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匀速收料的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497201.9

文献号 : CN11260750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朱华明刘孝东邱树生周毅军郑玉坤贺霞肖林平

申请人 : 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匀速收料的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二支撑座、分隔环、分料转盘、第一碾送机构、第二碾送机构、第一编码机构、张力机构和第二编码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第二支撑座均设置在第一支撑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座位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座位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前端靠近右侧的位置连接有分料转柱,所述分料转盘安装在分料转柱的外表面靠近前方的位置;本发明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解决现有方案中不能调节和控制收料的速度导致收料的效果不佳,以及只能对一个材料进行收料导致收料效率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卧式匀速收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1)、第一连接座(2)、第二连接座(3)、第二支撑座(4)、分隔环(8)、分料转盘(9)、第一碾送机构(10)、第二碾送机构(11)、第一编码机构(12)、张力机构(15)和第二编码机构(16),所述第一连接座(2)、第二连接座(3)和第二支撑座(4)均设置在第一支撑座(1)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座(3)位于第一连接座(2)和第二支撑座(4)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座(2)位于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连接座(3)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前端靠近右侧的位置连接有分料转柱(7),所述分料转盘(9)安装在分料转柱(7)的外表面靠近前方的位置,所述分隔环(8)固定安装在分料转盘(9)的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

所述第一碾送机构(10)、第二碾送机构(11)和第一编码机构(12)均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的上端靠近左侧的位置,所述第二碾送机构(11)位于第一碾送机构(10)和第一编码机构(1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编码机构(12)位于第二碾送机构(11)的左侧;所述张力机构(15)和第二编码机构(16)均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座(4)的上端,所述张力机构(15)位于第二编码机构(16)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座(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夹板(46)和第二夹板(47),所述第一夹板(46)位于第二夹板(47)的上方;

该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将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绕卷在分料转盘(9)上分隔环(8)的两侧,将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一端分别穿过若干个第一碾送轮(23)之间和第二碾送轮(24)之间、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编码器(28)、第一连接座(2)和第二连接座(3)、若干个第一张力轮(36)之间和第二张力轮之间、以及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38),对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进行收卷;

步骤二: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18)、电动机(31)、第一液压缸(40)和第二液压缸(41),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7)带动第一驱动柱(19)转动,通过第一驱动柱(19)转动带动第一驱动柱(19)上的第一碾送轮(23)和第二碾送轮(24)转动,利用第一碾送轮(23)和第二碾送轮(24)的转动带动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移动,通过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移动带动第一传动柱(20)、第二传动柱(21)和第三传动柱(22)以及分料转盘(9)转动,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穿过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编码器(28)时,利用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编码器(28)获取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第一移动速度;

步骤三:通过电动机(31)保持与第一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18)相同的转速带动第二驱动柱(32)转动,通过第二驱动柱(32)的转动带动第二驱动柱(32)上的第一张力轮(36)和第二张力轮转动,使得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移动,通过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4)、第三连接柱(35)转动,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穿过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38)时,利用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38)获取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第二移动速度,将第一移动速度和第二速度对比分析;

步骤四:若第一移动速度和第二移动速度不同,通过第一液压缸(40)和第一液压柱(42)使得第一升降柱(44)向下移动,通过第一升降柱(44)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夹板(46)向下移动,通过第二液压缸(41)和第二液压柱(43)使得第二升降柱(45)向上移动,通过第二升降柱(45)向上移动带动第二夹板(47)向上移动,将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卡合在第一夹板(46)和第二夹板(47)上的第一减速垫(48)和第二减速垫(49)中进行减速,同时完成对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进行匀速收料;

