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889336.3

文献号 : CN11203066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杨红星

申请人 : 无锡泰特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涉及沥青搅拌站的领域,解决了目前沥青搅拌站存在较多热能浪费的问题,包括烘干滚筒和预热滚筒,烘干滚筒包括两个第一端盖,两个第一端盖之间转动连接有物料管,物料管内同轴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端盖固接,加热管内设置有喷火器,预热滚筒包括两个第二端盖,两个第二端盖之间转动连接有容料管,容料管内同轴设置有预热管,预热滚筒上入料端处的第二端盖上开设入料口,排料端处的第二端盖上开设有排料口,排料口与进料口之间固接有连接管,预热管与加热管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内设置有抽风机,入料端比出料端高度高。其具有可以提高沥青搅拌站热能利用率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滚筒(1)和预热滚筒(3),烘干滚筒(1)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第一端盖(11),两个第一端盖(11)之间转动连接有物料管(12),物料管(12)内同轴设置有加热管(13),加热管(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端盖(11)固接,烘干滚筒(1)包括进料端(15)和出料端(16),出料端(16)处的加热管(13)内设置有喷火器(21),进料端(15)处的第一端盖(11)上设置有进料口(17),出料端(16)处的第一端盖(11)上开设有出料口(18);预热滚筒(3)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第二端盖(31),两个第二端盖(31)之间转动连接有容料管(32),容料管(32)内同轴设置有预热管(33),预热管(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端盖(31)固接,预热滚筒(3)上设置有入料端(35)和排料端(36),入料端(35)处的第二端盖(31)上开设入料口(37),排料端(36)处的第二端盖(31)上开设有排料口(38),排料口(38)与进料口(17)之间固接有连接管(104),预热管(33)与加热管(13)之间设置有连通管(4),连通管(4)内设置有抽风机(41),烘干滚筒(1)与预热滚筒(3)同轴设置,且入料端(35)比出料端(16)高度高;所述加热管(13)和 预热管(33)的外周面上均固接有螺旋状且推动物料向出料口(18)方向运动的推动叶片(5),烘干滚筒(1)的一侧以及预热滚筒(3)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驱动物料管(12)和容料管(32)进行旋转的驱动件(6);所述物料管(12)的外部套设有第一保温管(19),第一保温管(19)与物料管(12)之间形成第一保温腔(10),第一保温管(1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端盖(11)转动连接,容料管(32)的外部套设有第二保温管(39),第二保温管(39)与容料管(32)之间形成第二保温腔(30),第二保温管(3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端盖(31)转动连接,第一保温腔(10)和第二保温腔(30)连通有通气管(7),入料端(35)处的预热管(33)端部固接有第一排气管(303),第一排气管(303)远离预热管(33)的一端与第二保温腔(30)连通出料端(16)处的第一端盖(11)上固接有与第一保温腔(10)连通的第二排气管(103),第一保温腔(10)内的物料管(12)与第一保温管(19)之间固接有多根第一连接杆(101),第二保温腔(30)内的容料管(32)与第二保温管(39)之间固接有多根第二连接杆(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6)包括固接在第一保温管(19)的外周面上以及第二保温管(39)的外周面上的齿环(62),驱动件(6)还包括驱动电机(61),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齿轮(611),齿轮(611)与齿环(6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端(16)处的加热管(13)上固接有进气箱(2),进气箱(2)上开设有通气孔(22),喷火器(21)穿过进气箱(2)伸入加热管(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箱(2)上的通气孔(22)处固接有进气管(23),进气管(23)通过通气孔(22)与进气箱(2)连通,进气管(23)的外部还套设有热气管(24),热气管(24)与进气管(23)之间存在间隙,第二排气管(103)远离第一端盖(11)的一端与热气管(2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3)以及热气管(24)均设置为螺旋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103)与热气管(24)连接的一端位于热气管(24)与进气箱(2)连接的一端。

说明书 :

