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597542.1

文献号 : CN11302848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伟

申请人 : 中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该装置包括平衡层,所述平衡层采用多组调平组件连接至结构楼板;电发热层,所述电发热层包括形成整体结构的电发热组件以及面层;其中,所述电发热层与所述平衡层上下叠放且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该装置铺装时可以采用三步干法安装,电发热层背面的凸起结构和平衡层复合板主体上表面的凹槽位置和数量、几何尺寸匹配对应,垂直式对插结合在一起,安装装配后形成一个精确的整体和稳定的结构。而且这种装配式干法安装,简化了安装操作,减小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保温,也不会造成太多的建筑垃圾,有利于环保。

权利要求 :

1.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层,所述平衡层采用多组调平组件连接至结构楼板;

电发热层,所述电发热层包括形成整体结构的电发热组件以及面层;

其中,所述电发热层与所述平衡层上下叠放且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电发热组件包括基层以及发热膜层;所述基层的第一表面局部形成四周突起中间凹陷的第一凹槽结构;所述发热膜层嵌装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部,所述面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四周突起的上表面相抵接;

所述平衡层包括复合板主体,所述复合板主体形成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多个通孔,多组所述调平组件与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相连接并使多组所述调平组件均延伸至所述复合板主体的下表面的外部;

所述调平组件包括两端开放且形成有内螺纹孔的加长螺母以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孔适配的外螺纹的螺栓;所述加长螺母的外表面形成有环形圆台,所述加长螺母通过所述环形圆台与相对的所述通孔嵌套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加长螺母配合连接使所述螺栓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内螺纹孔的内部;

所述螺栓的第一端形成有用于实现与扳手相连的接口结构;所述螺栓的第二端形成有地脚结构,所述地脚结构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多个固定孔位;

发热膜层内部部分面积是镂空的,基层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和数量、几何形状和发热膜的镂空位置对应,保证发热膜层没有镂空的区域即发热区域能放进到第一凹槽内;

基层的材质为聚氨酯,通过浇铸在发热膜层和面层上形成所述基层;

所述加长螺母的外柱面为多棱柱面,所述环形圆台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主体的上表面形成有朝向所述下表面凹陷的沉槽,所述沉槽用于实现与所述电发热层上与所述沉槽适配的凸起插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主体相邻的两个侧面形成有连接槽口,所述复合板主体相邻的另外两个侧面形成有与所述连接槽口适配的凸块;所述复合板主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有多个电极线容纳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层包括发热体以及多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内部电极、第一外部电极以及第二外部电极;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一端与所述内部电极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另一端经由所述基层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基层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一端与所述内部电极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另一端经由所述基层