所述第一碾送机构(10)的后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7),所述第一碾送机构(10)包含第一驱动柱(19)、第一传动柱(20)、第二传动柱(21)、第三传动柱(22)、第一碾送轮(23)、第二碾送轮(24)和调节转盘(26),所述第一驱动柱(19)的后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7)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柱(20)转动连接在第一驱动柱(19)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柱(21)转动连接在第一驱动柱(19)的右侧,所述第三传动柱(22)转动连接在第二传动柱(21)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柱(19)、第一传动柱(20)、第二传动柱(21)和第三传动柱(22)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碾送轮(23)和第二碾送轮(24),所述第一碾送轮(23)位于第二碾送轮(24)的后方,所述调节转盘(26)转动安装在第一碾送机构(10)的上端,所述第二碾送机构(11)的后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8),所述第二碾送机构(11)的结构与第一碾送机构(10)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碾送机构(10)的右侧和第二碾送机构(11)的左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挡柱(25),所述第一编码机构(12)包含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编码器(28),所述第一环形编码器(27)位于第二环形编码器(28)的前端,所述第一环形编码器(27)的侧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环形编码器(28)的侧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若干个所述第一碾送轮(23)之间连接有第一金属条(29),若干个所述第二碾送轮(24)之间连接有第二金属条(30),所述第一金属条(29)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贯穿于第一环形编码器(27),所述第二金属条(30)通过第二连接孔贯穿于第二环形编码器(28);

所述张力机构(15)的后端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动机(31),所述张力机构(15)包含第二驱动柱(32)、第一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4)、第三连接柱(35)和第一张力轮(36),所述第二驱动柱(32)转动连接在张力机构(15)的前端靠近左下方的位置,且所述第二驱动柱(32)的后端与电动机(3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4)和第三连接柱(35)均转动连接在张力机构(15)的前端,所述第一连接柱(33)位于第二驱动柱(32)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柱(34)位于第二驱动柱(32)的右侧,所述第三连接柱(35)位于第二连接柱(34)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柱(32)、第一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4)和第三连接柱(35)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张力轮(36)和第二张力轮,且所述第一张力轮(36)位于第二张力轮的前方;

所述第二编码机构(16)包含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38),所述第三环形编码器(37)固定安装在第四环形编码器(38)的前方,所述第三环形编码器(37)的侧面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四环形编码器(38)的侧面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第四连接孔;

所述第二连接座(3)的一侧镶嵌有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一连接管(13)位于第二连接管(14)的后方,所述第一连接管(13)的另一侧镶嵌有第三连接管(39)和第四连接管,该第四连接管位于第三连接管(39)的后方,所述第二连接座(3)的内表面靠近上端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40),所述第一液压缸(4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柱(42),所述第一液压柱(42)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柱(44),所述第一升降柱(44)的下端与第一夹板(4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3)的内表面靠近底端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41),所述第二液压缸(4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柱(43),所述第二液压柱(43)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柱(45),所述第二升降柱(45)的上端与第二夹板(47)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夹板(4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速垫(48)和第二减速垫(49),所述第一减速垫(48)位于第二减速垫(49)的前方,所述第一减速垫(4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减速槽(50),所述第二减速垫(4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减速槽(51),所述第二夹板(47)的结构与第一夹板(4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座(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5),所述第二连接座(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架(6)。

说明书 :

