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射频转接系统及车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627726.X

文献号 : CN11283833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杨晓迪

申请人 :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公开涉及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射频转接系统及车辆,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包括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和法兰部,射频公对公转接头通过法兰部固定于车载控制器的外壳上,第一射频公端接头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分别位于外壳的两侧;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插接面朝向第一射频公端接头背离外壳的方向,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插接面朝向第二射频公端接头背离外壳的方向。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简化了车载控制器的故障排查过程,大大提高了车载控制器的故障排查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和法兰部,所述射频公对公转接头通过所述法兰部固定于车载控制器的外壳上,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和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其中,所述法兰部包括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对应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对应所述第二法兰部设置,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紧固于所述外壳上;

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插接面朝向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背离所述外壳的方向,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插接面朝向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背离所述外壳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对应设置有螺牙结构,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对应设置有螺母结构,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和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通过所述螺牙结构和所述螺母结构固定于所述外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部背离所述外壳的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所述第一法兰部临近所述第二法兰部的表面固定有所述螺牙结构;

所述第二法兰部背离所述外壳的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所述第二法兰部为所述螺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牙结构通过柱状过渡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法兰部上,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有所述螺牙结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所述第一柔性防水垫片环绕所述柱状过渡结构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法兰部临近所述第一法兰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防水垫片,所述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环绕所述螺牙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部背离所述第二法兰部的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所述第一法兰部临近所述第二法兰部的表面固定有中空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位于所述第二法兰部背离所述第一法兰部的一侧并固定于所述中空柱状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法兰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法兰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法兰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法兰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接在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上并可相对于所述中空柱状结构移动,所述第二法兰部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以使所述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固定于所述外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之间设置有环状柔性防水结构,所述环状柔性防水结构用于挤压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所述中空柱状结构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有所述中空柱状结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所述第一柔性防水垫片环绕所述中空柱状结构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法兰部临近所述第一法兰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防水垫片,所述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环绕所述中空柱状结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防水垫片和所述环状柔性防水结构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部呈矩形设置,矩形的所述第二法兰部的至少两个角所在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法兰部的第二通孔,固定部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固定所述第二法兰部于所述外壳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螺母结构,或者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形成有螺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部呈矩形设置,矩形的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法兰部的第三通孔,所述车载控制器的外壳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一一对齐设置;

利用自攻螺丝或螺丝加螺母结构将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紧固于所述外壳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每个射频公端接头包括:中心针脚、环绕所述中心针脚设置的中心体以及环绕所述中心体设置的中空接头外壳,所述中心针脚与所述中心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中心针脚与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中心针脚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中心体与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中心体一体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用于止锁固定插接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的射频母端接头。

