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组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121067.0

文献号 : CN1128878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玉琼刘伟

申请人 :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组件,涉及耳机技术领域。该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和充电盒。其中,耳机上设置有第一插接件。充电盒包括盒体和充电组件,盒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置耳机的容置腔,容置腔与盒体的内腔室连通,充电组件设置于内腔室内,并与盒体转动连接。第一插接件用于在耳机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伸入内腔室并与充电组件插接,并带动充电组件相对盒体转动,以使耳机相对盒体翻转,直至容置于容置腔内,充电组件用于在与第一插接件插接的状态下为耳机充电。该耳机组件能够保证耳机在充电盒内不易晃动,能够缩短插接的行程,更容易实现有效插接,并且便于用户确认耳机是否插接到位,保证插接及电性接触的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10)和充电盒(20);

所述耳机(10)上设置有第一插接件(110);所述耳机(10)包括耳机头(120)和耳机柄(130);

所述耳机柄(130)的一端与所述耳机头(120)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110)设置于所述耳机柄(130)远离所述耳机头(120)的一端;

所述充电盒(20)包括盒体(200)和充电组件(300),所述盒体(200)上设置有用于容置耳机(10)的容置腔(210),所述容置腔(210)与所述盒体(200)的内腔室(220)连通,所述充电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内腔室(220)内,并与所述盒体(200)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插接件(110)用于在所述耳机(10)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伸入所述内腔室(220)并与所述充电组件(300)插接,并带动所述充电组件(300)相对所述盒体(200)转动,以使所述耳机(10)相对所述盒体(200)翻转,直至容置于所述容置腔(210)内,所述充电组件(300)用于在与所述第一插接件(110)插接的状态下为所述耳机(10)充电;

所述盒体(200)包括支撑架(230),所述容置腔(210)横向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30)的第一表面(231)上,以便所述耳机(10)横置于容置腔210内,所述支撑架(230)用于与所述充电组件(300)转动连接;

在所述第一插接件(110)与所述充电组件(300)插接的状态下,所述耳机柄(130)可相对所述盒体(200)翻转直至所述耳机(10)横置于所述容置腔(210)内。

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300)包括第一电路板(310)、支架(320)和第二插接件(330);

所述第一电路板(310)安装于所述支架(320),所述第二插接件(330)与所述第一电路板(310)电连接,所述支架(320)与所述盒体(20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插接件(330)用于与所述第一插接件(110)插接。

3.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20)上凸设有转轴(322),所述盒体(200)包括下壳体(240);

所述支撑架(230)和所述下壳体(240)连接并共同围成所述内腔室(220),所述容置腔(21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30)上;

所述支撑架(230)远离所述容置腔(210)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支座(233),所述转轴(322)与所述转轴支座(233)转动配合。

4.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20)上设置有定位件(323)和卡扣(324);

所述第一电路板(310)上设置有定位孔(312),所述定位件(323)伸入所述定位孔(312)内,所述第一电路板(310)卡持于所述定位件(323)和所述卡扣(324)之间。

5.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300)还包括第二电路板(340)和柔性电路板;

所述第二电路板(340)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310)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路板(340)上设置有电源接口(350),用于外接外部电源。

6.根据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110)为type‑c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330)为type‑c母座,所述type‑c插接件与所述type‑c母座插接配合。

7.根据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ype‑c插接件包括多个type‑c引脚(112);

所述多个type‑c引脚(112)包括多个充电引脚(1121),所述type‑c母座设置有母座舌片(331),所述母座舌片(331)可插入所述多个充电引脚(1121)之间,以使所述充电盒(20)为所述耳机(10)充电。

8.根据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type‑c引脚(112)还包括多个固定引脚(1122),所述母座舌片(331)可插入所述多个固定引脚(1122)之间,所述多个固定引脚(1122)远离所述母座舌片(331)的一端通过绝缘体包裹。

9.根据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10)为两个,两个所述耳机(10)均设置有所述type‑c插接件,两个所述耳机(10)的所述type‑c插接件共同形成type‑c公座,所述type‑c公座与所述type‑c母座插接配合。

说明书 :

