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阀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812953.0

文献号 : CN112443704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控制阀,包括阀座和电磁阀芯部件,阀座包括第一阀腔,电磁阀芯部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阀腔,电磁阀芯部件与阀座固定设置,阀座还包括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二接口通道,第一接口通道与第一阀腔连通,电磁阀芯部件可控制第一接口通道与第二接口通道通断,控制阀还包括节流阀芯部件,阀座还包括第二阀腔,节流阀芯部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阀腔,节流阀芯部件与阀座固定设置,阀座还包括第一流道,第一流道连接第一接口通道与第二阀腔,第二阀腔与第二接口通道连通,节流阀芯部件可控制第一流道与第二接口通道的通断、以及流体流量,控制阀的阀座上集成节流阀芯部件,能够相对减少控制阀与节流阀之间的连接管路。

权利要求 :

1.一种控制阀,包括阀座和电磁阀芯部件,所述阀座包括第一阀腔,所述电磁阀芯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阀腔,所述电磁阀芯部件的部分与所述阀座固定设置,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二接口通道,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一阀腔连通,所述控制阀可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通断;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包括节流阀芯部件,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二阀腔,所述节流阀芯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节流阀芯部件的部分与所述阀座固定设置;

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接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二阀腔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连通,所述控制阀可控制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截止导通,或者,所述控制阀可控制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流体流量;

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阀口部,所述第一阀口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阀腔的底壁,所述第一阀口部具有第一阀口,所述第一阀口可连通所述第一接口通道和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腔还包括凹槽区,所述凹槽区位于所述第一阀口部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一阀腔对应的侧壁之间,所述凹槽区对应的底壁为所述第一阀腔对应的底壁,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凹槽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具有第二阀口,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节流阀芯部件,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阀腔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阀腔连接处和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阀腔连接处之间;

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二阀腔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或者所述第二流道为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第二接口通道还包括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可连通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和第一流道的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子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二流道为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周侧部,所述第二接口的轴线与所述第四流道的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第二接口通道还包括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可连通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和第一流道的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子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二流道为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阀腔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第二接口通道还包括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可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和第一流道的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子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二阀腔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周侧部,所述第二接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流道的轴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第二接口通道还包括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可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和第一流道的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子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二阀腔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接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流道的轴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第二接口通道还包括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可连通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流道直接连通所述第一阀腔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二流道为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周侧部,所述第二接口的轴线与所述第四流道的轴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第二接口通道还包括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可连通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流道直接连通所述第一阀腔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二流道为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阀腔的正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第二接口通道还包括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可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流道直接连通所述第一阀腔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二阀腔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周侧部,所述第二接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流道的轴线平行。

或者,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接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流道的轴线平行。

说明书 :

