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数控平旋盘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547867.0

文献号 : CN11284682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盛亚东韩海群李鑫

申请人 : 江苏恒力组合机床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NC数控平旋盘,包括:主轴,所述主轴表面设置有轴承、定位套筒,所述主轴与主轴电机相连接;过渡垫,所述过渡垫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左侧;刀盘体,所述刀盘体设置在所述过渡垫的左侧且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主轴电机带动主轴进行旋转运动,主轴通过过渡垫将旋转运动传递至刀盘体,实现工件固定的情况下,刀盘体进行旋转并对工件车削加工,稳定性好、结构紧凑、加工精度高、加工工序简单快速。

权利要求 :

1.NC数控平旋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轴(1),所述主轴(1)表面设置有轴承、定位套筒,所述主轴(1)与主轴电机相连接;

过渡垫(2),所述过渡垫(2)设置在所述主轴(1)的左侧;

刀盘体(3),所述刀盘体(3)设置在所述过渡垫(2)的左侧且与所述主轴(1)固定连接;

所述主轴(1)的右端还设置有防偏移装置(8),所述防偏移装置(8)包括底座(81)、定位件(82)、固定板(83)、固定筒(84);

所述底座(81)设置在所述主轴(1)的右端,所述定位件(82)设置在所述主轴(1)和所述底座(81)之间,所述固定板(8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81)的左侧,所述固定板(83)卡压在部分所述主轴(1)表面,所述固定板(83)与所述底座(81)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固定筒(84)设置在所述固定板(83)和所述主轴(1)的外侧表面;所述固定筒(84)包括第一固定筒(841)、第二固定筒(842)、填充物(843),所述第一固定筒(841)设置在所述固定板(83)和所述主轴(1)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筒(84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筒(841)的外侧,所述填充物(843)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筒(841)和所述第二固定筒(842)之间,所述填充物(843)的右端设置有压紧端,所述压紧端卡压在所述固定板(83)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筒(841)表面设置有多个卡孔(844),所述填充物(843)穿过所述卡孔(844)与所述第一固定筒(84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体(3)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滑轨(41)、滑板(42)、压板(43),所述滑轨(41)设置在所述刀盘体(3)的左侧,所述滑板(42)设置在所述滑轨(41)内侧,所述压板(4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压板(43)通过多个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41)的表面,所述滑板(42)设置在所述压板(43)的下方,所述滑板(42)表面设置有刀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体(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进给机构(5),所述驱动进给机构(5)包括同步带(51)、光栅尺(52)、丝杆(53)、第一同步带轮(54)、第二同步带轮(55)、减速机(56)、伺服电机(57);

所述伺服电机(57)设置在所述刀盘体(3)内部的右侧,所述减速机(56)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57)的上方,所述第一同步带轮(54)设置在所述减速机(56)的上方,所述第二同步带轮(55)设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54)的左侧且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54)平行,所述同步带(51)设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54)和所述第二同步带轮(55)的表面,所述丝杆(53)设置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55)的下方,所述光栅尺设置在所述丝杆(53)的左侧,所述滑板(42)与所述丝杆(5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2)底部还设置有球形卡脚(44)和连接机构(45),所述球形卡脚(44)的数量有两个,所述球形卡脚(44)设置在所述滑轨(41)内,所述连接机构(45)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杆(5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2)表面设置有换刀机构(6),所述刀具通过所述换刀机构(6)设置在所述滑板(42)表面,所述换刀机构(6)包括底盘(61)、刀具收纳口(62)、支座(63)、连接件(64)、驱动件(65);

