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及其调控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875531.8

文献号 : CN11253197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强文

申请人 : 强文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电机本体壳体外周开设一凹台;多个电池组间隔设置在凹台中;整流模组设置在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的凹台上,整流模组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一可控开关管;逆变模组设置在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的凹台上,逆变模组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二可控开关管;各个电池组的正极端、整流模组的第一端、逆变模组的第一端共接,各个电池组的负极端、整流模组的第二端、逆变模组的第二端共接,整流模组中两个串联第一可控开关管的连接点贯穿壳体与电机定子绕组连接,逆变模组中两个串联第二可控开关管的连接点贯穿壳体与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电机转速调整滞后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本体,其壳体外周开设一凹台;

多个电池组,其间隔设置在所述凹台中;

整流模组,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的所述凹台上,所述整流模组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一可控开关管;

逆变模组,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的所述凹台上,所述逆变模组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二可控开关管;

测速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中;以及本地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本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速传感器、整流模组控制端、逆变模组控制端连接;

其中,各个所述电池组的正极端、整流模组的第一端、逆变模组的第一端共接,各个所述电池组的负极端、整流模组的第二端、逆变模组的第二端共接,所述整流模组中两个串联第一可控开关管的连接点贯穿所述壳体与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所述逆变模组中两个串联第二可控开关管的连接点贯穿所述壳体与电机定子绕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电池组、整流模组和逆变模组底部分别贴合固定在所述凹台底部,且所述电池组、整流模组和逆变模组的顶部凸出于所述凹台一定距离;各个所述电池组、整流模组和逆变模组的轴向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凹台轴向两端,且各个所述电池组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周,所述整流模组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周,所述逆变模组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周;各个所述电池组、整流模组、逆变模组相互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电池组对称间隔设置在所述凹台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形成一间隔区间,每个所述间隔区间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整流模组和一个逆变模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台的轴向第一侧的所述壳体上开设一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各个所述电池组的轴向第一端引出一正极接头,所述正极接头与所述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

所述凹台的轴向第二侧的所述壳体上开设一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设置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各个所述电池组的轴向第二端引出一负极接头,所述负极接头与所述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组包括:第一绝缘衬套,其为一顶端开口的长方体腔体结构,所述第一绝缘衬套长度方向中心设置一绝缘隔层使得在所述第一绝缘衬套中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绝缘衬套底部贴合固定在所述凹台底部,所述第一绝缘衬套的前后两端卡设在所述凹台轴向两端;

第一晶闸管,其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阳极从所述第一绝缘衬套前端壁中向外引出,且该引出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晶闸管的栅极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上端引出并与所述本地控制器连接;以及第二晶闸管,其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横向贯穿所述绝缘隔层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从所述第一绝缘衬套后端壁中向外引出,且该引出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晶闸管的栅极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上端引出并与所述本地控制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模组包括第二绝缘衬套和第三绝缘衬套,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和第三绝缘衬套为一顶端开口的长方体腔体结构,所述第二绝缘衬套中横向设置一第一IGBT,所述第三绝缘衬套中横向设置一第二IGBT,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串联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从所在长方体腔体开口中引出,所述第一IGBT顶部覆盖设置一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被封装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中,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通过一第一导线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横向第一侧向外引出,所述第一IGBT的集电极从所述第一绝缘层底部向外引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从所在长方体腔体开口中引出,所述第二IGBT顶部覆盖设置一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从所述第二绝缘层中向外引出,所述第三绝缘衬套底部连接在所述第二绝缘衬套顶部的第一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和第三绝缘衬套两侧对齐设置,所述第一IGBT的发射极通过一第二导线连接至所述第二IGBT的集电极,所述第二导线从所述第一绝缘层顶部引出并贯穿所述第三绝缘衬套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顶部横向第二侧开设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三绝缘衬套底部横向第二侧对应开设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合成的通道中设置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三导线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三绝缘衬套底部和所述第一绝缘层顶部之间向第二侧引出;

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和第三绝缘衬套的第二侧贴合固定在所述凹台底部,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底部和第二绝缘层顶部卡设在所述凹台轴向两端;所述第一IGBT的集电极引出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IGBT的发射极引出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三导线的第二端向下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定子某一相绕组连接;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栅极的引出端向第一侧方向引出并与所述本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晶闸管阳极与所述第一晶闸管阴极的共接端通过一第四导线向下引出并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定子某一相绕组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所述整流模组将电机制动能量回收至所述电池组中;

步骤二、将储存在所述电池中的回收能量现场反馈至电机定子中,以在现场将电机转速调整至设定转速;