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基层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二外部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适配的第二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T型线,所述T型线形成有多个单芯防水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以及所述第二接头还用于实现与相对的单芯防水接头实现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线的一端连接有温控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层的材质包括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金属膜、含碳材料、碳纤维丝、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说明书 :

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采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广泛的室内采暖需求,市场上出现了用于室内采暖在地面铺装的电热膜、发热瓷砖、发热模块或者在墙面铺装的发热墙板等产品。
[0003] 其中现有技术中的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由可导电的特制含碳材质的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
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使人体和物体首先得到温暖,其综合效果优于传统的
对流供暖方式。
[0004] 电热膜的安装方法是在地面上先铺设挤塑板作为保温层,在挤塑板上面铺设电热膜,把多块电热膜通过电热膜一端的电极接头和单独的T型电缆电连接后再接入温控系统
和电源。还要在电热膜上面用水泥沙子湿态混合物作为粘接剂和平衡层,最上面再铺设瓷
砖或者其他装饰面层。
[0005] 其中发热瓷砖的表面是瓷砖,中间为发热材料,该发热材料一般为含碳材料制备的电热膜、金属电阻丝、碳纤维丝、碳纳米管、发热电缆等材料,下面为一层保温层,各层之
间通过粘接剂粘接在一起,也可以将发热材料、瓷砖一起浇铸模具成型,用双芯防水接头线
通过电缆把发热材料的两个电极连接一起,接入电源后发热材料发热再把热量传递到表
面,进而辐射到要采暖的空间。
[0006] 现有技术中发热瓷砖的安装需要在地面上先铺设水泥沙子湿态混合物作为粘接剂和平衡层,再把电热瓷砖铺贴在水泥沙子上,在每一列发热瓷砖侧面要布置支路T型线,
支路T型线和每块发热瓷砖的防水电连接头进行电连接。各个支路的T型线最后接入主T型
线,进而再接入温控系统和电源。
[0007] 还有一种发热模块,把发热材料置于保护材料中,形成模块,再引出电极线,安装时也需要先铺设挤塑板等保温层,再铺设发热模块,连接电极线后,再用湿态水泥沙子混合
物填充和覆盖发热模块,作为粘接剂和平衡层,最后在水泥沙子上面铺设瓷砖等装饰面层。
[0008] 可见,以上电热膜、发热瓷砖和发热模块的安装方法都是采用水泥沙子作为粘接剂和平衡层即湿式安装,这也是其他地暖产品的主流安装方式。
[0009] 采用湿法铺装(即和传统铺瓷砖方式相同),施工周期长、成本高、铺装时产生的垃圾造成了二次环境污染;这种湿法安装后的发热瓷砖或者其他发热构件,维护维修困难,出
现问题,需要撬开水泥层,不仅破坏面层的瓷砖,也费事费力,成本高,也会出现垃圾,也影
响业主的时间和生活;采用发热电缆等材料作为发热材料,需要在发热模块内部对发热电
缆布线,加工难度大;采用发热瓷砖需要在瓷砖侧面布置支路T型线,最后汇流到主T型线,
增加了T线电缆的使用和布线工作量,间接提高了成本和安装、维护周期;现有的发热瓷砖
或者电热膜内的发热本体(发热膜)安装后,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和人员的踩踏,压力传递到
发热本体,发热本体容易受到损伤或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
[0011]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0012] 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包括:
[0013] 平衡层,所述平衡层采用多组调平组件连接至结构楼板;
[0014] 电发热层,所述电发热层包括形成整体结构的电发热组件以及面层;
[0015] 其中,所述电发热层与所述平衡层上下叠放且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电发热组件包括基层以及发热膜层;所述基层的第一表面局部形成四周突起中间凹陷的第一凹槽