一种卧式匀速收料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金属收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匀速收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金属加工市场(CNC加工等)为提高加工效率、节约成本、减少损耗等对于金属异型材的需求日益增长,伴随着行业的日渐成熟,金属加工对材料的外观、性能(硬度、残余
应力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退火是其中
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退火质量关系到不锈钢型材的表面质量、硬度的稳定性以及型材残
余应力的大小,目前市场常用的收料方式有两种:倒立式收料和卧式收料。
[0003] 倒立式收料最大的问题是材料与收料轮之间会产生移动摩擦刮伤材料表面,而卧式收料的问题是:首先,收料机收料速度是变频器调速,收料盘的内圈和外圈因为直径差而
导致退火材料出线速度越来越快,需要人工经常手动调节变频器速度,造成退火材料性能
的不稳定;其次,由于卧式收料的动力是收料盘旋转提供的,材料在收料上绕的过程中要提
供很大的力才能拉动材料,这样就会造成材料在绕的过程中的挤压,造成材料表面拉伤以
及后续加工的时候卡料从而刮伤材料表面;最后,只能一次对一个材料进行收料,导致收料
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匀速收料的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
[0005] 如何解决现有方案中不能调节和控制收料的速度导致收料的效果不佳,以及只能对一个材料进行收料导致收料效率低的问题。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卧式匀速收料的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二支撑座、分隔环、分料转盘、第一碾送机构、第二碾送机构、第一编码机构、张力机构和第二编码
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第二支撑座均设置在第一支撑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连
接座位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座位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连接座之
间,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前端靠近右侧的位置连接有分料转柱,所述分料转盘安装在分料转
柱的外表面靠近前方的位置,所述分隔环固定安装在分料转盘的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
[0008] 所述第一碾送机构、第二碾送机构和第一编码机构均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的上端靠近左侧的位置,所述第二碾送机构位于第一碾送机构和第一编码机构之间的位置,所
述第一编码机构位于第二碾送机构的左侧;所述张力机构和第二编码机构均固定安装在第
二支撑座的上端,所述张力机构位于第二编码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
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位于第二夹板的上方。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碾送机构的后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碾送机构包含第一驱动柱、第一传动柱、第二传动柱、第三传动柱、第一碾送轮、第
二碾送轮和调节转盘,所述第一驱动柱的后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柱转
动连接在第一驱动柱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柱转动连接在第一驱动柱的右侧,所述第三传
动柱转动连接在第二传动柱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柱、第一传动柱、第二传动柱和第三传动
柱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碾送轮和第二碾送轮,所述第一碾送轮位于第二碾送轮的后
方,所述调节转盘转动安装在第一碾送机构的上端,所述第二碾送机构的后端连接有第二
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碾送机构的结构与第一碾送机构的结构相同。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碾送机构的右侧和第二碾送机构的左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挡柱,所述第一编码机构包含第一环形编码器和第二环形编码器,所
述第一环形编码器位于第二环形编码器的前端,所述第一环形编码器的侧面中间位置设置
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环形编码器的侧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若干个所述第一
碾送轮之间连接有第一金属条,若干个所述第二碾送轮之间连接有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一
金属条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贯穿于第一环形编码器,所述第二金属条通过第二连接孔贯
穿于第二环形编码器。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张力机构的后端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张力机构包含第二驱动柱、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和第一张力
轮,所述第二驱动柱转动连接在张力机构的前端靠近左下方的位置,且所述第二驱动柱的
后端与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均转动连接在张力机构
的前端,所述第一连接柱位于第二驱动柱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柱位于第二驱动柱的右侧,
所述第三连接柱位于第二连接柱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柱、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第三
连接柱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张力轮和第二张力轮,且所述第一张力轮位于第二张力
轮的前方。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二编码机构包含第三环形编码器和第四环形编码器,所述第三环形编码器固定安装在第四环形编码器的前方,所述第三环形编码器
的侧面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四环形编码器的侧面靠近中间的位置设
置有第四连接孔。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侧镶嵌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二连接管的后方,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侧镶嵌有第三连
接管和第四连接管,该第四连接管位于第三连接管的后方,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表面靠近
上端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柱,
所述第一液压柱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柱,所述第一升降柱的下端与第一夹板固定连
接,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表面靠近底端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
缸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柱,所述第二液压柱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柱,所述第