所述驱动件(65)通过所述连接件(64)与所述滑板(4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65)底部与所述支座(6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65)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底盘(6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支座(63)的下端,所述刀具收纳口(62)设置在所述底盘(61)的下表面,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刀具收纳口(6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收纳口(62)的内壁还设置有刀具控制件,所述刀具通过所述刀具控制件设置在所述刀具收纳口(62)的内壁,所述刀具控制件与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体(3)的左侧还设置有冷却机构(7),所述冷却机构(7)包括冷却机构主体(71)、排出头(72),所述排出头(72)设置在所述冷却机构主体(71)的底部,所述冷却机构主体(71)的内部设置有内芯(73)、增压区(74)、连接管(75);所述内芯(73)设置在所述冷却机构主体(71)的内部中心,所述增压区(74)设置在所述内芯(73)两侧,所述连接管(75)的一端与冷却液箱相连接,所述连接管(75)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区(74)相连接,所述增压区(74)的底部与所述排出头(72)相连接,所述内芯(73)的底部设置与所述排出头(72)相接触;所述内芯(73)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排出头(72)内设置有流道,所述排出头(72)侧壁设置有多个排出口(76),所述排出口(76)与所述流道相连通,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所述排出头(72)的上方同时将所述流道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区(74)包括前增压区(741)和后增压区(742),所述前增压区(741)和所述后增压区(742)之间设置有凸缘,所述内芯(73)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通路(731)和第二通路(732),所述第一通路(731)的上端与所述前增压区(741)相连通,所述前增压区(741)设置在所述后增压区(742)的上方,所述前增压区(741)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管(75)相连通,所述第一通路(731)的下端与所述凸缘相密封,所述第二通路(73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731)的下方,所述第二通路(732)的上端与所述凸缘相密封,所述第二通路(732)的下端与所述后增压区(742)相连通,所述后增压区(742)与所述排出头(72)内的所述流道相隔离。

说明书 :