结构;所述发热膜层嵌装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部,所述面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结
构四周突起的上表面相抵接。
[0016] 优选地:所述平衡层包括复合板主体,所述复合板主体形成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多个通孔,多组所述调平组件与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相连接并使多组所述调平组件均
延伸至所述复合板主体的下表面的外部;所述复合板主体的上表面形成有朝向所述下表面
凹陷的沉槽,所述沉槽用于实现与所述电发热层上与所述沉槽适配的凸起插接相连。
[0017] 优选地:所述调平组件包括两端开放且形成有内螺纹孔的加长螺母以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孔适配的外螺纹的螺栓;所述加长螺母的外表面形成有环形圆台,所述加长螺
母通过所述环形圆台与相对的所述通孔嵌套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加长螺母配合连接使所
述螺栓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内螺纹孔的内部。
[0018] 优选地:所述螺栓的第一端形成有用于实现与扳手相连的接口结构;所述螺栓的第二端形成有地脚结构,所述地脚结构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多个固定孔位。
[0019] 优选地:所述复合板主体相邻的两个侧面形成有连接槽口,所述复合板主体相邻的另外两个侧面形成有与所述连接槽口适配的凸块;所述复合板主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
形成有多个电极线容纳槽口。
[0020]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的形状以及尺寸与所述发热膜层的形状以及尺寸适配。
[0021] 优选地:所述发热膜层包括发热体以及多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内部电极、第一外部电极以及第二外部电极;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一端与所述内部电极的第一端
电连接,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另一端经由所述基层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基层的第一侧面;所
述第二外部电极的一端与所述内部电极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另一端经由
所述基层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基层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二
外部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适配的第二接头。
[0022] 优选地:还包括T型线,所述T型线形成有多个单芯防水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以及所述第二接头还用于实现与相对的单芯防水接头实现电连接;所述T型线的一端连接有温控
系统。
[0023] 优选地:所述发热膜层的材质包括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金属膜、含碳材料、碳纤维丝、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24]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5] 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装置可以包括平衡层,所述平衡层采用多组调平组件连接至结构楼板;电发热层,所述电发热层包括形
成整体结构的电发热组件以及面层;其中,所述电发热层与所述平衡层上下叠放且通过粘
结方式相连接;所述电发热组件包括基层以及发热膜层;所述基层的第一表面局部形成四
周突起中间凹陷的第一凹槽结构;所述发热膜层嵌装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部,所述面层
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四周突起的上表面相抵接。
[0026] 该装置铺装时可以采用三步干法安装,电发热组件背面的凸起结构和平衡层复合板主体上表面的沉槽位置和数量、几何尺寸匹配对应,垂直式对插结合在一起,安装装配后
形成一个精确的整体和稳定的结构。而且这种装配式干法安装,简化了安装操作,减小了工
