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161632.8

文献号 : CN11231012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欧阳齐金武谦刘登武

申请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平面区、四个第一可拉伸区和四个第二可拉伸区,每一第一可拉伸区和每一第二可拉伸区包括若干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之间通过金属线连接。每一像素单元采用金属线连接,使得第一可拉伸区的像素单元和第二可拉伸区的像素单元可以拉伸,进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应力,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性能。

权利要求 :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瀑布屏,所述瀑布屏的侧边和角落处的曲率接近90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平面区、四个第一可拉伸区和四个第二可拉伸区;

所述平面区包括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设置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的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各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可拉伸区,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可拉伸区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可拉伸区,每一所述第一可拉伸区和每一所述第二可拉伸区包括若干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之间通过四条可弯折的金属线分别与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可拉伸区和所述第二可拉伸区呈现网格状结构;

其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区、围绕所述像素区的边框区、封装部、基板、平坦层、像素定义层、发光部以及挡墙,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走线以及阴极层;

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所述阳极走线设置于所述像素区的平坦层上;

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以及所述阳极走线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暴露所述像素区的平坦层,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以暴露所述阳极走线;

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所述阴极层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以及所述发光部上,并延伸入所述第二通孔中,以电连接所述发光部以及所述阳极走线,且所述阴极层位于所述像素区;

所述挡墙设置于所述边框区的平坦层上,并围绕所述边框区上的像素定义层设置;以及所述封装部包括第一无机封装部、有机封装部以及第二无机封装部;

所述第一无机封装部覆盖所述平坦层、所述像素定义层、所述阴极层以及所述挡墙;

所述有机封装部覆盖与所述像素定义层以及所述阴极层对应的第一无机封装部;

所述第二无机封装部覆盖所述第一无机封装部以及所述有机封装部。

2.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源漏极走线,所述源漏极走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平坦层之间,所述平坦层还包括第一接触孔,所述第一接触孔贯穿所述像素区的平坦层,以暴露所述源漏极走线,所述阳极走线填充于所述第一接触孔以电连接所述源漏极走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设置于所述像素区的基板上,所述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发光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中。

4.如权利要求3 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绝缘层、层间介质层、源极以及漏极,所述栅极绝缘层以及所述层间介质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源极以及所述漏极设置于所述层间介质层上,所述源漏极走线设置于所述层间介质层上,并与所述源极以及所述漏极同层设置,所述源漏极走线与所述源极以及所述漏极相互绝缘。

