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治具和具有其的贴合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240751.0

文献号 : CN11287412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邓佳梁海涛王家林范荣坤王鹏秦朝学党志伟任薪宇

申请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合治具和具有其的贴合装置,贴合治具用于固定柔性面板,柔性面板的一侧边缘包括边沿部和边角部,两个边角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边沿形成为曲线,贴合治具包括治具主体和第二仿形座,治具主体包括第一仿形座,第一仿形座具有第一仿形部,第一仿形部适于支承边沿部,第二仿形座设在第一仿形座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端,第二仿形座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适于与边角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等,第二仿形座具有第二仿形部,第二仿形部适于支承边角部,在第二方向上,第二仿形部沿朝向远离贴合治具中心的方向延伸至超出第一仿形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根据本发明的贴合治具,可以减少贴合工艺中气泡的产生,提升产品贴合良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用于固定柔性面板,所述柔性面板的一侧边缘包括边沿部和边角部,所述边沿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边角部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边沿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两个所述边角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边沿形成为曲线,所述贴合治具包括: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第一仿形座,所述第一仿形座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边缘具有第一仿形部,所述第一仿形部适于支承所述边沿部;

第二仿形座,所述第二仿形座设在所述第一仿形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仿形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适于与所述边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仿形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边缘具有第二仿形部,所述第二仿形部适于支承所述边角部,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仿形部沿朝向远离所述贴合治具中心的方向延伸至超出所述第一仿形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治具主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调节所述第二仿形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仿形部的长度,所述治具主体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一仿形座和所述第二仿形座均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包括底座部和支承部,所述底座部支撑在所述第一仿形座和所述第二仿形座的底部,所述支承部设在所述底座部上侧,且适于支承所述柔性面板;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第一仿形座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配合,或者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底座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配合,或者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第一仿形座和所述底座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调节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支承部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在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支承部间隔设置时,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支承部之间设有止抵件,所述止抵件分别与所述第二仿形座和所述支承部止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仿形座,其中,所述第一仿形座为一个;或者,

所述第一仿形座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关于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分别对称,所述第一中心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中心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部的边沿形成为弧线,所述边角部对应的直角部的面积为S1,所述边角部的面积为S2,所述第二仿形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仿形部的长度为L,所述第二仿形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H,则S1‑S2=L*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抵件为硅钢件,所述硅钢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硅钢片,在所述硅钢片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硅钢片沿所述第二方向层叠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面板适于与曲面盖板上下贴合,所述曲面盖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对应外边沿处的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θ,所述θ满足:150°≤θ<180°,其中所述θ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下侧且位于所述切线的远离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

7.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治具,所述第一治具用于固定曲面盖板;

