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793113.7

文献号 : CN11243253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范学彬朱坤军周江峰

申请人 :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集流管的储液组件,储液组件包括筒部、第一单向元件及第二单向元件,第一单向元件固定于筒部内,第一单向元件与筒部的部分内壁面周向密封,第一单向元件控制筒部内的第一腔与第二腔的连通与断开;第二单向元件固定连接于筒部外,第二单向元件控制第二腔与换热组件的外部在第二单向元件处的连通和断开;第一单向元件和第二单向元件一个处于导通状态另一个处于截止状态。本申请的换热组件中第一单向元件固定于筒部内,第二单向元件固定于筒部外,有利于节省管路元件,可以使换热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

权利要求 :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换热管(3)及储液组件(4),所述换热管(3)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管(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管(2),所述储液组件(4)固定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

所述储液组件(4)包括筒部(41)、第一单向元件(42)及第二单向元件(43),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固定于所述筒部(41)内,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与所述筒部(41)的部分内壁面周向密封,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包括阀体(421)与第一阀芯组件(422),所述第一阀芯组件(422)设置于所述阀体(421)内,所述阀体(421)远离所述第一阀芯组件(422)一侧的壁面与所述筒部(41)的部分内壁面周向密封,所述第一阀芯组件(422)包括第一封闭部(4221),所述筒部(41)具有第一腔(413)和第二腔(414),所述第一腔(413)和所述第二腔(414)均位于所述筒部(41)的内壁面内,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控制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二腔(414)的连通与不连通;

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固定连接于所述筒部(41)外,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包括主体部(431)和第二阀芯组件(432),所述主体部(431)包括安装孔道(4313),所述第二阀芯组件(432)设于所述安装孔道(4313)内,所述第二阀芯组件(432)包括第二封闭部(4321),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控制所述第二腔(414)与所述换热组件(100)的外部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处的连通与不连通;

其中,所述储液组件(4)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储液组件(4)的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封闭部(4221)与所述阀体(421)相间隔,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二腔(414)连通,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封闭部(4321)与所述主体部(431)的内侧壁周向密封,所述第二腔(414)与所述换热组件(100)的外部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处不连通;在所述储液组件(4)的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封闭部(4321)与所述主体部(431)相间隔,所述换热组件(100)的外部与所述第二腔(414)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处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一封闭部(4221)与所述阀体(421)的内侧壁周向密封,所述第二腔(414)与所述第一腔(413)不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芯组件(422)包括第一弹性部(4222)及第一基部(4223),所述第一基部(4223)与所述阀体(4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4222)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基部(422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封闭部(4221);

在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的导通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部(4222)被压缩,所述第一封闭部(4221)远离所述第一弹性部(4222)的一端的周缘与所述阀体(421)的内侧壁面相间隔,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二腔(414)连通,在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的截止状态下,所述第一封闭部(4221)远离所述第一弹性部(4222)的一端的周缘与所述阀体(421)的内侧壁面密封,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二腔(414)不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431)包括第三腔(4311)和第四腔(4312),所述第三腔(4311)与所述换热组件(100)的外部连通,所述第四腔(4312)与所述第二腔(414)连通;

所述第二阀芯组件(432)包括第二弹性部(4322)及第二基部(4323),所述第二基部(4323)与所述主体部(431)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二弹性部(4322)一端连接于第二基部(432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封闭部(4321);

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的导通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部(4322)被压缩,所述第二封闭部(4321)远离所述第二弹性部(4322)的一端的周缘与所述主体部(431)的内侧壁面相间隔,所述第三腔(4311)与所述第四腔(4312)连通,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的截止状态下,所述第二封闭部(4321)远离所述第二弹性部(4322)的一端的周缘与所述主体部(431)的内侧壁面密封,所述第三腔(4311)与所述第四腔(4312)不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还包括封盖组件(433),所述封盖组件(433)至少有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孔道(4313)内,沿所述安装孔道(4313)的长度方向,所述封盖组件(433)相较于所述第二基部(4323)较远离所述第二封闭部(4321),所述封盖组件(433)封堵所述安装孔道(4313)的一端;

所述封盖组件(433)与所述主体部(431)通过胶粘、钎焊及螺纹配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100)包括连接件(30),所述连接件(30)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外壁面贴合连接,另一侧面与所述筒部(41)的外壁面贴合连接,所述连接件(30)具有连通腔(301),所述连通腔(301)连通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内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液组件(4)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和所述连接件(3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的相反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100)包括连接件(30),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筒部(41)或所述第一集流管(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件(30)具有连通腔(301),所述连通腔(301)连通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内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100)包括三通换向阀(5)、第一隔板(61)和第二隔板(62),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内腔通过第一隔板(61)形成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所述第二集流管(2)的内腔通过第二隔板(62)形成第三腔室(21)和第四腔室(22),所述换热管(3)为多个,多个换热管(3)包括第一管组(31)和第二管组(32),所述第一管组(31)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三腔室(21),所述第二管组(32)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2)和所述第四腔室(22),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一腔室(11)连通;

