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502067.7

文献号 : CN11260928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顾忠

申请人 : 浙江理工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属于针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并与底板通过立板相连的顶板,所述底板上方以及所述顶板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呈上下相对分布,且两组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石蜡层。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支撑板以及石蜡层进行间歇转动,以改变石蜡层与棉纱线之间的接触区域,保证棉纱线能够与石蜡层的所有区域接触,进而提高石蜡层的利用效率,同时解决了石蜡层因某一区域磨损过大而导致后续棉纱线的上蜡效果降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上蜡效果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方并与底板(1)通过立板(2)相连的顶板(3),所述底板(1)上方以及所述顶板(3)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板(4),两组所述支撑板(4)呈上下相对分布,且两组所述支撑板(4)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石蜡层(5),所述底板(1)上部以及所述顶板(3)底部均设置有分别用于带动两组所述支撑板(4)间歇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4)远离所述石蜡层(5)一侧的支撑柱(12)以及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撑柱(12)远离所述支撑板(4)一侧的升降杆(10),所述底板(1)上部以及所述顶板(3)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侧撑板(7),所述侧撑板(7)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14),所述支撑座(14)上通过转轴(15)转动连接有不完全齿轮(16),所述转轴(15)由外部电机控制转动,所述升降杆(10)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竖向分布的齿片(17),所述不完全齿轮(16)与所述齿片(17)啮合,所述底板(1)上部以及顶板(3)底部均设置有与对应升降杆(10)相连的弹性复位组件;所述侧撑板(7)一侧还连接有限位杆(21),所述支撑柱(12)侧壁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异形槽(13),所述限位杆(21)延伸至所述异形槽(1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槽(13)呈正弦或余弦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杆(10)伸缩配合的导向筒(8)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筒(8)内部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杆(10)的第一弹性件(9),所述导向筒(8)对应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部以及所述顶板(3)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0)上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柱(12)底部并通过轴承(11)与所述支撑柱(12)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9)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撑板(7)一侧固定设置有两组相对分布的固定座(18),两组所述固定座(18)之前固定连接有转杆(19),所述限位杆(21)一端延伸至两组所述固定座(18)之间并与所述转杆(19)转动配合,所述转杆(19)竖向分布,限位杆(21)一侧通过第二弹性件(20)与所述侧撑板(7)侧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20)为弹簧。

说明书 :

