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检测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156129.3

文献号 : CN1123108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盛良张文轩杨志鹏王婧汪海瑛王伟凡周威王燕国李向东刘春浩

申请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检测装置,其涉及接触网检测技术领域,接触网检测装置包括:拆卸机构,其包括:上轮;与上轮相连接的上轮连臂件;下轮;与下轮相连接的下轮张紧机构;立柱,下轮张紧机构设置在立柱上,上轮连臂件与立柱之间通过轴相连接;锁紧机构,其与上轮连臂件能进行传动,以使上轮连臂件具有两个位置:在第一位置时,上轮连臂件旋转至上轮靠近下轮张紧机构;在第二位置时,上轮连臂件旋转至上轮远离下轮张紧机构,以使上轮和下轮之间的间隙能使拆卸机构安装至汇流排上或从汇流排上拆卸下来;与立柱相连接的连接架;安装在连接架上的联动机构,等等。本申请能够使得操作人员可在地面通过较少步骤实现对可移动载体的快速拆装操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接触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网检测装置包括:拆卸机构,其包括:上轮;与所述上轮相连接的上轮连臂件;下轮;与所述下轮相连接的下轮张紧机构;立柱,所述下轮张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下轮张紧机构能够进行伸缩以使所述下轮具有向所述上轮移动的趋势,所述上轮连臂件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轴相连接,以使所述上轮连臂件能以旋转方式实现相对所述下轮张紧机构的横向移动;锁紧机构,其与所述上轮连臂件能进行传动,以使所述上轮连臂件具有两个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上轮连臂件旋转至所述上轮靠近所述下轮张紧机构,以使所述上轮、所述下轮与汇流排的对接位置相配合;在第二位置时,所述上轮连臂件旋转至所述上轮远离所述下轮张紧机构,以使所述上轮和所述下轮之间的间隙能使所述拆卸机构安装至所述汇流排上或从所述汇流排上拆卸下来;

联动机构,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中的活动件;安装在底座上的联动部件;所述底座和活动件之间能够进行移动和定位,以使得联动部件带动所述锁紧机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撑杆机构,其能与所述活动件可拆卸连接,以供操作人员对所述活动件进行移动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槽中的销钉;弹性件,其一端连接所述销钉,另一端连接所述立柱;所述销钉能与所述上轮连臂件的侧壁相抵触,当所述销钉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时,所述销钉能使得所述上轮连臂件旋转至第一位置,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在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与所述联动部件相传动连接,当操作人员通过所述撑杆机构使得所述底座和活动件之间移动时,所述联动部件能使得所述销钉向远离所述弹性件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销钉失去对所述上轮连臂件的限位,所述上轮连臂件能够旋转至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轮张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柱上的管体;穿设在所述管体中的立杆,所述下轮连接在所述立杆上,所述立杆与管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以使所述立杆与管体之间能够滑动伸缩且所述下轮具有向所述上轮移动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筒体,所述底座侧壁的相对位置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联动部件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连杆片,所述连杆片在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中能够沿所述底座的轴向移动;连接在所述连杆片上的线体,所述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销钉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的具有卡孔的固定件,所述线体的外部具有套管包覆,所述套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卡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筒体,所述活动件呈筒体,所述活动件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轨迹呈“Z”状的凹槽,所述底座的内壁侧具有嵌入所述凹槽的限位部,所述底座和所述活动件之间通过所述限位部嵌入在所述凹槽中实现沿所述底座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沿所述活动件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凹槽、沿所述活动件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