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型显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886302.9

文献号 : CN112444994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镰仓和也

申请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摘要 :

佩戴型显示装置。防止外装壳体的大型化并且高效地将外装壳体内的热向外部排出,使佩戴者不易感觉到热。佩戴型显示装置(100)具有:显示元件(80);电路基板(41、42);外装壳体(105d),其包含第1壳体部件(71)和第2壳体部件(72),该第1壳体部件(71)使电路基板(41、42)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该第2壳体部件(72)配置在比第1壳体部件(71)靠佩戴者侧的位置,使显示元件(80)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以及隔热构造(76、77、78、79),其设置于第1壳体部件(71)与第2壳体部件(72)对置的区域。

权利要求 :

1.一种佩戴型显示装置,其具有:

显示元件;

电路基板;

外装壳体,其包含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该第1壳体部件使所述电路基板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该第2壳体部件配置在比所述第1壳体部件靠佩戴者侧的位置,使所述显示元件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以及隔热构造,其配置在所述第1壳体部件与所述第2壳体部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具有不伴随发光的信号处理电路,所述显示元件包含发光层和驱动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该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

隔热体,其抑制从所述电路基板向所述第2壳体部件的热移动;以及散热部件,其连接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第2壳体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借助基板保持架而被支承于所述第2壳体部件,所述隔热体配置在所述基板保持架的所述显示元件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基板保持架将所述外装壳体内分离成单独的区域,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显示元件配置在所述单独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该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

第1散热部件,其连接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第1壳体部件;以及第2散热部件,其连接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第2壳体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显示元件在所述外装壳体内配置在被分隔部件分离的单独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1壳体部件具有:外侧面部件,其配置在佩戴者相反侧;以及上表面部件,其与所述外侧面部件连接,所述第2壳体部件具有:内侧面部件,其配置在佩戴者侧;以及底面部件,其与所述内侧面部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1壳体部件的面积比所述第2壳体部件的面积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该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将从所述显示元件射出的光朝向佩戴者的眼睛引导,所述第1壳体部件覆盖所述导光部件的端部,与沿着所述导光部件在所述导光部件的上侧延伸的正面框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该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左眼用的第1显示装置和右眼用的第2显示装置,所述第1显示装置具有所述显示元件、所述电路基板、所述外装壳体以及所述隔热构造,所述第2显示装置与所述第1显示装置独立地具有所述显示元件、所述电路基板、所述外装壳体以及所述隔热构造,在所述第1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元件固定于所述外装壳体的所述第2壳体部件,所述电路基板固定于所述外装壳体的所述第1壳体部件,在所述第2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元件固定于所述外装壳体的所述第2壳体部件,所述电路基板固定于所述外装壳体的所述第1壳体部件,所述第1显示装置的所述第1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显示装置的所述第1壳体部件经由所述正面框架而连结。

12.一种佩戴型显示装置,其具有:第1电路;

第2电路;

外装壳体,其包含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该第1壳体部件使所述第1电路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该第2壳体部件配置在比所述第1壳体部件靠佩戴者侧的位置,使所述第2电路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以及隔热构造,其配置在所述第1壳体部件与所述第2壳体部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1电路是不伴随发光的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第2电路包含显示元件的发光层和驱动电路。

说明书 :