步骤三、通过远程控制和现场补偿的方式维持电机转速在设定范围内。

说明书 :

一种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及其调控法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动机主要由
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
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电机广泛应用于各大技术领域,通过
对电机的启动、加速、运转、减速及停止进行的控制,目前通常对电机进行转速闭环控制,但
转速闭环控制的时效性不高,需要将实际转速反馈至远端控制器中进行差速分析后进行反
馈控制,导致电机转速精度不高,且反馈调速相对滞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及其调控方法,本发明在电机本体上设置有电池组、整流模组和逆变模组,将电机制动能回收至电池组中,而当电机实
际转速与设定转速有偏差时,将电池组中的电能直接现场补偿至电机定子输入端,以调整
电机转速至设置转速,不仅提高了电机转速调整的实时性,且有效提高了电机转速输出精
确度,解决了电机转速调整滞后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包括:
[0006] 电机本体,其壳体外周开设一凹台;
[0007] 多个电池组,其间隔设置在所述凹台中;
[0008] 整流模组,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的所述凹台上,所述整流模组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一可控开关管;
[0009] 逆变模组,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的所述凹台上,所述逆变模组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二可控开关管;
[0010] 测速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中;以及
[0011] 本地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本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速传感器、整流模组控制端、逆变模组控制端连接;
[0012] 其中,各个所述电池组的正极端、整流模组的第一端、逆变模组的第一端共接,各个所述电池组的负极端、整流模组的第二端、逆变模组的第二端共接,所述整流模组中两个
串联第一可控开关管的连接点贯穿所述壳体与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所述逆变模组中两个串
联第二可控开关管的连接点贯穿所述壳体与电机定子绕组连接。
[0013] 优选的,各个所述电池组、整流模组和逆变模组底部分别贴合固定在所述凹台底部,且所述电池组、整流模组和逆变模组的顶部凸出于所述凹台一定距离;各个所述电池
组、整流模组和逆变模组的轴向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凹台轴向两端,且各个所述电池组对
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周,所述整流模组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周,所述逆变模组对称分布
在所述壳体外周;各个所述电池组、整流模组、逆变模组相互间隔设置。
[0014] 优选的,三个所述电池组对称间隔设置在所述凹台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形成一间隔区间,每个所述间隔区间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整流模组和一个逆变模组。
[0015] 优选的,所述凹台的轴向第一侧的所述壳体上开设一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各个所述电池组的轴向第一端引出一正极接头,所述
正极接头与所述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
[0016] 所述凹台的轴向第二侧的所述壳体上开设一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设置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各个所述电池组的轴向第二端引出一负极接头,所述负极接头
与所述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
[0017] 优选的,所述整流模组包括:
[0018] 第一绝缘衬套,其为一顶端开口的长方体腔体结构,所述第一绝缘衬套长度方向中心设置一绝缘隔层使得在所述第一绝缘衬套中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绝缘
衬套底部贴合固定在所述凹台底部,所述第一绝缘衬套的前后两端卡设在所述凹台轴向两
端;
[0019] 第一晶闸管,其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阳极从所述第一绝缘衬套前端壁中向外引出,且该引出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晶闸
管的栅极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上端引出并与所述本地控制器连接;以及
[0020] 第二晶闸管,其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横向贯穿所述绝缘隔层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从所述第一绝缘衬套后
端壁中向外引出,且该引出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晶闸管的栅极从
所述第二晶闸管的上端引出并与所述本地控制器连接。
[0021] 优选的,所述逆变模组包括第二绝缘衬套和第三绝缘衬套,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和第三绝缘衬套为一顶端开口的长方体腔体结构,所述第二绝缘衬套中横向设置一第一
IGBT,所述第三绝缘衬套中横向设置一第二IGBT,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串联连接。
