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209552.5

文献号 : CN11250491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朱勇强唐若凯张战军

申请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埃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评价装置包括由测压管、恒温水浴槽、微反应器等组成的瓦式呼吸仪,其中微反应器包括相连通的主反应瓶与副反应瓶、设于主反应瓶底部的中央小杯、设于瓶口处的密封塞、设于密封塞上的惰性气体充气管、废水混合物加样管与吸收液加样管,以及设于副反应瓶瓶口处的排气密封组件;评价方法包括在预热过程中,向微反应器通入惰性气体,再加入废水混合物与吸收液,之后再通入惰性气体清除残留空气,最后将微反应器置于恒温水浴槽中并与测压管相连通,通过产气量测定以评价废水混合物的生化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对废水生化治理工程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 :

1.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方法,所用装置包括瓦式呼吸仪,该瓦式呼吸仪包括测压管(15)、恒温水浴槽(16)以及微反应器(1),该微反应器(1)包括用于盛放待评价废水混合物的主反应瓶(101)、与主反应瓶(101)侧壁相连通的副反应瓶(102),以及设于主反应瓶(101)底部并用于盛放吸收液的中央小杯(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反应瓶(101)瓶口处设有加样密封组件,该加样密封组件包括设于主反应瓶(101)瓶口处的密封塞(2),以及分别贯穿设于密封塞(2)上的惰性气体充气管(3)、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与吸收液加样管(10);所述的惰性气体充气管(3)、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及吸收液加样管(10)上分别设有充气管阀(7)、废水混合物加样管阀(8)及吸收液加样管阀(11);

所述的副反应瓶(102)瓶口处还设有排气密封组件,通过加样密封组件与排气密封组件相配合,以避免在加样过程中引入氧气影响实验结果;

所述的排气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转动设于副反应瓶(102)瓶口处的通气塞(5)、开设于通气塞(5)顶部的通气主管(26)、开设于通气塞(5)侧壁上并与通气主管(26)相连通的通气支管(27),以及设于副反应瓶(102)瓶口内侧壁上的通气槽(6);

通过转动通气塞(5)使通气支管(27)与通气槽(6)相连通,进而实现副反应瓶(102)与外部大气相连通;

该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反应器(1)预热,并开启排气密封组件使副反应瓶(102)与大气相连通,再通过惰性气体充气管(3)向主反应瓶(101)内通入惰性气体以排出微反应器(1)内的空气,之后关闭排气密封组件;

2)通过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向主反应瓶(101)中加入废水混合物,通过吸收液加样管(10)向中央小杯(9)中加入吸收液;

3)通过惰性气体充气管(3)向主反应瓶(101)内通入惰性气体,并开启排气密封组件使副反应瓶(102)与大气相连通以排出加样过程中引入的空气,之后关闭排气密封组件;

4)将微反应器(1)与测压管(15)相连通,并置于恒温水浴槽(16)中进行产气量测定,进而评价废水混合物的生化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体充气管(3)伸入主反应瓶(101)上部空间,所述的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伸入主反应瓶(101)底部,所述的吸收液加样管(10)伸入中央小杯(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体充气管(3)包括玻璃管,所述的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与吸收液加样管(10)均包括不锈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塞(2)与主反应瓶(101)瓶口之间、通气塞(5)与副反应瓶(102)瓶口之间均通过凡士林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及步骤3)中,所述的惰性气体包括氮气,并且所述的惰性气体通入时间为0.5‑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微反应器(1)的预热温度为30‑50℃,预热时间为2‑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废水混合物包括取自厌氧生化桶的泥水混合液,所述的吸收液包括15‑30wt%KOH溶液,所述的废水混合物、KOH溶液与微反应器之间的体积比为(1‑3):(0.1‑0.5):27。

说明书 :

