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462007.7

文献号 : CN1122248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曹继荣

申请人 : 佛山市澳科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堆叠装置、放置平台,所述输送装置、所述堆叠装置以及所述放置平台沿工序依次设置;所述堆叠装置包括机架、移动组件以及用于抓取隔条组件的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放置平台包括若干个动平衡组件以及固定组件,若干个所述动平衡组件的底部均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动平衡组件的顶部与铝棒抵接。本申请单次行程可抬起多个铝棒,转运效率高,堆叠能力大,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减小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同时缩短工艺流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设置所述动平衡组件来减少铝棒的压痕以达到生产标准。

权利要求 :

1.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输送装置、堆叠装置、放置平台,所述输送装置、所述堆叠装置以及所述放置平台沿工序依次设置;

所述堆叠装置包括机架、移动组件以及用于抓取隔条组件的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放置平台包括若干个动平衡组件以及固定组件,若干个所述动平衡组件的底部均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动平衡组件的顶部与铝棒抵接;

所述动平衡组件包括连接座、支撑座以及第一活动机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相适配的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与所述支撑座沿竖直方向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活动机构与铝棒抵接;

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一组活动支臂,一组所述活动支臂包括偶数个支撑悬臂,所述支撑悬臂上均连接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与铝棒抵接;

所述支撑辊包括第一介质容腔以及第二介质容腔,所述第一介质容腔套设于所述第二介质容腔外,所述支撑悬臂上连接有第一循环管道以及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与所述第一介质容腔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与所述第二介质容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容腔与所述第二介质容腔之间形成有传热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容腔为软质材质,所述第二介质容腔为硬质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容腔与所述第一循环管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介质容腔与所述第二循环管道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棒自动堆叠设备还包括存储框,所述存储框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放置平台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铝棒的端部起,每间隔不大于L的距离设置一组所述动平衡组件,其中,ε为可接受的铝棒的最大变形量;E为铝棒的弹性模量;d为铝棒的直径;μ为铝棒的线密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导轨,所述动平衡组件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

说明书 :

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贮存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铝棒在进行生产加工前或生产加工后,均需要堆叠放置,整齐码放无疑会节省堆叠占用的空间,提高铝棒转运的效率。传统上,人工配合吊车进行铝棒的堆叠,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疲劳作业下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铝棒在与其他硬质结构长时间硬性接触,极易由于向下的压力导致外表面产生压痕,处于最底层的铝棒在承受上方的压力的同时还会与放置平台硬性接触,这极易导致材质较软的铝棒外表面产生压痕,进而需要返工,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此,为了解决传统码垛堆叠能力不足、容易伤害铝棒、不够安全高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 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堆叠装置、放置平台,所述输送装置、所述堆叠装置以及所述放置平台沿工序依次设置;
[0005] 所述堆叠装置包括机架、移动组件以及用于抓取隔条组件的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
[0006] 所述放置平台包括若干个动平衡组件以及固定组件,若干个所述动平衡组件的底部均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动平衡组件的顶部与铝棒抵接。
[0007]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抓取组件在所述机架上位移,实现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平移到铝棒所在位置;所述移动组件同时带动所述抓取组件下降到适合夹取的位置;铝棒放置于隔条组件上,所述抓取组件抓取位于铝棒下方的隔条组件;接着将铝棒抬起进行转运,到达所述放置平台后,所述抓取组件松开隔条组件,放下铝棒,如此循环。隔条组件上可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多个铝棒,所述夹持组件夹紧隔条组件,进而抬起铝棒,夹紧力不直接作用于铝棒,避免铝棒被夹伤。后续的铝棒通过隔条组件堆叠在最底层铝棒上,处于最底层铝棒与所述动平衡组件抵接从而消减一部分向下的压力,从而减少出现压痕。
[0008] 上述的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单次行程可抬起多个铝棒,转运效率高,堆叠能力大,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减小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同时缩短工艺流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设置所述动平衡组件来减少铝棒的压痕以达到生产标准。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动平衡组件包括连接座、支撑座以及第一活动机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相适配的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与所述支撑座沿竖直方向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活动机构与铝棒抵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一组活动支臂,一组所述活动支臂包括偶数个支撑悬臂,所述支撑悬臂上均连接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与铝棒抵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辊包括第一介质容腔以及第二介质容腔,所述第一介质容腔套设与所述第二介质容腔外,所述支撑悬臂上连接有第一循环管道以及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与所述第一介质容腔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与所述第二介质容腔连通。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质容腔与所述第二介质容腔之间形成有传热区。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质容腔为软质材质,所述第二介质容腔为硬质材质。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质容腔与所述第一循环管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介质容腔与所述第二循环管道密封连接。
[0015] 进一步地,所述铝棒自动堆叠设备还包括存储框,所述存储框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放置平台之间。
[0016] 进一步地,由所述铝棒的端部起,每间隔不大于L的距离设置一组所述动平衡组件。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导轨,所述动平衡组件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

