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943111.1

文献号 : CN11203111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孙洪涛马玉于瑞风

申请人 : 展形项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城市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包括道路面、线性通水口和降水位结构,线性通水口沿着道路面的延伸方向设置,且相邻两条线性通水口之间留设有间距;降水位结构设于线性通水口的下方;降水位结构包括水容置腔道和扩口部;扩口部具有大口端和小口端,小口端与线性通水口接通,大口端与水容置腔道接通;线性通水口的两侧沿扩口部到达水容置腔道的顶端入口形成三角形斜撑部。该装置能够在道路面有局部或整体积水时,有效避免车辆行驶造成飞溅,降低道路面的水位并同步辅助排水,有助于提升城市抗内涝的能力,减少损失;同时还能够在干旱季节雨后更好地储存收集水,有助于缓解旱季的缺水问题。

权利要求 :

1.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在铺设道路面时,根据道路面的总体宽度,以两两间隔范围在0.6 1.2m为条件确定~

各个线性通水口的位置a1、a2、a3……;

S2:在各个线性通水口的位置a1、a2、a3……分别放置一条支撑管线结构,并将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

该支撑管线结构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线性管路状结构,且该支撑管线结构具有一体设置的通口端支撑部、腔道支撑部及扩口支撑部;通口端支撑部采用长条块,通过通口端支撑部支撑形成线性通水口;

扩口支撑部具有一个窄口端和一个宽口端,且扩口支撑部的窄口端与通口端支撑部一体相连,扩口支撑部的宽口端与腔道支撑部一体相连,通过扩口支撑部支撑形成扩口部,通过腔道支撑部支撑形成水容置腔道;

在将路面铺设材料贴合各个支撑管线结构铺设之前,先在支撑管线结构的外表面贴合包覆一层不与支撑管线结构连接的柔性膜或者涂覆一层增滑剂,路面铺设材料能够在凝固后不会与支撑管线结构固定;

在将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时,通口端支撑部的顶端面与路面铺设材料铺设形成的道路面相平齐,通口端支撑部的顶端面能够暴露于道路面上方的空气中;

支撑管线结构采用传动带使用的塑料与金属复合材质,且在由通口端支撑部、腔道支撑部及扩口支撑部共同组成的支撑管线结构内形成气腔道;腔道支撑部及扩口支撑部能够在气腔道充压时膨大支撑,也能够在气腔道失压时紧缩以减少体积;支撑管线结构对应气腔道的壁厚最大为线性通水口的二分之一;

当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前,将支撑管线结构从其开口的一端通过充气泵向气腔道内充气,此时由于支撑管线结构的另一端封闭,因此气腔道内压快速增加,使得腔道支撑部及扩口支撑部相对于通口端支撑部膨大到预定降水位结构的形状,停止充气保持内压,进而以此形状为基础将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

对于降水位结构由其深度及宽度形成的单位内容量,根据相应道路面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及程度设置;对于形成降水位结构后的道路面的支撑性,根据相邻两条线性通水口之间间距、扩口部形成的三角形斜撑部对力的分解角度,结合预定的道路面的支撑数值测算相应参数;最终每个水容置腔道的截面宽度设为不大于相邻两条线性通水口之间间距的二分之一,即位于通水口一侧的一半水容置腔道的截面宽度不大于相邻两条线性通水口之间间距的四分之一;

S3:在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铺设好的路面铺设材料凝固后,将支撑管线结构从其开口的一端通过抽气泵向气腔道外抽气,此时气腔道内快速失压,使得腔道支撑部及扩口支撑部的共同厚度紧缩到对应通口端支撑部的大小,进而以此形状借助外力将各条支撑管线结构整体拉出;

S4:随着分段铺设道路面通过支撑管线结构同步分段形成通水口及降水位结构;通水口及降水位结构始终沿着道路面的延伸方向延伸,在到达城区湖泊或河流城市内涝不明显或不会造成影响的区域,或是郊外树木密集,集蓄水能力发达的位置,亦或是发生内涝的水流下游下水道井口安全区域时,通过支撑管线结构形成至少一条排水腔道作为分支将继续沿道路面延伸的通水口及降水位结构与安全区域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过程:

在支撑管线结构的扩口支撑部和腔道支撑部均匀开设若干个柱体成型部,柱体成型部采用槽路状,通过柱体成型部支撑形成路面支撑柱;

设置圆柱状柱体成型部的延伸方向与腔道支撑部的底端面垂直,路面支撑柱能够处于稳定的竖向支撑状态;

柱体成型部不与气腔道连通;且柱体成型部的侧壁在位于扩口支撑部和腔道支撑部开设有一个自适应缝口,自适应缝口的两侧缝壁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处于贴合状态,在其自身软质作用下也可以方便打开;

在建设路面支撑柱时,将放置好的支撑管线结构的柱体成型部内贴合柔性膜,并在柱体成型部内置入至少一条钢筋,将钢筋固定在支撑管线结构的放置面上,使钢筋保持竖向;

进而在钢筋外浇筑路面铺设材料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的路面铺设材料连为一体,路面支撑柱与水容置腔道和扩口部一体形成;

待路面铺设材料凝固后,借助外力取出支撑管线结构,此时柱体成型部的自适应缝口在自身软质作用下撑开并脱离路面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过程:

在支撑管线结构位于腔道支撑部的两侧端分别使用若干个套管内支撑杆和若干个套管外管;套管外管能够吻合套设于套管内支撑杆外;通过相邻两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的套管内支撑杆和套管外管配合支撑形成相邻两个降水位结构之间的共通道;套管外管不与气腔道连通;

在建设共通道时,根据预先选定的降水位结构的间隔位置放置支撑管线结构,并将相邻两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对应的套管内支撑杆和套管外管插接配合,根据两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距离调整套管内支撑杆处于套管外管内的位置,即调整插接程度;进而在调整好插接程度的套管内支撑杆和套管外管外贴合包覆柔性膜,并继续在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铺设路面铺设材料;

路面铺设材料凝固后,借助外力取出支撑管线结构,此时相邻两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的套管内支撑杆和套管外管分离,并各自随相应的支撑管线结构一同自道路面的通水口取出。

说明书 :