NC数控平旋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平旋盘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NC数控平旋盘。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大中型数控平旋盘传动原理通常如下:通过数控程序将镗杆的伸缩通过平旋盘内的精密机构转换为刀具的水平位移;刀具的轴向位移通过滑枕的移动或工作台
的移动来实现,蜗杆由电机带动,用于提供滑板进给动力;齿轮由铣轴带动,提供旋转体的
旋转动力;行星轮差动机构排除旋转运动对滑板进给的影响,实现滑板的正常进给;对工件
进行加工时,常采用的是工件自传,刀具不动,容易使工件发生偏移,精度降低。
[0003]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优良、精度较高、且适用于NC数控的平旋盘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4]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
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NC数控平旋盘,包括:
[0006] 主轴,所述主轴表面设置有轴承、定位套筒,所述主轴与主轴电机相连接;
[0007] 过渡垫,所述过渡垫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左侧;
[0008] 刀盘体,所述刀盘体设置在所述过渡垫的左侧且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刀盘体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轨、滑板、压板,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刀盘体的左侧,所述滑板设置在所述滑轨内侧,所述压板的数量为两
个,所述压板通过多个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的表面,所述滑板设置在所述压板的
下方,所述滑板表面设置有刀具。
[0010] 优选的,所述刀盘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进给机构,所述驱动进给机构包括同步带、光栅尺、丝杆、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减速机、伺服电机;
[0011] 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刀盘体内部的右侧,所述减速机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的上方,所述第一同步带轮设置在所述减速机的上方,所述第二同步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同
步带轮的左侧且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平行,所述同步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所述第
二同步带轮的表面,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的下方,所述光栅尺设置在所述丝
杠的左侧,所述滑板与所述丝杠固定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滑板底部还设置有球形卡脚和连接机构,所述球形卡脚的数量有两个,所述球形卡脚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杆相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滑板表面设置有换刀机构,所述刀具通过所述换刀机构设置在所述滑板表面,所述换刀机构包括底盘、刀具收纳口、支座、连接件、驱动件;
[0014] 所述支座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底部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底盘设置在所述驱动件的下端,所述刀具收
纳口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下表面,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刀具收纳口内。
[0015] 优选的,所述刀具收纳口的内壁还设置有刀具控制件,所述刀具通过所述刀具控制件设置在所述刀具收纳口的内壁,所述刀具控制件与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接。
[0016] 优选的,所述刀盘体的左侧还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机构主体、排出头,所述排出头设置在所述冷却机构主体的底部,所述冷却机构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
芯、增压区、连接管;所述内芯设置在所述冷却机构主体的内部中心,所述增压区设置在所
述内芯两侧,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冷却液箱相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区相
连接,所述增压区的底部与所述排出头相连接,所述内芯的底部设置与所述排出头相接触;
所述内芯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排出头内设置有流道,所述排出头侧壁设置有多个排
出口,所述排出口与所述流道相连通,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所述排出头的上方同时将所述流
道密封。
[0017] 优选的,所述增压区包括前增压区和后增压区,所述前增压区和所述后增压区之间设置有凸缘,所述内芯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上端与所
述前增压区相连通,所述前增压区设置在所述后增压区的上方,所述前增压区的上端与所
述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通路的下端与所述凸缘相密封,所述第二通路设置在所述第一
通路的下方,所述第二通路的上端与所述凸缘相密封,所述第二通路的下端与所述后增压
区相连通,所述后增压区与所述排出头内的所述流道相隔离。
[0018] 优选的,所述主轴的右端还设置有防偏移装置,所述防偏移装置包括底座、定位件、固定板、固定筒;
[0019] 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右端,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主轴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左侧,所述固定板卡压在部分所述主轴表面,
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固定筒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主轴的外侧
表面;所述固定筒包括第一固定筒、第二固定筒、填充物,所述第一固定筒设置在所述固定