附图说明

[0018]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9]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的使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0021]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的使用场景示意图之二;
[0022]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的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的支撑辊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的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的制动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的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8]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的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9] 附图标记说明:
[0030] 1、支撑座;2、连接座;21、第一缓冲腔;211、第一腔室;212、第二腔室;22、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活塞;25、密封环;26、第二弹性件;27、第一弹性件;3、支撑悬臂;4、支撑辊;41、第一介质容腔;42、第二介质容腔;43、耐高温气凝胶;5、调节座;511、第一压力区;512、第二压力区;52、第一连接杆;53、第一滑动块;6、固定悬臂;71、移动轮;711、外轮翼;
72、制动踏板;73、偏转轴;74、凸轮;75、橡胶防滑垫;76、轴套;8、第一连杆;9、铝棒;10、输送装置;11、堆叠装置;12、放置平台;13、存储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 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 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的”、“ 水平的”、“ 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4] 本发明中所述“ 第一”、“ 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35] 如图1-10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包括输送装置10、堆叠装置11、放置平台12,所述输送装置10、所述堆叠装置11以及所述放置平台12沿工序依次设置;
[0036] 所述堆叠装置11包括机架、移动组件以及用于抓取隔条组件的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为龙门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水平移动机构以及竖直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所述竖直移动机构与所述抓取组件连接,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带动所述抓取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堆叠装置的各机构组件与第一动力源连接,所述输送装置与第二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源和所述第二动力源均为电机。
[0037] 所述放置平台12包括若干个动平衡组件以及固定组件,若干个所述动平衡组件的底部均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动平衡组件的顶部与铝棒9抵接。
[0038] 所述铝棒自动堆叠设备还包括存储框13,所述存储框13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10与所述放置平台12之间,具体的,所述输送装置10靠近所述放置平台12的一端与整个所述放置平台12、以及整个所述存储框13均位于所述机架下方。所述存储框中存放有若干个隔条组件,所述隔条组件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隔断件,若干的所述隔断条与所述动平衡组件间隔设置,避免产生干涉。
[0039]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抓取组件在所述机架上位移,实现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平移到铝棒所在位置;所述移动组件同时带动所述抓取组件下降到适合夹取的位置;铝棒放置于隔条组件上,所述抓取组件抓取位于铝棒下方的隔条组件;接着将铝棒抬起进行转运,到达所述放置平台后,所述抓取组件松开隔条组件,放下铝棒,如此循环。隔条组件上可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多个铝棒,所述夹持组件夹紧隔条组件,进而抬起铝棒,夹紧力不直接作用于铝棒,避免铝棒被夹伤。后续的铝棒通过隔条组件堆叠在最底层铝棒上,处于最底层铝棒与所述动平衡组件抵接从而消减一部分向下的压力,从而减少出现压痕。
[0040] 上述的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单次行程可抬起多个铝棒,转运效率高,堆叠能力大,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减小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同时缩短工艺流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设置所述动平衡组件来减少铝棒的压痕以达到生产标准。
[0041]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指铝棒9是指长径比大于50的铝棒。具体的,上述的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特别适合用于均质后需要静置处理的铝棒,能够有效保证铝棒表面的平整度,减少压痕的产生。
[004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平衡组件包括连接座2、支撑座1以及第一活动机构,所述连接座2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连接座2内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1相适配的第一缓冲腔21,所述第一缓冲腔21与所述支撑座1沿竖直方向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上,所述第一活动机构与铝棒9抵接。
[004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平衡组件有若干个。具体的,若干个所述动平衡组件线性排布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上。通过该设计能够方便调节所述动平衡组件的位置从而适配不同尺寸的铝棒9。
[004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动平衡组件之间的间距可根据铝棒9的长度和所要满足的线性度进行调整,优选地,由所述铝棒9的端部起,每间隔不大于L的距离设置一组所述动平衡组件。具体的,
[0045]
[0046] 其中,ε为可接受的铝棒9的最大变形量;E为铝棒9的弹性模量;d为铝棒9的直径;μ为铝棒9的线密度。
[0047] 铝棒9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获得,铝棒9的直径以及铝棒9的线密度为生产需求数值,也是可以毫无疑问的确定。
[0048] 而根据简支梁的挠度计算公式,铝棒9在重力载荷作用下的变形量为
[0049]