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沥青搅拌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沥青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热料(沥青原料)与冷料(砂石等)放到混合滚筒中进行混合。为了防止沥青原料与冷料在混合筒中的混合融化不均匀,影响沥青的
粘稠度,所以一般会在将冷料在加热滚筒中进行加热,然后再将冷料与热料进行混合。
[0003] 现有的冷料加热一般都是在沥青搅拌站内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经常用的冷料加热方式以火焰加热为主,冷料加热的过程中喷火器会向烘干滚筒内喷出火焰,使烘干
滚筒内的温度升高,同时烘干滚筒内设置有推动叶片,推动叶片推动烘干滚筒内的物料向
前运动,冷料的运动方向与火焰的喷射方向相反,且烘干滚筒上喷火器的对位面设置有抽
风机,抽风机可以使火焰的在烘干滚筒内喷射的距离加长,从而使火焰的覆盖范围更广,加
热效率更好,但是目前抽风机抽出从烘干滚筒内抽出的空气中会含有大量的热量,这些热
能没有经过重新利用直接被排走后会造成大量的热能浪费。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能够对沥青搅拌站内的烘干滚筒余热进行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0005] 本申请提供的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烘干滚筒和预热滚筒,烘干滚筒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第一端盖,两个第一端盖之间转动连接有物料管,物料管内同轴设置有加热
管,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端盖固接,烘干滚筒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出料端处的加
热管内设置有喷火器,进料端处的第一端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端处的第一端盖上开设
有出料口;预热滚筒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第二端盖,两个第二端盖之间转动连接有容料管,
容料管内同轴设置有预热管,预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端盖固接,预热滚筒上设置有
入料端和排料端,入料端处的第二端盖上开设入料口,排料端处的第二端盖上开设有排料
口,排料口与进料口之间固接有连接管,预热管与加热管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内设置
有抽风机,烘干滚筒与预热滚筒同轴设置,且入料端比出料端高度高。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由入料口处进入预热腔内,而后沿预热腔以及连接管进入到烘干腔内,而后经出料口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喷火器向加热管内喷出火焰,同时在
抽风机的作用下,火焰几乎可以覆盖加热管,加热管对烘干腔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同时加热
管内的气体经过抽风机可以抽取至预热管内对预热腔内的物料进行预热,实现了热能的有
效利用从而节约了能源。
[0008]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和预热管的外周面上均固接有螺旋状且推动物料向出料口方向运动的推动叶片,烘干滚筒的一侧以及预热滚筒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驱动物料管和容料
管进行旋转的驱动件。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管和预热管在旋转的过程中,推动叶片可以推动预热腔和加热腔内的物料向前运动。
[0010] 优选的,所述物料管的外部套设有第一保温管,第一保温管与物料管之间形成第一保温腔,第一保温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端盖转动连接,容料管的外部套设有第二保
温管,第二保温管与容料管之间形成第二保温腔,第二保温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端盖
转动连接,第一保温腔和第二保温腔连通有通气管,入料端处的预热管端部固接有第一排
气管,第一排气管远离预热管的一端与第二保温腔连通出料端处的第一端盖上固接有与第
一保温腔连通的第二排气管,第一保温腔内的物料管与第一保温管之间固接有多根第一连
接杆,第二保温腔内的容料管与第二保温管之间固接有多根第二连接杆。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热管内排出的气体会进入到第一保温腔和第二保温腔内对烘干腔和预热腔进行保温。
[0012]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固接在第一保温管的外周面上以及第二保温管的外周面上的齿环,驱动件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齿轮,齿轮与齿环啮合。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和齿环的啮合带动烘干滚筒以及预热滚筒进行旋转。
