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453423.0

文献号 : CN11266372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朱俊明

申请人 : 上海累土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包括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上的收集箱,收集箱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外壁上沿着出水管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喷淋管,喷淋管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喷头,出水管靠近收集箱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磁阀,建筑物顶部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位于建筑物顶部的一端上,建筑物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集雨槽,集雨槽的一端与收集槽连通,收集槽中设有用于将雨水提升至收集箱中的提升机构,通过集雨槽将雨水引导至收集槽中,通过提升机构将收集槽中的雨水提升至收集箱中,收集箱中的水通过出水管输送至喷淋管中,通过喷头进行喷淋,方便了操作者将建筑物顶部的雨水进行充分的收集,提高了对雨水的收集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上的收集箱(1),在所述收集箱(1)上固定连接有一出水管(2),在出水管(2)外壁上沿着出水管(2)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喷淋管(3),在喷淋管(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4),在出水管(2)靠近收集箱(1)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电磁阀(5),在建筑物顶部开设有收集槽(6),收集槽(6)位于建筑物顶部的一端上,在建筑物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集雨槽(7),集雨槽(7)的一端与收集槽(6)连通,在收集槽(6)中设有用于将雨水提升至收集箱(1)中的提升机构(8),所述提升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的安装架(9)、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上的圆形架(10)、若干个固定连接在圆形架(10)外壁圆周上的提升框(11)和设置在建筑物顶部用于通过风驱动圆形架(10)转动的驱动机构(12),所述收集箱(1)上开设有进水口(13),所述提升框(11)呈倾斜设置,提升框(11)靠近收集箱(1)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提升框(11)靠近开口的一端朝向圆形架(10)的圆心倾斜,所述圆形架(10)上的提升框(11)经圆形架(10)转动后进入收集槽(6)中,所述驱动机构(12)包括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的支架(14)、转动连接在支架(14)上盖的转动杆(15)、固定连接在转动杆(15)一端上的扇叶(16)、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的减速机(17),所述减速机(17)的输入端与转动杆(15)固定连接且呈同轴设置,所述减速机(17)的输出端与圆形架(10)的转轴固定连接且呈同轴设置,在所述进水口(1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进水斗(18),进水斗(18)上端呈扩口设置,在所述进水斗(18)靠近收集箱(1)的一端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安装杆(19),安装杆(19)的一端穿出进水斗(18)外,在安装杆(19)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安装环(20),在安装环(20)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连杆(21),在连杆(21)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一叶板(22),在安装杆(19)穿出进水斗(18)的一端和圆形架(10)外壁之间设有用于通过安装杆(19)带动圆形架(10)转动的连接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包括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的支杆(24)、转动连接在支杆(24)上连接杆(25)、固定连接在连接杆(25)一端上的第一锥齿轮(26)、固定连接在安装杆(19)穿出进料斗的一端外壁上的第二锥齿轮(27)、固定连接在连接杆(25)另一端上的驱动轮(28),所述连接杆(25)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锥齿轮(26)和第二锥齿轮(27)之间啮合,所述驱动轮(28)外壁抵接在圆形架(10)侧壁上,所述连接杆(25)的轴线和圆形架(10)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前方的地面上设有一景观池(29),景观池(29)中设有一喷泉(30),在建筑物顶端设有一抽水泵(31),抽水泵(31)上固定连接有抽水管(32)和连接管(33),抽水管(32)的一端位于景观池(29)中,连接管(33)的一端位于收集箱(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回收管(34),回收管(34)截面呈U型设置,回收管(34)呈倾斜设置,在建筑物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回收长管(35),回收长管(35)的一端位于景观池(29)中,所述回收管(34)较低的一端与回收长管(35)固定连接且与回收长管(35)内部连通。

说明书 :

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建筑设计,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