第二治具,所述第二治具为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所述第二治具与所述第一治具相对设置,且用于固定柔性面板,所述柔性面板适于与所述曲面盖板贴合。

说明书 :

贴合治具和具有其的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曲面贴合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贴合治具和具有其的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在CG贴合(盖板贴合)工艺中,柔性面板与曲面盖板之间贴合效果欠佳,易产生贴合气泡,导致产品良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可以减少贴合工艺中气泡的产生,提升产品贴合良率。
[0004]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贴合治具的贴合装置。
[0005]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用于固定柔性面板,所述柔性面板的一侧边缘包括边沿部和边角部,所述边沿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边角部为两个且分
别设在所述边沿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两个所述边角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边沿形成为曲
线,所述贴合治具包括: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第一仿形座,
所述第一仿形座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边缘具有第一仿形部,所述第一仿形部适于支承所述
边沿部;第二仿形座,所述第二仿形座设在所述第一仿形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端,
所述第二仿形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适于与所述边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
等,所述第二仿形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边缘具有第二仿形部,所述第二仿形部适于
支承所述边角部,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仿形部沿朝向远离所述贴合治具中心的方向延
伸至超出所述第一仿形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06] 根据本发明的贴合治具,通过设置第二仿形部在第二方向上朝向远离贴合治具中心的方向延伸至超出第一仿形部,使得第二仿形部可以改善边角部在贴合过程中的应力分
布,使得边角部的边沿的应力分布较为均衡,有效减少了柔性面板在贴合过程中气泡的产
生,提升了产品贴合良率。
[000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仿形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仿形座,其中,所述第一仿形座为一个;或者,所述第一仿形座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
布置。
[00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治具关于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分别对称,所述第一中心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中心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治具主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调节所述第二仿形部所述第二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仿形部的长度。
[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角部的边沿形成为弧线,所述边角部对应的直角部的面积为S1,所述边角部的面积为S2,所述第二仿形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仿形部
长度为L,所述第二仿形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H,则S1‑S2=L*H。
[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治具主体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一仿形座和所述第二仿形座均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包括底座部和支承部,所述底座部支撑在所述第一仿形座
和所述第二仿形座的底部,所述支承部设在所述底座部上侧,且适于支承所述柔性面板。
[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第一仿形座和/或所述底座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调节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支承部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在所述第二
仿形座与所述支承部间隔设置时,所述第二仿形座与所述支承部之间设有止抵件,所述止
抵件分别与所述第二仿形座和所述支承部止抵。
[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抵件为硅钢件,所述硅钢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硅钢片,在所述硅钢片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硅钢片沿所述第二方向层叠设置。
[00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面板适于与曲面盖板上下贴合,所述曲面盖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对应外边沿处的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θ,所述θ满足:150°≤θ<180°,
其中所述θ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下侧且位于所述切线的远离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
[0015]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贴合装置,包括:第一治具,所述第一治具用于固定曲面盖板;第二治具,所述第二治具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的贴合治具,所述第二治具与所述
第一治具相对设置,且用于固定柔性面板,所述柔性面板适于与所述曲面盖板贴合。
[0016] 根据本发明的贴合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贴合治具,有利于提升产品贴合良率。
