框的情况下以紧凑且简单的结构支承第一管部分。
[0053]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前述仓斗支承框具备被从前述机体框立起设置的纵向框体、将前述纵向框体与前述脱谷装置连结的横向框体,具备以被从前述横向框体下方延伸设置的状态支承前述第一管部分的支承撑条。
[0054] 根据该结构,存积仓斗需要为了在下侧形成用于回收谷粒的回收用空间而设置于较高的位置,但通过具备纵向框体能够形成回收用空间,借助通过连结纵向框体与脱谷装置而被牢固地支承的横向框体支承存积仓斗。
[0055] 并且,有效利用牢固的横向框体,能够在不设置专用的框的情况下以紧凑且简单的结构支承第一管部分。
[0056]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位于前述第一管部分与前述存积仓斗之间的保护罩被以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的状态装备。
[0057] 根据该结构,存积仓斗需要在下方的回收用空间将被向回容纳器回收的谷粒通过手工作业回收的作业。该作业时,有作业者接近第一管部分存在的空间的可能。因此,通过具备保护罩,能够避免作业者接触第一管部分等不利情况。
[0058]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前述谷粒存积部具备存积通过前述脱谷装置的脱谷处理所得到的谷粒的谷粒罐,具备将前述谷粒罐位置保持的罐保持框作为前述支承框体,前述第一管部分被支承于前述罐保持框。
[0059] 根据该结构,谷粒罐形式的联合收割机中,有效利用为了将谷粒罐位置保持而具备的牢固的罐支承框,能够在不设置专用的框的情况下,以紧凑且简单的结构支承第一管部分。
[0060]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第一管部分由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管构成。
[0061] 根据该结构,来自发动机的排气能够不在第一管部分内部滞留地猛烈地通过,进一步地容易地发挥基于外气的导入的冷却功能。
[0062]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第二管部分被支承于前述脱谷装置。
[0063] 根据该结构,第二管部分与谷粒存积部离开而在不对被存积的谷粒造成不良影响的状态下,能够被刚性大的脱谷装置稳定地支承。
[0064]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第二管部分具备连接前述第一管部分的前部侧分割管、比前述前部侧分割管直径大且与前述前部侧分割管的后端连接的后部侧分割管,并且能够从前述前部侧分割管的后端部的外周与前述后部侧分割管的前端部的外周之间导入外气。
[0065] 根据该结构,不仅第一管部分与第二管部分的连接部,在前部侧分割管与后部侧分割管的连接部,也借助喷射效果导入外气,排气被进一步切实地冷却。
[0066]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前部侧分割管由在前后中途部位形成有弯曲部的弯曲管构成,前述后部侧分割管由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管构成。
[0067] 根据该结构,在前部侧分割管与后部侧分割管的连接部被冷却的排气穿过直线状地延伸的后部侧分割管,能够使其以不会由于滞留而热停滞的状态排出。

附图说明

[0068]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 (以下至图16相同),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0069] 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
[0070] 图3是谷粒存积部的侧视图。
[0071] 图4是谷粒存积部的后视图。
[0072] 图5是仓斗支承框的立体图。
[0073] 图6是表示仓斗支承框与其周边的关系的俯视图。
[0074] 图7是表示前后朝向框相对于脱谷装置的连结构造的纵剖后视图。
[0075] 图8是表示间隔板的卡止构造的立体图。
[0076] 图9是表示间隔板的卡止构造的纵剖后视图。
[0077] 图10是支承框的立体图。
[0078] 图11是座席部件相对于支承框的装配前的展开图。
[0079] 图12是辅助座舱的纵剖后视图。
[0080] 图13是表示前部侧保持机构的后视图。
[0081] 图14是表示前部侧保持机构的俯视图。
[0082] 图15是表示后部侧保持机构的立体图。
[0083] 图16是表示护栏部的连结构造的立体图。
[0084]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以下至图30相同),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0085] 图18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
[0086] 图19是排气管配设部的后视图。
[0087] 图20是排气管配设部的侧视图。
[0088] 图21是排气管配设部的俯视图。
[0089] 图22是仓斗支承框的立体图。
[0090] 图23是表示排气管的支承构造的立体图。
[0091] 图24是表示排气管的前部的支承构造的侧视图。
[0092] 图25是表示排气管的后部的支承构造的侧视图。
[0093] 图26是图24的XXVI‑XXVI线剖视图。
[0094] 图27是图24的XXVII‑XXVII线剖视图。
[0095] 图28是图25的XXVIII‑XXVIII线剖视图。
[0096] 图29是其他实施方式的排气管配设部的主视图。
[0097] 图30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排气管的支承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8] 〔第1实施方式〕
[0099]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于作为联合收割机的一例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情况。
[0100] 〔联合收割机的基本结构〕
[0101] 如图1及图2所示,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在具备左右一对履带行进装置1的行进机体2的前部右侧具备驾驶部3,具备将被收割的作物脱谷处理的脱谷装置4、存积通过脱谷处理得到的谷粒的谷粒存积部5。谷粒存积部5被以位于驾驶部3的后侧的状态装备,谷粒存积部5位于机体右侧而脱谷装置4位于机体左侧的状态下,谷粒存积部5与脱谷装置4位于沿机体横宽方向排列的位置。此外,比驾驶部3靠下侧地具备发动机6,发动机6的动力被向联合收割机的各部分传递。