所述三通换向阀(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外侧,所述储液组件(4)和所述三通换向阀(5)沿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三通换向阀(5)包括第一孔(51)、第二孔(52)和第三孔(53),所述第二腔(414)通过所述第一孔(51)与所述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2)通过所述第二孔(52)与所述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孔(53)连通所述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和所述三通换向阀(5)的外部;

所述三通换向阀(5)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三通换向阀(5)的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孔(51)和所述第二孔(52)连通,所述第三孔(53)关闭,所述第二腔(414)通过所述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与所述第二腔室(12)连通;在所述三通换向阀(5)的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孔(51)与所述第三孔(53)连通,所述第二孔(52)关闭,所述第二腔(414)通过所述三通换向阀(5)与所述三通换向阀(5)的外部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4)的筒部(41)内侧设有台阶部(415),所述台阶部(415)为所述筒部(41)的部分内侧面向所述筒部(41)的内腔方向凸伸形成,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朝向所述第二腔(414)一侧的部分端面与所述台阶部(415)的端面贴合;

所述储液组件(4)还包括堵盖(44)和至少两个支撑件(45),所述堵盖(44)封堵所述筒部(41)的一端,至少两个支撑件(45)沿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的周向布置,所述支撑件(45)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413),所述支撑件(45)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堵盖(44)配合。

10.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组件(100),所述换热组件(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换热管(3)及储液组件(4),所述换热管(3)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管(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管(2),所述储液组件(4)固定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

所述储液组件(4)包括筒部(41)、第一单向元件(42)及第二单向元件(43),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固定于所述筒部(41)内,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与所述筒部(41)的部分内壁面周向密封,所述筒部(41)具有第一腔(413)和第二腔(414),所述第一腔(413)和所述第二腔(414)均位于所述筒部(41)的内壁面内,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控制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二腔(414)的连通与不连通;

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固定连接于所述筒部(41)外,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控制所述第二腔(414)与所述换热组件(100)的外部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处的连通与不连通;

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腔(413)与所述第二腔(414)连通,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腔(414)与所述换热组件(100)的外部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处不连通;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换热组件(100)的外部与所述第二腔(414)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43)处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元件(42)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腔(414)与所述第一腔(413)不连通。

说明书 :

