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531373.1

文献号 : CN11294421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方沛军宣锋姜方伍远安曹俊

申请人 : 河南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涉及储氢装置技术领域;放置桁架包括:桁架本体、底板、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桁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实现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快速安装,节约人力。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本体、底板、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固定组件;

所述桁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位于所述桁架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垂直分布;

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用于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用于升降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平移组件可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抵接;

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平移组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

所述下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弯曲部;所述下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内设置有第一滚轮,用于方便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移动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所述上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第二半圆形弯曲部;所述上固定板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固定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弯曲部内;

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四导轨、平移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四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平移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导轨配合使用的第三导槽;所述平移板通过所述第三导槽与所述第四导轨配合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四导轨上;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在所述平移板上,并分别沿所述平移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有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用于支撑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五导轨和所述第六导轨能够移动至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抵接,使得所述固定组件能够从所述第五导轨和所述第六导轨上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进而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从所述平移组件上移动至所述桁架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限位板和紧固螺栓;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螺纹孔;相应地,所述平移组件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使用的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紧固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两端平行设置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内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移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三导轨配合,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销;所述移动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通孔;相应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和所述第二限位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移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上设置有扶手,用于方便移动所述移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剪式支撑架、液压缸和支撑板;

所述剪式支撑架相对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并与所述移动组件铰接;所述剪式支撑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铰接;

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剪式支撑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上下移动;

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还包括第二定位销;所述平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三限位通孔;相应地,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四限位通孔和第五限位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所述第四限位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平移组件限定在所述升降组件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所述第五限位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平移组件限定在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抵接的位置。

说明书 :

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储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

