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846908.X

文献号 : CN11206481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兰宝

申请人 : 深圳市卓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属于外墙防渗技术领域,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包括外墙墙体,外墙墙体上、下、左、右四个侧墙面上均镶嵌安装有防水槽形框,每个防水槽形框内均填充有相匹配的加固填充块。可以实现针对外墙的四个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的问题,在外墙的四个侧墙面处设有特制的除水组件,当侧墙面连接处出现渗水时,除水组件可渗水进行吸收以及蒸发去除,从而防止渗水渗向内墙面,有效的保护了内墙面,同时,还设有自补缝组件,渗水的出现,可自动触发自补缝组件,对缝隙进行填补,从根本上解决外墙的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的问题,杜绝侧墙面连接有水渗向内墙面现象的发生。

权利要求 :

1.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包括外墙墙体(101),所述外墙墙体(101)上、下、左、右四个侧墙面上均镶嵌安装有防水槽形框(10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水槽形框(102)内均填充有相匹配的加固填充块(103),每个所述加固填充块(103)的内部均设置有除水组件,所述除水组件包括多个镶嵌安装于加固填充块(103)外表面上的触水面板(201),每个所述触水面板(20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水主芯(202),每个导水主芯(202)远离触水面板(201)的一侧均设有固定安装于外墙墙体(101)内部的密封除水球壳(203),所述导水主芯(202)远离触水面板(201)的一端贯穿防水槽形框(102)延伸至密封除水球壳(203)内,并固定连接有集水球(205),所述集水球(20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导水丝(206),所述密封除水球壳(203)内填充有遇水自热试剂(207),所述密封除水球壳(203)一侧的外壁上连通有导水管导出管(208),所述遇水自热试剂(207)为吸水膨胀材料和热塑性树脂以4:5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制成,所述导水丝(206)延伸插入遇水自热试剂(207)内,所述触水面板(201)、密封除水球壳(203)、集水球(205)、导水丝(206)采用同种亲水性材料制成,所述触水面板(201)的两侧均设有自补缝组件,所述自补缝组件包括开设于加固填充块(103)外表面上的补缝内置槽(301),所述补缝内置槽(3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储胶囊(302),所述弹性储胶囊(302)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钢针(303),所述补缝内置槽(301)的内部填充有自流补缝胶(304),所述补缝内置槽(301)的内部且位于弹性储胶囊(302)的下方填充有触发补缝剂(305),所述触发补缝剂(305)为吸水膨胀材料制成,所述导水主芯(2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同种材质的导水支芯(210),所述导水支芯(210)贯穿补缝内置槽(301)的侧壁并延伸插入触发补缝剂(305)中,所述自流补缝胶(304)为玻璃胶和铁粉以9:1的体积比均匀混合制成,所述加固填充块(103)的内部填充有磁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槽形框(102)采用防水材料制成,所述加固填充块(103)采用疏水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疏水硬质材料为氟树脂、有机硅树脂、氟硅树脂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导出管(208)远离密封除水球壳(203)的一端贯穿外墙墙体(101)的外墙面并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导水管导出管(20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2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主芯(202)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套管(204),所述密封套管(204)的两端分别与防水槽形 框(102)以及密封除水球壳(203)密封连接。

说明书 :

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外墙防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

背景技术

[0002]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建筑外墙就是用来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称为外墙。它的功能有:承担一定荷载、遮挡风雨、保温隔热、防止噪音、防火安全等。作
为围护结构的外墙应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以满足建筑热工的要求。如寒冷地区冬季室内
温度高于室外,热量易于从高温一侧向低温测传递,因此围护结构需采取保温措施,以减少
室内热损失。
[0003] 外墙除了需要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还需要具有很强的防水性能,外墙渗水,不仅会导致墙皮脱落,还会使内墙面出现水斑、发霉等现象,影响墙面的美观。
[0004] 外墙一般包括六个面,即外墙面、内墙面以及上、下、左、右四个侧墙面,现有技术中,外墙防渗主要是针对内、外墙面进行防水,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四个侧墙面作为外
墙与内墙等其他墙体以及地面的连接处,防渗技术还较为落后,一旦墙体连接的不够密实、
留有缝隙,就容易导致渗水的现象的发生,渗水会流向内墙面,导致内墙面受损,因此,我们
针对外墙的四个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的问题,提出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