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的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器、储液装置和阀件等元件,热管理系统其系统结构较复杂,各元件之间需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整个热管理系统占用空间较
多,不利于系统小型化。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换热管及储液组件,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管,所述储液组件固定于所述第
一集流管;
[0006] 所述储液组件包括筒部、第一单向元件及第二单向元件,所述第一单向元件固定于所述筒部内,所述第一单向元件与所述筒部的部分内壁面周向密封,所述筒部具有第一
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均位于所述筒部的内壁面内,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
一集流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元件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所述第一单向元件控
制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的连通与不连通;
[0007] 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筒部外,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所述第二单向元件控制所述第二腔与所述换热组件的外部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处
的连通与不连通;
[0008] 其中,所述储液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储液组件的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单向元件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二单
向元件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腔与所述换热组件的外部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处不连通;
在所述储液组件的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换热组件的外
部与所述第二腔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处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元件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
腔与所述第一腔不连通。
[0009] 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第一单向元件固定于筒部内,第二单向元件固定于筒部外,有利于节省管路元件,可以使热换热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
[0010]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换热管及储液组件,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管,另
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管,所述储液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集流管;
[0011] 所述储液组件包括筒部、第一单向元件及第二单向元件,所述第一单向元件固定于所述筒部内,所述第一单向元件与所述筒部的部分内壁面周向密封,所述筒部具有第一
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均位于所述筒部的内壁面内,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
一集流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元件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所述第一单向元件控
制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的连通与不连通;
[0012] 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筒部外,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所述第二单向元件控制所述第二腔与所述换热组件的外部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处
的连通与不连通;
[0013] 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单向元件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
二腔与所述换热组件的外部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处不连通;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
单向元件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换热组件的外部与所述第二腔在所述第二单向元件处连通,
所述第一单向元件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一腔不连通。
[0014] 本申请提供的热管理系统的换热组件有利于节省系统管路元件,结构更加紧凑,利于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剖切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一实施例的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一实施例的储液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0] 图6是图1示出第二单向元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 图7是图1示出第一单向元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2] 图8是图2示出的圆圈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3] 图9是图2示出的圆圈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10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25] 图11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示意图;