佩戴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向观察者提示虚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佩戴型显示装置,存在具有眼镜状的外观并且在配置于佩戴者的头部侧方的外装部件中内置显示面板等的佩戴型显示装置。
[0003] 公知有虽然不是佩戴型显示装置但如摄像机那样的便携电子设备,其在外装壳体内具有作为CCD单元的第1种类的发热电子部件和作为集成电路的第2种类的发热电子部件(专利文献1)。在该便携电子设备中,与第1种类的发热电子部件连接的第1散热板和与第2种类的发热电子部件连接的第2散热板对置地配置在附近,在这些散热板之间配置有遮挡热辐射的隔热部件。并且,第2散热板与沿着外装壳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延伸的第3散热板连接。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4526号公报
[0005]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装置的情况下,收纳多种发热电子部件和使它们散热的多个散热板,所以,外装壳体变大。与此相对,如头戴显示器那样佩戴在使用者的脸上的佩戴型显示装置根据其使用方法可知需要减小尺寸并减轻重量,难以将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装置那样的散热构造应用于佩戴型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元件;电路基板;外装壳体,其包含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该第1壳体部件使电路基板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该第2壳体部件配置在比第1壳体部件靠佩戴者侧的位置,使显示元件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以及隔热构造,其配置在第1壳体部件与第2壳体部件之间。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对第1实施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0008] 图2是对佩戴型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0009] 图3是对佩戴型显示装置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的概念性框图。
[0010] 图4是对显示元件的构造进行概念性说明的侧方剖视图。
[0011] 图5是对第1虚像形成光学部的光学构造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0012] 图6是第1像形成主体部的侧面剖面和横剖面的概念图。
[0013] 图7是示出第1像形成主体部的外装壳体和基板保持架的概念性立体图。
[0014] 图8是对第1像形成主体部进行说明的背面图。
[0015] 图9是对外装壳体的形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0016] 图1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的第1像形成主体部的横剖视图和第2像形成主体部的横剖视图。
[0017] 图11是对第1壳体部件的形状和第2壳体部件的形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0018] 图12是对第2实施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0019] 图13是对图10所示的第1像形成主体部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0020] 标号说明
[0021] DS:散热片;DSa:一端;DSb:另一端;ED11、ED21、ED12、ED22、ED13、ED23、ED14、ED24:边缘区域;GL:图像光;H1、H2、H3:热;IR1、IR2、IR3:内部空间;OL:外界光;OP:开口;SS:硅基板;SSr:背面;US:佩戴者;10a、10b:导光部件;15:半反射镜;20:导光装置;30:投射镜头;38:镜筒;40a:第1电路;40b:第2电路;41、42:电子电路基板;48:信号线;50:中央部件;50a、50b:透光部;70c:底面部件;70s:前板部;70t:后壁部;70p:散热部件;71:第1壳体部件;71a:上表面部件;71b:外侧面部件;72:第2壳体部件;72a:底面部件;72b:内侧面部件;72c:前板部;72d:后壁部;74:基板保持架;74a:板状支承部;74b:隔壁部;74c、74d:框部;75:隔热体;76、77、78、79:隔热构造;80:显示元件;81:主体部分;81j:驱动电路;81k:发光层;88:壳体部;100:佩戴型显示装置;100A:第1显示装置;100B:第2显示装置;100C:透视型导光单元;100D:上盖;101a、101b:虚像形成光学部;105a、105b:像形成主体部;105d:外装壳体;105i:内侧面;105m:外侧面;105n:上侧面;105o:下侧面;105s:防水带;109: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第1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佩戴型显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4]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100是具有眼镜那样的外观的头戴显示器(HMD)。在图1中,X、Y以及Z是垂直坐标系,+X方向与佩戴了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的观察者的双眼排列的横向对应,+Y方向相当于与观察者的双眼排列的横向垂直的下方向,+Z方向相当于观察者的前向或正面方向。
[0025] 佩戴型显示装置100使得佩戴着该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的观察者或佩戴者US不仅能够看到虚像,还能够通过透视来观察外界像。佩戴型显示装置100能够经由电缆109与智能手机及其他外部装置200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例如,能够形成与从外部装置200输入的影像信号对应的虚像。佩戴型显示装置100具有第1显示装置100A和第2显示装置100B。第1显示装置100A和第2显示装置100B是分别形成左眼用虚像和右眼用虚像的部分。左眼用的第1显示装置100A具有可透视地覆盖观察者的眼前的第1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和形成图像光的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右眼用的第2显示装置100B具有可透视地覆盖观察者的眼前的第2虚像形成光学部101b和形成图像光的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
[0026] 在第1形成主体部105a和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后部以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铰链转动的方式安装有从头部的侧面向后方延伸的悬挂部分即镜腿104。镜腿104通过与观察者的耳朵、鬓角等抵接来确保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的佩戴状态。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形成于第1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和第2虚像形成光学部101b之间的凹陷中设置有与镜腿104一起构成支承部的鼻托,该鼻托使得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101b等能够相对于观察者的眼睛进行定位。