一种控制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汽车空调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传统汽车的制热方式无法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而电加热的方式耗能大而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行车里程。热泵系统已开始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空调中,由于热泵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制冷系统复杂,零部件也较多,如何改善系统的零部件的数量来减少零部件之间的管路是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0003] 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结构的控制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阀,包括阀座和电磁阀芯部件,所述阀座包括第一阀腔,所述电磁阀芯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阀腔,所述电磁阀芯部件的部分与所述阀座固定设置,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二接口通道,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一阀腔连通,所述控制阀可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通断;
[0004]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包括节流阀芯部件,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二阀腔,所述节流阀芯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节流阀芯部件的部分与所述阀座固定设置;
[0005] 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接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二阀腔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连通,所述控制阀可控制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截止导通,或者,所述控制阀可控制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流体流量;
[0006] 所述阀座还包括第一阀口部,所述第一阀口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阀腔的底壁,所述第一阀口部具有第一阀口,所述第一阀口可连通所述第一接口通道和所述第二接口通道。
[0007] 上述技术方案的控制阀的阀座上集成节流阀芯部件,能够相对减少控制阀的连接管路。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图1所示阀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是图1所示控制阀的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1] 图4是图1所示控制阀的另一个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2] 图5是图1所示控制阀的右视示意图;
[0013] 图6是图5所示控制阀沿A-A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4] 图7是另一实施方式中阀座的剖视示意图;
[0015] 图8是第三种实施方式中阀座的剖视示意图;
[0016] 图9是第四种实施方式中阀座的剖视示意图;
[0017] 图10是第五种实施方式中阀座的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8] 图11是第六种实施方式中阀座的剖视示意图;
[0019] 图12是第七种实施方式中阀座的剖视示意图;
[0020] 图13是第八种实施方式中阀座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2] 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一种控制阀100,包括阀座1和电磁阀芯部件2,阀座1包括第一阀腔11,电磁阀芯部件2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阀腔11,电磁阀芯部件2的部分与阀座1固定设置,电磁阀芯部件与阀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阀座1还包括第一接口通道101和第二接口通道102,第一接口通道101与第一阀腔11连通,控制阀100可控制第一接口通道101与第二接口通道102通断。
[0023] 控制阀100还包括节流阀芯部件3,阀座1还包括第二阀腔12,节流阀芯部件3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阀腔12,节流阀芯部件3的部分与阀座1固定设置,节流阀芯部件与阀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0024] 阀座1还包括第一流道103,第一流道103连接第一接口通道101与第二阀腔12,第二阀腔12与第二接口通道102连通,控制阀100可控制第一流道103与第二接口通道102的截止导通,或者,控制阀100可控制第二接口通道102的流体流量。
[0025] 阀座1还包括第一阀口部1111,第一阀口部1111凸出于第一阀腔11的底壁,第一阀口部1111具有第一阀口110,第一阀口110可连通第一接口通道101和第二接口通道102。
[0026] 第一阀腔11还包括凹槽区1112,凹槽区1112位于第一阀口部1111的外侧壁和第一阀腔11对应的侧壁之间,凹槽区1112对应的底壁为第一阀腔11对应的底壁,第一接口通道101与凹槽区1112连通,第一流道103与凹槽区1112连通,使得在电磁阀关闭的情况下,第一流道能够与凹槽区连通。
[0027] 控制阀100还具有第二阀口120,第二阀口120位于节流阀芯部件3,阀座1还包括第二流道104,第二流道104与第二阀腔12连通,第二阀口120位于第一流道103与第二阀腔12连接处和第二流道104与第二阀腔12连接处之间。
[0028] 阀座1还包括第一接口13和第二接口14,第一接口13位于第一接口通道101,第二接口14位于第二接口通道102。
[0029] 第二接口通道102还包括第三流道105和第四流道106,第三流道105可连通第一阀口110,第四流道106连通第三流道105与第二接口14。
[0030] 第一流道103包括第一流道103的第一子流道1031和第一流道103的第二子流道1032,第一流道103的第一子流道1031位于第一接口通道101,第一流道103的第二子流道
1032连通第一流道103的第一子流道1031和第二阀腔12,第二流道104为第二接口通道102的一部分。
[0031] 第二接口14位于阀座1的周侧部,第二接口14的轴线与第四流道106的轴线平行,使得第四流道106内的冷媒更易从第二接口14流出阀座1,能够相对减低控制阀的流阻。
[0032] 工作中,在第一阀口110开启、第二阀口120关闭的情况下,冷媒通过第一接口通道101进入第一阀腔11,然后进入第三流道105、第四流道106,最后从第二接口14流出阀座1。
在第一阀口110关闭、第二阀口120开启的情况下,冷媒通第一接口13通道进入第一流道
103,然后进入第二阀腔12,最后从第二接口14流出阀座1。
[0033] 控制阀的阀座上集成节流阀芯部件,能够相对减少控制阀的连接管路。
[0034] 请参考图7所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通道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第二接口14’位于阀座1’的底部,第二接口14’位于第二阀腔12的正下方,使得第二阀腔12内的冷媒更易从第二接口14’流出阀座1’,能够相对减低控制阀的流阻。
[0035] 请参考图8所示,第三种实施方式,第二接口通道102还包括第三流道105,第三流道105可连通第一阀口110与第二接口15。第二流道104连通第二阀腔12与第二接口通道102。第二接口15位于阀座10的周侧部,第二接口15的轴线与第二流道104的轴线平行,使得第二流道104内的冷媒更易从第二接口15流出阀座10,能够相对减低控制阀的流阻。其他部分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
[0036] 请参考图9所示,第四种实施方式,其他部分结构与第三种实施方式相同,但第二接口15’位于阀座10’的底部,第二接口15’的轴线与第三流道105的轴线平行,使得第三流道105内的冷媒更易从第二接口15’流出阀座10’,能够相对减低控制阀的流阻。
[0037] 请参考图10所示,第五种实施方式,第一流道103’直接连通第一阀腔11与第二阀腔12,能够相对减少流道长度,相对降低流阻。其他部分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
[0038] 请参考图11所示,第六种实施方式,第一流道103’直接连通第一阀腔11与第二阀腔12,能够相对减少流道长度,相对降低流阻。其他部分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
[0039] 请参考图12所示,第七种实施方式,第一流道103’直接连通第一阀腔11与第二阀腔12,能够相对减少流道长度,相对降低流阻。其他部分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
[0040] 请参考图13所示,第八种实施方式,第一流道103’直接连通第一阀腔11与第二阀腔12,能够相对减少流道长度,相对降低流阻。其他部分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
[0041]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专利发明人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改进,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