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545500.5

文献号 : CN11251974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鲍奎宇钟俊伟张永胜刘浩张爱霞

申请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属于轮式装载机制动技术领域。包括制动钳体,所述制动钳体的进油口安装有进口单向阀,制动钳体的出油口安装有出口单向阀;还包括散热器,散热器上出油口连接所述进口单向阀,散热器上回油口连接所述出口单向阀,散热器上加油口连接高压油源。本发明在不影响制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制动液从制动钳到散热器的流动;散热器内部的流道可保证制动液充分散热;对于长时间频繁使用刹车的工况可及时给刹车钳降温,同时可防止制动液沸腾,有效防止形成气阻,大大提高装载机制动性能,提升装载机行车安全性;能在原装载机干式桥制动系统的上直接改进,安装方便,成本低,易实现。

权利要求 :

1.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包括制动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体(100)的进油口安装有进口单向阀(300),制动钳体(100)的出油口安装有出口单向阀(200);还包括散热器(400),散热器(400)上出油口连接所述进口单向阀(300),散热器(400)上回油口连接所述出口单向阀(200),散热器(400)上加油口(401)连接高压油源;

所述散热器(400)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内交替布置的隔板Ⅰ(402)和隔板Ⅱ(403);

所述隔板Ⅰ(402)和隔板Ⅱ(403)均水平布置,隔板Ⅰ(40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油孔,隔板Ⅱ(403)的两端位置开设有通油孔,隔板Ⅰ(402)、隔板Ⅱ(403)及通油孔之间形成制动液油道(404);

所述散热器(400)两端靠上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回油口,散热器(400)两端靠下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出油口;所述散热器(400)回油口均连接至同侧的制动钳体(100)的出口单向阀(200),散热器(400)出油口均连接至同侧的制动钳体(100)的进口单向阀(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00)上加油口(401)连接加力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00)上加油口(401)连接有油管(500),油管(500)连接有三通接头(600),三通接头(600)的进油口端(601)连接所述加力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00)上侧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中安装有排气螺栓(7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00)采用折弯管式散热器。

说明书 :