发明内容

[0005]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它可以实现针对外墙的四个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的问题,在外墙的四个侧墙面处
设有特制的除水组件,当侧墙面连接处出现渗水时,除水组件可渗水进行吸收以及蒸发去
除,从而防止渗水渗向内墙面,有效的保护了内墙面,同时,还设有自补缝组件,渗水的出
现,可自动触发自补缝组件,对缝隙进行填补,从根本上解决外墙的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
的问题,杜绝侧墙面连接有水渗向内墙面现象的发生。
[0007] 2.技术方案
[0008]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 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包括外墙墙体,所述外墙墙体上、下、左、右四个侧墙面上均镶嵌安装有防水槽形框,每个所述防水槽形框内均填充有相匹配的加固填充
块,每个所述加固填充块的内部均设置有除水组件,所述除水组件包括多个镶嵌安装于加
固填充块外表面上的触水面板,每个所述触水面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水主芯,每个导
水主芯远离触水面板的一侧均设有固定安装于外墙墙体内部的密封除水球壳,所述导水主
芯远离触水面板的一端贯穿防水槽形框延伸至密封除水球壳内,并固定连接有集水球,所
述集水球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导水丝,所述密封除水球壳内填充有
遇水自热试剂,所述密封除水球壳一侧的外壁上连通有导水管导出管,所述触水面板的两
侧均设有自补缝组件。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自补缝组件包括开设于加固填充块外表面上的补缝内置槽,所述补缝内置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储胶囊,所述弹性储胶囊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
钢针,所述补缝内置槽的内部填充有自流补缝胶,所述补缝内置槽的内部且位于弹性储胶
囊的下方填充有触发补缝剂。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补缝剂为吸水膨胀材料制成,所述导水主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同种材质的导水支芯,所述导水支芯贯穿补缝内置槽的侧壁并延伸插入触发补缝剂
中,墙体连接处有渗水时,导水主芯将渗水导给集水球的同时,还会将一部分的渗水通过导
水支芯导至触发补缝剂处,触发补缝剂吸水膨胀向上挤压弹性储胶囊,带动钢针将弹性储
胶囊的顶端刺破,从而使自流补缝胶流出进行自动补缝。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自流补缝胶为玻璃胶和铁粉以9:1的体积比均匀混合制成,所述加固填充块的内部填充有磁粉,自流补缝胶中的玻璃胶可填补连接处的缝隙,磁粉和铁粉间
的磁吸力,使得加固填充块对自流补缝胶有一个吸引、导流的作用,从而在弹性储胶囊破裂
后,自流补缝胶可沿着加固填充块流向墙体连接处的缝隙,并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凝固,从而
消除连接处的缝隙,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外墙的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的问题,杜绝侧墙面
连接有水渗向内墙面现象的发生。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槽形框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可防止渗水渗入墙体内部,所述加固填充块采用疏水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疏水硬质材料为氟树脂、有机硅树脂、氟硅树脂的一
种,疏水硬质材料制成的加固填充块,一方面可保证外墙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便于将渗水导
向触水面板处。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遇水自热试剂为吸水膨胀材料和热塑性树脂以4:5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制成,所述导水丝延伸插入遇水自热试剂内,所述触水面板、密封除水球壳、集水球、导
水丝采用同种亲水性材料制成,当侧墙面连接处有渗水时,触水面板可将渗水依次经导水
主芯、集水球、导水丝导给遇水自热试剂,防止渗水流向内墙面,对内墙面造成损伤,且遇水
自热试剂中的吸水膨胀材料吸收渗水发生膨胀,进而对热塑性树脂造成挤压,热塑性树脂
具有受到挤压会发热的特性,热塑性树脂的发热的可提高密封除水球壳内的温度,进而加
速渗水的蒸发,除去渗水,有利于除水组件对渗水的吸收。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管导出管远离密封除水球壳的一端贯穿外墙墙体的外墙面并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导水管导出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导水管导出管的设置,