15.一种射频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

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射频母端接头,另一端设置有设定功能部件,所述第一射频母端接头与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插接;

所述第二线束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射频母端接头,另一端插接至所述车载控制器的主板,所述第二射频母端接头与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插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射频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功能部件包括无线通讯部件。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射频转接系统。

说明书 :

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射频转接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射频转接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在无人驾驶领域,即自动驾驶领域,自动驾驶车辆需要接入摄像头以及4G天线等射频信号,这就需要设置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载控制器上设置对应的射频公端连接器,相应
的射频模块通过射频母端连接器实现与射频公端连接器的电连接,车载控制器内,射频公
端连接器通过转接线束与电路板功能连接器电连接,电路板功能连接器直接插接在车载控
制器的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上,进而实现相应的射频模块与印刷
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
[0003] 目前,射频公端连接器一般需要通过车载控制器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在车载控制器的外壳板上,当车载控制器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检测时,需要使用扳手将射频公端连接器
从车载控制器的外壳板上卸下来,才能将射频公端连接器、转接线束以及电路板功能连接
器从车载控制器中拆卸出来,大大降低了对车载控制器的检测效率,即降低了车载控制器
的现场故障排查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射频转接系统及车辆,简化了车载控制器的故障排查过程,大大提高了车
载控制器的故障排查效率。
[0005]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包括:
[0006] 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和法兰部,所述射频公对公转接头通过所述法兰部固定于车载控制器的外壳上,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和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分
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
[0007] 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插接面朝向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背离所述外壳的方向,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插接面朝向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背离所述外壳的方向。
[0008] 可选地,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对应设置有螺牙结构,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对应设置有螺母结构,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和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通过所述螺牙结构和
所述螺母结构固定于所述外壳上。
[0009] 可选地,所述法兰部包括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
[0010] 所述第一法兰部背离所述外壳的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所述第一法兰部临近所述第二法兰部的表面固定有所述螺牙结构;
[0011] 所述第二法兰部背离所述外壳的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所述第二法兰部为所述螺母结构。
[0012] 可选地,所述螺牙结构通过柱状过渡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法兰部上,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有所述螺牙结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所述第一柔性防水垫片环绕所
述柱状过渡结构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法兰部临近所述第一法兰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
防水垫片,所述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环绕所述螺牙结构设置。
[0013] 可选地,所述法兰部包括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
[0014] 所述第一法兰部背离所述第二法兰部的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所述第一法兰部临近所述第二法兰部的表面固定有中空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位于
所述第二法兰部背离所述第一法兰部的一侧并固定于所述中空柱状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法
兰部的一端;
[0015] 所述第二法兰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法兰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法兰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接在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上并可相对于所述中空柱状结构移动,所述第二法
兰部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以使所述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固定于所述外壳上。
[0016]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之间设置有环状柔性防水结构,所述环状柔性防水结构用于挤压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所述中空柱状结构的外表面。
[0017] 可选地,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有所述中空柱状结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所述第一柔性防水垫片环绕所述中空柱状结构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法兰部临近所述
第一法兰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防水垫片,所述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环绕所述中空柱状结
构设置。
[0018] 可选地,所述第二柔性防水垫片和所述环状柔性防水结构一体成型。
[0019] 可选地,所述第二法兰部呈矩形设置,矩形的所述第二法兰部的至少两个角所在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法兰部的第二通孔,固定部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固定所述第二法
兰部于所述外壳上。
[0020]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螺母结构,或者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形成有螺纹。
[0021] 可选地,所述第一法兰部呈矩形设置,矩形的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法兰部的第三通孔,所述车载控制器的外壳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
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一一对齐设置;