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式装载机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适用于气顶油式干式制动的轮式装载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装载机大部分配置干式桥,普遍使用气顶油式制动系统。
[0003]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装载机制动管路原理图,主要由脚制动阀001、储气筒002、加力泵003、制动钳004组成;
[0004] 轮式装载机大部分用于短途铲装作业,作业距离短,循环快,需要频繁踩刹车。采用此类结构的装载机在长时间频繁使用刹车后制动盘温度很高,高温通过制动片→制动钳
活塞→制动液传递,容易导致制动液汽化形成气阻。气阻将导致装载机刹车疲软,严重时会
出现刹车失灵,严重影响装载机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通过散热器为制动液和制动钳降温,大大提高装载机行车安全。
[0006]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包括制动钳体,所述制动钳体的进油口安装有进口单向阀,制动钳体的出油口安装有出口单向阀;还
包括散热器,散热器上出油口连接所述进口单向阀,散热器上回油口连接所述出口单向阀,
散热器上加油口连接高压油源。
[0007] 其进一步是:所述散热器上加油口连接加力泵。
[0008] 所述散热器上加油口连接有油管,油管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进油口端连接所述加力泵。
[0009] 所述散热器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内交替布置的隔板Ⅰ和隔板Ⅱ;所述隔板Ⅰ和隔板Ⅱ均水平布置,隔板Ⅰ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油孔,隔板Ⅱ的两端位置开设有通油孔,隔
板Ⅰ、隔板Ⅱ及通油孔之间形成制动液油道。
[0010] 所述散热器两端靠上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回油口,散热器两端靠下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出油口。
[0011] 所述散热器上侧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中安装有排气螺栓。
[0012] 所述散热器采用折弯管式散热器。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优点如下:
[0014] (1)在不影响制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制动液从制动钳到散热器的流动;
[0015] (2)散热器内部的流道可保证制动液充分散热;
[0016] (3)对于长时间频繁使用刹车的工况可及时给刹车钳降温,同时可防止制动液沸腾,有效防止形成气阻,大大提高装载机行车安全;
[0017] (4)能在原装载机干式桥制动系统的上直接改进,安装方便,成本低,易实现。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现有装载机干式桥制动系统原理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2] 图中:100、制动钳体;101、制动活塞;102、制动钳活塞腔;200、出口单向阀;300、进口单向阀;400、散热器;401、加油口;402、隔板Ⅰ;403、隔板Ⅱ;404、制动液油道;500、油管;
600、三通接头;601、进油口端;700、排气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这里用装载机左前桥制动管路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4] 结合图2至图4所示,一种带散热器的轮式装载机制动管路,制动钳体100的进油口安装有进口单向阀300,制动钳体100的出油口安装有出口单向阀200。散热器400上出油口
连接进口单向阀300,散热器400上回油口连接出口单向阀200。出口单向阀200可控制制动
液只能从制动钳100流至散热器400。进口单向阀300可控制制动液只能从散热器400流至制
动钳100。
[0025] 散热器400上加油口401连接高压油源。本实施例中,散热器400上加油口401连接有油管500,油管500连接有三通接头600,三通接头600的进油口端601连接加力泵。散热器
400上加油口401还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连接形式,根据具体工况,三通接头600可以省去或
采用其他类型接头替换。
[0026] 本实施例中,散热器400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内交替布置的隔板Ⅰ402和隔板Ⅱ403。隔板Ⅰ402和隔板Ⅱ403均水平布置,隔板Ⅰ40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油孔,隔板Ⅱ403的
两端位置开设有通油孔,隔板Ⅰ402、隔板Ⅱ403及通油孔之间形成制动液油道404,保证制动
液充分通过散热器散热。散热器400两端靠上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回油口,散热器400两端
靠下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出油口,对称式结构提高制动液流动和散热效果。
[0027] 散热器400上侧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中安装有排气螺栓700。正常状态下排气螺栓700拧紧,当制动系统需要排气时,打开排气螺栓700,可为制动管路排气。
[0028] 本实施例中,散热器400还可以采用现有的折弯管式散热器,或者其他形式的散热器。
[0029] 工作过程:
[0030] 如图4所示,
[0031] 制动钳活塞腔102内的制动液压力为P1,散热器油道404的压力为P2;
[0032] 在不需要制动时,制动钳活塞腔102内的制动液和散热器内腔404的制动液处于平衡状态,即P1=P2=0;
[0033] 在装载机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制动时,司机踩下脚制动后,加力泵将高压的制动液通过散热器的加油口401进入散热器内腔,此时P1热器的制动液油道404内的高压制动液将通过进口单向阀300流入制动钳活塞腔102内,导
致制动钳活塞腔102内的压力P1上升,从而推动制动活塞101向外移动,直到P1=P2,制动钳
活塞腔102内的制动液和散热器油道404内的制动液再次恢复平衡状态。制动活塞101以恒
定的压力挤压摩擦片,实现制动;
[0034] 当司机松开脚制动后,加力泵将不再提供高压制动液,散热器内腔的压力P2降为0,此时P1>P2,进口单向阀300处于截止状态。制动钳活塞腔102内的高压制动液将通过出口
单向阀200进入散热器内腔。制动钳活塞腔102内的压力P1下降,制动活塞101在矩形胶圈的
作用下向内收缩,挤压制动液通过出口单向阀200进入散热器内腔,直到恢复P1=P2=0;
[0035] 至此,实现一个工作循环。
[0036] 在此工作过程中,制动时散热器400内的低温制动液进入制动钳100内;解除制动时制动钳100内高温的制动液进入散热器400内。散热器400可对高温的制动液散热,当下次
制动时,又能将低温的的制动液流入制动钳。如此循环往复,可有效避免制动液沸腾,防止
气阻现象出现;
[0037] 在此工作过程中,制动液能带走制动钳100传递过来的热量,同时当低温制动液进入制动钳100时,还能为制动钳100降温,从而提高制动性。
[003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
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