[0027] 参照图2对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的内部构造等进行说明。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在罩状的外装壳体105d内具有显示元件80、投射镜头30、电子电路基板41、42等。通过在外装壳体105d中一并收纳小型的显示元件80、投射镜头30、电子电路基板41、42等,能够使佩戴型显示装置100为多功能并且使其外观小型且漂亮。关于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外装壳体105d,有时为了区分也称为第1外装壳体105d。投射镜头30、显示元件80以及电子电路基板
41、42被支承在金属制的第1外装壳体105d内,特别是显示元件80和投射镜头30以相对于第
1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的前端部对准的状态被固定。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在罩状的外装壳体105d内具有显示元件80、投射镜头30、电子电路基板42等。关于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外装壳体105d,有时为了区分也称为第2外装壳体105d。投射镜头30、显示元件80以及电子电路基板42被支承在金属制的第2外装壳体105d内,特别是显示元件80和投射镜头30以相对于第2虚像形成光学部101b的前端部对准的状态被固定。
[0028] 在左眼用的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中,投射镜头30相对于第1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配置在光路的前级而构成成像系统的一部分。投射镜头30在第1外装壳体105d中配置在靠前方即+Z的位置。投射镜头30被固定在外装壳体105d的下侧部分即后述的底面部件72a。显示元件80是形成与左眼用的虚像对应的像的显示设备。显示元件80在外装壳体105d中与投射镜头30的后侧即-Z侧相邻地配置。电子电路基板41在基板上形成有不伴随发光的信号处理电路即第1电路40a(参照图3)。具体来说,电子电路基板41是对包含从外部装置200输出的图像数据及其他信息的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基板。电子电路基板41是与外部直接连接的电路基板,在外装壳体105d中配置在比电子电路基板42靠佩戴者相反侧即外侧(-X侧)的位置。并且,电子电路基板41在外装壳体105d中配置在比电子电路基板42靠下侧(+Y侧)的位置。具体来说,电子电路基板41配置在投射镜头30或显示元件80的外侧且靠近外装壳体105d的外侧面105m的位置。电子电路基板42在基板上形成有不伴随发光的信号处理电路即第1电路40a(参照图3)。具体来说,电子电路基板42是对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中的显示元件80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基板,根据从电子电路基板41输出的信号进行动作。电子电路基板42是显示元件80所附带的电路基板,在外装壳体105d中,配置在投射镜头30的上方且靠近外装壳体105d的上侧面105n的位置。
[0029] 在右眼用的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中,投射镜头30相对于第2虚像形成光学部101b配置在光路的前级而构成成像系统的一部分。投射镜头30在第2外装壳体105d中配置在靠前方即+Z侧的位置。投射镜头30被固定在外装壳体105d的下侧部分即后述的底面部件72a。显示元件80是形成与右眼用虚像对应的像的显示设备。显示元件80在外装壳体105d中与投射镜头30的后侧即-Z侧相邻地配置。在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中,不存在与设置于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电子电路基板41相当的部件。电子电路基板42是对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中的显示元件80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基板。电子电路基板42根据从设置于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电子电路基板41输出的信号进行动作。与设置于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电子电路基板42同样,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电子电路基板42配置在镜筒38的上方且靠近外装壳体105d的上侧面105n的位置。
[0030] 第1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和第2虚像形成光学部101b不是分体的,而是在中央连结而形成一体的部件即透视型导光单元100C。透视型导光单元100C具有一对导光部件10a、10b和中央部件50。一对导光部件10a、10b是使图像光在内部传播并且有助于虚像形成的一对光学部件。也就是说,导光部件10a、10b将从显示元件80射出的光朝向佩戴者US的眼睛引导。中央部件50具有一对透光部50a、50b,一个透光部50a与一个导光部件10a接合,另一个透光部50b与另一个导光部件10b接合。透视型导光单元100C是通过导光向观察者或佩戴者US提供双眼用的影像的复合型的导光装置20,在两端部即导光部件10a、10b的端部10e侧被支承于外装壳体105d。
[0031] 在透视型导光单元100C的上表面固定有上盖100D。在上盖100D与透视型导光单元100C之间形成薄且窄的空间,电连结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和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信号线48在该空间中延伸。
[0032] 参照图3对构成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的电子电路进行说明。电子电路被分为组装在图2所示的左眼用的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中的电子电路和组装在右眼用的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中的电子电路。组装在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中的电路包含两个电子电路基板41、42,组装在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中的电路包含1个电子电路基板42。以上,电子电路基板
41、42具有如下的构造:在绝缘性的树脂基板的表面或内部形成有布线,在表面安装有IC或电子元件。电子电路基板41、42是具有第1电路40a的发热体,伴随着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的动作而发热。