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及其施工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车辆经过时容易造成飞溅,弄脏车辆,影响行车及行人体
验。并且,随着近年来汛期降水量较多且较为集中,导致城市内涝频发,道路水位快速上升,
但仍较多地依赖井口下水道排水,排水效率有限,远远达不到水位上涨速度,在下水道内水
满时还存在反溢的现象,为城市内涝的及时排出产生了不利条件。为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
在保证承载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城市道路水位的道路结构。
[0003]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4]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及其施工和应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道路结构在保证承载性的基础上容易局部积水,并在遭遇城市内涝灾害时不能
起到降低道路水位作用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包括道路面,所述道路面具有一个延伸方向;所述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还包括:
[0007] 线性通水口,其设有若干条;若干条所述线性通水口沿着所述道路面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且相邻两条所述线性通水口之间留设有预定间距;和
[0008] 降水位结构,其具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降水位结构分别一一竖向对应设于若干条所述线性通水口的下方;在所述道路面具有积水时,积水能够自所述线性通水口下沉流
向相应的所述降水位结构内;
[0009] 所述降水位结构包括水容置腔道和扩口部;所述水容置腔道和所述扩口部均始终沿着所述线性通水口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扩口部具有一个大口端和一个小口端,其中所
述小口端与所述线性通水口对应接通,所述大口端与所述水容置腔道的顶端入口对应接
通;
[0010] 所述大口端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小口端的截面面积,所述线性通水口的两侧沿所述扩口部到达所述水容置腔道的顶端入口时形成一个三角形斜撑部。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2]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水容置腔道相对于所述道路面的深度根据道路面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及程度设置;所述水容置腔道的截面宽度根据相邻两条所述线性通水口
之间间距确定;
[0013] 每个所述水容置腔道的截面宽度不大于相邻两条所述线性通水口之间间距的二分之一。
[0014]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水容置腔道沿着所述道路面的延伸方向引流至城市内涝性低的区域。
[0015]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在所述道路面还具有至少一个连通下水道的下水道井口;在经过所述下水道井口的位置时,若干条所述水容置腔道共同通过一条排水腔道与所
述下水道井口连通。
[0016]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在所述扩口部靠近所述通水口的一侧端与所述水容置腔道之间固定架设有若干个路面支撑柱,所述路面支撑柱均竖向布置。
[0017]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降水位结构的水容置腔道之间均连通设有若干条共通道。
[0018] 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S1:在铺设道路面时,根据道路面的总体宽度,以两两间隔范围在0.6 1.2m为条件~
确定各个线性通水口的位置a1、a2、a3……;
[0020] S2:在各个线性通水口的位置a1、a2、a3……分别放置一条支撑管线结构,并将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
[0021] 该支撑管线结构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线性管路状结构,且该支撑管线结构具有一体设置的通口端支撑部、腔道支撑部及扩口支撑部;通口端支撑部采用长条块,通过
通口端支撑部支撑形成线性通水口;
[0022] 扩口支撑部具有一个窄口端和一个宽口端,且扩口支撑部的窄口端与通口端支撑部一体相连,扩口支撑部的宽口端与腔道支撑部一体相连,通过扩口支撑部支撑形成扩口
部,通过腔道支撑部支撑形成水容置腔道;
[0023] 在将路面铺设材料贴合各个支撑管线结构铺设之前,先在支撑管线结构的外表面贴合包覆一层不与支撑管线结构连接的柔性膜或者涂覆一层增滑剂,路面铺设材料能够在
凝固后不会与支撑管线结构固定;
[0024] 在将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时,通口端支撑部的顶端面与路面铺设材料铺设形成的道路面相平齐,通口端支撑部的顶端面能够暴露于道路面上方的空