期,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保温,也不会造成太多的建筑垃圾,有利于环保。
[0027] 平衡层和电发热组件的这种垂直对插匹配关系,不仅起到稳定的作用,而且也起到了定位的作用,这种安装结构,很容易把电发热组件安装在准确的位置上。
[0028] 平衡层上集成的可调节螺栓和加长螺母,能调节平衡层高度,保证了整体铺装后的水平,能适应不平整地面,减小了对地面平整度的要求,起到了找平作用,保证了电发热
组件拼接后的平整性。而且平衡层和地面形成了空气隔热层,增强了保温隔热效果。
[0029] 平衡层的接线接头操作位置,方便了电发热组件的电连接操作。
[0030] 电发热组件的电热膜,置于与之匹配的面层或者基层的凹槽内,减小了电发热组件上面物体和人员的走到带来的压力和冲击力,延长了电热膜的寿命和减小了电热膜的失
效率,提高的可靠性。
[0031] 这种安装结构组成简单,能实现快速装配式安装,不需要专业技能和专业工具,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装配式安装到位。
[0032]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3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得其他的附图。
[0034]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6]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层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8]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发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发热层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40]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的铺装状态示意图;
[0041]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层与电发热层装配的局部剖视图;
[0042]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的电连接示意图;
[0043]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邻两块电发热层电连接局部剖视图。
[0044] 图中:平衡层1、复合板主体11、通孔111、沉槽112、连接槽口113、凸块114、电极线容纳槽口115、调平组件2、加长螺母21、环形圆台211、螺栓22、接口结构221、地脚结构222、
固定孔位223、电发热层3、电发热组件31、基层311、第一凹槽结构3111、边缘3112、发热膜层
312、发热体3121、内部电极3122、第一外部电极3123、第二外部电极3124、凸起313、面层32、
上粘接剂层33、下粘接剂层34、结构楼板4、T型线5、温控系统6。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实施例
[0046] 参见图1至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如图1至图10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0047] 平衡层1,所述平衡层1采用多组调平组件2连接至结构楼板4;
[0048] 电发热层3,所述电发热层3包括形成整体结构的电发热组件31以及面层32;
[0049] 其中,所述电发热层3与所述平衡层1上下叠放且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电发热组件31包括基层311以及发热膜层312;所述基层311的第一表面局部形成四周突起中间
凹陷的第一凹槽结构3111;所述发热膜层312嵌装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3111槽内,所述面层
3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3111四周突起的上表面相抵接。
[005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采用三步法垂直装配式干法安装模式,即不采用水泥沙子湿态混合物为粘接剂和平衡层1,先在铺装的结构楼板4上铺装平衡层1,然后
通过多组调平组件2对平衡层1调节水平,最后在平衡层1上施胶后贴装带有面层32的电发
热层3。该装置可以实现的安装方式快速,施工难度小,减小了成本和施工周期,也方便了维
护维修。
[0051] 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设置调平组件以及提高与电发热层连接的稳定性,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