可便于水蒸气的流出,防水透气膜可防止外界的水流入密封除水球壳内,同时还能防止遇
水自热试剂洒落、泄漏。
[0016]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主芯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套管,所述密封套管的两端分别与防水槽型框以及密封除水球壳密封连接,密封套管的设置,可提供一个密封、防水的效果,
防止渗水流入外墙墙体内部。
[0017] 3.有益效果
[0018]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9] (1)本方案针对外墙的四个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的问题,在外墙的四个侧墙面处设有特制的除水组件,当侧墙面连接处出现渗水时,除水组件可渗水进行吸收以及蒸发
去除,从而防止渗水渗向内墙面,有效的保护了内墙面,同时,还设有自补缝组件,渗水的出
现,可自动触发自补缝组件,对缝隙进行填补,从根本上解决外墙的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
的问题,杜绝侧墙面连接有水渗向内墙面现象的发生。
[0020] (2)防水槽形框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可防止渗水渗入墙体内部,加固填充块采用疏水硬质材料制成,疏水硬质材料为氟树脂、有机硅树脂、氟硅树脂的一种,疏水硬质材料制
成的加固填充块,一方面可保证外墙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便于将渗水导向触水面板处。
[0021] (3)遇水自热试剂为吸水膨胀材料和热塑性树脂以: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制成,导水丝延伸插入遇水自热试剂内,触水面板、密封除水球壳、集水球、导水丝采用同种亲水性材
料制成,当侧墙面连接处有渗水时,触水面板可将渗水依次经导水主芯、集水球、导水丝导
给遇水自热试剂,防止渗水流向内墙面,对内墙面造成损伤,且遇水自热试剂中的吸水膨胀
材料吸收渗水发生膨胀,进而对热塑性树脂造成挤压,热塑性树脂具有受到挤压会发热的
特性,热塑性树脂的发热的可提高密封除水球壳内的温度,进而加速渗水的蒸发,除去渗
水,有利于除水组件对渗水的吸收。
[0022] (4)导水管导出管的设置,可便于水蒸气的流出,防水透气膜可防止外界的水流入密封除水球壳内,同时还能防止遇水自热试剂洒落、泄漏。
[0023] (5)密封套管的设置,可提供一个密封、防水的效果,防止渗水流入外墙墙体内部。
[0024] (6)触发补缝剂为吸水膨胀材料制成,导水主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同种材质的导水支芯,导水支芯贯穿补缝内置槽的侧壁并延伸插入触发补缝剂中,墙体连接处有渗水
时,导水主芯将渗水导给集水球的同时,还会将一部分的渗水通过导水支芯导至触发补缝
剂处,触发补缝剂吸水膨胀向上挤压弹性储胶囊,带动钢针将弹性储胶囊的顶端刺破,从而
使自流补缝胶流出进行自动补缝。
[0025] (7)自流补缝胶为玻璃胶和铁粉以:的体积比均匀混合制成,加固填充块的内部填充有磁粉,自流补缝胶中的玻璃胶可填补连接处的缝隙,磁粉和铁粉间的磁吸力,使得加固
填充块对自流补缝胶有一个吸引、导流的作用,从而在弹性储胶囊破裂后,自流补缝胶可沿
着加固填充块流向墙体连接处的缝隙,并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凝固,从而消除连接处的缝隙,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外墙的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的问题,杜绝侧墙面连接有水渗向内墙面
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外墙墙体内的剖视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防水槽形框内的剖视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密封除水球壳处的侧视截面图;
[0031] 图6为本发明弹性储胶囊内的剖视图。
[0032] 图中标号说明:
[0033] 101、外墙墙体;102、防水槽形框;103、加固填充块;201、触水面板;202、导水主芯;203、密封除水球壳;204、密封套管;205、集水球;206、导水丝;207、遇水自热试剂;导出管
208、导出管;209、防水透气膜;210、导水支芯;301、补缝内置槽;302、弹性储胶囊;303、钢
针;304、自流补缝胶;305、触发补缝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
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
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7] 实施例1:
[0038] 请参阅图1‑5,一种自补缝除水型防渗建筑外墙,包括外墙墙体101,外墙墙体101上、下、左、右四个侧墙面上均镶嵌安装有防水槽形框102,每个防水槽形框102内均填充有
相匹配的加固填充块103,防水槽形框102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可防止渗水渗入墙体内部,加