气中;
[0025] 支撑管线结构采用传动带使用的塑料与金属复合材质,且在由通口端支撑部、腔道支撑部及扩口支撑部共同组成的支撑管线结构内形成气腔道;腔道支撑部及扩口支撑部
能够在气腔道充压时膨大支撑,也能够在气腔道失压时紧缩以减少体积;支撑管线结构对
应气腔道的壁厚最大为线性通水口的二分之一;
[0026] 当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前,将支撑管线结构从其开口的一端通过充气泵向气腔道内充气,此时由于支撑管线结构的另一端封闭,因此气腔道内压快
速增加,使得腔道支撑部及扩口支撑部相对于通口端支撑部膨大到预定降水位结构的形
状,停止充气保持内压,进而以此形状为基础将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
间;
[0027] 对于降水位结构由其深度及宽度形成的单位内容量,根据相应道路面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及程度设置;对于形成降水位结构后的道路面的支撑性,根据相邻两条线性通水
口之间间距、扩口部形成的三角形斜撑部对力的分解角度,结合预定的道路面的支撑数值
测算相应参数;最终每个水容置腔道的截面宽度设为不大于相邻两条线性通水口之间间距
的二分之一,即位于通水口一侧的一半水容置腔道的截面宽度不大于相邻两条线性通水口
之间间距的四分之一;
[0028] S3:在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铺设好的路面铺设材料凝固后,将支撑管线结构从其开口的一端通过抽气泵向气腔道外抽气,此时气腔道内快速失压,使得腔道支撑部及扩
口支撑部的共同厚度紧缩到对应通口端支撑部的大小,进而以此形状借助外力将各条支撑
管线结构整体拉出;
[0029] S4:随着分段铺设道路面通过支撑管线结构同步分段形成通水口及降水位结构;通水口及降水位结构始终沿着道路面的延伸方向延伸,在到达城区湖泊或河流城市内涝不
明显或不会造成影响的区域,或是郊外树木密集,集蓄水能力发达的位置,亦或是发生内涝
的水流下游下水道井口安全区域时,通过支撑管线结构形成至少一条排水腔道作为分支将
继续沿道路面延伸的通水口及降水位结构与安全区域接通。
[0030] 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过程:
[0031] 在支撑管线结构的扩口支撑部和腔道支撑部均匀开设若干个柱体成型部,柱体成型部采用槽路状,通过柱体成型部支撑形成路面支撑柱;
[0032] 设置圆柱状柱体成型部的延伸方向与腔道支撑部的底端面垂直,路面支撑柱能够处于稳定的竖向支撑状态;
[0033] 柱体成型部不与气腔道连通;且柱体成型部的侧壁在位于扩口支撑部和腔道支撑部开设有一个自适应缝口,自适应缝口的两侧缝壁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处于贴合状态,在其
自身软质作用下也可以方便打开;
[0034] 在建设路面支撑柱时,将放置好的支撑管线结构的柱体成型部内贴合柔性膜,并在柱体成型部内置入至少一条钢筋,将钢筋固定在支撑管线结构的放置面上,使钢筋保持
竖向;进而在钢筋外浇筑路面铺设材料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的路面铺设材料连为一
体,路面支撑柱与水容置腔道和扩口部一体形成;
[0035] 待路面铺设材料凝固后,借助外力取出支撑管线结构,此时柱体成型部的自适应缝口在自身软质作用下撑开并脱离路面支撑柱。
[0036] 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过程:
[0037] 在支撑管线结构位于腔道支撑部的两侧端分别使用若干个套管内支撑杆和若干个套管外管;套管外管能够吻合套设于套管内支撑杆外;通过相邻两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
的套管内支撑杆和套管外管配合支撑形成相邻两个降水位结构之间的共通道;套管外管不
与气腔道连通;
[0038] 在建设共通道时,根据预先选定的降水位结构的间隔位置放置支撑管线结构,并将相邻两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对应的套管内支撑杆和套管外管插接配合,根据两个支撑管
线结构之间距离调整套管内支撑杆处于套管外管内的位置,即调整插接程度;进而在调整
好插接程度的套管内支撑杆和套管外管外贴合包覆柔性膜,并继续在各个支撑管线结构之
间铺设路面铺设材料;
[0039] 路面铺设材料凝固后,借助外力取出支撑管线结构,此时相邻两个支撑管线结构之间的套管内支撑杆和套管外管分离,并各自随相应的支撑管线结构一同自道路面的通水
口取出。
[0040] 应用所述的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S1:发生降水时,在雨水落至道路面形成积水的趋势时直接流入道路面的通水口,并由通水口经扩口部下沉流至水容置腔道内,道路面在降雨量超出降水位结构的承载量之
前均能够保持一个无积水状态;
[0042] S2:位于降水位结构内的水沿着自身布置方向向地势较低的朝向流动,并最终流至城区湖泊或河流区域、郊外树木密集、集蓄水能力发达的位置、下水道井口的城市内涝不
明显或不会造成影响的安全区域,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0043] 并且雨水落入降水位结构内,降水位结构对应的通水口宽度相对较窄,通过降水位结构能够减少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进而降水位结构内的水流至城区湖泊或河流区
域、郊外树木密集、集蓄水能力发达的位置及下水道井口。