[0026] 图12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
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
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8]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
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29]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
“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
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
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
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
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0031] 根据本申请的换热组件100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换热组件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换热管3、储液组件4、三通换向阀5以及至少两个隔板6。至少两
个隔板6包括:第一隔板61和第二隔板62。
[0032] 换热管3连接于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之间,换热管3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管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管2的内腔。第一集流管1的内腔通过第一隔板61形成两个腔室:第一腔
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在第一集流管1内不连通。第二集流管2的内
腔通过第二隔板62形成两个腔室:第三腔室21和第四腔室22,第三腔室21和第四腔室22在
第二集流管2内不连通。换热管3包括多个,多个换热管3分为至少两个管组:第一管组31和
第二管组32,第一腔室11通过第一管组31与第三腔室21连通,第二腔室12通过第二管组32
与第四腔室22连通。
[0033]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2,换热组件100具有至少两个第三隔板(图中未标示),从而形成多流程的设计,由于通过隔板形成多流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
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对此不作过多赘述。
[0034] 参照图1和图2,储液组件4和三通换向阀5均安装固定于第一集流管1的外侧,且储液组件4和三通换向阀5沿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的轴线的方向布置,储液组件4与第一集流管
1大致平行设置。储液组件4包括筒部41、第一单向元件42、第二单向元件43、堵盖44及至少
两个支撑件45,第一单向元件42及至少两个支撑件45位于筒部41内,堵盖44至少有部分位
于筒部41内,第二单向元件43设于筒部41外。筒部41沿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的轴线的方向的
两侧具有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堵盖44固定于第一端部411,三通换向阀5固定于第
二端部412。需要解释的是,第一端部411包括筒部41的一端的部分筒壁及该部分筒壁内的
腔体,第二端部412包括筒部41的另一端的部分筒壁及该部分筒壁内的腔体。
[0035] 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元件42固定于筒部41内,第一单向元件42与筒部41的内侧壁面周向密封从而将筒部41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413和第二腔414,第一腔413和第二腔414
通过第一单向元件42实现连通或断开,第一腔413与第一集流管1的第一腔室11连通,第二
腔414与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连通。第一单向元件42与筒部41的内侧壁面周向密封可以通过
第一单向元件42的部分外侧壁面与筒部41的内侧壁面贴合实现,也可以是第一单向元件42
的部分外壁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凹槽用于放置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实现周向密封,也可以
是通过其他相关结构与筒部41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可选的,密封圈为O形圈。
[0036] 堵盖44至少有部分容纳于筒部41内,堵盖44固定于筒部41的第一端部411。一种实施方式中,堵盖44设有外螺纹,筒部41的内筒壁设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的配
合,实现堵盖44和筒部41之间的固定。堵盖44直接拧上去密封筒部41的一端,不用经过第二
次焊接就可以封住筒部41的一端。可选的方式中,堵盖44是塑料件,有利于降低成本和重
量,堵盖44也可以是金属件,金属件相对于塑料件对高温制冷剂有较好的耐受性,从而有利
于提高堵盖44与第一端部411的密封性。堵盖44与筒部41之间可以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加强
周向密封效果。可选的,密封圈为O形圈。
[0037] 参照图5和图8,筒部41的内侧设有台阶部415,台阶部415为筒部41的部分内侧面向内凸伸形成。第一单向元件42放置于台阶部415上,即第一单向元件42面向第二腔414的
端面与台阶部415朝向第一单向元件42的端面贴合设置。至少两个支撑件45沿第一单向元
件42的周向布置,支撑件45至少有部分容纳于第一腔413,支撑件45的一端与堵盖44配合,
另一端与第一单向元件42配合。具体地,支撑件45有一端的端面与堵盖44的端面贴合,第一
单向元件42朝向堵盖44一侧的端面设有凹槽(图中未标示),支撑件45的另一端有部分容纳
