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233805.0

文献号 : CN11293201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志凤孙立程

申请人 : 温州美联美鞋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鞋子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的下表面粘合有一亚麻纤维层,鞋面的上表面涂覆有涂覆剂,涂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0‑5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5‑8份苯二甲酰苯二胺;3‑4份双环戊二烯;1‑2份交联剂;制备方法为:S1.涂覆剂的制备;S2.鞋面的表面涂覆;S3.女鞋成型;本申请具有的优点是:苯二甲酰苯二胺和双环戊二烯交联形成交联网络,再和线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无规则地贯穿到交联网络中,可形成致密、疏松相间的两相网络结构,破坏固化网络的均匀性,有利于应力分散,从而可起到增韧作用,提高鞋面的防开裂性能。

权利要求 :

1.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的下表面粘合有一亚麻纤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的上表面涂覆有涂覆剂,所述涂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40‑5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5‑8份苯二甲酰苯二胺;

3‑4份双环戊二烯;

1‑2份交联剂;

所述交联剂为己二胺二酰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聚醚醚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1‑2份1‑辛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4‑5份1,2‑乙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1‑2份纳米氧化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单硬脂酸甘油酯和0.6‑0.8份叔丁基胺。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涂覆剂的制备;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60℃,搅拌0.5‑1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0‑40min,得到涂覆剂;

S2.鞋面的表面涂覆;将S1制得的涂覆剂涂覆于下表面粘合有亚麻纤维层的鞋面的上表面,干燥后继续涂覆,重复2‑3次;

S3.女鞋成型;将S2的鞋面裁切成所需女鞋的形状,然后将裁切成型的鞋面与鞋底粘接固定,最后整理定型,得到成品女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2‑3份聚醚醚酮和4‑5份1,2‑乙二醇混合,搅拌20‑25min,然后添加1‑2份1‑辛烯,升温至40‑50℃,搅拌30‑40min,得到嵌段化合物;

将1‑2份纳米氧化铝、2‑3份单硬脂酸甘油酯和0.6‑0.8份叔丁基胺共混,以超声功率

100‑110W,频率20‑30kHz的超声波处理1‑1.5h,得到纳米混合物;

将5‑8份苯二甲酰苯二胺、3‑4份双环戊二烯和1‑2份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60℃,搅拌

0.5‑1h;再加入40‑5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0‑40min;然后加入嵌段化合物,搅拌15‑20min;最后加入纳米混合物,搅拌1‑2h,得到涂覆剂。