[0022] 优选的,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从所在长方体腔体开口中引出,所述第一IGBT顶部覆盖设置一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被封装在所述第一绝缘层
中,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通过一第一导线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横向第一侧向外引出,所述
第一IGBT的集电极从所述第一绝缘层底部向外引出。
[0023] 优选的,所述第二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从所在长方体腔体开口中引出,所述第二IGBT顶部覆盖设置一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从所述第二绝缘层中向外
引出,所述第三绝缘衬套底部连接在所述第二绝缘衬套顶部的第一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
绝缘衬套和第三绝缘衬套两侧对齐设置,所述第一IGBT的发射极通过一第二导线连接至所
述第二IGBT的集电极,所述第二导线从所述第一绝缘层顶部引出并贯穿所述第三绝缘衬套
底部。
[0024]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顶部横向第二侧开设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三绝缘衬套底部横向第二侧对应开设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合成的通道中设置有第三导
线,所述第三导线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三导线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三绝缘衬
套底部和所述第一绝缘层顶部之间向第二侧引出。
[0025] 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和第三绝缘衬套的第二侧贴合固定在所述凹台底部,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底部和第二绝缘层顶部卡设在所述凹台轴向两端;所述第一IGBT的集电
极引出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IGBT的发射极引出端与所述第二环形
导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三导线的第二端向下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定子某一相绕组连
接;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栅极的引出端向第一侧方向引出并与所述本地控制器连接;
[0026] 所述第二晶闸管阳极与所述第一晶闸管阴极的共接端通过一第四导线向下引出并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定子某一相绕组连接。
[0027] 一种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的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 步骤一、利用所述整流模组将电机制动能量回收至所述电池组中;
[0029] 步骤二、将储存在所述电池中的回收能量现场反馈至电机定子中,以在现场将电机转速调整至设定转速;
[0030] 步骤三、通过远程控制和现场补偿的方式维持电机转速在设定范围内。
[0031]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2] 1、本发明可以对电机制动能量进行有效回收,并补偿至电机驱动能耗中,有效降低了电机的运行能耗,减少电机制动发热量;
[0033] 2、将回收能量现场反馈至电机定子中,以调整电机转速使其调整至设定转速,提高了对电机转速调整的实时性,且增加了电机运行的转速精确度。
[0034]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5] 图1 为电机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电池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为整流模组和逆变模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8] 图4 为整流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5为第一IGBT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6为第二IGBT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7为逆变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3]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44]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方式可调电机系统,包括在电机本体100上设置的电池组200、整流模组400和逆变模组300,电机运行时,将电机制动能回收至电池组200
中,而当电机实际转速与设定转速有偏差时,将电池组200中的电能直接现场补偿至电机定
子输入端,以调整电机转速至设置转速,不仅提高了电机转速调整的实时性,且有效提高了
电机转速输出精确度。
[0045] 具体的,电机本体100壳体外周开设一凹台110;三个所述电池组200对称间隔设置在所述凹台110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200之间形成一间隔区间111,每个所述间隔区间
111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整流模组400和一个逆变模组300,且各个所述电池组200、整流模组
400、逆变模组300相互间隔设置。各个所述电池组200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周,所述整流