[0102] 该实施方式中,定义机体的前后方向时,沿作业状态的机体进行方向定义,定义机体的左右方向时,以在机体进行方向观察时的状态定义左右。即,图1及图2中附图标记“F”表示的方向为机体前侧,图1及图2中附图标记“B”表示的方向为机体后侧。图2在附图标记“L”表示的方向为机体左侧,图2中附图标记“R”表示的方向为机体右侧。
[0103] 在脱谷装置4的前部能够绕横轴心上下摆动地连接有收割谷杆搬运用的喂送器7,在该喂送器7的前端连结有具有与大致机体横宽相当的收割宽度的收割部8。收割部8具备将植立谷杆向后方扒入的旋转转盘9、将植立谷杆的株干切断来收割的推剪式的收割装置10、将收割谷杆向机体横宽方向中间侧横向送给移送的横向送给螺旋推运器11等,将被收割装置10收割的谷杆借助横向送给螺旋推运器11横向送给来向喂送器7供给。
[0104] 在驾驶部3具备驾驶座席12、与驾驶座席12相比位于前侧而具备操向操作把手13等多个操作件的前面板14、与驾驶座席12相比位于左横侧而具备变速把手15等各种操作件的侧面板17等。与驾驶座席12相比在右横侧,具备用于借助图中未示出的散热风扇的作用抽吸相对于发动机6的冷却风的防尘导管18。在驾驶部3具备驾驶部座舱19,前述驾驶部座舱19防止相对于在驾驶部3就座的驾驶者的阳光照射。
[0105] 脱谷装置4的左右两侧被侧壁覆盖,脱谷装置4的上部被顶板4B覆盖。并且,虽未图示,在被左右的侧壁与顶板4B所围的内部空间的上部侧具有脱粒体与承接网(未图示),形成有脱粒室,前述脱粒室进行从喂送器7搬运来的收割谷杆的脱粒处理。此外,在脱粒室的下部具备分选处理部,前述分选处理部将从承接网漏下的脱粒处理物分选成谷粒、带杆的稻谷等第二物及排杆屑等。
[0106] 在脱谷装置4的谷粒存积部5侧的右侧壁4A的横外侧具备由螺旋输送机构成的扬谷装置20。被分选处理部分选的谷粒被第一物回收螺旋器向脱谷装置4的谷粒存积部5侧的横向外侧排出,被向扬谷装置20送出。然后,谷粒被扬谷装置20向上方搬运,存积于谷粒存积部5内。
[0107] 如图3所示,谷粒存积部5具备存积仓斗22、回收空间23和仓斗支承框24,前述存积仓斗22具有存积被脱谷处理的谷粒的存积空间,并且在比该存积空间靠下侧作为能够将谷粒排出的排出部具有排出口21,前述回收空间23将被从存积仓斗22排出的谷粒回收,前述仓斗支承框24支承存积仓斗22。在后详细说明仓斗支承框24的结构。
[0108] 如图6所示,扬谷装置20的上部侧部位借助由俯视大致L字形的板体构成的前后一对连结撑条25,被连结固定于作为脱谷装置4的存积仓斗22侧的部分的右侧壁4A。在一对连结撑条25的每一个,一端部通过焊接与扬谷装置20的外周部连结,另一端部被与脱谷装置4的右侧壁4A螺栓连结。
[0109] 由分选处理部所得到的第二物借助第二物回收螺旋器(未图示)被向脱谷装置4的谷粒存积部5侧的横向外侧排出。并且,如图1及图3所示,借助脱谷装置4的谷粒存积部5侧的横侧所具备的第二物还原装置26,第二物被向脱谷装置4的前侧部分还原。排杆屑等被向脱谷装置4的机体后部侧外侧排出。
[0110] 被从发动机6排出的燃烧后的排气通过与发动机6相比位于左上侧的消声器27后,在排气管28的管内流动而被从作为机体后部的出口的排气口29向外侧排出。排气管28的前部后扬地倾斜,在排气口29与供给来自发动机6的排气的排气流入口相比位置高的状态下,穿过脱谷装置4与谷粒存积部5之间延伸至机体后部。
[0111] 在脱谷装置4与存积仓斗22之间的区域的比存积仓斗22靠下侧的区域且比排气口29靠下侧的区域具备燃料罐30。燃料罐30被以比脱谷装置4向机体后侧突出的状态支承于机体框2A。燃料罐30俯视时与存积仓斗22部分地重叠。燃料罐30构成为矩形箱状体。
[0112] 在比燃料罐30靠前侧配置有分离器31,分离器31被设置于从燃料罐30向发动机6的供油路径,燃料中所含的水分等杂质被分离器31分离除去。虽未图示,在分离器31设置筒状的排水罐,排水罐由能够透视内部的排水的透明部件构成。
[0113] 沿排水罐的外周设置有刻度,作业者能够将存积于排水罐的排水的积存程度与刻度一同确认。
[0114] 在脱谷装置4与存积仓斗22之间的区域,在与脱谷装置4的侧板的上端对应的较高的位置,以覆盖排气管28的上侧的状态具备作业台32。作业台32例如为了进行脱谷装置4的内部的清扫作业、检查作业等而被设置成能够载置作业者。在后详细说明作业台32的结构。
[0115] 〔谷粒存积部〕
[0116] 如图3、4所示,存积仓斗22在上部侧具备形成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存积空间的大致无底箱状的矩形箱状部22A,在下部侧具备流下引导部22B,前述流下引导部22B具有三个下部变窄状的漏斗部33。借助矩形箱状部22A的内部空间与流下引导部22B的内部空间的整体形成有存积谷粒的存积空间。在三个漏斗部33的下端部形成能够将谷粒向下方排出的排出口21,具备能够将该排出口21开闭的手动操作式的遮板机构34(参照图4)。
[0117] 在回收空间23具备袋保持部35,前述袋保持部35将用于容纳被从存积仓斗22的排出口21排出的谷粒的谷粒容纳袋以纵向姿势保持。袋保持部35为了卡止于谷粒容纳袋的上部而保持纵向姿势,多个左右朝向的支承杆35a被以悬臂状延伸的状态装备。在比存积仓斗22靠下侧的位置具备载置台36,前述载置台36用于将谷粒容纳袋承接支承,前述谷粒容纳袋用于容纳谷粒。在作为存积仓斗22与载置台36之间的作业空间的回收空间23,配置谷粒容纳袋,从排出口21流下的谷粒被装袋。
[0118] 在载置台67的位于脱谷装置4的一侧的侧端部设置间隔板37,间隔板37划分成比存积仓斗22靠下侧的回收空间23、脱谷装置4与存积仓斗22之间的空间。间隔板37的长边方向沿着机体前后方向,间隔板37的短边方向沿着机体上下方向。间隔板37与燃料罐30及分离器31相比设置于机体右侧,即相对于燃料罐30及分离器31设置于与脱谷装置4所处一侧相反的一侧。借助该结构,即使在谷粒容纳袋倒向脱谷装置4所处一侧的情况下,谷粒容纳袋也被间隔板37承接而留在回收空间23。
[0119] 间隔板37构成为能够容易地卸下,设置成能够容易地进行分离器31的检查、扬谷装置的检查等维护作业。如图3、8、9所示,间隔板37具备夹入卡止部38,前述卡止部38在前后两侧的下部相对于在载置台36的左侧端边缘形成的纵向边缘部36a被从上侧夹入而卡合。如图3所示,使前后的夹入卡止部38卡合于纵向边缘部37a的状态下,借助穿过形成于前后两侧的上部的插通孔39地插通的旋钮螺栓40,与设置于仓斗支承框24的托架41紧固固定。若解除旋钮螺栓40的紧固,则能够将间隔板37容易地卸下。
[0120] 如图2、4所示,在比载置台36靠右侧地位置具备能够搭乘进行谷粒回收作业的辅助作业者的作业甲板42。该作业甲板42被绕机体内侧(左侧)端部的前后摆动轴心Z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机体框2A,构成为能够摆动地姿势改变成向机体横外侧伸出的作业姿势、向机体内侧退回的收回姿势。
