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876320.9

文献号 : CN11203095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麦小君

申请人 : 广东劲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地基基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钢管桩本体和连接于钢管桩本体下端的加固管,加固管内竖直滑移设置有压力板,压力板下方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与压力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压力板的底部通过连杆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开设有第一条形口,加固管的外壁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铰接有抗拔杆,抗拔杆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口,第一条形口与第二条形口之间连接有控制杆,当调节板向下移动时,调节板通过控制杆带动抗拔杆摆出容置槽,多根抗拔杆形成抗拔的倒刺,使得本发明的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能够提高钢管桩的抗拔效果,从而提高钢管桩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桩本体(1)和连接于钢管桩本体(1)下端的加固管(2),所述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均呈圆柱管状且所述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的外径相等,所述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连通,所述加固管(2)内竖直滑移设置有压力板(4),所述加固管(2)内设置有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位于压力板(4)下方,所述固定环(5)与压力板(4)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所述压力板(4)的底部连接有连杆(42),所述连杆(42)呈矩形杆状,所述连杆(42)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连杆(42)的四个侧壁均连接有调节板(6),所述调节板(6)呈倒置的直角梯形状,所述调节板(6)的底面竖直朝上,所述调节板(6)的直角面与连杆(42)的侧壁贴合,所述调节板(6)的斜面开设有第一条形口(61),所述第一条形口(61)的长度方向与调节板(6)的斜面平行;

所述加固管(2)的外壁绕加固管(2)的轴线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容纳槽(23),所述容纳槽(23)的长度方向与加固管(2)的轴线平行,所述容纳槽(23)的下端转动设置有铰接轴(231),所述铰接轴(2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容纳槽(23)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铰接轴(231)铰接有抗拔杆(7),所述抗拔杆(7)通过铰接摆动可摆入或摆出容纳槽(23),所述抗拔杆(7)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口(711),所述第二条形口(711)的长度方向与抗拔杆(7)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条形口(711)贯穿抗拔杆(7)的两个相对的侧壁;

所述第一条形口(61)与第二条形口(711)之间连接有控制杆(8),所述容纳槽(23)的槽底开设有供控制杆(8)穿过的限位孔,所述控制杆(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条形口(61)、第二条形口(71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杆(7)包括抗拔部(71)和锋边部(72),所述抗拔部(71)呈类矩形条状且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为圆角,所述第二条形口(711)开设在抗拔部(71)并贯穿抗拔部(71),所述抗拔杆(7)通过抗拔部(71)的一端与容置槽内的铰接轴(231)铰接,所述锋边部(72)呈长条状且其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锋边部(72)的一侧长边侧壁与抗拔部(71)背离容置槽槽底的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本体(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柱(11),所述第一连接柱(11)呈空心的圆柱状,所述第一连接柱(11)的轴线与钢管桩本体(1)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连接柱(11)的内径等于钢管桩本体(1)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柱(11)的外径小于钢管桩本体(1)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柱(11)远离钢管桩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盘(12),所述第一连接盘(12)呈圆环盘状,所述第一连接盘(12)的轴线与第一连接柱(11)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连接盘(12)的内径等于第一连接柱(11)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盘(12)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接柱(11)的外径且小于钢管桩本体(1)的外径;

所述加固管(2)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柱(21),所述第二连接柱(21)呈空心的圆柱状,所述第二连接柱(21)的轴线与加固管(2)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连接柱(21)的内外径分别等于第一连接柱(11)的内外径,所述第二连接柱(21)远离加固管(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盘(22),所述第二连接盘(22)呈圆环盘状,所述第二连接盘(22)的内外径分别等于第一连接盘(12)的内外径;

