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丝机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949016.2

文献号 : CN11211184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龙奕霖李美善

申请人 : 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送丝机构,涉及针织机械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该送丝机构包括输送结构,输送结构包括送出组件、收回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收回组件包括收卷件和收回转轴,收回转轴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单向驱转件,收回单向驱转件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驱转齿轮。送出组件包括夹送件和的送出转轴,送出转轴同轴固定设置有送出单向驱转件,送出单向驱转件的单向驱转方向与收回单向驱转件的单向驱转方向相反,送出单向驱转件同轴固定设置有送出驱转齿轮。通过收回单向驱转件和送出单向驱转件来控制收回转轴和送出转轴的转动,避免收回转轴和送出转轴同时输出转动力矩,减少因收回组件移动封锁丝的速率和送出组件移动封锁丝的速率不同而导致的封锁丝拉扯损伤。

权利要求 :

1.一种送丝机构,包括底座(0),其特征在于:该送丝机构还包括输送结构(1),所述输送结构(1)包括送出组件(11)、收回组件(12)以及驱动组件(13);

所述收回组件(12)包括收卷件(121)和驱使收卷件(121)转动的收回转轴(122),所述收回转轴(122)与所述底座(0)转动连接,所述收回转轴(122)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单向驱转件(123),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123)的外壁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驱转齿轮(124);

所述送出组件(11)包括夹送件(111)和驱使所述夹送件(111)转动的送出转轴(112),所述送出转轴(112)与所述底座(0)转动连接,所述送出转轴(112)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送出单向驱转件(113),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113)的单向驱转方向与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123)的单向驱转方向相反,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113)的外壁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送出驱转齿轮(114);

所述驱动组件(13)用于驱使所述收回驱转齿轮(124)和所述送出驱转齿轮(114)同步转动;

所述底座(0)上有限制所述收卷件(121)转动的刹车组件(15),所述刹车组件(15)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0)的安装架(151)和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51)的刹车轮(152),所述刹车轮(152)的外圆面与所述收卷件(121)的外圆面抵触;

所述安装架(151)包括第一转动部(1511)、第一安装部(1512)和第一调节部(1513),所述第一安装部(1512)和所述第一调节部(151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1511)的外壁面上,所述刹车轮(15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512)上,所述第一调节部(1513)上穿设有第一调节螺栓(1514),所述底座(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栓(1514)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接块(15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123)和/或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113)为单向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123)和/或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113)均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轴线与所述外圈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通过棘轮棘爪连接,所述棘轮的轴线与所述内圈的轴线重合;

当所述棘轮位于所述内圈的外圆面上时,所述棘爪位于所述外圈上;

当所述棘轮位于所述外圈的内壁面上时,所述棘爪位于所述内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送件(111)包括主动输送轮(1111)和从动输送轮(1112),所述从动输送轮(1112)在所述底座(0)转动,所述主动输送轮(1111)同轴固定设置于所述送出转轴(112),所述主动输送轮(1111)与所述从动输送轮(1112)之间形成有供封锁丝夹送的夹送间隙(1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件(121)为收卷盘,所述收卷件(121)的盘面边缘处设置有若干第一磁性件(1211),所有第一磁性件(1211)以所述收卷件(12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设置,所述底座(0)上设置有第一磁传感器(17),所述第一磁传感器(17)位于所述收卷件(121)盘面的边缘处,所述第一磁传感器(17)能够检测所述第一磁性件(1211)的磁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0)上架设有稳定架(16),所述送出组件(11)和所述收回组件(12)均位于所述稳定架(16)靠近所述底座(0)的一侧,所述送出转轴(112)与稳定架(16)转动连接,所述收回转轴(122)与所述稳定架(16)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封锁丝移动状态的被动牵引结构(2),所述被动牵引结构(2)位于所述送出组件(11)和所述收回组件(12)之间,所述被动牵引结构(2)包括牵引轮(22)和用于将封锁丝压紧于所述牵引轮(22)外圆面的辅助轮(23),所述辅助轮(23)与所述牵引轮(22)均与所述底座(0)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轮(22)的轮面边缘处设置有若干第二磁性件(222),所有第二磁性件(222)以所述牵引轮(22)的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设置,所述底座(0)上设置有第二磁传感器(25),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5)位于所述牵引轮(22)轮面的边缘处,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5)能够检测第二磁性件(222)的磁性。

