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柜及用于制冷设备的储存筐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452223.4

文献号 : CN11201359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嫚于冬王涛任开龙谢玉刚吴有志

申请人 : 武汉海尔电冰柜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冷柜及用于制冷设备的储存筐,所述冷柜包括具有柜口的柜体、位于所述柜口的储存筐,所述储存筐包括底部、均自所述底部向所述底部的同一侧延伸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储存筐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可被操作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把手,定义通过所述第一轴线且平行于所述底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一把手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在垂直于所述底部的方向上,第一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且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柜体相配接,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柜体相配接。本发明储存筐的容量可调、且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权利要求 :

1.一种冷柜,所述冷柜包括定义了储存空间且具有柜口的柜体、设于所述柜体内且位于所述柜口的储存筐,所述储存筐包括底部、均自所述底部向所述底部的同一侧延伸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筐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可被操作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把手,定义通过所述第一轴线且平行于所述底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把手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在垂直于所述底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且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柜体相配接,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柜体相配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筐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侧部可被操作地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二把手和第一把手的结构形式及安装形式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把手的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储存筐内侧,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把手完全位于所述储存筐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包括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延伸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弯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定义了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一把手其中之一上设有转轴,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一把手其中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转轴转动配接的配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包括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延伸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定义了第二平面,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二平面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还包括自所述连接部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的安装部,所述配接孔或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安装部。

9.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储存筐,所述储存筐包括底部、均自所述底部向所述底部的同一侧延伸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筐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可被操作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把手,定义通过所述第一轴线且平行于所述底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把手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在垂直于所述底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且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制冷设备相配接,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制冷设备相配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存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把手的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储存筐内侧,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把手完全位于所述储存筐之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存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定义了第三平面,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三平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三平面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存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在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相互变换时,所述第一把手均绕所述第一轴线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转180度。

说明书 :

