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619017.7

文献号 : CN11270459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林笛

申请人 :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底层无纺布输入,所述底层无纺布上具有多个连续的用于成型的拉拉裤区域,在底层无纺布上利用曲线橡筋复合装置复合第一曲线橡筋与第二曲线橡筋;第二步,利用加固辊装置对复合后的底层无纺布进行辊压,辊压后,在第一曲线橡筋位于后腰部的左侧、裆部的上半部、裆部的下半部、前腰部的右侧处分别形成第一加固点;第三步,利用点断装置对辊压后的底层无纺布进行点断。第四步,底层无纺布输出。其解决了现有拉拉裤S橡筋施加后容易使生产中的产品产生褶皱、扭曲,容易使成型的产品产生折皱、破损等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底层无纺布输入,所述底层无纺布上具有多个连续的用于成型的拉拉裤区域,各拉拉裤区域包括前腰部、后腰部、位于前腰部与后腰部之间的裆部,在底层无纺布上利用曲线橡筋复合装置复合第一曲线橡筋与第二曲线橡筋,所述曲线橡筋复合装置包括橡筋放卷装置、S形施加机构、复合辊装置、加固辊装置、点断装置,利用S形施加机构,使得第一橡筋成曲线型输入,第一曲线橡筋由后腰部的左侧延伸至裆部的上半部,而后由裆部的上半部延伸至裆部的下半部,而后由裆部的下半部延伸至前腰部的右侧,由此形成第一曲线橡筋的一个复合循环,于此同时,利用S形施加机构,使得第二橡筋成曲线型输入,第二曲线橡筋由前腰部的左侧延伸至裆部的下半部,而后由裆部的下半部延伸至裆部的上半部,而后由裆部的上半部延伸至后腰部的右侧,由此形成第二曲线橡筋的一个复合循环,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的复合方向均由左向右递进,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于裆部的中部相交;

第二步,利用加固辊装置对复合后的底层无纺布进行辊压,辊压后,在第一曲线橡筋位于后腰部的左侧、裆部的上半部、裆部的下半部、前腰部的右侧处分别形成第一加固点,在第二曲线橡筋位于前腰部的左侧、裆部的下半部、裆部的上半部、后腰部的右侧处分别形成第二加固点,第一曲线橡筋通过四个第一加固点形成三个区间段,包括位于后腰部的左侧与裆部的上半部之间的第一区间段、位于裆部的上半部与裆部的下半部之间的第二区间段、位于裆部的下半部与前腰部的右侧处的第三区间段,第一曲线橡筋位于第二区间段的弹性力小于第一区间段与第三区间段的弹性力,所述第二曲线橡筋的设置方式与第一曲线橡筋的设置方式相同,第一区间段与第三区间段的弹性力相同,第二区间段的弹性力与第一区间段的弹性力的比值为1:1.5‑3,所述第二区间段的拉伸比为1.1‑1.3;

第三步,利用点断装置对辊压后的底层无纺布进行点断,点断后,在相邻的拉拉裤区域的连接线处进行点断处理,形成点断部;

第四步,底层无纺布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辊装置包括复合上辊与复合下辊,所述底层无纺布贴合复合下辊输入,所述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贴合复合上辊输入,且第一曲线橡筋与复合上辊的接触部位位于第二曲线橡筋与复合上辊接触部位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辊装置包括加固上辊与加固下辊,所述加固上辊包括上辊轴、设于上辊轴圆周表面上的多个加固点,所述上辊轴上设有用于实现对加固点进行加热的热电偶,所述上辊轴外包覆有上橡胶层,各加固点的外侧面不低于上橡胶层的外侧面,所述加固下辊为冷却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点凸起于上橡胶层的高度小于0.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下辊外包覆有下橡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施加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第一摆杆、设于机架上用于驱动第一摆杆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机架上位于第一摆杆下方的第二摆杆、设于机架上用于驱动第二摆杆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摆杆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导引橡筋的第一导引机构,所述第二摆杆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导引橡筋的第二导引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之间的间距大于3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机构包括两相对夹持的导引轮,所述导引轮的中部设有导向槽,两导向槽配合形成用于实现橡筋导向输出的导向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轮的外表面上覆盖有柔性材料层,两导引轮的柔性材料层相互形成挤压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层覆盖于导向槽内,两导引轮的导向槽通过柔性材料层的设置实现对第一曲线橡筋的夹持输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线橡筋与第一曲线橡筋沿相交点的连线形成对称。