于该凹槽,再结合台阶部415的限位,从而实现将第一单向元件42在轴向方向上进行限位,
从而降低储液组件4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单向元件42发生轴向位移的可能性。在其他实施例
中,堵盖44上也可以设置凹槽,用于容纳部分支撑件45,或者第一单向元件42的端面不设置
凹槽,支撑件45的端面与第一单向元件42的端面贴合,只要能实现支撑件45的一端与堵盖
44配合另一端与第一单向元件42配合即可,本申请不予限制。
[0038] 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元件42组装进筒部41的过程是:将组装完成后的第一单向元件42沿第一端部411向第二端部412的方向推入筒部41内,直至第一单向元件42的一侧端
面贴合于台阶部415的端面,然后将支撑件45的一端插入第一单向元件42端面上的凹槽,初
步固定支撑件45(或者先将支撑件45插入第一单向元件42中,再将第一单向元件42及支撑
件45一起装入筒部41),接着在将堵盖44装配至筒部41的过程中,堵盖44推动支撑件45继续
向下移动,堵盖44装配完成后,支撑件45、堵盖44及台阶部415限制第一单向元件42的轴向
移动,第一单向元件42与筒部41的周向密封限制第一单向元件42的周向转动,从而实现第
一单向元件42在筒部41内的固定及限位。
[0039] 储液组件4与第一集流管1的连接处设有连接件30,连接件30一侧面与储液组件4连接,另一侧面与第一集流管1连接,连接件30具有连通腔301,连通腔301连通第一集流管1
的第一腔室11和储液组件4的第一腔413。由于第一集流管1和筒部41均为圆筒状,连接件30
与储液组件4配合的侧面为内凹的曲面,连接件30与第一集流管1配合的侧面也为内凹的曲
面,这样可以使连接件30与储液组件4连接处为面与面的贴合,连接件30与第一集流管1的
连接处也为面与面的贴合,连接处的接触面积较大,连接更为牢靠。通过结构较为简单的连
接件30可以在实现储液组件4固定连接于第一集流管1的同时,实现第一腔413与第一腔室
11的连通,使换热组件100的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如图2所示,连接件30可
以与储液组件4的筒部41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30也可以与第一集流管1一体
成型,或者连接件30单独成型后,分别与筒部41和第一集流管1连接。
[0040] 为了进一步加强储液组件4与第一集流管1的连接的稳定性,储液组件4与第一集流管1之间还可以设置连接块40,该连接块40一侧面连接于筒部41,另一侧面连接于第一集
流管1,同样的,连接块40可以与筒部41一体成型,也可以与第一集流管1一体成型,也可以
单独成型。连接块40的结构与连接件30的结构大致相同,连接块40不设置连通腔。连接块40
与连接件30沿储液组件4的轴向方向布置,其中,连接件30相较于连接块40更靠近第一端部
411设置,连接块40相较于连接件30更靠近第二端部412设置,通过两个部位的连接,可以使
储液组件4与第一集流管1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连接关系。通过结构较为简单,体积较小的
连接件30和连接块40实现储液组件4和第一集流管1之间的连接固定,使换热组件100的结
构较为紧凑,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
[0041] 筒部41的第二端部412与三通换向阀5固定连接,第二端部412至少有部分容纳于三通换向阀5的阀座中,通过钎焊或者密封圈实现筒部41与三通换向阀5的密封及连接,筒
部41的第二腔414与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连通。三通换向阀5包括第一孔51、第二孔52及第三
孔53,第一孔51、第二孔52及第三孔53均可以与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连通,第二腔414通过第
一孔51与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连通,第二腔室12可以通过第二孔52与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连
通,外部的系统元件可以通过第三孔53与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连通。三通换向阀5具有第一
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孔51与第二孔52连通,第三孔53封闭,
第二腔414通过三通换向阀5与第二腔室12连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孔51与第三孔53
连通,第二孔52封闭,第二腔414通过三通换向阀5与外部系统元件连通。可选的,三通换向
阀5可以为三通球阀,由于三通球阀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
请对此不作过多赘述。
[0042] 筒部41的第二腔414内还可以设置干燥过滤器46,干燥过滤器46的作用是将进入第二腔414的制冷剂进行干燥以及过滤,从而去除制冷剂中的水分和杂质,保证制冷剂的品
质,提高制冷剂循环的质量。干燥过滤器46可以包括腔体以及填充于腔体内的干燥颗粒结
构,干燥过滤器46的腔体外围的壁上可以开设通孔,通孔处覆设有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可
以过滤制冷剂的杂质,干燥颗粒结构可以吸收水分,干燥过滤器46为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
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对此不作过多赘述。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筒部41可以
自带干燥过滤芯体。
[0043] 第一单向元件42的作用是使得制冷剂在筒部41内单向流通,第一单向元件42包括阀体421和第一阀芯组件422,第一阀芯组件422设置于阀体421内,阀体421远离第一阀芯组
件422一侧的壁面与筒部41的内壁面周向密封,从而使第一腔413和第二腔414仅能通过第
一单向元件42的内部连通或不连通。
[0044] 第一阀芯组件422包括第一封闭部4221、第一弹性部4222及第一基部4223,第一基部4223与阀体421固定连接,第一弹性部4222一端连接于第一基部4223,另一端连接于第一
封闭部4221。第一封闭部4221远离第一基部4223的一端与阀体421的内壁面配合,通过第一
弹性部4222的变化从而使第一封闭部4221远离第一基部4223的一端与阀体421的内壁面贴
合或者相间隔。可选的,第一封闭部4221远离第一基部4223的一端设有密封圈,加强第一封
闭部4221与阀体421密封时的密封效果。第一封闭部4221靠近第一基部4223的一端有部分
容纳于第一基部4223中,具体地,第一基部4223具有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封闭部4221靠