冷柜及用于制冷设备的储存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柜及用于制冷设备的储存筐。

背景技术

[0002] 冷柜的储物空间主要是内胆,没有实现分区,使得储物比较杂乱。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人员设计了一种篮筐,篮筐设置于柜口处并可左右滑动,从而将储物空间分成两个区域,分别为:冷柜内胆的底部和设置在内胆上部的篮筐。但由于篮筐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根据不同需要调节篮筐的容积,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柜及用于制冷设备的储存筐,其储存筐的容量可调、且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0004]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冷柜,所述冷柜包括定义了储存空间且具有柜口的柜体、设于所述柜体内且位于所述柜口的储存筐,所述储存筐包括底部、均自所述底部向所述底部的同一侧延伸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筐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可被操作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把手,定义通过所述第一轴线且平行于所述底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把手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在垂直于所述底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且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柜体相配接,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柜体相配接。
[0005]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存筐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侧部可被操作地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二把手和第一把手的结构形式及安装形式均相同。
[0006]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把手的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储存筐内侧,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把手完全位于所述储存筐之外。
[0007]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把手包括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延伸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弯折部。
[0008]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定义了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相等。
[0009]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一把手其中之一上设有转轴,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一把手其中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转轴转动配接的配接孔。
[0010]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把手包括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延伸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定义了第二平面,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二平面的同一侧。
[0011]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把手还包括自所述连接部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的安装部,所述配接孔或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安装部。
[0012] 为解决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储存筐,所述储存筐包括底部、均自所述底部向所述底部的同一侧延伸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储存筐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可被操作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把手,定义通过所述第一轴线且平行于所述底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把手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在垂直于所述底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且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制冷设备相配接,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制冷设备相配接。
[0013]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把手的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储存筐内侧,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把手完全位于所述储存筐之外。
[0014]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定义了第三平面,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三平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三平面的两侧。
[0015]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把手在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相互变换时,所述第一把手均绕所述第一轴线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转180度。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所述第一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部至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操作第一把手使其相对于第一侧部转动就可实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当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柜体相配接,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柜体相配接。从而实现对储存筐高度的调节,以改变储存筐的容量,而且结构简单、调节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的立体示意图,此时储存筐处于第一状态;
[0018] 图2是图1中制冷设备的立体示意图,此时储存筐处于第二状态;
[0019] 图3是图1制冷设备中储存筐的立体示意图,此时储存筐处于第一状态;
[0020] 图4是图1制冷设备中储存筐的立体示意图,此时储存筐处于第二状态;
[0021]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23]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底”、“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以冰箱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为参照,而并不是指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0024] 再者,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上述术语的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侧部可以被称作第二侧部,同样,第二侧部也可以被称作第一侧部,这并不背离该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为冷柜。当然,制冷设备也可以设置为冰箱等其它制冷设备。
[0026]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储存筐10。冷柜包括定义了储存空间且具有柜口14的柜体12,储存筐10设于柜体12内且位于柜口14。
[0027] 储存筐10包括底部16、均自底部16向底部16的同一侧延伸的第一侧部18和第二侧部20,第一侧部18和第二侧部20相对设置,其中,储存筐10还包括相对于第一侧部18可被操作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把手22,定义通过第一轴线且平行于底部16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一把手22具有第一抵接部26和第二抵接部28,在垂直于底部16的方向上,第一抵接部26至第一平面的距离大于第二抵接部28至第一平面的距离,且第一状态时,第一抵接部26与制冷设备相配接,第二状态时,第二抵接部28与制冷设备相配接。
[0028] 该实施例中,第一状态时,第一抵接部26与柜体12相配接,第二状态时,第二抵接部28与柜体12相配接。具体的,第一状态时,第一抵接部26与柜体12相抵接,第二状态时,第二抵接部28与柜体12相抵接。进一步的,第一状态时,第一抵接部26抵接于形成柜口14的柜体12的上边缘;第二状态时,第二抵接部28抵接于形成柜口14的柜体12的上边缘。当然,也可以在制冷设备上设置其它与储存筐10配接的配接结构,将储存筐10设置于制冷设备的其它位置。
[0029]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抵接部26至第一平面的距离大于第二抵接部28至第一平面的距离,操作第一把手22使其相对于第一侧部18转动就可实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且当第一状态时,第一抵接部26与柜体12相配接,第二状态时,第二抵接部28与柜体12相配接。从而实现对储存筐10高度的调节,以改变储存筐10的容量,而且结构简单、调节非常方便。
[0030] 另外,储存筐10还包括均自底部16延伸的第三侧部30和第四侧部32,且第三侧部30和第四侧部32与第一侧部18位于底部16的同一侧。第三侧部30和第四侧部32相对设置,且第一侧部18、第三侧部30、第二侧部20和第四侧部32依次相连接。第一侧部18、第二侧部
20、第三侧部30、第四侧部32及底部16定义了收容物体的收容空间。当然,储存筐10也可以设置成其它的结构形成,并不限于方形。
[0031] 储存筐10还包括相对于第二侧部20可被操作地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把手34,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相平行,第二把手34和第一把手22的结构形式及安装形式均相同。如此设置,使得储存筐10更加稳定可靠,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0032] 由于第二把手34与第一把手22相同,下面以第一把手22为例进行详细介绍,不再对第二把手34进行详细展开。
[0033] 第一状态时,第一把手22的第二抵接部28位于储存筐10内侧,第二状态时,第一把手22完全位于储存筐10之外。当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换时,将储存筐10从柜体12上取出,使第二抵接部28向远离底部16的方向转动,直到转动到第二抵接部28可与柜体12相抵接即可。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把手2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相互变换时,第一把手22均绕第一轴线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转180度。也就是说,第一把手22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换时,使第一把手22绕第一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180度;当将第一把手22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换时,使第一把手22绕第一轴线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180度。因此,调节操作非常方便。
[0034] 进一步的,第一把手22包括连接部36、自连接部36向连接部36的相对两侧延伸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一抵接部26设于第一弯折部,第二抵接部28设于第二弯折部。且第一抵接部26自第一弯折部向靠近第二弯折部的方向延伸,第二抵接部28自第二弯折部向靠近第一弯折部的方向延伸。
[0035] 连接部36定义了第二平面,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二弯折部和第二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也为钝角。优选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与第二弯折部和第二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相等。第一弯折部与连接部36之间的连接处至第一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二弯折部与连接部36之间的连接处至第一轴线的距离。
[0036] 第一侧部18和第一把手22其中之一上设有转轴42,第一侧部18和第一把手22其中另一个上设有与转轴42转动配接的配接孔44。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转轴42设置于第一侧部18上,相应的,配接孔44设置于第一把手22上。另外,转轴42与第一弯折部位于第二平面的同一侧。如此设置,使得结构简单。
[0037] 进一步的,第一把手22还包括自连接部36向远离连接部36的方向延伸的安装部46,配接孔44或转轴42设于安装部46。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0038] 进一步的,底部16定义了第三平面,第一状态时,第一抵接部26和第二抵接部28位于第三平面的同一侧,第二状态时,第一抵接部26和第二抵接部28位于第三平面的两侧。
[0039]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40]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