段凹槽,沿所述活动件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段凹槽,所述第一段凹槽延伸至所述活动件端面处以使所述限位部能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段凹槽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凹槽和所述第三段凹槽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的内侧壁的横截面呈非圆形,所述撑杆机构的端部形状与所述活动件的内侧壁形状相配合,以能插入至所述活动件中带动所述活动件转动和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机构包括:杆体和安装在杆体端部的接头件,所述接头件的形状与所述活动件的内侧壁形状相配合。

说明书 :

接触网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网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Π型架空刚性接触网以其结构紧凑简单、安全可靠、可维护性高等优点,成为当前我国城轨地铁线路的主要架空接触网形式,它与受电弓共同组成了架空刚性弓网系统,并
为车辆运行提供能量。由于刚性悬挂弹性差,且随着运行速度和引电流的不断增大,对接触
网的技术状态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保证刚性接触网的健康运行,运维单位定期对全线接触
网进行检测并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并组织维修,确保运输安全和弓网系统健康合理运
维。我国地铁普遍未实现网络化运行,并且普遍为分线路分别运维的管理模式,此外地铁线
路长度普遍较短(通常为40km以内),对于国家铁路传统的通过车载检测装置提高检测效率
的需求并不迫切,反而轻量化、工具化的检测装置更适合地铁运维的现状。
[0003] Π型架空刚性悬挂具有规则连续结构,是良好的连续轨道。通过研制轻量化可移动载体装置,并搭载运用相关检测技术,实现对接触网几何参数、接触线磨耗、接触网零部
件状态等项目的近距离检测,已成为Π型架空刚性接触网检测的重要形式。并且由于检测
装置与被测对象距离拉近,相应项目的检测技术难度得到大幅度降低,技术成本由此实现
显著降低,此类装置已成为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型产业。使用的便捷性是此类检测装置
运用的关键前提,且将装置在Π型架空刚性悬挂汇流排上实现安装和拆卸是其运用的基础
操作。
[0004] 通常,可移动载体由3组以上轮对(由上下轮组成)实现与汇流排的连接和垂直和横向移动限位,并通过上下轮的旋转实现沿纵向的移动。当需要将可移动载体从汇流排拆
卸下来时,目前的主流方案为针对各轮对设计的独立拆装结构,这种装置需要操作人员借
助梯车且在高空对各轮对实施拆装操作,从而完成可移动载体的拆装,具有使用成本较高、
操作繁琐的不足,且不具备在地面实施拆装操作的功能。
[0005] 为了提高此类可移动载体装置运用的便捷性,针对可移动载体装置设计一种便捷性拆装的结构显得尤为关键。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接触网检测装置,其能够使得操作人员可在地面通过较少步骤实现对可移动载体的快速拆
装操作。
[0007]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接触网检测装置,所述接触网检测装置包括:
[0009] 拆卸机构,其包括:上轮;与所述上轮相连接的上轮连臂件;下轮;与所述下轮相连接的下轮张紧机构;立柱,所述下轮张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下轮张紧机构能够进
行伸缩以使所述下轮具有向所述上轮移动的趋势,所述上轮连臂件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轴
相连接,以使所述上轮连臂件能以旋转方式实现相对所述下轮张紧机构的横向移动;锁紧
机构,其与所述上轮连臂件能进行传动,以使所述上轮连臂件具有两个位置:在第一位置
时,所述上轮连臂件旋转至所述上轮靠近所述下轮张紧机构,以使所述上轮、所述下轮与汇
流排的对接位置相配合;在第二位置时,所述上轮连臂件旋转至所述上轮远离所述下轮张
紧机构,以使所述上轮和所述下轮之间的间隙能使所述拆卸机构安装至所述汇流排上或从
所述汇流排上拆卸下来;
[0010] 联动机构,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中的活动件;安装在底座上的联动部件;所述底座和活动件之间能够进行移动和定位,以使得联动部件带动所述锁紧机构在所述第一位
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0011] 撑杆机构,其能与所述活动件可拆卸连接,以供操作人员对所述活动件进行移动和定位。
[0012] 优选地,所述立柱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槽中的销钉;弹性件,其一端连接所述销钉,另一端连接所述立柱;所述销钉能与所述上轮连臂件的侧壁
相抵触,当所述销钉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时,所述销钉能使得所述上轮连臂件旋转
至第一位置,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在第一位置。
[0013] 优选地,所述销钉与所述联动部件相传动连接,当操作人员通过所述撑杆机构使得所述底座和活动件之间移动时,所述联动部件能使得所述销钉向远离所述弹性件的方向
移动,以使所述销钉失去对所述上轮连臂件的限位,所述上轮连臂件能够旋转至第二位置。
[0014] 优选地,所述下轮张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柱上的管体;穿设在所述管体中的立杆,所述下轮连接在所述立杆上,所述立杆与管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以使所述立杆与管体