二升降柱的上端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速垫和第二减速垫,所述第一减速垫位于第二减速垫的前方,所述第一减速垫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减
速槽,所述第二减速垫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减速槽,所述第二夹板的结构与第一夹板的结构
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
第二支撑架。
[00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该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步骤一:分别将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绕卷在分料转盘上分隔环的两侧,将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的一端分别穿过若干个第一碾送轮之间和第二碾送轮之间、第一环
形编码器和第二环形编码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若干个第一张力轮之间和第二张
力轮之间、以及第三环形编码器和第四环形编码器,对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进行收卷;
[0017] 步骤二: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电动机、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柱转动,通过第一驱动柱转动带动第一驱动柱上的第一碾送
轮和第二碾送轮转动,利用第一碾送轮和第二碾送轮的转动带动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
移动,通过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的移动带动第一传动柱、第二传动柱和第三传动柱以
及分料转盘转动,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穿过第一环形编码器和第二环形编码器时,利
用第一环形编码器和第二环形编码器获取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的第一移动速度;
[0018] 步骤三:通过电动机保持与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相同的转速带动第二驱动柱转动,通过第二驱动柱的转动带动第二驱动柱上的第一张力轮和第二张力轮转动,使
得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移动,通过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的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柱、
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转动,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穿过第三环形编码器和第四环形
编码器时,利用第三环形编码器和第四环形编码器获取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的第二移
动速度,将第一移动速度和第二速度对比分析;
[0019] 步骤四:若第一移动速度和第二移动速度不同,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一液压柱使得第一升降柱向下移动,通过第一升降柱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夹板向下移动,通过第二液压
缸和第二液压柱使得第二升降柱向上移动,通过第二升降柱向上移动带动第二夹板向上移
动,将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卡合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的第一减速垫和第二减速垫
中进行减速,同时完成对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进行匀速收料。
[0020] 本发明公开的各个方面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1] 本发明公开的一方面,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座以及第一环形编码器、第二环形编码器、第三环形编码器和第四环形编码器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材料的运输速度进行检测和
调整,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的第一减速垫和第二减速垫降低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
条的速度,使得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保持相同的速度运输;可以解决现有方案中收料
盘的内圈和外圈因为直径差而导致退火材料出线速度越来越快,需要人工经常手动调节变
频器速度,造成退火材料性能的不稳定的问题,达到调节和控制收料的速度提高收料效果
的目的;
[0022] 本发明公开的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电动机以及第一碾送机构和第二碾送机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方案中卧式收料的动力通过收料
盘旋转提供,材料在收料上绕的过程中要提供很大的力才能拉动材料,造成材料在绕的过
程中的挤压,造成材料表面拉伤以及后续加工的时候卡料从而刮伤材料表面的缺陷,达到
材料收料时通过多个动力同时进行收料提高收料的效果;
[0023] 本发明公开的其它方面,通过设置的若干个第一碾送轮、第二碾送轮、第一张力轮、第二张力轮和分隔环的配合使用,可以对两种材料同时进行收料,并且可以保持同样的
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收料的效率,解决现有方案中只能对一个材料进行收料导致收料效率
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卧式匀速收料的装置的立体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碾送机构与第二碾送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中张力机构与第二碾送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连接座的正面剖视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夹板的仰视结构图。
[0030] 图中:1、第一支撑座;2、第一连接座;3、第二连接座;4、第二支撑座;5、第一支撑架;6、第二支撑架;7、分料转柱;8、分隔环;9、分料转盘;10、第一碾送机构;11、第二碾送机
构;12、第一编码机构;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张力机构;16、第二编码机构;
17、第一驱动电机;18、第二驱动电机;19、第一驱动柱;20、第一传动柱;21、第二传动柱;22、
第三传动柱;23、第一碾送轮;24、第二碾送轮;25、限位挡柱;26、调节转盘;27、第一环形编
码器;28、第二环形编码器;29、第一金属条;30、第二金属条;31、电动机;32、第二驱动柱;
33、第一连接柱;34、第二连接柱;35、第三连接柱;36、第一张力轮;37、第三环形编码器;38、
第四环形编码器;39、第三连接管;40、第一液压缸;41、第二液压缸;42、第一液压柱;43、第
二液压柱;44、第一升降柱;45、第二升降柱;46、第一夹板;47、第二夹板;48、第一减速垫;
49、第二减速垫;50、第一减速槽;51、第二减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0032] 实施例一
[0033] 如图1‑5所示,一种卧式匀速收料的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1、第一连接座2、第二连接座3、第二支撑座4、分隔环8、分料转盘9、第一碾送机构10、第二碾送机构11、第一编码机
构12、张力机构15和第二编码机构16,所述第一连接座2、第二连接座3和第二支撑座4均设
置在第一支撑座1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座3位于第一连接座2和第二支撑座4之间,所述第
一连接座2位于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连接座3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前端靠近右侧的位置