固填充块103采用疏水硬质材料制成,疏水硬质材料为氟树脂、有机硅树脂、氟硅树脂的一
种,疏水硬质材料制成的加固填充块103,一方面可保证外墙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便于将渗
水导向触水面板201处,每个加固填充块103的内部均设置有除水组件,除水组件包括多个
镶嵌安装于加固填充块103外表面上的触水面板201,每个触水面板20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
有导水主芯202,每个导水主芯202远离触水面板201的一侧均设有固定安装于外墙墙体101
内部的密封除水球壳203,导水主芯202远离触水面板201的一端贯穿防水槽形框102延伸至
密封除水球壳203内,并固定连接有集水球205,集水球20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
均匀分布的导水丝206,密封除水球壳203内填充有遇水自热试剂207,密封除水球壳203一
侧的外壁上连通有导水管导出管208,遇水自热试剂207为吸水膨胀材料和热塑性树脂以4:
5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制成,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中的一种,导
水丝206延伸插入遇水自热试剂207内,触水面板201、密封除水球壳203、集水球205、导水丝
206采用同种亲水性材料制成,亲水材料为棉、麻、粘胶纤维中的一种,当侧墙面连接处有渗
水时,触水面板201可将渗水依次经导水主芯202、集水球205、导水丝206导给遇水自热试剂
207,防止渗水流向内墙面,对内墙面造成损伤,且遇水自热试剂207中的吸水膨胀材料吸收
渗水发生膨胀,进而对热塑性树脂造成挤压,热塑性树脂具有受到挤压会发热的特性,热塑
性树脂的发热的可提高密封除水球壳203内的温度,进而加速渗水的蒸发,除去渗水,有利
于除水组件对渗水的吸收,导水管导出管208远离密封除水球壳203的一端贯穿外墙墙体
101的外墙面并与外部相连通,导水管导出管20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209,导水
管导出管208的设置,可便于水蒸气的流出,防水透气膜209可防止外界的水流入密封除水
球壳203内,同时还能防止遇水自热试剂207洒落、泄漏,导水主芯202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
套管204,密封套管204的两端分别与防水槽形框102以及密封除水球203密封连接,密封套
管204的设置,可提供一个密封、防水的效果,防止渗水流入外墙墙体101
[0039] 内部。
[0040] 请参阅图4和图6,触水面板201的两侧均设有自补缝组件,自补缝组件包括开设于加固填充块103外表面上的补缝内置槽301,补缝内置槽3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储胶
囊302,弹性储胶囊302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钢针303,补缝内置槽301的内部填充有
自流补缝胶304,补缝内置槽301的内部且位于弹性储胶囊302的下方填充有触发补缝剂
305,触发补缝剂305为吸水膨胀材料制成,导水主芯2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同种材质的导
水支芯210,导水支芯210贯穿补缝内置槽301的侧壁并延伸插入触发补缝剂305中,墙体连
接处有渗水时,导水主芯202将渗水导给集水球205的同时,还会将一部分的渗水通过导水
支芯210导至触发补缝剂305处,触发补缝剂305吸水膨胀向上挤压弹性储胶囊302,带动钢
针303将弹性储胶囊302的顶端刺破,从而使自流补缝胶304流出进行自动补缝,自流补缝胶
304为玻璃胶和铁粉以9:1的体积比均匀混合制成,加固填充块103的内部填充有磁粉,自流
补缝胶304中的玻璃胶可填补连接处的缝隙,磁粉和铁粉间的磁吸力,使得加固填充块103
对自流补缝胶304有一个吸引、导流的作用,从而在弹性储胶囊302破裂后,自流补缝胶304
可沿着加固填充块103流向墙体连接处的缝隙,并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凝固,从而消除连接处
的缝隙,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外墙的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的问题,杜绝侧墙面连接有水渗
向内墙面现象的发生,制作遇水自热试剂207以及触发补缝剂305的吸水膨胀材料,可分别
根据密封除水球壳203、补缝内置槽301的大小进行适应性选择,要避免膨胀系数过大导致
墙体受损,玻璃胶为市面上常见的产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0041] 本发明针对外墙的四个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的问题,在外墙的四个侧墙面处设有特制的除水组件,当侧墙面连接处出现渗水时,除水组件可渗水进行吸收以及蒸发去除,
从而防止渗水渗向内墙面,有效的保护了内墙面,同时,还设有自补缝组件,渗水的出现,可
自动触发自补缝组件,对缝隙进行填补,从根本上解决外墙的侧墙面连接处容易渗水的问
题,杜绝侧墙面连接有水渗向内墙面现象的发生。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