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化工制药废水通常含有大量有机物溶媒物质,具有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大、难生物降解等特点,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的一个难点问题。在实际废水处理工程应用中,厌氧—好氧生化组合工艺往往能够带来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其中,厌氧生化处理单元作为废水处理的前处理单元,对后续好氧生化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准确评价废水厌氧的生化效果对后续好氧生化处理单元的工艺优化至关重要。
[0003] 废水厌氧可生化性,反映在一定时间内,废水中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由厌氧菌或兼性菌将其分解利用并产生代谢物的难易程度,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厌氧的降解过程较为复杂,通常认为厌氧反应有三个阶段,分别为水解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0004]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10991937A公开了一种废水可生化性的评价方法及实验装置,该发明采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废水中微生物进行好氧生化反应的耗氧量,根据耗氧量与时间的关系,得出生化呼吸指数Ks,以此作为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指标。该发明提供的实验方法主要是模拟好氧生化单元来评价废水的可生化性,按照该发明提供的实验方法,尝试评价废水厌氧的生化效果时发现,虽然厌氧生化桶内泥水混合液已达到厌氧状态,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却具备好氧生化特征,与实际生化状态不相符。基于此,通过对实验方法的深入分析发现,实验取样过程有O2进入改变了微反应器的厌氧环境,是导致实验结果呈现好氧特征的主要原因。因此,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O2进入微反应器,就显得格外重要。
[0005]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评价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实验过程有O2进入微反应器,以及因恒温水浴槽与反应瓶温差而产生液柱差的问题,寻找一种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的实验方法,准确反映实际生化体系中废水的可生化性,更好地为工业废水治理工程的设计与废水厌氧生化系统运行中的工艺优化提供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用于解决在评价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实验过程中,尤其是在向微反应器加样以及微反应器转移至恒温水浴槽的过程中有O2引入的问题。具体为,一方面通过给微反应器增设取样密封单元以保证装置气密性,另一方面则通过预热以减小微反应器与恒温水浴槽之间的温差,进而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微反应器内压力变化而使O2引入的问题,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更好地反映实际厌氧生化体系中废水的生化效果。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 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装置,包括瓦式呼吸仪,该瓦式呼吸仪包括测压管、恒温水浴槽以及微反应器,该微反应器包括用于盛放待评价废水混合物的主反应瓶、与主反应瓶侧壁相连通的副反应瓶,以及设于主反应瓶底部并用于盛放吸收液的中央小杯,其中,
[0009] 所述的恒温水浴槽用于将微反应器加热至厌氧活性温度,所述的微反应器用于提供废水厌氧生化处理环境,并且所述的微反应器上还设有取样密封单元,该取样密封单元包括设于主反应瓶瓶口处的加样密封组件,以及设于副反应瓶瓶口处的排气密封组件;