所述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盘(12)远离钢管桩本体(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盘(22)远离加固管(2)的一端抵触,且第一连接盘(12)的轴线与第二连接盘(22)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连接柱(11)、第一连接盘(12)、第二连接柱(21)及第二连接盘(22)之间对接有两个抱箍(3),所述抱箍(3)包括抱紧部(31)和连接部(32),所述抱紧部(31)呈半圆环状,所述抱紧部(31)的外径同时等于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的外径,所述抱紧部(31)的内径同时等于第一连接柱(11)与第二连接柱(21)的外径,所述抱紧部(31)的内侧壁开设有供第一连接盘(12)和第二连接盘(22)嵌入的嵌槽(311),所述嵌槽(311)为半圆环槽,所述嵌槽(311)的轴线与抱紧部(31)的轴线共线,所述嵌槽(311)的两端分别贯穿抱紧部(31)的两端,所述嵌槽(311)的槽宽等于第一连接盘(12)与第二连接盘(22)的厚度之和,所述连接部(32)呈矩形块状,每两个所述连接部(32)分别连接在同一所述抱紧部(31)的两端,两个所述抱紧部(31)两端的连接部(32)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有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2)的底部连接有易插块(321),所述易插块(321)的水平截面沿竖直方向由上往下渐缩,当两个所述抱箍(3)对接时,两个所述易插块(321)朝向加固管(2)的一面均呈与加固管(2)外壁贴合的光滑曲面,且两个所述易插块(321)相对的一面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板(4)与固定环(5)之间的弹性件为弹簧(51),所述弹簧(51)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弹簧(51)的绕固定环(5)的轴线均匀间隔排列,多个所述弹簧(51)的上端均与压力板(4)下端连接且下端均与固定环(5)上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保护柱(52),多个所述保护柱(52)用于避免弹簧(51)过度压缩,多个所述保护柱(52)绕固定环(5)的轴线均匀间隔排列,且多个所述保护柱(52)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弹簧(5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管(2)的内壁开设有两条滑槽(13),两条所述滑槽(13)的长度方向均与加固管(2)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条所述滑槽(13)沿加固管(2)的径向相对设置,所述压力板(4)的外壁设置有两个滑块(41),两个所述滑块(41)沿压力板(4)的径向分别设置在压力板(4)的侧壁,两个所述滑块(41)分别与两条所述滑槽(13)配合设置。

说明书 :

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基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中,可选择钢管桩作为主要的竖向受力支撑构件,钢管桩施工方便快捷,与钻孔灌注桩施工相比工期较短,成本较低,施工工序较少,且对环境的污
染性也较低,并且作为地基基础的支撑构件,钢管桩也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0003] 然而,钢管桩插入土层中后,往往只通过泥土对钢管桩的抵紧来固定钢管桩,以摩擦力来限制钢管桩向上离开土层,抗拔效果有限,稳定性较差,从而造成钢管桩地基基础不
够稳固。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提高钢管桩的抗拔效果,提高钢管桩的稳定性,以使钢管桩地基基础更稳固,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000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钢管桩本体和连接于钢管桩本体下端的加固管,所述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均呈圆柱管状且所述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的外径相等,所述
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连通,所述加固管内竖直滑移设置有压力板,所述加固管内设置有固
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压力板下方,所述固定环与压力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0007] 所述压力板的底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呈矩形杆状,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连杆的四个侧壁均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呈倒置的直角梯形状,所述
调节板的底面竖直朝上,所述调节板的直角面与连杆的侧壁贴合,所述调节板的斜面开设
有第一条形口,所述第一条形口的长度方向与调节板的斜面平行;
[0008] 所述加固管的外壁绕加固管的轴线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长度方向与加固管的轴线平行,所述容纳槽的下端转动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
别转动连接在容纳槽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铰接轴铰接有抗拔杆,所述抗拔杆通
过铰接摆动可摆入或摆出容纳槽,所述抗拔杆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口,所述第二条形口的长
度方向与抗拔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条形口贯穿抗拔杆的两个相对的侧壁;
[0009] 所述第一条形口与第二条形口之间连接有控制杆,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开设有供控制杆穿过的限位孔,所述控制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条形口、第二条形口滑动连接。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板通过连杆带动调节板沿竖直方向移动,当压力板受到压力时,压力板向下移动并带动调节板向下移动,当调节板向下移动时,调节板通过控
