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944599.X

文献号 : CN11217735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吴承霞方金刚陆壮志吴筱旋杜镀王聚厚

申请人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摘要 :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底座,第一底座安装有第一竖杆,前侧的两根第一竖杆上端之间及后侧的两根第一竖杆上端之间均安装同一根第一横杆,第一底座顶面安装有第一斜板,第一斜板左侧面与第一底座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第一支撑杆,第一斜板右侧面与两根第一横杆顶面之间摆放数根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钢管,第一底座顶面前后侧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第一凹槽,建筑物左侧面固定安装竖直的导轨。本发明结构巧妙且易操作,使用者只需通过简单的控制,装置能够自动对钢管进行转运支撑,无需使用者对钢管进行搬运,本装置相对于人工搬运能够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者工作的安全性以及提高钢管的转运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顶面矩形阵列安装四根第一竖杆(2),前侧的两根第一竖杆(2)上端之间及后侧的两根第一竖杆(2)上端之间均安装同一根第一横杆(3),第一竖杆(2)底端与第一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第一竖杆(2)顶端与第一横杆(3)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底座(1)顶面左侧固定安装上部向左倾斜的第一斜板(4),第一斜板(4)左侧面与第一底座(1)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第一支撑杆(5),第一斜板(4)右侧面与两根第一横杆(3)顶面之间摆放数根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钢管(6),第一底座(1)顶面前后侧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第一凹槽(7),第一底座(1)右侧为建筑物(8),建筑物(8)左侧面固定安装竖直的导轨(9),导轨(9)下部设置升降台(10),升降台(10)自带动力,升降台(10)左侧面可与第一底座(1)右侧面接触配合,升降台(10)顶面对应第一凹槽(7)处开设第二凹槽(11),升降台(10)顶面上方设置转运装置,转运装置能将钢管(6)从第一横杆(3)上方自动转运至建筑物(8)顶面,转运装置自带动力,建筑物(8)顶面水平设置第二底座(13),第二底座(13)顶面前后侧均开设第三凹槽(14),升降台(10)处于最高点时,升降台(10)右侧面可与第二底座(13)左侧面接触配合,第二凹槽(11)可与第三凹槽(14)连通;转运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矩形盒体(15),矩形盒体(15)位于升降台(10)上方,矩形盒体(15)底面矩形阵列分布四个滚轮(16),滚轮(16)只能在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11)以及第三凹槽(14)内左右滚动,矩形盒体(15)底面开设第一通孔(17),第一通孔(17)内设置第一横轴(18),第一横轴(18)前后两端与第一通孔(17)侧面轴承连接,第一横轴(18)中部固定套装齿轮(19),矩形盒体(15)内壁固定安装电机(20),电机(20)输出轴上固定套装第一皮带轮(21),第一横轴(18)上固定套装第二皮带轮(22),第一皮带轮(21)与第二皮带轮(22)通过皮带(23)连接,第一底座(1)和升降台(10)以及第二底座(13)顶面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矩形槽(24),矩形槽(24)内固定安装直齿条(25),直齿条(25)与齿轮(19)啮合,矩形盒体(15)内壁上方设置第一横板(26),第一横板(26)左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第二横轴(27),第一横板(26)右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第三横轴(28),第二横轴(27)和第三横轴(28)远离第一横板(26)的一端均位于矩形盒体(15)外,矩形盒体(15)前后侧面左侧均开设第一腰形通孔(29),第一腰形通孔(29)呈弧形,第二横轴(27)位于第一腰形通孔(29)内,矩形盒体(15)前后侧面右侧均开设第二腰形通孔(30),第二腰形通孔(30)呈弧形,第三横轴(28)位于第二腰形通孔(30)内,第一腰形通孔(29)和第二腰形通孔(30)顶面均贯穿矩形盒体(15),第一腰形通孔(29)的圆弧中心位于第三横轴(28)的轴线上,第二腰形通孔(30)的圆弧中心位于第二横轴(27)的轴线上,矩形盒体(15)前侧面和后