[0014] 优选的,所述出料端处的加热管上固接有进气箱,进气箱上开设有通气孔,喷火器穿过进气箱伸入加热管内。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喷火器之间暴露在外部相比,进气箱可以尽可能减少喷火器处的热量损失,同时通气孔还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气进行燃烧。
[0016] 优选的,所述进气箱上的通气孔处固接有进气管,进气管通过通气孔与进气箱连通,进气管的外部还套设有热气管,热气管与进气管之间存在间隙,第二排气管远离第一端
盖的一端与热气管连通。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在第一保温腔内会吸收物料管上的热量,这些具有热量的气体会经过第二排气管排入到热气管与进气管之间的缝隙内,对进入到进气箱内的
气体进行预热,从而减少了喷火器加热这些气体所需的能量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热能的
利用。
[0018]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以及热气管均设置为螺旋状。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增加了废气在热气管与进气管之间的行程,从而使得废气中的热量能够更好的利用。
[0020]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热气管连接的一端位于热气管与进气箱连接的一端。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进气管内的空气流向与热气管内的废气流向相反,使得进气管内的气体与热气管内的废气热交换提高,同时又尽可能的增加了热气管内废气
的行程,从而使热气管内的废气与进气管内得到气体交换效率更好。
[0022]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 1.通过在烘干滚筒的一侧添加预热滚筒,可以利用加热管内排出气体的预热对预热滚筒内的物料进行预加热,从而使加热管内排出废气中的热量被再次利用,进而节约了
能源;
[0024] 2.通过在烘干滚筒上设置第一保温管,在预热滚筒上设置第二保温管,且预热管与第一保温腔和第二保温腔连通,使得废气首先可以对预热腔内的物料以及加热腔内的物
料进行保温,另一方面因为预热管排出的气体相较于室温中的空气来说温度较高,从而使
得第一保温管和第二保温管的保温效果更好;
[0025] 3.通过在出料端设置进气箱,进气箱上设置进气管,进气管的外部套设热气管,热气管与第二排气管连通,使得第一保温腔内排出气体中的热量可以对进入到进气箱内的空
气进行加热,进一步的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施例中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实施例中凸显驱动件结构的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实施例中凸显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内部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0029]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1、烘干滚筒;11、第一端盖;12、物料管;13、加热管;14、烘干腔;15、进料端;16、出料端;17、进料口;18、出料口;19、第一保温管;10、第一保温腔;101、第一连接
杆;102、提升机;103、第二排气管;104、连接管;2、进气箱;21、喷火器;22、通气孔;23、进气
管;24、热气管;3、预热滚筒;31、第二端盖;32、容料管;33、预热管;34、预热腔;35、入料端;
36、排料端;37、入料口;38、排料口;39、第二保温管;30、第二保温腔;301、第二连接杆;302、
皮带输送机;303、第一排气管;4、连通管;41、抽风机;5、推动叶片;6、驱动件;61、驱动电机;
611、齿轮;62、齿环;7、通气管;8、进料斗;9、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参照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烘干滚筒1,具体来说烘干滚筒1包括两个圆形的第一端盖11,两个第一端盖11的开
口相对。
[0034] 参照他3、图4,两个第一端盖11之间设置有圆形的且与第一端盖11适配的物料管12,物料管12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第一端盖11内,物料管12与两个第一端盖11之间均设
置为转动连接。第一端盖11的底部固接有支撑座9,支撑座9支撑于地面上。
[0035] 两个第一端盖11之间穿设有加热管13,加热管13位于物料管12内,且加热管13与物料管12同轴设置。两个第一端盖11与加热管13之间均设置为固定连接。加热管13与物料
管12之间形成烘干腔14。烘干滚筒1包括进料端15和出料端16,烘干滚筒1出料端16处的第
一端盖11上开设有出料口18,烘干滚筒1上进料端15处的第一端盖11上开设有进料口17。加
热管13位于出料口18的一端设置有喷火器21。