[0033] 组装在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中的电子电路基板41经由连接器40c以及电缆109与外部装置200连接。电子电路基板41对从外部装置200接收的信号进行分路而分配到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电子电路基板42和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电子电路基板42。在该情况下,佩戴型显示装置100以外的电路例如外部装置200具有对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的作用,电子电路基板41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以外的电路的控制下进行动作。电子电路基板41将传感器47的输出传送到佩戴型显示装置100以外的电路(例如外部装置
200)。传感器47包含温度传感器、外光传感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中的1个以上,但并不限于此。
[0034] 组装到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中的电子电路基板42作为对显示元件80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基板接收从电子电路基板41输出的显示信号并进行动作。虽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各电子电路基板42例如具有IF电路、扫描驱动电路、信号驱动电路等,接收从电子电路基板41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图像信号而使显示元件80进行二维的图像显示。电子电路基板42向显示元件80输出与图像对应的驱动信号。
[0035] 组装到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中的显示元件80是能够进行二维显示的自发光型显示设备,以点阵方式进行动作。各显示元件80具体地设想为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的显示面板,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用的面板。在使用LCD用面板的情况下,需要适合的照明用光源。显示元件80被电子电路基板42驱动而在四边形的显示面上形成彩色图像,能够显示二维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
[0036] 参照图4,显示元件80具有矩形板状的主体部分81和从主体部分81连接而延伸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部82。其中,主体部分81具有:硅基板SS,其形成有驱动电路81j,构成主体部分81的外形;发光层81k,其是包含有机EL材料而构成的有机EL元件,产生应作为图像光的彩色的光;以及密封用的保护玻璃GG,其与硅基板SS协作而将发光层81k密封。显示元件80根据从FPC部82接收的驱动信号进行发光动作,从而使图像光GL朝向保护玻璃GG侧射出。显示元件80的驱动电路81j或发光层81k是相当于图3所示的第2电路
40b的发热体,伴随着图像光GL的射出而产生热。
[0037] 显示元件80的主体部分81被矩形框状的壳体部88保持。壳体部88是用于将显示元件80相对于投射镜头30的镜筒38对准并固定的部件。在硅基板SS的背面SSr以促进显示元件80的散热为目的而直接粘贴有作为散热部件的散热片DS的一端DSa。如后面详细叙述的图6的区域AR1所示,散热片DS的另一端DSb经由设置于外装壳体105d的下侧部分即底面部件72a的开口OP而延伸到外装壳体105d的外侧,粘贴在外装壳体105d的下侧部分(即底面部件72a的下侧面105o)。在将显示元件80应用于HMD而形成高亮度的图像的情况下,其自身成为热源,温度上升容易成为问题。特别是,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用有机EL显示面板作为显示元件80的情况下,作为其特性,伴随着温度上升的性能劣化或寿命缩短可能变得显著。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散热片DS直接连结显示元件80的背面SSr和外装壳体105d的下侧面105o,能够实现显示元件80的高效的散热,能够确保显示元件80的性能维持,延长动作寿命。
[0038] 回到图3,组装到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中的电子电路基板42具有与组装到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中的电子电路基板42同样的构造,作为对设置于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显示元件80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基板,接收从电子电路基板41输出的显示信号而进行动作。组装到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中的显示元件80具有与组装到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中的显示元件80同样的构造,显示元件80被散热片DS冷却。在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情况下,不内置电子电路基板41。
[0039] 图5是示出第1显示装置100A的一部分的图,特别对第1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的光学构造进行说明。佩戴型显示装置100如上述那样由第1显示装置100A和第2显示装置100B(参照图1)构成,但由于第1显示装置100A和第2显示装置100B具有左右对称且同等的构造,所以,仅对第1显示装置100A进行说明,对第1显示装置100A省略说明。另外,在图5中,x、y以及z是垂直坐标系,x方向和y方向与第1面S11以及第3面S13平行,z方向与第1面S11以及第3面S13垂直。
[0040] 第1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中的导光部件10a借助粘接层CC与透光部50a接合。导光部件10a和透光部50a具有利用硬涂层27包覆主体部件10s、50s的表面的构造。导光部件10a中的主体部件10s由在可视区域中显现出较高的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通过例如在模具内注入热塑性树脂并使其硬化而成型。透光部50a或中央部件50也同样如此,主体部件50s由与导光部件10a的主体部件10s相同的材料形成。
[0041] 以下,对图像光GL的光路的概要进行说明。导光部件10a通过第1面S11~第5面S15的反射等将从投射镜头30射出的图像光GL朝向观察者的眼睛引导。具体来说,来自投射镜头30的图像光GL首先入射到形成于光入射部20a的第4面S14的部分并被作为反射膜RM的内表面的第5面S15反射,从内侧再次入射到第4面S14并被全反射,入射到第3面S13并被全反射,入射到第1面S11并被全反射。被第1面S11全反射的图像光GL入射到第2面S12,一部分透过设置于第2面S12的半反射镜15并且一部分被反射而再次入射并通过形成于光射出部20b的第1面S11的部分。通过了第1面S11的图像光GL作为大致平行光束入射到配置有观察者眼睛的瞳孔位置EP。也就是说,观察者或佩戴者US通过图像光来观察作为虚像的图像。
[0042] 第1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通过导光部件10a使观察者看到图像光,并且在导光部件10a与透光部50a组合起来的状态下,使观察者观察失真较少的外界像。此时,第3面S13和第