平衡层1包括复合板主体11,所述复合板主体11形成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多个通孔111,多
组所述调平组件2与多个所述通孔111一一对应的相连接并使多组所述调平组件2均延伸至
所述复合板主体11的下表面的外部;所述复合板主体11的上表面形成有朝向所述下表面凹
陷的沉槽112,所述沉槽112用于实现与所述电发热层3上与所述沉槽适配的凸起313插接相
连。
[0052] 具体的,所述调平组件2包括两端开放且形成有内螺纹孔的加长螺母21以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孔适配的外螺纹的螺栓22;所述加长螺母21的外表面形成有环形圆台211,
所述加长螺母22通过所述环形圆台211与相对的所述通孔111嵌套连接;所述螺栓22与所述
加长螺母21配合连接使所述螺栓22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内螺纹孔的内部。为了方便调平时
操作,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所述螺栓的第一端形成有用于实现与扳手相连的接口结构
221;所述螺栓22的第二端形成有地脚结构222,所述地脚结构222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
的多个固定孔位223。
[0053] 平衡层1可以采用一种带有调节高度组件的高强度复合板,调平组件由螺栓和加长螺母组成,安装在复合板上,和复合板成为一体,在复合板上表面垂直方向用工具对螺栓
进行调节高度,把铺装在地面上的复合板调节同样的高度,由于有调节水平的功能,能适应
地面的不平整,保证了整体铺装后的平整性。复合板的上表面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沉槽和
电发热层的凸起进行对插嵌套。另外复合板的侧面也做成凹凸的结构,复合板之间能实现
互相嵌套卡合的安装结构,对插安装后形成稳定的结构。
[0054] 电发热层背面的凸起结构和平衡层的复合板上表面的沉槽结构特征、位置、大小对应,采用垂直对插安装后,电发热层和复合板形成紧配的关系,保证了电发热层铺装后的
稳定性。还可以在平衡层复合板的上表面或者凹槽内施加一层粘接胶(层)更能把电发热层
和平衡层进而和地面牢固的结合在一起。
[0055] 关于平衡层的材质可以包含多种,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平衡层可以是有具有一定结构和强度的复合板,如水泥压力板、水泥纤维板、硅酸钙板等建筑板材和安
装在其上的可调高度的螺栓、加长螺母等结构件组成。
[0056] 其中,调平组件和复合板主体集成安装为一体。带有外螺纹的螺栓安装在有内螺纹的加长螺母孔内,加长螺母和复合板安装在一起,通过工具转动螺栓上部的内六角孔,可
以调节螺栓在加长螺母孔内的上下位置,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目的。
[0057] 平衡层复合板上表面做成部分沉槽的结构,以便和电发热层的背面的凸起结构对插紧配。平衡层上表面的沉槽结构,对应电发热层的基层下面的凸起结构,电发热层铺装在
平衡层上时,电发热层基层下面的凸起结构正好可以垂直插入平衡层上表面的沉槽结构
内,对插后,进一步可以形成紧配关系,保证了电发热层的稳定性和定位准确性。
[0058] 平衡层上表面的沉槽结构的位置和数量、分布、几何形状、尺寸可以是多样的。如圆锥形的沉槽,也可以是长方体、十字形、多边形、星形等多种形状结构的沉槽,不管什么几
何形状和尺寸、数量、分布,都要和电发热层基层下面的凸起结构匹配,电发热层的凸起结
构能对插在平衡层复合板主体上表面的沉槽结构内,能实现两者的对插装配。平衡层复合
板上表面的沉槽结构和电发热层基层背面的凸起结构的尺寸,几何形状,数量,位置可以是
不同的,只要能实现复合板和电发热层垂直对插后形成嵌套稳定的功能就可以。平衡层复
合板侧面的凹凸对插结构,可以是多种几何形状,只要能形成相互嵌套装配关系即可。可以
理解的是,如果电发热层的基层背面是平面的,即没有凸起结构,平衡层的上表面也要与其
对应,做成平面的结构。
[0059] 由于平衡层和地面有一定的空间,两者之间形成的空气层,进一步起到了隔热的作用,提高了电发热层基层保温、隔热效果,因为基层自身是由较低的热传导系数材料制作
的保温材料,和底部的空气层形成了双层隔热结构,大大提高了隔热效果,保证了热量只向
上的单向传导,节约了能源。平衡层上具有安装放置电连接线的位置,方便电发热层的铺
装,电连接线连接放置。优化的,平衡层的复合板的侧面做成凹凸的结构特征,复合板相互
拼接安装时,实现互相嵌套卡合,形成更稳定的结构。粘接胶的型号,粘接工艺多样,可以是
淋胶,涂胶,热熔胶铺设热压等方式,粘接胶根据合片的工艺设备不同,形态可以是液态、固
态,成分可以是单组分或者双组份等多种形态,根据基层和工艺的不同,上、下粘接胶可以
选择不要。
[0060] 在实际应用中,该电发热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电发热组件31包括基层311、发热膜层312;所述基层311的第一表面局