模组400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周,所述逆变模组300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周。
[0046] 各个所述电池组200、整流模组400和逆变模组300底部分别贴合固定在所述凹台110底部,且所述电池组200、整流模组400和逆变模组300的顶部凸出于所述凹台110一定距
离,便于输出走线连接。各个所述电池组200、整流模组400和逆变模组300的轴向两端分别
卡设在所述凹台110轴向两端,从而使得电池组200、整流模组400和逆变模组300固定在电
机本体100上,避免因电机振动而松动。
[0047] 所述整流模组400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一可控开关管,三组整流模组400形成一个三相整流桥;所述逆变模组300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二可控开关管,三组逆变模组300
形成一个三相逆变桥;并且将各个所述电池组200的正极端、整流模组400的第一端、逆变模
组300的第一端共接,各个所述电池组200的负极端、整流模组400的第二端、逆变模组300的
第二端共接,使得各个电池组200并联连接,三相整流桥和三相逆变桥分别并联在电池组
200的两端,通过三相整流桥为电池组200充电,通过三相逆变桥将电池组200中的直流电逆
变为三相交流电。
[0048] 其中,所述整流模组400中两个串联第一可控开关管的连接点贯穿所述壳体与电机定子绕组连接,从而使得三个整流模组400的三路输出端连接至三相定子绕组输入端;所
述逆变模组300中两个串联第二可控开关管的连接点贯穿所述壳体与电机定子绕组连接,
从而使得三个逆变模组300的三路输出端也连接至三相定子绕组输入端;而整流模组400、
逆变模组300的直流端并联连接在电池组200的正负极两端。
[0049] 同时,在所述电机本体100中设置有用于检测转子转速的测速传感器。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本地控制器,本地控制器中设置有一比较模块,本地控制器与远端主控制器连
接,且所述本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速传感器、整流模组400控制端、逆变模组300控制端连
接,也就是各个可控开关受本地控制器的控制;电机制动时,通过调整整流模组400中各个
第一可控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来调整三相定子绕组的输出电压,为电池组200充电,将制动能
回收至电池组200中,且有效降低了电机的制动发热量。本地控制器接收测速传感器采集到
的实际转速和远端主控制器反馈的设定转速,通过比较模块进行差速比较,根据实际转速
和设定转速相差值来调整逆变桥的开关频率以调整电池组200输出电流值,并反馈至定子
绕组中,以补偿电机实际转速与设定转速之间的差异,调整电机转速输出,提高电机转速精
度,且有效提高了调整的实时性,实现现场反馈调整,而现有技术中都需要将实际转速信号
传送至远端控制器,再有远端控制器计算转速偏差,并调整励磁信号再传送至本地电机,信
号传输路径远,实时性不高,且增加了电机能耗,而发明中是利用电机制动能来调整电机转
速偏差的。
[0050]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电池组200、逆变模组300和整流模组400之间的并联连接,在所述凹台110的轴向第一侧的所述壳体上开设一第一环形凹槽121,所述第一环形凹
槽121中设置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绝缘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21中使
其安装固定。各个所述电池组200的轴向第一端引出一正极接头,正极接头位于凹台110的
上端,所述正极接头与所述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
[0051] 同样的,所述凹台110的轴向第二侧的所述壳体上开设一第二环形凹槽122,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22中设置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绝缘设置在第二环形
凹槽122中使其安装固定。各个所述电池组200的轴向第二端引出一负极接头,负极接头位
于凹台110的上端,所述负极接头与所述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相
当于直流正极连线,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相当于直流负极连线,电池组200的正负极连接在
直流正负极连线上。
[005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整流模组400包括第一绝缘衬套410和设置在其内的第一晶闸管与第二晶闸管,具体的,第一绝缘衬套410为一顶端开口的长方体腔体结构,所述第一
绝缘衬套410长度方向中心设置一绝缘隔层440使得在所述第一绝缘衬套410中形成第一腔
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绝缘衬套410底部贴合固定在所述凹台110底部,所述第一绝缘衬
套410的前后底部两端卡设在所述凹台110轴向两端,使得第一绝缘衬套410安装固定。
[0053] 第一晶闸管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阳极A1从所述第一绝缘衬套410前端壁中向外引出,且该引出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所
述第一晶闸管的栅极G3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上端引出并与所述本地控制器连接。
[0054] 第二晶闸管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A2横向贯穿所述绝缘隔层440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K1连接,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K2从所述第一绝缘
衬套410后端壁中向外引出,且该引出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晶闸管
的栅极G4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上端引出并与所述本地控制器连接。
