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X射线测量含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095991.8

文献号 : CN11232608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银莉韦贺王丽丽余伟苏岚唐荻

申请人 : 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 :

一种利用X射线测量含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钢铁、铜、铝等板带材在加工完成后,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由于织构的存在,导致经典的应力分析中间失去线性关系,使采用X射线测应力法的工作变得十分困难。本发明针对含强织构的板带材工件,首先测试工件的织构类型和体积百分比,然后测量对应取向下的杨氏模量和晶格畸变,再利用dψ‑sin2ψ在强取向处可保持较窄的线性关系(如图1所示),反推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和点阵畸变,最终计算获得具有强织构板带材的残余应力。本发明为具有强织构的板带材,提供了一种简便利用X射线测残余应力的方法。

权利要求 :

1.一种利用X射线测量含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首先利用X射线测定工件的织构类型和体积百分比含量,绘制(hkl)晶面的织构极图;

2)测应力时,选择测试的衍射晶面为(hkl),要与(hkl)晶面织构极图相对应;

2

3)在(hkl)晶面极图,某强织构取向所对应的 角方向上,测出dψ‑sinψ关系曲线,根据其较窄的线性关系,计算对应织构取向所对应 角的点阵畸变常数,并测量对应织构取向下的杨氏模量;

4)定义并计算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和点阵畸变常数;

5)则根据胡克定律,定义具有加权意义的斜率

6)进一步定义出具有加权平均意义,并与RD(轧向)方向呈 角的残余应力

7)最终得出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

步骤4)所述杨氏模量和点阵畸变常数计算公式为:i

其中,δ是样品中对应某一特定i织构的体积分数,χi是样品中对应某一特定i织构的杨0

氏模量或点阵畸变常数;当i=0时,δ表示样品中无明显取向部分的晶体体积分数,χ0表示样品中无明显取向部分的晶体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为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

步骤5)所述具有加权意义的斜率 为:其中,K′uvw和εuvw分别表示样品在晶向上的斜率 和点阵畸变,晶向表示为与RD(轧向)方向呈 角上的织构取向,为具有加权意义的点阵畸变;

步骤6)所述残余应力 计算公式为:其中, 为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v为工件材料的泊松比,d0为无应力状态下工件材料的晶面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X射线测量含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使窄的线性区域有足够多的数据点,Ψ角的间隔选择要求足够小,1°或2°的正整数。

说明书 :