说明书 :

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中,拉拉裤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产品。在现有的拉拉裤产品中,有一种拉拉裤在底层无纺布材料上是施加有S形橡筋的,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CN201721336559.7公开的拉拉裤,包括吸收体和配置于吸收体外侧的外罩,外罩沿腰部开
口的边缘设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条腰围弹性部件;吸收体由外至内包括拒水层、吸收
层和亲水层,吸收体的两侧设有防侧漏挡墙,拒水层固定在外罩上,外罩前后端部均向内侧
翻折形成防漏口袋,防漏口袋包覆吸收体长度方向的前后端区域,防漏口袋端部上设置弹
性橡筋,向内侧翻折的外罩上粘接拒水布,拒水布宽度不小于吸收层的宽度,拒水布沿长度
方向分为靠近腰围开口的外部区域和远离腰围开口的内部区域,外部区域不与亲水层相
连,内部区域与亲水层分离,弹性橡筋设在内部区域。其中,沿腿围部位的边缘延伸设置的
虚线状线条即为业界通常所称的S形橡筋,其通常由上凹形橡筋与下凹形橡筋组合形成,在
生产过程中,上凹形橡筋与下凹形橡筋均会呈S形布设排列,从而称之为S形橡筋。
[0003] S形橡筋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实现腿围的紧密包覆,有效实现防漏,而且具有一定的提拉作用,防止拉拉裤因为承载太多尿液而产生较为明显的下坠,从而造成穿着的不舒
适。
[0004] 但是,S形橡筋也有其缺陷,主要在于:1、生产过程中,由于S形橡筋的设置容易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形成扭曲、折皱等现象,造成不良品的出现;2、形成拉拉裤产品后,
容易因为横跨吸收芯部位,而产生折皱,造成穿着的不舒适。
[0005] 针对第1点,目前并没有很有效的解决方法,针对第2点,目前采用的是点断的方式,将横跨吸收芯部位的橡筋打断,从而使橡筋在该部位失去较多的弹性力。但是,由于橡
筋是通过施胶后实现粘附的,打断橡筋虽然可以实现部分弹性力的丧失,但是仍然也会产
生部分的折皱。而且,打断橡筋通常采用点断,这一点断的过程极易将产品的底层穿破,造
成产品上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6]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其解决了现有拉拉裤S橡筋施加后容易使生产中的产品产生褶皱、扭曲,容易使成型的产品产生折皱、破损
等技术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 第一步,底层无纺布输入,所述底层无纺布上具有多个连续的用于成型的拉拉裤区域,各拉拉裤区域包括前腰部、后腰部、位于前腰部与后腰部之间的裆部,在底层无纺布
上利用曲线橡筋复合装置复合第一曲线橡筋与第二曲线橡筋,所述曲线橡筋复合装置包括
橡筋放卷装置、S形施加机构、复合辊装置、加固辊装置、点断装置,利用S形施加机构,使得
第一橡筋成曲线型输入,第一曲线橡筋由后腰部的左侧延伸至裆部的上半部,而后由裆部
的上半部延伸至裆部的下半部,而后由裆部的下半部延伸至前腰部的右侧,由此形成第一
曲线橡筋的一个复合循环,于此同时,利用S形施加机构,使得第二橡筋成曲线型输入,第二
曲线橡筋由前腰部的左侧延伸至裆部的下半部,而后由裆部的下半部延伸至裆部的上半
部,而后由裆部的上半部延伸至后腰部的右侧,由此形成第二曲线橡筋的一个复合循环,第
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的复合方向均由左向右递进,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于裆
部的中部相交;
[0009] 第二步,利用加固辊装置对复合后的底层无纺布进行辊压,辊压后,在第一曲线橡筋位于后腰部的左侧、裆部的上半部、裆部的下半部、前腰部的右侧处分别形成第一加固
点,在第二曲线橡筋位于前腰部的左侧、裆部的下半部、裆部的上半部、后腰部的右侧处分
别形成第二加固点,第一曲线橡筋通过四个第一加固点形成三个区间段,包括位于后腰部
的左侧与裆部的上半部之间的第一区间段、位于裆部的上半部与裆部的下半部之间的第二
区间段、位于裆部的下半部与前腰部的右侧处的第三区间段,第一曲线橡筋位于第二区间
段的弹性力小于第一区间段与第三区间段的弹性力,所述第二曲线橡筋的设置方式与第一
曲线橡筋的设置方式相同;
[0010] 第三步,利用点断装置对辊压后的底层无纺布进行点断,点断后,在相邻的拉拉裤区域的连接线处进行点断处理,形成点断部。
[0011] 第四步,底层无纺布输出。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辊装置包括复合上辊与复合下辊,所述底层无纺布贴合复合下辊输入,所述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贴合复合上辊输入,且第一曲线橡筋与复合上
辊的接触部位位于第二曲线橡筋与复合上辊接触部位的上方。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辊装置包括加固上辊与加固下辊,所述加固上辊包括上辊轴、设于上辊轴圆周表面上的多个加固点,所述上辊轴上设有用于实现对加固点进行加热的热
电偶,所述上辊轴外包覆有上橡胶层,各加固点的外侧面不低于上橡胶层的外侧面,所述加