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逐渐成为当下的热门耳机品类。TWS耳机没有传统的物理线材,左右两个耳机通过蓝牙组成立体声系统,手机连接一个接收端即可,此接收端会把立体声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分到另一个接收端,组成立体声系统。
[0003] TWS耳机通常会配备充电盒进行充电。TWS耳机放入充电盒后,需要一定的外力将耳机固定在充电盒内,以便于耳机进行充电。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耳机在充电盒内晃动,采用磁吸固定的方式,并且充电采用充电盒上的弹片或Pogo Pin的抵持作用实现充电功能。但是,采用磁铁吸附固定耳机的方式,需要设置磁铁或磁性件,挤占耳机内部空间,增加物流成本,增加组装流程。采用弹片或Pogo Pin的抵持作用进行充电,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其能够保证耳机在充电盒内不易晃动,能够缩短插接的行程,更容易实现有效插接,并且便于用户确认耳机是否插接到位,保证插接及电性接触的效果。
[0005]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和充电盒。其中,所述耳机上设置有第一插接件。所述充电盒包括盒体和充电组件,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置耳机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盒体的内腔室连通,所述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室内,并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用于在所述耳机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伸入所述内腔室并与所述充电组件插接,并带动所述充电组件相对所述盒体转动,以使所述耳机相对所述盒体翻转,直至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充电组件用于在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的状态下为所述耳机充电。
[0007] 进一步地,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支架和第二插接件。
[0008] 所述第一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插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
[0009] 进一步地,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凸设有转轴,所述盒体包括支撑架和下壳体。
[0010] 所述支撑架和所述下壳体连接并共同围成所述内腔室,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0011] 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支座,所述转轴与所述转轴支座转动配合。
[0012] 进一步地,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定位件和卡扣。
[0013] 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伸入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一电路板卡持于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卡扣之间。
[0014] 进一步地,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
[0015] 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0016] 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口,用于外接外部电源。
[0017] 进一步地,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接件为type‑c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为type‑c母座,所述type‑c插接件与所述type‑c母座插接配合。
[0018] 进一步地,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type‑c插接件包括多个type‑c引脚。
[0019] 所述多个type‑c引脚包括多个充电引脚,所述type‑c母座设置有母座舌片,所述母座舌片可插入所述多个充电引脚之间,以使所述充电盒为所述耳机充电。
[0020] 进一步地,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type‑c引脚还包括多个固定引脚,所述母座舌片可插入所述多个固定引脚之间,所述多个固定引脚远离所述母座舌片的一端通过绝缘体包裹。
[0021] 进一步地,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为两个,两个所述耳机均设置有所述type‑c插接件,两个所述耳机的所述type‑c插接件共同形成type‑c公座,所述type‑c公座与所述type‑c母座插接配合。
[0022] 进一步地,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包括耳机头和耳机柄。
[0023] 所述耳机柄的一端与所述耳机头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于所述耳机柄远离所述耳机头的一端。