连接有分料转柱7,所述分料转盘9安装在分料转柱7的外表面靠近前方的位置,所述分隔环
8固定安装在分料转盘9的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
[0034] 所述第一碾送机构10、第二碾送机构11和第一编码机构12均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的上端靠近左侧的位置,所述第二碾送机构11位于第一碾送机构10和第一编码机构12
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编码机构12位于第二碾送机构11的左侧;所述张力机构15和第二编
码机构16均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座4的上端,所述张力机构15位于第二编码机构16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座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夹板46和第二夹板47,所述第一夹板46位于第二夹板
47的上方。
[0035] 所述第一碾送机构10的后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7,所述第一碾送机构10包含第一驱动柱19、第一传动柱20、第二传动柱21、第三传动柱22、第一碾送轮23、第二碾送轮24和
调节转盘26,所述第一驱动柱19的后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7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柱20转动
连接在第一驱动柱19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柱21转动连接在第一驱动柱19的右侧,所述第
三传动柱22转动连接在第二传动柱21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柱19、第一传动柱20、第二传动
柱21和第三传动柱22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碾送轮23和第二碾送轮24,所述第一碾送
轮23位于第二碾送轮24的后方,所述调节转盘26转动安装在第一碾送机构10的上端,所述
第二碾送机构11的后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8,所述第二碾送机构11的结构与第一碾送机
构10的结构相同。
[0036] 所述第一碾送机构10的右侧和第二碾送机构11的左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挡柱25,所述第一编码机构12包含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编码器28,所述第一环形编码
器27位于第二环形编码器28的前端,所述第一环形编码器27的侧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
接孔,所述第二环形编码器28的侧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若干个所述第一碾送轮
23之间连接有第一金属条29,若干个所述第二碾送轮24之间连接有第二金属条30,所述第
一金属条29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贯穿于第一环形编码器27,所述第二金属条30通过第二
连接孔贯穿于第二环形编码器28。
[0037] 所述张力机构15的后端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动机31,所述张力机构15包含第二驱动柱32、第一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4、第三连接柱35和第一张力轮36,所述第二
驱动柱32转动连接在张力机构15的前端靠近左下方的位置,且所述第二驱动柱32的后端与
电动机3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4和第三连接柱35均转动连接在张力机
构15的前端,所述第一连接柱33位于第二驱动柱32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柱34位于第二驱
动柱32的右侧,所述第三连接柱35位于第二连接柱34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柱32、第一连接
柱33、第二连接柱34和第三连接柱35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张力轮36和第二张力轮,
且所述第一张力轮36位于第二张力轮的前方。
[0038] 所述第二编码机构16包含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38,所述第三环形编码器37固定安装在第四环形编码器38的前方,所述第三环形编码器37的侧面靠近中间的
位置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四环形编码器38的侧面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第四连接
孔。
[0039] 所述第二连接座3的一侧镶嵌有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一连接管13位于第二连接管14的后方,所述第一连接管13的另一侧镶嵌有第三连接管39和第四连接
管,该第四连接管位于第三连接管39的后方,所述第二连接座3的内表面靠近上端中间的位
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40,所述第一液压缸4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柱42,所述第
一液压柱42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柱44,所述第一升降柱44的下端与第一夹板46固定
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3的内表面靠近底端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41,所述第二
液压缸4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柱43,所述第二液压柱43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
柱45,所述第二升降柱45的上端与第二夹板47固定连接。
[0040] 所述第一夹板4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速垫48和第二减速垫49,所述第一减速垫48位于第二减速垫49的前方,所述第一减速垫4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减速槽50,所述第二
减速垫4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减速槽51,所述第二夹板47的结构与第一夹板46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座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5,所述第二连接座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
二支撑架6。
[0041] 实施例二
[0042] 该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步骤一:分别将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绕卷在分料转盘9上分隔环8的两侧,将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一端分别穿过若干个第一碾送轮23之间和第二碾送
轮24之间、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编码器28、第一连接座2和第二连接座3、若干个第
一张力轮36之间和第二张力轮之间、以及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38,对第一
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进行收卷;
[0044] 步骤二: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18、电动机31、第一液压缸40和第二液压缸41,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7带动第一驱动柱19转动,通过第一驱动柱19转动带动第一
驱动柱19上的第一碾送轮23和第二碾送轮24转动,利用第一碾送轮23和第二碾送轮24的转