说明书 :

一种送丝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针织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送丝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针织机械在编织织片前需要起底装置,而相关技术的起底装置主要包括封锁丝及其送丝机构。需要起底时送丝机构送出封锁丝,使封锁丝穿过各起底线圈;起底完成后送丝
机构收回封锁丝,使封锁丝从各起底线圈内退出。因此,相关的收丝机构需要完成送出动作
和回收动作。
[0003]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送出动作和收回动作切换的瞬间,收丝机构同时对封锁丝施加送出方向和收回方向的牵引力,以致于封锁丝容易
拉扯损伤。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减少封锁丝受到的拉扯损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丝机构。
[000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送丝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送丝机构,包括底座,该送丝机构还包括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送出组件、收回组件以及驱动组件;
[0007] 所述收回组件包括收卷件和驱使收卷件转动的收回转轴,所述收回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收回转轴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单向驱转件,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的外壁
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驱转齿轮;
[0008] 所述送出组件包括夹送件和驱使所述夹送件转动的送出转轴,所述送出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送出转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送出单向驱转件,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
的单向驱转方向与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的单向驱转方向相反,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的外壁
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送出驱转齿轮;
[0009] 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所述收回驱转齿轮和所述送出驱转齿轮同步转动。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锁丝收回时,驱动组件驱使收回驱转齿轮转动,收回转轴在收回单向驱转件的作用下跟随收回驱转齿轮转动,从而使得收卷件跟随收回转轴转动
以对封锁丝的收卷,而送出驱转齿轮与收回驱转齿轮同步转动,但送出单向驱转件此时不
驱使送出转轴跟随送出驱转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夹送件与送出驱转齿轮之间能够相对转
动;
[0011] 封锁丝送出时,驱动组件驱使送出驱转齿轮转动,送出转轴在送出单向驱转件的作用下跟随送出驱转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夹送件跟随送出转轴转动以输送封锁丝,而收回
驱转齿轮虽然跟随送出驱转齿轮同步转动,但收回单向驱转件此时不驱使收回转轴跟随收
回驱转齿轮转动,从而使得收卷件与收回驱转齿轮之间能够相对转动;
[0012] 由此,通过收回单向驱转件和送出单向驱转件来控制收回转轴和送出转轴的转动,避免收回转轴和送出转轴同时输出转动力矩,从而减少因收回组件移动封锁丝的速率
和送出组件移动封锁丝的速率不同而导致的封锁丝拉扯损伤。
[0013] 优选的,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和/或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为单向轴承。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轴承能够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便于收回单向驱转件和送出单向驱转件实现单向驱动收回转轴和送出转轴转动
的目的。
[0015] 优选的,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和/或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均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轴线与所述外圈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通过棘轮棘爪连接,所述棘
轮的轴线与所述内圈的轴线重合;
[0016] 当所述棘轮位于所述内圈的外圆面上时,所述棘爪位于所述外圈上;