[0044]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45] 该装置能够在道路面有局部或整体积水时,使道路面的水能够沿着线性通水口下沉至降水位结构内,能够在保证道路面正常承载性的基础上,有效避免车辆行驶经过道路
面局部积水造成飞溅的情况发生,以及在整体内涝积水时能够有效降低道路面的水位并同
步辅助排水,进而有助于提升城市抗内涝的能力,减少损失;同时还能够在干旱季节下雨
后,雨水落入到降水位结构内有效减少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进而降水位结构内的水流
至城区湖泊或河流区域、郊外树木密集、集蓄水能力发达的位置及下水道井口更好地储存
收集水,有助于缓解旱季的缺水问题,提升了功能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4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
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
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
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4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整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004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5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施工方式使用的支撑管线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005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施工方式使用的支撑管线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005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3]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54]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施工方式使用的支撑管线结构的示意图。
[0055]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56]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施工方式使用的支撑管线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0057]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施工方式使用的支撑管线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0058]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59] 道路面1、线性通水口11、下水道井口12、排水腔道13;
[0060] 降水位结构2、水容置腔道21、扩口部22、共通道23、路面支撑柱24;
[0061] 支撑管线结构3、通口端支撑部31、腔道支撑部32、扩口支撑部33、气腔道34、柱体成型部35、自适应缝口36;
[0062] 套管内支撑杆4;
[0063] 套管外管5。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65] 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
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66] 实施例1
[006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包括道路面1、开设于所述道路面1的若干个线性通水口11以及若干个分别与所述线性通水口11一一对应
的降水位结构2,用以在道路面1有局部或整体积水时,使道路面1的水能够沿着线性通水口
11下沉至降水位结构2内,能够在保证道路面1正常承载性的基础上,有效避免车辆行驶经
过道路面1局部积水造成飞溅的情况发生,以及在整体内涝积水时能够有效降低道路面1的
水位并同步辅助排水,进而有助于提升城市抗内涝的能力,减少损失。具体设置如下:
[0068] 所述道路面1具有一个延伸方向,且所述道路面1开设有若干条沿其延伸方向布置的线性通水口11;若干条所述线性通水口11之间平行设置,且相邻两条所述线性通水口11
之间留设有预定间距,以保证道路面1的既定承载性。
[0069] 具体地,所述线性通水口11的宽度范围采用0.5 1.0厘米;相邻两条所述线性通水~
口11之间的间距范围采用0.6 1.2米。
~
[0070] 所述道路面1在每条所述线性通水口11的竖向对应下方均开设有一个降水位结构2,道路面1的局部积水或整体内涝积水能够自若干线性通水口11分别下沉流向相应的降水
位结构2内,从而实现降低道路面1水位的作用。
[0071] 具体的是,所述降水位结构2包括水容置腔道21和扩口部22;所述水容置腔道21和所述扩口部22均始终沿着所述线性通水口11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水容置腔道21为凹槽通
道式结构;所述扩口部22具有一个大口端和一个小口端,其中所述小口端与所述线性通水