板和所述主轴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外侧,所述填充物设
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筒和所述第二固定筒之间,所述填充物的右端设置有压紧端,所述压紧
端卡压在所述固定板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筒表面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填充物穿过所述
卡孔与所述第一固定筒相连接。
[0020] 优选的,所述主轴通过以下公式进行对主轴定位和误差的矫正:
[0021] 步骤1,主轴偏差可表示为:
[0022]
[0023] 要使偏差在圆心A内,应使得:
[0024]
[0025] 进而
[0026]
[0027] 其中: 为所产生的偏差坐标到主轴误差为零时圆心的距离,ΔS1为偏差坐标到圆周的距离,S为主轴半径,l为主轴与防偏移装置之间的间隙;
[0028] 步骤2,根据步骤1所提供的公式对主轴进行相应的定位和调整以消除偏差
[0029]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0] 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主轴电机带动主轴进行旋转运动,主轴通过过渡垫将旋转运动传递至刀盘体,实现工件固定的情况下,刀盘体进行旋转并对工件车削加工,稳
定性好、结构紧凑、体积小、加工精度高、加工工序简单快速。
[0031] 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3]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0036]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0037]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0038]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换刀机构立体图。
[0039]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冷却机构内芯置于最下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冷却机构内芯置于中间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防偏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固定筒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NC数控平旋盘的第一固定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5]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46] 如图1‑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NC数控平旋盘,包括:
[0047] 主轴1,所述主轴1表面设置有轴承、定位套筒,所述主轴1与主轴电机相连接;
[0048] 过渡垫2,所述过渡垫2设置在所述主轴1的左侧;
[0049] 刀盘体3,所述刀盘体3设置在所述过渡垫2的左侧且与所述主轴1固定连接。
[005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主轴电机带动主轴1进行旋转运动,主轴1通过过渡垫2与刀盘体3相连接,进而带动设置于过渡垫2左侧的刀盘
体3进行旋转运动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
[005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发明提供了NC数控平旋盘的具体结构,主轴电机带动主轴1进行旋转运动,主轴1通过过渡垫2将旋转运动传递至刀盘体
3,实现工件固定的情况下,刀盘体3进行旋转并对工件车削加工,稳定性好、结构紧凑、体积
小、加工精度高、加工工序简单快速。
[0052]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盘体3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滑轨41、滑板42、压板43,所述滑轨41设置在所述刀盘体3的左侧,所述滑板42
设置在所述滑轨41内侧,所述压板4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压板43通过多个螺钉分别固定连
接在所述滑轨41的表面,所述滑板42设置在所述压板43的下方,所述滑板42表面设置有刀
具。
[005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刀盘体3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4,刀具设置在滑板42的表面,滑板42设置在滑轨41内且沿滑轨41方向进行移
动,进而带动刀具沿滑轨41方向移动,使刀具实现在加工过程中沿直线方向上的进给运动,
压板43设置在所述滑轨41的上方,同时将滑板42卡压固定在滑轨41内,防止滑板42偏移或
脱落。
[005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移动机构4的具体结构,通过滑板42在滑轨41之间的滑动,进而带动刀具沿滑轨41进行直线方向上相对于
工件的进给运动,结构简单紧凑。
[0055] 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盘体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进给机构5,所述驱动进给机构5包括同步带51、光栅尺52、丝杆53、第一同步带轮54、第二同步带轮55、减
速机56、伺服电机57;
[0056] 所述伺服电机57设置在所述刀盘体3内部的右侧,所述减速机56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57的上方,所述第一同步带轮54设置在所述减速机56的上方,所述第二同步带轮55设
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54的左侧且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54平行,所述同步带51设置在所述
第一同步带轮54和所述第二同步带轮55的表面,所述丝杠53设置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55的
下方,所述光栅尺设置在所述丝杠53的左侧,所述滑板42与所述丝杠53固定连接。
[005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通过刀盘体3的内部设置的驱动进给机构5对滑板42进行驱动,进而带动刀具实现进给运动,驱动进给机构5工
作过程中,伺服电机57通过减速机56降低转速作用于第一同步带轮54上,进而带动第一同
步带轮54进行转动,第一同步带轮54转动通过同步带51进行带传动从而带动第二同步带轮
55同步进行旋转运动,第二同步带轮55与丝杆53相连接,通过丝杆53将第二同步带轮55的
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方向上的的进给运动,同时在光栅尺52的作用下,精准的实现与所需