制杆带动抗拔杆摆出容置槽,利用上述结构,可先将钢管桩本体和加固管插入到土层中,然
后往钢管桩本体和加固管内填土或注浆使压力板受压,从而使抗拔杆摆出容纳槽,使得多
根抗拔杆形成抗拔的倒刺,以提高钢管桩的抗拔效果,从而提高钢管桩的稳定性;当压力板
受到的压力去除后,压力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带动调节板向上移动,当调节板
向上移动时,调节板通过控制杆带动抗拔杆摆入容置槽内,利用上述结构,在钢管桩本体和
加固管插入到土层中前,去除压力板受到的压力,此时抗拔杆摆入容纳槽内,便于加固管插
入到土层中。
[0011] 优选的,所述抗拔杆包括抗拔部和锋边部,所述抗拔部呈类矩形条状且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为圆角,所述第二条形口开设在抗拔部并贯穿抗拔部,所述抗拔杆通过抗拔
部的一端与容置槽内的铰接轴铰接,所述锋边部呈长条状且其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锋边
部的一侧长边侧壁与抗拔部背离容置槽槽底的侧壁连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抗拔杆摆出容置槽的过程中,锋边部的设置使得抗拔杆易于从容置槽内摆出至土层中。
[0013] 优选的,所述钢管桩本体的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呈空心的圆柱状,所述第一连接柱的轴线与钢管桩本体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内径等于钢管
桩本体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径小于钢管桩本体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柱远离钢管
桩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呈圆环盘状,所述第一连接盘的轴线与
第一连接柱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连接盘的内径等于第一连接柱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盘
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接柱的外径且小于钢管桩本体的外径;
[0014] 所述加固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呈空心的圆柱状,所述第二连接柱的轴线与加固管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内外径分别等于第一连接柱的内
外径,所述第二连接柱远离加固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呈圆环盘状,
所述第二连接盘的内外径分别等于第一连接盘的内外径;
[0015] 所述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盘远离钢管桩本体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盘远离加固管的一端抵触,且第一连接盘的轴线与第二连接盘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
连接柱、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柱及第二连接盘之间对接有两个抱箍,所述抱箍包括抱紧部
和连接部,所述抱紧部呈半圆环状,所述抱紧部的外径同时等于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的外
径,所述抱紧部的内径同时等于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的外径,所述抱紧部的内侧壁开
设有供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嵌入的嵌槽,所述嵌槽为半圆环槽,所述嵌槽的轴线与抱
紧部的轴线共线,所述嵌槽的两端分别贯穿抱紧部的两端,所述嵌槽的槽宽等于第一连接
盘与第二连接盘的厚度之和,所述连接部呈矩形块状,每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在同一
所述抱紧部的两端,两个所述抱紧部两端的连接部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有螺钉。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进行连接时,先将钢管桩本体下端的第一连接盘与加固管上端的第二连接盘抵紧,然后利用两个抱箍在第一连接柱、第一
连接盘、第二连接盘与第二连接柱处进行对接,使得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嵌入到两个
抱箍内的嵌槽,从而稳定地将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进行连接,另外,两个抱箍相互对接后,
由于两个抱箍的抱紧部的外径均同时等于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的外径,因此能够避免在钢
管桩本体与加固管的连接处形成较大的凸出,从而避免影响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的插入。
[0017]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连接有易插块,所述易插块的水平截面沿竖直方向由上往下渐缩,当两个所述抱箍对接时,两个所述易插块朝向加固管的一面均呈与加固管外
壁贴合的光滑曲面,且两个所述易插块相对的一面相互贴合。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抱箍的连接部相互连接后,两个连接部底部的易插块使得凸出于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连接处的连接部易于插入到土层中,减少对钢管桩本体
与加固管插入到土层中的影响。
[0019] 优选的,所述压力板与固定环之间的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弹簧的绕固定环的轴线均匀间隔排列,多个所述弹簧的上端均与压力板下端连接
且下端均与固定环上端连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绕固定环轴线排列的弹簧,使得压力板在去除压力后能够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多个调节板向上移动,以控制多个抗拔杆嵌入容置槽内。