[0024] 在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充电组件插接的状态下,所述耳机柄可相对所述盒体翻转直至所述耳机横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002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有益效果包括:将耳机放入充电盒进行充电时,手持耳机并将耳机伸入容置腔,使得第一插接件伸入内腔室中与充电组件插接,在保持第一插接件与充电组件插接状态的情况下,用力转动耳机,使得第一插接件带动充电组件相对盒体转动,以使耳机相对盒体翻转直至耳机容置于容置腔内。在第一插接件与充电组件处于插接的状态,充电组件可为耳机充电。通过采用第一插接件与充电组件插接的方式来实现充电组件为耳机充电,可以增强耳机与充电盒电连接的接触和固定效果,这样,可以无需使用磁铁进行磁吸固定,既能够保证耳机在充电盒内不易晃动,又能够节省耳机和充电盒的内部空间,降低物料成本和改善装配流程。另外,通过采用插入耳机后转动耳机的方式,能够缩短插接的行程,更容易实现有效插接,并且便于用户确认耳机是否插接到位,保证插接及电性接触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耳机与充电组件的插接状态示意图,其中图中省去支撑架;
[003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支撑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支撑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第一电路板安装于支架上的状态示意图;
[0034]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第一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耳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1为图10中X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2为相关技术中type‑c接口的pin脚定义图;
[0039]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耳机的定位口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插接;
[0041] 图15为图14中XV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耳机的斜插状态示意图;
[0043]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耳机在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插接的状态下进行转动的状态示意图;
[0044]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耳机在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插接的状态下转动至容置于容置腔内的状态示意图。
[0045] 图标:
[0046] 1‑耳机组件;
[0047] 10‑耳机;110‑第一插接件;111‑底壳;1111‑定位口;112‑type‑c引脚;1121‑充电引脚;1122‑固定引脚;113‑弹片;120‑耳机头;130‑耳机柄;
[0048] 20‑充电盒;200‑盒体;210‑容置腔;220‑内腔室;230‑支撑架;231‑第一表面;232‑第二表面;233‑转轴支座;240‑下壳体;250‑盖体;300‑充电组件;310‑第一电路板;311‑收容口;312‑定位孔;320‑支架;321‑固定口;322‑转轴;323‑定位件;3231‑基座;3232‑定位柱;324‑卡扣;330‑第二插接件;331‑母座舌片;340‑第二电路板;350‑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50]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1]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5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3]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55]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1,该耳机组件1包括耳机10和充电盒20,耳机10可容置于充电盒20,通过充电盒20可为耳机10充电。其中,该耳机10可以为蓝牙耳机,进一步可以为TWS耳机。该耳机组件1无需使用磁吸结构,既能够固定耳机10,保证耳机10在充电盒20内不易晃动,又能够保证良好地充电接触,为耳机10补充电能。并且,采用耳机10插入充电盒20后转动耳机10的方式,能够缩短插接的行程,更容易实现有效插接。
[0056] 请参阅图2和图3,耳机10上设置有第一插接件110。充电盒20包括盒体200和充电组件300,盒体200上设置有用于容置耳机10的容置腔210,容置腔210与盒体200的内腔室220连通,充电组件300设置于内腔室220内,并与盒体200转动连接。第一插接件110用于在耳机10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伸入内腔室220并与充电组件300插接,并带动充电组件300相对盒体200转动,以使耳机10相对盒体200翻转,直至容置于容置腔210内,充电组件300用于在与第一插接件110插接的状态下为耳机10充电。
[005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1,通过采用第一插接件110与充电组件300插接的方式来实现充电组件300为耳机10充电,可以增强耳机10与充电盒20电连接的接触和固定效果。这样,可以无需使用磁铁进行磁吸固定,既能够保证耳机10在充电盒20内不易晃动,又能够节省耳机10和充电盒20的内部空间,降低物料成本和改善装配流程。另外,通过采用插入耳机10后转动耳机10的方式,能够缩短插接的行程,更容易实现有效插接,并且便于用户确认耳机10是否插接到位,保证插接及电性接触的效果。
[0058] 需要说明的是,容置腔210横向设置于盒体200上,使得耳机10可以横置于容置腔210内。耳机10可以倾斜地插入容置腔210并与充电组件300插接,也可以竖向插入容置腔
210并与充电组件300插接,只需相应设置充电组件300相对盒体200的位置,并预留出耳机