近第一基部4223的一端具有杆部(图中未标示),杆部穿设于通孔中,第一封闭部4221通过
第一弹性部4222支撑于第一基部4223上,第一封闭部4221上下运动时,杆部在通孔中也上
下移动,第一基部4223下方无遮挡物为第一封闭部4221的运动提供空间。可选的,杆部的横
截面的轮廓呈三角形,通孔的横截面的轮廓也呈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配合可以减少第一
封闭部4221的周向旋转。
[0045] 参照图5、图7及图8,第一阀芯组件422还包括卡接件423,卡接件423为带缺口的环形且具有弹性。第一单向元件42组装时,先依次将第一阀芯组件422的第一封闭部4221、第
一弹性部4222及第一基部4223装配进阀体421中的相应位置,然后将卡接件423呈压缩状态
的放置于第一基部4223的下方,撤去压缩力后卡接件423恢复成非压缩状态使卡接件423与
阀体421相对固定,第一基部4223设于卡接件423上,从而将第一基部4223固定于阀体421。
具体地,参照图8,阀体421内设有呈阶梯状的槽部(图中未标示),第一基部4223和卡接件
423均有部分容纳于该槽部,第一基部4223有部分放置于卡接件423上,第一单向元件42装
配完成后,第一基部4223沿筒部41轴向方向的投影的外轮廓线落入卡接件423的投影中,通
过阀体421的槽部与卡接件423实现第一基部4223在筒部41轴向方向的限位。装配完成后,
第一封闭部4221远离第一基部4223的一端通过第一弹性部4222的弹力与阀体421的内壁面
抵接。
[0046] 第一单向元件42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制冷剂从第一腔室11进入第一腔413时,第一单向元件42处于导通状态,第一腔413与第二腔414连通,具体地,制冷剂从上至下
冲击第一封闭部4221,第一弹性部4222受到力被压缩,从而使第一封闭部4221与阀体421脱
离,即第一封闭部4221远离第一弹性部4222的一端的周缘与阀体421的内侧壁面相间隔,制
冷剂通过第一封闭部4221与阀体421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腔414。制冷剂从第二腔414进入
筒部41,第一单向元件42处于截止状态,第一腔413与第二腔414不连通,具体地,在第一弹
性部4222的弹力的作用下,使第一封闭部4221远离第一弹性部4222的一端的周缘与阀体
421的内侧壁面抵接实现密封,制冷剂不能通过第一单向元件42流向第一腔413。
[0047] 第二单向元件43的作用是使得制冷剂从换热组件100外部向筒部41内的方向单向流通,第二单向元件43固定连接于筒部41外。第二单向元件43包括主体部431、第二阀芯组
件432及封盖组件433,主体部431与筒部41固定连接,主体部431包括第三腔4311、第四腔
4312及安装孔道4313,第二阀芯组件432设置于安装孔道4313内,封盖组件433至少有部分
设置于安装孔道4313内,第三腔4311与换热组件100的外部的系统元件连通,第四腔4312与
第二腔414连通,第二阀芯组件432控制第三腔4311和第四腔4312的连通与不连通。参照图
6,第二单向元件43与筒部41的连接处为面与面的接触,即第二单向元件43与筒部41的贴合
处为内凹的曲面,从而使第二单向元件43与筒部41的连接更加牢靠。
[0048] 第二阀芯组件432包括第二封闭部4321、第二弹性部4322及第二基部4323,第二基部4323与主体部43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部4322一端连接于第二基部4323,另一端连
接于第二封闭部4321。第二封闭部4321远离第二基部4323的一端与主体部431的内壁面配
合,通过第二弹性部4322的变化从而使第二封闭部4321远离第二基部4323的一端与主体部
431的内壁面贴合或者相间隔。可选的,第二封闭部4321远离第二基部4323的一端设有密封
圈,加强第二封闭部4321与主体部431密封时的密封效果。第二封闭部4321靠近第二基部
4323的一端有部分容纳于第二基部4323中,第二封闭部4321与第二基部4323的配合结构与
第一阀芯组件422的结构大致相同,可参照第一封闭部4221与第一基部4223的相关描述,此
处不再重复描述。
[0049] 参照图5和图6,沿安装孔道4313的长度方向,封盖组件433相较于第二基部4323较远离第二封闭部4321,封盖组件433封堵安装孔道4313在主体部431上形成的开口,以密封
安装孔道4313的一端。封盖组件433与主体部431通过胶粘、钎焊及螺纹配合中的一个或多
个固定连接。
[0050] 为便于第二阀芯组件432的安装,第二单向元件43的主体部431上开设有一端封闭一端敞开的工艺孔,该工艺孔在主体部431中形成安装孔道4313,第二阀芯组件432及封盖
组件433均通过安装孔道4313完成装配,封盖组件433用于在实现安装孔道4313密封的同
时,对第二基部4323的轴向位移进行限位。
[0051] 为实现外部系统元件与第二腔414的连通,且为了便于部件之间的对接,主体部431内开设有两个孔道,孔道的一端在主体部431上形成开口便于与其他部件的对接,另一
端与安装孔道4313连通使两个孔道的连通与截止通过第二阀芯组件432控制,且两个孔道
的延伸方向与筒部41的轴向方向垂直,该两个孔道分别在主体部431内形成第三腔4311和
第四腔4312。孔道的延伸方向与筒部41的轴向方向垂直,两个孔道在主体部431上形成的开
口分别位于主体部431的左右两侧,以便于与其他部件的对接。具体地,在筒部41与主体部
431贴合的侧壁上开设通孔,通过该通孔即可实现第二腔414与第四腔4312的连通,第一单
向元件42与系统其他元件及管路的连接均可以在左侧空间较大的区域完成,与换热组件
100不会造成干涉,有利于系统的顺利装配。本实施例中,安装孔道4313的延伸方向与筒部
41的轴向方向平行,所以两个孔道的延伸方向均与安装孔道4313的延伸方向垂直,制冷剂
在主体部431内流动时,流动路径大致呈“Z”字形。
[0052] 封盖组件433固定于主体部431的同时可实现对第二基部4323的限位。具体地,主体部431靠近安装孔道4313敞开端的一侧设有阶梯状的槽部(图中未标示),封盖组件433和
第二基部4323均有部分容纳于该阶梯状的槽部。封盖组件433包括第一配合部4331和第二
配合部4332,第二配合部4332与主体部431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一配合部4331限位固定于主
体部431。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配合部4332设有外螺纹,主体部431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
的配合,使第二配合部4332固定于主体部431,从而将第一配合部4331固定于主体部431。一
些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配合部4332也可以钎焊固定于主体部431,或者第二配合部4332也
可以胶粘固定于主体部431,或者第二配合部4332也可以过盈配合固定于主体部431。
[0053] 第一配合部4331包括轴向凸台4333和周向凸台4334,轴向凸台4333为第一配合部4331的部分端面沿轴向方向凸伸形成,周向凸台4334为第一配合部4331的部分周缘向外凸