背景技术

[0002] 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是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用于储存氢气的设备。为了提高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存放空间的利用率,通常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存放在分布有隔舱的桁架
中;通过使用分布有隔舱的桁架可以实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立体式存放,从而提高卧式
储氢压力容器存放场地的空间利用率。在卧式储氢的压力容器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卧式
储氢压力容器从桁架上隔舱的一端插设在隔舱内,实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装配。
[0003] 现有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装配主要采用直接起吊悬停固定高度装配方式,具体装配过程如下:通过起吊设备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提升至一定高度,使得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对准隔舱的开口并悬置在半空中,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一端放置在桁架隔舱一端的横梁
上;然后通过人力在隔舱两端横梁的中间支撑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并沿隔舱的长度方向移
动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使其另一端放置在隔舱的另一横梁上;最后进行固定,实现装配。上
述装配方式耗时耗力,且悬停过程比较危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采用直接起吊悬停固定高度装配方式装配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导致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包括:桁架本体、底板、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固定组件;
[0006] 所述桁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
二导轨分别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0007] 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位于所述桁架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垂直分布;
[0008] 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用于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0009] 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用于升降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0010] 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平移组件可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抵接;
[0011] 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平移组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
器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
[0012]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
[0013] 所述下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弯曲部;所述下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内设置有第一滚轮,用于方便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
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移动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0014] 所述上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第二半圆形弯曲部;所述上固定板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固定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弯曲部内。
[0015] 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限位板和紧固螺栓;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螺纹孔;相应地,所述平移组件和所述
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使用的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紧固
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
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
[0016]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两端平行设置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内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移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
滚轮与所述第三导轨配合,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
[0017] 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销;所述移动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通孔;相应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
一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和所述第二限位
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移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0018] 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底座上设置有扶手,用于方便移动所述移动组件。
[0019]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剪式支撑架、液压缸和支撑板;
[0020] 所述剪式支撑架相对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并与所述移动组件铰接;所述剪式支撑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铰接;
[0021] 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剪式支撑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上下移动;
[0022] 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0023]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四导轨、平移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0024] 所述第四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平移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导轨配合使用的第三导槽;所述平移板通过所述第三导槽与所述第四导轨配合可移动
地安装在所述第四导轨上;
[0025]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在所述平移板上,并分别沿所述平移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有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用于支
撑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五导轨和所述第六导轨能够移动至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
二导轨抵接,使得所述固定组件能够从所述第五导轨和所述第六导轨上移动至所述第一导
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进而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从所述平移组件上移动至所述桁架本
体上。
[0026] 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平移组件还包括第二定位销;所述平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三限位通孔;相应地,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
第二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四限位通孔和第五限位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三限位通
孔和所述第四限位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平移组件限定在所述升降组件的正上方;所述第
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所述第五限位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平移组件限定在与所
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抵接的位置。
[0027]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包括:桁架本体、底板、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固定组件;
所述桁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
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
别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导轨;所
述第三导轨位于所述桁架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垂直分布;所述
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用于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
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用于升降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所述平移组件
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平移组件可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
端抵接;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
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平移组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通过在所
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并在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
别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同时,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设置所述平移组件;使
用时,先将所述固定组件放置在所述平移组件的两端,并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放置在
所述固定组件上,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平移组件上;然
后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
端外侧,并通过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上移至相应的安装高度;再移动
所述平移组件至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抵接,使得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卧式储氢
压力容器能够从所述平移组件上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最后,沿所述第
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将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一起平移至
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
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从而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安装在所述桁架本体上;本发
明通过所述第三导轨、所述移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所述平移组件配合将所述卧式储氢
压力容器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卧式储
氢压力容器直接从所述平移组件上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从而实现对所
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快速安装,节约人力。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某一实施例中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图1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 图3为图1中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的主视图;
[0031] 图4为图3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 图5为图1中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的俯视图;