[0017]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贴合治具的示意图;
[0020] 图2是与图1中所示的贴合治具适配的一个柔性面板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S2;
[0021]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贴合治具的另一个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
[0023] 柔性面板101、边沿部1011、边角部1012、弯折线R、
[0024] 贴合治具100、
[0025] 治具主体1、
[0026] 第一仿形座11、第一仿形部111、
[0027] 基座12、底座部121、支承部122、
[0028] 第二仿形座2、第二仿形部21、
[0029] 止抵件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1]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
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
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
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32]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贴合治具100。其中,贴合治具100可以用于CG贴合工艺中,在CG贴合工艺中,贴合治具100可以用于固定柔性面板101。则
可以理解的是,在CG贴合工艺中,将柔性面板101和曲面盖板上下贴合时,贴合治具100可以
作为下治具使用。
[0033] 如图2所示,柔性面板101的一侧边缘包括边沿部1011和边角部1012,边沿部1011沿第一方向(例如,图1中的AA’方向)延伸,边角部1012为两个,且两个边角部1012分别设在
边沿部10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则边沿部10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设有一个边角部
1012,边沿部1011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设有另一个边角部1012。其中,边缘部两端的两个
边角部1012中的至少一个的边沿形成为曲线,则上述两个边角部1012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
非直角部。“直角部”可以理解为边沿为两条垂直线段的边角部1012。
[0034] 如图1和图3所示,贴合治具100包括治具主体1,治具主体1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治具主体1包括第一仿形座11,第一仿形座11在第二方向(例如,图1中的BB’方向)上的一侧边
缘具有第一仿形部111,第一仿形部111适于支承边沿部1011,则在CG贴合工艺中,第一仿形
部111用于实现边沿部1011的贴合。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0035] 贴合治具100还包括第二仿形座2,第二仿形座2设在第一仿形座11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端,则第一仿形座11在第一方向上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二仿形座2、或者第一仿形座
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仿形座2。其中,第二仿形座2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边
缘具有第二仿形部21,第二仿形部21适于支承边角部1012,则在CG贴合工艺中,第二仿形部
21用于实现边角部1012的贴合,而且第二仿形座2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适于与边角部1012
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等,则第二仿形部21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与边角部1012在第一方向
上的角度相等,以便保证第二仿形部21更好地满足边角部1012的贴合需求,且第二仿形部
21不会影响边沿部1011的贴合。
[0036] 本申请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当柔性面板101的边角部1012形成为直角部时,在CG贴合工艺中,边角部1012处的没有产生气泡,而当柔性面板101的边角部1012形成为非直角
部时,边角部1012的外边沿沿曲线延伸,使得边角部1012的外边沿上任意位置在CG贴合工
艺中的弯折半径与边角部1012的外边沿上其余位置的弯折半径不尽相同,弯折半径越小,
则弯折应力越大,导致贴合仿形不到位,从而产生开口气泡。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边角部
1012的外边沿形成为弧线,在弧线上任取三个点O1、O2、O3,在贴合工艺中,上述三个点处的
弯折应力均不相同,点O1处的弯折半径R1>点O2处的弯折半径R2>点O3处的弯折半径R3,
点O1处的弯折应力F1<点O2处的弯折应力F2<点O3处的弯折应力F3,则点O1处相对于其他
两个点更易产生开口气泡。当然,边角部1012的边沿还可以形成为其他曲线结构,而不限于
弧线。
[0037] 由此可见,柔性面板101具有弯折线R,如果边角部1012的边沿具有起点P和终点Q,终点Q与边沿部1011相连,则起点P处相对其他位置更易产生开口气泡。
[0038] 基于上述分析,本申请通过在第二方向上,第二仿形部21沿朝向远离贴合治具100中心的方向延伸至超出第一仿形部111,则第二仿形部21和第一仿形部111位于贴合治具
100的同侧,且在第二方向上,第二仿形部21与贴合治具10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仿
形部111与贴合治具10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换言之,在第二方向上,第二仿形部21的远离贴
合治具100中心的一端的端面位于第一仿形部111的远离贴合治具100中心的一端的端面的
外侧,则在贴合过程中,第二仿形部21可以更好地支承边角部1012,尤其是支撑边角部1012
边沿的起点位置,从而可以改善边角部1012的应力分布,使得边角部1012的边沿的应力分
布较为均衡,减小边角部1012边沿的应力的差异化,从而有效减小开口气泡(或者说贴合气
泡)的产生,避免因产生气泡造成产品不良,进而提升了产品贴合良率。
[0039] 其中,方向“外”可以理解为在第二方向上、远离贴合治具100中心的方向。
[0040]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治具100,通过设置第二仿形部21在第二方向上朝向远离贴合治具100中心的方向延伸至超出第一仿形部111,使得第二仿形部21可以改善边
角部1012在贴合过程中的应力分布,使得边角部1012的边沿的应力分布较为均衡,有效减
少了柔性面板101在贴合过程中气泡的产生,提升了产品贴合良率。
[0041] 此外,本申请发明人对本申请和其他方案进行了对比验证,其他方案为:在第二方向上,第二仿形部沿朝向远离贴合治具中心的方向延伸至与第一仿形部齐平,使得第二仿
形部的远离贴合治具中心的一端的端面与第一仿形部的远离贴合治具中心的一端的端面
齐平;当边角部1012的边沿形成为曲线时,采用其他方案的贴合治具贴合,边角部1012的气