口11对应接通,所述大口端与凹槽通道式所述水容置腔道21的顶端入口对应接通,所述大
口端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小口端的截面面积,所述线性通水口11的两侧沿所述扩口部22到
达所述水容置腔道21的顶端入口时均能够形成一个三角形斜撑部,以此实现通过窄口的线
性通水口11结合该三角形斜撑部保证预定的承载性,同时能够在扩口部22作用下使水容置
腔道21的容量大大增加,进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位。
[0072] 所述水容置腔道21相对所述道路面1的深度可依据相应区域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及程度而灵活设置。所述水容置腔道21的宽度可根据相邻两条所述线性通水口11之间间距
而确定,每个所述水容置腔道21的截面宽度不大于相邻两条所述线性通水口11之间间距的
二分之一,以进一步提升承载稳定性。
[0073] 当所述水容置腔道21的截面宽度较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所述三角形斜撑部内部及其底部增加钢结构。还可参照后述的实施例2设置。
[0074] 通过所述水容置腔道21将水沿着所述道路面1的延伸方向引流至湖泊或河流等城市内涝不明显或不会造成影响的区域。在所述道路面1还具有至少一个连通下水道的下水
道井口12;在经过所述下水道井口12的位置时,若干条所述水容置腔道21共同通过一条排
水腔道13与所述下水道井口12连通,以此有效降低道路面1上方的水位并将水辅助排出,降
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危害。在此对于该水容置腔道21引流至安全区域的其他实现形式不做限
制,任何能够实现相应功能效果的结构装置或方式,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75] 该实施例中所述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6] S1:在铺设道路面1时,根据道路面1的总体宽度,以两两间隔范围在0.6 1.2m为条~
件确定各个线性通水口11的位置a1、a2、a3……(参考图1)。
[0077] :在各个线性通水口11的位置a1、a2、a3……分别放置一条支撑管线结构3,并将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3之间。
[0078] 具体的是,请参考图4‑5,该支撑管线结构3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线性管路状结构,且该支撑管线结构3具有一体设置的通口端支撑部31、腔道支撑部32及扩口支撑部
33;其中,通口端支撑部31采用截面为矩形的长条块,通过通口端支撑部31支撑形成线性通
水口11;扩口支撑部33具有一个窄口端和一个宽口端,且扩口支撑部33的窄口端与通口端
支撑部31一体相连,扩口支撑部33的宽口端与腔道支撑部32一体相连,通过扩口支撑部33
支撑形成扩口部22,通过腔道支撑部32支撑形成水容置腔道21。
[0079] 在将路面铺设材料贴合各个支撑管线结构3铺设之前,先在支撑管线结构3的外表面均匀贴合包覆一层不与支撑管线结构3粘接或其他连接方式的柔性膜或者均匀涂覆一层
增滑剂,避免路面铺设材料在凝固后将支撑管线结构3固定,导致不便于拆除,为形成整体
石筑式结构创造条件,相较于填充管道支架等形式,成本更低,并且能够抗如柏油路等可能
出现的变形影响。
[0080] 在将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3之间时,通口端支撑部31的顶端面与路面铺设材料铺设形成的道路面1相平齐,即通口端支撑部31的顶端面能够暴露于道路
面1上方的空气中。
[0081] 为保证该支撑管线结构3具有预期的支撑性,并在路面结构成型后能够拆除支撑管线结构3,支撑管线结构3采用传动带使用的塑料与金属复合材质,且在由通口端支撑部
31、腔道支撑部32及扩口支撑部33共同组成的支撑管线结构3内形成一条气腔道34;腔道支
撑部32及扩口支撑部33能够在气腔道34充压时膨大支撑,也能够在气腔道34失压时紧缩以
减少体积。
[0082] 支撑管线结构3对应气腔道34的壁厚在0.25 0.5cm;在气腔道34失压使腔道支撑~
部32及扩口支撑部33紧缩时,使紧缩后的两侧整体壁厚在0.5 1cm,此时支撑管线结构3能
~
够有效地从线性通水口11借助外力取出。
[0083] 当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3之间前,将支撑管线结构3从其开口的一端通过充气泵向气腔道34内充气,此时由于支撑管线结构3的另一端封闭,因此气腔道34
内压快速增加,使得腔道支撑部32及扩口支撑部33相对于通口端支撑部31膨大到预定降水
位结构2的形状,停止充气保持内压,进而以此形状为基础将路面铺设材料铺设于各个支撑
管线结构3之间。
[0084] 关于降水位结构2的单位内容量(深度及宽度)根据相应区域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及程度而灵活设置(一般表现在低洼区可设置深度较大)。对于形成降水位结构2后的道路
面1的支撑性,根据相邻两条线性通水口11之间间距、扩口部22形成的三角形斜撑部对力的
分解角度,结合预定的道路面1的支撑数值测算相应参数,最终每个水容置腔道21的截面宽
度设为不大于相邻两条线性通水口11之间间距的二分之一,即位于通水口11一侧的一半水
容置腔道21的截面宽度不大于相邻两条线性通水口11之间间距的四分之一。
[0085] 在水容置腔道21的截面最终宽度仍较大时,在扩口部22形成的三角形斜撑部内部及其底部增加钢结构支撑。
