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464542.6

文献号 : CN11242911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晓娟李美珊郝晓龙

申请人 : 佳木斯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包括平座、固定套、横移条、固定盘、顶针、弧形片、竖柱和伸缩杆II,本发明可以控制的机器人攀爬两个墙面之间的缝隙。所述平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两个固定套上均滑动连接有横移条,横移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顶针,横移条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竖柱,竖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I,弧形片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连接在固定盘上,伸缩杆II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在弧形片的内端。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铰接座、伸缩杆I和铰接杆,平座的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伸缩杆I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座。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包括平座(1)、固定套(101)、横移条(2)、固定盘(201)、顶针(202)、弧形片(203)、竖柱(204)和伸缩杆II(205),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座(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01),两个固定套(101)上均滑动连接有横移条(2),横移条(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201),固定盘(201)的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顶针(202),横移条(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竖柱(204),竖柱(2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I(205),弧形片(203)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连接在固定盘(201)上,伸缩杆II(205)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在弧形片(203)的内端;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铰接座(104)、伸缩杆I(106)和铰接杆(107),平座(1)的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106),伸缩杆I(10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座(104),铰接座(104)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铰接杆(107),铰接杆(107)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横移条(2)的内端;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电机座(3)、电机I(301)、摩擦轮(302)、弹片(303)、横柱(304)和凸起(305),横柱(304)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竖柱(204)的上部,电机座(3)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连接在横柱(304)上,弹片(3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座(3)上,弹片(3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竖柱(204)的上部,横柱(304)的下侧外部固定连接有凸起(305),电机座(3)上固定连接有电机I(301),电机I(30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摩擦轮(302);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梯形轨(108)、斜架(109)、转轮(110)、双轴电机(4)、伸臂(401)和螺杆(402),平座(1)的下侧设置有左右方向的梯形轨(108),斜架(10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平座(1)的下侧中部,斜架(10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轮(110),伸臂(401)左右各设置有一个,两个伸臂(401)的后部分别滑动连接在梯形轨(108)的左右两端,双轴电机(4)固定连接在平座(1)的前侧中部,双轴电机(4)左右两端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螺杆(402),两个螺杆(402)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伸臂(401)相配合;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套筒(403)、轮架(404)、主动轮(405)、电机II(406)、固定轴(407)、圆柱杆(408)和硬弹簧(409),两个伸臂(401)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407),两个固定轴(407)上均转动连接有套筒(403),两个套筒(403)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杆(408),硬弹簧(409)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圆柱杆(408)上,两个套筒(403)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轮架(404),两个轮架(40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II(406),两个电机II(406)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05);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侧座(5)、上爬轮(501)、电机III(502)、L形架(503)、竖轴(506)和下爬轮(508),两个套筒(40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侧座(5),两个侧座(5)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架(503),两个L形架(503)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机III(502),两个电机III(502)的下端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竖轴(506),每个竖轴(50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爬轮(501)和下爬轮(508);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伸缩杆III(504)、门形件(505)和凸棱(507),每个竖轴(506)的下部均轴线设置有凸棱(507),下爬轮(508)竖向滑动连接在凸棱(507)上,侧座(5)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II(504),伸缩杆III(5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门形件(505),门形件(505)插在下爬轮(508)的一侧;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后伸柱(102)、横轨杆(103)和箱体(105),平座(1)后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后伸柱(102),横轨杆(103)固定连接在两个后伸柱(102)之间,箱体(105)滑动连接在横轨杆(103)上,横轨杆(103)上套接有两个压缩弹簧,两个压缩弹簧分别位于箱体(105)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5)内设置有计算机和电源。

说明书 :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申请号为CN201810039041.X公开的可调节机器人及其肩部,包括:肩部机架;肩关节,成对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肩部机架上,至少一个所述肩关节可沿机器人的宽度方向滑动
