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轴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106576.6

文献号 : CN11287944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何庆桥彭玉香彭小庆程天贵徐兵

申请人 : 济南昊特工贸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轴结构,涉及连轴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呈同轴设置,第一转轴上同轴设置有第一抱紧机构,第一抱紧机构与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套筒,第一抱紧机构的一端压紧在第一转轴的外周面上,第一抱紧机构的另一端压紧在套筒的内周面上,套筒同轴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或套筒与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抱紧机构,第二抱紧机构的一端压紧在第二转轴的外周面上,第二抱紧机构的另一端压紧在套筒的内周面上。本申请能够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便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传动精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连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所述第一转轴(100)与所述第二转轴(200)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100)上同轴设置有第一抱紧机构(300),所述第一抱紧机构(300)与所述第二转轴(200)之间设置有套筒(400),所述第一抱紧机构(300)的一端压紧在所述第一转轴(100)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抱紧机构(300)的另一端压紧在所述套筒(400)的内周面上,所述套筒(400)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200)上,或所述套筒(400)与所述第二转轴(200)之间设置有第二抱紧机构(600),所述第二抱紧机构(600)的一端压紧在所述第二转轴(200)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抱紧机构(600)的另一端压紧在所述套筒(400)的内周面上;所述第一抱紧机构(300)与所述第二抱紧机构(600)均包括内抱紧环(310)、外抱紧环(320)以及压迫所述内抱紧环(310)、外抱紧环(320)变形的压紧组件(500),所述外抱紧环(320)套设在所述内抱紧环(310)外,所述压紧组件(500)设置在所述内抱紧环(310)与所述外抱紧环(320)之间,所述第一抱紧机构(300)上的所述内抱紧环(310)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100)上,所述第一抱紧机构(300)上的所述外抱紧环(320)穿设在所述套筒(400)内,所述第二抱紧机构(600)上的所述内抱紧环(310)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200)上,所述第二抱紧机构(600)上的所述外抱紧环(320)穿设在所述套筒(400)内;所述压紧组件(500)包括第一压紧环(510)、第二压紧环(520)与压紧螺栓(530),所述第一压紧环(510)与所述第二压紧环(520)分别设置在所述内抱紧环(310)轴向的两端,所述内抱紧环(310)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导向面(311),所述外抱紧环(320)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第二导向面(321),所述第一压紧环(510)或所述第二压紧环(520)上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第三导向面(521),所述第一压紧环(510)或所述第二压紧环(520)上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四导向面(522);所述第一导向面(311)与所述第三导向面(521)抵接,所述第二导向面(321)与所述第四导向面(522)抵接,所述压紧螺栓(530)穿过所述第一压紧环(510)后与所述第二压紧环(520)螺纹连接,或所述压紧螺栓(530)穿过所述第二压紧环(520)后与所述第一压紧环(510)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抱紧环(310)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五导向面(312),所述外抱紧环(320)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第六导向面(322),所述第一压紧环(510)或所述第二压紧环(520)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第七导向面(511),所述第一压紧环(510)或所述第二压紧环(520)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八导向面(512),所述第五导向面(312)与所述第七导向面(511)抵接,所述第六导向面(322)与所述第八导向面(51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紧机构(300)上的所述第一压紧环(510)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紧环(520)远离所述第二转轴(200)的一侧,所述第二抱紧机构(600)上的所述第一压紧环(510)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紧环(520)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00)的一侧,所述压紧螺栓(530)穿过所述第一压紧环(510)后与所述第二压紧环(520)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311)设置在内抱紧环(310)远离所述第一压紧环(510)的一端面上,所述第二导向面(321)设置在外抱紧环(320)远离所述第一压紧环(510)的导向面上,所述第一导向面(311)与所述内抱紧环(310)轴心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五导向面(312)与所述内抱紧环(310)轴心之间的夹角;

所述第二导向面(321)与所述外抱紧环(320)轴心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六导向面(322)与所述外抱紧环(320)轴心之间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连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抱紧环(310)与所述外抱紧环(320)上均开设有收缩槽(900)。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连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0)包括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所述第一法兰(410)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抱紧机构(300)的外抱紧环(320)上,所述第二法兰(420)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抱紧机构(600)的外抱紧环(320)上,所述第一法兰(410)与所述第二法兰(42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0)还包括锥型螺栓,所述第一法兰(410)与所述第二法兰(420)上开设有锥形螺栓孔(440),所述锥形螺栓(430)与第一法兰(410)、第二法兰(420)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410)与所述第二法兰(420)在轴向上互相抵接。