[0121] 在比存积仓斗22靠上侧的位置具备作为覆盖作业区域的上侧的遮阳部件的辅助座舱43。辅助座舱43能够相对于搭乘在作业甲板42的状态下在作业区域内作业的辅助作业者遮蔽阳光照射。
[0122] 〔关于辅助座舱〕
[0123] 如图1、3、4所示,辅助座舱43经由安装于存积仓斗22的顶板22C的右上部的一对支点托架44,绕处于比顶板22C高的位置的前后朝向轴心X被能够摆动地支承。辅助座舱43被能够姿势改变成覆盖作业姿势的作业甲板42的上方的使用状态、向存积仓斗22的顶板22C的上方退回的收回状态地支承。
[0124] 如图10所示,辅助座舱43具备支承整体的框状的支承框45、装配于支承框45的座席部件46。支承框45具备包围外周部的矩形的周框部47、被遍及周框部47的右边47C与左边47D地架设的两根横向中转杆49。横向中转杆49形成为中央侧向上方膨出的中部膨出状。
[0125] 座席部件46例如使用防水布等帐篷用布料等,座席部件46使用用于粘在一起的面搭扣50安装固定于支承框45。如图11所示,在座席部件46,在比支承框45的周框部47的四边靠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分别形成有延长形成的外侧延长部51。
[0126] 沿四边的外侧延长部51设置面搭扣50且沿布料的比支承框45靠内周侧地设置有相向用的面搭扣50。并且,构成为,将座席部件46装配于支承框45时,在将座席部件46载置于支承框45的状态下,将外侧延长部51折弯来将面搭扣50彼此粘在一起来安装。在座席部件46的外侧延长部51的与横向中转杆49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切口52,构成为,即使在夹入横向中转杆49的状态下粘在一起,间隙也尽量变少。
[0127] 〔关于仓斗支承框〕
[0128] 在仓斗支承框24,在与存积仓斗22的前后两侧端部对应的位置,具备支承存积仓斗22的前部的前侧框53、支承存积仓斗22的后部的后侧框54、将前侧框53与后侧框54相连的前后朝向的前后朝向框55。
[0129] 如图5所示,前侧框53具备位于机体前侧而被从机体框2A立起设置的左右的前部纵框56A、56B、遍及左右的前部纵框56A、56B的上端部彼此地连结的左右朝向的前部横框57。后侧框54具有位于机体后侧而被从机体框2A立起设置的左右的后部纵框58A、58B、遍及左右的后部纵框58A、58B的上端部彼此地被连结的左右朝向的后部横框59。
[0130] 左右的前部纵框56A、56B被比存积仓斗22靠前下侧地左右并列地配置,左右的后部纵框58A、58B被比存积仓斗22靠后下侧地左右并列地配置。左侧的前部纵框56A与左侧的后部纵框58A被配置成前后方向观察时重叠,右侧的前部纵框56B与右侧的后部纵框58B被配置成前后方向观察时重叠。
[0131] 前部横框57的左侧部位具备比左侧的前部纵框56A向脱谷装置4侧延伸的伸出部57c。该伸出部57c的伸出端部、即在脱谷装置4所处的一侧的端部焊接固定有连结托架60。
因此,前部横框57被左右的前部纵框56A、56B的每一个和脱谷装置4的右侧壁4A三点支承。
前部横框57的右侧部位和与右侧的前部纵框56B连结的连结部位相比稍向右侧外侧伸出。
[0132] 后部横框59的左侧部位与左侧的后部纵框58A的上部连结。后部横框59的右侧部位和与右侧的后部纵框58B连结的连结部位相比稍向右侧外侧伸出。
[0133] 遍及左侧的后部纵框58A与后部横框59的连结部位、和左侧的前部纵框56A与前部横框57的连结部位地连结有前后朝向的前后朝向框55。这样,在左侧的前部纵框56A的大致正上方和左侧的后部纵框58A的大致正上方配置前后朝向框55,所以前后朝向框55的支承构造变得稳定。
[0134] 如图7所示,前后朝向框55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宽度较宽的板状框且为截面形状具有弯曲部55a的形状。即,前后朝向框55的左右方向(短边方向)上与脱谷装置4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位处,被向下折弯的弯曲部55a遍及前后方向地形成。即,前后朝向框55在前后方向的截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倒U字形。由此,前后朝向框55的刚性被弯曲部55a提高。
[0135] 仓斗支承框24具备与脱谷装置4连结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朝向框61。左右朝向框61将前后朝向框55与脱谷装置4连结,并且左右朝向框61的存积仓斗22侧的端部被载置支承于前后朝向框55。
[0136] 即,如图5、7所示,左右朝向框61具有被左右两分的大致带板状的框结构体61A、61B,被从脱谷装置4的右侧壁4A向前后朝向框55的前后中间部的靠近后部的部分延伸设置。两个框结构体61A、61B在中间部被螺栓连结。左侧的框结构体61A的左侧端部被与相对于脱谷装置4的连结部62焊接固定,连结部62被与脱谷装置4的右侧壁4A螺栓连结。右侧的框结构体61B的右侧端部在前后朝向框55的前后中间部的靠近后部的部分的上表面被载置支承。在左侧的框结构体61A的中途部,形成有以越从前后朝向框55离开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右侧的框结构体61B的上表面形成为水平的平面。
[0137] 如图5、6所示,前支承部64被焊接固定于前部横框57,后支承部65被焊接固定于后部横框59。并且,在前支承部64及后支承部65,存积仓斗22的支承部件66被分别螺栓连结。支承部件66将板材折弯地形成,与存积仓斗22的前后两侧端部的倾斜面部分螺栓连结。这样,存积仓斗22被支承于仓斗支承框24。
[0138] 如图5所示,在谷粒存积部5,具备用于载置于作业甲板42来保护进行谷粒回收作业的辅助作业者的护栏部70、进行谷粒回收作业的辅助作业者能够握持操作的扶手71。扶手71由圆管件构成,前后两侧端部被与前部横框57和后部横框59的各自的机体右侧端部螺栓连结。
[0139] 〔关于护栏部〕
[0140] 如图6所示,护栏部70具备前侧臂部70A、后侧臂部70B、直线状的靠背部70C。前侧臂部70A的基端部被设置于前部横框57的右侧端部的支点销74能够绕前后轴心Y摆动地支承,前侧臂部70A从基端部向右方延伸。后侧臂部70B的基端部被设置于后部横框59的右侧端部的支点销75能够摆动地支承,后侧臂部70B从基端部向右方延伸。靠背部70C的长边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