[0055] 由上所述,第一晶闸管与第二晶闸管串联连接,第一晶闸管的阳极A1与直流负极连接线连接,第二晶闸管的阴极K2与直流正极连接线连接,从而使得三相整流桥并联在电
池组200两端,第一晶闸管的栅极G3和第二晶闸管的栅极G4受本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晶
闸管阳极K1与所述第一晶闸管阴极A2的共接端420通过一第四导线430向下引出并贯穿所
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定子某一相绕组连接,三个整流模组400中的共接端420连接至电机定子
的三相绕组线圈连接端,从而使得三相定子绕组通过三相整流桥连接至电池组200两端。当
电机制动时,在定子绕组上产生的电动势通过三相整流桥输送至电池组200两端充电,本地
控制器控制三相整流桥中晶闸管的开关频率,以完成对电池组200的充电过程,当电机制动
过程结束,则断开三相整流桥,单次充电过程结束。
[0056] 如图5‑7所示,所述逆变模组300包括第二绝缘衬套310和第三绝缘衬套330,所述第二绝缘衬套310和第三绝缘衬套330为一顶端开口的长方体腔体结构,所述第二绝缘衬套
310中横向设置一第一IGBT320,所述第三绝缘衬套330中横向设置一第二IGBT340,所述第
一IGBT320和第二IGBT340串联连接。
[0057] 具体的,所述第一IGBT320的栅极G1和发射极E1从所在长方体腔体开口中引出,所述第一IGBT320顶部覆盖设置一第一绝缘层321,所述第一IGBT320的栅极G1和发射极E1被
封装在所述第一绝缘层321中,所述第一IGBT320的栅极上连接一接头324,接头324通过一
第一导线325从所述第一绝缘层321的横向第一侧向外引出,引出端的第二绝缘衬套310第
一侧壁上设置一导电连接体328,便于接线,所述第一IGBT320的集电极C1通过接头311从所
述第一绝缘层321底部向外引出。所述第一IGBT320发射极E1连接线323上端的第一绝缘层
321中开设一通孔326,该通孔326与连接线323接触。
[0058] 所述第二IGBT340的栅极G2和发射极E2从所在长方体腔体开口中引出,所述第二IGBT340顶部覆盖设置一第二绝缘层341,所述第二IGBT340的栅极G2通过接头344从所述第
二绝缘层341中向外引出,第二IGBT340的发射极E2连接线343通过接头345从所述第二绝缘
层341中向外引出,所述第三绝缘衬套330底部连接在所述第二绝缘衬套310顶部的第一绝
缘层321上,使得两者绝缘结合固定,且所述第二绝缘衬套310和第三绝缘衬套330两侧对齐
设置,便于安装在凹台110中。
[0059] 所述第二IGBT340集电极C2底部的第三绝缘衬套330中开设一与通孔326对应的通孔346,该通孔346与第二IGBT340集电极C2接触。所述第一IGBT320的发射极E1通过一第二
导线329连接至所述第二IGBT340的集电极C2,第二导线329位于通孔326与通孔346中,所述
第二导线329从所述第一绝缘层321顶部引出并贯穿所述第三绝缘衬套330底部,从而使得
两个IGBT串联连接。
[0060] 所述第一绝缘层321顶部横向第二侧开设一第一凹槽327,第一凹槽327与通孔326底部第二侧接触,所述第三绝缘衬套330底部横向第二侧对应开设一第二凹槽347,第二凹
槽347与通孔346底部第二侧接触,所述第一凹槽327和第二凹槽347合成的通道中设置有第
三导线322,所述第三导线322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329连接,所述第三导线322的第二端
从所述第三绝缘衬套330底部和所述第一绝缘层321顶部之间向第二侧引出,具体的,所述
第三导线322的第二端向下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定子某一相绕组连接。
[0061] 所述第二绝缘衬套310和第三绝缘衬套330的第二侧贴合固定在所述凹台110底部,所述第二绝缘衬套310底部和第二绝缘层341顶部卡设在所述凹台110轴向两端,从而使
得逆变模组300安装固定在凹台110中,所述第一IGBT320的集电极C1引出端311与所述第一
环形导电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IGBT340的发射极E2引出端345与所述第二环形导电连接线
连接,使得逆变模组300模组连接在直流正负极连接线之间,也就是并联在电池组200正负
极两端,三个逆变模组300形成三相逆变桥。
[0062] 所述第一IGBT320栅极G1的引出端328和第二IGBT340栅极G2的引出端344向第一侧方向引出并与所述本地控制器连接。
[0063] 电机转速的调控方法,包括:
[0064] 步骤一、在电机制动过程中,利用所述整流模组将电机制动能量回收至所述电池组中,对电机制动能量进行有效回收,有效降低了电机的运行能耗,减少电机制动发热量;
[0065] 步骤二、当现场检测到电机转速与设定转速偏差超过设定范围时,将储存在所述电池中的回收能量现场反馈至电机定子中,以在现场将电机转速调整至设定转速;也就是
将回收能量现场反馈至电机定子中,以调整电机转速使其调整至设定转速,提高了对电机
转速调整的实时性,且增加了电机运行的转速精确度,同时,通过回收的制动能量补偿至电
机驱动能耗中,降低了系统能耗;
[0066] 步骤三、在电机正常运行过程中,通过远程控制和现场补偿的方式维持电机转速在设定范围内。
[0067] 具体的,第一IGBT320与第二IGBT340串联连接,第二IGBT340的发射极E2与直流负极连接线连接,第一IGBT320的集电极C1与直流正极连接线连接,从而使得三相逆变桥并联
在电池组200两端,第一IGBT320栅极G1和第二IGBT340栅极G2受本地控制器控制。第一
IGBT320发射极E1和第二IGBT340集电极C2的共接端329通过一第三导线422向下引出并贯
穿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定子某一相绕组连接,三个逆变模组300中的共接端329连接至电机
定子的三相绕组线圈连接端,从而使得电池组200两端通过三相逆变桥连接至三相定子绕
组接线端。当电机实际转速与设定转速产生偏差时,本地控制器控制三相逆变桥中IGBT栅
极的开关频率,将电池组200中的直流电经逆变后补偿至定子绕组上,以消除转速偏差,提
高电机转速输出精度,同时,通过现场反馈补偿,提高了转速补偿的实时性。
[0068]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对电机制动能量进行有效回收,并补偿至电机驱动能耗中,有效降低了电机的运行能耗,减少电机制动发热量;同时,将回收能量现场反馈至电机定子
中,以调整电机转速使其调整至设定转速,提高了对电机转速调整的实时性,且增加了电机
运行的转速精确度。
[0069]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