伸形成,轴向凸台4333沿第二单向元件43的轴向方向位于周向凸台4334的上方。轴向凸台
4333的部分端面贴合于第二基部4323,部分端面贴合于主体部431的阶梯状槽部的侧壁面,
用于在装配完成后使第二基部4323与主体部431的位置相对固定,以限制第二基部4323的
轴向位移。周向凸台4334的部分端面贴合于主体部431的阶梯状槽部的侧壁面,可以在周向
凸台4334与主体部431之间可以设置密封件434,既可以加强封盖组件433的密封效果,又可
以限制第一配合部4331的轴向方向的位移。轴向凸台4333朝向第二阀芯组件432的端面设
有避让部4335,该避让部4335用于为第二封闭部4321的轴向位移提供空间。
[0054] 第二单向元件43组装时,先依次将第二阀芯组件432的第二封闭部4321、第二弹性部4322及第二基部4323装配进主体部431中的相应位置,然后装配第一配合部4331和密封
件434,初步对第二基部4323及密封件434进行限位,接着装配第二配合部4332,使第二配合
部4332与主体部431固定,从而使第一配合部4331与主体部431固定,从而实现封盖组件433
与主体部431的密封及对第二基部4323的轴向限位。装配完成后,第二封闭部4321远离第二
基部4323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部4322的弹力与主体部431的内壁面抵接。
[0055] 第二单向元件43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制冷剂从第三腔4311进入换热组件100时,第二单向元件43处于导通状态,第三腔4311通过第四腔4312与第二腔414连通,具体
地,在第二单向元件43内,制冷剂从上至下冲击第二封闭部4321,第二弹性部4322受到力被
压缩,从而使第二封闭部4321与主体部431脱离,即第二封闭部4321远离第二弹性部4322的
一端的周缘与主体部431的内侧壁面相间隔,制冷剂通过第二封闭部4321与主体部431之间
的间隙进入第四腔4312,然后进入第二腔414。制冷剂从第二腔414进入筒部41,第二单向元
件43处于截止状态,第二腔414与第四腔4312连通,但第三腔4311与第四腔4312不连通,具
体地,在第二弹性部4322的弹力的作用下,使第二封闭部4321远离第二弹性部4322的一端
的周缘与主体部431的内侧壁面抵接实现密封,制冷剂不能通过第二单向元件43从第二腔
414流向换热组件100外部。
[0056] 由于连接件30的连通腔301与第一腔413连通,第二单向元件43的第四腔4312与第二腔414连通,第一腔413与第二腔414分别位于第一单向元件42的相反两侧,所以沿储液组
件4的长度方向,第二单向元件43和连接件30分别位于第一单向元件42的相反两侧。
[0057] 综合上述内容,第一单向元件42使制冷剂仅能从第一腔413流向第二腔414,而不能从第二腔414流向第一腔413,第二单向元件43使制冷剂仅能从第三腔4311流向第四腔
4312,而不能从第四腔4312流向第三腔4311,第四腔4312与第二腔414连通,第三腔4311与
换热组件100外部连通,即第二单向元件43使制冷剂仅能通过第二单向元件43从换热组件
100外部流向第二腔414,而不能通过第二单向元件43从第二腔414流向换热组件100外部。
本申请中的换热组件100应用于系统中时,在储液组件4中,当第一单向元件42从第一腔413
流向第二腔414的方向导通时,第二单向元件43从第二腔414流向换热组件100的外部的方
向截止;当第二单向元件43从换热组件100的外部流向第二腔414的方向导通时,第一单向
元件42从第二腔414流向第一腔413的方向截止,可分别对应系统中的不同换热模式。
[0058] 在一些热管理系统中,制热模式的循环回路中串联有储液装置,制冷模式的循环回路中也串联有储液装置,用于去除制冷剂中的水分和杂质,保证制冷剂的品质,提高制冷
剂循环的质量,但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不会同时运行,因此,系统设计时可以使制冷模式的
流路的制冷剂和制热模式的流路的制冷剂分别流经同一个储液装置,从而节省系统中元件
的数量,简化系统构成,但是,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使用同一个储液装置可能会出现制冷剂
回流的现象,若产生回流现象,部分制冷剂会储存在不参与换热的元件中,会使系统中流动
的制冷剂变少,对系统的运行较为不利,相关技术中需要使用至少两个单向阀用于避免制
冷回流现象的出现。本申请中的换热组件100的储液组件4集成有储液器102、第一单向元件
42和第二单向元件43,可以用于降低制冷剂回流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且第一单向元件42设
置于筒部41内,第二单向元件43固定于筒部41外,另外,第二单向元件43的主体部431还可
用作连接压板,用于换热组件100与管路或元件对接,有利于节省系统管路元件,且可以使
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利于小型化。
[0059]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参照图10,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组件100、压缩机200、三通阀组件300、室内冷凝器400、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00、室内
蒸发器700及室外蒸发器800。换热组件100由室外冷凝器101、第一单向元件42、储液器102、
三通换向阀5、过冷冷凝器103及第二单向元件43集成形成,其中,第一单向元件42和第二单
向元件43集成于储液组件4,储液组件4的第二腔414和干燥过滤器46用作储液器102,第一
集流管1的第一腔室11、第二集流管2的第三腔室21及第一管组31用作室外冷凝器101,第一
集流管1的第二腔室12、第二集流管2的第四腔室22及第二管组32用作过冷冷凝器103。三通
阀组件300根据系统工况的不同控制从压缩机100流出的制冷剂流向室外冷凝器101或者流
向室内冷凝器400。可选的,三通阀组件300可以为三通球阀。
[0060] 热管理系统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换热组件100中的制冷剂流动路径如图2中粗箭头所示,从第二集流管2的第一压板10流入,从第二集流管2的第二压板
20流出,其中,第一压板10用于连接第三腔室21和外部管路或部件,并连通第三腔室21与换
热组件100的外部,第二压板20用于连接第四腔室22和外部管路或部件,并连通第四腔室22
与换热组件100的外部;在制热模式下,换热组件100中的制冷剂流动路径如图2中细箭头所
示,从第一单向元件42的第三腔4311流入,从三通换向阀5的第三孔53流出,第一单向元件
42与外部管路或部件连接,并连通第三腔4311与换热组件100的外部,三通换向阀5与外部
管路或部件连接,并连通三通换向阀5的内腔与换热组件100的外部。
[0061] 在制冷模式下,三通阀组件300控制从压缩机100流出的制冷剂流向室外冷凝器101,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处于节流状态,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00处于节流或截止状态,第