[0141] 护栏部70通过连结多个分割体来构成。即,后侧臂部70B与靠背部70C由被一体形成的L字部件76、前侧臂部70A作为分割体来构成。后侧臂部70B与靠背部70C通过将圆管件折弯成大致L字形,构成一体的L字形的L字部件76。在靠背部70C装配有筒状的垫部件77。垫部件77例如由聚氨酯等柔软材料构成。前侧臂部70A由方形管构成。
[0142] L字部件76与前侧臂部70A被分割。护栏部70被分割的状态下,筒状的垫部件77被外嵌于靠背部70C,由此,垫部件77能够相对于靠背部70C容易地装配。即,如图16所示,在靠背部70C的前部形成有销孔70Ca,在前侧臂部70A的自由端部形成有插通孔70Aa。以作为圆管件的靠背部70C为能够插通的大小的方式形成插通孔70Aa。靠背部70C的前部被插入插通孔71a,在销孔70Ca位于比前侧臂部70A靠前侧的位置的状态下,弹簧销78被插入销孔73a而插通来防脱。由此,靠背部70C被相对于插通孔71a位置保持。通过卸下被插入销孔70Ca来插入的弹簧销78,前侧臂部70A与靠背部70C的连结被解除。在弹簧销78穿过内部地具备铁丝79,不会在作业中脱离而脱落。
[0143] 如图4所示,护栏部70绕前后轴心Y以能够遍及使用状态与收回状态地上下摆动。护栏部70的使用状态是指,靠背部70C与存积仓斗22相比向机体横外侧伸出而能够承接作业者的身体的状态 (图4中由实线表示)。护栏部70的收回状态是指,靠背部70C向机体横内侧退回而接近存积仓斗22的顶板22C的状态 (图4中假想线表示)。
[0144] 前侧卡止部80被焊接固定于前部横框57的右侧端部,后侧卡止部81被焊接固定于后部横框59的右侧端部。使用状态下,前侧卡止部80与前侧臂部70A抵接,并且后侧卡止部81与后侧臂部70B抵接,限制向下侧的摆动。
[0145] 护栏部70为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前侧臂部70A及后侧臂部70B以越往机体横外侧的部位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且靠背部70C与作业甲板42的外侧端部相比向机体横外侧突出。即,护栏部70为使用状态的情况下,靠背部70C与前侧臂部70A及后侧臂部70B的各自的前后轴心Y相比位于下侧,并且与作业甲板42的外侧端部相比位于机体横外侧,即位于朝向存积仓斗22的作业者的后背侧。
[0146] 〔关于保持机构〕
[0147] 护栏部70为收回状态的情况下,前侧臂部70A及后侧臂部70B分别在机体前后方向观察时与前后轴心Y相比向机体内侧倾斜,靠背部70C与前侧臂部70A及后侧臂部70B的各自的前后轴心Y相比位于机体内侧。并且,具备能够将护栏部70以收回状态位置保持的前部侧保持机构82和后部侧保持机构83。
[0148] 对前部侧保持机构82进行说明。
[0149] 如图13、14所示,在安装于存积仓斗22的顶板22C的上部的一对支点托架44的机体前侧的支点托架44,前部侧保持机构82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前部侧保持机构82例如通过平板的加压成型,形成为前后方向观察时为大致C字形。位于机体左侧端部的支承基端部82A被螺栓固定于支点托架44。机体上侧的上容纳部82B与机体下侧的下容纳部82C分别从支承基端部82A伸出。反弹部82D从支承基端部82A向前方伸出。
[0150] 前部侧保持机构82的机体右侧端部、即分别在上容纳部82B的伸出末端部、下容纳部82C的伸出末端部形成有具有宽度较窄的离开距离D1的上下一对引导部。离开距离D1比靠背部70C的截面直径D2小。上容纳部82B的上端部与下容纳部82C的下端部的离开距离以与靠背部70C的截面直径D2大致相同或比截面直径D2大的方式形成有上容纳部82B及下容纳部82C。
[0151] 反弹部82D在前后方向上在与支承基端部82A所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位向机体右方突起。若靠背部70C的一部分进入容纳空间的内侧,则反弹部82D与靠背部70C抵接,靠背部70C被反弹部82D的作用力推压。由此,靠背部70C的收纳部位以在容纳空间S的内侧不晃动的方式维持被容纳的状态。
[0152] 对后部侧保持机构83进行说明。
[0153] 后部侧保持机构83装备于后侧臂部70B的基端部附近。如图15所示,后部侧保持机构83具备锁定部件84、支承部件85、线圈弹簧86,前述锁定部件84能够向锁定作用位置和解除位置移动,在前述锁定作用位置,护栏部70处于收回状态时与后侧臂部70B抵接而限制返回作用状态,在解除位置,从后侧臂部70B的移动区域退回而允许返回作用状态,前述支承部件85将锁定部件84沿前后方向能够滑动地支承,侧视时为大致U字形,前述线圈弹簧86将锁定部件84向锁定作用位置移动施力。
[0154] 锁定部件84是将棒件折弯成大致L字形的形状,被在将形成于支承部件85的前后的纵面部85a的插通孔插通的状态下设置。在位于锁定部件84的支承部件85的内部的部位外装线圈弹簧86,借助线圈弹簧86,被以锁定部件84向后侧臂部70B的移动区域突出的方式移动施力。
[0155] 具备引导倾斜部件87,前述引导倾斜部件87在后侧臂部70B被从使用状态向收回状态切换时,相对于被向后侧臂部70B的锁定作用状态移动施力的锁定部件84滑接,以随着后侧臂部70B的摆动使锁定部件84向解除位置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
[0156] 借助这样的结构,通过手动操作使后侧臂部70B从使用状态向收回状态摆动时,通过引导倾斜部件87的引导作用,锁定部件84被推向解除位置地移动而避让,所以能够使后侧臂部70B向收回状态移动。后侧臂部70B摆动至收回状态时,锁定部件84通过线圈弹簧86的作用力自动地恢复锁定作用位置,所以能够限制护栏部70恢复成作用状态。
[0157] 〔关于电装品〕
[0158] 如图3、4、5所示,作为电装品D,照亮回收空间23的作业灯88以位于前后朝向框55的下侧的状态支承于仓斗支承框24。在左侧的后部纵框58A的前侧面的前后朝向框55的下方位置,由截面形状为L字形的角铁部件构成的托架89被一体连结。作业灯88与该托架89螺栓连结。作业灯88位于宽度较大的前后朝向框55的下侧。通过这样地配置,能够防止雨水降落至作业灯88。
[0159] 作为电装品D,除了作业灯88以外,如图1、3所示,也设置有用于通知后退状态的蜂鸣器90。蜂鸣器90安装于后侧的支承部件66。
[0160] 并且,作业灯88、蜂鸣器90等存积仓斗22的后部具备的电装品D经由电气配线H与驾驶部3的前面板14或者侧面板17的内侧具备的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连接。电装品D例如构成为,基于前面板14具备的操作开关91(参照图2)等操作指令,通过控制装置切换运转动作。如图5所示,电气配线H被以沿前后朝向框55向前后延伸的状态装备。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利用宽度较大且刚性高的前后朝向框55将电气配线H稳定地支承。另外,作为存积仓斗22具备的电装品D,虽未图示但有检测存积仓斗22的存积空间的谷粒的存积量的存积量传感器,相对于该存积量传感器的电气配线也同样地被以沿前后朝向框55向前后延伸状态装备。