1面S11成为互相大致平行的平面(视度大约为0),由此,对于外界光OL,导光部件10a几乎不产生像差等。并且,在透光部50a中,第3透射面S53和第1透射面S51成为互相大致平行的平面。并且,第3透射面S53和第1面S11成为互相大致平行的平面,由此,透光部50a几乎不产生像差等。由此,观察者能够越过导光部件10a和透光部50a观察没有失真的外界像。
[0043] 参照图6和图7对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在图6中,区域AR1表示沿着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长度方向的纵剖面,区域AR2表示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AA剖面。图7是对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外装壳体105d等的构造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在图6等中,X’、Y以及Z’是垂直坐标系。X’轴和Z’轴相对于图2等所示的X轴和Z轴稍微倾斜,其中,Z’轴与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
[0044] 外装壳体105d内被基板保持架74分隔而分离为:第1内部空间IR1,其与第1壳体部件71的内表面对置而沿着上表面和外侧面延伸;第2内部空间IR2,其从比第1内部空间IR1靠底面和内侧面的区域向外装壳体105d内的前方的区域延伸;以及第3内部空间IR3,其向外装壳体105d内的后方的区域延伸。第1内部空间IR1、第2内部空间IR2以及第3内部空间IR3相当于形成在外装壳体105d内的单独的区域。在第1内部空间IR1中收纳有2个电子电路基板41、42,在第2内部空间IR2中收纳有显示元件80和投射镜头30。也就是说,电子电路基板41、42和显示元件80在外装壳体105d内分开配置在由作为分隔部件的基板保持架74分离出的单独的区域或室中。
[0045] 外装壳体105d具有作为上侧部件的第1壳体部件71和作为下侧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72。第1壳体部件71具有配置在佩戴者相反侧的外侧面部件71b和与外侧面部件71b连接的上表面部件71a,第2壳体部件72具有配置在佩戴者侧的内侧面部件72b和与内侧面部件72b连接的底面部件72a。通过将第1壳体部件71和第2壳体部件72一并固定,能够形成收纳显示元件80等部件的内部空间(具体来说是内部空间IR1~3组合起来的空间)。第2壳体部件72配置在比第1壳体部件71靠佩戴者侧即+X的位置。这里,是否更靠近佩戴者侧是以第1壳体部件71和第2壳体部件72的重心来考虑的。第1壳体部件71具有使在电子电路基板41、
42或第1电路40a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的功能,第2壳体部件72具有使在显示元件80或第2电路40b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的功能。第1壳体部件71是一体的部件,具有形成上侧面105n的上表面部件71a和形成外侧面105m的外侧面部件71b。第1壳体部件71例如由镁合金铸造。第
2壳体部件72是一体的部件,具有形成下侧面105o的底面部件72a、形成内侧面105i的内侧面部件72b、形成前侧面的前板部72c以及形成后部的外观的后壁部72d。第2壳体部件72例如也由镁合金铸造。
[0046] 以上,第1壳体部件71的上表面部件71a和外侧面部件71b是呈互相接近直角的角度连结的2个侧面部分,第2壳体部件72的底面部件72a和内侧面部件72b是呈互相接近直角的角度连结的2个侧面部分。第1壳体部件71的上表面部件71a、第1壳体部件71的外侧面部件71b、第2壳体部件72的底面部件72a以及第2壳体部件72的内侧面部件72b是包围柱状的外装壳体105d的多个侧面部分,整体上形成外装壳体105d的周侧面。也就是说,外装壳体105d成为从上下内外包围显示元件80、投射镜头30、电子电路基板41、42等的盒状。形成外装壳体105d的镁合金除了镁之外,还包含铝、锌等。通过由镁合金形成外装壳体105d,能够实现轻量且高导热性(例如导热率为50~200W/(m·K)),能够高效地经由外装壳体105d进行电子电路基板41、42以及显示元件80的散热。具体用作外装壳体105d的材料的镁合金的导热率为145W/(m·K)左右。
[0047] 如图6的区域AR2所示,设置于第1壳体部件71的上表面部件71a和设置于第2壳体部件72的内侧面部件72b在彼此互相对置的边缘区域ED11、ED21中夹着隔热构造76而连结,设置于第1壳体部件71的外侧面部件71b和设置于第2壳体部件72的底面部件72a在彼此互相对置的边缘区域ED12、ED22中夹着隔热构造77而连结。另外,如图6的区域AR1所示,第1壳体部件71的后端和第2壳体部件72的后壁部72d在边缘区域ED13、ED23中夹着隔热构造78而连结。第1壳体部件71的前端和第2壳体部件72的前板部72c在边缘区域ED14、ED24中夹着隔热构造79而连结。也就是说,在第1壳体部件71与第2壳体部件72之间配置有隔热构造76、77、78、79。更具体来说,第1壳体部件71和第2壳体部件72夹着隔热构造76、77、78、79在整体上对置,被隔热构造76、77、78、79热分离。隔热构造76、77、78、79是隔热部件或空气层。隔热构造76、77、78、79表示为具有矩形剖面的细长的部件,但图示的剖面形状等只不过是简单的例示,可以采用能够介于壳体部件71、72之间的各种形状。边缘区域ED11、ED21、ED12、ED22、ED13、ED23、ED14、ED24也不限于图示那样的直线形状,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以适合这些边缘区域的方式设定隔热构造76、77、78、79的形状。这里,隔热部件是通过材料或构造使热移动和热传递减少的部件,显示出比外装壳体105d的导热性充分低的导热性(例如导热率为0~5W/(m·K))。隔热构造76、77、78、79以隔热带、隔热片等状态组装。由此,隔热构造
76、77、78、79的组装变得容易。作为隔热带或片,可以使用树脂纤维材料类的材料,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陶瓷配合的复合片或粘合片,在这些片具有包含气泡的构造的情况下,隔热性进一步提高。隔热部件例如由丙烯酸、聚苯乙烯、氟类树脂、酚醛树脂这样的树脂材料、合成橡胶材料、二氧化硅、氧化铝这样的陶瓷材料形成。具体来说,例如可以使用在树脂系的纤维的间隙中浸渍二氧化硅凝胶而成的材料等。在第1壳体部件71与第2壳体部件72对置的全边缘区域中,不需要配置隔热部件作为隔热构造76、77、78、79,例如可以采用隔热部件和空气层交替地重复的构造。但是,在使空气层介于中间的部分较长地延伸的情况下,优选采用通过组合凹凸而使水滴等难以进入的构造。第1壳体部件71和第2壳体部件72通过螺钉那样的连接件或粘接材料相互固定,但只要连接件或粘接材料不填埋第1壳体部件71与第2壳体部件72的整个间隙,则不需要是隔热部件。
[0048] 隔热构造76、77、78、79由导电性低的材料例如电阻率为104[Ω·m]以上、优选为107[Ω·m]以上的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在第1壳体部件71与第2壳体部件72之间容易确保电分离,能够避免噪声在壳体部件71、72之间传递,抑制噪声从电子电路基板41、42向显示元件80传递。
[0049] 回到图2,与投射镜头30的前端连接的导光部件10a的端部10e通过外装壳体105d的插通口70k,被外装壳体105d的第1壳体部件71或第2壳体部件72覆盖。外装壳体105d的插通口70k形成在外装壳体105d的前方内侧,在插通口70k与导光部件10a的端部10e或上盖100D之间配置有未图示的密封部件,从而保持外装壳体105d内特别是第2内部空间IR2内的气密。