进给量相符合的直线运动距离,从而带动滑板42表面固定的刀具进行直线方向上的进给运
动。
[0058]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驱动进给机构5的具体机构,通过减速机56将伺服电机57所提供的转速降低至第一同步带轮54所需的速
度,同时将运动传递给第一同步带轮54实现转动,第一同步带轮54通过同步带51带动第二
同步带轮55进行同步转动,通过丝杆53将第二同步带轮55的转动转换为直线方向上的进给
运动,进而丝杆53带动滑板42表面固定的刀具进行直线方向上的进给运动,实现对工件的
加工进给运动,光栅尺对丝杆53位移进行传感检测,同时控制进给位移,极大的提高了位移
精度,减小了误差。
[0059] 如图3、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板42底部还设置有球形卡脚44和连接机构45,所述球形卡脚44的数量有两个,所述球形卡脚44设置在所述滑轨41内,所述连接机构
45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杆53相连接。
[006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进给过程中,滑板42沿滑轨41直线运动带动刀具进给,进给过程中,滑板42底部设置有球形卡脚44,球形卡脚44沿滑轨
41内部进行滚动,进而带动滑板42实现在滑轨41内的运动,连接机构45将滑板42与丝杆53
相连接,丝杆53能够通过连接机构45实现对滑板42的进给距离精准的驱动和控制。
[006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球形卡脚44和连接机构45,通过球形卡脚44将滑板42与滑轨41之间的所产生的相对滑动运动转换为滚动
运动,极大的降低了滑板42与滑轨41所产生的摩擦力,同时减少了滑板42与滑轨41的磨损,
同时提高了运动的平稳性和精度,通过连接机构45快速高效的将滑板42与丝杆53相连接,
使滑板42能够在丝杆53的控制下进行精准的进给运动,提高工件品质,减少误差。
[0062]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板42表面设置有换刀机构6,所述刀具通过所述换刀机构6设置在所述滑板42表面,所述换刀机构6包括底盘61、刀具收纳口62、支座63、
连接件64、驱动件65;
[0063] 所述驱动件65通过所述连接件64与所述滑板4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65底部与所述支座6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65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底盘6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
述支座63的下端,所述刀具收纳口62设置在所述底盘61的下表面,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刀
具收纳口62内。
[006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可通过换刀机构6进行换刀,驱动件65通过连接件64与滑板42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带动驱动件65进行旋转,
刀具设置在刀具收纳口62内,驱动件65带动支座63进行转动,进而支座63带动底盘61将所
需刀具转动至指定的加工位置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加工。
[0065]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换刀机构6的具体结构,通过连接件64将滑板42与驱动件65固定连接,驱动件65带动底盘61旋转,快速有效
的实现刀具的替换,刀具收纳口62将多种刀具进行收纳,结构紧凑小巧、节约空间、更替速
度快、效率高。
[0066]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具收纳口62的内壁还设置有刀具控制件,所述刀具通过所述刀具控制件设置在所述刀具收纳口62的内壁,所述刀具控制件与第二驱动
电机相连接。
[006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刀具通过刀具控制件设置在所述刀具收纳口62的内壁,第二驱动电机控制刀具控制件向外进行转动至指定位
置,从而带动刀具转动实现从刀具收纳口62内的伸出;第二驱动电机控制刀具控制件向内
进行转动至指定位置,从而带动刀具转动实现将刀具收纳至刀具收纳口62内。
[0068]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刀具控制件、通过刀具控制件实现了刀具的伸出和收纳,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0069]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盘体3的左侧还设置有冷却机构7,所述冷却机构7包括冷却机构主体71、排出头72,所述排出头72设置在所述冷却机构主体71的底部,
所述冷却机构主体71的内部设置有内芯73、增压区74、连接管75;所述内芯73设置在所述冷
却机构主体71的内部中心,所述增压区74设置在所述内芯73两侧,所述连接管75的一端与
冷却液箱相连接,所述连接管75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区74相连接,所述增压区74的底部与
所述排出头72相连接,所述内芯73的底部设置与所述排出头72相接触;所述内芯73的底部
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排出头72内设置有流道,所述排出头72侧壁设置有多个排出口76,所述
排出口76与所述流道相连通,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所述排出头72的上方同时将所述流道密
封。
[007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冷却机构7同时排出冷却液对刀盘体3上的刀具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机构主体
71内的连接管75进入增压区74,内芯73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塞,当内芯73置于最下方时,密封
塞设置在所述排出头72的上方同时将所述流道密封,排出头72朝向刀具所在的方向,当内
芯73向上抽移时,密封塞向上脱离,增压区74的底部与排出头72内的流道相连通,从而冷却
液进入排出头72的流道内通过排出口76喷出至刀具表面。
[007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冷却机构7的具体结构,通过连接管75使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导通,进而快速的流经排出头72表面的排出
口76喷出至刀具表面,冷却均匀快速有效,增压区74在内芯73置于最下方时进行冷却液喷
出前的预增压,提高了冷却液排出速度、保证了排出流量、保证了对刀具的冷却效率。
[0072] 如图7、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区74包括前增压区741和后增压区742,所述前增压区741和所述后增压区742之间设置有凸缘,所述内芯73的侧表面设置有第