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套筒(31),套筒(31)与第二横轴(27)和第三横轴(28)处于同一竖直高度,两个套筒(31)内穿过同一根第二横杆(32),第二横杆(32)与套筒(31)滑动连接,第二横杆(32)两端均固定安装矩形块(33),矩形块(33)靠近第二横轴(27)和第三横轴(28)的一侧开设前后方向的半圆形凹槽(34),第二横轴(27)与第三横轴(28)可与对应的半圆形凹槽(34)配合,矩形盒体(15)前侧面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一电动伸缩杆(35),矩形盒体(15)前侧面设置支架(36),支架(36)顶面与第二横杆(32)底面固定连接,支架(36)右侧面与第一电动伸缩杆(35)的活动杆左端面固定连接,矩形盒体(15)内壁底面中部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38),第二电动伸缩杆(38)底端与矩形盒体(15)内壁底面铰接,第二电动伸缩杆(38)顶端与第一横板(26)底面铰接,第一横板(26)顶面左右两侧均设置轴架(39),轴架(39)上部和下部均转动连接第四横轴(40),第四横轴(40)上均套装链板辊(41),其中一根第四横轴(40)可通过动力驱动转动,链板辊(41)与第四横轴(40)固定连接,四个链板辊(41)通过链板(42)连接,链板(42)外侧面设置多个均布的钢管夹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夹紧装置包括电动夹爪(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夹紧装置包括电动吸盘(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夹紧装置包括两端夹持装置,两端夹持装置包括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安装座(45),安装座(45)顶面前后两端均铰接第三横杆(46),安装座(45)侧面与对应的第三横杆(46)侧面铰接第三电动伸缩杆(47),两根第三横杆(46)相互靠近的侧面均设置半球体(48),半球体(48)底面与对应的第三横杆(46)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底座(13)顶面矩形阵列安装四根第三竖杆(49),前侧的两根第三竖杆(49)上端之间和后侧的两根第三竖杆(49)上端之间均安装同一根第四横杆(50),第三竖杆(49)底端与第二底座(13)顶面固定连接,第三竖杆(49)顶端与第四横杆(50)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底座(13)顶面右侧固定安装上部向右倾斜的第二斜板(51),第二斜板(51)右侧面与第二底座(13)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第二支撑杆(52)。

说明书 :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钢管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钢管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不同管径的钢管进行支撑转运,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一般通过人力或吊车对钢管进
行支撑转运,由于人力移动速度慢、效率低且安全性差,而吊车工作容易受到空间限制、操
作复杂且成本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底座,第一底座顶面矩形阵列安装四根第一竖杆,前侧的两根第一竖杆上端之间及后侧的两根第一竖杆上端之
间均安装同一根第一横杆,第一竖杆底端与第一底座顶面固定连接,第一竖杆顶端与第一
横杆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底座顶面左侧固定安装上部向左倾斜的第一斜板,第一斜板左侧
面与第一底座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第一支撑杆,第一斜板右侧面与两根第一横杆顶面之间摆
放数根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钢管,第一底座顶面前后侧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第一凹槽,第
一底座右侧为建筑物,建筑物左侧面固定安装竖直的导轨,导轨下部设置升降台,升降台自
带动力,升降台左侧面可与第一底座右侧面接触配合,升降台顶面对应第一凹槽处开设第
二凹槽,升降台顶面上方设置转运装置,转运装置能将钢管从第一横杆上方自动转运至建
筑物顶面,转运装置自带动力,建筑物顶面水平设置第二底座,第二底座顶面前后侧均开设
第三凹槽,升降台处于最高点时,升降台右侧面可与第二底座左侧面接触配合,第二凹槽可
与第三凹槽连通。
[0006]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所述的转运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矩形盒体,矩形盒体位于升降台上方,矩形盒体底面矩形阵列分布四个滚轮,滚轮只能在