[0086] :等待在各个支撑管线结构3之间铺设好的路面铺设材料凝固后,将支撑管线结构3从其开口的一端通过抽气泵向气腔道34外抽气,此时气腔道34内快速失压,使得腔道支撑
部32及扩口支撑部33的共同厚度紧缩到对应通口端支撑部31的大小,进而以此形状借助外
力将各条支撑管线结构3整体拉出。该方式在采用现有分段方式铺设道路面1时,较于在相
应段铺设完毕后自未铺设一端抽拉支撑管线结构3更省力,尤其在分段较长或处于一些路
面转向时,该方式铺设长度不受影响可任意选择,并且不易摩擦损坏支撑管线结构3。
[0087] :随着分段铺设道路面1通过支撑管线结构3同步分段形成通水口11及降水位结构2;通水口11及降水位结构2始终沿着道路面1的延伸方向延伸,在到达城区湖泊或河流等城
市内涝不明显或不会造成影响的区域,或是郊外树木密集,集蓄水能力发达的位置,亦或是
发生内涝的水流下游下水道井口12等安全区域时,通过支撑管线结构3形成至少一条排水
腔道13作为分支将继续沿道路面1延伸的通水口11及降水位结构2与安全区域接通,即可。
[0088] 该实施例中所述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9] S1:发生降水时,在雨水落至道路面1形成积水的趋势时直接流入道路面1的通水口11,并由通水口11经扩口部22下沉流至水容置腔道21内,道路面1在降雨量超出降水位结
构2的承载量之前均能够保持一个无积水状态。
[0090] :位于降水位结构2内的水沿着自身布置方向向地势较低的朝向流动,并最终流至城区湖泊或河流区域、郊外树木密集、集蓄水能力发达的位置、下水道井口12的城市内涝不
明显或不会造成影响的安全区域,以此使得雨水能够及时排出,降低发生城市内涝的可能
性;并且能够在干旱季节下雨后更好地存水,具体表现在由于雨水开始就落入到降水位结
构2内,而降水位结构2对应的通水口11宽度相对较窄,因此能够有效减少阳光直射,减少水
分蒸发,进而降水位结构2内的水流至城区湖泊或河流区域、郊外树木密集、集蓄水能力发
达的位置及下水道井口12时,有助于缓解旱季的缺水问题。
[0091] 实施例2
[0092] 在实施例2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如图6‑7所示,在所述扩口部22靠近所述通水口11
的一侧端与所述水容置腔道21之间固定架设有若干个路面支撑柱24,所述路面支撑柱24均
竖向布置,用以进一步提升降水位结构2对应的道路面1位置的支撑稳定性。
[0093] 该实施例中所述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基于实施例1中所述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参考图8,还包括以下步骤:
[0094] 在支撑管线结构3的扩口支撑部33和腔道支撑部32均匀开设若干个柱体成型部35,柱体成型部35采用圆柱状的槽路,通过柱体成型部35支撑形成路面支撑柱24。设置圆柱
状柱体成型部35的延伸方向与腔道支撑部32的底端面垂直,使得路面支撑柱24处于稳定的
竖向支撑状态。
[0095] 柱体成型部35不与气腔道34连通;且柱体成型部35的侧壁在位于扩口支撑部33和腔道支撑部32开设有一个自适应缝口36,使该自适应缝口36的两侧缝壁在自然状态下处于
贴合状态,在其自身软质作用下也可以方便打开。
[0096] 在建设路面支撑柱24时,将放置好的支撑管线结构3的柱体成型部35内贴合一层柔性膜,并且柱体成型部35内置入至少一条钢筋,将钢筋固定在支撑管线结构3的放置面
上,使钢筋保持竖向延伸;进而在钢筋外浇筑路面铺设材料与各个支撑管线结构3之间的路
面铺设材料连为一体,路面支撑柱24与水容置腔道21和扩口部22一体形成。
[0097] 待路面铺设材料凝固后,借助外力取出支撑管线结构3,此时柱体成型部35的自适应缝口36在自身软质作用下撑开并脱离路面支撑柱24即可。
[0098] 实施例3
[0099] 在实施例3中,对于与实施例1‑2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如图9所示,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降水位结构2
的水容置腔道21之间均连通设有若干条共通道23,用以通过共通道23使局部积水在下沉后
能够在各个降水位结构2之间有效扩散,避免单个降水位结构2因局部水容量不足而导致下
沉后漫溢的问题。
[0100] 该实施例中所述石筑式内涝降水位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基于实施例1中所述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参考图10‑11,还包括以下步骤:
[0101] 在支撑管线结构3位于腔道支撑部32的两侧端分别使用若干个套管内支撑杆4和若干个套管外管5;套管外管5能够吻合套设于套管内支撑杆4外;通过相邻两个支撑管线结
构3之间的套管内支撑杆4和套管外管5配合支撑形成相邻两个降水位结构2之间的共通道
23;套管外管5不与气腔道34连通。
[0102] 在建设共通道23时,根据预先选定的降水位结构2的间隔位置放置支撑管线结构3,并将相邻两个支撑管线结构3之间对应的套管内支撑杆4和套管外管5插接配合,根据两
个支撑管线结构3之间距离调整套管内支撑杆4处于套管外管5内的位置,即调整插接程度。
[0103] 进而在调整好插接程度的套管内支撑杆4和套管外管5外贴合包覆一层柔性膜,并继续在各个支撑管线结构3之间铺设路面铺设材料。
[0104] 待路面铺设材料凝固后,借助外力取出支撑管线结构3,此时相邻两个支撑管线结构3之间的套管内支撑杆4和套管外管5分离,并各自随相应的支撑管线结构3一同自道路面
1的通水口11取出,即可。
[0105]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