说明书 :

一种连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连轴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0003] 参照图1,目前,在轴与轴之间需要精密传动时,必须采用刚性传动,而使用刚性传动时,轴与轴之间的大多使用键块800连接。在使用键块800连接时,第一转轴100上开设有第一键槽110,第二转轴200上开设有第二键槽220,键块800同时卡接在第一键槽110与第二键槽220中,第一转轴100上与第二转轴200上均套设有连接套700,连接套700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第三键槽710,键块800还卡接在第三键槽710中。如此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便可实现同轴同步转动。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如果使用键块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当第一转轴在正转与反转之间不断切换时,键块便会逐渐碰撞第一键槽与第二键槽的侧壁,使得键块发生变形,长时间使用后,由于键块无法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抵紧,在驱动电机切换转动方向时,第二转轴的转动便会出现迟滞现象,进而降低了轴与轴之间的传动精度。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提高轴与轴之间的传动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连轴结构。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连轴结构,包括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上同轴设置有第一抱紧机构,所述第一抱紧机构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一抱紧机构的一端压紧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抱紧机构的另一端压紧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上,所述套筒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或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抱紧机构,所述第二抱紧机构的一端压紧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抱紧机构的另一端压紧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上。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轴通过第一抱紧机构连接在转轴上,第一抱紧机构的一端压紧在第一转轴的外周面上,第一抱紧机构的另一端压紧在套筒的内周面上,使得第一转轴与套筒之间便不易发生相对转动;套筒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或者套筒通过第二抱紧机构连接在第二转轴上,使得套筒与第二转轴轴肩也不易发生相对转动,如此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便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传动精度。
[0009] 可选的,所述第一抱紧机构与所述第二抱紧机构均包括内抱紧环、外抱紧环以及压迫所述内抱紧环、外抱紧环变形的压紧组件,所述外抱紧环套设在所述内抱紧环外,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内抱紧环与所述外抱紧环之间,所述第一抱紧机构上的所述内抱紧环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抱紧机构上的所述外抱紧环穿设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二抱紧机构上的所述内抱紧环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抱紧机构上的所述外抱紧环穿设在所述套筒内。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组件压迫内抱紧环与外抱紧环发生变形,进而使第一抱紧机构上的内抱紧环的内周面压紧在第一转轴的外周面上,使第一抱紧机构上的外抱紧环的外周面压紧在套筒的内周面上;第二抱紧机构上的内抱紧环的内周面压紧在第二转轴的外周面上,使第二抱紧机构上的外抱紧环的外周面压紧在套筒的内周面上;如此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便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传动精度。
[0011] 可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环、第二压紧环与压紧螺栓,所述第一压紧环与所述第二压紧环分别设置在所述内抱紧环轴向的两端,所述内抱紧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外抱紧环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压紧环或所述第二压紧环上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第三导向面,所述第一压紧环或所述第二压紧环上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四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三导向面抵接,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四导向面抵接,所述压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压紧环后与所述第二压紧环螺纹连接,或所述压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压紧环后与所述第一压紧环螺纹连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拧紧压紧螺栓使,第一压紧环与第二压紧环便会互相靠近,此时在第一导向面与第三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内抱紧环便会逐渐收缩,进而使内抱紧环的内周面逐渐压紧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外周面上;在第二导向面与第四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外抱紧环便会逐渐扩张,进而使外抱紧环的外周面逐渐压紧在套筒的内周面上;如此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便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传动精度;而且当第二转轴扭矩过载时,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便可发生相对转动,降低了驱动件被烧毁的概率。
