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207088.4

文献号 : CN11292149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马丕波喻爽蒋高明丛洪莲

申请人 : 江南大学

摘要 :

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包括送经机构、成圈机构和牵拉卷取机构,成圈机构包括排列成环形的导纱针、内外排列的两个环形针床和沿内外环形针床成环形排列的织针和与织针配合运动的成圈机件。导纱针中的部分导纱针分别为内、外环形针床垫纱成圈,另一部分导纱针交替在内、外环形针床上垫纱成圈将内、外环形针床上形成的两片织物的局部或全部连接起来形成立体管状织物,形成的立体管状织物通过牵拉卷取机构的牵引逐渐退出编织区域。本发明的筒状双针床经编机突破了传统双针床经编机的局限性,简化了立体管状双针床经编织物的生产流程,同时结合立体管状的优势,优化了产品性能,使经编产品适应于更广阔的市场,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

权利要求 :

1.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包括送经机构、成圈机构和牵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成圈机构包括排列成环形的导纱针、内外排列的两个环形针床、沿内外环形针床成环形排列的织针和与织针配合运动的成圈机件;

其中,所述导纱针的排列为内、中、外三个同心圆圈,三圈导纱针同步进行周期性的扩张、收缩和弧线横移运动,外圈导纱针为外环形针床垫纱成圈,内圈导纱针为内环形针床垫纱成圈,中圈导纱针交替在内、外环形针床上做垫纱运动将两片织物的局部或全部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为舌针,所述与织针配合运动的成圈机件包括栅状脱圈板和沉降片,两个环形针床上舌针的针背相对;

导纱针用于引入纱线,舌针将引入的纱线钩入并成圈,栅状脱圈板和沉降片配合舌针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针中的部分导纱针分别为内、外环形针床垫纱成圈,另一部分导纱针交替在内、外环形针床上垫纱成圈将内、外环形针床上形成的两片织物的局部或全部连接起来形成立体管状织物,形成的立体管状织物通过牵拉卷取机构的牵引逐渐退出编织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经机构包括经轴、分纱筘和张力杆,经轴上具有盘头,四个方向各具有一对经轴,各对经轴下方分别具有一对分纱筘和一对张力杆。

5.一种立体管状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筒状双针床经编机进行编织,导纱针引入纱线,舌针将引入的纱线钩入并成圈,栅状脱圈板和沉降片配合舌针运动,其中:

S1:当织针上升至最高位置,三圈导纱针扩张,当织针下降,三圈导纱针收缩至原位置,在此扩张‑收缩周期中,外圈导纱针、中圈导纱针参与外环形针床的垫纱,内圈导纱针不参与垫纱;

S2:织针再次上升至最高位置,三圈导纱针收缩,当织针再次下降,三圈导纱针扩张至原位置,在此收缩‑扩张周期中内圈导纱针、中圈导纱针参与内环形针床的垫纱,外圈导纱针不参与垫纱;

S3:重复步骤S1‑S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体管状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根据织物的厚度要求调整外环形针床与内环形针床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体管状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是天然纤维原料或化学纤维原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立体管状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纤维原料是涤纶、丙纶、锦纶、腈纶或粘胶。

说明书 :

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双针床经编机两个针床平行排列,针背相对配置,是由成圈系统、送经系统、梳栉横移系统、牵拉卷取系统,集成控制系统和辅助装置等组成。双针床经编机可以通
过一把/多把梳栉在前、后针床单独成圈,然后通过部分梳栉将两片织物局部或者全部连接
起来。相比于纬编成型编织设备,双针床经编机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多、花纹丰富的
特点。双针床经编机主要产品包括内衣类产品、毛绒类产品、经编间隔织物以及经编圆筒织
物等。
[0003] 筒状针织物织造工艺灵活,组织结构和形状变化丰富,不仅可以减小由于裁剪所带来的原材料的浪费与损耗,而且可避免缝线对织物结构和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大大地提
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因其独特性能,极大地丰富了针织产品的品种和应用范围,广
泛应用于车用、医疗、消防、石油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发明内容