[0021]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保护柱,多个所述保护柱用于避免弹簧过度压缩,多个所述保护柱绕固定环的轴线均匀间隔排列,且多个所述保护柱分别一一对应
地设置在多个弹簧内。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护柱,当压力板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时,保住柱能够避免压力板过度压缩弹簧,从而对弹簧起保护效果。
[0023] 优选的,所述加固管的内壁开设有两条滑槽,两条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均与加固管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条所述滑槽沿加固管的径向相对设置,所述压力板的外壁设置有两
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沿压力板的径向分别设置在压力板的侧壁,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
条所述滑槽配合设置。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滑块可分别在两条滑槽内竖直滑移,从而使得压力板能够在加固管内沿竖直方向滑移。
[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 1.可先将钢管桩本体和加固管插入到土层中,然后往钢管桩本体和加固管内填土或注浆使压力板受压,从而使抗拔杆摆出容纳槽,使得多根抗拔杆形成抗拔的倒刺,以提高
钢管桩的抗拔效果,从而提高钢管桩的稳定性;
[0027] 2.在钢管桩本体和加固管插入到土层中前,去除压力板受到的压力,此时抗拔杆摆入容纳槽内,便于加固管插入到土层中;
[0028] 3.在抗拔杆摆出容置槽的过程中,锋边部的设置使得抗拔杆易于从容置槽内摆出至土层中;
[0029] 4.利用两个抱箍在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与第二连接柱处进行对接,使得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嵌入到两个抱箍内的嵌槽,从而稳定地将钢管桩本体与
加固管进行连接,另外,两个抱箍相互对接后,由于两个抱箍的抱紧部的外径均同时等于钢
管桩本体与加固管的外径,因此能够避免在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的连接处形成较大的凸
出,从而避免影响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的插入;
[0030] 5.两个抱箍的连接部相互连接后,两个连接部底部的易插块使得凸出于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连接处的连接部易于插入到土层中,减少对钢管桩本体与加固管插入到土层中
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0034]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0035] 附图标记说明:1、钢管桩本体;11、第一连接柱;12、第一连接盘;13、滑槽;2、加固管;21、第二连接柱;22、第二连接盘;23、容纳槽;231、铰接轴;3、抱箍;31、抱紧部;311、嵌
槽;32、连接部;321、易插块;4、压力板;41、滑块;42、连杆;5、固定环;51、弹簧;52、保护柱;
6、调节板;61、第一条形口;7、抗拔杆;71、抗拔部;711、第二条形口;72、锋边部;8、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参照图1,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钢管桩本体1和连接于钢管桩本体1下端的加固管2,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均呈
圆柱管状且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的外径相等,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连通。
[0038] 具体的,参照图3,钢管桩本体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柱11,钢管桩本体1与第一连接柱11一体连接,第一连接柱11呈空心的圆柱状,第一连接柱11的轴线与钢管桩本体1的
轴线共线,第一连接柱11的内径等于钢管桩本体1的内径,第一连接柱11的外径小于钢管桩
本体1的外径。第一连接柱11远离钢管桩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盘12,第一连接柱11
与第一连接盘12一体连接,第一连接盘12呈圆环盘状,第一连接盘12的轴线与第一连接柱
11的轴线共线,第一连接盘12的内径等于第一连接柱11的内径,第一连接盘12的外径大于
第一连接柱11的外径且小于钢管桩本体1的外径。
[0039] 参照图3,加固管2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柱21,加固管2与第二连接柱21一体连接,第二连接柱21呈空心的圆柱状,第二连接柱21的轴线与加固管2的轴线共线,第二连接
柱21的内外径分别等于第一连接柱11的内外径,第二连接柱21远离加固管2的一端连接有
第二连接盘22,第二连接柱21与第二连接盘22一体连接,第二连接盘22呈圆环盘状,第二连
接盘22的内外径分别等于第一连接盘12的内外径。
[0040] 参照图3,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连接时,第一连接盘12远离钢管桩本体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盘22远离加固管2的一端抵接,且第一连接盘12的轴线与第二连接盘22的轴线
共线,第一连接柱11、第一连接盘12、第二连接柱21及第二连接盘22之间对接有两个抱箍3。
抱箍3包括抱紧部31和连接部32,抱紧部31呈半圆环状,抱紧部31的外径同时等于钢管桩本
体1与加固管2的外径,抱紧部31的内径同时等于第一连接柱11与第二连接柱21的外径,抱
紧部31的内侧壁开设有供第一连接盘12和第二连接盘22嵌入的嵌槽311。嵌槽311为半圆环
槽,嵌槽311的轴线与抱紧部31的轴线共线,嵌槽311的两端分别贯穿抱紧部31的两端,嵌槽
311的槽宽等于第一连接盘12与第二连接盘22的厚度之和,使得第一连接盘12和第二连接
盘22可同时嵌入到嵌槽311内。连接部32呈矩形块状,每两个连接部32分别连接在同一抱紧
部31的两端,两个抱紧部31两端的连接部32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有螺钉。