[0050] 图6的区域AR2等所示的基板保持架74被支承在第2壳体部件72上。也就是说,固定在基板保持架74上的电子电路基板41、42借助基板保持架74支承在第2壳体部件72上。基板保持架74具有板状支承部74a、隔壁部74b以及框部74c、74d。基板保持架74在外装壳体105d内对外装壳体105d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从而形成与第1壳体部件71的上侧以及外侧的内表面对置的第1内部空间IR1、与第2壳体部件72的中央部分到前方部分的内表面对置的第2内部空间IR2以及与外装壳体105d的后方部分对置的第3内部空间IR3。电子电路基板41、42借助基板保持架74支承在第2壳体部件72上。更详细地说,电子电路基板41被基板保持架74的板状支承部74a支承并收纳在上述第1内部空间IR1中。电子电路基板42也被板状支承部74a支承而收纳在上述第1内部空间IR1中。这样,通过利用基板保持架74,能够自由地设定外装壳体105d中的电子电路基板41、42的配置。基板保持架74是树脂材料的成型品,与外装壳体105d相比具有隔热效果。基板保持架74的导热率为0.1~0.4W/(m·K)左右。作为基板保持架74的材料,可以使用电木板等。例如,电木板的导热率为0.23W/(m·K)左右,橡胶的导热率为0.3W/(m·K)左右。在基板保持架74的与第2内部空间IR2对置的面或与第3内部空间IR3对置的面上粘贴有阻止从电子电路基板41、42向第2壳体部件72的热移动的隔热体75的片。也就是说,隔热体75配置在基板保持架74的显示元件80侧。隔热体75的导热率是
0.015~0.05W/(m·K)左右。作为隔热体75的材料,可以使用树脂纤维材料类的材料,但并不限于此,可以使用陶瓷配合的复合片或粘合片,在这些片具有包含气泡的构造的情况下,隔热性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说,可以使用纤维素纤维加工成片状或带状的材料、在树脂类纤维的间隙中浸渍二氧化硅凝胶而得的片等。基板保持架74具有使电子电路基板41、42离开第2壳体部件72或显示元件80而在第1壳体部件71的内表面附近对置配置的作用。基板保持架74和隔热体75防止来自电子电路基板41、42的辐射热影响到显示元件80或第2壳体部件
72。由此,能够促进从电子电路基板41、42向第1壳体部件71的热移动而实现向第1壳体部件
71侧的散热,并且能够抑制第2壳体部件72的温度上升。
[0051] 如图6的区域AR1和图8所示,经由导热性的粘接材料或粘合材料而粘贴在显示元件80的背面的散热片DS是连接显示元件80和第2壳体部件72的散热部件,使热从显示元件80传导到外装壳体105d。散热片(散热部件)DS的一端DSa固定于显示元件80,另一端DSb固定于外装壳体105d的下侧面(侧面)105o。也就是说,散热片DS的一端DSa粘贴在显示元件80的背面SSr,散热片DS的另一端DSb粘贴在外装壳体105d的下侧面105o。在该情况下,以从显示元件80跨越至外装壳体105d的下侧面105o的方式将散热片DS固定,能够使显示元件80的热沿着散热片DS的主面传播到外装壳体105d的下侧面105o。散热片DS从开口OP引出并向前方延伸。散热片DS的另一端DSb在内侧附着有导热性的粘接材料或粘合材料,并且相对于下侧面105o的中央部分FA以二维地广泛密接的状态粘贴。开口OP和散热片DS被防水带105s覆盖而被密封。防水带105s是一方为粘合面的非透水性的片,与外装壳体105d的下侧面105o紧贴地粘接而被气密地固定。
[0052] 散热片DS由具有高的导热性的导热带形成,具体来说由石墨片形成。散热片DS具有将显示元件80产生的热高效地传递到外装壳体105d的表面的作用。石墨片是将二维结晶的碳层叠为层状的人造石墨,薄且具有高的导热率(参照日本特开2016-39529号公报)。在使用了石墨片作为散热片DS的情况下,能够以较高的弯曲自由度配置薄的散热片DS,能够实现高的散热效率。沿着石墨片的主面的导热率例如可以为600W/(m·K)以上,能够设定为1500W/(m·K)左右。
[0053] 如图6的区域AR1等所示,与电子电路基板41连接的电缆109(参照图1)穿过形成于第2壳体部件72的后壁部72d的开口部71k。电缆109与开口部71k之间的间隙被疏水性的橡胶衬套(未图示)简单地密封。
[0054] 参照图6的区域AR2对第1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的散热进行说明。收纳于外装壳体105d的热源中的显示元件80的发热量最少,电子电路基板41、42为大致相同程度的发热量。
在具体例中,显示元件80的功耗例如为0.2~0.5W左右,发热量也与该功耗0.2~0.5W对应,电子电路基板41、42的功耗为0.5~1W左右,发热量也与该功耗0.5~1W对应。显示元件80特别是在由OLED等构成的情况下,容许温度差为ΔT=20℃左右的情况较多。来自需要维持在最低温且稳定的状态的显示元件80的热H1经由散热片DS而传递到配置在外装壳体105d的下端的底面部件72a的下侧面105o,并扩散到前板部72c、后壁部72d等。由此,能够对显示元件80高效地进行冷却。此时,经过底面部件72a的热H1相对容易地传递到位于上侧的前板部
72c、后壁部72d等。来自发热量相对较多的电子电路基板41的热H2主要作为辐射热而传递到配置在外装壳体105d的外侧即右端的外侧面部件71b,并扩散到第1壳体部件71整体,但传递到第2壳体部件72的热是有限的。来自发热量相对较多的电子电路基板42的热H3主要作为辐射热而传递到配置在外装壳体105d的上侧的上表面部件71a,并扩散到第1壳体部件
71整体。这里,来自电子电路基板41的热H2或来自电子电路基板42的热H3比来自显示元件
80的热H1大,使第1壳体部件71相对地处于高温,但由于基板保持架74或隔热体75的存在,第2壳体部件72被热孤立地维持为比较低的温度。其结果是,内侧面部件72b的温度比外侧面部件71b的温度低很多,能够可靠地降低给佩戴者US带来温度不舒服感的可能性。
[0055] 电子电路基板41、42被配置成比较远离第2壳体部件72的内侧面部件72b。即,电子电路基板41、42在外装壳体105d中配置在比较远离内侧面部件72b的区域、即偏向外侧、上侧或下侧的非内侧区域DA中的与上表面部件71a以及外侧面部件71b对置的区域。由此,能够将电子电路基板41、42的整体或中心配置在上表面部件71a和外侧面部件71b的附近、即第1壳体部件71的附近,容易提高从电子电路基板41、42向第1壳体部件71散热的散热效率。
[0056] 供散热片DS通过的开口OP被配置成比较远离第2壳体部件72的内侧面部件72b。也就是说,开口OP在外装壳体105d中形成在比较远离内侧面部件72b的与非内侧区域DA对置的底面部件72a。由此,显示元件80的散热的影响不易波及到内侧面部件72b,会产生抑制内侧面部件72b的温度上升的效果。
[0057] 以上,对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内部构造或散热进行了说明,但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内部构造或散热也与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同样,省略说明。但是,在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情况下,不存在电子电路基板41,通过基板保持架74仅将电子电路基板42支承在外装壳体105d中。在该情况下,构成基板保持架74的板状支承部74a中的与外侧面部件71b对置地配置的部分可以不远离外侧面部件71b内表面,而是接近外侧面部件71b内表面而配置。
[0058] 图9是对图6的区域AR2等所示的外装壳体105d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在该情况下,第1壳体部件171具有:外侧面部件71b,其配置在佩戴者相反侧;上表面部件71a,其与外侧面部件71b的上端连接;以及底面部件70c,其与上表面部件71a的下端连接。并且,第2壳体部件172仅具有内侧面部件72b。此外,构成基板保持架74的板状支承部74a具有与底面部件70c对置地配置的部分74j。由此,第2壳体部件172与第1壳体部件171相比提高了热的孤立性或独立性。从显示元件80延伸的散热片DS向第2壳体部件172的内侧面部件72b延伸,并经由设置于内侧面部件72b的开口OP向内侧面部件72b的外表面引出并被粘贴于外表面。