[0022] 利用自攻螺丝或螺丝加螺母结构将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紧固于所述外壳上。
[0023] 可选地,每个射频公端接头包括:
[0024] 中心针脚、环绕所述中心针脚设置的中心体以及环绕所述中心体设置的中空接头外壳,所述中心针脚与所述中心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子。
[0025] 可选地,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中心针脚与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中心针脚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中心体与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中心体一体成型。
[0026] 可选地,所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用于止锁固定插接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的射频母端接
头。
[0027]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转接系统,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
[0028] 第一线束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射频母端接头,另一端设置有设定功能部件,第一射频母端接头与第一射频公端接头插接;
[0029] 第二线束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射频母端接头,另一端插接至车载控制器的主板,第二射频母端接头与第二射频公端接头插接。
[0030] 可选地,设定功能部件包括无线通讯部件。
[0031]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射频转接系统。
[0032]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33] 本公开实施例设置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包括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和法兰部,射频公对公转接头通过法兰部固定于车载控制器的外壳上,第一射频公端接头
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分别位于外壳的两侧,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插接面朝向第一射频公端
接头背离外壳的方向,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插接面朝向第二射频公端接头背离外壳的方
向。由此,当车载控制器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检测时,可以直接将位于车载控制器内部且与对
应的射频公端接头插接的射频母端接头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上拔下来,连带转接线束以
及电路板功能连接器也可以从车载控制器中一起拆卸出来,以进行相应的故障排查工作,
克服了需要使用扳手将射频公端连接器从车载控制器的外壳板上卸下来的问题,简化了车
载控制器的故障排查过程,大大提高了车载控制器的故障排查效率。

附图说明

[0034]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3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
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为图1所示射频公对公转接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4为目前使用的射频转接结构的示意图;
[0040]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从第二射频公端一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42]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从第一射频公端一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43]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
[0045]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6]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射频公对公转接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控制器的
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包括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第二射频公端
接头2和法兰部,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通过法兰部固定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第一射
频公端接头1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分别位于外壳的两侧。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的插接面朝
向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背离外壳的方向,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的插接面朝向第二射频公端接
头2背离外壳的方向。
[0047] 具体地,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固定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板上,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分别位于外壳板的两侧,即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和第二射频公
端接头2分别位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部和车载控制器200的内部,可以设置第一射频公端
接头1位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部,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位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内部,也可以
设置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位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内部,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位于车载控制器
200的内部。
[0048] 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可以应用在自动驾驶车辆中,车载控制器200可以通过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输入射频信号,以进一步对这些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分
析,射频信号例如可以为摄像头、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4G天
线、WIFI或者V2X(Vehicle to X,车用无线通信技术)等射频信号。具体地,还可以设置有第
一线束和第二线束,可以设置第一线束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射频母端接头,另一端设置有设
定功能部件,设定功能部件例如可以包括无线通讯部件,例如4G通讯部件,第一射频母端接
头与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插接,第二线束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射频母端接头,另一端插接至车
载控制器200的主板,第二射频母端接头与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插接。
[0049] 具体地,第一线束一端连接设定功能部件,另一端连接第一射频母端接头,第二线束一端连接第二射频母端接头,另一端连接电路板功能连接器。以设定功能部件包括4G通
讯部件为例,由此4G通讯部件通过第一线束与第一射频母端接头连接,第一射频母端接头
与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插接,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与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固定连接,第二射频