说明书 :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鞋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生活用品;目前的鞋面多采用PU材料。
[0003] 目前,公告号为CN20568257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鞋子,包括鞋底、鞋面和鞋帮,鞋底、鞋面和鞋帮一体成型,鞋面与鞋底连接处均匀分布若干孔洞,鞋面脚背部设有若干开
孔,鞋底内底掌部设有若干条纹和若干按摩凸粒,鞋底内底跟部设有若干漏孔,鞋底、鞋面
和鞋帮均采用散电材料PVC或PU发泡材料。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鞋子的穿着过程中,由于鞋面会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会长时间受到阳光的暴晒,并且还会受到脚部运动的挤压,因此,容易使
鞋面发生开裂,因此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减少鞋面开裂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及其制备方法。
[0006]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的下表面粘合有一亚麻纤维层,所述鞋面的上表面涂覆有涂覆剂,所述涂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0008] 40‑5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0009] 5‑8份苯二甲酰苯二胺;
[0010] 3‑4份双环戊二烯;
[0011] 1‑2份交联剂。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二甲酰苯二胺和双环戊二烯在交联剂作用下发生交联,形成交联网络,再和线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无规则地
贯穿到交联网络中,可形成致密、疏松相间的两相网络结构,破坏固化网络的均匀性,有利
于应力分散,从而可起到增韧作用,提高鞋面的防开裂性能。
[0013]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聚醚醚酮。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醚醚酮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高分子量的聚醚醚酮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混合可有效提升涂覆剂的韧性,使鞋面防开裂性能得到提升。
[0015]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1‑2份1‑辛烯。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1‑辛烯,含有的活性烯基和聚醚醚酮中所具有的活性羰基反应形成嵌段,从而提升涂覆剂的韧性,可提高鞋面的屈服形变的能力,达到提高防
开裂性能的目的。
[0017]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4‑5份1,2‑乙二醇。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聚醚醚酮和1,2‑乙二醇混合,可发生断键得到带活性基团的断链,从而使聚醚醚酮和1‑辛烯形成嵌段的反应更易进行,提升涂覆剂的韧性;
剩余的1,2‑乙二醇还可作为溶剂,提高涂覆剂各组分的分散性。
[0019]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1‑2份纳米氧化铝。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纳米氧化铝分散于涂覆剂组分中,产生明显的增韧效果。
[0021]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单硬脂酸甘油酯和0.6‑0.8份叔丁基胺。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纳米氧化铝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均匀,使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可均匀而个别地分散在涂覆剂组分中,并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从而使应
力可更好地传递给纳米氧化铝,从而获得较为明显的增韧效果;进一步混入具有空间位阻
的叔丁基胺,可有效避免纳米氧化铝的团聚,有利于提高分散性。
[0023]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己二胺二酰肼。
[0024]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25]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 S1.涂覆剂的制备;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60℃,搅拌0.5‑1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0‑40min,得到涂覆剂;
[0027] S2.鞋面的表面涂覆;将S1制得的涂覆剂涂覆于下表面粘合有亚麻纤维层的鞋面的上表面,干燥后继续涂覆,重复2‑3次;
[0028] S3.女鞋成型;将S2的鞋面裁切成所需女鞋的形状,然后将裁切成型的鞋面与鞋底粘接固定,最后整理定型,得到成品女鞋。
[0029] 优选的:所述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0030] 将2‑3份聚醚醚酮和4‑5份1,2‑乙二醇混合,搅拌20‑25min,然后添加1‑2份1‑辛烯,升温至40‑50℃,搅拌30‑40min,得到嵌段化合物;
[0031] 将1‑2份纳米氧化铝、2‑3份单硬脂酸甘油酯和0.6‑0.8份叔丁基胺共混,以超声功率100‑110W,频率20‑30kHz的超声波处理1‑1.5h,得到纳米混合物;
[0032] 将5‑8份苯二甲酰苯二胺、3‑4份双环戊二烯和1‑2份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60℃,搅拌0.5‑1h;再加入40‑5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0‑40min;然后加入嵌段化合
物,搅拌15‑20min;最后加入纳米混合物,搅拌1‑2h,得到涂覆剂。
[0033]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 1.本申请采用苯二甲酰苯二胺和双环戊二烯在交联剂作用下发生交联,形成交联网络,再和线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无规则地贯穿到交联
网络中,可形成致密、疏松相间的两相网络结构,破坏固化网络的均匀性,有利于应力分散,
从而可起到增韧作用,提高鞋面的防开裂性能;
[0035] 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的聚醚醚酮;并通过含有的活性烯基的1‑辛烯和聚醚醚酮中所具有的活性羰基反应形成嵌段,从而提升涂覆剂的韧性有效提升涂
覆剂的韧性,使鞋面防开裂性能得到提升;
[0036] 3.本申请通过将纳米氧化铝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均匀,使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可均匀而个别地分散在涂覆剂组分中,并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从而使应力可更好地传递
给纳米氧化铝,从而获得较为明显的增韧效果;进一步混入具有空间位阻的叔丁基胺,可有
效避免纳米氧化铝的团聚,有利于提高分散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 本申请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购于湖北万得化工有限公司;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购于南通润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等级一级,型号工业级;聚醚醚酮购于济南
市顺邦塑料厂,牌号1;纳米氧化铝购于上海宜鑫化工有限公司;单硬脂酸甘油酯购于河北
九星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总单甘脂含量≥99.2%。
[0039] 以下实施方式中所用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可来源于普通市售;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实施例
[0040] 实施例1
[00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的下表面粘合有一亚麻纤维层,鞋面的上表面涂覆有涂覆剂,涂覆剂包括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酯、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其中交联剂为己二胺二酰肼,各组分含量如下
表1所示。
[0042]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 S1.涂覆剂的制备;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搅拌0.5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0min,得到涂覆剂;