5.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层,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阳极层上,所述平坦层还包括第二接触孔,所述第二接触孔贯穿所述平坦层,以暴露所述漏极,所述阳极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并通过所述第二接触孔与所述漏极电连接。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5 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说明书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瀑布屏是在以往的全面屏设计和曲面屏设计相结合,更进一步对屏占比进行提升。瀑布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手机的屏幕向中框两侧一直延伸,延伸到中框的底部。和传统的曲面屏不同,瀑布屏要求比传统显示屏更高的曲率,曲率要接近90度才能形成瀑布屏的观感效果,十分震撼。
[0003] 但是90度的曲率对显示屏会产生很大的应力,特别是侧边和角落处,造成显示面板中的膜层损坏,进而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平面区、四个第一可拉伸区和四个第二可拉伸区,所述平面区包括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设置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的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各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可拉伸区,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可拉伸区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可拉伸区,每一所述第一可拉伸区和每一所述第二可拉伸区包括若干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之间通过金属线连接。
[0006]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一封装部。
[0007]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区和围绕所述像素区的边框区,每一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基板、平坦层、像素定义层、发光部以及挡墙;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0008] 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以暴露所述像素区的平坦层;
[0009] 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0010] 所述挡墙设置于所述边框区的平坦层上,并围绕所述边框区上的像素定义层设置;
[0011] 所述封装部覆盖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以及所述发光部上。
[0012]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走线,所述阳极走线设置于所述像素区的平坦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还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以暴露所述阳极走线。
[0013]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阴极层,所述阴极层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所述发光部以及所述阳极走线上,并电连接所述发光部以及所述阳极走线。
[0014]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源漏极走线,所述源漏极走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平坦层之间,所述平坦层还包括第一接触孔,所述第一接触孔贯穿所述像素区的平坦层,以暴露所述源漏极走线,所述阳极走线填充于所述第一接触孔以电连接所述源漏极走线。
[0015]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设置于所述像素区的基板上,所述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发光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中。
[0016]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绝缘层、层间介质层、源极以及漏极,所述栅极绝缘层以及所述层间介质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源极以及所述漏极设置于所述层间介质层上,所述源漏极走线设置于所述层间介质层上,并与所述源极以及所述漏极同层设置,所述源漏极走线与所述源极以及所述漏极相互绝缘。
[0017]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层,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阳极层上,所述平坦层还包括第二接触孔,所述第二接触孔贯穿所述平坦层,以暴露所述漏极,所述阳极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并通过所述第二接触孔与所述漏极电连接。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0019]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平面区、四个第一可拉伸区和四个第二可拉伸区,所述平面区包括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设置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的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各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可拉伸区,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可拉伸区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可拉伸区,每一所述第一可拉伸区和每一所述第二可拉伸区包括若干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之间通过金属线连接。在本发明中,每一像素单元采用金属线连接,使得第一可拉伸区的像素单元和第二可拉伸区的像素单元可以拉伸,进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应力,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21]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0023] 图3为图1中沿着AB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所述显示面板10具有显示区20和围绕所述显示区20的非显示区30。所述显示区20包括平面区21、四个第一可拉伸区22和四个第二可拉伸区23。所述平面区21包括第一侧边211、与所述第一侧边211相邻设置的第二侧边212、与所述第一侧边211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213和与所述第二侧边212相对设置的第四侧边214。所述第一侧边211、所述第二侧边212、所述第三侧边213和所述第四侧边
214各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可拉伸区22。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可拉伸区22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可拉伸区23。每一所述第一可拉伸区22和每一所述第二可拉伸区23包括若干像素单元
40。每一所述像素单元40之间通过金属线50连接。
[0026] 在本发明中,在第一可拉伸区22和第二可拉伸区23设置有可以延展的像素单元40,即,可拉伸,使得第一可拉伸区22和第二可拉伸区23在弯曲或拉伸时,不会出现褶皱现象以及因应力导致显示面板10的损坏的情况,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性能。
[0027]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40包括一封装部100。