[0059] 设置于第1壳体部件171的上表面部件71a和设置于第2壳体部件72的内侧面部件72b在边缘区域ED11、ED21中夹着隔热构造76而连结,设置于第1壳体部件171的底面部件
70c和设置于第2壳体部件172的内侧面部件72b在边缘区域ED12、ED22中夹着隔热构造77而连结。
[0060] 作为图6的区域AR2等所示的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变形例,电子电路基板41也可以配置于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外部(例如外部装置200内)。在该情况下,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和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具有等效的电路结构。
[0061] 并且,第1壳体部件71并不限于将上表面部件71a和外侧面部件71b一体化,也可以使上表面部件71a和外侧面部件71b分体而在它们之间夹着隔热构造。同样,第2壳体部件72并不限于将底面部件72a和内侧面部件72b一体化,也可以使底面部件72a和内侧面部件72b分体而在它们之间夹着导热率比它们低的隔热构造。
[0062] 在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100中,不仅通过第2壳体部件72将显示元件80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还通过隔热构造76、77、78、79使第2壳体部件72与第1壳体部件71热分离。因此,能够确保显示元件80的第2壳体部件72的散热,并且能够抑制显示元件80的第2壳体部件72的散热例如受到在电子电路基板41、42的影响下可能成为高温的第1壳体部件71的影响而被妨碍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将显示元件80保持为稳定的低温。
[0063] [第2实施方式]
[0064] 以下,对第2实施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局部地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对共同部分省略说明。
[0065] 图10的区域BR1针对第2实施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示出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横剖面,与图6的区域AR2对应。在该情况下,在外装壳体105d的第1壳体部件271中,在内表面粘贴有层状的第1散热部件70p,在其内侧粘贴有电子电路基板41、42。第1散热部件70p由具有较高导热性的导热材料形成,具体来说例如由石墨片形成。其结果是,电子电路基板41借助第1散热部件70p与外侧面部件71b接合并被外侧面部件71b支承,电子电路基板42借助第1散热部件70p与上表面部件71a接合并被上表面部件71a支承。从显示元件80延伸的散热片DS是第2散热部件,向第2壳体部件272的底面部件72a延伸,经由设置于底面部件72a的开口OP向底面部件72a的外表面引出并被粘贴于外表面。
[0066] 图10的区域BR2示出了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横剖面,在-X’方向上存在佩戴者US的鬓角等。在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情况下,只有电子电路基板42经由第1散热部件70p与外侧面部件71b接合并被外侧面部件71b支承。另外,电子电路基板42也可以被支承在上表面部件71a的内侧。
[0067] 如图11所示,第1壳体部件271具有上表面部件71a、外侧面部件71b、前板部70s以及后壁部70t,第2壳体部件272具有底面部件72a和内侧面部件72b。其结果是,第1壳体部件271的面积比第2壳体部件272的面积大。由此,能够提高第1壳体部件271的散热效果,对于通过第1散热部件70p提高了向1壳体部件271散热的散热效率的电子电路基板41、42,也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0068] 图12是对第2实施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在该情况下,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外装壳体105d以及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外装壳体105d与上盖100D一体化,或者与上盖100D接合。上盖100D是正面框架,例如与外装壳体105d同样地由镁合金那样的导热性高的材料形成,使来自构成像形成主体部105a、105b的外装壳体105d的第1壳体部件271的热流入并向周围散热。其结果是,提高了外装壳体105d的散热效率,能够抑制电子电路基板41、42的热影响到显示元件80。由于上盖(正面框架)100D在第1显示装置100A与第2显示装置100B之间延伸而容易增大面积,所以,能够提高第1壳体部件271和外装壳体105d的冷却效率。
[0069] 图13是对图10的区域BR1等所示的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在该情况下,在外装壳体105d中配置有分隔部件374,电子电路基板41、42和显示元件80在外装壳体105d内被配置成分为由分隔部件374分离出的单独的区域或室即第1内部空间IR1和第2内部空间IR2,以覆盖分隔部件374的方式在分隔部件374的单面整体上粘贴有隔热体
75。其结果是,第1壳体部件271与第2壳体部件272的热分离、电子电路基板41、42与显示元件80的热分离变得更完全。
[0070] [变形例及其他事项]
[0071] 在以上的说明中,显示元件80是有机EL显示面板或LCD用面板,但显示元件80也可以是LED阵列、激光器阵列、量子点发光型元件等所代表的自发光型显示元件。而且,显示元件80也可以是使用了将激光光源和扫描仪组合而成的激光扫描仪的显示器。另外,也可以代替LCD面板而使用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技术。
[0072] 外装壳体105d并不限于镁合金,也可以由铝或铝合金形成。
[0073] 外装壳体105d也可以不是整体上覆盖作为发热体的显示元件80或电子电路基板41、42,而是覆盖这些发热体的一部分。并且,也可以由其他基材、冷却翅片等构成外装壳体。
[0074] 电子电路基板41不限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功能,可以具有各种功能。具体来说,也可以使电子电路基板41具有例如充电电路的整流器那样的电源关联功能。
[0075] 在将散热片DS设为石墨片的情况下,不限于单层,也可以由多个石墨片构成。也就是说,散热片DS可以通过将2个以上的多个石墨片层叠起来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容易增加散热片DS的热传送剖面,容易使热阻降低而提高显示元件80的冷却效率。散热片DS或第1散热部件70p不限于石墨片,可以由导热性丙烯酸片、硅导热片等所代表的导热性合成树脂材形成,也可以由金属类材料或其复合体形成。