公端接头2与第二射频母端接头插接,第二射频母端接头通过第二线束与电路功能连接器
连接,电路功能连接器插接到车载控制器200的主板,即印刷电路板上对应的设定功能模
块。4G通讯部件发出的4G天线射频信号依次经过第一线束的线芯、第一射频母端接头的针
脚、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的针脚、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的针脚、第二射频母端接头的针脚、第
二线束的线芯以及电路板功能连接器电传输至印刷电路板上对应的设定功能模块。
[0050] 示例性地,设定功能模块例如可以为车载控制器200印刷电路板上的SMA(SubMiniature version A)功能模块,相应地,电路板功能连接器可以为SMA连接器,SMA连
接器可以作为4G天线的数据接口,且可直接应用在无人驾驶领域。第一射频母端接头、第一
射频公端接头1、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和第二射频母端接头例如可以为FARKA接口,满足德国
的天线标准的连接器可以称为FARKA连接器,FARKA连接器采用同轴电缆,单线单芯。
[005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可以为完全对称的结构,上述实施例示例性地设置第一线束对应连接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第二线束对应连接第
二射频公端接头2,也可以设置第一线束对应连接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第二线束对应连接
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52] 图4为目前使用的射频转接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射频转接结构包括射频公端连接器16、转接线束17和电路板功能连接器18,射频公端连接器16的一端设置有螺纹结
构19,需要通过车载控制器200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在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板上,当车载
控制器200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检测时,需要使用扳手将射频公端连接器16从车载控制器200
的外壳板上卸下来,才能将射频公端连接器16、转接线束17以及电路板功能连接器18从车
载控制器200中拆卸出来,大大降低了对车载控制器200的检测效率,即降低了车载控制器
200的现场故障排查效率。
[0053] 本公开实施例设置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固定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板上,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分别位于外壳板的两侧,当车载控制器200发生故障
或者需要检测时,可以直接将位于车载控制器200内部且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插接的射
频母端接头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上拔下来,连带转接线束以及电路板功能连接器也可以
从车载控制器200中一起拆卸出来,以进行相应的故障排查工作,克服了需要使用扳手将射
频公端连接器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板上卸下来的问题,简化了车载控制器200的故障排
查过程,大大提高了车载控制器200的故障排查效率。
[0054]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3,可以设置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对应设置有螺牙结构4,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对应设置有螺母结构5,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通过螺牙
结构4和螺母结构5固定于外壳上。
[0055] 具体地,可以固定螺母结构5,通过旋转带有螺牙结构将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固定在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即将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固定在车载
控制器200的外壳板上,也可以固定螺牙结构4,通过旋转螺母结构将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和
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固定在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即将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固定在车
载控制器200的外壳板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为
完全对称的结构,因此可以设置螺牙结构4可以对应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设置,螺母结构5对
应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设置,也可以设置螺牙结构4对应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设置,螺母结构
5对应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56]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3,可以设置法兰部包括第一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部7,第一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部7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两侧。第一法兰部6背离外
壳的表面固定有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第一法兰部6临近第二法兰部7的表面固定有螺牙结
构4,第二法兰部7背离外壳的表面固定有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第二法兰部7为螺母结构。
[0057] 具体地,第二法兰部7为螺母结构5,即第二法兰部7的中空通孔内部上设置有螺纹,螺牙结构4的伸出部分可以和第二法兰部7,即螺母结构5旋转连接。示例性地,可以固定
第二法兰部7,即固定螺母结构5,通过旋转带有螺牙结构4的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使得第一
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部7紧固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板上,也可以固定带有螺牙结构4的第
一射频公端接头1,通过旋转第二法兰部7,即螺母结构5,使得第一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部7
紧固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板上。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仅示例性地设置第一法兰部6
的表面呈圆形,第二法兰部7的表面呈正六边形,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
部7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
[0058]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3,可以设置螺牙结构4通过柱状过渡结构固定在第一法兰部6上,柱状过渡结构未在图中示出,柱状过渡结构可以为表面光滑的柱状结构,柱状过渡结
构可以与螺牙结构4以及第一法兰部6一体成型,第一法兰部6设置有螺牙结构4的表面设置
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环绕柱状过渡结构设置,即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
可以环绕表面光滑的柱状过渡结构设置;和/或,第二法兰部7临近第一法兰部6的表面设置
有第二柔性防水10,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环绕螺牙结构4设置。
[0059] 具体地,可以设置仅第一法兰部6设置有螺牙结构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环绕柱状过渡结构设置,或者设置仅第二法兰部7临近第一法兰部
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环绕螺牙结构4设置,也可以如
图1和图2所示,设置第一法兰部6设置有螺牙结构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第一