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内左右滚动,矩形盒体底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
设置第一横轴,第一横轴前后两端与第一通孔侧面轴承连接,第一横轴中部固定套装齿轮,
矩形盒体内壁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装第一皮带轮,第一横轴上固定套装第
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底座和升降台以及第二底座顶面
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矩形槽,矩形槽内固定安装直齿条,直齿条与齿轮啮合,矩形盒体内壁上
方设置第一横板,第一横板左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第二横轴,第一横板右端前后两侧
对称固定安装第三横轴,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远离第一横板的一端均位于矩形盒体外,矩
形盒体前后侧面左侧均开设第一腰形通孔,第一腰形通孔呈弧形,第二横轴位于第一腰形
通孔内,矩形盒体前后侧面右侧均开设第二腰形通孔,第二腰形通孔呈弧形,第三横轴位于
第二腰形通孔内,第一腰形通孔和第二腰形通孔顶面均贯穿矩形盒体,第一腰形通孔的圆
弧中心位于第三横轴的轴线上,第二腰形通孔的圆弧中心位于第二横轴的轴线上,矩形盒
体前侧面和后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套筒,套筒与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处于同一竖直高
度,两个套筒内穿过同一根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与套筒滑动连接,第二横杆两端均固定安装
矩形块,矩形块靠近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的一侧开设前后方向的半圆形凹槽,第二横轴及
第三横轴可与对应的半圆形凹槽配合,矩形盒体前侧面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一电动伸缩杆,
矩形盒体前侧面设置支架,支架顶面与第二横杆底面固定连接,支架右侧面与第一电动伸
缩杆的活动杆左端面固定连接,矩形盒体内壁底面铰接竖直的多级电动伸缩杆,多级电动
伸缩杆顶端与第一横板底面铰接,第一横板顶面设置多个均布的钢管夹紧装置。
[0007]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所述的转运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矩形盒体,矩形盒体位于升降台上方,矩形盒体底面矩形阵列分布四个滚轮,滚轮只能在
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内左右滚动,矩形盒体底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
设置第一横轴,第一横轴前后两端与第一通孔侧面轴承连接,第一横轴中部固定套装齿轮,
矩形盒体内壁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装第一皮带轮,第一横轴上固定套装第
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底座和升降台以及第二底座顶面
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矩形槽,矩形槽内固定安装直齿条,直齿条与齿轮啮合,矩形盒体内壁上
方设置第一横板,第一横板左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第二横轴,第一横板右端前后两侧
对称固定安装第三横轴,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远离第一横板的一端均位于矩形盒体外,矩
形盒体前后侧面左侧均开设第一腰形通孔,第一腰形通孔呈弧形,第二横轴位于第一腰形
通孔内,矩形盒体前后侧面右侧均开设第二腰形通孔,第二腰形通孔呈弧形,第三横轴位于
第二腰形通孔内,第一腰形通孔和第二腰形通孔顶面均贯穿矩形盒体,第一腰形通孔的圆
弧中心位于第三横轴的轴线上,第二腰形通孔的圆弧中心位于第二横轴的轴线上,矩形盒
体前侧面和后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套筒,套筒与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处于同一竖直高
度,两个套筒内穿过同一根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与套筒滑动连接,第二横杆两端均固定安装
矩形块,矩形块靠近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的一侧开设前后方向的半圆形凹槽,第二横轴与
第三横轴可与对应的半圆形凹槽配合,矩形盒体前侧面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一电动伸缩杆,
矩形盒体前侧面设置支架,支架顶面与第二横杆底面固定连接,支架右侧面与第一电动伸