[0033] 图6为图1中移动组件3、升降组件4和平移组件5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为图6中移动组件3和升降组件4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5] 图8为图6中平移组件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9为图1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中固定组件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0为图9中固定组件6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38] 图11为图9固定组件6中下固定板61的主视图;
[0039] 其中,1、底板;101、第三导轨;102、第二限位通孔;103、底座;2、桁架本体;201、第一横梁;202、第二横梁;203、第一导轨;204、第二导轨;205、第二安装通孔;3、移动组件;
301、移动底座;302、第二导槽;303、第二滚轮;304、第一限位通孔;305、扶手;306、第一定位
销;4、升降组件;401、剪式支撑架;402、液压缸;403、支撑板;404、第四限位通孔;405、第五
限位通孔;5、平移组件;501、第四导轨;502、平移板;503、第一支架;504、第二支架;505、第
五导轨;506、第六导轨;507、第二定位销;508、第一安装通孔;6、固定组件;61、下固定板;
611、第一导槽;612、第一滚轮;613、限位板;614、紧固螺栓;615、第一半圆形弯曲部;62、上
固定板;621、第二半圆形弯曲部;7、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41]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包括:桁架本体2、底板1、移动组件3、升降组件4、平移组件5和固定组件6;
[0042] 桁架本体2设置在底板1上;桁架本体2上设置有第一横梁201和第二横梁202;第一横梁201和第二横梁2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
轨204分别沿第一横梁201和第二横梁20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水
平设置在第一横梁201和第二横梁202上,分别用于支撑固定组件6的两端;
[0043] 底板1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导轨101;第三导轨101位于桁架本体2的一侧,并与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垂直分布;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03,用于支撑底板1;
[0044] 移动组件3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导轨101上,移动组件3可沿第三导轨101来回移动;移动组件3用于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移动至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一端的外侧;
[0045] 升降组件4设置在移动组件3上,用于升降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
[0046] 平移组件5设置在升降组件4的顶部;平移组件5可移动至与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的一端抵接,使得固定组件6和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能够沿平移组件5的长度方向移动
至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上;
[0047] 固定组件6用于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支撑在平移组件5或者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上;固定组件6与平移组件5配合,用于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从第一导轨203和第二
导轨204的一端移动至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上。
[0048] 具体地,参考图9至图11,为了方便支撑并移动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固定组件6包括下固定板61和上固定板62;
[0049] 下固定板61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弯曲部615,第一半圆形弯曲部615用于与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的外侧壁贴合;下固定板6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槽611;第一导槽611
内设置有第一滚轮612,用于方便在平移组件5或者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上移动卧式
储氢压力容器7;
[0050] 上固定板62的中间设置有第二半圆形弯曲部621,第二半圆形弯曲部621用于与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的外侧壁贴合;上固定板62的两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下固定板61
上;上固定板62与下固定板61配合,用于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固定在第一半圆形弯曲部
615和第二半圆形弯曲部621内;使用时,取下上固定板62,将下固定板61放置在平移组件5
的两端,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半圆形弯曲部615内,再将上固定板
62安装在下固定板61上,实现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固定在第一半圆形弯曲部615和第二半
圆形弯曲部621内。
[0051] 进一步地,参考图4、图8和图9,为了方便限定固定组件6在平移组件5或者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上的安装位置,固定组件6还包括限位板613和紧固螺栓614;限位板
613设置在下固定板61的一端;限位板613上设置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相应地,平移组件
5和第二横梁202上分别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使用的第一安装通孔508和第二安装通孔205;
紧固螺栓614分别与第一安装通孔508和第二安装通孔205配合,用于将固定组件6固定在平
移组件5或者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上;使用时,先将两个固定组件6分别放置在平移
组件5的两端,使得所述螺纹孔分别对准平移组件5上的两个第一安装通孔508,并将紧固螺
栓614通过第一安装通孔508拧入所述螺纹孔内,实现对固定组件6的固定;待将卧式储氢压
力容器7安装在固定组件6上,且需要将固定组件6和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移动至第一导轨
203和第二导轨204上时,取下紧固螺栓614,将固定组件6和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一起移动至
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上,使得所述螺纹孔分别对准第二横梁202上的两个第二安装
通孔205,然后将紧固螺栓614通过第二安装通孔205拧入所述螺纹孔内,实现对固定组件6
的再次固定,进而完成对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的安装。
[0052] 具体地,参考图7,为了方便移动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移动组件3包括移动底座301;移动底座301的底部两端平行设置有第二导槽302;第二导槽302内转动设置有第二滚
轮303;移动组件3通过第二滚轮303与第三导轨101配合,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导轨101上。
[0053]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将移动组件3固定在底板1上,移动组件3还包括第一定位销306;移动底座301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销306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通孔304;相应地,底板1
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销306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通孔102;第一定位销306与第一限位通孔
304和第二限位通孔102配合,用于将移动组件3固定在底板1上。
[005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的数量分别为二十一根;每相邻两根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为一组,共二十一组;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分上、中、下
三层分布;每层分布有七组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相应地,第二限位通孔102的数量
为七个,分别对应各层中一组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使用时,通过移动组件3将卧式
储氢压力容器7移动至相应的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的一端外侧,并通过第一定位销
306进行固定,防止在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移动至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的过程中,
移动组件3出现滑移,导致固定组件6难以对准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
[0055] 进一步地,参考图7,为了方便移动移动组件3,移动底座301上设置有扶手305。
[0056] 具体地,参考图7,升降组件4包括剪式支撑架401、液压缸402和支撑板403;
[0057] 剪式支撑架401相对设置在移动底座301上,并与移动底座301铰接;剪式支撑架401的上端分别与支撑板403的两端铰接;
[0058] 液压缸402设置在移动组件3上,且位于剪式支撑架401之间,用于驱动支撑板403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液压缸4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液压缸402相对设置在移动底座
301上;
[0059] 平移组件5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板403上。
[0060] 具体地,参考图8,为了方便将固定组件6和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从平移组件5上移动至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上,平移组件5包括第四导轨501、平移板502、第一支架503
和第二支架504;
[0061] 第四导轨501平行设置在支撑板403的顶部;平移板502的底部设置有与第四导轨501配合使用的第三导槽;平移板502通过第三导槽与第四导轨501配合可移动地安装在第
四导轨501上;
[0062] 第一支架503和第二支架504相对设置在平移板502上,并分别沿平移板50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支架503和第二支架504上相对设置有第五导轨505和第六导轨506,用于支
撑固定组件6;第五导轨505和第六导轨506能够移动至分别与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
抵接,使得固定组件6能够从第五导轨505和第六导轨506上移动至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
204上,进而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从平移组件5上移动至桁架本体2上。
[0063] 进一步地,为了限定平移组件5在支撑板403上的位置,平移组件5还包括第二定位销507;平移板502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销507配合使用的第三限位通孔(图中未示出);相应
地,升降组件4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销507配合使用的第四限位通孔404和第五限位通孔
405;第二定位销507与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第四限位通孔404配合,用于将平移组件5限定
在升降组件4的正上方;第二定位销507与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第五限位通孔405配合,用于
将平移组件5限定在与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抵接的位置;当需要将卧式储氢压力容
器7放置在平移组件5上时,将第二定位销507插设在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第四限位通孔404
内;当需要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从平移组件5上移动至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上时,
移动平移板502,使得所述第三限位通孔与第五限位通孔405同轴分布,并将第二定位销507
插设在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第五限位通孔405内,实现将平移组件5限定在与第一导轨203
和第二导轨204抵接的位置,使得第五导轨505和第六导轨506分别与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
轨204抵接。
[0064] 本实施例中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的使用方法如下:
[0065] 将两个固定组件6分别放置在第五导轨505和第六导轨506的两端,并通过紧固螺栓614进行固定;取下上固定板62后,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放置在两个下固定板61上,并将
上固定板62安装在下固定板61上;通过移动组件3和升降组件4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移动
至对准相应地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的一端,并通过第一定位销306固定移动组件3;
取下第二定位销507,移动平移板502至第五导轨505和第六导轨506分别与第一导轨203和
第二导轨204抵接,并将第二定位销507插设在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第五限位通孔405内,实
现对平移组件5的固定;再将固定组件6和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一起移动至第一导轨203和第
二导轨204上,使得所述螺纹孔分别与第二安装通孔205同轴设置,再通过紧固螺栓614将固
定组件6固定在第一导轨203和第二导轨204上,完成卧式储氢压力容器7的安装。
[0066]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
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0067]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6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