[0010] 所述的加样密封组件包括设于主反应瓶瓶口处的密封塞,以及分别贯穿设于密封塞上的惰性气体充气管、废水混合物加样管与吸收液加样管;
[0011] 通过加样密封组件与排气密封组件相配合,以避免在加样过程中引入氧气影响实验结果。
[001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密封塞为橡胶塞。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的惰性气体充气管、废水混合物加样管及吸收液加样管上分别设有充气管阀、废水混合物加样管阀及吸收液加样管阀。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惰性气体充气管伸入主反应瓶上部空间,所述的废水混合物加样管伸入主反应瓶底部,所述的吸收液加样管伸入中央小杯内。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惰性气体充气管包括玻璃管,所述的废水混合物加样管与吸收液加样管均包括不锈钢管。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转动设于副反应瓶瓶口处的通气塞、开设于通气塞顶部的通气主管、开设于通气塞侧壁上并与通气主管相连通的通气支管,以及设于副反应瓶瓶口内侧壁上的通气槽。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塞与主反应瓶瓶口之间、通气塞与副反应瓶瓶口之间均通过凡士林密封连接。
[0018] 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1)转动通气塞使副反应瓶依次通过通气槽、通气支管、通气主管与外部大气相连通,将微反应器预热至30‑50℃并保持2‑20min,并开启充气管阀将氮气等惰性气体通入0.5‑10min以排出微反应器内的空气,之后转动通气塞与充气管阀使微反应器密闭;
[0020] 2)开启废水混合物加样管阀与吸收液加样管阀,并通过废水混合物加样管向主反应瓶中加入废水混合物,通过吸收液加样管向中央小杯中加入吸收液;其中所述的废水混合物包括取自厌氧生化桶的泥水混合液,所述的吸收液包括15‑30wt%KOH溶液,所述的废水混合物、KOH溶液与微反应器之间的体积比为(1‑3):(0.1‑0.5):27;
[0021] 3)转动通气塞使副反应瓶与外部大气相连通,并开启充气管阀将氮气等惰性气体通入主反应瓶0.5‑10min,以排出加样过程中引入的空气,之后关闭通气塞与充气管阀使微反应器密闭;
[0022] 4)将微反应器与测压管磨砂接头相连通,并置于恒温水浴槽中进行产气量测定,进而评价废水混合物的生化效果。
[0023]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瓦式呼吸仪的其他部件与SKW‑3型微量呼吸仪相一致。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0025] 1)本发明中的评价装置及方法既能够有效避免实验过程有O2进入微反应器,保证相对稳定的无氧环境;又可克服因恒温水浴槽与微反应器之间的温差而产生液柱差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问题,以准确反映出实际厌氧生化体系中废水的生化效果,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废水生化治理工程设计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0026] 2)本发明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范围,所评价的废水混合物可直接取自实际废水处理工程,或模拟实际废水处理工程的厌氧生化装置,并且在评价过程中结合了废水生化体系的多种要素,从而使得测定结果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工业废水生化体系,对废水厌氧生化系统运行中的工艺优化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微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实施例5中不同泥水混合液的厌氧产气量对比图;
[0030] 图中标记说明:
[0031] 1‑微反应器、101‑主反应瓶、102‑副反应瓶、2‑密封塞、3‑惰性气体充气管、4‑废水混合物加样管、5‑通气塞、6‑通气槽、7‑充气管阀、8‑废水混合物加样管阀、9‑中央小杯、10‑吸收液加样管、11‑吸收液加样管阀、12‑导电表、13‑温度计、14‑顶罩、15‑测压管、16‑恒温水浴槽、17‑转盘、18‑防护罩、19‑传动盘、20‑开关盖、21‑手柄、22‑手杆、23‑底座、24‑摆动调节速开关、25‑恒温水浴锅、26‑通气主管、27‑通气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33] 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装置,包括瓦式呼吸仪,该瓦式呼吸仪包括测压管15、恒温水浴槽16以及微反应器1,其余部件与SKW‑3型微量呼吸仪相一致,该微反应器1包括用于盛放待评价废水混合物的主反应瓶101、与主反应瓶101侧壁相连通的副反应瓶102,以及设于主反应瓶101底部并用于盛放吸收液的中央小杯9,其中恒温水浴槽16用于将微反应器1加热至厌氧活性温度,微反应器1用于提供废水厌氧生化处理环境,并且微反应器1上还设有取样密封单元,该取样密封单元包括设于主反应瓶101瓶口处的加样密封组件,以及设于副反应瓶102瓶口处的排气密封组件;其中,
[0034] 加样密封组件包括设于主反应瓶101瓶口处的密封塞2(橡胶塞)、分别贯穿设于密封塞2上的惰性气体充气管3(玻璃管)、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与吸收液加样管10(不锈钢管),以及分别设于惰性气体充气管3、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及吸收液加样管10上的充气管阀7、废水混合物加样管阀8及吸收液加样管阀11;其中惰性气体充气管3伸入主反应瓶101上部空间,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伸入主反应瓶101底部,吸收液加样管10伸入中央小杯9内。
[0035] 排气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转动设于副反应瓶102瓶口处的通气塞5、开设于通气塞5顶部的通气主管26、开设于通气塞5侧壁上并与通气主管26相连通的通气支管27,以及设于副反应瓶102瓶口内侧壁上的通气槽6。
[0036] 此外,密封塞2与主反应瓶101瓶口之间、通气塞5与副反应瓶102瓶口之间均通过凡士林密封连接。
[0037] 一种废水厌氧生化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1)转动通气塞5使副反应瓶102依次通过通气槽6、通气支管、通气主管与外部大气相连通,将微反应器1预热至30‑50℃并保持2‑20min,并开启充气管阀7将氮气等惰性气体通入0.5‑10min以排出微反应器1内的空气,之后转动通气塞5与充气管阀7使微反应器1密闭;
[0039] 2)开启废水混合物加样管阀8与吸收液加样管阀11,并通过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向主反应瓶101中加入废水混合物,通过吸收液加样管10向中央小杯9中加入吸收液;其中废水混合物包括取自厌氧生化桶的泥水混合液,吸收液包括15‑30wt%KOH溶液,废水混合物、KOH溶液与微反应器之间的体积比为(1‑3):(0.1‑0.5):27;
[0040] 3)转动通气塞5使副反应瓶102与外部大气相连通,并开启充气管阀7将氮气等惰性气体通入主反应瓶101 0.5‑10min,以排出加样过程中引入的空气,之后关闭通气塞5与充气管阀7使微反应器1密闭;
[0041] 4)将微反应器1与测压管15磨砂接头相连通,并置于恒温水浴槽16中进行产气量测定,进而评价废水混合物的生化效果。
[0042] 以下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43] 实施例1:
[0044] 如图1所示的微反应器1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反应瓶101与副反应瓶102、设于主反应瓶101底部的中央小杯9、设于主反应瓶101瓶口处的密封塞2(橡胶塞)、分别贯穿设于密封塞2上的惰性气体充气管3、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与吸收液加样管10、分别设于惰性气体充气管3、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及吸收液加样管10上的充气管阀7、废水混合物加样管阀8及吸收液加样管阀11、密封转动设于副反应瓶102瓶口处的通气塞5、开设于通气塞5顶部的通气主管26、开设于通气塞5侧壁上并与通气主管26相连通的通气支管27,以及设于副反应瓶102瓶口内侧壁上的通气槽6。