背景技术

[0002] “中水”的概念源于日本,目前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过一定的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要求,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
水)之间。中水水源一般可分为优质杂排水、杂排水、雨水和其它低质排水。
[0003] 对于淡水资源缺乏,城市供水严重不足的缺水地区,采用中水技术既能节约水源,又能使污水无害化,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长时间内重点推广的
新技术、新工艺。
[0004] 申请号为CN201910791343.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包括建筑物,建筑物的楼顶设有水池,水池的底和前侧壁交接的地方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
第一凹槽的侧壁上开有排水孔;建筑物正面的外墙上设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上设有喷嘴,
排水孔通过输水管连接第一水管,输水管上设有电磁阀;还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进水
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水潭,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水池;建筑物的楼顶上还设有
蓄水箱,水池的右侧壁设有出水口,出水口正对第一凹槽,蓄水箱连接第二水泵的出水端,
第二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出水口;蓄水箱内自上而成依次设有过滤网、过滤模块,
蓄水箱的下部开有孔,孔上连接有水龙头。
[0005]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装置中,在建筑物顶部设置水池,通过水池对建筑物顶部的雨水进行收集在利用,这种收集方式,对于雨水的收集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提高对雨水的收集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
[0007]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包括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上的收集箱,在所述收集箱上固定连接有一出水管,在出水管外壁上沿着出水管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根
喷淋管,在喷淋管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在出水管靠近收集箱的一端外壁上固定
连接有一电磁阀,在建筑物顶部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位于建筑物顶部的一端上,在建筑物
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集雨槽,集雨槽的一端与收集槽连通,在收集槽中设有用于将雨水提升
至收集箱中的提升机构。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雨槽将雨水引导至收集槽中,在通过提升机构将收集槽中的雨水提升至收集箱中,收集箱中的水通过出水管输送至喷淋管中,在通过喷头
进行喷淋,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操作者将建筑物顶部的雨水进行
充分的收集,提高了对雨水的收集效率。
[0010] 可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的安装架、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的圆形架、若干个固定连接在圆形架外壁圆周上的提升框和设置在建筑物顶部用于通过
风驱动圆形架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收集箱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提升框呈倾斜设置,提升
框靠近收集箱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提升框靠近开口的一端朝向圆形架的圆心倾斜,所述圆
形架上的提升框经圆形架转动后进入收集槽中。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力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圆形架转动,圆形架带动提升框运动,提升框在圆形架的带动下经过收集槽,提升框经过收集槽后,将收集槽中的雨水提升
起来,在将提升框中的雨水倾倒进收集箱中,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
将收集槽中的雨水提升至收集箱中。
[0012]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的支架、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盖的转动杆、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一端上的扇叶、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
的输入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且呈同轴设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圆形架的转轴固定连接
且呈同轴设置。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力通过扇叶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在减速机的作用下带动圆形架转动,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操作者驱动圆形架转动。
[0014] 可选的,在所述进水口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进水斗,进水斗上端呈扩口设置。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水口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进水斗,进水斗的上端呈扩口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对提升框中倾倒下来的雨
水进行收集。
[0016] 可选的,在所述进水斗靠近收集箱的一端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安装杆,安装杆的一端穿出进水斗外,在安装杆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安装环,在安装环外壁上固定
连接有若干根连杆,在连杆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一叶板,在安装杆穿出进水斗的一端和圆形
架外壁之间设有用于通过安装杆带动圆形架转动的连接件。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提升框进入进水斗后,雨水通过叶板电动安装杆转动,安装杆通过连接件带动圆形架转动,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方
便了驱动圆形架转动。
[0018]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的支杆、转动连接在支杆上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一端上的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安装杆穿出进料斗的一端外壁上