柔性防水垫片9环绕柱状过渡结构设置,且第二法兰部7临近第一法兰部6的表面设置有第
二柔性防水垫片10,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环绕螺牙结构4设置。
[0060] 具体地,以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法兰部6设置有螺牙结构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环绕柱状过渡结构设置,且第二法兰部7临近第一法兰部6
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环绕螺牙结构4设置为例,通过旋
转带有螺牙结构4的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或者通过旋转第二法兰部7,即螺母结构5,使得第
一柔性防水垫片9挤压第一法兰部6和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挤压第
二法兰部7和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由此,利用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和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
实现了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与车载控制器200外壳之间的防水,且利用第一柔性防水垫片
9和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增加了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与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接触面积,
大面积的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和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也不易变形,优化了射频公对公转接
头100与车载控制器200之间的防水效果。
[0061] 示例性地,可以设置构成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和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的材料包括硅胶。具体地,硅胶具有弹性,通过旋转带有螺牙结构4的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或者通过旋转
第二法兰部7,即螺母结构5,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被挤压以实现第一法兰部6和车载控制器
200外壳的密封,第二柔性防水垫片10被挤压以实现第二法兰部7和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
密封,优化了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与车载控制器200之间的防水效果。另外,硅胶具有耐老
化的特性,有利于延长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的使用寿命。
[0062]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5,法兰部包括第一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部7,第一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部7相对设置且分
别位于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两侧。第一法兰部6背离第二法兰部7的表面固定有第一射频
公端接头1,第一法兰部6临近第二法兰部7的表面固定有中空柱状结构21,第二射频公端接
头2位于第二法兰部7背离第一法兰部6的一侧并固定于中空柱状结构21远离第一法兰部6
的一端。
[0063] 第二法兰部7上设置有贯穿第二法兰部7的第一通孔23,第二法兰部7通过第一通孔23套接在中空柱状结构21上并可相对于中空柱状结构21移动,第二法兰部7固定于外壳
上以使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固定于外壳上。具体地,可以设置第一通孔23的尺寸稍大于中
空柱状结构21的尺寸,以使得第二法兰部7可相对于中空柱状结构21沿中空柱状结构21的
中心轴方向移动。
[0064] 示例性地,可以设置第二法兰部7呈矩形设置,矩形的第二法兰部7的至少两个角所在位置设置有贯穿第二法兰部7的第二通孔27,图5示例性地设置矩形的第二法兰部7的
两个对角所在位置设置有贯穿第二法兰部7的第二通孔27,也可以设置矩形的第二法兰部7
的三个角所在位置设置有贯穿第二法兰部7的第二通孔27,或者设置矩形的第二法兰部7的
四个角所在位置设置有贯穿第二法兰部7的第二通孔27,固定部件通过第二通孔27固定第
二法兰部7于车载控制器200外壳上。
[0065] 示例性地,可以设置固定部件包括螺丝,以第二法兰部7位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部为例,车载控制器200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27一一对齐的通孔,且这些通孔内部设置
有螺母结构或者通孔内壁形成有螺纹,螺丝从法兰部背离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一侧,通过
第二通孔27与车载控制器200外壳上的螺纹或螺母结构旋转连接,旋转螺丝的过程中,可以
设置第一法兰部6相对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固定不动,第二法兰部7向第一法兰部6所在
的一侧移动,最终通过旋转螺丝使得第一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部7固定于车载控制器200的
外壳,进而实现将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固定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
[0066] 或者,也可以设置固定部件包括自攻螺丝,以第二法兰部7位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内部为例,车载控制器200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27一一对齐的通孔,自攻螺丝从车载控
制器200的外部,通过车载控制器20外壳上的通孔旋转进第二通孔27内,实现与第二通孔27
的旋转连接。
[0067] 可选地,结合图3和图5,可以设置所述第二通孔27内设置有螺母结构,示例性地,螺母结构例如可以为注塑型铜螺母,或者可以设置第二通孔27的内壁上形成有螺纹。具体
地,可以设置固定部件包括螺丝,螺丝通过车载控制器200外壳上的通孔与第二通孔27内的
螺母结构或者内壁形成有螺纹的第二通孔27旋转固定。具体地,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设
置有用于通过中空柱状结构21的通孔,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相对于车载控制器200放置好
后,以第二法兰部7位于车载控制器200的内部为例,第二法兰部7的第二通孔27内设置有螺
母结构或者内壁形成有螺纹的第二通孔27,车载控制器200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27一
一对齐的通孔,螺丝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部通过车载控制器200外壳上的通孔与位于第二
通孔27内的螺母结构或者内壁形成有螺纹的第二通孔27旋转连接。
[0068] 可选地,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第一通孔23和中空柱状结构21之间设置有环状柔性防水结构24,环状柔性防水结构24用于挤压第一通孔23的内壁和中空柱状结构21的外表
面。示例性地,可以设置构成环状柔性防水结构24的材料包括硅胶,环状柔性防水结构24挤
压第一通孔23的内壁和中空柱状结构21的外表面,以实现第二法兰部7上的第一通孔23与
中空柱状结构21之间的防水,优化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的防水效果。
[0069]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5描述第一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部7固定至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过程,可以先将第一法兰部6固定在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例如可以在第一法兰部6
背离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表面施加朝向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外力,然后推动第二法兰部
7沿中空柱状结构21向第一法兰部6所在的一侧移动,通过旋转螺丝使得第二法兰部7固定
在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此时释放施加于第一法兰部6上的外力,由于第一通孔23和中