缩杆的活动杆左端面固定连接,矩形盒体内壁底面中部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
缩杆底端与矩形盒体内壁底面铰接,第二电动伸缩杆顶端与第一横板底面铰接,第一横板
顶面左右两侧均设置轴架,轴架上部和下部均转动连接第四横轴,第四横轴上均套装链板
辊,其中一根第四横轴可通过动力驱动转动,链板辊与第四横轴固定连接,四个链板辊通过
链板连接,链板外侧面设置多个均布的钢管夹紧装置。
[0008]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所述的钢管夹紧装置包括电动夹爪。
[0009]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所述的钢管夹紧装置包括电动吸盘。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所述的钢管夹紧装置包括两端夹持装置,两端夹持装置包括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安装座,安装座顶面前后两端均铰接
第三横杆,安装座侧面与对应的第三横杆侧面铰接第三电动伸缩杆,两根第三横杆相互靠
近的侧面均设置半球体,半球体底面与对应的第三横杆侧面固定连接。
[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所述的第二底座顶面矩形阵列安装四根第三竖杆,前侧的两根第三竖杆上端之间和后侧的两根第三竖杆上端之间均安装
同一根第四横杆,第三竖杆底端与第二底座顶面固定连接,第三竖杆顶端与第四横杆底面
固定连接,第二底座顶面右侧固定安装上部向右倾斜的第二斜板,第二斜板右侧面与第二
底座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第二支撑杆。
[0012]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装置工作时,使用者将升降台放置在建筑物底部,将第一底座放置在升降台左侧,升降台左侧面与第一底座右侧面接触配合,保证第一凹槽右侧面与第
二凹槽左侧面处于同一位置,升降台上的转运装置在自身动力下,沿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
向左移动,当转运装置移动至钢管处时,由于摆放的钢管呈平行四边形分布,如图1和图2所
示,转运装置能将放置在第一横杆与第一斜板之间的钢管进行装载,然后转运装置在自身
动力的作用下,沿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向右移动,当转运装置移动至升降台上方时,升降台
在自身动力作用下沿导轨向上移动,直至升降台右侧面与第二底座左侧面接触配合,此时
第二凹槽右侧面与第二凹槽左侧面处于同一位置,转运装置在自身动力作用下沿第二凹槽
和第三凹槽向右移动,当转运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可将装载的钢管进行卸载,然后转运
装置沿第三凹槽向左移动至升降台上,升降台沿导轨向下移动至建筑物底部,即完成一次
工作循环,重复这一工作过程,能够实现装置循环工作的目的;本发明结构巧妙且易操作,
使用者只需通过简单的控制,装置能够自动对钢管进行转运支撑,无需使用者对钢管进行
搬运,本装置相对于人工搬运能够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者工作的安全性以及
提高钢管的转运效率,本装置相对于吊车搬运能够不受地形影响、成本低廉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Ⅰ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Ⅱ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沿A‑A线的剖视图的放大图;图6是
图4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图7是第一横板上安装电动吸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链板上安装
电动吸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第一横板上安装两端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链板上安
装两端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的C向视图的放大图;图12是图6的D向视图的放
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钢管支撑装置,如图所示,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顶面矩形阵列安装四根第一竖杆2,前侧的两根第一竖杆2上端之间及后侧的两根
第一竖杆2上端之间均安装同一根第一横杆3,第一竖杆2底端与第一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
第一竖杆2顶端与第一横杆3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底座1顶面左侧固定安装上部向左倾斜的