地保持于所述肩部机架上;锁紧机构,用于实现所述肩部机架与所述肩关节之间的定位锁
紧。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节机器人及其肩部具有可调节的尺寸规格,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有
效地提高了机器人骨架的通用性,降低了设计与制造成本。但是该专利无法控制的机器人
攀爬两个墙面之间的缝隙。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控制的机器人攀爬两个墙面之间的缝隙。
[0004]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包括平座、固定套、横移条、固定盘、顶针、弧形片、竖柱和伸缩杆II,本发明可以控制的机器人攀
爬两个墙面之间的缝隙。
[0005] 所述平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两个固定套上均滑动连接有横移条,横移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顶针,横移条的上侧固定
连接有竖柱,竖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I,弧形片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连接在固定盘上,
伸缩杆II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在弧形片的内端。
[0006]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铰接座、伸缩杆I和铰接杆,平座的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伸缩杆I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座,铰接座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
铰接杆,铰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横移条的内端。
[0007]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电机座、电机I、摩擦轮、弹片、横柱和凸起,横柱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竖柱的上部,电机座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连接在横柱上,弹片的一
端固定连接在电机座上,弹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竖柱的上部,横柱的下侧外部固定连接
有凸起,电机座上固定连接有电机I,电机I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摩擦轮。
[0008]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梯形轨、斜架、转轮、双轴电机、伸臂和螺杆,平座的下侧设置有左右方向的梯形轨,斜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平座的下侧中部,斜架
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轮,伸臂左右各设置有一个,两个伸臂的后部分别滑动连接在梯形轨
的左右两端,双轴电机固定连接在平座的前侧中部,双轴电机左右两端的输出轴上均固定
连接有螺杆,两个螺杆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伸臂相配合。
[0009]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套筒、轮架、主动轮、电机II、固定轴、圆柱杆和硬弹簧,两个伸臂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两个固定轴上均转动连接有套筒,两
个套筒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杆,硬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圆柱杆上,两
个套筒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轮架,两个轮架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II,两个电机II的输
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
[0010]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侧座、上爬轮、电机III、L形架、竖轴和下爬轮,两个套筒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侧座,两个侧座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架,两个L形
架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机III,两个电机III的下端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竖轴,每个竖轴的
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爬轮和下爬轮。
[0011]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伸缩杆III、门形件和凸棱,每个竖轴的下部均轴线设置有凸棱,下爬轮竖向滑动连接在凸棱上,侧座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II,伸
缩杆III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门形件,门形件插在下爬轮的一侧。
[0012] 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后伸柱、横轨杆和箱体,平座后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后伸柱,横轨杆固定连接在两个后伸柱之间,箱体滑动连接在横轨杆
上,横轨杆上套接有两个压缩弹簧,两个压缩弹簧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
[0013]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计算机和电源。
[0014] 本发明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0015] 本发明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本发明可以控制的机器人攀爬两个墙面之间的缝隙。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8]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9] 图3为平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 图4为平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 图5为横移条和电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双轴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侧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 图8为侧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5] 图中:平座1;固定套101;后伸柱102;横轨杆103;铰接座104;箱体105;伸缩杆I106;铰接杆107;梯形轨108;斜架109;转轮110;横移条2;固定盘201;顶针202;弧形片203;
竖柱204;伸缩杆II205;电机座3;电机I301;摩擦轮302;弹片303;横柱304;凸起305;双轴电
机4;伸臂401;螺杆402;套筒403;轮架404;主动轮405;电机II406;固定轴407;圆柱杆408;
硬弹簧409;侧座5;上爬轮501;电机III502;L形架503;伸缩杆III504;门形件505;竖轴506;
凸棱507;下爬轮50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
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
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 具体实施方式一:
[0028] 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包括平座1、固定套101、横移条2、固定盘201、顶针202、弧形片
203、竖柱204和伸缩杆II205,本发明可以控制的机器人攀爬两个墙面之间的缝隙。
[0029] 所述平座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01,两个固定套101上均滑动连接有横移条2,横移条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201,固定盘201的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顶针