[0013] 可选的,所述内抱紧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五导向面,所述外抱紧环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第六导向面,所述第一压紧环或所述第二压紧环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第七导向面,所述第一压紧环或所述第二压紧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八导向面,所述第五导向面与所述第七导向面抵接,所述第六导向面与所述第八导向面抵接。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紧环与第二压紧环同时对内抱紧环进行压紧,如此可使内抱紧环的内周面均压紧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外周面上,将内抱紧环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之间的线接触改为面接触,降低了内抱紧环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发生相对转动的概率;第一压紧环与第二压紧环同时对外抱紧环进行压紧,如此可使外抱紧环的外周面均压紧在套筒的内周面上,将外抱紧环与套筒之间的线接触改为面接触,降低了外抱紧环与套筒发生相对转动的概率。
[0015] 可选的,所述第一抱紧机构上的所述第一压紧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紧环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二抱紧机构上的所述第一压紧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紧环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压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压紧环后与所述第二压紧环螺纹连接。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第一抱紧机构与第二抱紧机构时,压紧螺栓的螺栓头位于套筒的外侧,如此便于操作人员使用扳手掰动压紧螺栓。
[0017]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面设置在内抱紧环远离所述第一压紧环的一端面上,所述第二导向面设置在外抱紧环远离所述第一压紧环的导向面上,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内抱紧环轴心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五导向面与所述内抱紧环轴心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外抱紧环轴心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六导向面与所述外抱紧环轴心之间的夹角。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抱紧环远离第一压紧环的一端的压力大于靠近第一压紧环一端的压力,外抱紧环远离第一压紧环的一端的压力大于靠近第一压紧环一端的压力,如此套筒的切应变量便可以减小,进而提高了套筒的寿命,同时提高了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传动精度。
[0019] 可选的,所述内抱紧环与所述外抱紧环上均开设有收缩槽。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紧环与第二压紧环压迫内抱紧环与外抱紧环时,内抱紧环与外抱紧环更加容易产生形变,进而使内抱紧环的内周面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贴合的更加紧密,使外抱紧环的外周面与套筒的内周面贴合的更加紧密,降低了内抱紧环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发生相对转动、外抱紧环与套筒发生相对转动的概率。
[0021] 可选的,所述套筒包括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抱紧机构的外抱紧环上,所述第二法兰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抱紧机构的外抱紧环上,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直径相差较大时,可使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组成一个套筒,如此便可实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传动。
[0023] 可选的,所述套筒还包括锥型螺栓,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上开设有锥形螺栓孔,所述锥形螺栓与第一法兰、第二法兰螺纹连接。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型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上后,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在周向上便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传动精度;而且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可以拆卸,便于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多次使用。
[0025] 可选的,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在轴向上互相抵接。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锥形螺栓将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固定连接在一起后,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不易相对滑移,进而降低了锥形螺栓与第一法兰或第二法兰脱开的概率,提高了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0027]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 1.通过第一抱紧机构、套筒与第二抱紧机构的设置,能够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便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传动精度。
[0029] 2.通过收缩槽的设置,能够使内抱紧环的内周面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贴合的更加紧密,使外抱紧环的外周面与套筒的内周面贴合的更加紧密,降低了内抱紧环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发生相对转动、外抱紧环与套筒发生相对转动的概率。