[0161] 〔作业台〕
[0162] 接着,对作业台32进行说明。
[0163] 如图2、3、5所示,作为作业台32,具备与扬谷装置20相比位于前侧的前部作业台32A、与扬谷装置20相比位于后侧的后部作业台32B。前部作业台32A为,后部侧被支承于作为前侧撑条的前侧的连结撑条25,前部侧被支承于仓斗支承框24。此外,后部作业台32B为,前部侧被支承于作为后侧撑条的后侧的连结撑条25,后部侧被支承于仓斗支承框24。
[0164] 若加以说明,则如图5所示,与扬谷装置20相比位于前侧的前部作业台32A由左右方向宽度较大的板体构成,前部作业台32A的前部右侧部位被仓斗支承框24的从前部横框57立起设置的连结部件93从下表面侧支承。连结部件93的带板的上下两侧被折弯成大致L字地形成,下端部与前部横框57的上表面焊接固定,上端部与前部作业台32A螺栓连结。前部作业台32A的后部右侧部位被与前侧的连结撑条25焊接固定的大致L字形的支承托架94以从下表面侧抵接的状态承接支承。前部作业台32A的左侧部位在被载置支承于脱谷装置4的顶板的状态下被在前后方向上分散的多个部位螺栓连结。
[0165] 后部作业台32B由左右方向上宽度较宽的板体构成,也如图7所示,在前部右侧部位,侧视时大致L字形的加强体95被一体地装备,借助焊接固定于后侧的连结撑条25的大致L字形的支承托架96经由加强体95被从下表面侧承接支承。
[0166] 如图5、7所示,后部作业台32B的后部右侧部位被从脱谷装置4的右侧壁4A立起设置的第1支承托架97、及被从仓斗支承框24的左右朝向框61立起设置的第2支承托架98支承。后部作业台32B的左侧部位在被载置支承于脱谷装置4的顶板的状态下被在前后方向上分散的多个部位螺栓连结。另外,位于支承托架96的横侧而与后侧的连结撑条25螺栓连结的纵板99是用于支承排气管的支承板。
[0167] 第1支承托架97将带板弯曲成大致Z字形来形成,下端部被与脱谷装置的右侧壁螺栓连结,以越朝向上越位于右侧的倾斜姿势向上方延伸。
[0168] 并且,上端部与后部作业台32B的右侧的纵面部92螺栓连结。第2支承托架98将带板弯曲成大致L字形来形成,下端部与左右朝向框61的比左侧的框结构体61A的倾斜面相靠右侧的平坦面部分焊接固定,向上方延伸。第2支承托架98的上端部与后部作业台32B的右侧的纵面部92螺栓连结。
[0169] 这样,前部作业台32A与后部作业台32B分别借助扬谷装置20的前后两侧的连结撑条25、仓斗支承框24及脱谷装置4被稳定地支承。
[0170] 〔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
[0171]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作业台32被分割成前部作业台32A与后部作业台32B,前部作业台32A的后部侧支承于前侧的连结撑条25,前部作业台32A的前部侧支承于仓斗支承框24,后部作业台的前部侧支承于后侧撑条,后部作业台的后部侧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但也可以取代该结构,前部作业台32A的后部侧及后部作业台32B的前部侧不被撑条25而另外具备专用的支承部件来支承。此外,作业台32可以是沿前后方向一连串地相连的形状,也可以是仅使仓斗支承框24支承的结构。
[0172]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作业台32被支承于前后朝向框55及左右朝向框61的结构,但也可以取代该结构,为作业台32被支承于前侧框53、后侧框54的结构。
[0173]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后朝向框55为截面形状具有弯曲部55a的形状,但也可以取代该结构,前后朝向框55由平板、方筒部件、圆筒部件等各种形状构成。
[0174] (4)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将收割谷杆脱谷处理的脱谷装置和存积被脱谷处理的谷粒的存积仓斗被以沿左右方向并列的状态装备的联合收割机。
[0175] 〔第2实施方式〕
[0176]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将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实施方式应用于作为联合收割机的一例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情况。
[0177] 〔整体结构〕
[0178] 如图17及图18所示,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在具备左右一对履带行进装置201的行进机体202的前部右侧具备驾驶部203,具备将被收割的作物脱谷处理的脱谷装置204、存积通过脱谷处理得到的谷粒的谷粒存积部205。谷粒存积部205被以位于驾驶部203的后侧的状态装备,谷粒存积部205位于机体右侧而脱谷装置204位于机体左侧的状态下,谷粒存积部205与脱谷装置204被以位于沿机体横宽方向排列的位置地状态装备。此外,在驾驶部203的下方具备发动机206,发动机206的动力被向联合收割机的各部分传递。
[0179] 该实施方式中,定义机体的前后方向时,沿作业状态的机体进行方向定义,定义机体的左右方向时,以在机体进行方向观察时的状态定义左右。即,图17及图18中附图标记(F)表示的方向为机体前侧,图17及图18中附图标记(B)表示的方向为机体后侧。图18中附图标记(L)表示的方向为机体左侧,图18中附图标记(R)表示的方向为机体右侧。
[0180] 在脱谷装置204的前部能够绕横轴心上下摆动地连接有收割谷杆搬运用的喂送器207,在该喂送器207的前端连结有具有与大致机体横宽相当的收割宽度的收割部208。收割部208具备将植立谷杆向后方扒入的旋转转盘209、将植立谷杆的株干切断来收割的推剪式的收割装置210、将收割谷杆向机体横宽方向中间侧横向送给移送的横向送给螺旋推运器
211等,将被收割装置210收割的谷杆借助横向送给螺旋推运器211横向送给来向喂送器207供给。
[0181] 在驾驶部203具备驾驶座席212、位于驾驶座席212的前方而具备操向操作把手213等多个操作件的前面板214、位于驾驶座席212的左横侧而具备变速把手215、脱谷离合器把手216等各种操作件的侧面板217等。在驾驶座席212的右横侧,具备用于借助图中未示出的散热风扇的作用抽吸相对于发动机206的冷却风的防尘导管218。在驾驶部203具备驾驶部座舱219,前述驾驶部座舱219具有防止相对于在驾驶部203就座的驾驶者的阳光照射或躲避雨水等功能。