一种利用X射线测量含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X射线衍射测量含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适用于存在强织构的板带材工件,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金属板带材(钢铁、铜、铝和镁合金等)在经过锻造、冲压、轧制和焊接等加工后,由于不均匀的塑性变形、加热温度不均匀及不同相之间热膨胀量存在差异等原因,造成成品
工件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使其在后续的机械加工过程难度增大或工件报废。另外,由于
残余应力的存在,也大大缩短工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重大工程项目危险系数。消除工件残
余应力的工作变得越发急迫和重要。要想消除残余应力的影响,首先要对于工件的应力进
行精准、快速测量。目前,材料或工件的残余应力检测理论、工艺和技术手段等工作,发展还
不够完善,急需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补充扩展。
[0003] 目前,残余应力检测运用最重要及广泛的一种方法为无损检测。在工件的应力无损检测技术中,最普遍使用的是X射线衍射法。但目前通常的X射线衍射法只能无损测量无
织构或弱织构的工件,存在强织构材料只能在实验室里通过全谱图进行复杂的计算。
[0004] 发明专利CN105021331A介绍了一种基于X射线衍射全谱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此方法较为精确;但该方法只推导了各向同性(无织构)材料的计算公式,且计算方法过于复
杂。发明专利CN104502385A介绍了一种短波长X射线衍射的应力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既可
以测得材料表面的残余应力,也可以测得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但该方法只适合织构不强
的多晶体板状材料。上海交通大学的刘毓舒在《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ODF分析》一文中,基于
织构ODF分析法,综述了一种适于含织构材料应力分析的数学方法;但这种ODF分析法太过
繁琐,只适合实验室条件下测量,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织构对应力影响的特征,提供一种利用X射线测量含强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简便的测出强织构材料的残余应力。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利用X射线测量含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基于织构取向对应力的影响规律,操作和分析步骤如下:
[0008] 1)首先利用X射线测定工件的织构类型和体积百分比含量,绘制(hkl)晶面的织构极图,比如(311)晶面织构极图;
[0009] 2)测应力时,选择测试的衍射晶面为(hkl),要与(hkl)晶面织构极图相对应,即如果工件选择(311)晶面织构极图进行分析,那么测应力的衍射晶面同样也要为(311)晶面;
[0010] 3)在(hkl)晶面极图,某强织构取向所对应的 角方向上,测出dψ‑sin2ψ关系曲线,根据其较窄的线性关系,计算对应织构取向所对应 角的点阵畸变常数d,并测量其对应织
构取向下的杨氏模量E;
[0011] 4)进一步定义并计算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和点阵畸变常数;
[0012]
[0013] 其中,δi是样品中对应某一特定i织构的体积分数,χi是样品中对应某一特定i织构0
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常数。当i=0时,δ表示样品中无明显取向部分的晶体体积分数,χ0
表示样品中无明显取向部分的晶体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为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或
点阵畸变。
[0014] 5)再则根据胡克定律,定义具有加权意义的斜率 为:
[0015]
[0016] 其中,Ku′vw和εuvw分别表示样品在晶向上的斜率 和点阵畸变,晶向表示为与RD(轧向)方向呈 角上的织构取向,为具有加权意义的点阵畸变。
[0017] 6)进一步定义出具有加权平均意义,并与RD(轧向)方向呈 角的残余应力 计算公式:
[0018]
[0019] 其中,为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v为工件材料的泊松比,d0为无应力状态下工件材料的晶面间距。
[0020] 7)最终计算工件表面的二维残余应力值。
[0021]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使窄的线性区域有足够多的数据点,倾斜角(Ψ)的间隔选择要求足够小,取1°或2°的正整数。
[0022] 本发明原理是基于织构和衍射强度及残余应力间的关系特征,通过织构对衍射强度的影响,剥离出强织构材料(多晶金属钢铁、铜、铝、镁、钛等合金的板材、带材和棒材)中
2
dψ‑sinψ的线性区域,再通过定义加权杨氏模量和加权晶格畸变的方式,推导出具有加权意
义的斜率 最终求出具有加权意义的残余应力。
[0023] 本发明为存在强织构材料的残余应力测量,提供一种简便的测量和计算理论,使强织构材料的残余应力能在工业上得到快速、简便操作测量成为可能。该方法免除了费工
费时的无应力标样的制备,避免了复杂的多晶织构全谱图的计算过程,提高了效率和降低
了误差,方便于高校、研究院和企业使用。另外,多晶织构材料工件的残余应力得到准确快
捷的测量,可为重大工程应用中残余应力的控制和消除提供了帮助,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含强织构材料的dψ‑sin2ψ线性关系图。
[0025] 图2为工件中残余应力的测量示意图。
[0026] 图3为铜合金强织构材料的(311)晶面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0028] 实施例1
[0029] 所测试样为经过冷轧大变形后含强织构的铜合金带材,其长度为100mm,其宽度为60mm,其厚度为0.5mm,工件表面预制了压应力场以提高耐疲劳性能。测试步骤与方法如下:
[0030] 1)首先利用X射线测定工件的织构类型主要有B{011}<211>、C{211}<111>和R{124}<211>,其体积含量分别占有42.6%、32.1%和13.8%,绘制出了(311)晶面极图(图
3);
[0031] 2)测应力时,选择测试的衍射晶面为(311),并且倾斜角(Ψ)选择:在Ψ=0°‑90°范围内,间隔取1°;
2
[0032] 3)如图3所示,在(311)晶面极图上,与RD呈39°方向 测得dψ‑sinψ的关系曲线,ψ为42°上存在C{211}<111>织构,在ψ=42°附近曲线呈线性,测量并计算出样品中C{211}<
‑3
111>织构的点阵畸变常数d=1.644×10 ,杨氏模量E=165GPa;
[0033] 4)进一步计算出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和点阵畸变常数;
[0034]
[0035] 其中,δi是样品中对应某一特定i织构的体积分数,χi是样品中对应某一特定i织构0
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常数。当i=0时,δ表示样品中无明显取向部分的晶体体积分数,χ0表示
样品中无明显取向部分的晶体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 为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
变;其中,样品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分别为 和
[0036] 5)再则根据胡克定律,定义具有加权意义的斜率 为:
[0037]
[0038] 其中,K′uvw和εuvw分别表示样品在晶向上的斜率 和点阵畸变,晶向表示为与RD(轧向)方向呈 角上的织构取向;其中,为<111>晶向, 斜率
[0039] 6)进一步定义出具有加权平均意义,并与RD(轧向)方向呈39角的残余应力 计算公式:
[0040]
[0041] 测得
[0042] 实施例2
[0043] 所测试样为含强织构的铝合金带材,其长度为2000mm,其宽度为600mm,其厚度为2.00mm,工件经过弯曲成型处理,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测试步骤与方法如下:
[0044] 1)首先利用X射线测定工件的织构类型主要有旋转立方{011}<211>和{112}<110>,其体积含量分别占有50.2%和27.6.1%,绘制出了(311)晶面极图;
[0045] 2)测应力时,选择测试的衍射晶面为(311),并且倾斜角(Ψ)选择:在Ψ=0°‑90°范围内,间隔取1°;
[0046] 3)如图3所示,在(311)晶面极图上,与RD呈35°方向 测得dψ‑sin2ψ的关系曲线,ψ为65°上存在{011}<211>织构,在ψ=42°附近曲线呈线性,测量并计算出样品中{011}<211
‑3
>织构的点阵畸变常数d=1.734×10 ,杨氏模量E=168GPa;
[0047] 4)进一步计算出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和点阵畸变常数;
[0048]
[0049] 其中,δi是样品中对应某一特定i织构的体积分数,χi是样品中对应某一特定i织构0
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常数。当i=0时,δ表示样品中无明显取向部分的晶体体积分数,χ0表示
样品中无明显取向部分的晶体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为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
变;其中,样品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分别为 和
[0050] 5)再则根据胡克定律,定义具有加权意义的斜率 为:
[0051]
[0052] 其中,K′uvw和εuvw分别表示样品在晶向上的斜率 和点阵畸变,晶向表示为与RD(轧向)方向呈 角上的织构取向;其中,为<211>晶向, 斜率
[0053] 6)进一步定义出具有加权平均意义,并与RD(轧向)方向呈35°角的残余应力计算公式:
[0054]
[0055] 测得
[0056] 实施例3
[0057] 所测试样为含强织构的不锈钢汽车板,其长度为1500mm,其宽度为500mm,其厚度为0.80mm,工件经过拉拔弯曲成型处理,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测试步骤与方法如下:
[0058] 1)首先利用X射线测定工件的织构类型主要有R{124}<211>和C{112}<111>,其体积含量分别占有46.2%和23.6.1%,绘制出了(111)晶面极图;
[0059] 2)测应力时,选择测试的衍射晶面为(111),并且倾斜角(Ψ)选择:在Ψ=0°‑90°范围内,间隔取1°;
2
[0060] 3)如图3所示,在(311)晶面极图上,与RD呈53°方向 测得dψ‑sinψ的关系曲线,ψ为51°上存在{011}<211>织构,在ψ=51°附近曲线呈线性,测量并计算出样品中R{124}<
‑3
211>织构的点阵畸变常数d=1.889×10 ,杨氏模量E=234GPa;
[0061] 4)进一步计算出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和点阵畸变常数;
[0062]
[0063] 其中,δi是样品中对应某一特定i织构的体积分数,χi是样品中对应某一特定i织构0
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常数。当i=0时,δ表示样品中无明显取向部分的晶体体积分数,χ0表示
样品中无明显取向部分的晶体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 为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
变;其中,样品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或点阵畸变分别为 和
[0064] 5)再则根据胡克定律,定义具有加权意义的斜率 为:
[0065]
[0066] 其中,K′uvw和εuvw分别表示样品在晶向上的斜率 和点阵畸变,晶向表示为与RD(轧向)方向呈 角上的织构取向;其中,为<211>晶向, 斜率
[0067] 6)进一步定义出具有加权平均意义,并与RD(轧向)方向呈53°角的残余应力计算公式:
[0068]
[0069] 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