[0041] 参照图3,将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进行连接时,先将钢管桩本体1下端的第一连接盘12与加固管2上端的第二连接盘22抵紧,然后利用两个抱箍3在第一连接柱11、第一连
接盘12、第二连接盘22与第二连接柱21处进行对接,使得第一连接盘12和第二连接盘22嵌
入到两个抱箍3内的嵌槽311,从而稳定地将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进行连接。另外,两个抱
箍3相互对接后,由于两个抱箍3的抱紧部31的外径均同时等于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的外
径,因此能够避免在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的连接处形成较大的凸出,从而避免影响钢管
桩本体1与加固管2的插入。
[0042] 参照图1和图3,连接部32的底部连接有易插块321,易插块321的水平截面沿竖直方向由上往下渐缩,当两个抱箍3对接时,两个易插块321朝向加固管2的一面均呈与加固管
2外壁贴合的光滑曲面,且两个易插块321相对的一面相互贴合。两个抱箍3的连接部32相互
连接后,两个连接部32底部的易插块321使得凸出于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连接处的连接
部32易于插入到土层中,减少对钢管桩本体1与加固管2插入到土层中的影响。
[0043] 参照图4,加固管2内竖直滑移设置有压力板4,加固管2的内壁开设有两条滑槽13,两条滑槽13的长度方向均与加固管2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条滑槽13沿加固管2的径向相对设
置。压力板4的外壁设置有两个滑块41,两个滑块41沿压力板4的径向分别设置在压力板4的
侧壁,两个滑块41分别与两条滑槽13配合设置,使得两个滑块41可分别在两条滑槽13内竖
直滑移,从而使得压力板4能够在加固管2内沿竖直方向滑移。
[0044] 参照图4,加固管2内设置有固定环5,固定环5呈圆环状,固定环5位于压力板4下方,固定环5与压力板4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具体的,压力板4与固定环5之间的弹性件为弹簧
51,弹簧51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弹簧51的绕固定环5的轴线均匀间隔排列,多个弹簧51
的上端均与压力板4下端连接且多个弹簧51的下端均与固定环5上端连接,通过多个绕固定
环5轴线排列的弹簧51,使得压力板4在去除压力后能够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多个调节板6向
上移动,以控制多个抗拔杆7嵌入容置槽内。
[0045] 参照图4,固定环5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保护柱52,多个保护柱52用于避免弹簧51过度压缩,多个保护柱52绕固定环5的轴线均匀间隔排列,且多个保护柱52分别一一对应地设
置在多个弹簧51内,通过设置保护柱52,当压力板4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51时,保住柱能够
避免压力板4过度压缩弹簧51,从而对弹簧51起保护效果。
[0046] 参照图4,压力板4的底部连接有连杆42,连杆42呈矩形杆状,连杆42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连杆42的四个侧壁均连接有调节板6,压力板4通过连杆42带动调节板6沿竖
直方向移动,当压力板4受到压力时,压力板4向下移动并带动调节板6向下移动,当压力板4
受到的压力去除后,压力板4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带动调节板6向上移动。
[0047] 参照图2和图4,调节板6呈倒置的直角梯形状,调节板6的底面竖直朝上,调节板6的直角面与连杆42的侧壁贴合,调节板6的斜面开设有第一条形口61,第一条形口61的长度
方向与调节板6的斜面平行。加固管2的外壁绕加固管2的轴线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容纳槽
23,容纳槽23的长度方向与加固管2的轴线平行,容纳槽23的下端转动设置有铰接轴231,铰
接轴2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容纳槽23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铰接轴231铰接有抗拔
杆7,抗拔杆7通过铰接摆动可摆入或摆出容纳槽23,抗拔杆7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口711,第二
条形口711的长度方向与抗拔杆7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条形口711贯穿抗拔杆7的两个相对
的侧壁。第一条形口61与第二条形口711之间连接有控制杆8,容纳槽23的槽底开设有供控
制杆8穿过的限位孔,控制杆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条形口61、第二条形口711滑动连接。当调
节板6向下移动时,调节板6通过控制杆8带动抗拔杆7摆出容置槽,当调节板6向上移动时,
调节板6通过控制杆8带动抗拔杆7摆入容置槽内。
[0048] 进一步的,参照图2,抗拔杆7包括抗拔部71和锋边部72,抗拔部71呈类矩形条状且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为圆角,第二条形口711开设在抗拔部71并贯穿抗拔部71,抗拔杆7
通过抗拔部71的一端与容置槽内的铰接轴231铰接。锋边部72呈长条状且其横截面呈三角
形,锋边部72的一侧长边侧壁与抗拔部71背离容置槽槽底的侧壁连接,在抗拔杆7摆出容置
槽的过程中,锋边部72的设置使得抗拔杆7易于从容置槽内摆出至土层中。
[0049]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压力板4通过连杆42带动调节板6沿竖直方向移动,当压力板4受到压力时,压力板4向下移动并带动调节板6向
下移动,当调节板6向下移动时,调节板6通过控制杆8带动抗拔杆7摆出容置槽,利用上述结
构,可先将钢管桩本体1和加固管2插入到土层中,然后往钢管桩本体1和加固管2内填土或
注浆使压力板4受压,从而使抗拔杆7摆出容纳槽23,使得多根抗拔杆7形成抗拔的倒刺,以
提高钢管桩的抗拔效果,从而提高钢管桩的稳定性;当压力板4受到的压力去除后,压力板4
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带动调节板6向上移动,当调节板6向上移动时,调节板6通过
控制杆8带动抗拔杆7摆入容置槽内,利用上述结构,在钢管桩本体1和加固管2插入到土层
中前,去除压力板4受到的压力,此时抗拔杆7摆入容纳槽23内,便于加固管2插入到土层中。
[0050]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