10以及充电组件300转动的空间即可。其中,耳机10斜插可以认为是耳机10整体的延伸方向与盒体200上用于开设容置腔210的平面呈锐角,即相对该平面倾斜插入;耳机10竖向插入可以认为是耳机10整体的延伸方向与盒体200上用于开设容置腔210的平面相互垂直,即相对该平面垂直插入。本实施例中,以耳机10斜插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0059] 采用耳机10插接后转动耳机10以收容于容置腔210的方式,耳机10插入的行程更短,用户更容易确认耳机10是否插接到位,在确认已插接到位的情况下,用户再转动耳机10,使耳机10收纳于容置腔210内,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插接件110与充电组件300的电性接触,使二者固定更加牢靠。
[0060] 以下具体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1的充电盒20的具体结构:
[0061] 请继续参阅图2,盒体200包括支撑架230、下壳体240和盖体250。其中,支撑架230和下壳体240连接并共同围成内腔室220。盖体250与下壳体240铰接,用于打开或盖合支撑架230以及下壳体240,实现开合状态的切换。可选地,支撑架230可以通过卡持件与下壳体240连接,并通过点胶与下壳体240粘接,从而固定于下壳体240。
[0062] 请参阅图4和图5,支撑架230大致呈板状结构。容置腔210设置于支撑架230上。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31和第二表面232,容置腔210横向地设置于第一表面231上,容置腔210的尺寸和形状大致与耳机10匹配,以便耳机10横置于容置腔210内。容置腔210的一端具有连通口,该连通口用于与内腔室220连通,且与充电组件300的位置对应,以便耳机10插入容置腔210并穿过连通口与充电组件300插接。支撑架230远离容置腔210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支座233,转轴支座233用于与充电组件300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转轴支座233设置于第二表面232上,转轴支座233可选为两个,两个转轴支座233分别设置于第二表面232上对应于容置腔210两侧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耳机10斜插可以认为是耳机10整体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表面231呈锐角。
[0063] 请继续参阅图2,充电组件300包括第一电路板310、支架320、第二插接件330、第二电路板340、柔性电路板(图未示)和电源接口350。其中,支架320与盒体200转动连接,第一电路板310安装于支架320,第二插接件330与第一电路板310电连接,第二插接件330用于与第一插接件110插接。第二电路板340固定于下壳体240内,第二电路板340通过柔性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310电连接。电源接口350设置于第二电路板340上,用于外接外部电源,以便外部电源通过电源接口350为充电盒20充电。可选地,电源接口350焊接于第二电路板340上,电源接口350可以为type‑c接口、micro‑USB或者lightning等充电接口。
[0064] 在第一插接件110与第二插接件330插接的状态下,第二电路板340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和第一电路板310实现向耳机10充电,并且,在耳机10相对盒体200转动时,在第一插接件110的带动下,第二插接件330、第一电路板310和支架320作为一个整体,相对盒体200转动,以使耳机10能够转动,并容置于容置腔210内。另外,通过设置柔性电路板,既保证第一电路板310和第二电路板340之间的电连接,实现电能传输,又能够保证第一电路板310与第二插接件330以及支架320一起转动。
[0065] 请参阅图6和图7,进一步地,支架320大致呈一侧开口的罩体结构,第一电路板310可通过该开口收纳于支架320内。支架320上开设有固定口321,在第一电路板310固定于支架320的状态下,第二插接件330至少部分容置于固定口321内。支架320上凸设有转轴322,转轴322用于与转轴支座233转动配合,以使支架320相对盒体200转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转轴322为两个,两个转轴322分别设置于支架320相对的两端,用于一一对应地与两个转轴支座233转动配合,两个转轴322共线设置。
[0066] 另外,支架320上设置有定位件323和卡扣324,定位件323和卡扣324用于共同固定第一电路板310,第一电路板310卡持于定位件323和卡扣324之间。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23设置于支架320的底部内壁上,定位件323可选为两个,两个定位件323在垂直于转轴322的方向上错位设置,使第一电路板310固定在支架320不易晃动。每个定位件323均包括基座3231和凸设于基座3231上的定位柱3232,其中定位柱3232用于对第一电路板310进行定位。
卡扣324设置于支架320的内周壁上。卡扣324可选为多个,多个卡扣324间隔地设置于支架
320的内周壁上。卡扣324用于将定位于定位柱3232上的第一电路板310卡持于卡扣324和基座3231之间。
[0067] 请参阅图8,第一电路板310大致呈矩形板,其一侧开设有收容口311,第二插接件330收容于该收容口311内,并与第一电路板310焊接。第一电路板310上设置有定位孔312,定位件323可伸入定位孔312内,以对第一电路板310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在将第一电路板310固定于支架320时,将第一电路板310置于支架320内,定位柱3232穿过定位孔312,对第一电路板310实现定位,第一电路板310的边缘部分挤压卡扣324使卡扣324发生形变,直至第一电路板310越过卡扣324,并卡持于卡扣324和基座3231之间。这样,第一电路板310与支架320之间固定牢靠,不易晃动。
[0068] 第二插接件330为type‑c母座,type‑c母座设置有母座舌片331,母座舌片331用于与第一插接件110插接配合。需要说明的是,type‑c母座的pin脚是符合type‑c接口的行业规范件,具有充电功能的pin脚上下、左右均对称。
[0069] 以下具体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1的耳机10的具体结构:
[0070] 请参阅图9,耳机10为两个,两个耳机10均设置有第一插接件110,第一插接件110可选为type‑c插接件,两个耳机10的type‑c插接件共同形成type‑c公座,type‑c公座与type‑c母座插接配合。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接件110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插接结构,只要能够与第二插接件330插接配合实现充电功能即可。