[0017] 当所述棘爪位于所述外圈的内壁面上时,所述棘爪位于所述内圈上。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轮与棘爪配合以内圈和外圈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从而便于实现收回转轴和送出转轴在对应的单向驱转方向时
受收回驱转齿轮和送出驱转齿轮控制转动。
[0019] 优选的,所述夹送件包括主动输送轮和从动输送轮,所述从动输送轮在所述底座转动,所述主动输送轮同轴固定设置于所述送出转轴,所述主动输送轮与所述从动输送轮
之间形成有供封锁丝夹送的夹送间隙。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输送轮将夹送间隙里的封锁丝压紧在主动输送轮上,主动输送轮在送出转轴的作用下转动时,封锁丝能够跟随主动输送轮的转动而向着远
离收回组件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封锁丝的送出。
[0021] 优选的,所述收卷件为收卷盘,所述收卷件的盘面边缘处设置有若干第一磁性件,所有第一磁性件以所述收卷件额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磁传
感器,所述第一磁传感器位于所述收卷件盘面的边缘处,所述第一磁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
第一磁性件的磁性。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磁传感器每感应到一个第一磁性件即可输出一个磁感应信号,通过计算相邻两个第一磁性件使第一磁传感器产生的磁感应信号之间的时间间
隔即可得知收卷件转动圈数,从而计算收卷件上封锁丝收卷的长度,以便于对封锁丝移动
距离的控制。
[0023]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有限制所述收卷件转动的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安装架和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刹车轮,所述刹车轮的外圆面与所述收卷
件的外圆面抵触。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送丝机构够由收回动作状态切换至送出动作状态时,刹车轮通过摩擦力限制收卷件的转动,从而减少收卷件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以减少对
封锁丝的拉扯。
[0025]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转动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调节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外壁面上,所述刹车轮位于所述第一安装
部上,所述第一调节部上穿设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栓螺
纹连接的第一螺接块。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一调节螺栓以调节第一调节部与第一螺接块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一安装部上刹车轮与收卷件外圆面之间的抵紧力,由此,实现刹车轮对
收卷件刹车时的性能控制。
[0027]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架设有稳定架,所述送出组件和所述收回组件均位于所述稳定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送出转轴与稳定架转动连接,所述收回转轴与所述稳定架
转动连接。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架与底座配合以稳定送出转轴的两端和收回转轴的两端,从而减少送出转轴和收回转轴在转动过程中的晃动,由此提高送出组件和收回组件
的工作稳定性。
[0029] 优选的,所述送丝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封锁丝移动状态的被动牵引结构,所述被动牵引结构位于所述送出组件和所述收回组件之间,所述被动牵引结构包括牵引轮和用于
将封锁丝压紧于所述牵引轮外圆面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所述牵引轮均与所述底座转动
连接。
[0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锁丝压紧在牵引轮上以使牵引轮能够跟随封锁丝的移动而转动,因此被动牵引结构仅在封锁丝的作用下移动,从而贯穿牵引轮的转动情况来判
断封锁丝的移动状况,更有利于判断封锁丝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发生打滑等情况。
[0031] 优选的,所述牵引轮的轮面边缘处设置有若干第二磁性件,所有第二磁性件以所述牵引轮的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磁传感器,所述第二磁传
感器位于所述牵引轮轮面的边缘处,所述第二磁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二磁性件的磁性。
[00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磁传感器每感应到一个第二磁性件即可输出一个磁感应信号,通过计算相邻两个第二磁性件使第二磁传感器产生的磁感应信号之间的时间间
隔即可得知收卷件转动圈数,从而计算封锁丝的移动速率,以便于判断封锁丝移动是否打
滑。