之间能够滑动伸缩且所述下轮具有向所述上轮移动的趋势。
[0015] 优选地,所述底座呈筒体,所述底座侧壁的相对位置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联动部件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连杆片,所述连杆片在所述
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中能够沿所述底座的轴向移动;连接在所述连杆片上的线体,所述
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销钉相连接。
[0016]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的具有卡孔的固定件,所述线体的外部具有套管包覆,所述套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卡孔中。
[0017] 优选地,所述底座呈筒体,所述活动件呈筒体,所述活动件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轨迹呈“Z”状的凹槽,所述底座的内壁侧具有嵌入所述凹槽的限位部,所述底座和所述活动件之
间通过所述限位部嵌入在所述凹槽中实现沿所述底座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和定位。
[0018] 优选地,所述凹槽包括沿所述活动件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凹槽、沿所述活动件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段凹槽,沿所述活动件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段凹槽,所述第一
段凹槽延伸至所述活动件端面处以使所述限位部能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段凹槽两端
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凹槽和所述第三段凹槽相连。
[0019]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的内侧壁的横截面呈非圆形,所述撑杆机构的端部形状与所述活动件的内侧壁形状相配合,以能插入至所述活动件中带动所述活动件转动和移动。
[0020] 优选地,所述撑杆机构包括:杆体和安装在杆体端部的接头件,所述接头件的形状与所述活动件的内侧壁形状相配合。
[002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0022] 当需要将接触网检测装置从汇流排上拆卸下来时,操作人员在地面上将支撑机构与联动机构相对接,然后通过支撑机构将活动件向上顶以使底座和活动件之间进行移动,
活动件抵住联动部件,联动部件带动所述锁紧机构使得上轮连臂件能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
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时,所述上轮连臂件旋转至所述上轮远离所述下轮张紧机构,在该位置
下,所述上轮和所述下轮之间的间隙增大至能使所述拆卸机构从所述汇流排上拆卸下来。
通过上述方式,操作人员通过较少操作即可实现接触网检测装置与汇流排之间的快速拆装
操作,弥补接触网检测装置可在地面实现快速拆装功能的装置盲区。
[0023]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本发明的
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
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
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0024]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
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触网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拆卸机构在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拆卸机构在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动机构的爆炸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撑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0032] 1、拆卸机构;11、上轮连臂件;12、立柱;121、滑槽;13、下轮张紧机构;131、管体;132、立杆;14、锁紧机构;141、销钉;142、弹性件;15、轴;16、上轮;17、下轮;2、联动机构;21、
底座;211、第一开口;22、活动件;221、凹槽;2211、第一段凹槽;2212、第二段凹槽;2213、第
三段凹槽;23、连杆片;24、线体;25、套管;26、固定件;261、卡孔;3、撑杆机构;31、接头件;
32、杆体;4、汇流排。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
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
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
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