[0045] 微反应器1与密封塞2之间,以及惰性气体充气管3、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及吸收液加样管10与密封塞2之间分别通过凡士林密封;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吸收液加样管10具体为一根从橡胶塞穿插进入微反应器1内的不锈钢针管,惰性气体充气管3为一根从橡胶塞穿插进入微反应器1内的玻璃细管;惰性气体充气管3伸入微反应器1上部空间,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接入微反应器1中并伸入到主反应瓶101底部,吸收液加样管10接入微反应器1并伸入到中央小杯9底部。
[0046] 具体评价方法如下:
[0047] 1)在主反应瓶101的瓶口处依次安装密封塞2、惰性气体充气管3、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吸收液加样管10,在通气塞5底部涂抹少量凡士林并安装于副反应瓶102瓶口处;之后旋转通气塞5至通气槽6与通气支管27相连通,即使微反应器1与大气相连通;
[0048] 2)将微反应器1置于恒温水浴锅25中预热,打开充气管阀7,通入N2 10min,停止通入N2后,将通气塞5旋转45°使微反应器1密闭;
[0049] 3)从厌氧生化桶中取3mL泥水混合液作为待评价的废水混合物,打开废水混合物加样管阀8,并通过废水混合物加样管4加入至主反应瓶101内;
[0050] 4)用注射器吸取0.2mL 20wt%KOH溶液,打开吸收液加样管阀11,加入到中央小杯9内;
[0051] 5)将通气塞5旋转45°使通气支管27与通气槽6相连通,再通过惰性气体充气管3鼓入N2吹扫,之后将通气塞5旋转45°使微反应器1密闭;
[0052] 6)将惰性气体充气管与测压管相连接,然后迅速将微反应器1连接到测压管15的磨砂接头上,以牛皮筋拉紧密封,之后放入瓦氏呼吸仪的恒温水槽16内,待温度稳定后即可进行产气量测定,进而评价泥水混合液的生化效果。
[0053] 其中,步骤3)中,泥水混合液对应的工艺条件如表1所示。
[0054] 表1
[0055]
[0056]
[0057] 实施例2:
[0058] 如图2所示的瓦式呼吸仪包括微反应器1、导电表12、温度计13、顶罩14、测压管15、恒温水浴槽16、转盘17、防护罩18、传动盘19、开关盖20、手柄21、手杆22、底座23、摆动调节速开关24。
[0059] 厌氧产气量的测定步骤如下:
[0060] 1、首先在瓦式呼吸仪的恒温水浴槽16内注入自来水至槽边缘1.5cm处,在底座23三只脚下面垫入适当的垫块,使恒温水浴槽16内水与槽边缘保持平行;
[0061] 2、将导电表12与温度计13分别插入顶罩14上的相应孔位内,设定好恒温水浴槽16温度;然后接通电源,总电源开关拨至工作位置,信号灯亮;中间开关拨至加热位置,使恒温水浴槽16内水温达恒温状态(温度设定在32℃);
[0062] 3、取3组的清洁干燥的微量反应瓶1及测压管15,测压管15中装好Brodie溶液作为检压液备用,在3个反应瓶1中分别加入实施例1中的泥水混合物A、泥水混合物B及泥水混合物C;
[0063] 4、预先在测压管15磨砂接头上涂一层凡士林,采用同实施例1的方法将取样完成的微反应器1迅速连接到测压管15磨砂接头上,并采用牛皮筋拉紧密封,然后放入瓦氏呼吸仪恒温水浴槽16中;
[0064] 5、调节各测压管15中检压液的右侧液面至刻度150mm处,记录各测压管15中检压液左侧液面读数,再开启瓦式呼吸仪振摇开关,开始厌氧产气试验;
[0065] 6、在开始试验后的0、0.25、0.5、0.75、1.0、2.0、3.0、4.0、5.0、6.0、7.0、8.0小时记录液位数值。每次记数时,关闭振摇开关,调整各测压管15右侧闭管液位至150mm处,并记录左侧开管液位读数;
[0066] 7、停止试验后,取下反应瓶1及测压管15,擦净瓶口及磨砂接头上的凡士林,倒去微量反应瓶1中液体,用清水冲洗后置于肥皂水中浸泡,再用清水冲洗后以洗液浸泡过夜,洗净后置于55℃烘箱内烘干后备用;
[0067] 8、计算产气量,其中基于瓦式呼吸仪的产气量计算公式为:
[0068] (1)Δhi=Δh′i‑Δh
[0069] 式中:Δhi——各测压管15计算的Brodie溶液液面高度变化值,mm;
[0070] Δh——温度压力对照管中Brodie溶液液面高度变化值,mm;
[0071] Δh′i——各测压管15实验的Brodie溶液液面高度变化值,mm;
[0072] (2)Y′i=KiΔhi
[0073] 式中:Y′i——各微反应瓶1不同时间的产气量,μL;
[0074] Ki——各微反应瓶1的体积常数,根据瓦式呼吸仪内标识确定。
[0075] 实施例3:
[0076] 恒温水浴锅最适温度范围的确定。