[0033]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4] 1.封锁丝收回时,驱动组件驱使收回驱转齿轮转动,收回转轴在收回单向驱转件的作用下跟随收回驱转齿轮转动,从而使得收卷件跟随收回转轴转动以对封锁丝的收卷,
而送出驱转齿轮与收回驱转齿轮同步转动,但送出单向驱转件此时不驱使送出转轴跟随送
出驱转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夹送件与送出驱转齿轮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封锁丝送出时,驱动
组件驱使送出驱转齿轮转动,送出转轴在送出单向驱转件的作用下跟随送出驱转齿轮转
动,从而使得夹送件跟随送出转轴转动以输送封锁丝,而收回驱转齿轮虽然跟随送出驱转
齿轮同步转动,但收回单向驱转件此时不驱使收回转轴跟随收回驱转齿轮转动,从而使得
收卷件与收回驱转齿轮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由此,通过收回单向驱转件和送出单向驱转件
来控制收回转轴和送出转轴的转动,避免收回转轴和送出转轴同时输出转动力矩,从而减
少因收回组件移动封锁丝的速率和送出组件移动封锁丝的速率不同而导致的封锁丝拉扯
损伤;
[0035] 2.当送丝机构够由收回动作状态切换至送出动作状态时,刹车轮通过摩擦力限制收卷件的转动,从而减少收卷件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以减少对封锁丝的拉扯;
[0036] 3.封锁丝压紧在牵引轮上以使牵引轮能够跟随封锁丝的移动而转动,因此被动牵引结构仅在封锁丝的作用下移动,从而贯穿牵引轮的转动情况来判断封锁丝的移动状况,
更有利于判断封锁丝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发生打滑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37]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0]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送出组件中主动输送轮的安装示意图;
[0041]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收回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2]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被动牵引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3] 图中,0、底座;1、输送结构;11、送出组件;111、夹送件;1111、主动输送轮;1112、从动输送轮;1113、夹送间隙;112、送出转轴;113、送出单向驱转件;114、送出驱转齿轮;12、收
回组件;121、收卷件;1211、第一磁性件;122、收回转轴;123、收回单向驱转件;124、收回驱
转齿轮;13、驱动组件;131、正反转电机;132、动力齿轮;14、限转组件;141、架体;1411、滑移
槽;142、导滑杆;143、滑移块;144、螺杆;145、限滑块;146、限转齿轮;15、刹车组件;151、安
装架;1511、第一转动部;1512、第一安装部;1513、第一调节部;1514、第一调节螺栓;1515、
第一调节弹性件;1516、第一螺接块;1517、第一安装螺栓;152、刹车轮;16、稳定架;17、第一
磁传感器;2、被动牵引结构;21、牵引架;211、第二转动部;212、第二安装部;213、第二调节
部;214、第二调节螺栓;215、第二调节弹性件;216、第二螺接块;217、第二安装螺栓;22、牵
引轮;221、卡位槽;222、第二磁性件;23、辅助轮;231、安装杆;232、固定螺栓;24、引导台;
241、引导孔;25、第二磁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送丝机构。
[0046] 参照图1,一种送丝机构包括底座0,底座0上安装有输送结构1和被动牵引结构2,输送结构1用于送出和收回封锁丝,被动牵引结构2用于实时监测封锁丝以及时发现封锁丝
的打滑现象。
[0047] 参照图1和图2,输送结构1包括送出组件11、收回组件12、驱动组件13以及限转组件14。送出组件11用于将封锁丝送离底座0以完成送出动作,收回组件12用于将封锁丝收回
底座0完成收回动作,驱动组件13用于提供驱动力以使收回动作和送出动作能够正常进行,
限转组件14用于限制封锁丝的输送长度以使收回动作和送出动作稳定进行。
[0048] 参照图3和图4,送出组件11包括夹送件111和驱使夹送件111转动的送出转轴112,送出转轴112下端与底座0转动连接,送出转轴112的轴线与底座0垂直。夹送件111包括主动
输送轮1111和从动输送轮1112,主动输送轮1111的转动轴线和从动输送轮1112的转动轴线
平行。从动输送轮1112在底座0转动,主动输送轮1111同轴固定设置于送出转轴112,主动输
送轮1111与从动输送轮1112之间形成有供封锁丝夹送的夹送间隙1113。
[0049] 送出转轴112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送出单向驱转件113。送出单向驱转件113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送出单向驱转件113能够锁死方向即为送出
单向驱转件113的单向驱转方向。送出单向驱转件113的外壁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送出驱转
齿轮114。当送出驱转齿轮114的单向驱转方向与送出单向驱转件113的单向驱转方向相同
时,送出驱转齿轮114能够带动送出转轴112转动;当送出驱转齿轮114的单向驱转方向与送
出单向驱转件113的单向驱转方向相反时,送出驱转齿轮114与送出转轴112之间能够自由