的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在连接杆另一端上的驱动轮,所述连接杆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锥
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所述驱动轮外壁抵接在圆形架侧壁上,所述连接杆的轴线和
圆形架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连接杆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圆形架转动,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
将安装杆的扭转力传递到圆形架上。
[0020] 可选的,在建筑物前方的地面上设有一景观池,景观池中设有一喷泉,在建筑物顶端设有一抽水泵,抽水泵上固定连接有抽水管和连接管,抽水管的一端位于景观池中,连接
管的一端位于收集箱中。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建筑物前方地面上设置一景观池,通过抽水泵将景观池中的水输送至收集箱中,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补充收集箱
中的水。
[0022] 可选的,在建筑物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回收管,回收管截面呈U型设置,回收管呈倾斜设置,在建筑物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回收长管,回收长管的一端位于景观池中,所
述回收管较低的一端与回收长管固定连接且与回收长管内部连通。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喷出的水,在回收管和回收长管的作用下回收至景观池中,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对喷头喷出的水进行回收在利用。
[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 方便了操作者将建筑物顶部的雨水进行充分的收集,提高了对雨水的收集效率;
[0026] 方便了对喷头喷出的水进行回收在利用;
[0027] 方便了补充收集箱中的水。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 附图标记说明:1、收集箱;2、出水管;3、喷淋管;4、喷头;5、电磁阀;6、收集槽;7、集雨槽;8、提升机构;9、安装架;10、圆形架;11、提升框;12、驱动机构;13、进水口;14、支架;
15、转动杆;16、扇叶;17、减速机;18、进水斗;19、安装杆;20、安装环;21、连杆;22、叶板;23、
连接件;24、支杆;25、连接杆;26、第一锥齿轮;27、第二锥齿轮;28、驱动轮;29、景观池;30、
喷泉;31、抽水泵;32、抽水管;33、连接管;34、回收管;35、回收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
[0033]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包括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上的收集箱1,在收集箱1上固定连接有一出水管2,出水管2延伸至建筑物外壁上,在出水管2外壁
上沿着出水管2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喷淋管3,在喷淋管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
4,在出水管2靠近收集箱1的一端外壁上设有一电磁阀5。
[0034] 如图1、图2所示,在建筑物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收集槽6,收集槽6位于建筑物顶部的一端,在建筑物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集雨槽7,集雨槽7的一端与收集槽6连通,在收集槽6中设
有用于将收集槽6中的雨水提升至收集箱1中的提升机构8。
[0035] 如图1、图2所示,提升机构8包括安装架9、圆形架10、提升框11、驱动机构12,在收集箱1上开设有一进水口13,安装架9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圆形架10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
上,提升框11固定连接在圆形架10外壁上,沿着圆形架10外壁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提升
框11,提升框11呈倾斜设置,提升框11靠近收集箱1的一端呈开口设置且朝向圆形架10的圆
心呈倾斜设置,圆形架10上的提升框11经圆形架10转动后进入收集槽6中,驱动机构12设置
在安装架9上,驱动机构12用于通过风力来驱动圆形架10转动。
[0036] 如图1、图2所示,驱动机构12包括支架14、转动杆15、扇叶16和减速机17,支架14固定连接在建筑物顶部上,转动杆15转动连接在支架14上,扇叶16固定连接在转动杆15另一
端上,减速机17固定连接在安装架9上,减速机17的输入轴与转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呈
同轴设置,减速机17的输出轴与圆形架10的转轴固定连接且呈同轴设置。
[0037] 如图1、图2所示,为了更好的带动圆形架10转动,在进水口1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进水斗18,进水斗18上端呈扩口设置,在进水斗18靠近收集箱1的一端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
连接有一安装杆19,安装杆19的一端穿出进水斗18外壁,在安装杆19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
安装环20,在安装环20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连杆21,连杆21沿着安装环20外壁周向间
隔均匀设置,在连杆21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一叶板22,在安装杆19穿出进水斗18的一端和圆
形架10外壁之间设有用于通过安装杆19带动圆形架10转动的连接件23。
[0038] 如图1、图2所示,连接件23包括支杆24、连接杆25、第一锥齿轮26、第二锥齿轮27、驱动轮28,支杆24固定连接在建筑物上表面上,支杆24呈L型设置,连接杆25转动连接在支
杆24一端上,连接杆25呈竖直设置,连接杆25的轴线与圆形架10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第一锥齿轮26固定连接在连接杆25一端上,第二锥齿轮27固定连接在安装杆19穿出进水斗
18的一端外壁上,第一锥齿轮26和第二锥齿轮27之间啮合,驱动轮28固定连接在连接杆25
另一端上,驱动轮28的外壁抵接在侧壁上。
[0039] 如图1、图2所示,为了更好的往收集箱1中补充水,在建筑物前方的地面上设有一景观池29,在景观池29中设有一喷泉30,在建筑物顶部设有一抽水泵31,抽水泵31上固定连
接有抽水管32和连接管33,抽水管32的一端位于景观池29中,连接管33的一端位于收集箱1
中,在建筑物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回收管34,回收管34的截面呈U型设置,回收管34呈
倾斜设置,在建筑物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回收长管35,回收长管35的一端位于景观池29中,
回收管34较低的一端与回收长管35固定连接且连通。
[004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的实施原理为:雨水掉落在建筑物顶部,在集雨槽7的作用下,雨水在收集槽6中收集,风力通过扇叶16带动转动杆15转动,转
动杆15带动圆形架10转动,圆形架10通过提升框11将收集槽6中的水提升至进水斗18中,水
通过叶板22带动安装杆19转动,安装杆19通过第一锥齿轮26和第二锥齿轮27带动驱动轮28
转动,驱动轮28驱动圆形架10转动;
[0041] 通过抽水泵31从景观池29中往收集箱1中补充水。
[0042]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