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
“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
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
“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4]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
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
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5] 为了能够使得操作人员可在地面通过较少步骤实现对可移动载体的快速拆装操作,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接触网检测装置,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触网检测装置的结构
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拆卸机构在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
中拆卸机构在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动机构的爆炸图,接触网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拆卸机构1,其包括:上
轮16;与上轮16相连接的上轮连臂件11;下轮17;与下轮17相连接的下轮张紧机构13;立柱
12,下轮张紧机构13设置在立柱12上,下轮张紧机构13能够进行伸缩以使下轮17具有向上
轮16移动的趋势,上轮连臂件11与立柱12之间通过轴15相连接,以使上轮连臂件11能以旋
转方式实现相对下轮张紧机构13的横向移动;锁紧机构14,其与上轮连臂件11能进行传动,
以使上轮连臂件11具有两个位置:在第一位置时,上轮连臂件11旋转至上轮16靠近下轮张
紧机构13,以使上轮16、下轮17与汇流排4的对接位置相配合;在第二位置时,上轮连臂件11
旋转至上轮16远离下轮张紧机构13,以使上轮16和下轮17之间的间隙能使拆卸机构1安装
至汇流排4上或从汇流排4上拆卸下来;联动机构2,其包括:底座21;设置在底座21中的活动
件22;安装在底座21上的联动部件;底座21和活动件22之间能够进行移动和定位,活动件22
能抵住联动部件,以使得联动部件带动锁紧机构1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撑杆机构3,其能与活动件22可拆卸连接,以供操作人员对活动件22进行移动和定位。
[0036] 当需要将接触网检测装置从汇流排4上拆卸下来时,操作人员在地面上将支撑机构与联动机构2相对接,然后通过支撑机构将活动件22向上顶以使底座21和活动件22之间
进行移动,活动件22抵住联动部件,联动部件带动锁紧机构14使得上轮连臂件11能由第一
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时,上轮连臂件11旋转至上轮16远离下轮张紧机构13,在
该位置下,上轮16和下轮17之间的间隙增大至能使拆卸机构1从汇流排4上拆卸下来。通过
上述方式,操作人员通过较少操作即可实现接触网检测装置与汇流排4之间的快速拆装操
作,弥补接触网检测装置可在地面实现快速拆装功能的装置盲区。
[0037]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本申请中的接触网检测装置,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拆卸机构1、能与拆卸机构1进行联动
传动的联动机构2和能与联动机构2相可拆卸连接的撑杆机构3。接触网检测装置上的拆卸
机构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具体根据汇流排4的数量、以及针对一个汇流排4实现
垂直和横向限位下的上轮16和下轮17个数确定。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一个汇流
排4实现垂直和横向限位下的上轮16有两个,下轮17有两个,因此针对一个汇流排4需要2个
拆卸机构1。汇流排4有两个,因此需要4个拆卸机构1,每2个拆卸机构1为一对。联动机构2可
以设置在两对拆卸机构1的中间位置处,这样有助于接触网检测装置的重心平衡。
[0038] 如图2和图3所示,一个拆卸机构1可以包括:上轮16;与上轮16相连接的上轮连臂件11;下轮17;与下轮17相连接的下轮张紧机构13;立柱12以及锁紧机构14。当可拆卸机构1
安装在Π型架空刚性悬挂汇流排4上时,上轮16挂在汇流排4的支撑端面的上端面,下轮17
抵住汇流排4的支撑断面的下端面的卡槽处,如此实现垂直和横向限位。上轮16位于下轮17
的上方,在水平方向上,上轮16远离汇流排4一点,下轮17靠近汇流排4一点。下轮张紧机构
13的主体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下轮张紧机构13设置在立柱12上,下轮张紧机构13能够进
行伸缩以使下轮17具有向上轮16移动的趋势,如此,可以使得下轮张紧机构13上的下轮17
向上移动至可以抵紧汇流排4的支撑端面,从而实现垂直方向的限位。
[0039]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下轮张紧机构13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柱12上的管体131;穿设在管体131中的立杆132,下轮17连接在立杆132上,立杆132与管体131之间设置有弹
簧,以使立杆132与管体131之间能够滑动伸缩且下轮17具有向上轮16移动的趋势。弹簧可
以位于立杆132外侧壁与管体131内侧壁之间,弹簧的下端抵住管体131,弹性的上端抵住立
杆132。在弹簧的作用下,立杆132能够在管体131中滑动伸缩,同时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以