第一斜板4,第一斜板4左侧面与第一底座1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第一支撑杆5,第一斜板4右侧
面与两根第一横杆3顶面之间摆放数根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钢管6,第一底座1顶面前后
侧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第一凹槽7,第一底座1右侧为建筑物8,建筑物8左侧面固定安装竖直
的导轨9,导轨9下部设置升降台10,升降台10自带动力,升降台10左侧面可与第一底座1右
侧面接触配合,升降台10顶面对应第一凹槽7处开设第二凹槽11,升降台10顶面上方设置转
运装置,转运装置能将钢管6从第一横杆3上方自动转运至建筑物8顶面,转运装置自带动
力,建筑物8顶面水平设置第二底座13,第二底座13顶面前后侧均开设第三凹槽14,升降台
10处于最高点时,升降台10右侧面可与第二底座13左侧面接触配合,第二凹槽11可与第三
凹槽14连通。本装置工作时,使用者将升降台10放置在建筑物8底部,将第一底座1放置在升
降台10左侧,升降台10左侧面与第一底座1右侧面接触配合,保证第一凹槽7右侧面与第二
凹槽11左侧面处于同一位置,升降台10上的转运装置在自身动力下,沿第二凹槽11和第一
凹槽7向左移动,当转运装置移动至钢管6处时,由于摆放的钢管6呈平行四边形分布,如图1
和图2所示,转运装置能将放置在第一横杆3与第一斜板4之间的钢管6进行装载,然后转运
装置在自身动力的作用下,沿第一凹槽7与第二凹槽11向右移动,当转运装置移动至升降台
10上方时,升降台10在自身动力作用下沿导轨9向上移动,直至升降台10右侧面与第二底座
13左侧面接触配合,此时第二凹槽11右侧面与第二凹槽14左侧面处于同一位置,转运装置
在自身动力作用下沿第二凹槽11和第三凹槽14向右移动,当转运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后,
可将装载的钢管6进行卸载,然后转运装置沿第三凹槽14向左移动至升降台10上,升降台10
沿导轨9向下移动至建筑物8底部,即完成一次工作循环,重复这一工作过程,能够实现装置
循环工作的目的;本发明结构巧妙且易操作,使用者只需通过简单的控制,装置能够自动对
钢管6进行转运支撑,无需使用者对钢管6进行搬运,本装置相对于人工搬运能够降低使用
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者工作的安全性以及提高钢管6的转运效率,本装置相对于吊车搬
运能够不受地形影响、成本低廉且操作简单。
[0017] 具体而言,如图3、图5、图6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转运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矩形盒体15,矩形盒体15位于升降台10上方,矩形盒体15底面矩形阵列分布四个滚轮16,滚
轮16只能在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11以及第三凹槽14内左右滚动,矩形盒体15底面开设第
一通孔17,第一通孔17内设置第一横轴18,第一横轴18前后两端与第一通孔17侧面轴承连
接,第一横轴18中部固定套装齿轮19,矩形盒体15内壁固定安装电机20,电机20输出轴上固
定套装第一皮带轮21,第一横轴18上固定套装第二皮带轮22,第一皮带轮21与第二皮带轮
22通过皮带23连接,第一底座1和升降台10以及第二底座13顶面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矩形槽
24,矩形槽24内固定安装直齿条25,直齿条25与齿轮19啮合,矩形盒体15内壁上方设置第一
横板26,第一横板26左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第二横轴27,第一横板26右端前后两侧对
称固定安装第三横轴28,第二横轴27和第三横轴28远离第一横板26的一端均位于矩形盒体
15外,矩形盒体15前后侧面左侧均开设第一腰形通孔29,第一腰形通孔29呈弧形,第二横轴
27位于第一腰形通孔29内,矩形盒体15前后侧面右侧均开设第二腰形通孔30,第二腰形通
孔30呈弧形,第三横轴28位于第二腰形通孔30内,第一腰形通孔29和第二腰形通孔30顶面
均贯穿矩形盒体15,第一腰形通孔29的圆弧中心位于第三横轴28的轴线上,第二腰形通孔
30的圆弧中心位于第二横轴27的轴线上,矩形盒体15前侧面和后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
套筒31,套筒31与第二横轴27和第三横轴28处于同一竖直高度,两个套筒31内穿过同一根
第二横杆32,第二横杆32与套筒31滑动连接,第二横杆32两端均固定安装矩形块33,矩形块
33靠近第二横轴27和第三横轴28的一侧开设前后方向的半圆形凹槽34,第二横轴27及第三
横轴28可与对应的半圆形凹槽34配合,矩形盒体15前侧面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一电动伸缩杆
35,矩形盒体15前侧面设置支架36,支架36顶面与第二横杆32底面固定连接,支架36右侧面
与第一电动伸缩杆35的活动杆左端面固定连接,矩形盒体15内壁底面铰接竖直的多级电动
伸缩杆37,多级电动伸缩杆37顶端与第一横板26底面铰接,第一横板26顶面设置多个均布
的钢管夹紧装置。该设计保证当使用者启动电机20时,皮带23通过第一皮带轮21带动第二
皮带轮22转动,第一横轴18转动带动齿轮19转动,由于齿轮19与直齿条25啮合,因此矩形盒