动带动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移动,通过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移动带动
第一传动柱20、第二传动柱21和第三传动柱22以及分料转盘9转动,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
属条30穿过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编码器28时,利用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
编码器28获取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第一移动速度;
[0045] 步骤三:通过电动机31保持与第一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18相同的转速带动第二驱动柱32转动,通过第二驱动柱32的转动带动第二驱动柱32上的第一张力轮36和第二
张力轮转动,使得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移动,通过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
的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4、第三连接柱35转动,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
30穿过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38时,利用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
器38获取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第二移动速度,将第一移动速度和第二速度对比
分析;
[0046] 步骤四:若第一移动速度和第二移动速度不同,通过第一液压缸40和第一液压柱42使得第一升降柱44向下移动,通过第一升降柱44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夹板46向下移动,通
过第二液压缸41和第二液压柱43使得第二升降柱45向上移动,通过第二升降柱45向上移动
带动第二夹板47向上移动,将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卡合在第一夹板46和第二夹板
47上的第一减速垫48和第二减速垫49中进行减速,同时完成对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
30进行匀速收料。
[004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分别将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绕卷在分料转盘9上分隔环8的两侧,将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一端分别穿过若干个第一碾送轮23之间
和第二碾送轮24之间、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编码器28、第一连接座2和第二连接座
3、若干个第一张力轮36之间和第二张力轮之间、以及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
38,对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进行收卷;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座3以及第一环形编码
器27、第二环形编码器28、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38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材料
的运输速度进行检测和调整,利用第一夹板46和第二夹板47上的第一减速垫48和第二减速
垫49降低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速度,使得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保持匀
速运动;
[0048] 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18、电动机31、第一液压缸40和第二液压缸41,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7带动第一驱动柱19转动,通过第一驱动柱19转动带动第一驱动柱
19上的第一碾送轮23和第二碾送轮24转动,利用第一碾送轮23和第二碾送轮24的转动带动
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移动,通过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移动带动第一传
动柱20、第二传动柱21和第三传动柱22以及分料转盘9转动,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
穿过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编码器28时,利用第一环形编码器27和第二环形编码器
28获取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第一移动速度;通过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17、第二
驱动电机18、电动机31以及第一碾送机构10和第二碾送机构11配合使用,可以到达材料收
料时匀速运输提高收料的效果的目的;
[0049] 通过电动机31保持与第一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18相同的转速带动第二驱动柱32转动,通过第二驱动柱32的转动带动第二驱动柱32上的第一张力轮36和第二张力轮转
动,使得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移动,通过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移动带
动第一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4、第三连接柱35转动,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穿过第
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38时,利用第三环形编码器37和第四环形编码器38获取
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的第二移动速度,将第一移动速度和第二速度对比分析;
[0050] 若第一移动速度和第二移动速度不同,通过第一液压缸40和第一液压柱42使得第一升降柱44向下移动,通过第一升降柱44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夹板46向下移动,通过第二液
压缸41和第二液压柱43使得第二升降柱45向上移动,通过第二升降柱45向上移动带动第二
夹板47向上移动,将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卡合在第一夹板46和第二夹板47上的第
一减速垫48和第二减速垫49中进行减速,同时完成对第一金属条29和第二金属条30进行匀
速收料;通过设置的若干个第一碾送轮23、第二碾送轮24、第一张力轮36、第二张力轮和分
隔环8的配合使用,可以对两种材料同时进行收料,并且可以保持同样的速度,可以有效提
高收料的效率,解决现有方案中只能对一个材料进行收料导致收料效率低的问题。
[005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
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
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
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5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
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3]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
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
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
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