[0028] 在本发明中,将每一像素单元40采用一封装部100进行封装,即,每一像素单元100采用单独封装,避免了第一可拉伸区22和第二可拉伸区23在弯曲或拉伸时,受到应力而造成像素单元40损坏,并且,显示面板不会出现褶皱现象,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性能。
[0029]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40具有像素区41和围绕所述像素区41的边框区42。
[0030] 请参阅图3,图3为图2中沿着AB线的截面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每一所述像素单元40还包括基板200、平坦层300、像素定义层400、发光部500以及挡墙600。
[0031] 所述基板200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但不限于此。
[003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缓冲层700。所述缓冲层700设置于所述基板200和所述平坦层300之间。具体的,所述缓冲层700设置于所述基板200上。所述缓冲层用于阻隔水氧,避免水氧对所述显示面板的破坏。
[003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薄膜晶体管800。所述薄膜晶体管800设置于所述像素区41的基板200上。所述薄膜晶体管800在所述基板200上投影位于所述发光部500在所述基板200上的投影中。
[0034] 具体的,所述薄膜晶体管800设置于所述缓冲层700上。所述薄膜晶体管800包括有源层810、栅极绝缘层820、栅极层830、层间介质层840、源极850以及漏极860。所述有源层810设置于所述缓冲层700上。所述栅极绝缘层820覆盖所述缓冲层700以及所述有源层810。
所述栅极层830设置于所述栅极绝缘层820上,并位于所述有源层810之上。所述层间介质层
840覆盖所述栅极绝缘层820以及所述栅极层830。所述层间介质层840包括第一过孔841和第二过孔842。所述第一过孔841贯穿所述层间介质层840以及所述栅极绝缘层820,以暴露所述有源层810的一侧。所述第二过孔842贯穿所述层间介质层840以及所述栅极绝缘层
820,以暴露所述有源层810的另一侧。所述源极850设置于所述层间介质层840上,并填充于所述第一过孔841中以电连接所述有源层810。所述漏极860设置于所述层间介质层840上,并填充于所述第二过孔842以电连接所述有源层810。
[003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源漏极走线910。所述源漏极走线910设置于所述基板200与所述平坦层300之间。具体的,所述源漏极走线910设置于所述层间介质层840上,并与所述源极850以及所述漏极860同层设置。所述源漏极走线910与所述源极850以及所述漏极860相互绝缘。
[0036] 所述平坦层300设置于所述基板200上。所述平坦层300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具体的,所述平坦层300设置在所述源极850、所述漏极860、所述层间介质层840以及所述源漏极走线910上。所述平坦层300还包括第一接触孔301和第二接触孔302。所述第一接触孔301贯穿所述像素区41的平坦层300,以暴露所述源漏极走线910。所述阳极走线910填充于所述第一接触孔301以电连接所述源漏极走线910。所述第二接触孔302贯穿所述平坦层300,以暴露所述漏极860。
[0037]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阳极走线920。所述阳极走线920设置于所述像素区41的平坦层300上,并填充于所述第一接触孔301中,以电连接所述源漏极走线910。所述阳极走线920和所述源漏极走线910形成走线层900。
[003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阳极层1000。所述阳极层1000设置于所述平坦层300上,并通过所述第二接触孔302与所述漏极860电连接。
[0039] 所述像素定义层400设置于所述平坦层300上。所述像素定义层400包括第一通孔401和第二通孔402。所述第一通孔401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400,以暴露所述阳极层1000。所述第二通孔402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400以暴露所述阳极走线920。
[0040] 所述发光部500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401中。具体的,所述发光部500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400上,并填充于所述第一通孔401中,以电连接所述阳极层1000。
[004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阴极层1100。所述阴极层1100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400、所述发光部500以及所述阳极走线920上,并电连接所述发光部500以及所述阳极走线920。
[0042]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走线层900设置在像素区41中,并通过阴极层1100将走线层900与发光部500电性连接,进而降低了阴极层1100的边框,进而降低了像素单元40的边框区42,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性能。
[0043] 所述挡墙600设置于所述边框区42的平坦层300上,并围绕所述边框区42的像素定义层400设置。具体的,所述挡墙600由像素定义层400以及堤部610构成。所述挡墙采用两种结构层构成,提高了挡墙的高度,进而使得水氧入侵单独路径变长,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0044] 所述封装部100覆盖于所述像素定义层400以及所述发光部500上。具体的,所述封装部100包括第一无机封装部110、有机封装部120以及第二无机封装部130。所述第一无机封装部110覆盖所述层间介质层840、所述平坦层300、所述像素定义层400、所述阴极层1100以及所述挡墙600。所述有机封装部120覆盖正对所述像素定义层400以及所述阴极层1100对应的第一无机封装部110。所述第二无机封装部130覆盖所述第一无机封装部110以及所述有机封装部120。因所述挡墙600采用两种结构构成,提高了挡墙600的高度,使得封装部100的封装边框变窄,进而实现窄边框设计,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占屏比。
[0045] 在本发明中,在第一可拉伸区22和第二可拉伸区23中的像素单元40与像素单元40之间采用金属线50连接,使得在第一可拉伸区22和第二可拉伸区23中的像素单元40为可延展的结构,降低了显示面板10在弯曲时的应力,避免了显示面板10遭到损坏,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性能;每一像素单元40采用单独的封装部100进行封装,降低了显示面板10在弯折时受到的应力,并减小像素单元40的边框区42,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性能;通过将走线层900设置在像素区41中,并通过阴极层1100将走线层900与发光部500电性连接,进而降低了阴极层1100的边框,进而减小像素单元40的边框区42,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性能;将挡墙600采用两种结构构成,提高了挡墙600的高度,使得封装部100的封装边框变窄,进而使得像素单元40的边框区42变窄,进而实现窄边框设计,进而提高显示面板
10的占屏比。
[004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10。
[0047]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平面区、四个第一可拉伸区和四个第二可拉伸区,所述平面区包括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设置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的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各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可拉伸区,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可拉伸区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可拉伸区,每一所述第一可拉伸区和每一所述第二可拉伸区包括若干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之间采用弯折的金属线连接。通过将像素单元之间采用弯折的金属线连接,降低了在弯折时受到的应力,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0048]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