[0004] [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目前双针床经编机所编织出的管状经编织物均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编织的,结构受限,产品应用也受到极大限制,管状织物与双针床经编机结合的技
术还不够成熟。
[0006] [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以弥补传统双针床经编机的发展局限,简化立体织物的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原料损耗与浪费,并结合立体管状的优
势,改善经编产品的适用范围,使双针床经编产品适应于更广阔的市场。
[0008]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9] 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包括送经机构、成圈机构和牵拉卷取机构,成圈机构包括排列成环形的导纱针、内外排列的两个环形针床和沿内外环形针床成环形排列的织针和与
织针配合运动的成圈机件。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织针为舌针,所述与织针配合运动的成圈机件包括栅状脱圈板和沉降片,两个环形针床上舌针的针背相对;导纱针用于引入纱线,舌针将引入的纱线钩入并
成圈,栅状脱圈板和沉降片配合舌针运动。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导纱针中的部分导纱针沿环形径向做周期性的扩张、收缩和弧线横移运动分别为内、外环形针床垫纱成圈,另一部分导纱针沿环状径向做同步的扩张、收缩
和弧线横移运动交替在内、外环形针床上垫纱成圈将内、外环形针床上形成的两片织物的
局部或全部连接起来形成立体管状织物,形成的立体管状织物通过牵拉卷取机构的牵引逐
渐退出编织区域。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导纱针排列为内、中、外三个同心圆圈,三圈导纱针同步进行周期性的扩张、收缩和弧线横移运动,外圈导纱针为外环形针床垫纱成圈,内圈导纱针为内环形
针床垫纱成圈,中圈导纱针交替在内、外环形针床上做垫纱运动将两片织物的局部或全部
连接起来。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送经机构包括经轴、分纱筘和张力杆,经轴上具有盘头,四个方向各具有一对经轴,各对经轴下方分别具有一对分纱筘和一对张力杆。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立体管状织物的制备方法,使用上述筒状双针床经编机进行编织,包括:
[0015] S1:当织针上升至最高位置,三圈导纱针扩张,当织针下降,三圈导纱针收缩至原位置,在此扩张‑收缩周期中外圈导纱针、中圈导纱针参与垫纱,内圈导纱针不参与垫纱;
[0016] S2:织针再次上升至最高位置,三圈导纱针收缩,当织针再次下降,三圈导纱针扩张至原位置,在此收缩‑扩张周期中内圈导纱针、中圈导纱针参与垫纱,外圈导纱针不参与
垫纱;
[0017] S3:重复步骤S1‑S2。
[0018] 进一步的,步骤S1之前还包括:根据织物的厚度要求调整外环形针床与内环形针床针床之间的间距。
[0019] 进一步的,所述纱线是天然纤维原料或化学纤维原料。
[0020] 进一步的,所述天然纤维原料是棉纱或混纺纱。
[0021]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纤维原料是涤纶、丙纶、锦纶、腈纶或粘胶。
[0022] [有益效果]
[0023] 与普通经编机/圆纬机相比,本发明的筒状双针床经编机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生产效率高,突破了传统双针床经编机的局限性,简化了立体管状双针床经编织物的生产流程,
同时结合立体管状的优势,优化了产品性能,使经编产品适应于更广阔的市场,可广泛应用
于车用、医疗、消防、建筑、运输、国防军事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的筒状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的筒状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机件的局部细节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的筒状双针床经编机的送机机构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的筒状双针床经编机的梳栉运动示意图。
[0028] 图中,外环形针床1‑1,内环形针床1‑2,外针1‑3,内针1‑4,导纱针1‑5,纱线1‑6,栅状脱圈板1‑7,沉降片1‑8,经轴2‑1,盘头2‑2,分纱筘2‑3,张力杆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实施例1
[0031] 如图1‑3所示,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包括送经机构、成圈机构和牵拉卷取机构,成圈机构包括排列成环形的导纱针1‑5、内外排列的外环形针床1‑1和内环形针床1‑2、沿内
外环形针床成环形排列的外针1‑3、内针1‑4和与织针对应的栅状脱圈板1‑7和沉降片1‑8。
两个环形针床上舌针的针背相对。所编织的织物厚度是可变的,可以通过调整内外针床之
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0032] 导纱针1‑5用于引入纱线1‑6,舌针(1‑3、1‑4)将引入的纱线钩入并成圈,栅状脱圈板1‑7和沉降片1‑8配合舌针(1‑2、1‑3)运动。导纱针1‑5排列为内、中、外三个同心圆圈
(GB1、GB2、GB3),三圈导纱针同步进行周期性的扩张、收缩和弧线横移运动。
[0033] 送经机构包括经轴2‑1,盘头2‑2,分纱筘2‑3,张力杆2‑4,四个方向各具有一对经轴2‑1,各对经轴2‑1下方分别具有一对分纱筘2‑3和一对张力杆2‑4,以保证纱线1‑6张力均
匀。各经轴单独控制,操作方便,送经量可精确控制。规定长度的纱线1‑6分别从四个不同方
向的经轴2‑1上的盘头2‑2依次经过分纱筘2‑3和张力杆2‑4输出至成圈机构。盘头2‑2数量
以及位置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0034] 外圈导纱针GB1为外环形针床1‑1垫纱成圈,内圈导纱针GB3为内环形针床1‑2垫纱成圈,从张力杆2‑4输出的纱线1‑6分别在内外环形针床(1‑1、1‑2)单独成圈,编织成片,中
圈导纱针GB2交替在内、外环形针床上做垫纱运动将两片织物的局部或全部连接起来,形成
立体管状织物,形成的立体管状织物通过牵拉卷取机构的牵引逐渐退出编织区域,新的纱
线则不断送入。
[0035] 本发明的筒状双针床经编机均适用于棉纱、混纺纱等天然纤维以及涤纶、丙纶、锦纶、腈纶、粘胶等化学纤维原料的编织。
[0036] 如图4所示,成圈过程中,导纱针1‑5(GB1、GB2、GB3)的运动皆为环状收缩、扩张和弧形横移运动,具体表现为:
[0037] S1:当织针上升至最高位置后,导纱针从位置a开始向外环状针床机1‑1外摆动(图1步骤1);
[0038] S2:当导纱针摆动到位后织针开始下降,导纱针做收缩运动(步骤2),直至导纱针回到a位置;在此过程中只有GB1和GB2参与垫纱,GB3该梳栉只沿环状径向收缩和扩张摆动,
不参与垫纱;
[0039] S3:织针又上升至最高位置,导纱针向内环形针床1‑2内摆动做收缩运动(步骤3);
[0040] S4:导纱针摆动到位后,织针开始下降,此时导纱针做扩张运动,回到位置a;在此过程中,只有GB2和GB3两把梳栉参与垫纱,GB1该梳栉只沿环状径向扩张和收缩摆动,不参
与垫纱。
[0041] S5:重复步骤S1‑S4。
[0042]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