[0182] 发动机206的上方被发动机罩250覆盖,在发动机罩250的上侧载置支承有驾驶座席212。收纳发动机206的空间被发动机罩250覆盖,发动机206的热气不传向驾驶部203。
[0183] 脱谷装置204的左右两侧被侧壁204A覆盖,上部被主视时大致圆筒形状的顶板204B覆盖。并且,虽未图示,在被左右的侧壁204A与顶板204B包围的内部空间的上部侧具有脱粒体与承接网(未图示),形成有进行被从喂送器207搬运来的收割谷杆的脱粒处理的脱粒室。此外,在脱粒室的下部,具备将从承接网漏下的脱粒处理物分选成谷粒、带杆的稻谷等第二物及排杆屑等的分选处理部。
[0184] 被分选处理部分选的谷粒被图中未示出的第一物回收螺旋器向脱谷装置204的谷粒存积部205侧的横向外侧排出。在脱谷装置204的谷粒存积部205侧的侧壁204A的横外侧具备由螺旋输送机构成的扬谷装置220。被向脱谷装置204的谷粒存积部205侧的横向外侧排出的谷粒被扬谷装置220向上方搬运,被存积于谷粒存积部205内。
[0185] 如图18 图21所示,扬谷装置220的上部侧借助由俯视大致L字形的板体构成的前~后一对连结用撑条221,被连结固定于脱谷装置204的侧壁204A。一对连结用撑条221的分别为,一端部通过焊接与扬谷装置220的外周部连结,另一端部被与固定于脱谷装置204的侧壁204A的托架222螺栓连结。
[0186] 由分选处理部所得到的第二物借助第二物回收螺旋器(未图示)被向脱谷装置204的谷粒存积部205侧的横向外侧排出,借助脱谷装置204的谷粒存积部205侧的横侧所具备的第二物还原装置223,第二物被向脱谷装置204的前侧部分还原。排杆屑等向脱谷装置204的机体后部侧穿过排出箱204C被向外侧排出。
[0187] 〔谷粒存积部〕
[0188] 对谷粒存积部205进行说明。
[0189] 谷粒存积部205具备存积仓斗225、回收部226和仓斗支承框227,前述存积仓斗225具有存积被脱谷处理的谷粒的存积空间,并且具有排出口224作为能够向该存积空间的下方排出谷粒的排出部,前述回收部226回收被从存积仓斗225排出的谷粒,前述仓斗支承框227支承存积仓斗225。
[0190] 如图17所示,存积仓斗225在下部侧具有三个下部变窄状的流下引导部,在下端部形成能够将谷粒向下方排出的排出口224,且具备能够将该排出口224开闭自如的手动操作式的遮板机构229。
[0191] 在回收部226具备袋保持部230,前述袋保持部230将用于容纳被从存积仓斗225的排出口224排出的谷粒的谷粒容纳袋F以纵向姿势保持。袋保持部230为了卡止于谷粒容纳袋F的上部而保持纵向姿势,多个左右朝向的支承杆230a被以悬臂状延伸的状态装备。在回收部226的下部具备载置台231,前述载置台231用于将容纳有谷粒的谷粒容纳袋F承接支承。
[0192] 如图18所示,在载置台231的右侧具备进行谷粒回收作业的辅助作业者能够搭乘的作业用台阶部232。该作业用台阶部232被绕机体内侧(左侧)端部的前后摆动轴心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机体框233,构成为能够切换成向机体横外侧伸出的作业姿势和向机体内侧退回的收回姿势。此外,在存积仓斗225的上侧具备辅助座舱234,前述辅助座舱234覆盖在作业区域作业的辅助作业者的上侧,具有防止阳光照射、防止雨水等功能。
[0193] 如图19、20所示,仓斗支承框227在与存积仓斗225的前后两侧端部对应的位置,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被从机体框233立起设置的多个纵向框体235、遍及多个纵向框体235的上端部彼此地连结的左右朝向的横向框体236、连结前后的横向框体236彼此的前后朝向框体237。
[0194] 若加以说明,则如图22所示,在前部侧及后部侧分别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具备两根纵向框体235。所有的纵向框体235的下端部被与机体框233连结而被固定。并且,在前后两侧部,遍及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纵向框体235的上端部彼此连结有左右朝向的横向框236。前侧的横向框体236为,机体左侧即脱谷装置204侧的端部被延伸设置至脱谷装置204的侧壁204A,与侧壁204A螺栓连结。因此,前部侧的横向框体236将纵向框体235与脱谷装置204连结。后部侧的横向连结体236A被从前后朝向框体237的前后中途部朝向脱谷装置
204延伸设置,横向连结体236A被与脱谷装置204的侧壁204A螺栓连结。
[0195] 如图19 图22所示,存积仓斗225为,前后两侧端部经由支承部件238被支承于前后~两侧的横向框236。这样,存积仓斗225被支承于仓斗支承框227。图中附图标记239为将进行套袋作业的辅助作业者从后侧支承的作业者保护部件。附图标记240是辅助作业者能够握持操作的扶手。
[0196] 〔排气管〕
[0197] 接着,对来自发动机206的排气流通的排气管241进行说明。
[0198] 如图20、21所示,被从发动机206排出的排气(燃烧后的排气体)通过位于发动机206的左侧上部的消声器242后,穿过排气管241地流动而被从作为机体后部的出口的排气口243向外侧排出。作为消声器242的排气部的排气筒242a被设置成从消声器242的后部以后侧的朝向斜上的姿势排出排气。
[0199] 排气管241以与作为供给来自发动机206的排气的排气流入口244相比作为将排气向外部排出的出口的排气口243为较高的位置的状态,穿过脱谷装置204与谷粒存积部205之间而延伸至机体后部。
[0200] 排气管241具备具有入口(排气流入口244)的第一管部分241A、比第一管部分241A直径大且与第一管部分241A的后端连接的第二管部分241B,并且,能够从第一管部分241A的后端部的外周与第二管部分241B的前端部的外周之间导入外气,第一管部分241A与第二管部分241B在排气管241的前部侧被连接。
[0201] 并且,第二管部分241B具备连接第一管部分241A的前部侧分割管、比前部侧分割管直径大且连接前部侧分割管的后端的后部侧分割管,并且能够从前部侧分割管的后端部的外周与后部侧分割管的前端部的外周之间导入外气。
[0202] 即,该实施方式中,排气管241为前后被三分的结构,如图20所示,排气管241具备第一排气管245、第二排气管246、第三排气管247,前述第一排气管245作为第一管部分241A,前述第一管部分241A具有作为入口的排气流入口244,前述第二排气管246作为与第一排气管245的后端连接的第二管部分241B的前部侧分割管,前述第三排气管247作为与第二排气管246的后端连接的第二管部分241B的后部侧分割管。
[0203] 如图20所示,消声器242的排气筒242a与第一排气管245被在与发动机罩250相比位于下方的部位连接。连接第一排气管245与第二排气管246的连接部248位于发动机罩250的后方。