[0071] 请参阅图9‑图11,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耳机10的type‑c插接件组合形成type‑c公座,可以同时与一个type‑c母座插接配合,这样,既能够保证充电效果,也能够简化插接配合的结构,节约空间。当然,应当理解,两个耳机10也可以单独插入并与type‑c母座插接配合,实现固定和充电。type‑c母座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形成type‑c公座的结构与type‑c充电接口公头结构类似,具有相类似的截面尺寸,以便与type‑c母座匹配。
[0072] 每个耳机10均包括耳机头120和耳机柄130。其中,耳机柄130的一端与耳机头120连接,第一插接件110设置于耳机柄130远离耳机头120的一端。在第一插接件110与充电组件300插接的状态下,耳机柄130可相对盒体200翻转直至耳机10横置于容置腔210内。
[0073] 本实施例中,左右两个耳机10的内部的pin脚上下对称,两两成一组,材质为金属。可选地,每个耳机10的type‑c插接件均可以包括底壳111和安装于底壳111的多个type‑c引脚112。其中,底壳111与耳机柄130远离耳机头120的一端连接。可选地,底壳111通过背胶或者点胶与耳机柄130连接且密封。
[0074] 多个type‑c引脚112即type‑c接口的pin脚,多个type‑c引脚112包括多个充电引脚1121和多个固定引脚1122。多个充电引脚1121均与耳机10内的主板电连接,母座舌片331可插入多个充电引脚1121,多个充电引脚1121用于实现为耳机10充电。也就是说,每个耳机10的多个type‑c引脚112中,有多个充电引脚1121,例如可以是两组成对的引脚,起到充电作用。而其余type‑c引脚112均可以为固定引脚1122,其未与耳机10内的主板电连接,用于在与type‑c母座配合时夹持type‑c母座,起到固定耳机10的作用,使耳机10在充电盒20内不摇晃,保证了稳定的物理和电连接。多个固定引脚1122远离母座舌片331的一端通过绝缘体(图未示)包裹,以使固定引脚1122不与耳机10内的主板电连接。其中,绝缘体可选为绝缘塑料。
[0075] 请结合参阅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中,每个耳机10均包括5组type‑c引脚112,每组type‑c引脚112为两个相对设置的type‑c引脚112。其中,充电引脚1121为GND及Vbus两组引脚,起到充电作用。其余type‑c引脚112均为固定引脚1122。
[0076]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两个耳机10共计设置10组type‑c引脚112,而本实施例中,起到充电作用的为4组引脚,其余的6组type‑c引脚112起固定作用。在type‑c接口的pin脚定义规范中,一共有12组pin脚,本实施例中,省去了中间的两组pin脚,这样两个耳机10之间预留出间隙,以避免左右两个耳机10摩擦造成损伤。
[0077] 为了进一步保证固定作用,本实施例中,每个耳机10的type‑c插接件均包括弹片113,弹片113安装于底壳111,且位于多个type‑c引脚112的侧边。需要说明的是,弹片113可选地位于底壳111的一端内壁。这样,两个耳机10的弹片113相对设置,在母座舌片331插入多个充电引脚1121以及多个固定引脚1122之间的状态下,弹片113抵持于type‑c母座,从而使两个弹片113夹持type‑c母座,使耳机10可以牢靠地固定于充电盒20。
[0078] 请参阅图13,另外,左右两个耳机10的底壳111相向的侧面均设置有定位口1111,以免用户插接不到位。单个耳机10上定位口1111与弹片113相对设置。另外,可选地,两个耳机10的底壳111所设置的定位口1111深度不对称,可以实现防呆作用,有利于用户将耳机10插入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防呆方式,例如改变耳机10的外观造型等。
[0079] 请结合参阅图14和图15,以下具体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1的耳机10的插入和取出过程:
[0080] 请参阅图16,在需要将耳机10插入充电盒20进行充电时,将耳机10倾斜地伸入容置腔210(沿图16中的箭头A指示的方向),使第一插接件110与第二插接件330插接配合。此时,母座舌片331插入多个充电引脚1121之间,以便充电盒20为耳机10充电;母座舌片331插入多个固定引脚1122之间,以便固定引脚1122夹持母座舌片331,从而固定耳机10。请参阅图17,在保持第一插接件110与第二插接件330插接配合的状态下,对耳机10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耳机10相对盒体200向下转动(沿图17中的箭头B指示的方向),在耳机10的带动下,第二插接件330、支架320和第一电路板310整体一起转动,其中支架320的转轴322相对转轴支座233转动,直至耳机10容置于容置腔210内。请参阅图18,在第一插接件110与第二插接件330插接的状态下,第二电路板340通过柔性电路板、第一电路板310实现电能传输,从而对耳机10进行充电。此时,可以转动盖体250(沿图18中的箭头C指示的方向),使盖体250盖合。
[0081] 在需要将耳机10从充电盒20取出时,转动盖体250使盖体250打开(转动方向与图18中的箭头C指示的方向相反),拉动耳机头120,使耳机10向上转动至倾斜的状态(转动方向与图17中的箭头B指示的方向相反),然后倾斜向上用力(作用力方向与图16中的箭头A指示的方向相反),使得第一插接件110和第二插接件330分离,从而斜抽出耳机10。
[0082]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1,采用第一插接件110与充电组件300插接的方式来实现充电组件300为耳机10充电,可以增强耳机10与充电盒20电连接的接触和固定效果,这样,可以无需使用磁铁进行磁吸固定,既能够保证耳机10在充电盒20内不易晃动,又能够节省耳机10和充电盒20的内部空间,降低物料成本和改善装配流程。另外,通过采用插入耳机10后转动耳机10的方式,能够缩短插接的行程,更容易实现有效插接,并且便于用户确认耳机10是否插接到位,保证插接及电性接触的效果。
[008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