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859003.6

文献号 : CN1120790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祁龙李斌

申请人 : 上海广野金属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属于传送装置的领域,包括板式传输机,所述板式传输机上设置有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传输机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邻近板式传输机的一端与进料口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传送带远离板式传输机的一侧与连接板相对的位置安装有支撑架,所述传送带邻近板式传输机的端部安装有与传送带相垂直的挡板,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位于挡板的内侧设置有沿着传送带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限制气门桥沿着传送带进行移动的限位组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推动气门桥朝向板式传输机移动的推动组件。本申请具有减少车间工人的体力浪费的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包括板式传输机(1),所述板式传输机(1)上设置有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上开设有进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传输机(1)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邻近板式传输机(1)的一端与进料口(12)之间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传送带(2)远离板式传输机(1)的一侧与连接板(3)相对的位置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传送带(2)邻近板式传输机(1)的端部安装有与传送带(2)相垂直的挡板(22),所述传送带(2)的上方位于挡板(22)的内侧设置有沿着传送带(2)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传感器(54)与第二传感器(55),所述连接板(3)上设置有限制气门桥沿着传送带(2)进行移动的限位组件(6),所述支撑架(4)上设置有推动气门桥朝向板式传输机(1)移动的推动组件(7);

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表面的第一气缸(61),所述第一气缸(6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传送带(2)相垂直的限位板(622),所述限位板(622)位于第一传感器(54)与第二传感器(55)之间;

所述连接板(3)上位于第一气缸(61)的两侧以及板式传输机(1)上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导轨(31);

所述板式传输机(1)上位于每一个导轨(3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气门桥的定位组件(14);

所述传送带(2)上设置有第二壳体(23),所述第二壳体(23)远离挡板(22)的端部开设有上料口(231),所述传送带(2)上位于上料口(231)的位置设置有将上料口(231)分为相同大小两部分的分隔板(232);

所述分隔板(232)与第二壳体(23)相邻的边界均设置有斜面(2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架(4)上表面的第二气缸(71),所述第二气缸(7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对与传送带(2)相垂直的连接杆(73),所述连接杆(73)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推板(7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4)包括固定连接在板式传输机(1)上与气门桥端头相贴合的的定位块(141)以及固定连接在板式传输机(1)上与气门桥侧壁相抵接的定位柱(1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传输机(1)位于第一壳体(11)的外侧设置有一对第三传感器(13),所述第一壳体(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对信号传输孔(111),所述第三传感器(13)倾斜设置且指向信号传输孔(111)。

说明书 :