[0030] 3.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设置,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直径相差较大时,可使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组成一个套筒,如此便可实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传动。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相关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32]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剖视爆炸示意图;
[0034]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5]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剖视爆炸示意图;
[0037]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剖视爆炸示意图。
[0039] 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转轴;110、第一键槽;200、第二转轴;210、卡槽;220、第二键槽;300、第一抱紧机构;310、内抱紧环;311、第一导向面;312、第五导向面;320、外抱紧环;321、第二导向面;322、第六导向面;400、套筒;410、第一法兰;420、第二法兰;430、锥形螺栓;440、锥形螺栓孔;500、压紧组件;510、第一压紧环;511、第七导向面;512、第八导向面;520、第二压紧环;521、第三导向面;522、第四导向面;530、压紧螺栓;600、第二抱紧机构;700、连接套;710、第三键槽;800、键块;900、收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结合附图2‑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1] 实施例1:
[004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连轴结构。参照图2,连轴结构包括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呈同轴设置,且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的直径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00的直径大于第一转轴100的直径。第一转轴100靠近第二转轴2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抱紧机构300,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通过第一抱紧机构300锁紧在一起。
[0043] 参照图2及图3,第二转轴200靠近第一转轴100的一端同轴开设有卡槽210,使得第二转轴200靠近第一转轴100的一端形成套筒400。第一抱紧机构300包括用于抱紧在第一转轴100上的内抱紧环310、用于压紧在套筒400内周面上的外抱紧环320以及用于压迫内抱紧环310、外抱紧环320的压紧组件500。内抱紧环310套设在第一转轴100上,外抱紧环320套设在内抱紧环310上,压紧组件500设置在内抱紧环310与外抱紧环320之间。
[0044] 参照图3,压紧组件500包括第一压紧环510、第二压紧环520已经带动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互相靠近的压紧螺栓530。第二压紧环520设置在内抱紧环310靠近第二转轴200的一端,第一压紧环510设置在内抱紧环310远离第二转轴200的一端,压紧螺栓
530穿过第一压紧环510后与第二压紧环520螺纹连接。压紧螺栓530的轴心平行与第一转轴
100的轴心,且压紧螺栓530在第一压紧环510上均布设置。
[0045] 参照图3,内抱紧环310的外周面与靠近第二压紧环52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一导向面311,外抱紧环320的内周面与靠近第二压紧环52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二导向面321,第二压紧环520的内周面与靠近内抱紧环31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三导向面521,第二压紧面的外周面与靠近外抱紧环32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四导向面522。第一导向面
311与第三导向面521抵接,第二导向面321与第四导向面522抵接。
[0046] 参照图3,内抱紧环310的外周面与靠近第一压紧环51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五导向面312,外抱紧环320的内周面与靠近第一压紧环51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六导向面322,第一压紧环510的内周面与靠近内抱紧环31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七导向面511,第一压紧面的外周面与靠近外抱紧环32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八导向面512。第五导向面
312与第七导向面511抵接,第六导向面322与第八导向面512抵接。
[0047] 压紧螺栓530穿过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螺纹连接,当压紧螺栓530拧紧在第二压紧环520上时,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之间互相靠近,在第一导向面311、第三导向面521、第五导向面312与第七导向面511的导向作用下,内抱紧环310的内周面压紧在第一转轴100的外周面上;在第二导向面321、第四导向面522、第六导向面322与第八导向面512的导向作用下,外抱紧环320的外周面压紧在套筒400的内周面上。
[0048] 参照图3及图4,内抱紧环310与外抱紧环320上均开设有收缩槽900,在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互相靠近时,便于内抱紧环310收缩,也便于外抱紧环320扩张。如此可使内抱紧环310与第一转轴100之间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使外抱紧环320与套筒400之间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进一步降低了第一转轴100与套筒40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概率,提高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的传动精度。
[0049] 参照图3,第一导向面311与第一转轴100轴心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五导向面312与第一转轴100轴心之间的夹角,第二导向面321与第一转轴100轴心之间的夹角小于第六导向面322与第一转轴100轴心之间的夹角。内抱紧环310远离第一压紧环510的一端的压力大于靠近第一压紧环510一端的压力,外抱紧环320远离第一压紧环510的一端的压力大于靠近第一压紧环510一端的压力,如此套筒400的切应变量便可以减小,降低了套筒400的扭转变形量,进而提高了套筒400的寿命,同时提高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的传动精度。