[0204] 排气管241作为整体在前后中途形成弯曲部k,并且被设置成与弯曲部k相比位于后部侧的后部侧区域比与弯曲部k相比位于前部侧的前部侧区域更舒缓的倾斜姿势。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后部侧区域为接近大致水平姿势的姿势。连接第一排气管245与第二排气管246的连接部248与弯曲部k相比位于前部侧。
[0205] 第一排气管245由直线状延伸的直管构成。第一排气管245设置成前部侧位于下侧而后部侧位于上侧的后扬倾斜姿势。位于第一排气管245的机体前部侧的排气流入口244被在包围消声器242的排气筒242a的外周部的状态且在排气筒242a之间在径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下形成。在消声器242的排气筒242a与排气流入口244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作为外气引入部发挥功能的间隙。通过随着排气的流动的喷射效果,穿过该间隙地抽吸外气,排气与外气混合而降低排气的温度。
[0206] 第二排气管246由在前后中途形成有弯曲部k的侧视时弯曲成大致L字形的弯曲管构成。与弯曲部k相比前部侧被以与第一排气管245相连的状态设置成后扬倾斜姿势。与弯曲部k相比后部侧以水平姿势向机体后方延伸至比大致脱谷装置204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稍靠后侧的位置。
[0207] 在第二排气管246的后端部连接有第三排气管247的前端部。在第二排气管246与第三排气管247的连接部249,构成为能够从第二排气管246的后端部的外周与第三排气管247的前端部的外周之间导入外气。即,第三排气管247比第二排气管246直径大,在连接部
249,第三排气管247的前端部的开口被以与第二排气管246的后端部之间在径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形成。遍及第二排气管246的后端部的外周与第三排气管247的前端部的外周之间的整周地形成有作为外气导入部发挥功能的间隙。通过随着排气管241内部的排气的流通的喷射效果,从该间隙抽吸外气,排气与外气混合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排气的温。
[0208] 在第三排气管247的后端部,具备将被从排气口243向后方排出的排气朝向斜后上方引导的倾斜引导体251。借助该倾斜引导体251,排气被向机体后方上方的开放的空间排出,排气变得容易扩散。
[0209] 接着,对排气管241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0210] 首先,对第一排气管245进行说明。第一排气管245被支承于从机体框233立起设置的作为支承框体SF的仓斗支承框227。具体地,第一排气管245被支承于仓斗支承框227的前部侧的横向框体236。即,如图20、21、23、24所示,与横向框体236的脱谷装置204侧的端部连结且以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状态具备连结用的支承撑条252。支承撑条252具有将板体侧视时折弯成大致台阶状的形状的台阶状部,台阶状部的上部的纵面部252a与横向框体236螺栓连结。
[0211] 在支承撑条252,在台阶状部的下侧俯视时大致L字形的向下延伸设置部252b被以一体地固定的状态设置。在与第一排气管245的向下延伸设置部252b对应的部位的外周部,第一连结托架253通过焊接被一体地连结。由俯视大致L字形的板体构成的中转部件254相对于向下延伸设置部252b的板面与第一连结托架253的板面,被分别以将板面彼此推抵的状态螺栓连结。这样,第一排气管245经由支承撑条252支承于仓斗支承框227。
[0212] 如图23、24所示,在支承撑条252的台阶状部的下部侧的水平面部252c连结有侧面板217的后端部。因此,与横向框体236连结的支承撑条252的水平面部252c相当于侧面板支承部,侧面板217借助横向框体236被支承。
[0213] 接着,对第二排气管246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0214] 如图23、24所示,在与支承扬谷装置220的上部的机体后部侧的连结用撑条221对应的位置,在第二排气管246的外周部,第二连结托架255被通过焊接来一体连结。并且,连结用撑条221与第二连结托架255被螺栓连结。第二连结托架255形成为平板状,被借助两根螺栓与连结用撑条221连结。
[0215] 第二排气管246的后侧部分经由第三连结托架256支承于脱谷装置204。如图27所示,第三连结托架256在上下两侧具有水平姿势的连结部257、258,上下两侧的连结部257、258由借助纵面部259连结的主视时为大致Z字形、换言之为大致台阶状的板体构成。下侧的连结部257与第二排气管246的上侧部位通过焊接而被一体地连结,上侧的连结部258与设置于脱谷装置204的安装部260螺栓连结。这样,第二排气管246的后侧部分被支承于脱谷装置204。
[0216] 第三排气管247以与第二排气管246的后部相连的方式以大致水平姿势向后方延伸。如图25所示,分别在比第三排气管247的前后中间部稍靠前侧的部位和后端侧的部位,被经由同样的结构的第四连结托架261支承于脱谷装置204。第四连结托架261如图28所示,由前后方向观察时L字形的板体构成,下侧的纵面部262与第三排气管247的脱谷装置204侧的侧部部位通过焊接而被一体地连结,上侧的水平姿势的连结部263被与设置于脱谷装置204的安装部264螺栓连结。
[0217] 与第三排气管247的前后中间部对应的部位经由第五连结托架265支承于脱谷装置204。第五连结托架265如图28所示,由前后方向观察时L字形的板体构成,上侧的水平姿势的连结部266与第三排气管247的下侧部位通过焊接而被一体地连结,下侧的纵面部267被与脱谷装置204的侧壁204A螺栓连结。这样,第三排气管247的前后中间部的下侧部位支承于脱谷装置204。
[0218] 如图18、24、25、28所示,在排气管241的上方,例如,在进行脱谷装置204的脱粒室的维护作业时,设置有能够载置作业者的作业台268。作业台268被支承于脱谷装置204的侧壁204A的上部而在多个部位被螺栓连结。作业台268的后部侧的谷粒存积部205侧的部位经由与下侧连结的支承部件269被支承于脱谷装置204的侧壁204A。另外,第三连结托架256与作业台268分离,排气管241的热不直接传向作业台268。
[0219] 如图20、21、22所示,第一排气管245与存积仓斗225之间具备保护罩270。如图26所示,保护罩270将矩形的板体的上边缘部弯折而形成大致L字形。上部被与仓斗支承框227的前后朝向框体237螺栓连结,下部被与从纵向框体235延伸设置的支承部件271螺栓连结。
[0220] 〔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