[0044] S2.鞋面的表面涂覆;将S1制得的涂覆剂涂覆于下表面粘合有亚麻纤维层的鞋面的上表面,干燥后继续涂覆,重复2次;
[0045] S3.女鞋成型;将S2的鞋面裁切成所需女鞋的形状,然后将裁切成型的鞋面与鞋底粘接固定,最后整理定型,得到成品女鞋。
[0046] 实施例2
[00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的下表面粘合有一亚麻纤维层,鞋面的上表面涂覆有涂覆剂,涂覆剂包括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酯、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其中交联剂为己二胺二酰肼,各组分含量如下
表1所示。
[0048]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S1.涂覆剂的制备;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60℃,搅拌1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40min,得到涂覆剂;
[0050] S2.鞋面的表面涂覆;将S1制得的涂覆剂涂覆于下表面粘合有亚麻纤维层的鞋面的上表面,干燥后继续涂覆,重复3次;
[0051] S3.女鞋成型;将S2的鞋面裁切成所需女鞋的形状,然后将裁切成型的鞋面与鞋底粘接固定,最后整理定型,得到成品女鞋。
[0052] 实施例3
[00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的下表面粘合有一亚麻纤维层,鞋面的上表面涂覆有涂覆剂,涂覆剂包括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酯、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其中交联剂为己二胺二酰肼,各组分含量如下
表1所示。
[0054]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5] S1.涂覆剂的制备;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5℃,搅拌0.8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5min,得到涂覆剂;
[0056] S2.鞋面的表面涂覆;将S1制得的涂覆剂涂覆于下表面粘合有亚麻纤维层的鞋面的上表面,干燥后继续涂覆,重复3次;
[0057] S3.女鞋成型;将S2的鞋面裁切成所需女鞋的形状,然后将裁切成型的鞋面与鞋底粘接固定,最后整理定型,得到成品女鞋。
[0058] 实施例4
[0059]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的下表面粘合有一亚麻纤维层,鞋面的上表面涂覆有涂覆剂,涂覆剂包括如下原
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交联剂、聚醚醚酮、1,2‑乙二醇、1‑
辛烯、纳米氧化铝、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叔丁基胺,其中交联剂为己二胺二酰肼,各组分含量
如下表1所示。
[0060]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中,S1涂覆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61] 将聚醚醚酮和1,2‑乙二醇混合,搅拌20min,然后添加1‑辛烯,升温至40℃,搅拌30min,得到嵌段化合物;
[0062] 将纳米氧化铝、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叔丁基胺共混,以超声功率100W,频率20kHz的超声波处理1h,得到纳米混合物;
[0063] 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搅拌0.5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0min;然后加入嵌段化合物,搅拌15min;最后加入纳米混合
物,搅拌1h,得到涂覆剂。
[0064] 实施例5
[006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的下表面粘合有一亚麻纤维层,鞋面的上表面涂覆有涂覆剂,涂覆剂包括如下原
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交联剂、聚醚醚酮、1,2‑乙二醇、1‑
辛烯、纳米氧化铝、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叔丁基胺,其中交联剂为己二胺二酰肼,各组分含量
如下表1所示。
[0066]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中,S1涂覆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67] 将聚醚醚酮和1,2‑乙二醇混合,搅拌25min,然后添加1‑辛烯,升温至50℃,搅拌40min,得到嵌段化合物;
[0068] 将纳米氧化铝、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叔丁基胺共混,以超声功率110W,频率30kHz的超声波处理1.5h,得到纳米混合物;
[0069] 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60℃,搅拌1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40min;然后加入嵌段化合物,搅拌20min;最后加入纳米混合物,
搅拌2h,得到涂覆剂。
[0070] 实施例6
[007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的下表面粘合有一亚麻纤维层,鞋面的上表面涂覆有涂覆剂,涂覆剂包括如下原
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交联剂、聚醚醚酮、1,2‑乙二醇、1‑
辛烯、纳米氧化铝、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叔丁基胺,其中交联剂为己二胺二酰肼,各组分含量
如下表1所示。
[0072]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中,S1涂覆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73] 将聚醚醚酮和1,2‑乙二醇混合,搅拌23min,然后添加1‑辛烯,升温至45℃,搅拌35min,得到嵌段化合物;
[0074] 将纳米氧化铝、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叔丁基胺共混,以超声功率105W,频率25kHz的超声波处理1.2h,得到纳米混合物;
[0075] 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5℃,搅拌0.8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5min;然后加入嵌段化合物,搅拌18min;最后加入纳米混合
物,搅拌1.5h,得到涂覆剂。
[0076] 实施例7
[0077]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涂覆剂的原料还包括聚醚醚酮,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0078]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中,S1涂覆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搅拌0.5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
二酯,继续搅拌30min;然后加入聚醚醚酮,搅拌1h,得到涂覆剂。
[0079] 实施例8
[0080]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涂覆剂的原料还包括1‑辛烯,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0081]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中,S1涂覆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聚醚醚酮和1‑辛烯混合,升温至40℃,搅拌30min,得到嵌段化合物;
[0082] 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搅拌0.5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0min;然后加入嵌段化合物,搅拌1h,得到涂覆剂。
[0083] 实施例9
[0084] 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涂覆剂的原料还包括1,2‑乙二醇,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0085] 将聚醚醚酮和1,2‑乙二醇混合,搅拌20min,然后添加1‑辛烯,升温至40℃,搅拌30min,得到嵌段化合物;
[0086] 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搅拌0.5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0min;然后加入嵌段化合物,搅拌1h,得到涂覆剂。
[0087] 实施例10
[0088]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将聚醚醚酮替换为聚乙醚,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0089] 实施例11