一压板10作为换热组件100的制冷剂的进口,第二压板20作为换热组件100的制冷剂的出
口,三通换向阀5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即第二腔414通过三通换向阀5与第二腔室12连通。以
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00处于截止状态为例,热管理系统中压缩机200、三通阀组件300、换热
组件100、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室内蒸发器700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
[0062] 具体地,参照图11,从压缩机200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由第一压板10进入换热组件100,在第三腔室21、第一管组31及第一腔室11构成的室外冷凝器101中冷凝放热,然
后制冷剂经由连接件30的连通腔301流入储液组件4的第一腔413,此时第一单向元件42处
于导通状态,制冷剂经由第一单向元件42流入储液组件4的第二腔414,在第二腔414中流经
干燥过滤器46后经过三通换向阀5的换向作用,制冷剂进入由第二腔室12、第二管组32及第
四腔室22构成的过冷冷凝器103进一步冷凝放热,接着从第二压板20流出换热组件100并经
过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内蒸发器700,在室内蒸发器700中与空气热交
换,吸收空气的热量从而使之降温,实现制冷的目的,最后返回压缩机200,如此循环。在制
冷模式中,换热组件100用作室外冷凝器101和过冷冷凝器103的功能,同时对制冷剂起到干
燥、过滤、储存的功能,在制冷剂流入第二腔414后,由于第二单向元件43处于截止状态,制
冷剂不能从第二单向元件43处流出换热组件100,以实现降低制冷剂回流的现象出现的可
能性。
[0063]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从换热组件100流出的制冷剂可以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内蒸发器700,然后回到压缩机200;另一路经过第二流
量调节装置600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外蒸发器800,在室外蒸发器800中与空气或者冷却液回
路热交换,吸收空气或冷却液回路的热量从而使之降温,最后返回压缩机200。
[0064] 在制热模式下,三通阀组件300控制从压缩机100流出的制冷剂流向室内冷凝器400,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处于截止状态,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00处于节流状态,第一单向
元件42作为换热组件100的制冷剂的进口,三通换向阀5作为换热组件100的制冷剂的出口,
三通换向阀5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即第二腔414通过三通换向阀5与其他元件连通。热管理系
统中压缩机200、三通阀组件300、室内冷凝器400、换热组件100、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00、室
外蒸发器800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
[0065] 具体地,参照图12,从压缩机200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入室内冷凝器400冷凝放热,加热空气从而使之升温,实现制热的目的,接着由第二单向元件43进入换热组件
100,此时第二单向元件43处于导通状态,制冷剂经由第二单向元件43流入储液组件4的第
二腔414,在第二腔414中流经干燥过滤器46后经过三通换向阀5的换向作用,制冷剂从三通
换向阀5的第三孔53流出换热组件100,并经过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00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外
蒸发器800,在室外蒸发器800中与空气或者冷却液回路热交换,吸收空气或冷却液回路的
热量从而使之降温,最后返回压缩机200,如此循环。在制热模式中,换热组件100的第一集
流管1、第二集流管2及换热管3不参与热交换,仅在储液组件4的第二腔414中对制冷剂起到
干燥、过滤、储存的功能,在制冷剂流入第二腔414后,由于第一单向元件42处于截止状态,
制冷剂不能从第一单向元件42处流入第一腔413然后进入第一集流管1,以实现降低制冷剂
回流的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0066]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从换热组件100流出的制冷剂可以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内蒸发器700,然后回到压缩机200,室内蒸发器700设
于室内冷凝器400的上风侧,空气先通过室内蒸发器700降低湿度,再经过室内冷凝器400加
热后吹入乘客舱,实现制热除湿的目的;另一路经过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00节流降压后进入
室外蒸发器800,然后回到压缩机200,在室外蒸发器800处可以与冷却液回路热交换,实现
电池组件或电机组件的降温。
[0067] 本申请将室外冷凝器101、储液器102、过冷冷凝器103、第一单向元件42、第二单向元件43、三通换向阀5集成形成换热组件100,且将储液器102、第一单向元件42及第二单向
元件43集成形成储液组件4,制冷和制热时均能够在储液组件4中对制冷剂进行过干燥过滤
和储存,制冷和制热时制冷剂在第二腔414内由于第一单向元件42和第二单向元件43均为
单向流通,降低出现回流现象的可能性,且取消了室外冷凝器101和第一单向元件42、第一
单向元件42和储液器102、第二单向元件43和储液器102、储液器102和三通换向阀5、三通换
向阀5和过冷冷凝器103之间的管路连接,简化了系统结构,系统更加紧凑,有利于系统小型
化。
[0068]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三通换向阀5可以不集成在换热组件100中,制冷剂从第二腔414出来后经由管路与一个三通换向阀5连通,第二腔414通过管路与第一孔51连通,第二
腔室12通过管路与第二孔52连通,三通换向阀5可以与其他部件集成或者独立安装,第三孔
53可以通过管路与其他部件连通,或者直接与其他部件集成连通。
[0069]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
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