体15可以通过滚轮16沿第二凹槽11和第一凹槽7向左滚动,当转运装置移动至钢管6处时,
关闭电机20,第一电动伸缩杆35伸长,支架36带动第二横杆32向左滑动,左侧的矩形块33通
过对应的半圆形凹槽34将第二横轴27卡住,然后控制多级电动伸缩杆37伸长,由于第一横
板26只可绕第二横轴27或第三横轴28向上转动,且第二横轴27无法向上移动,因此第一横
板26右侧向上转动,第三横轴28从第二弧形通孔3中移出,第一横板26可以绕第二横轴27转
动,当第一横板26顶面与最右侧的一列钢管6平行时,多级电动伸缩杆37停止伸长,通过钢
管夹紧装置将最右侧的一列钢管6夹紧,然后多级电动伸缩杆37缩短,第一横板26绕第二横
轴27向下转动,直至第三横轴28进入第二腰形通孔30内,然后启动电机20,皮带23通过第一
皮带轮21带动第二皮带轮22反向转动,使矩形盒体15通过滚轮16沿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
11向右滚动,当转运装置移动至升降台10上时,关闭电机20,然后使升降台10通过导轨9向
上移动,当升降台10移动至最上方,第二凹槽11与第三凹槽14连通时,重新启动电机20,矩
形盒体15通过滚轮16沿第三凹槽1向右滚动至卸载钢管6处,然后关闭电机20,控制第一电
动伸缩杆35缩短,支架36带动第二横杆32向右滑动,右侧的矩形块33通过对应的半圆形凹
槽34将第三横轴28卡住,然后控制多级电动伸缩杆37伸长,由于第三横轴无法向上移动,因
此第一横板26左侧向上转动,第二横轴27从第一腰形通孔29中移出,第一横板26可以绕第
三横轴28转动,然后松开夹紧装置将第一横板26顶面的钢管6进行卸载,控制多级电动伸缩
杆37缩短,第一横板26绕第三横轴28向下转动,直至第二横轴27进入第一腰形通孔29内,当
转运装置随升降台10下降至与第一底座1平齐时,即装置完成一次完整的工作过程,重复这
一过程,即能实现循环转运支撑钢管6的目的,转运过程无需人力对钢管6进行搬运,提高了
对钢管6支撑转运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使用者工作的安全
性。
[0018] 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转运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矩形盒体15,矩形盒体15位于升降台10上方,矩形盒体15底面矩形阵列分布四个滚轮16,滚轮16只能在
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11以及第三凹槽14内左右滚动,矩形盒体15底面开设第一通孔17,第
一通孔17内设置第一横轴18,第一横轴18前后两端与第一通孔17侧面轴承连接,第一横轴
18中部固定套装齿轮19,矩形盒体15内壁固定安装电机20,电机20输出轴上固定套装第一
皮带轮21,第一横轴18上固定套装第二皮带轮22,第一皮带轮21与第二皮带轮22通过皮带
23连接,第一底座1和升降台10以及第二底座13顶面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矩形槽24,矩形槽24
内固定安装直齿条25,直齿条25与齿轮19啮合,矩形盒体15内壁上方设置第一横板26,第一
横板26左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第二横轴27,第一横板26右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第
三横轴28,第二横轴27和第三横轴28远离第一横板26的一端均位于矩形盒体15外,矩形盒
体15前后侧面左侧均开设第一腰形通孔29,第一腰形通孔29呈弧形,第二横轴27位于第一
腰形通孔29内,矩形盒体15前后侧面右侧均开设第二腰形通孔30,第二腰形通孔30呈弧形,
第三横轴28位于第二腰形通孔30内,第一腰形通孔29和第二腰形通孔30顶面均贯穿矩形盒
体15,第一腰形通孔29的圆弧中心位于第三横轴28的轴线上,第二腰形通孔30的圆弧中心
位于第二横轴27的轴线上,矩形盒体15前侧面和后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套筒31,套筒
31与第二横轴27和第三横轴28处于同一竖直高度,两个套筒31内穿过同一根第二横杆32,
第二横杆32与套筒31滑动连接,第二横杆32两端均固定安装矩形块33,矩形块33靠近第二
横轴27和第三横轴28的一侧开设前后方向的半圆形凹槽34,第二横轴27与第三横轴28可与
对应的半圆形凹槽34配合,矩形盒体15前侧面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一电动伸缩杆35,矩形盒
体15前侧面设置支架36,支架36顶面与第二横杆32底面固定连接,支架36右侧面与第一电
动伸缩杆35的活动杆左端面固定连接,矩形盒体15内壁底面中部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38,
第二电动伸缩杆38底端与矩形盒体15内壁底面铰接,第二电动伸缩杆38顶端与第一横板26
底面铰接,第一横板26顶面左右两侧均设置轴架39,轴架39上部和下部均转动连接第四横
轴40,第四横轴40上均套装链板辊41,其中一根第四横轴40可通过动力驱动转动,链板辊41
与第四横轴40固定连接,四个链板辊41通过链板42连接,链板42外侧面设置多个均布的钢
管夹紧装置。该设计保证当使用者启动电机20时,皮带23通过第一皮带轮21带动第二皮带