[0050] 当线密度μ与弹性模量E一定时,变形量ε与铝棒9的长度L4成正比,直径d4成反比,为保证铝棒9的线性度为变形量小于ε,在直径和材料不变的情况下,需使制品的长度不大于L,因此,由铝棒9的端部起,每间隔不大于L的距离设置一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可使不大于L长度范围内的铝棒9的两端被支撑,保证每一不大于L长度的铝棒9段变形量均小于ε,从而保证整个细长结构铝棒9的线性度。
[0051] 优选地,各所述动平衡组件等间距设置。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尽可能的减少铝棒9的变形,从而避免铝棒9与隔条装置接触,尽可能地减少压痕的出现。
[005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若干导轨和若干第一连杆8,若干所述第一连杆8水平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放置平台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导轨与若干所述第一连杆8在水平面上垂直分布,若干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一连杆8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动平衡组件包括固定悬臂6以及移动组件,所述固定悬臂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2的底部连接,所述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悬臂6的另一端,所述移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沿铝棒9的轴向方向延伸。具体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轮71,所述移动轮71外侧设置有多个外轮翼711,所述外轮翼711中部位置断开,且断开位置两侧分别向内延伸至和移动轮71外侧相连接。使用时,外轮翼711在受铝棒9下压时,能够嵌入所述导轨内,进而和导轨间的连接稳定性更好,进而对铝棒9的支撑缓冲效果更好。所述移动轮71上还连接有制动踏板72、偏转轴73、凸轮74以及橡胶防滑垫75,所述偏转轴73设置于所述固定悬臂6上,所述偏转轴73和所述固定臂之间设置有轴套76,所述凸轮74设置于偏转轴73上,所述凸轮74上的凸出位置上设置所述橡胶防滑垫75,所述橡胶防滑垫75和移动轮71相对应,制动踏板72和偏转轴73相连接,制动踏板72且位于移动轮71的上方,所述制动踏板72一侧置有限位板,所述制动踏板72底部置有刹车片。通过踩踏所述制动踏板72对所述移动轮71进行制动刹车,踩踏所述制动踏板72时,所述制动踏板72通过所述偏转轴73带动所述凸轮74转动,所述凸轮74上的橡胶防滑垫75转动至和所述移动轮71相接触,对所述移动轮71进行摩擦制动。
[005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不同导轨上的相同位置的所述动平衡组件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若干所述动平衡组件的所述连接座2连接,进而带动不同导轨上的相同位置的所述动平衡组件同时移动。
[005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8与所述导轨之间可拆卸地调节连接,用以适配不同的生产需求,具体的,所述导轨的底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连杆8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当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通过紧固件进行锁定。
[005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平衡组件包括连接座2以及T字形的支撑座1,所述连接座2内部设有与所述支撑座1相适配的第一缓冲腔21且顶部开有槽口,所述支撑座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弹性件27,所述第一弹性件2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1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7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的内部底面上,所述支撑座1包括组成T字形的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支撑座1的竖直部分滑动连接于所述槽口中;所述支撑座1的滑动范围为所述支撑座1竖直部分的高度。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的水平部分的两端上。
[005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腔21中设有一端开口一端密闭的第一腔室211以及位于围绕所述第一腔室211外侧连接的第二腔室212,所述第一腔室21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连通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的第一通孔22,多个所述第一通孔22的孔径沿第一腔室211的底部往第一腔室211的开口方向依次递增;所述支撑座1底部连接有外径与所述第一腔室211内径相等的活塞24,所述活塞24与所述第一腔室211的内侧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211的外侧,所述第二腔室212远离所述第一通孔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26,所述第二弹性件2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212远离所述第一通孔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25,所述密封环25与第二腔室212的内侧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腔室212的与所述第二弹性件26的一端相接触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23,所述密封环25、第二腔室212、第一腔室211以及活塞24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第三介质容腔,在所述第三介质容腔之中填充有空气或水或油或者水油混合物或者其他凝胶态混合物。
[005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座1连接的一组活动支臂,一组所述活动支臂包括偶数个支撑悬臂3,所述支撑悬臂3上均连接有支撑辊4,所述支撑辊4与铝棒9抵接。具体的,偶数个所述支撑悬臂3能够均匀分布在铝棒9的两侧形成合理的支撑,确保铝棒9受力均匀,同时多个支撑悬臂3与多个支撑辊4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与铝棒9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铝棒受到的压强。优选地,相对地位于铝棒9两侧的所述支撑悬臂3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调节支撑悬臂3之间间距的调节座5。