一通路731和第二通路732,所述第一通路731的上端与所述前增压区741相连通,所述前增
压区741设置在所述后增压区742的上方,所述前增压区741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管75相连通,
所述第一通路731的下端与所述凸缘相密封,所述第二通路73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731的
下方,所述第二通路732的上端与所述凸缘相密封,所述第二通路732的下端与所述后增压
区742相连通,所述后增压区742与所述排出头72内的所述流道相隔离。
[007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冷却机构7同时排出冷却液对刀盘体3上的刀具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机构主体
71内的连接管75先进入增压区74的前增压区741内,此时内芯73置于最下方,前增压区741
通过第一通路731将冷却液传送至后增压区742内,同时后增压区742与排出头72内的流道
相隔离;当内芯73上移至中间位置时,增压区742与排出头72内的流道导通,输送至后增压
区742内的冷却液传输至流道内通过排出口76喷出对刀具表面进行冷却,此时第一通路731
和第二通路732同时被凸缘密封;内芯73继续上移至上端位置时,第二通路732导通和排出
头72内的流道同时导通,冷却液继续从前增压区741输送至后增压区742进而穿过排出头72
内的流道从排出口76喷出对刀具表面进行冷却。
[007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增压区74和内芯73的具体结构,通过第一通路731将前增压区74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后增压区742内,便于
增压,当后增压区742与排出头72内的流道导通时,提高冷却液的喷射强度,使冷却液快速
喷出作用于刀具的表面,内芯73继续上移至上端位置时,第二通路732导通和排出头72内的
流道同时导通,冷却液通过第二通路732传输至排出头72内的流道,进而从排出口76喷出对
刀具表面进行冷却,使冷却机构7在第一通路731堵塞的情况下保证冷却液能够继续通过第
二通路732进行排出冷却,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
[0075] 如图9‑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轴1的右端还设置有防偏移装置8,所述防偏移装置8包括底座81、定位件82、固定板83、固定筒84;
[0076] 所述底座81设置在所述主轴1的右端,所述定位件82设置在所述主轴1和所述底座81之间,所述固定板8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81的左侧,所述固定板83卡压在部分
所述主轴1表面,所述固定板83与所述底座81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固定筒84设置在所述固
定板83和所述主轴1的外侧表面;所述固定筒84包括第一固定筒841、第二固定筒842、填充
物843,所述第一固定筒841设置在所述固定板83和所述主轴1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筒
84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筒841的外侧,所述填充物843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筒841和所述第
二固定筒842之间,所述填充物843的右端设置有压紧端,所述压紧端卡压在所述固定板83
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筒841表面设置有多个卡孔844,所述填充物843穿过所述卡孔844与
所述第一固定筒841相连接。
[007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主轴1通过防偏移装置8进行固定,主轴1的底部通过定位件82与底座81相配合,在定位件82的作用下进行初步
定位,同时固定板8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81的左侧,同时将主轴1下压从而与底座81初
步接合,同时固定板83外侧设置有固定筒84,固定筒84包括第一固定筒841、第二固定筒
842、填充物843,第一固定筒841与主轴1和固定板83相接合,保证主轴1与固定板83之间周
向的稳固,第二固定筒842设置在第一固定筒841的外侧,填充物843设置在第一固定筒841
和第二固定筒842之间,通过填充物843对主轴1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减少偏
移,同时第一固定筒841表面设置有多个卡孔844,填充物843穿过卡孔844与所述第一固定
筒841相连接,使第一固定筒841与填充物843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滑移,进而造成误差。
[0078]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防偏移装置8的具体结构,通过定位件82将主轴1与底座81进行初步的定位,保证精度,通过固定板83将主
轴1下压从而与底座81初步接合,通过固定筒84保证主轴1与固定板83之间周向的稳固,同
时填充物843对主轴1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减少偏移,第一固定筒841表面设
置有多个卡孔844,填充物843穿过卡孔844与所述第一固定筒841相连接,使第一固定筒841
与填充物843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滑移,进而造成误差,结构稳固,提高了主轴在旋转过程中
的精度,进而保证了加工的精度。
[0079] 如图1、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轴1通过以下公式进行对主轴1定位和误差的矫正:
[0080] 步骤1,主轴1偏差可表示为:
[0081]
[0082] 要使偏差在圆心A内,应使得:
[0083]
[0084] 进而
[0085]
[0086] 其中: 为所产生的偏差坐标到主轴1误差为零时圆心的距离,ΔS1为偏差坐标到圆周的距离,S为主轴半径,l为主轴1与防偏移装置8之间的间隙;
[0087] 步骤2,根据步骤1所提供的公式对主轴1进行相应的定位和调整以消除偏差。
[008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主轴1通过步骤1所提供的公式对主轴的偏差进行计算,进而进行相应的定位和调整以消除偏差,保
证了主轴的旋转精度,减小离心力,进而保证了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精度,同时提
高了主轴的工作寿命。
[008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
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9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91]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