[0221]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作为谷粒存积部205具备存积仓斗225的,但也可以改变该结构,构成为,作为谷粒存积部205具备谷粒罐273,使谷粒罐273内的谷粒借助螺旋输送机向外部排出,也可以构成为,在具备这样的谷粒罐的结构中,作为支承框体SF,在为了将谷粒罐273位置保持而具备的罐保持框274支承排气管241的第一排气管245。
[0222] 谷粒罐273构成为,能够为了进行发动机等维护作业而以绕后部侧的纵轴心向横外侧伸出的方式摆动开放,维护作业后,谷粒罐273向机体内侧摆动而返回原来的通常作业位置。此时,例如,如图29所示,具有用于使谷粒罐273位于通常作业位置的锁定机构275。
[0223] 如图29所示,在谷粒罐273的前部机体内侧部位以被从机体框233立起设置的状态具备罐保持框274。在罐保持框274,具备供谷粒罐273的前部侧所具备的锁定机构275卡合的锁定销276。罐保持框274被横向框体236与脱谷装置204连结。
[0224] 并且,如图30所示,安装板277通过焊接一体地连结于罐保持框274的上部侧部位,第六连结托架278通过焊接一体地连结于与第一排气管245的安装板277对应的部位的外周部。由俯视时大致L字形的板体构成的中转部件279相对于安装板277的板面与第六连结托架278的板面被分别以将板面彼此推抵的状态被螺栓连结。这样,安装板277与第六连结托架278被中转部件279连结,第一排气管245被支承于罐保持框274。图中附图标记280为被与罐保持框274一体连结的侧面板支承部,为借助罐保持框274支承侧面板217的结构。
[0225]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第一排气管245与第三排气管247由直管构成、第二排气管246侧视时由弯曲成大致L字形的弯曲管构成的,但也可以取代该结构,第一排气管245、第二排气管246、第三排气管247分别由直管构成,也可以是第一排气管245或第三排气管247由弯曲管构成。
[0226]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连接第一排气管245与第二排气管246的连接部248位于发动机罩250的后方,但也可以取代该结构,构成为连接部248被设置于比发动机罩
250高的位置。
[0227]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一排气管245与存积仓斗225之间具备保护罩270,但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这样的保护罩270。
[0228]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排气管245被支承于仓斗支承框227,但也可以取代该结构,构成为,将第一排气管245借助专用的支承部件支承于机体。
[0229]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如下结构:由第一排气管245构成第一管部分241A,由第二排气管246构成前部侧分割管,由第三排气管247构成后部侧分割管,由第二排气管246和第三排气管247构成第二管部分241B,即,排气管241被三分而由三个管部件构成,但也可以取代该结构,第一管部分241A与第二管部分241B分别由一个管部件构成,也可以第一管部分241A与第二管部分241B分别由多个管部件构成。换言之,也可以是,排气管241由两个管部件构成或由四个以上的管部件构成。
[0230]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排气管241的位于比弯曲部k靠后部侧的位置的后侧部分被以接近大致水平姿势的姿势设置的,但也可以取代该结构,排气管241的位于比弯曲部k靠后部侧的位置的后侧部分被以比位于前部侧的前侧部分舒缓的后扬的倾斜姿势设置。
[0231]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来自发动机206的排气通过作为排气处理部的消声器242后被向排气管241供给的,但也可以取代该结构,作为排气处理部的其他例,也可以是,来自发动机206的排气通过具备减少发动机206的排气体所含的颗粒状物质的排气体净化装置、例如捕集排气体所含的柴油颗粒的柴油颗粒捕集过滤器(DPF)(Deasel Particulate Filter)的排气体净化装置后被向排气管241供给。
[0232] 此外,也可以是,通过使用SCR(Selective Catal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剂还原)减少排出气体所含的氮氧化物(NOx)的其他排气体净化装置后被向排气管241供给。进而,也可以是,分别通过使用SCR的排气体净化装置、具备DPF的排气体净化装置后被向排气管241供给。
[0233]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应用于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但也能够应用于自脱型联合收割机。
[0234] (10)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将来自发动机的排气向机体外部排出的排气管的联合收割机。
[0235] 附图标记说明
[0236] 4脱谷装置
[0237] 20扬谷装置
[0238] 22存积仓斗
[0239] 24仓斗支承框
[0240] 25撑条
[0241] 32作业台
[0242] 32A前部作业台
[0243] 32B后部作业台
[0244] 53前侧框
[0245] 54后侧框
[0246] 55前后朝向框
[0247] 55a弯曲部
[0248] 61左右朝向框
[0249] 88作业灯
[0250] D电装品
[0251] H电气配线
[0252] 203驾驶部
[0253] 204脱谷装置
[0254] 205谷粒存积部
[0255] 206发动机
[0256] 225存积仓斗
[0257] 233机体框
[0258] 235纵向框体
[0259] 236横向框体
[0260] 241排气管
[0261] 241A第一管部分
[0262] 241B第二管部分
[0263] 243出口
[0264] 244入口
[0265] 246前部侧分割管
[0266] 247后部侧分割管
[0267] 252支承撑条
[0268] 252c侧面板支承部
[0269] 270保护罩
[0270] 273谷粒罐
[0271] 274罐保持框
[0272] 280侧面板支承部
[0273] k弯曲部
[0274] SF支承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