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针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具体是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针纺织品加工时,棉纱线是重要的原材料,目前,在将棉纱线编织成针纺织品过程中,为防止棉纱线与部件之间产生较大摩擦以及剐蹭,而导致棉纱线断裂,在针纺织品编织
过程中需要对棉纱线进行上蜡处理。
[0003] 现有技术中,对于棉纱线的上蜡大多是使棉纱线由石蜡块中间穿过,利用棉纱线的移动实现上蜡,但是随着棉纱线与石蜡块之间的磨损加剧,在后续上蜡时,棉纱线与石蜡
块之间的接触效果降低,从而导致上蜡效果降低,此时需要人工调整石蜡块的位置,以保证
石蜡块与棉纱线的有效解除,人工调整较为繁琐,不利于棉纱线的高效上蜡。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并与底板通过立板相连的顶板,所述底板上方以及所述顶板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
呈上下相对分布,且两组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石蜡层,所述底板上部以及所述
顶板底部均设置有分别用于带动两组所述支撑板间歇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
连接在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石蜡层一侧的支撑柱以及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支
撑板一侧的升降杆,所述底板上部以及所述顶板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侧撑板,所述侧撑板一
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转轴由外部电
机控制转动,所述升降杆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竖向分布的齿片,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齿
片啮合,所述底板上部以及顶板底部均设置有与对应升降杆相连的弹性复位组件;所述侧
撑板一侧还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柱侧壁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异形槽,所述限位杆延伸至
所述异形槽内部。
[000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异形槽呈正弦或余弦结构。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杆伸缩配合的导向筒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筒内部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杆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导向筒对应固
定在所述底板上部以及所述顶板底部。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升降杆上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柱底部并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柱转动配合。
[0010]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001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侧撑板一侧固定设置有两组相对分布的固定座,两组所述固定座之前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限位杆一端延伸至两组所述固定座之间
并与所述转杆转动配合,所述转杆竖向分布,限位杆一侧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侧撑板侧
壁相连。
[0012]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支撑板以及石蜡层进行间歇转动,以改变石蜡层与棉纱线之间的接触区域,保证棉纱线能够与石蜡层的所有区域接触,进而提高石蜡
层的利用效率,同时解决了石蜡层因某一区域磨损过大而导致后续棉纱线的上蜡效果降低
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上蜡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中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9] 图中:1‑底板、2‑立板、3‑顶板、4‑支撑板、5‑石蜡层、6‑棉纱线、7‑侧撑板、8‑导向筒、9‑第一弹性件、10‑升降杆、11‑轴承、12‑支撑柱、13‑异形槽、14‑支撑座、15‑转轴、16‑不
完全齿轮、17‑齿片、18‑固定座、19‑转杆、20‑第二弹性件、21‑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2]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3]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
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4] 实施例1
[0025]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方并与底板1通过立板2相连的顶板3,所述底板1上方以及所述顶板3
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板4,两组所述支撑板4呈上下相对分布,且两组所述支撑板4相对的一侧
均设置有石蜡层5,所述底板1上部以及所述顶板3底部均设置有分别用于带动两组所述支
撑板4间歇转动的驱动组件,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4远离所述石蜡
层5一侧的支撑柱12以及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撑柱12远离所述支撑板4一侧的升降杆10,所述
底板1上部以及所述顶板3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侧撑板7,所述侧撑板7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
14,所述支撑座14上通过转轴15转动连接有不完全齿轮16,所述转轴15由外部电机(未示
出)控制转动,所述升降杆10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竖向分布的齿片17,所述不完全齿轮16与
所述齿片17啮合,所述底板1上部以及顶板3底部均设置有与对应升降杆10相连的弹性复位
组件;所述侧撑板7一侧还连接有限位杆21,所述支撑柱12侧壁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异形槽
13,所述限位杆21延伸至所述异形槽13内部。
[0026] 将棉纱线6由罗拉等牵引机构牵引,使得棉纱线6自两组支撑板4之间穿过,保证两组石蜡层5从上下两侧与棉纱线6接触,随着棉纱线6的移动,石蜡层5可对棉纱线6进行上蜡
处理;通过外部电机带动转轴15转动,进而带动不完全齿轮16转动,通过不完全齿轮16与齿
片17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升降杆10、支撑柱12、支撑板4以及石蜡层5向远离棉纱线6方向移
动,在支撑柱12移动时,限位杆12可沿异形槽13适应性的滑动,并在异形槽13与限位杆12的
作用下驱使支撑柱12转动一定角度,进而带动支撑板4以及石蜡层5转动一定角度,在不完
全齿轮16与齿片17脱离啮合时,在弹性复位组件的作用下,支撑柱12、支撑板4以及石蜡层5
反向移动,使得两组石蜡层5重新对棉纱线6进行挤压,从而将棉纱线6调整至石蜡层5其余
未经磨损的区域,以便于提高棉纱线6的上蜡效果。
[0027] 具体的,所述异形槽13呈正弦或余弦结构,使得在支撑柱12移动时,限位杆21能够沿异形槽13内部由最高点以及最低点之间不断的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柱12沿升降杆10进行
间歇转动。
[0028] 具体的,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杆10伸缩配合的导向筒8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筒8内部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杆10的第一弹性件9,所述导向筒8对应固定在所述底
板1上部以及所述顶板3底部。
[0029] 通过第一弹性件9为升降杆10提供弹性支撑,使得在不完全齿轮16与齿片17脱离啮合后,升降杆10、支撑柱12、支撑板4以及石蜡层5能够自行反向移动,使得石蜡层5能够重
新对棉纱线6进行上下夹持。
[0030] 具体的,所述升降杆10上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柱12底部并通过轴承11与所述支撑柱12转动配合。
[003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9为弹簧。
[0032] 实施例2
[0033] 请参阅图4,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自动上蜡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所述侧撑板7一侧固定设置有两组相对分布的固定座18,两组所述固定座18之前固定连接有转杆
19,所述限位杆21一端延伸至两组所述固定座18之间并与所述转杆19转动配合,所述转杆
19竖向分布,限位杆21一侧通过第二弹性件20与所述侧撑板7侧壁相连。
[0034] 通过第二弹性件20的设置,可对限位杆21提供拉扯作用,使得限位杆21由异形槽13最高处移动至最细处以及由最低处移动至最高处时,限位杆21在第二弹性件20的拉扯下
能够始终沿异形槽13同一方向移动,进而驱使支撑柱12始终沿单一方向间歇转动,以带动
石蜡层5进行完整的圆周转动,从而保证棉纱线6能够与石蜡层5的所有区域接触,进而提高
石蜡层5的利用效率,同时避免石蜡层5因某一区域磨损过大而导致后续棉纱线6的上蜡效
果降低。
[0035] 具体的,所述第二弹性件20为弹簧。
[0036]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支撑板4以及石蜡层5进行间歇转动,以改变石蜡层5与棉纱线6之间的接触区域,保证棉纱线6能够与石蜡层5的所有区域接触,进而提
高石蜡层5的利用效率,同时解决了石蜡层5因某一区域磨损过大而导致后续棉纱线6的上
蜡效果降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上蜡效果好的优点。
[0037]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
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