[0058] 具体的,所述支撑悬臂3与所述支撑座1的铰接点向所述支撑座1中部延伸有力臂,所述调节座5的底部与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5中水平设置有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二缓冲腔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缓冲腔分隔成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所述调节座5还包括第一连接杆52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压力腔中,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另一端与位于铝棒9一侧的所述支撑悬臂3的力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2与所述第一压力腔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2位于所述第一压力腔内的一端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压力腔内壁贴合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块53,所述第一滑动块53将所述第一压力腔分为第一压力区511以及第二压力区512,所述第一压力区511的外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压力区512的外周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四通孔均与供源设备连通以提供压力;所述第二压力腔与所述第一压力腔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压力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压力腔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连接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压力腔的一端与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2位于铝棒9另一侧的所述支撑悬臂3的力臂连接。通过供源设备对所述第一压力区511以及第二压力区512进行压力调节,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52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下移动,进而通过所述力臂根据杠杆原理,以铰接点为支点,从而调节所述支撑悬臂3的倾角以适配铝棒9在均质过程中的变化。
[005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辊4包括第一介质容腔41以及第二介质容腔42,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套设与所述第二介质容腔42外,所述支撑悬臂3上连接有第一循环管道以及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与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与所述第二介质容腔42连通。
[00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介质容腔42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传热区。
[006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为软质材质,所述第二介质容腔42为硬质材质。所述第二介质容腔42为硬质材质能够保证整体结构强度,提供基础支撑力。
[006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与所述第一循环管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介质容腔42与所述第二循环管道密封连接。
[0063] 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的外表面与铝棒9贴合连接,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耐高温气凝胶43,所述传热区中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管道注入第一介质;所述第二介质容腔42中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管道注入第二介质;所述第一介质用于提供压力来承托铝棒9,由于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为软质材质,所述第一介质将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撑开直至贴合铝棒9,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与第一供源设备连接,所述第一供源设备随时间调整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中的第一介质的量进而使得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逐渐塌陷收缩直至既能承托所述铝棒9又能与所述铝棒9有尽可能大的贴合面积,进而避免受力集中而在铝棒9表面留下压痕或尽可能减少压痕深度;所述第二介质用于降温以确保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的温度不会过高而导致寿命减少,同时能够提高接触部分的铝棒9的均质效果;所述耐高温气凝胶43为具有各向异性的、层状结构的、恒定机械性能的ZrO2–Al2O3纳米纤维气凝胶(ZrAlNFAs),所述的耐高温气凝胶43具有温度不变的超弹性、高达1300℃的高耐火性、低导热性和高温绝热性能,能够有效隔绝铝棒9上的热量同时避免所述第二介质的低温过低导致影响到铝棒9的均质。
[006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室211的内壁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活塞24的位置,当各动平衡机构内的所述活塞24位于不同位置时,通过往所述第二通孔23内注入或抽取介质来调节所述活塞24的位置从而使得各活塞24的位置位于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具体的,优先根据处于同一个导轨上的各活塞24中最低点的活塞24的位置为基准,调节其他活塞24的位置高度到达最低点的活塞24位置高度,同时在下降过程中向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中填充所述第一介质以保证一直与铝棒9接触,同时在下降完成后减少所述第一介质容腔41中的所述第一介质以提高与铝棒的贴合面积。
[0065] 所述支撑悬臂3为弧形结构,且向上弯曲的设计,对铝棒9下压力进行缓冲;
[0066] 所述固定悬臂6为弧形结构,且向下弯曲的设计,能够增大受力面积;
[0067] 所述制动踏板72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板的设计,能够通过所述限位板对所述移动轮71一端外侧进行限位制动,进而方便固定所述活动组件从而方便摆放对位;
[0068] 所述制动踏板72底部置有刹车片的设计,能够通过刹车片和移动轮71的摩擦对移动轮71进行辅助刹车,提高刹车效果;
[0069] 所述支撑辊4和支撑悬臂3配合,能够使支撑辊4预先和铝棒9接触,支撑辊4的第一介质容腔41的外表面上覆盖的耐高温气溶胶43对铝棒9进行初步的缓冲,避免铝棒9接触面由于均质变软后被硬性接触而产生压痕,进而对铝棒9接触面进行预保护。
[0070] 所述支撑座1的各结构配合,能够对铝棒9的下压力进行多重的缓冲分解,提高缓冲效果,并且根据时间调整各腔室内的压力从而形成一种缓慢下降的效果,在缓慢下降过程中铝棒9表面有一定时间的变形回弹,通过该变形回弹能够减少压痕的出现或减少压痕的深度,避免铝棒9长时间接触后出现压痕;
[0071] 铝棒9下放过程中,活动组件能够在下放过程中改变和铝棒9的接触位置,对缓冲着力点进行调节;
[0072] 通过上述的缓冲调节,能够使得压痕不出现或出现的压痕属于工艺参数允许的范围内,有效降低返工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73] 通过使用了上述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本厂的铝棒9返工率从20%降低到5%,同时压痕的范围从1.5mm-3mm降低到了0mm-1mm,且整体圆度以及长度均符合生产标准。
[0074]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7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