[005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连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0051] 压紧螺栓530穿过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螺纹连接,当压紧螺栓530拧紧在第二压紧环520上时,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之间互相靠近,在第一导向面311、第三导向面521、第五导向面312与第七导向面511的导向作用下,内抱紧环310的内周面压紧在第一转轴100的外周面上;在第二导向面321、第四导向面522、第六导向面322与第八导向面512的导向作用下,外抱紧环320的外周面压紧在套筒400的内周面上,如此第一转轴100与套筒400之间便可以实现相互固定,降低了第一转轴100与套筒40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概率;而且由于套筒400一体成型在第二转轴200上,使得套筒4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最终实现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的同轴同步转动,而且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的传动精度。
[0052] 通过调整压紧螺栓530与第二压紧环520之间的拧紧程度,即可调整内抱紧环310对第一转轴100的抱紧力,以及外抱紧环320对套筒400的压紧力。当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的扭矩大于额定扭矩时,套筒400与外抱紧环320之间、第一转轴100与内抱紧环310之间还可发生相对转动,如此可对动力源进行过载保护,降低了动力源烧毁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
[0053]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直径不同,且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直径相差较大的情形。
[0054] 实施例2:
[005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连轴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及图6,连轴结构包括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呈同轴设置,且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的直径相同或相近,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00的直径等于第一转轴
100的直径。第一转轴100靠近第二转轴2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抱紧机构300,第为转轴靠近第依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抱紧机构600,第一抱紧机构300与第二抱紧机构600之间设置有套筒400。
[0056] 参照图5及图6,第二抱紧机构600也包括内抱紧环310、外抱紧环320以及压紧组件500,内抱紧环310套设在第二转轴200上,外抱紧环320套设在内抱紧环310上,压紧组件500设置在内抱紧环310与外抱紧环320之间。
[0057] 参照图6,压紧组件500包括第一压紧环510、第二压紧环520已经带动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互相靠近的压紧螺栓530。第一压紧环510设置在内抱紧环310远离第一转轴100的一端,第二压紧环520设置在内抱紧环310靠近第一转轴100的一端,压紧螺栓
530穿过第一压紧环510后与第二压紧环520螺纹连接。压紧螺栓530的轴心平行与第二转轴
200的轴心,且压紧螺栓530在第一压紧环510上均布设置。
[0058] 参照图6,内抱紧环310的外周面与靠近第二压紧环52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一导向面311,外抱紧环320的内周面与靠近第二压紧环52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二导向面321,第二压紧环520的内周面与靠近内抱紧环31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三导向面521,第二压紧面的外周面与靠近外抱紧环32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四导向面522。第一导向面
311与第三导向面521抵接,第二导向面321与第四导向面522抵接。
[0059] 参照图6,内抱紧环310的外周面与靠近第一压紧环51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五导向面312,外抱紧环320的内周面与靠近第一压紧环51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六导向面322,第一压紧环510的内周面与靠近内抱紧环31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七导向面511,第一压紧面的外周面与靠近外抱紧环320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八导向面512。第五导向面
312与第七导向面511抵接,第六导向面322与第八导向面512抵接。
[0060] 压紧螺栓530穿过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螺纹连接,当压紧螺栓530拧紧在第二压紧环520上时,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之间互相靠近,在第一导向面311、第三导向面521、第五导向面312与第七导向面511的导向作用下,内抱紧环310的内周面压紧在第二转轴200的外周面上;在第二导向面321、第四导向面522、第六导向面322与第八导向面512的导向作用下,外抱紧环320的外周面压紧在套筒400的内周面上。
[0061] 参照图6,第一导向面311与第二转轴200轴心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五导向面312与第二转轴200轴心之间的夹角,第二导向面321与第二转轴200轴心之间的夹角小于第六导向面322与第二转轴200轴心之间的夹角。内抱紧环310远离第一压紧环510的一端的压力大于靠近第一压紧环510一端的压力,外抱紧环320远离第一压紧环510的一端的压力大于靠近第一压紧环510一端的压力,如此套筒400的切应变量便可以减小,降低了套筒400的扭转变形量,进而提高了套筒400的寿命,同时提高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的传动精度。
[0062]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连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0063] 压紧螺栓530穿过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螺纹连接,当压紧螺栓530拧紧在第二压紧环520上时,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之间互相靠近,在第一导向面311、第三导向面521、第五导向面312与第七导向面511的导向作用下,内抱紧环310收缩,在第二导向面321、第四导向面522、第六导向面322与第八导向面512的导向作用下,外抱紧环320扩张。