固下辊为冷却辊。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点凸起于上橡胶层的高度小于0.2mm。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下辊外包覆有下橡胶层。
[0016] 进一步的,所述S形施加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第一摆杆、设于机架上用于驱动第一摆杆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机架上位于第一摆杆下方的第二摆杆、设于机
架上用于驱动第二摆杆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摆杆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导引橡筋的第
一导引机构,所述第二摆杆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导引橡筋的第二导引机构。
[001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之间的间距大于30mm。
[001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引机构包括两相对夹持的导引轮,所述导引轮的中部设有导向槽,两导向槽配合形成用于实现橡筋导向输出的导向孔。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导引轮的外表面上覆盖有柔性材料层,两导引轮的柔性材料层相互形成挤压状态。
[0020]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材料层覆盖于导向槽内,两导引轮的导向槽通过柔性材料层的设置实现对第一曲线橡筋的夹持输送。
[0021] 进一步的,第一区间段与第三区间段的弹性力相同,第二区间段的弹性力与第一区间段的弹性力的比值为1:1.5‑3,所述第二区间段的拉伸比为1.1‑1.3。
[002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曲线橡筋与第一曲线橡筋沿相交点的连线形成对称。
[0023]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本方案所采用的橡筋施加方式虽然看似与现有的S形橡筋施加方式相同,但是实际上的改变是较大的。首先,将橡筋由两个S形的施加改变成为了两条不规则曲线的施
加,使得橡筋施加在拉拉裤产品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增加,单一橡筋均横跨了前腰部、裆
部、后腰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加大橡筋在拉拉裤长度方向上的布设来减少橡筋沿拉
拉裤宽度方向上的拉力影响。使得橡筋的力更为分散。且两条橡筋形成交叉的过程,会使得
力的分布更均衡,达到减小扭曲、折皱的目的。另外,橡筋施加时改变弹性力,使得橡筋不再
是始终保持一种弹性力,使得橡筋在吸收芯部位的弹性力较少,这样就可以基本不会使得
吸收芯部位产生折皱,也不会使得省却了点断带来的拉拉裤产品破损的问题,而且由于橡
筋成整体状体,对于拉拉裤在承接尿液后的提拉效果也较好。在相邻的拉拉裤区域的连接
线处进行点断处理,形成点断部,这一部位的点断可以有效减少橡筋对行进中的产品造成
的影响,有效防止折皱、扭曲,该部位在后续成型时会通过热压或超声波焊接,形成腰围焊
接部位,因此即使点断产生破损,也对成型的拉拉裤没有任何影响。
[0025] 2、第一曲线橡筋与复合上辊的接触部位位于第二曲线橡筋与复合上辊接触部位的上方,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的接触,使得两条橡筋会按
照各自的曲线进行复合,防止因为接触产生的抖动、曲线干扰等不良状况。
[0026] 3、加固辊装置的设置,目的在于利用加固上辊的加固点实现第一加固点、第二加固点的成型,本方案中采用的是热辊压的方式。而加固下辊为冷却辊,其目的在于实现第一
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更快、更好地实现复合,保证品质的稳定性。
[0027] 4、由于上橡胶层的存在,可以实现有效的辊压、伸缩,加固点的高度不适宜过高,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热辊压与冷却的同时进行。而下橡胶层的设置,也是为了配合热压与冷
却。
[0028] 5、S形施加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的布设,提升布设的效率。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之间的间距大于30mm,其目的在于配合实现第一曲线橡
筋与复合上辊的接触部位位于第二曲线橡筋与复合上辊接触部位的上方。
[0029] 6、第一导引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橡筋输出弹性的调节,其形成了一个橡筋弹性调节机构,而不再仅仅是导引的作用。
[0030] 7、通过弹性力的限定,可以形成一个优选的方案,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拉拉裤产品。
[0031] 8、所述第二曲线橡筋与第一曲线橡筋沿相交点的连线形成对称,其与现有的方案有所不同,现有的方案通常是位于前腰部的S形橡筋的曲线较小,位于后腰部的S形橡筋的
曲线较大,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两个S形橡筋的交汇部位避开拉拉裤的底端,减少折