使得下轮17向上移动至可以抵紧汇流排4的支撑端面。
[0040]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轮连臂件11的主体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上轮连臂件11与立柱12之间通过轴15相连接,以使上轮连臂件11能以旋转方式实现相对下轮张紧机构13的横
向移动。轴15垂直于纸面设置,上轮连臂件11的中部与立柱12之间通过轴15连接,如此,上
轮连臂件11能在纸面平面内进行旋转。当上轮连臂件11逆时针进行转动时,上轮连臂件11
相对下轮张紧机构13实现横向移动,即上轮16远离下轮17,上轮16、下轮17与汇流排4之间
就失去了垂直方向和横向的限位,上轮16和下轮17之间的间隙能使拆卸机构1安装至汇流
排4上或从汇流排4上拆卸下来。
[0041] 如图2和图3所示,锁紧机构14与上轮连臂件11能进行传动,以使上轮连臂件11具有两个位置:在第一位置时,如图2所示,上轮连臂件11旋转至上轮16靠近下轮张紧机构13,
以使上轮16、下轮17与汇流排4的对接位置相配合,即上轮16、下轮17与汇流排4之间在垂直
方向和横向限位;在第二位置时,如图3所示,上轮连臂件11旋转至上轮16远离下轮张紧机
构13,以使上轮16和下轮17之间的间隙能使拆卸机构1安装至汇流排4上或从汇流排4上拆
卸下来
[0042] 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立柱12上开设有滑槽121,滑槽121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位于上轮连臂件11下端的右侧。锁紧机构14包括:设置在滑槽121中的销钉141;弹性件
142,其一端连接销钉141,另一端连接立柱12。销钉141垂直于纸面方向设置,销钉141能与
上轮连臂件11的右侧壁相抵触,当销钉141在弹性件142的作用下复位至最下端时,销钉141
与上轮连臂件11的右侧壁相抵触,以驱动上轮连臂件11顺时针转动,销钉141使得上轮连臂
件11旋转至第一位置,并在弹性件142的作用下销钉141保持在滑槽121的最下端,其对上轮
连臂件11的转动进行限制,从而使得上轮连臂件11保持在第一位置。上轮连臂件11的下端
插入在立柱12中或立柱12上具有限位部使得上轮连臂件11不能继续顺时针转动,只能转动
至竖直位置,如此在上轮连臂件11在第一位置时,上轮连臂件11的下端左侧受到立柱12限
位部的限制,右侧受到销钉141的限制,无法过渡转动。如图3所示,当销钉141克服弹性件
142的拉力在滑槽121中向上移动时,由于销钉141靠近轴15,因此,上轮连臂件11能够略微
在逆时针方向转动较小幅度,这样,上轮连臂件11转动至第二位置,上轮连臂件11旋转至上
轮16远离下轮张紧机构13,上轮连臂件11上的上轮16脱离并远离汇流排4的支撑断面上端
面,上轮16和下轮17之间的间隙增大至能使拆卸机构1从汇流排4上拆卸下来。当然,当需要
将拆卸机构1安装至汇流排4上时,可以将上轮连臂件11先转动至第二位置,再安装至汇流
排4上,然后,销钉141在弹性件142的拉力下在滑槽121中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上轮连臂件11
转动至第一位置并保持,此时实现上轮16、下轮17与汇流排4之间在垂直方向和横向限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42可以采用弹簧等一类具有复位拉力的器件。
[0043] 为了实现操作人员在地面就能够通过联动传动驱动销钉141向上移动,如图4和图5所示,联动机构2可以包括:底座21;设置在底座21中的活动件22;安装在底座21上的联动
部件;底座21和活动件22之间能够进行移动和定位,以使得联动部件带动锁紧机构14在第
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销钉141与联动部件相传动连接,当操作人员通过撑杆机
构3使得底座21和活动件22之间移动时,联动部件能使得销钉141向远离弹性件142的方向
移动,以使销钉141失去对上轮连臂件11的限位,上轮连臂件11能够旋转至第二位置。
[0044]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底座21呈筒体,底座21侧壁的相对位置上开设有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活动件22设置在底座21中,底座21和活动件22之间能
够在轴15向方向上相对移动。联动部件可以包括:穿过第一开口211、第二开口的连杆片23,
连杆片23在第一开口211、第二开口中能够沿底座21的轴15向移动;连接在连杆片23上的线
体24,线体24的另一端与销钉141相连接。当操作人员通过撑杆机构3顶住活动件22是的活
动件22向上移动,活动件22就会顶住连杆片23,从而使得连杆片23在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
口中沿底座21的轴15向移动,这样连杆片23就会拉动线体24,由于线体24的另一端与销钉
141相连接,线体24就会拉动销钉141是的销钉141向远离弹性件142的方向移动,销钉141失
去对上轮连臂件11的限位,上轮连臂件11能够旋转至第二位置。
[0045]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连杆片23的移动能拉动线体24,进而进一步驱动销钉141移动,如图4所示,底座21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的具有卡孔261的固定件26,
线体24的外部具有套管25包覆,套管25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卡孔261中,套管25的另一端可以
连接固定在立柱12上,通过上述方式从而实现对套管25的限位和固定,如此,套管25内的线
体24能以曲线的方式进行联动传动。