部形成四周突起中间凹陷的第一凹槽结构3111;所述发热膜层312嵌装于所述第一凹槽结
构3111内部。所述面层32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凹槽结构3111的四周突起的上表面相抵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的形状以及尺寸与所述发热膜层的形状以及尺寸适配。电发热
层内部的发热体采用镂空或者一体的方式,内嵌在基层的凹槽内,合片形成的电发热层铺
装后,物体和人员踩踏的压力传递到发热体的压力减弱,主要由基层或者面层和发热体接
触面的非凹槽位置承受上面的压力,大大减小了对发热体的压力,降低了损坏的隐患,增强
了电发热层的寿命和可靠性。
[0061] 如果发热膜层是一整张,但内部部分面积是镂空的,则要求基层311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和数量、几何形状和发热膜的镂空位置对应,保证发热膜层没有镂空
的区域即发热区域能放进到凹槽内。
[0062] 所述发热膜层包含封装层,粘接剂层,发热体,基底,内部电极组成。所述封装层是聚酯(英文简称PET)或聚酰亚胺(英文简称PI)材质等材料。
[0063] 所述粘接剂层根据合片工艺不同,形态是液态或者固态,施加方式是涂胶、淋胶、铺设等工艺,目的是把封装层和发热膜,发热膜和基底粘接在一起。粘接剂层要具有合格的
环保特性和符合要求的粘接性能。
[0064] 所述发热体的材质包括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金属膜、含碳材料、碳纤维丝、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内部电极是由银浆和铜带或者镀锡铜带组成。
[0065] 基层可以是预制好的板材,用粘接胶与发热膜层、面层粘接在一起,制备成电发热层。根据材料的不同,基层如是聚氨酯材料,可以采用模具一起浇铸的工艺,浇铸在发热膜
层和面层上。如果采用一起浇铸的工艺,采用镂空的发热膜层时,面层可以是有凹槽的也可
以是没有凹槽的,因为浇铸聚氨酯材料时,没有固化的双组份聚氨酯材料有一定的流动性,
聚氨酯会填充满镂空的位置,聚氨酯固化后自然形成和发热膜层匹配的凹凸结构,把发热
膜层包裹在里面,发热膜层同样可以嵌入在聚氨酯的凹槽结构内,聚氨酯的表面和发热膜
层是一个平面,再和面层粘接复合后,铺装在地面使用时压力主要透过面层传递给聚氨酯
突出的面,压力主要由填充到镂空位置的聚氨酯结构体承担,传递给发热膜层的压力很小,
甚至没有。也同样减小了对发热膜层的压力和冲击力,这样发热膜层依然和面层紧贴在一
起,也保证了热量及时传递到面层。基层的第一表面还可以粘接一层铝箔,起到反射热量的
作用。
[0066] 基层的下面即和平衡层接触的面,具有一定的凸起结构,这个凸起结构的数量、位置、几何形状、尺寸和平衡层表面的沉槽结构匹配对应,保证铺装时,这个凸起结构正好插
入平衡层复合板上表面的沉槽结构,保证了电发热层的稳定性和定位的准确性,方便、简化
了安装操作。
[0067]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膜层312包括发热体3121以及多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内部电极3122、第一外部电极3123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124;所述第一外部电极3123的一
端与所述内部电极312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外部电极3123的另一端经由所述基层
311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基层311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外部电极3124的一端与所述内部电极
3122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外部电极3122的另一端经由所述基层311的底部延伸至所
述基层311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外部电极3123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二外部电极3124包括
与所述第一接头适配的第二接头。进一步的,还包括T型线5,所述T型线5形成有多个单芯防
水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以及所述第二接头还用于实现与相对的单芯防水接头实现电连接。
所述T型线5的一端连接有温控系统6。
[006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采用电发热层内部走线的方式,即每一块电发热层内部的电极不仅作为单体电发热层的电极,还作为整体铺装单元的电极的一部分,通过相互