皱,但是这样设置在产品成型后,实际上会形成弯曲的形状,并不是一个较佳的产品形态,
而且这样的设置对于承接尿液后的提拉效果是减弱的。本方案利用第二区间段的弹性力削
弱,从而有效避免了对吸收芯折皱的影响,从而可以采用对称的形式进行设置。可以有效改
善拉拉裤的产品形态,提升提拉效果。

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是本发明的曲线橡筋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是第一曲线橡筋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是第二曲线橡筋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5是由本方案的工艺成型的拉拉裤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是加固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是S形施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8是第一导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41] 参考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拉拉裤S橡筋施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2] 第一步,底层无纺布输入,所述底层无纺布上具有多个连续的用于成型的拉拉裤区域,各拉拉裤区域包括前腰部A、后腰部B、位于前腰部A与后腰部B之间的裆部C,在底层无
纺布上利用曲线橡筋复合装置复合第一曲线橡筋8与第二曲线橡筋9,所述曲线橡筋复合装
置包括橡筋放卷装置、S形施加机构1、复合辊装置2、加固辊装置3、点断装置4,利用S形施加
机构,使得第一橡筋成曲线型输入,第一曲线橡筋由后腰部的左侧延伸至裆部的上半部,而
后由裆部的上半部延伸至裆部的下半部,而后由裆部的下半部延伸至前腰部的右侧,由此
形成第一曲线橡筋的一个复合循环,于此同时,利用S形施加机构,使得第二橡筋成曲线型
输入,第二曲线橡筋由前腰部的左侧延伸至裆部的下半部,而后由裆部的下半部延伸至裆
部的上半部,而后由裆部的上半部延伸至后腰部的右侧,由此形成第二曲线橡筋的一个复
合循环,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的复合方向均由左向右递进,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
线橡筋于裆部的中部相交;
[0043] 第二步,利用加固辊装置对复合后的底层无纺布进行辊压,辊压后,在第一曲线橡筋位于后腰部的左侧、裆部的上半部、裆部的下半部、前腰部的右侧处分别形成第一加固点
84,在第二曲线橡筋位于前腰部的左侧、裆部的下半部、裆部的上半部、后腰部的右侧处分
别形成第二加固点91,第一曲线橡筋通过四个第一加固点84形成三个区间段,包括位于后
腰部的左侧与裆部的上半部之间的第一区间段81、位于裆部的上半部与裆部的下半部之间
的第二区间段82、位于裆部的下半部与前腰部的右侧处的第三区间段83,第一曲线橡筋位
于第二区间段的弹性力小于第一区间段与第三区间段的弹性力,所述第二曲线橡筋的设置
方式与第一曲线橡筋的设置方式相同。第一区间段与第三区间段的弹性力相同,第二区间
段的弹性力与第一区间段的弹性力的比值为1:1.5‑3,所述第二区间段的拉伸比为1.1‑
1.3,所述第二曲线橡筋与第一曲线橡筋沿相交点的连线形成对称。
[0044] 第三步,利用点断装置对辊压后的底层无纺布进行点断,点断后,在相邻的拉拉裤区域的连接线处进行点断处理,形成点断部7。
[0045] 第四步,底层无纺布输出。
[0046] 上述点断装置为现有的常规设备,再次不予赘述。
[0047] 所述复合辊装置2包括复合上辊21与复合下辊22,所述底层无纺布贴合复合下辊22输入,所述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贴合复合上辊21输入,且第一曲线橡筋与复合上
辊的接触部位位于第二曲线橡筋与复合上辊接触部位的上方。
[0048] 所述加固辊装置3包括加固上辊31与加固下辊32,所述加固上辊31包括上辊轴311、设于上辊轴311圆周表面上的多个加固点312,所述上辊轴311上设有用于实现对加固
点进行加热的热电偶313,所述上辊轴311外包覆有上橡胶层314,各加固点312的外侧面不
低于上橡胶层的外侧面,所述加固下辊32为冷却辊。所述加固点312凸起于上橡胶层314的
高度小于0.2mm。所述加固下辊32外包覆有下橡胶层321。
[0049] 所述S形施加机构1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第一摆杆11、设于机架上用于驱动第一摆杆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3、设于机架上位于第一摆杆下方的第二摆杆12、设于机架
上用于驱动第二摆杆的第二驱动机构14,所述第一摆杆11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导引橡筋的
第一导引机构15,所述第二摆杆12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导引橡筋的第二导引机构16。所述
第一摆杆11与第二摆杆12之间的间距大于30mm。所述第一导引机构15包括两相对夹持的导
引轮151,所述导引轮151的中部设有导向槽152,两导向槽152配合形成用于实现橡筋导向