[0046]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活动件22会从底座21中出现脱离,实现底座21与活动件22之间在预设角度下的旋转和预设距离下的相对轴15向移动以及上述位移操
作的特定顺序,如图5所示,底座21呈筒体,内侧壁的横截面呈圆形,活动件22呈筒体,外侧
壁的横截面呈圆形。活动件2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轨迹呈“Z”状的凹槽221,底座21的内壁侧
具有嵌入凹槽221的限位部,底座21和活动件22之间通过限位部嵌入在凹槽221中实现沿底
座21的轴15线方向在预设距离下的移动和定位。同时还可以通过凹槽221中实现底座21和
活动件22之间在预设角度下的旋转。
[0047] 如图5所示,具体而言,凹槽221可以包括沿活动件22的轴15线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凹槽2211、沿活动件22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段凹槽2212,沿活动件22的轴15线方向延伸
的第三段凹槽2213,第一段凹槽2211延伸至活动件22端面处以使限位部能嵌入凹槽221中,
第二段凹槽2212两端分别与第一段凹槽2211和第三段凹槽2213相连。活动件22套设入底座
21内部,底座21内壁侧的限位部卡入活动件22的第一段凹槽2211中,两者相向移动,直至底
座21内壁侧的限位部移动至第二段凹槽2212,此时,底座21和活动件22之间能够进行相对
转动,转动的预设角度就是第二段凹槽2212在周向上的角度。当操作人员需要操作撑杆机
构3驱动活动件22上顶连杆片23时,先将撑杆机构3与活动件22相对接,然后先执行上述转
动操作,使得底座21内壁侧的限位部转动至第三段凹槽2213处,之后再操作撑杆机构3驱动
活动件22上顶,底座21内壁侧的限位部在第三段凹槽2213中移动,底座21和活动件22之间
相向运动直至第三段凹槽2213的尽头。在此过程中活动件22抵住连杆片23,使得连杆片23
也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连杆片23带动线体24发生联动传动。通过上述结构下的凹槽221,底
座21和活动件22之间可实现旋转和上移两个位移操作,同时“Z”状的凹槽221实现了旋转操
作和上移操作的顺序执行。
[0048]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撑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至图6所示,撑杆机构3能与活动件22可拆卸连接,以供操作人员对活动件22进行移动和定位。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中,活动件22的内侧壁的横截面呈非圆形,撑杆机构3的端部形状与活动件22的内侧壁形状
相配合,以能插入至活动件22中带动活动件22转动和移动。
[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动件22的内侧壁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如图6所示,撑杆机构3可以包括:杆体32和安装在杆体32端部的接头件31,接头件31的形状与活动件22的内侧壁
形状相配合。接头件31的端部呈外六棱型锥形体,能插入至活动件22内与之配合,实现便捷
连接和断接的操作,且可驱动活动件22实现旋转操作和上移操作。杆体32可以由一定长度
的杆状材料制作,其长度根据汇流排4距离地面高度确定,可实现将接触网检测装置由地面
递送到架空汇流排4的操作,可实现在地面驱动联动机构2,进而驱动拆装机构,实现接触网
检测装置的拆装操作。为了提高安全性和更为轻便,杆体32可以为绝缘材料制作的空心圆
杆。
[0050] Π型架空刚性接触网由于弹性差,并且随着运行速度和引电流的不断增大,对接触网的技术状态要求逐渐提高。为保证刚性接触网健康运行,运行单位定期对全线接触线
进行检测分析,以及时发现异常点并组织维修确保运输安全和弓网系统健康合理运行。我
国地铁分线独立运维以及单线长度较短等现状,使得轻量化、工具化的检测装置的需求大
量增加。搭载相关检测技术的可移动载体即接触网检测装置是实现检测的基础,其拆装操
作的便捷性直接影响装置使用的成本和安全,并成为制约该种形式检测装置广泛应用的关
键。针对现有拆装机构需要操作人员借助梯车,并在高空对各轮进行分别拆装操作完成拆
装的不足,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便捷拆装的接触网检测装置,其可以实现操作人员在地
面,并通过较少步骤实现快速拆装功能,弥补接触网检测装置可在地面实现快速拆装功能
的装置盲区,为该种形式的检测装置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051]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
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
“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
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
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
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
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
分、部件或步骤。
[0052]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
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
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
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