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传送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发动机是一部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
[0003] 目前发动机在生产制造时往往需要利用传送带对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传送,例如在对发动机中的气门桥进行传送时即采用如图1所示的板式传输机1,在板式传输
机1上侧设置有第一壳体11,并在第一壳体11上位于板式传输机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2,
当需要对气门桥进行上料时,车间工人手动将气门桥放置在板式传输机1的进料口12处。
[0004] 由于气门桥的存放箱与板式传输机1之间存在较远的距离,所以车间工人在对气门桥进行上料时,需要行进一段距离才能将气门桥放置在板式传输机1上。针对上述中的相
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对气门桥进行上料时车间工人会浪费较多体力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减少车间工人的体力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包括板式传输机,所述板式传输机上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
壳体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板式传输机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邻近板式传输机
的一端与进料口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传送带远离板式传输机的一侧与连接板相对的位
置安装有支撑架,所述传送带邻近板式传输机的端部安装有与传送带相垂直的挡板,所述
传送带的上方位于挡板的内侧设置有沿着传送带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
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限制气门桥沿着传送带进行移动的限位组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
有推动气门桥朝向板式传输机移动的推动组件。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气门桥进行传送时,首先将两个气门桥同时放置在传送带上,且两个气门桥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当第一个气门桥传送至与挡板相抵
接的位置时,该气门桥位于第一传感器的下方,此时第一传感器发出指令并控制限位组件
对第二个气门桥进行阻挡,当第二个气门桥抵接在限位组件上时,该气门桥位于第二传感
器的下方,此时第二传感器控制推动组件带动两个气门桥移动至板式传输机上,从而能够
避免操作工人需要行进一段距离才能将气门桥放置在板式传输机上,节省了操作工人的体
力。
[0008]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表面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传送带相垂直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之
间。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传感器发出信号时,第一气缸带动限位板移动传送带上,从而实现对气门桥进行阻挡。
[0010] 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表面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对与传送带相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推
板。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传感器发出信号时,第二气缸带动两个推板朝向板式传输机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将两个气门桥同时推向板式传输机。
[0012]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位于第一气缸的两侧以及板式传输机上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导轨。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气门桥中间位置为圆筒,所以通过设置导轨能够使得气门桥在移动过程中始终沿着导轨进行前进,从而避免气门桥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离。
[0014] 优选的,所述板式传输机上位于每一个导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气门桥的定位组件。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组件能够保证移动至板式传输机上的气门桥全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6]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板式传输机上与气门桥端头相贴合的的定位块以及固定连接在板式传输机上与气门桥侧壁相抵接的定位柱。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气缸将气门桥推动至板式传输机上时,气门桥的端头与定位块的侧壁相贴合,气门桥的弧形侧壁与定位柱相抵接,从而能够保证气门桥沿
着板式传输机的长度方向放置,进而能够保证所有的气门桥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8] 优选的,所述板式传输机位于第一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一对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对信号传输孔,所述第三传感器倾斜设置且指向信号传输孔。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气门桥全部移动至板式传输机上时,一对第三传感器同时检测到相对位置上的气门桥,此时一对第三传感器同时控制板式传输机对气门桥
进行传送。
[0020]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挡板的端部开设有上料口,所述传送带上位于上料口的位置设置有将上料口分为相同大小两部分的分隔板。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分隔板能够将上料口分成距离相等的两部分,从而能够保证同时将两个气门桥放置在传送带上,同时能够控制两个气门桥之间存在一定的间
距。
[0022]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与第二壳体相邻的边界均设置有斜面。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面一方面能够更加方便的将气门桥放置在传送带上,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坚硬的棱角划破车间工人的手部。
[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 1.通过设置传送带并利用连接板对传送带与板式传输机进行连接能够使得气门桥沿着传送带移动至连接板的位置,然后控制推动组件带动两个气门桥朝向板式传输机进
行移动,从而实现将气门桥传送至板式传输机上,能够避免操作工人需要行进一段距离才
能将气门桥放置在板式传输机上,节省了操作工人的体力;
[0026] 2.由于气门桥中间位置为圆筒,所以通过设置导轨能够使得气门桥在移动过程中始终沿着导轨进行前进,从而避免气门桥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离;
[0027] 3.当第二气缸将气门桥推动至板式传输机上时,气门桥的端头与定位块的侧壁相贴合,气门桥的弧形侧壁与定位柱相抵接,从而能够保证气门桥沿着板式传输机的长度方
向放置,进而能够保证所有的气门桥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背景技术中体现板式传输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实施例中体现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支撑架与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板式传输机以及传送带相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3] 附图标记说明:1、板式传输机;11、第一壳体;111、信号传输孔;12、进料口;13、第三传感器;14、定位组件;141、定位块;142、定位柱;2、传送带;21、边框;22、挡板;23、第二壳