[0090] 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将1‑辛烯替换为正丁烷,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0091] 实施例12
[0092] 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将1,2‑乙二醇替换为乙烷,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0093] 实施例13
[009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涂覆剂的原料还包括纳米氧化铝,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0095]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中,S1涂覆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搅拌0.5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
二酯,继续搅拌30min;最后加入纳米氧化铝,搅拌1h,得到涂覆剂。
[0096] 实施例14
[0097] 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涂覆剂的原料还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叔丁基胺,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0098] 一种具有防开裂鞋面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中,S1涂覆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叔丁基胺共混,以超声功率100W,频率20kHz的超声波处理1h,得到分散混
合物;
[0099] 将苯二甲酰苯二胺、双环戊二烯和交联剂混合,升温至50℃,搅拌0.5h;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继续搅拌30min;最后加入分散混合物,搅拌1h,得到涂覆剂。
[0100] 实施例15
[0101] 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将单硬脂酸甘油酯替换为月桂醇聚醚,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0102] 实施例16
[0103] 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将叔丁基胺替换为甲胺,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0104] 对比例
[0105] 对比例1
[010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鞋面的上表面未涂覆涂覆剂。
[0107] 对比例2
[010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替换为聚四氟乙烯,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109] 对比例3
[0110]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苯二甲酰苯二胺替换为苯胺,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111] 对比例4
[011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双环戊二烯替换为环戊烷,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113] 对比例5
[011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交联剂替换为碳二亚胺,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0115] 表1 实施例1‑6和对比例2‑5的组分含量表
[0116]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对比例5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四氟乙烯 40 50 45 40 50 45 40 40 40 40
苯二甲酰苯二胺/苯胺 5 8 7 5 8 7 5 5 5 5
双环戊二烯/环戊烷 3 4 3.5 3 4 3.5 3 3 3 3
交联剂 1 2 1.5 1 2 1.5 1 1 1 1
聚醚醚酮 / / / 2 3 2.5 / / / /
1,2‑乙二醇 / / / 4 5 4.5 / / / /
1‑辛烯 / / / 1 2 1.5 / / / /
纳米氧化铝 / / / 1 2 1.5 / / / /
单硬脂酸甘油酯 / / / 2 3 2.5 / / / /
叔丁基胺 / / / 0.6 0.8 0.7 / / / /
[0117] 表2 实施例7‑16的组分含量表
[0118]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实施例1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苯二甲酰苯二胺 5 5 5 5 5 5 5 5 5 5
双环戊二烯 3 3 3 3 3 3 3 3 3 3
交联剂 1 1 1 1 1 1 1 1 1 1
聚醚醚酮/聚乙醚 2 2 2 2 2 2 / / / /
1,2‑乙二醇/乙烷 / / 4 / / 4 / / / /
1‑辛烯/正丁烷 / 1 1 / 1 1 / / / /
纳米氧化铝 / / / / / / 1 1 1 1
单硬脂酸甘油酯/月桂醇聚醚 / / / / / / / 2 2 2
叔丁基胺/甲胺 / / / / / / / 0.6 0.6 0.6
[0119] 性能检测试验
[0120] (1)韧性测试;以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表征韧性,按照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制备方法,制得长度为5cm、厚度2mm的鞋面样条,拉伸性能参考GB/T1040‑1992方法测试,拉伸速
度为50mm/min,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大,则韧性越好,防开裂性能更好;测试结果如下
表3所示。
[0121] 表3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
[0122]  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实施例1 50 100
实施例2 55 116
实施例3 53 114
实施例4 58 121
实施例5 62 126
实施例6 60 124
实施例7 52 113
实施例8 55 117
实施例9 57 119
实施例10 50 100
实施例11 50 99
实施例12 55 117
实施例13 53 114
实施例14 55 117
实施例15 53 114
实施例16 53 114
对比例1 37 78
对比例2 46 95
对比例3 48 97
对比例4 48 97
对比例5 49 99
[0123]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0124] 1.根据实施例1和实施例7‑12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聚醚醚酮和1‑辛烯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且当1,2‑乙二醇与聚醚醚酮反应再进一步和1‑辛烯混合,提升了涂覆剂的
增韧效果,从而具有更好的提升鞋面韧性的作用,可提高鞋面的防开裂性能。
[0125] 2.根据实施例1和实施例13‑16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纳米氧化铝的添加具有增韧效果;在此基础上添加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叔丁基胺,可进一步提升涂覆剂的增韧效果,从而
达到提升鞋面防开裂性能的作用。
[0126] 3.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1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请的涂覆剂处理的鞋面韧性更好,具有更好的防开裂性能。
[0127] 4.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2‑4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苯二甲酰苯二胺和双环戊二烯的共同添加,可有效提高涂覆剂的增韧效果,提升鞋面的防开裂
性能。
[0128] 5.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5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本申请中采用己二胺二酰肼作为苯二甲酰苯二胺和双环戊二烯反应的交联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鞋面的防开裂性能,其
原因可能是,采用该交联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涂覆剂的韧性。
[0129]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
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