输出的导向孔153。所述导引轮的外表面上覆盖有柔性材料层154,两导引轮151的柔性材料
层154相互形成挤压状态。所述柔性材料层154覆盖于导向槽152内,两导引轮的导向槽152
通过柔性材料层154的设置实现对第一曲线橡筋的夹持输送。其中一导引轮151由电机驱
动,两导引轮之间通过齿轮进行同步传动。上述第二导引轮机构与第一导引轮机构的结构
相同,上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栏杆机构。
[0050] 其中,图5所示,其公开了第一曲线橡筋8、第二曲线橡筋9与拉拉裤上的具体位置,其中拉拉裤本体61上设置有吸收芯62,拉拉裤本体61上设置有后腰围63,拉拉裤本体61上
设置有前腰围64。其中第一曲线橡筋8的中间处两个第一加固点84分别位于吸收芯62的两
侧侧沿部位处,相应的第二曲线橡筋9的设置方式也如第一曲线橡筋8。
[0051]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52] 1、本方案所采用的橡筋施加方式虽然看似与现有的S形橡筋施加方式相同,但是实际上的改变是较大的。首先,将橡筋由两个S形的施加改变成为了两条不规则曲线的施
加,使得橡筋施加在拉拉裤产品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增加,单一橡筋均横跨了前腰部、裆
部、后腰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加大橡筋在拉拉裤长度方向上的布设来减少橡筋沿拉
拉裤宽度方向上的拉力影响。使得橡筋的力更为分散。且两条橡筋形成交叉的过程,会使得
力的分布更均衡,达到减小扭曲、折皱的目的。另外,橡筋施加时改变弹性力,使得橡筋不再
是始终保持一种弹性力,使得橡筋在吸收芯部位的弹性力较少,这样就可以基本不会使得
吸收芯部位产生折皱,也不会使得省却了点断带来的拉拉裤产品破损的问题,而且由于橡
筋成整体状体,对于拉拉裤在承接尿液后的提拉效果也较好。在相邻的拉拉裤区域的连接
线处进行点断处理,形成点断部,这一部位的点断可以有效减少橡筋对行进中的产品造成
的影响,有效防止折皱、扭曲,该部位在后续成型时会通过热压或超声波焊接,形成腰围焊
接部位,因此即使点断产生破损,也对成型的拉拉裤没有任何影响。
[0053] 2、第一曲线橡筋与复合上辊的接触部位位于第二曲线橡筋与复合上辊接触部位的上方,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的接触,使得两条橡筋会按
照各自的曲线进行复合,防止因为接触产生的抖动、曲线干扰等不良状况。
[0054] 3、加固辊装置的设置,目的在于利用加固上辊的加固点实现第一加固点、第二加固点的成型,本方案中采用的是热辊压的方式。而加固下辊为冷却辊,其目的在于实现第一
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更快、更好地实现复合,保证品质的稳定性。
[0055] 4、由于上橡胶层的存在,可以实现有效的辊压、伸缩,加固点的高度不适宜过高,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热辊压与冷却的同时进行。而下橡胶层的设置,也是为了配合热压与冷
却。
[0056] 5、S形施加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第一曲线橡筋、第二曲线橡筋的布设,提升布设的效率。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之间的间距大于30mm,其目的在于配合实现第一曲线橡
筋与复合上辊的接触部位位于第二曲线橡筋与复合上辊接触部位的上方。
[0057] 6、第一导引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橡筋输出弹性的调节,其形成了一个橡筋弹性调节机构,而不再仅仅是导引的作用。
[0058] 7、通过弹性力的限定,可以形成一个优选的方案,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拉拉裤产品。
[0059] 8、所述第二曲线橡筋与第一曲线橡筋沿相交点的连线形成对称,其与现有的方案有所不同,现有的方案通常是位于前腰部的S形橡筋的曲线较小,位于后腰部的S形橡筋的
曲线较大,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两个S形橡筋的交汇部位避开拉拉裤的底端,减少折
皱,但是这样设置在产品成型后,实际上会形成弯曲的形状,并不是一个较佳的产品形态,
而且这样的设置对于承接尿液后的提拉效果是减弱的。本方案利用第二区间段的弹性力削
弱,从而有效避免了对吸收芯折皱的影响,从而可以采用对称的形式进行设置。可以有效改
善拉拉裤的产品形态,提升提拉效果。
[0060]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61]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
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
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
含义。
[0062]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6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
合和组合。
[0064]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
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