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送出单向驱转件113为单向轴承。
[0050] 替代地,送出单向驱转件113均包括内圈和套设于内圈外侧的外圈,内圈固定设置于送出转轴112的外壁,外圈固定设置于送出驱转齿轮114上,内圈的轴线与送出转轴112的
轴线重合,内圈的轴线与外圈的轴线重合,外圈的轴线与送出驱转齿轮114的转动轴线重
合。内圈与外圈之间通过棘轮棘爪连接,棘轮的轴线与内圈的轴线重合。棘轮与棘爪配合以
内圈和外圈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从而便于实现收回转轴
122和送出转轴112在对应的单向驱转方向时受收回驱转齿轮124和送出驱转齿轮114控制
转动。当棘轮位于内圈的外圆面上时,棘爪位于外圈上;当棘爪位于外圈的内壁面上时,棘
爪位于内圈上。
[0051] 参照图5,收回组件12包括收卷件121和驱使收卷件121转动的收回转轴122,收卷件121为收卷盘,收回转轴122的下端与底座0转动连接,收回转轴122的轴线与底座0垂直。
收回转轴122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单向驱转件123,收回单向驱转件123在一个方向上可以
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收回单向驱转件123能够锁死方向即为收回单向驱转件
123的单向驱转方向。送出单向驱转件113的单向驱转方向与收回单向驱转件123的单向驱
转方向相反。收回单向驱转件123的外壁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驱转齿轮124。当收回驱
转齿轮124的单向驱转方向与收回单向驱转件123的单向驱转方向相同时,收回驱转齿轮
124能够带动收回转轴122转动;当收回驱转齿轮124的单向驱转方向与收回单向驱转件123
的单向驱转方向相反时,收回驱转齿轮124与收回转轴122之间能够自由转动。在本实施例
中,收回单向驱转件123的结构与送出单向驱转件113的结构相同。
[0052] 参照图1,为了便于同时驱动送出组件11和收回组件12工作,驱动组件13位于送出组件11和收回组件12之间。具体地,驱动组件13包括正反转电机131和动力齿轮132。正反转
电机131固定设置在底座0上。动力齿轮132同轴固定设置于正反转电机131的输出轴上。动
力齿轮132与送出驱转齿轮114啮合,同时,动力齿轮132与收回驱转齿轮124啮合。
[0053] 参照图2,限转组件14通过限制收回驱转齿轮124的转动来限制收回组件12收回封锁丝的长度。具体地,限转组件14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0的滑架、滑动设置于滑架的滑移块
143和转动设置于底座0的螺杆144。滑架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0的架体141和安装于架体141
的导滑杆142,导滑杆142的轴线方向与底座0垂直。架体141内开设有滑移槽1411以使架体
141呈类“匚”字形设置,滑移槽1411的开口朝向与导滑杆142的轴线方向垂直。导滑杆142位
于滑移槽1411内,导滑杆142的两端分别与滑移槽1411相对的两内壁固定连接。滑移块143
位于滑移槽1411内且与导滑杆142。螺杆144的轴线与导滑杆142的轴线平行,螺杆144的一
端穿设于滑移槽1411内且与滑移块143之间螺纹连接。螺杆144位于滑移槽1411内的一端设
置有限滑块145,限滑块145位于滑移块143远离底座0的一侧,且限滑块145与滑移槽1411远
离底座0一侧的内壁连接。螺杆144的另一端穿出底座0且同轴固定设置有限转齿轮146,限
转齿轮146与收回驱转齿轮124啮合传动。
[0054] 同时,收卷件121的盘面边缘处设置有若干第一磁性件1211,第一磁性件1211为磁铁。所有第一磁性件1211以收卷件121额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设置。底座0上设置有第一
磁传感器17,第一磁传感器17位于收卷件121盘面的边缘处,第一磁传感器17能够检测第一
磁性件1211的磁性。第一磁传感器17每感应到一个第一磁性件1211即可输出一个磁感应信
号,通过计算相邻两个第一磁性件1211使第一磁传感器17产生的磁感应信号之间的时间间
隔即可得知收卷件121转动圈数,从而计算收卷件121上封锁丝收卷的长度,以便于对封锁
丝移动距离的控制。
[0055] 继续参照图2,为了减少收卷件121的转动惯性,底座0上有限制收卷件121转动的刹车组件15,刹车组件15包括安装于底座0的安装架151和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51的刹车轮
152,刹车轮152的外圆面与收卷件121的外圆面抵触。
[0056] 安装架151包括第一安装螺栓1517、第一转动部1511、第一安装部1512和第一调节部1513。第一安装螺栓1517螺纹连接于底座0,第一安装螺栓1517的轴线与收卷件121的转
动轴线平行。第一转动部1511套设于第一安装螺栓1517,第一转动部1511以第一安装螺栓
1517的轴线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第一安装部1512和第一调节部1513固定设置于第一转动
部1511的外壁面上,第一安装部1512和第一调节部1513以第一转动部1511的轴线为中心对
称设置。刹车轮152位于第一安装部1512上,刹车轮152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转动部1511的转
动轴线平行。
[0057] 为便于转动角度的调节,第一调节部1513上穿设有第一调节螺栓1514,底座0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螺栓1514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接块1516。第一调节螺栓1514的杆部上套设有