[0076] 以上,通过导光部件10a使来自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或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光沿横向传播而引导至眼睛的正面,但也可以在纵向上引导光。在该情况下,将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或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配置在眼睛的前方斜下或斜上的位置,通过导光部件使来自第1像形成主体部105a或第2像形成主体部105b的光在纵向上传播而引导至眼睛的正面。这里,像形成主体部105a、105b能够通过具有与图6等所示的外装壳体105d同样的构造的外装壳体来收纳显示元件80或电子电路基板41、42,并通过基板保持架74、隔热体75、散热片DS等避免显示元件80以及电子电路基板41、42的热干扰,同时对它们的散热或热流进行控制。
[0077] 以上说明了佩戴型显示装置100是双眼型的头戴显示器(HMD)的情况,但佩戴型显示装置100也可以是单眼用的可穿戴显示器。在该情况下,佩戴型显示装置100例如被固定到眼镜框架或专用框架,具有相当于显示装置100A的部分和将相当于显示装置100A的部分固定于眼镜框架等的部分。这里,在显示装置100A中,第1虚像形成光学部101a不限于覆盖眼前的情况,也可以配置在视线的一角的方向。并且,佩戴型显示装置100也可以是无法透视外界像的装置,可以是遮挡外界像而仅观察虚像的光学系统。
[0078]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元件;电路基板;外装壳体,其包含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该第1壳体部件使电路基板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该第2壳体部件配置在比第1壳体部件靠佩戴者侧的位置,使显示元件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以及隔热构造,其配置在第1壳体部件与第2壳体部件之间。
[0079] 在上述佩戴型显示装置中,不仅通过第2壳体部件使显示元件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还通过隔热构造使第2壳体部件与第1壳体部件热分离。因此,能够确保显示元件的第2壳体部件的散热,并且能够抑制显示元件的第2壳体部件的散热例如受到在电路基板的影响下可能成为高温的第1壳体部件的影响而被妨碍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将显示元件保持为稳定的低温。
[0080] 在具体的方面中,电路基板具有不伴随发光的信号处理电路,显示元件包含发光层和驱动电路。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由信号处理电路产生的热经由第1壳体部件向外部散热,能够经由第2壳体部件将由发光层和驱动电路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
[0081] 在另一方面中,该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隔热体,其抑制从电路基板向第2壳体部件的热移动;以及散热部件,其连接显示元件和第2壳体部件。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隔热体促进从电路基板到第1壳体部件的热移动,能够通过散热部件确保从显示元件向第2壳体部件的热移动。
[0082] 在又一方面中,电路基板借助基板保持架而被支承于第2壳体部件,隔热体配置在基板保持架的显示元件侧。在该情况下,能够借助基板保持架使电路基板从第2壳体部件或显示元件分离而对置地配置在第1壳体部件的内表面的附近。
[0083] 在又一方面中,基板保持架将外装壳体内分离成单独的区域,电路基板和显示元件配置在单独的区域。在该情况下,显示元件配置在电路基板侧的区域外,抑制电路基板的发热影响到显示元件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0084] 在又一方面中,该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第1散热部件,其连接电路基板和第1壳体部件;以及第2散热部件,其连接显示元件和第2壳体部件。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第1散热部件确保从电路基板向第1壳体部件的热移动,能够通过第2散热部件确保从显示元件向第2壳体部件的热移动。
[0085] 在又一方面中,电路基板和显示元件在外装壳体内配置在被分隔部件分离的单独的区域。
[0086] 在又一方面中,第1壳体部件具有:外侧面部件,其配置在佩戴者相反侧;以及上表面部件,其与外侧面部件连接,第2壳体部件具有:内侧面部件,其配置在佩戴者侧;以及底面部件,其与内侧面部件连接。由于电路基板的发热大于显示元件的发热这样的原因,在能够使内侧面部件比外侧面部件低温的情况下,即使内侧面部件配置在佩戴者脸部的附近,也能够相对地抑制佩戴者感到高温状态的情况。
[0087] 在又一方面中,第1壳体部件的面积比第2壳体部件的面积大。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第1壳体部件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电路基板的冷却效率。
[0088] 在又一方面中,该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将从显示元件射出的光朝向佩戴者的眼睛引导,第1壳体部件覆盖导光部件的端部,与沿着导光部件在导光部件的上侧延伸的正面框架连接。在该情况下,能够进行向正面框架的散热,能够实现第1壳体部件或电路基板的温度降低。
[0089] 在又一方面中,该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左眼用的第1显示装置和右眼用的第2显示装置,第1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元件、电路基板、外装壳体以及隔热构造,第2显示装置与第1显示装置独立地具有显示元件、电路基板、外装壳体以及隔热构造,在第1显示装置中,显示元件固定于外装壳体的第2壳体部件,电路基板固定于外装壳体的第1壳体部件,在第2显示装置中,显示元件固定于外装壳体的第2壳体部件,电路基板固定于外装壳体的第1壳体部件,第1显示装置的第1壳体部件和第2显示装置的第1壳体部件经由正面框架而连结。在该情况下,正面框架容易在第1显示装置与第2显示装置之间延伸而增大面积,因此,能够提高第1壳体部件的冷却效率。
[0090]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佩戴型显示装置具有:第1电路;第2电路;外装壳体,其包含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该第1壳体部件使第1电路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该第2壳体部件配置在比第1壳体部件靠佩戴者侧的位置,使第2电路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以及隔热构造,其配置在第1壳体部件与第2壳体部件之间。
[0091] 在上述佩戴型显示装置中,不仅通过第2壳体部件使在第2电路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还通过隔热构造使第2壳体部件与第1壳体部件热分离。因此,能够确保第2电路的第2壳体部件的散热,并且能够抑制第2电路的第2壳体部件的散热例如受到在第1电路的影响下可能成为高温的第1壳体部件的影响而被妨碍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使第2电路保持为稳定的低温。
[0092] 在具体的方面中,第1电路是不伴随发光的信号处理电路,第2电路包含显示元件的发光层和驱动电路。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包含第2电路的显示元件保持为稳定的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