[0064] 第一抱紧机构300的内抱紧环310的内周面压紧在第一转轴100的外周面上;第一抱紧机构300的外抱紧环320的外周面压紧在套筒400的内周面上,如此第一转轴100与套筒400之间便可以实现相互固定,使得套筒400与第一转轴100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第二抱紧机构600的内抱紧环310的内周面压紧在第二转轴200的外周面上;第二抱紧机构600的外抱紧环320的外周面压紧在套筒400的内周面上,如此第二转轴200与套筒400之间便可以实现相互固定,使得套筒4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最终实现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的同轴同步转动,而且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的传动精度。
[0065]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直径相同或者直径差较小的情形。
[0066]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参照图7及图8,连轴结构包括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呈同轴设置,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的直径相同或者不同均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00的直径等于第一转轴100的直径。第一转轴100靠近第二转轴2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抱紧机构300,第为转轴靠近第依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抱紧机构600,第一抱紧机构300与第二抱紧机构600之间设置有套筒400。
[0067] 参照图8,套筒400包括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第一法兰410套设在第一抱紧机构300的外抱紧环320外,第二法兰420套设在第二抱紧机构600的外抱紧环320外。当压紧螺栓530拧紧在第二压紧环520上时,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之间互相靠近,在第一导向面311、第三导向面521、第五导向面312与第七导向面511的导向作用下,内抱紧环310收缩,在第二导向面321、第四导向面522、第六导向面322与第八导向面512的导向作用下,外抱紧环320扩张。第一抱紧机构300的外抱紧环320的外周面压紧在第一法兰410的内周面上,第二抱紧机构600的外抱紧环320的外周面压紧在第二法兰420的内周面上。
[0068] 参照图8,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焊接或者通过锥形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通过锥形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上均开设有锥形螺栓孔440,锥形螺栓430穿设在锥形螺栓孔440中,且锥形螺栓430既与第一法兰410螺纹连接又与第二法兰420螺纹连接。锥型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上后,锥形螺栓430与第一法兰410之间没有间隙,锥形螺栓430与第二法兰420之间也没有间隙,如此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在周向上便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的传动精度。
[0069] 参照图8,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在轴向上互相抵接,使得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边不易再互相靠近,如此锥形螺栓430便不易从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上脱落,提高了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而且由于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在轴向上互相抵接,提高了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之间的同轴度,在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转动时,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之间不易产生弯力矩,提高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传动时的稳定性。
[007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连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0071] 压紧螺栓530穿过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螺纹连接,当压紧螺栓530拧紧在第二压紧环520上时,第一压紧环510与第二压紧环520之间互相靠近,在第一导向面311、第三导向面521、第五导向面312与第七导向面511的导向作用下,内抱紧环310收缩,在第二导向面321、第四导向面522、第六导向面322与第八导向面512的导向作用下,外抱紧环320扩张。
[0072] 第一抱紧机构300的内抱紧环310的内周面压紧在第一转轴100的外周面上;第一抱紧机构300的外抱紧环320的外周面压紧在第一法兰410的内周面上,如此第一转轴100与第一法兰410之间便可以实现相互固定,使得第一法兰410与第一转轴100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第二抱紧机构600的内抱紧环310的内周面压紧在第二转轴200的外周面上;第二抱紧机构600的外抱紧环320的外周面压紧在第二法兰420的内周面上,如此第二转轴200与第二之间便可以实现相互固定,使得第二与第二转轴200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
[0073] 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之间通过锥形螺栓430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锥形螺栓430与第一法兰410之间没有间隙,锥形螺栓430与第二法兰420之间也没有间隙,如此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在周向上便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最终实现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的同轴同步转动,而且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之间的传动精度。
[0074]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任意直径的第一转轴100与第二转轴200。
[0075]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