泡不良比例达到了60%,而采用本申请的贴合治具100贴合,边角部1012的气泡不良比例下
降为8%,效果显著。
[00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仿形座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仿形座2,则当边沿部10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边角部1012的边沿均形成为曲线时,贴
合治具100可以用于上述柔性面板101与对应曲面盖板的贴合,使得贴合治具100具有良好
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0043]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边沿部1011在第一方向上的其中一端的边角部1012的边沿形成为曲线时,贴合治具100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第一仿形座11在第一方向上的其中一端
设有第二仿形座2。由此,贴合治具100结构设计灵活,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0044] 例如,当第一仿形座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仿形座2时,第一仿形座11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在图1和图3的示例中,两个第一仿形座11沿第二方向并排布置,第二
仿形座2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二仿形座2分别设在其中一个第一仿形座11的两端,其余两个
第二仿形座2分别设在另一个第一仿形座11的两端,位于两个第一仿形座11的同侧的两个
第二仿形座2可以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则位于两个第一仿形座11的同侧的两个第二仿形
座2可以在第一方向上齐平设置,从而使得四个第二仿形座2更好地支承柔性面板101的四
个边角部1012,此时四个边角部1012的边沿均形成为曲线,进而贴合治具100可以更好地适
配柔性面板101。
[004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贴合治具100关于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分别对称,第一中心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中心线沿第二方向延伸,而柔性面板101一般形
成为轴对称结构,则贴合治具100可以更好地适配柔性面板101。
[0046] 可以理解的是,贴合治具100关于第一中心线对称,则每个第二仿形座2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边缘也具有第二仿形部21,或者每个第二仿形座2均对应有与其关于第一中
心线对称的另一个第二仿形座2,例如当第一仿形座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
仿形座2时,第二仿形座2可以为四个,位于第一仿形座11在第一方向上的同侧的两个第二
仿形座2可以关于第一中心线对称布置。此外,贴合治具100关于第一中心线对称,则第一仿
形座11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边缘也具有第一仿形部111,或者第一仿形座11可以为两个
且两个第一仿形座11关于第一中心线对称布置。
[0047] 同样,贴合治具100关于第二中心线对称,则每个第一仿形座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仿形座2,此时第一仿形座11可以为一个或两个。
[004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仿形座2与治具主体1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调节第二仿形部21在第二方向上超出第一仿形部111的长度,从而使得贴合治具100
可以适用于不同贴合需求的柔性面板101,提升了贴合治具100的适用性。
[0049]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仿形座2可以通过滑移组件实现相对治具主体1的移动,此时第二仿形座2可以通过滑移组件自身来实现相对治具主体1的锁定,或者第二仿形座2可以
通过另外设置的锁固件例如螺栓等来实现相对治具主体1的锁定。其中,滑移组件的结构不
作具体限制,只需实现第二仿形座2与治具主体1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即可。
[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边角部1012的边沿形成为弧线,边角部1012对应的直角部的面积为S1,边角部1012的面积为S2,第二仿形部21在第二方向上超出第一仿
形部111的长度为L,第二仿形座2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H,则S1‑S2=L*H。由此,有利于进
一步改善边角部1012边沿的应力分布,使得贴合治具100与柔性面板101更加适配,有效减
少贴合气泡的产生,
[0051] 需要说明的是,“边角部1012对应的直角部”可以是在边角部1012的基础上,分别在边角部1012边沿弧线两端点处作切线,两条切线垂直且相交于边角部1012外的一点,取
两条切线的交点与弧线端点之间的线段,以上述两条线段作为边沿而形成与原边角部1012
对应的直角部。
[0052]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仿形座2于治具主体1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时,则第二仿形部21在第二方向上超出第一仿形部111的长度L可调,从而可以在调试过程中,灵活调整长
度L,使得贴合治具100可以适用于不同贴合需求的柔性面板101,提升了贴合治具100的实
用性和兼容性,避免贴合治具100的重复加工。
[0053] 此外,由于产品和/或贴合治具100、以及对于面积差值S1‑S2的计算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则第二仿形座2在第二方向上超出第一仿形座11的长度L可以根据实际贴合需要具体
调整。
[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治具主体1还包括基座12,第一仿形座11和第二仿形座2均安装在基座12上,则便于使得治具主体1和第二仿形座2构成一个整体,方便了
贴合治具100的移动等,且基座12可以对第一仿形座11和第二仿形座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
用,保证贴合治具100的承载能力。
[0055] 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基座12包括底座部121和支承部122,底座部121支撑在第一仿形座11和第二仿形座2的底部,支承部122设在底座部121上侧,且支承部122适于支承
柔性面板101,保证贴合治具100可靠支承柔性面板101。
[0056]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仿形座2在第二方向上相对治具主体1可移动时,由于支承部122支承柔性面板101,则不会因为第二仿形座2的移动导致贴合治具100对柔性面板101
的支承效果变差。