[0077] 瓦氏呼吸仪恒温水浴槽设定温度为32℃,微反应器1连接测压管15放入恒温水浴槽16后,由于恒温水浴槽16内水温较高,二者温差使微反应器1内气体受热膨胀导致测压管15产生液柱差,给实验结果带来干扰。为克服实验误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通过加热反应瓶预先平衡温差,有效避免液柱差的产生,进而克服在瓦氏呼吸仪的恒温水浴槽16中平衡温差带进O2的问题。
[0078] 本实施例设置恒温水浴锅温度分别为30℃、32℃、35℃、38℃、40℃,对比不同温度的微反应器在放入恒温水浴槽0.5min、1min、2min产生的液柱差(mm),以此来确定能消除液柱差的恒温水浴锅最适温度,结果见表2。
[0079] 表2
[0080]
[0081] 如表2所示,在微反应器放入恒温水浴槽16最初的0.5min内,水浴锅温度越低,液柱差越大,这是由于温差过大,微反应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变化使测压管右侧液面下降、左侧上升,因而产生较大的高度差。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差逐渐减小,液柱差主要由泥水混合液进行厌氧生化反应产生。水浴锅温度在35‑40℃时,受温差干扰产生的液柱差很小,液柱差主要由泥水混合液进行厌氧生化反应产生。因此,本实施例确定恒温水浴锅的最适温度为35‑40℃。
[0082] 实施例4:
[0083] 微反应器充N2时间的确定。
[0084] 本发明通过向微反应器充入N2,避免实验过程有O2进入微反应器,保证泥水混合液完全进行厌氧生化反应。但充N2时间的长短也会给实验结果带来影响,若充N2时间太短,不能完全排尽空气,残留O2一方面使厌氧菌失活,抑制微生物的厌氧反应,另一方面某些兼性菌可以利用残留O2进行好氧反应,造成实验误差。
[0085] 本实施例设置恒温水浴锅温度为38℃,加热微反应器的时间为10min,分别比较充入10s、20s、30s、1min、2min、3min、10min的N2,测压管左侧液柱在1h内的变化,每间隔15min记数。结果见表3。
[0086] 表3
[0087]
[0088] 如表3所示,充N2时间小于0.5min时,测压管左侧液柱在1h内均低于初始液面高度,且该液面高度差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是由于充N2时间太短,未完全排净空气,微生物利用残留O2进行好氧反应,使气相中的氧向液相扩散,导致左侧液柱逐渐变低。充N2时间大于0.5min,测压管左侧液柱逐渐升高,微反应器内无残留空气,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厌氧生化反应,产气造成左侧液柱升高。通过对比,本实施例确定充N2时间为0.5‑10min。
[0089] 实施例5:
[0090] 本实施例用于评价实施例1的步骤2)中各工艺条件对泥水混合液A、泥水混合液B及泥水混合液C的厌氧生化效果。各工艺参数如表4所示。
[0091] 表4
[0092]
[0093]
[0094]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曲线A产气量小于0,说明此时厌氧启动尚未完成,微生物处于厌氧启动的适应阶段,兼性微生物起主导作用,泥水混合液A并未完全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厌氧生化效果较差;曲线B、C产气量均大于0,说明两种水样的厌氧启动均已完成,微生物完全进行厌氧生化反应;曲线C的产气量在任一时刻都大于曲线B,表明泥水混合液C中的微生物进行厌氧生化分解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更彻底,产生更多的气体,厌氧生化的强度大于泥水混合液B,也即表明泥水混合液C的厌氧生化效果更好。
[0095] 实施例6:
[0096] 本实施例中恒温水浴锅25设置温度35℃,加热反应瓶15min,通入N2的吹扫时间为1min,其余同实施例4。
[0097] 实施例7:
[0098] 本实施例中恒温水浴锅设置温度38℃,加热反应瓶10min,通入N2的吹扫时间为8min,其余同实施例4。
[0099] 实施例8:
[0100] 本实施例中恒温水浴锅设置温度36℃,加热反应瓶12min,通入N2的吹扫时间为2min,其余同实施例4。
[0101] 实施例9:
[0102] 本实施例中恒温水浴锅设置温度40℃,加热反应瓶5min,通入N2的吹扫时间为5min,其余同实施例4。
[0103]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