202,横移条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竖柱204,竖柱2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I205,弧形片
203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连接在固定盘201上,伸缩杆II205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在弧形片203的
内端。两个横移条2分别可以在两个固定套101上左右滑动,进而调整两个固定盘201和两个
顶针202的左右位置,当机器人进入两个墙壁之间的窄缝处后,两个顶针202分别顶在左右
两个墙上,进而将平座1设置在两个墙壁之间,这时平座1还可以通过两个顶针202的共同轴
线为轴转动,调整平座1的方向,两个伸缩杆II205伸缩时可以带动两个弧形片203在固定盘
201上左右滑动,进而带动两个弧形片203分别顶在两个墙壁上,这时将平座1固定在两个墙
壁之间。
[0030] 具体实施方式二:
[0031] 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铰接座104、伸缩杆I106和铰接杆107,平座1的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106,伸缩杆I106的
上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座104,铰接座104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铰接杆107,铰接杆107的左右
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横移条2的内端。伸缩杆I106伸缩时可以带动铰接座104进行升降,进
而通过两个铰接杆107带动两个横移条2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进而带动两个顶针202分别顶
在左右两个墙上。
[0032] 具体实施方式三:
[0033] 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电机座3、电机I301、摩擦轮302、弹片303、横柱304和凸起305,横柱304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竖柱
204的上部,电机座3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连接在横柱304上,弹片3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
座3上,弹片3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竖柱204的上部,横柱304的下侧外部固定连接有凸起
305,电机座3上固定连接有电机I301,电机I30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摩擦轮302。弹片303
给电机座3向外移动的力,当两个顶针202分别顶在左右两个墙上时,两个摩擦轮302也分别
与两个墙壁相接触,电机I301转动带动摩擦轮302转动,摩擦轮302转动时带动平座1以两个
顶针202的共同轴线为轴转动,调整平座1的倾斜度和方向。
[0034] 具体实施方式四:
[0035] 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梯形轨108、斜架109、转轮110、双轴电机4、伸臂401和螺杆402,平座1的下侧设置有左右方向的
梯形轨108,斜架10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平座1的下侧中部,斜架10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轮
110,伸臂401左右各设置有一个,两个伸臂401的后部分别滑动连接在梯形轨108的左右两
端,双轴电机4固定连接在平座1的前侧中部,双轴电机4左右两端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
螺杆402,两个螺杆402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伸臂401相配合。双轴电机4可以带动两个螺杆
402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伸臂401在梯形轨108上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进而调整两个伸臂401
之间的间距。转轮110用于机器人在地面行走。
[0036] 具体实施方式五:
[0037] 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套筒403、轮架404、主动轮405、电机II406、固定轴407、圆柱杆408和硬弹簧409,两个伸臂401的
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407,两个固定轴407上均转动连接有套筒403,两个套筒403的内
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杆408,硬弹簧409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圆柱杆408上,两个
套筒403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轮架404,两个轮架40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II406,两个
电机II406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05。调整两个伸臂401之间的间距后,可以调整
两个轮架404和两个主动轮405之间的间距,两个主动轮405用来机器人在地面上行走时使
用,两个伸臂401间距变化时,硬弹簧409会被拉长或者缩短,两个轮架404可以通过其上的
套筒403在固定轴407上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轮架404略微倾斜,使得两个轮架404适应更多
地形,这时两个套筒403转动带动两个圆柱杆408转动扳动硬弹簧409弯曲,硬弹簧409对两
个圆柱杆408和两个轮架404进行回位。
[0038] 具体实施方式六:
[0039] 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侧座5、上爬轮501、电机III502、L形架503、竖轴506和下爬轮508,两个套筒403的外侧均固定连
接有侧座5,两个侧座5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架503,两个L形架503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机
III502,两个电机III502的下端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竖轴506,每个竖轴506的上下两端
分别设置有上爬轮501和下爬轮508。两个伸臂401相互远离后,可以使得两个竖轴506上的
上爬轮501和下爬轮508分别压在对应的墙壁上,这时调整平座1的倾斜度和方向,这时将顶
针202和弧形片203均离开墙壁,两个电机III502转动时带动两个上爬轮501和两个下爬轮
508转动,带动机器人在墙壁的缝隙处向不同方向行走。两个竖轴506也可以通过两个套筒
403转动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得机器人适应不平行的两个墙壁之间的行走。
[0040] 具体实施方式七:
[0041] 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伸缩杆III504、门形件505和凸棱507,每个竖轴506的下部均轴线设置有凸棱507,下爬轮508竖
向滑动连接在凸棱507上,侧座5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II504,伸缩杆III504的下端固定连
接有门形件505,门形件505插在下爬轮508的一侧。伸缩杆III504伸缩时带动门形件505升
降,进而带动下爬轮508沿着两个竖轴506滑动,根据需要调整下爬轮508和上爬轮501之间
的间距。
[0042] 具体实施方式八:
[0043] 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结构还包括后伸柱102、横轨杆103和箱体105,平座1后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后伸柱102,横轨杆103固
定连接在两个后伸柱102之间,箱体105滑动连接在横轨杆103上,横轨杆103上套接有两个
压缩弹簧,两个压缩弹簧分别位于箱体105的左右两侧。箱体105可以在横轨杆103上左右滑
动,两个压缩弹簧对箱体105进行回位,当平座1倾斜后,箱体105向低处滑动,将机器人的重
心降低,使得机器人更加稳定。
[0044] 具体实施方式九:
[0045] 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箱体105内设置有计算机和电源。电源用来向用电器提供电力。
[0046]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