[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仿形座2与第一仿形座11和/或底座部121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调节第二仿形座2与支承部122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则第二仿形
座2可以与第一仿形座11滑动配合,或者第二仿形座2与底座部121滑动配合,或者第二仿形
座2与第一仿形座11和底座部121分别滑动配合,使得贴合治具100可以适用于不同贴合需
求的柔性面板101,避免了贴合治具100的重复加工。
[0058] 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二仿形座2与支承部122间隔设置时,即第二仿形座2移动至与支承部122间隔设置的位置,第二仿形座2与支承部122之间设有止抵件3,止抵件3
分别与第二仿形座2和支承部122止抵;由于在贴合过程中,第二仿形座2会受到压力作用,
使得第二仿形座2具有靠近支承部122移动的趋势,而止抵件3止抵在第二仿形座2和支承部
122之间,可以限制第二仿形座2朝向靠近支承部122的方向移动,保证第二仿形座2限位可
靠。
[0059] 可以理解的是,止抵件3还可以减小第二仿形座2与治具主体1之间的锁固力。
[0060] 可选地,止抵件3为硅钢件,以便保证止抵件3的使用可靠性。其中,硅钢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硅钢片,则硅钢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硅钢片为多个时,多个硅钢片沿第二方
向层叠设置,便于灵活调节硅钢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厚度,使得硅钢件灵活止抵在第二仿形
座2和支承部122之间。其中,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61] 可以理解的是,当硅钢件包括一个硅钢片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硅钢片来实现硅钢件在第二方向上厚度的调整。
[0062] 可选地,硅钢片的厚度为0.1mm,则在保证柔性面板101贴合需求的前提下,便于保证硅钢件在第二方向上厚度的调节精度。
[0063] 当然,在第二仿形座2与支承部122间隔设置时,第二仿形座2与支承部122之间还可以不设置止抵件3,只需保证第二仿形座2可以稳定限定在所需位置即可。
[0064]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面板101适于与曲面盖板上下贴合,例如贴合过程中,柔性面板101可以位于曲面盖板的下方,使得柔性面板101和曲面盖板沿上下方向贴合;曲面盖
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对应外边沿处的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θ,θ满足150°≤θ≤180°,其
中,θ位于水平线的下侧,且θ位于切线的远离曲面盖板的一侧,则贴合治具100可以适用于
大角度贴合工艺,而由于大角度贴合工艺中,柔性面板101边角处易产生气泡,本申请中的
贴合治具100可以有效减少贴合气泡的产生,避免因产生贴合气泡易造成产品不良,提升了
贴合良率。
[0065]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贴合装置,包括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第一治具用于固定曲面盖板,第二治具与第一治具相对设置,且第二治具用于固定柔性面板101,柔性
面板101适于与曲面盖板贴合,从而实现CG贴合工艺。其中,第二治具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
一方面实施例的贴合治具100。
[006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贴合治具100,有利于提升产品贴合良率。
[006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68] 下面参考图1‑图3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治具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发明的具体限制。
[0069] 如图2所示,柔性面板101大致形成为方形结构,柔性面板10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分别包括边沿部1011和边角部1012,边沿部1011沿第一方向延伸,每个边沿部1011在
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边角部1012,每个边角部1012的边沿形成为弧线。其中,第
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0070] 如图1和图3所示,贴合治具100关于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分别对称,第一中心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中心线沿第二方向延伸;贴合治具100包括治具主体1、第二仿形座
2和止抵件3,治具主体1包括第一仿形座11和基座12,第一仿形座11和第二仿形座2均安装
在基座12上,基座12包括底座部121和支承部122,底座部121支撑在第一仿形座11和第二仿
形座2的底部,支承部122设在底座部121中部的上侧,支承部12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
设有一个第一仿形座11,每个第一仿形座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仿形座
2。
[0071] 其中,第一仿形座11的上表面、第二仿形座2的上表面和支承部122的上表面齐平设置,以实现对柔性面板101的支承,每个第一仿形座11在第二方向上的远离支承部122的
一侧边缘具有第一仿形部111,第一仿形部111用于支承边沿部1011,每个第二仿形座2在第
二方向上的远离支承部122的一侧边缘具有第二仿形部21,第二仿形部21用于支承边角部
1012。
[0072]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二方向上,第二仿形部21沿朝向远离贴合治具100中心的方向延伸至超出第一仿形部111,第二仿形座2与治具主体1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调节第二
仿形部21在第二方向上超出第一仿形部111的长度。止抵件3止抵在第二仿形座2和支承部
122之间,止抵件3为硅钢件。
[0073]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治具100,可以适用于大角度贴合工艺,可以减少贴合气泡的产生,提升产品贴合良率,同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兼容性,消除了因贴合治具
100加工误差和计算误差等导致的贴合治具100返修风险。
[007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
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
者更多个该特征。
[007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7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
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