轮22转动,第一横轴18转动带动齿轮19转动,由于齿轮19与直齿条25啮合,因此矩形盒体15
可以通过滚轮16沿第二凹槽11和第一凹槽7向左滚动,当转运装置移动至钢管6处时,关闭
电机20,第一电动伸缩杆35伸长,支架36带动第二横杆32向左滑动,左侧的矩形块33通过对
应的半圆形凹槽34将第二横轴27卡住,然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38伸长,由于第一横板26
只可绕第二横轴27或第三横轴28向上转动,且第二横轴27无法向上移动,因此第一横板26
右侧向上转动,第三横轴28从第二弧形通孔3中移出,第一横板26可以绕第二横轴27转动,
当左侧的链板42与最右侧的一列钢管6平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38停止伸长,通过钢管夹紧
装置将最右侧的一列钢管6夹紧,然后使链板辊41转动,将链板42上所有的钢管夹紧装置都
夹紧钢管6,然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38缩短,第一横板26绕第二横轴27向下转动,直至第
三横轴28进入第二腰形通孔30内,然后启动电机20,皮带23通过第一皮带轮21带动第二皮
带轮22反向转动,使矩形盒体15通过滚轮16沿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11向右滚动,当转运装
置移动至升降台10上时,关闭电机20,然后使升降台10通过导轨9向上移动,当升降台10移
动至最上方,第二凹槽11与第三凹槽14连通时,重新启动电机20,矩形盒体15通过滚轮16沿
第三凹槽1向右滚动至卸载钢管6处,然后关闭电机20,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35缩短,支架36
带动第二横杆32向右滑动,右侧的矩形块33通过对应的半圆形凹槽34将第三横轴28卡住,
然后控制多级电动伸缩杆37伸长,由于第三横轴无法向上移动,因此第一横板26左侧向上
转动,第二横轴27从第一腰形通孔29中移出,第一横板26可以绕第三横轴28转动,然后将链
板42上的钢管夹紧装置上的钢管6进行卸载,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38缩短,第一横板26绕第
三横轴28向下转动,直至第二横轴27进入第一腰形通孔29内,当转运装置随升降台10下降
至与第一底座1平齐时,即装置完成一次完整的工作过程,重复这一过程,即能实现循环转
运支撑钢管6的目的,钢管转运过程通过装置自动完成,且链板42上的钢管夹紧装置能够一
次性夹取更多的钢管6,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0019]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钢管夹紧装置包括电动夹爪43。该设计保证通过电动夹爪43可以对钢管6侧面夹紧,便于后续装置在转运过程中保证钢管6的稳
定。
[0020] 更进一步的,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钢管夹紧装置包括电动吸盘44。该设计保证通过电动吸盘44紧贴钢管6侧面,将电动吸盘44与钢管6侧面形成的腔体内气体排
出,保证电动吸盘44能持续稳定的吸附钢管6,确保装置能稳定工作。
[0021] 更进一步的,如图9和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钢管夹紧装置包括两端夹持装置,两端夹持装置包括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安装座45,安装座45顶面前后两端均铰
接第三横杆46,安装座45侧面与对应的第三横杆46侧面铰接第三电动伸缩杆47,两根第三
横杆46相互靠近的侧面均设置半球体48,半球体48底面与对应的第三横杆46侧面固定连
接。该设计保证在对钢管6进行夹紧前,先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47伸长,两根第三横杆46绕
铰链转动而相互远离,当钢管夹紧装置靠近需要夹紧的钢管6时,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47缩
短,使第三横杆46绕铰链转动而相互靠近,直至半球体48卡住钢管6端部的空腔处,从而确
保装置能够稳定夹紧钢管6。
[0022]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底座13顶面矩形阵列安装四根第三竖杆49,前侧的两根第三竖杆49上端之间和后侧的两根第三竖杆49上端之间均安装同一根
第四横杆50,第三竖杆49底端与第二底座13顶面固定连接,第三竖杆49顶端与第四横杆50
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底座13顶面右侧固定安装上部向右倾斜的第二斜板51,第二斜板51右
侧面与第二底座13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第二支撑杆52。该设计保证当转运装置对钢管6进行
卸载时,可将钢管6卸载至第四横杆50顶面与第二斜板51左侧面之间,能够对钢管6起到支
撑功能,便于使用者后续对钢管6进行取用。
[002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