[0036] 烘干滚筒1的一侧设置有预热滚筒3,预热滚筒3与烘干滚筒1位于同一直线上,具体来说预热滚筒3包括两个圆形的第二端盖31,两个第二端盖31的开口相对设置,预热滚筒
3还包括容料管32,容料管32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第二端盖31内,且容料管32与两个第二
端盖31之间均设置为转动连接。两个第二端盖31的底部均固接有支撑座9,支撑座9将两个
第二端盖31支撑于地面上。两个第二端盖31之间穿设有预热管33,预热管33与容料管32同
轴设置,且预热管33位于容料管32内,预热管33与两个第二端盖31之间均设置为固定连接。
预热管33与容料管32之间形成预热腔34。
[0037] 预热滚筒3上设置入料端35和排料端36,入料端35位置处的第二端盖31上开设有与预热腔34连通的入料口37,排料端36位置处的第二端盖31上开设有与预热腔34连通的排
料口38。入料口37处的第二端盖31上固接有开口向上的进料斗8。
[0038] 加热管13与预热管33之间设置有连通管4,连接管104上设置有抽风机41。物料管12和容料管32同轴设置,且物料管12和容料管32上的入料端35比出料端16高度高。排料口
38和进料口17之间固接有连接管104。
[0039] 参照图1,入料口37处设置有皮带输送机302,出料口18处设置有提升机102。
[0040] 物料由皮带输送机302输送至入料口37处后被倒入预热腔34内,而后沿预热腔34以及连接管104进入到烘干腔14内,而后经出料口18排入到提升机102内,在这个过程中喷
火器21向加热管13内喷出火焰,同时在抽风机41的作用下,火焰几乎可以覆盖加热管13,加
热管13对烘干腔14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同时加热管13内的气体经过抽风机41可以抽取至预
热管33内对预热腔34内的物料进行预热,实现了热能的有效利用从而节约了能源。
[0041] 参照图2、图3,物料管12的一侧以及容料管32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驱动自身旋转的驱动件6。同时加热管13和预热管33的外周面上均固接有螺旋状的螺旋状且推动物料向
出料口方向运动的推动叶片5,在物料管12和预热管33在旋转的过程中,推动叶片5可以推
动预热腔34和加热腔内的物料向前运动。
[0042] 参照图3、图4,物料管12的外部套设有第一保温管19,第一保温管19与物料管12之间存在的间隙在此命名为第一保温腔10,第一保温管19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第一端盖11
内,且第一保温管19与两个第一端盖11之间均设置为转动连接。容料管32的外部套设有第
二保温管39,第二保温管39与容料管32之间存在的间隙在此命名为第二保温腔30,第二保
温管39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第二端盖31之间,且第二保温管39与两个第二端盖31之间均
设置为转动连接。烘干滚筒1与预热滚筒3之间的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31之间固接有一根
通气管7,通气管7使第一保温腔10和第二保温腔30连通。预热管33位于入料端35位置的一
端固接有第一排气管303,第一排气管303的一端与预热管33连通,第一排气管303的另一端
固接与入料管位置处的第二端盖31上,且与第一排气管303与第二保温腔30连通。
[0043] 参照图4、图5,物料管12上出料口18所在一端的第一端盖11上固接有第二排气管103,第二排气管103的一端与第一保温腔10连通。第一保温腔10内的物料管12与第一保温
管19之间固接有多根第一连接杆101,第二保温腔30内的容料管32与第二保温管39之间固
接有多根第二连接杆301。
[0044] 这样预热管33内排出的气体会进入到第一保温腔10和第二保温腔30内对烘干腔14和预热腔34进行保温。
[0045] 参照图2,驱动件6包括两个驱动电机61,驱动件6还包括固接在第一保温管19的外周面上以及第二保温管39的外周面上的齿环62,对应的物料管12以及容料管32一侧的驱动
电机61输出轴上均固接有与齿环62适配的齿轮611,驱动电机61通过齿轮611和齿环62的啮
合带动烘干滚筒1以及预热滚筒3进行旋转。
[0046] 参照图5,喷火器21所在一端的加热管13一端固接有进气箱2,喷火嘴位于进气箱2内,且进气箱2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22,与喷火器21之间暴露在外部相比,进气箱2
可以尽可能减少喷火器21处的热量损失,同时通气孔22还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气进行燃
烧。
[0047] 进一步的,进气箱2上的通气孔22处固接有进气管23,进气管23通过通气孔22与进气箱2连通。进气管23的外部还套设有热气管24,热气管24与进气管23之间存在间隙,第二
排气管103远离第一端盖11的一端与热气管24靠近进气箱2的一端连通。废气在第一保温腔
10内会吸收物料管12上的热量,这些具有热量的气体会经过第二排气管103排入到热气管
24与进气管23之间的缝隙内,对进入到进气箱2内的气体进行预热,从而减少了喷火器21加
热这些气体所需的能量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热能的利用。
[0048] 更进一步的,进气管23以及热气管24均设置为螺旋状,进一步的增加了废气在热气管24与进气管23之间的行程,从而使得废气中的热量能够更好的利用。
[0049]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