之间的电连接头连接并联在一起,最后只需要铺装单元的一端和主T型线进行电连接后,即
可完成电连接,快速,成本低。
[0069] 所述单芯防水电连线是一种单芯防水对插线,由防水接头和线体组成,防水接头内有电接触体,一对单芯防水电连接线是由公头线和母头线组成,在电发热层两个电极的
一端安装焊接公头线,在另一端安装焊接母头线。单芯防水接头线对插连接后,防水级别达
到IPx7以上。单芯电极接头可以用双芯防水电极接头,一块电发热层因此需要一个或者两
个双芯电极接头,根据电发热层引出电极接头的形式设计相应的连接方式,并且平衡层复
合板上预留的电极接线空位也要相应的改变进行匹配。
[0070] 所述T型线,是双芯电缆组成,每隔一段间隙伸出一对单芯防水接头,形成T型头,一般为火线和零线,伸出的防水接头和电发热层一端的单芯防水接头能对插安装。T型线的
一端接入温控器,另一端为末端。T型线的T型头的首尾T型头为单支单芯防水接头,首尾的T
型头一根接火线,一根接零线。中间的T型头为伸出的一对单芯防水接头。所述温控系统,能
设置控制温度,一般由传感器,显示面板、设置按钮、控制电路组成,一侧接入主电源,另一
侧和T型线连接。进一步的可以和相应的手机app通讯,进行设置,实现远程控制。
[0071] 平衡层和可调节高度的加长螺母、螺栓集成为一体,能调节水平,和地面接触的螺栓地脚上有孔,可以打钉把螺栓和地面固定,进而保证平衡层和地面实现硬连接。这种调水
平结构,减小对地面平整度的要求,保证了整体铺装后的平整性。平衡层上表面的沉槽结构
和电发热层的凸起结构对应,实现垂直对插形成装配关系,保证了整体铺装后的平整性;平
衡层和结构楼板形成的空气层达到了空气隔热的效果,和基层的保温作用叠加在一起,起
到了更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平衡层复合板的其他结构,方便了电发热层铺装后的电连接,也
增强了和地面固定的需求,扩大了应用面。
[0072] 电发热层采用内部走线的方式,即每一块电发热层内部的电极不仅作为单体电发热层的电极,还作为整体铺装单元电极的一部分,通过相互之间的电连接头连接并联在一
起,最后只需要铺装单元的一端和主T型线进行电连接后,即可完成电连接,能实现快速铺
装,而且成本低;电发热层内部的发热体采用镂空或者一体的方式,内嵌在基层或者面层的
凹槽内,电发热层铺装后,上面的物体和人员踩踏的主要压力不会传递给发热体,由基层或
者面层和发热体接触面的非凹槽位置承受上面的压力,大大减小了发热体的损坏,增强了
电发热层的寿命和可靠性,也同时扩大了发热材料的选择范围和减小电热膜的生产难度,
节省了成本。
[0073] 下面通过一种实现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74] 3是指整个电采暖组件,32是面层,本实施例提供的面层可以采用的是瓷砖,背面是平面的。33是上粘接剂层,粘接电发热组件31和面层32,采用涂胶或者其他工艺,把胶涂
覆在面层背面或者发热膜层的一面,再把发热膜层和面层的背面居中粘接一起,发热膜层
和面层粘接后结合面平整严实。312是发热膜层,3122是发热膜层的内部电极,34是下粘接
剂,下粘接层预留有电极引出孔位,311是基层,3111是基层的第一凹槽结构,3112是基层的
第一凹槽结构的边缘,基层上预留有电极引出孔位,第一外部电极3123、第二外部电极
3124。
[0075] 上述制备的电采暖组件,基层背面的十字形状的凸起,由模具成型,和平衡层的复合板铺装时,对插形成装配关系。基层背面有为放置电极线的凹槽,放置电极线用。基层背
面有电热膜电极条的标识,方便在铺装时电极的正确连接。
[0076] 其中,113为复合板主体侧面的连接槽口,112为复合板主体上表面的十字形状的沉槽,铺装时,电采暖组件背面的十字形状的凸起313能对插在沉槽112中,形成装配关系。
115为复合板预留的放置电极线的凹槽,114为复合板侧面的凸块,在铺装时,相邻的复合板
侧面的连接槽口113和凸块114对插形成装配关系。
[0077] 111为复合板上的加长螺母孔,21为由内螺纹孔的加长螺母,21的上部有一个大于211的环形圆台,圆台上部能安装嵌套在111中,保证加长螺母21和复合板形成一体,22为带
有外螺纹的螺栓,螺栓22能拧进加长螺母21的内螺纹孔内,螺栓的上部有适合内六角扳子
的接口结构221,使用内六角扳手可以旋转接口结构221,使得螺栓22在加长螺母21内螺纹
孔内上下移动,实现了平衡层的高度调节。一块复合板根据面积和尺寸的不同,设置不同数
量的螺栓和加长螺母,实现调水平的功能,还能实现支撑复合板的作用。若干块复合板拼装
在一起,形成了平衡层。
[0078] 铺装时,电采暖组件背面的十字形状的凸起313对插到平衡层复合板主体上的沉槽112中,形成装配关系,这种铺装方式,不仅实现了电采暖组件的精确定位,而且还可以不
在平衡层复合板上施加胶,就可以实现电采暖组件和平衡层很好的结合,也有利于方便拆
卸,便于维护。
[0079] 31是电发热组件,1是平衡层,701是复合板侧面的凹凸结构拼接后的形态,702是平衡层复合板拼接后形成的电极接头位置槽,222是螺栓22的地脚结构,223是螺栓的地脚
结构222上的固定孔位,这个孔位可以打钉,把螺栓22和结构楼板4固定,把螺栓22和结构楼
板4固定实现硬连接,进而保证了平衡层和电发热组件的稳定性。
[0080] 铺装过程:
[0081] 第一步把平衡层铺在施工结构楼板上,相邻的平衡层侧面的连接槽口113和凸块114互相嵌套一起的701形态,若干片复合板拼接一起形成平衡层,再用水平尺和内六角扳
手,从调节螺栓顶部接口结构,旋转螺栓的高度,把不同复合板的高度调节一致,实现水平。
然后用工具从螺栓的地脚结构上的孔位打钉和结构楼板固定。
[0082] 第二步:在平衡层复合板主体上表面刷一层粘胶,或者只刷在十字凹槽内,对某些项目,可以不刷胶,直接进行第三步。
[0083] 第三步:把电采暖组件背面的十字形状的凸起对准平衡层的十字凹槽对插铺装在一起,把每一列相邻的电采暖组件的电极接头对插连接,注意电采暖组件的电极线要正确,
每一列的电极线是一个方向,电极线的接头部位放置在电极线容纳槽口115中。一般从铺装
单元的一个角上开始铺装电采暖组件,先安装第一列,再安装第二列,依次类推。安装时把
电采暖组件背面的凸起结构和平衡层复合板表面的沉槽位置对应,然后对插形成紧配关
系,安装时注意电采暖组件的电极方向沿着每一列的纵向方向。
[0084] 电采暖组件和平衡层铺装后,电采暖组件背面的十字形状的凸起和平衡层的十字形状的沉槽形成的装配关系,电采暖组件背面的凸起和复合板沉槽的底面形成的空隙,这
个空隙公差,在0.5‑10mm,这个间隙越往下面空隙越大,上部的接触面达到了紧配,这样的
装配关系保证了电采暖组件不被顶起,电采暖组件的背面和复合板的表面紧密贴合,能消
除空鼓感,并能提高稳定性。
[0085] 电采暖组件和平衡层的复合板铺装前,先把相邻电采暖组件的电极接头对插拧紧形成相邻电极的连接体。
[0086] 按照上述的铺装办法,依次铺装其他的电采暖组件,同一列电采暖组件和平衡层复合板在对插之前,先把上一块铺装好的电采暖组件一侧的单芯连接线和要铺装的电采暖
组件一侧单芯连接线对插连接一起,注意,一个是公头,一个是母头才能对插连接,保证火
线是一条电路,零线是一条电路,火线和零线不会短路。相邻电发热组件的单芯防水电极对
插线连接后,电极线放置在复合板主体的电极线容纳槽口中,同时电极线容纳槽口也方便
了电极对插连接的操作。
[0087] 一个电发热组件有四个单芯防水连接接头,两个火线,两个零线,铺装时,在纵向同一列方向上,相邻两块电发热组件的同一条电极上(火线或者零线)的公头和母头连接后
为相互联通的连接体,这样电流通过电发热组件内的电极,经单芯连接线传到另一块即下
一块相邻的电发热组件上。电流顺着电发热组件内的电极,从电源的进入侧一直传到电发
热组件方阵的末端,电发热组件方阵末端的电极接头做好绝缘。
[0088] 电发热组件铺装方阵的一侧有T型导线,每隔一个电发热组件宽的间距伸出一个T型头,分出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的接头,电发热组件方阵末端引出的单芯防水接头分别和
零线以及火线对插连接,即一个电发热组件的两条电极,一条是火线,一条是零线,分别和T
型线的T型头伸出的火线和零线接头相接。T型线5通过电缆和温控系统6连接在一起,再和
控制系统连接,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温控系统。这样的安装电连接系统,不用在电发热组
件方阵内部另加铺设电缆,只要从电发热组件方阵的一侧接入电源即可。电流通过电发热
组件内的电极,再经同一列相邻电发热组件的电极的连接依次传到末端。电发热组件的方
阵每一列都是由电源开始端经T型线接入电发热组件方阵,再经电发热组件内部的电极和
相邻电发热组件的电极连接体,最后传至同一列的最后一块电发热组件。
[0089] 总之,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电采暖装置,可以实现三步法的铺装方式,实现快速安装,减少施工周期和难度;电采暖组件的结构,背面有凸起结构和平衡层复合板的沉槽结构
对应,实现垂直对插形成装配关系,保证了整体铺装后的平整性;平衡层的结构,和可调节
高度的加长螺母、螺栓集成为一体,能调节水平,和地面接触的螺栓地脚上有孔,可以打钉
把螺栓和地面固定,进而保证平衡层和地面实现硬连接。这种调水平结构,减小对地面平整
度的要求,保证了整体铺装后的平整性。
[0090] 平衡层上表面的沉槽结构和电采暖组件的凸起结构对应,实现垂直对插形成装配关系,保证了整体铺装后的平整性;平衡层和地面形成的空气层达到了空气隔热的效果,和
电采暖组件基材的保温作用叠加在一起,起到了更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平衡层复合板的其
他结构,方便了电采暖组件铺装后的电连接,也增强了和地面固定的需求,扩大了应用面。
[0091] 电采暖组件采用内部走线的方式,即每一块电采暖组件内部的电极不仅作为单体电采暖组件的电极,还作为整体铺装单元电极的一部分,通过相互之间的电连接头连接并
联在一起,最后只需要铺装单元的一端和主T型线进行电连接后,即可完成电连接,能实现
快速铺装,而且成本低。
[009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
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9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