空柱状结构21之间设置有环状柔性防水结构24,环状柔性防水结构24挤压第一通孔23的内
壁和中空柱状结构21的外表面,且中空柱状壳体21与第一法兰部6可以一体成型,即二者相
对固定,利用环状柔性防水结构24挤压中空柱状结构21的力使得第一法兰部固定于车载控
制器的外壳上。
[0070] 可选地,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第一法兰部6设置有中空柱状结构2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环绕中空柱状结构21设置;和/或,第二法兰部7临
近第一法兰部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防水垫片(图5中未示出),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环绕中
空柱状结构21设置。
[0071] 具体地,可以设置仅第一法兰部6设置有中空柱状结构2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环绕中空柱状结构21设置,或者设置仅第二法兰部7临近第
一法兰部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环绕中空柱状结构21设置,
也可以如图5所示,设置第一法兰部6设置有中空柱状结构2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
片9,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环绕中空柱状结构21设置,且第二法兰部7临近第一法兰部6的表
面设置有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环绕中空柱状结构21设置。
[0072] 具体地,以图5所示的第一法兰部6设置有中空柱状结构2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环绕中空柱状结构21设置,且第二法兰部7临近第一法兰部
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环绕中空柱状结构21设置为例,第一
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部7紧固至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后,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挤压第一法兰
部6和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第二柔性防水垫片挤压第二法兰部7和车载控制器200的外
壳,由此,利用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和第二柔性防水垫片实现了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与车
载控制器200外壳之间的防水,且利用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和第二柔性防水垫片增加了射频
公对公转接头100与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接触面积,大面积的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和第二
柔性防水垫片也不易变形,优化了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与车载控制器200之间的防水效
果。示例性地,可以设置构成第一柔性防水垫片9和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的材料包括硅胶,有
利于延长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的使用寿命。示例性地,可以设置与第二法兰部7的形状和
尺寸形同。
[0073] 可选地,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第二柔性防水垫片和环状柔性防水结构24一体成型,第二法兰部7相对于中空柱状壳体移动时,带动第二柔性防水垫片和环状柔性防水结构
24与第二法兰部7一起移动,且有利于简化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的制作工艺。
[0074]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5描述第一法兰部6和第二法兰部7固定至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过程,可以先将第一法兰部6固定在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例如可以在第一法兰部6
背离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表面施加朝向车载控制器200外壳的外力,然后推动第二法兰部
7沿中空柱状结构21向第一法兰部6所在的一侧移动,通过旋转螺丝使得第二法兰部7固定
在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第二法兰部7挤压第二柔性防水垫片,使得环状柔性防水结构
24膨胀,环状柔性防水结构24填满第二法兰部7与中空柱状结构21之间的缝隙,使得中空柱
状结构21相对于第二法兰部7的位置固定,即中空柱状结构21相对于第二法兰部7难以移
动,加之中空柱状壳体21与第一法兰部6可以一体成型,进而使得第一法兰部6相对于第二
法兰部7的位置固定,即第一法兰部6相对于第二法兰部7难以移动。此时,释放施加于第一
法兰部6上的外力,第一法兰部6也能稳固地固定在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
[0075] 可选地,所述第一法兰部6可以呈矩形设置,矩形的所述第一法兰部6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法兰部6的第三通孔,所述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
孔27、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一一对齐设置,可以利用自攻螺丝或螺丝加螺母结构
将所述第一法兰部6和所述第二法兰部7紧固于所述外壳上。
[0076] 具体地,如前所述,图5中仅是通过施加外力使得第一法兰部6贴在控制器外壳上,并进一步通过第二法兰部7挤压第二柔性防水垫片,环状柔性防水结构24膨胀使得第一法
兰部6固定与第二法兰部7位置相对固定,进而使得第一法兰部6与第二法兰部7于车载控制
器200的外壳上。为进一步提高第一法兰部6与外壳的附着/接触效果,并进一步提高防水等
级,示例性地,参照图5所示的结构,也可以将第一法兰部6替换为类似第二法兰部7的矩形
法兰部,矩形法兰部仍与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相对固定,对应第二法兰部7的第二通孔,矩形
法兰部在相应位置形成通孔,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同样在相应位置形成通孔,矩形法兰
部上的通孔、车载控制器200外壳上的通孔以及第二法兰部7上的第二通孔一一对齐,利用
自攻螺丝或者螺丝加螺母的结构,将对应第一射频通端接头1的矩形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7
紧固至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上,具体实现紧固的方式与图5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0077]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从第二射频公端一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从第一射频公端一侧的正视
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7,可以设置每个射频公端接头包括中心针脚、环绕中心针脚设置
的中心体以及环绕中心体设置的中空接头外壳,中心针脚与中心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子。具
体地,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包括中心针脚111、环绕中心针脚111设置的中心体121以及环绕
中心体121设置的中空接头外壳131,中心针脚111与中心体121之间设置有绝缘子141,第二
射频公端接头2包括中心针脚112、环绕中心针脚112设置的中心体122以及环绕中心体122
设置的中空接头外壳132,中心针脚112与中心体122之间设置有绝缘子142。
[0078] 以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为例,中心针脚111用于传输射频信号,中心体121用于固定中心针脚111,可以设置中心体121用于传输地信号以屏蔽外界环境中对中心针脚111传出
的射频信号的干扰,中心针脚111与中心体121之间设置有绝缘子141,绝缘子141用于绝缘
中心体121与对应的中心针脚111,中空接头外壳131实现与第一射频母端接头的插接。
[0079]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公对公转接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以及与图6至图8,可以设置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的中心针脚111与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的