体;231、上料口;232、分隔板;233、斜面;3、连接板;31、导轨;4、支撑架;5、感应机构;51、竖
直板;52、水平板;53、支撑板;54、第一传感器;55、第二传感器;6、限位组件;61、第一气缸;
62、限位件;621、第一安装板;622、限位板;7、推动组件;71、第二气缸;72、第二安装板;73、
连接杆;74、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结合附图2‑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如图2所示,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板式传输机1一侧的传送带2,传送带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传送带2相平齐的边框
21。在传送带2与板式传输机1相邻近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3对二者进行连接,传送带2远离
板式传输机1的一端为气门桥的上料端。在传送带2远离板式传输机1的一侧与连接板3相对
的位置设置有支撑架4。
[0036]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与支撑架4相贴合的边框21的上表面安装有感应机构5,同时在连接板3上设置有限制气门桥沿着传送带2进行移动的限位组件6,在支撑架4上设置有将
气门桥由传送带2推送到板式传输机1上的的推动组件7,在传送带2远离上料端的端部固定
连接有垂直于传送带2长度方向的挡板22。
[0037] 感应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边框21上的竖直板51,在竖直板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传送带2上方的水平板52,在水平板5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样呈水平状态的支撑板53,
在支撑板53上远离上料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感器54,在支撑板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有第二传感器55。
[0038] 限位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上的第一气缸61,在第一气缸6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呈L形的限位件62,限位件62包括与第一气缸61相固定的第一安装板621,在安装板远
离挡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传送带2相垂直的限位板622,且限位板622位于第一传感器
54与第二传感器55之间的位置。
[0039] 推动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4上的第二气缸71,在第二气缸7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72,在第二安装板7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传送带2相垂直的连接杆73,
在连接杆73远离第二气缸71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气门桥的推板74,当推板74移
动至连接上时,两个推板74分别位于第一气缸61的两侧。
[0040] 当需要将气门桥由传送带2推送至板式传输机1上时,首先在传送带2的上料端对气门桥进行上料,在对气门桥进行上料时需要一次性将两个气门桥放置在传送带2上,且两
个气门桥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当第一个气门桥传送至与挡板22相抵接的位置时,该气
门桥位于第一传感器54的下方,此时第一传感器54发出指令并控制第一气缸61带动限位板
622移动至传送带2上,此时第二个气门桥在传送的过程中会抵接在限位板622上。
[0041] 当第二个气门桥抵接在限位板622上时,该气门桥位于第二传感器55的下方,此时第二传感器55控制第二气缸71带动推板74朝向板式传输机1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将气门桥
推送至板式传输机1上。
[0042]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板式传输机1上位于壳体的外侧安装有一对第三传感器13,并在第一壳体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对信号传输孔111,第三传感器13均倾斜设置并指向信号
传输孔111,当两个气门桥全部移动至板式传输机1上时,一对第三传感器13同时检测到相
对位置上的气门桥,此时一对第三传感器13同时控制板式传输机1对气门桥进行传送。
[0043] 气门桥中间为圆筒,且中间圆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凸出于气门桥的其他部位,在气门桥上圆筒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上朝向板式传输机1的侧壁呈弧形,在连
接部远离圆筒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端头。当推板74推动气门桥朝向板式传输机1进行移动
时,圆筒的底部与连接板3和板式传输机1相接触,为了使得气门桥朝向板式传输机1移动的
过程中更加稳定,在连接板3以及板式传输机1上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导轨31,通过设置
导轨31能够使得气门桥尽量沿着导轨31进行滑动,从而减小气门桥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
离的可能性。
[0044] 在板式传输机1上相邻的两块传送板上设置有对气门桥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14,通过设置定位组件14能够保证每一个传送至板式传输机1上的气门桥均处于同一水平线
上。定位组件14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其中一块传送板上的定位块141以及固定连接在相邻
传送板上的定位柱142。每一个定位组件14中的定位柱142与传送带2上料端的距离均大于
定位块141与上料端之间的距离。
[0045] 当气门桥在推板74的推力作用下移动至板式传输机1上时,气门桥上邻近传送带2上料端的端头贴合在定位块141的侧壁上,远离该端头的连接部的弧形侧壁抵接在定位柱
142上,此时气门桥沿着板式传输机1的长度方向放置,从而能够保证所有的气门桥处于同
一水平线上。
[0046] 参照图2,在传送带2的上方设置有将传送带2罩住的第二壳体23,并在壳体上位于上料端的位置开设有上料口231,在上料口231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32,通过设置
分隔板232能够将上料口231分成距离相等的两部分,从而能够保证同时将两个气门桥放置
在传送带2上,同时能够控制两个气门桥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在分隔板232与第二壳体23
相邻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斜面233,通过设置斜面233一方面能够更加方便的将气门桥放置在
传送带2上,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坚硬的棱角划破车间工人的手部。
[0047]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上料传送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对气门桥进行传送时,首先将两个气门桥分别放置在上料口231中位于分隔板232两侧的位置,此时传送
带2会带动两个气门桥朝向挡板22进行移动,当第一个气门桥与挡板22发生抵接时,第一气
缸61带动限位板622移动至传送带2上对第二个气门桥进行阻挡;当第二个气门桥与限位板
622发生抵接时,第一气缸61带动两个推板74朝向板式传输机1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将两个
气门桥推送至板式传输机1上。
[0048] 当位于板式传输机1上的两个第三传感器13同时检测到气门桥的存在时,两个第三传感器13带动板式传输机1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气门桥进行传送。
[0049]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