第一调节弹性件1515,第一调节弹性件1515的一端抵压于第一调节螺栓1514的帽部,第一
调节弹性件1515的另一端抵压于第一调节部1513。转动第一调节螺栓1514以调节第一调节
部1513与第一螺接块1516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一安装部1512上刹车轮152与收卷件121
外圆面之间的抵紧力。
[0058] 继续参照图2,为了提高送出组件11和收回组件12的安装稳定性,底座0上架设有稳定架16,稳定架16呈类“冂”字形设置。送出组件11和收回组件12均位于稳定架16靠近底
座0的一侧,送出转轴112远离底座0的一端与稳定架16转动连接,收回转轴122远离底座0的
一端与稳定架16转动连接。
[0059] 参照图6,被动牵引结构2包括安装于底座0的牵引架21,设置于牵引架21的牵引轮22和用于将封锁丝压紧于牵引轮22外圆面的辅助轮23。牵引轮22的外圆面上环绕开设有供
封锁丝部分嵌入的卡位槽221,牵引轮22的卡位槽221与辅助轮23的外圆面之间形成有牵引
间隙。
[0060] 牵引架21包括第二安装螺栓217、第二转动部211、第二安装部212和第二调节部213。第二安装螺栓217螺纹连接于底座0,第二安装螺栓217的轴线与收卷件121的转动轴线
平行。第二转动部211套设于第二安装螺栓217,第二转动部211以第二安装螺栓217的轴线
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第二安装部212和第二调节部213固定设置于第二转动部211的外壁
面上,牵引轮22位于第二安装部212上。为便于转动角度的调节,
[0061] 第二安装部212和第二调节部213固定设置于第二转动部211的外壁面上,第二安装部212和第二调节部213以第二转动部211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牵引轮22位于第二调
节部213上,牵引轮22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部211的转动轴线平行。
[0062] 为便于转动角度的调节,第二调节部213上穿设有第二调节螺栓214,底座0上设置有与第二调节螺栓214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接块216。第二调节弹性件215的一端抵压于第二
调节螺栓214的帽部,第二调节弹性件215的另一端抵压于第二调节部213。转动第二调节螺
栓214以调节第二调节部213与第二螺接块216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二安装部212上刹车
轮152与收卷件121外圆面之间的抵紧力。
[0063] 继续参照图6,辅助轮23通过安装杆231实现与底座0转动连接。具体地,安装杆231固定设置在底座0上,安装杆231的轴线与底座0垂直。安装杆231远离底座0的一端螺纹连接
有固定螺栓232。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轮23为辅助轴承,辅助轮23的内圈套设于固定螺栓232
的杆部以实现与安装杆231连接,固定螺栓232的帽部压紧辅助轮23的内圈。辅助轮23的外
圈用于与牵引轮22抵触配合。
[0064] 继续参照图6,为了提高封锁移动方向的稳定,底座0上还固定设置有引导台24,引导台24的外壁面上贯穿开设有与牵引间隙连通的引导孔241,封锁丝经过牵引轮22时还会
经过引导孔241。
[0065] 继续参照图6,为了便于检测牵引轮22是否移动,牵引轮22的轮面边缘处设置有若干第二磁性件222,第二磁性件222为磁铁。所有第二磁性件222以牵引轮22的轴线为中心周
向等间隔设置,底座0上设置有第二磁传感器25,第二磁传感器25位于牵引轮22轮面的边缘
处,第二磁传感器25能够检测第二磁性件222的磁性。第二磁传感器25每感应到一个第二磁
性件222即可输出一个磁感应信号,通过计算相邻两个第二磁性件222使第二磁传感器25产
生的磁感应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可得知收卷件121转动圈数,从而计算收封锁丝的移动
速率,以便于判断封锁丝移动是否打滑。
[0066]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送丝机构的实施原理为:
[0067] (1)封锁丝收回时,驱动组件13驱使收回驱转齿轮124转动,收回转轴122在收回单向驱转件123的作用下跟随收回驱转齿轮124转动,从而使得收卷件121跟随收回转轴122转
动以对封锁丝的收卷,而送出驱转齿轮114与收回驱转齿轮124同步转动,但送出单向驱转
件113此时不驱使送出转轴112跟随送出驱转齿轮114转动,从而使得夹送件111与送出驱转
齿轮114之间能够相对转动;
[0068] (2)封锁丝送出时,驱动组件13驱使送出驱转齿轮114转动,送出转轴112在送出单向驱转件113的作用下跟随送出驱转齿轮114转动,从而使得夹送件111跟随送出转轴112转
动以输送封锁丝,而收回驱转齿轮124虽然跟随送出驱转齿轮114同步转动,但收回单向驱
转件123此时不驱使收回转轴122跟随收回驱转齿轮124转动,从而使得收卷件121与收回驱
转齿轮124之间能够相对转动。
[006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
“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
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
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