中心针脚112一体成型,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的中心体121与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的中心体
122一体成型,即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仅包含一根中心针脚,中心针脚贯穿第一射频公端
接头1、第一法兰部6、螺牙结构4、螺母结构5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以形成第一射频公端接
头1的中心针脚111与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的中心针脚112,示例性地,可以设置一体成型的
中心针脚的长度为3.3厘米。同样地,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仅包含一个中心体,中心体贯穿
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第一法兰部6、螺牙结构4、螺母结构5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以形成第
一射频公端接头1的中心体121与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的中心体122。由此,简化了射频公对
公转接头100的制作工艺。
[0080] 对于图5所示结构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中空柱状壳体为中空结构,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的中心针脚可以通过中空柱状壳体内部的中空区域与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的中心针
脚一体成型,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的中心针脚可以通过中空柱状壳体内部的中空体与第二
射频公端接头2的中心体一体成型。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8,可以设置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的
外表面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凸起结构15,凸起结构15用于止锁固定
插接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的射频母端接头。示例性地,可以在第一射频公端结构的中空
接头外壳和第二射频公端结构的中空接头外壳的外表面上方设置凸起结构15,与对应的射
频公端接头插接的射频母端接头上可以设置与凸起结构15匹配的卡扣结构,射频母端接头
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插接后,卡扣结构与对应的凸起结构15止锁固定,凸起结构15实现
止锁固定插接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的射频母端接头。当需要将射频母端接头从对应的射
频公端接头上拔下时,可以根据卡扣结构的具体机械实现形式,通过转动或者按压的方式
分离卡扣结构和凸起结构15。需要说明的时,本公开实施例对卡扣结构的具体机械实现形
式不作限定,确保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和凸起结构15止锁固定射频母端接头与对应的射频公
端接头,且可以通过对卡扣结构的操作分离射频母端接头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即可。
[0081]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转接系统,结合图1至图8,射频转接系统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和如上述实施例的射频公对公转接头100。第一线束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射
频母端接头,另一端设置有设定功能部件,第一射频母端接头与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插接,
第二线束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射频母端接头,另一端插接至车载控制器200的主板,第二射频
母端接头与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插接。示例性地,设定功能部件可以包括无线通讯部件,例
如4G通讯部件。
[0082] 具体地,第一线束一端连接设定功能部件,另一端连接第一射频母端接头,第二线束一端连接第二射频母端接头,另一端连接电路板功能连接器。以设定功能部件包括4G通
讯部件为例,由此4G通讯部件通过第一线束与第一射频母端接头连接,第一射频母端接头
与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插接,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与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固定连接,第二射频
公端接头2与第二射频母端接头插接,第二射频母端接头通过第二线束与电路功能连接器
连接,电路功能连接器插接到车载控制器200的主板,即印刷电路板上对应的设定功能模
块。4G通讯部件发出的4G天线射频信号依次经过第一线束的线芯、第一射频母端接头的针
脚、第一射频公端接头1的针脚、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的针脚、第二射频母端接头的针脚、第
二线束的线芯以及电路板功能连接器电传输至印刷电路板上对应的设定功能模块。
[0083] 示例性地,设定功能模块例如可以为车载控制器200印刷电路板上的SMA(SubMiniature version A)功能模块,相应地,电路板功能连接器可以为SMA连接器,SMA连
接器可以作为4G天线的数据接口,且可直接应用在无人驾驶领域。第一射频母端接头、第一
射频公端接头1、第二射频公端接头2和第二射频母端接头例如可以为FARKA接口,满足德国
的天线标准的连接器可以称为FARKA连接器,FARKA连接器采用同轴电缆,单线单芯。
[0084] 如图4所示,射频转接结构包括射频公端连接器16、转接线束17和电路板功能连接器18,射频公端连接器16的一端设置有螺纹结构19,需要通过车载控制器200上的螺纹孔固
定连接在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板上,当车载控制器200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检测时,需要使
用扳手将射频公端连接器16从车载控制器200的外壳板上卸下来,才能将射频公端连接器
16、转接线束17以及电路板功能连接器18从车载控制器200中拆卸出来,大大降低了对车载
控制器200的检测效率,即降低了车载控制器200的现场故障排查效率。
[0085] 本公开实施例设置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包括第一射频公端接头和第二射频公端接头,射频公对公转接头固定于车载控制器的外壳上,第一射频公端接头和第二射频公端接
头分别位于外壳的两侧,第一射频公端接头的插接面朝向第一射频公端接头背离外壳的方
向,第二射频公端接头的插接面朝向第二射频公端接头背离外壳的方向。由此,当车载控制
器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检测时,可以直接将位于车载控制器内部且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插
接的射频母端接头从对应的射频公端接头上拔下来,连带转接线束以及电路板功能连接器
也可以从车载控制器中一起拆卸出来,以进行相应的故障排查工作,克服了需要使用扳手
将射频公端连接器从车载控制器的外壳板上卸下来的问题,简化了车载控制器的故障排查
过程,大大提高了车载控制器的故障排查效率。
[0086]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射频转接系统,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也具备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示例性
地,车辆可以为自动驾驶车辆。
[008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
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
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
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
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
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88] 以上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
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
被限制于本文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