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335279.9

文献号 : CN11309131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汪鹏飞袁小辉张德明郝本华樊明敬

申请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其中暖风机包括机壳,包括加热元件和在加热元件的两侧分别设置的托板组件,加热元件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PTC电加热,托板组件包括托板本体,托板本体的后端连接于机壳的后侧,加热元件的两侧对应支撑放置于两侧的托板本体,且托板本体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设置多排PTC电加热作为加热元件,可提供较大的制热功率,有利于实现快速制热;通过设置托板组件实现对加热元件的支撑固定,结构简单可便于加热元件的安装;另外,设置加热元件呈倾斜状态,有利于增大供热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其中暖风机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元件和在加热元件的两侧分别设置的托板组件,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PTC电加热,所述托板组件包括托板本体,所述托板本体的后端连接于机壳的后侧,所述托板本体的前端连接于机壳的前侧,所述加热元件的两侧对应支撑放置于两侧的所述托板本体,且所述托板本体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托板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托板本体的后端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托板本体的前端弯折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于机壳的后护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于机壳的前面板或侧板;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后护板之间设有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几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几字形结构的凸出部位相连,所述几字形结构的两侧部位与后护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本体与所述加热元件的外围对应处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加热元件进行限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靠近较低端设有宽度较小的连接段,所述加热元件的侧边在连接段靠近加热元件较高端的一侧形成台阶面,所述托板本体与所述台阶面朝向所述加热元件较低端的侧面对应处以及与所述加热元件的侧边对应处分别设有所述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相交连接于所述后护板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连接固定温度检测元件且与机壳的出风口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本体设于所述机壳顶部的出风口下方且所述托板本体从所述机壳的后侧至前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板相交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6.一种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所述机壳的内部下方设有蜗壳风道,所述机壳的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机壳的上方设有出风口,所述蜗壳风道内设有风机,且所述蜗壳风道的风道进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蜗壳风道的风道出口向上朝向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固定于所述风道出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温度检测元件固定于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且与所述风道出口对应处。

7.一种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包括:检测获取室内温度;

根据室内温度控制PTC电加热开启的数量;

检测获得各个PTC电加热的持续工作时间;

任一PTC电加热的持续工作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关闭该PTC电加热,同时开启另一处于关闭态的PTC电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获取暖风机的出风温度;

在出风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减少PTC电加热的开启数量和/或增大风机转速。

说明书 :

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暖风机是一种发出暖风的设备,一般来说,最高温度约为20‑80℃,它含发热、吹风及温度与吹风的控制和保护三个部分。暖风机是由通风机,电动机及加热元件组合而成的联合机组,适用于空气允许再循环的各种类型房间,当空气中不含灰尘,易燃性的气体时,可作为循环空气采暖之用。暖风机主要由加热元件和风机组成,加热元件散热,然后风机送出,使室内空气温度得以调节。暖风机组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间及大型建筑物的强制循环空气供暖,可在短时间内使室温达到所需温度,也较适用于西南西北等需要快速制热的地区,可弥补柜机快速制热功率不足的问题。
[0003] 现有暖风机存在快速制热功率不足以及加热元件往往需要与机壳连接固定,连接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固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暖风机存在快速制热功率不足以及加热元件往往需要与机壳连接固定,连接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固定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其中暖风机包括机壳,包括加热元件和在加热元件的两侧分别设置的托板组件,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PTC电加热,所述托板组件包括托板本体,所述托板本体的后端连接于机壳的后侧,所述托板本体的前端连接于机壳的前侧,所述加热元件的两侧对应支撑放置于两侧的所述托板本体,且所述托板本体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0006]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所述托板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托板本体的后端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托板本体的前端弯折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于机壳的后护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于机壳的前面板或侧板。
[0007]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后护板之间设有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几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几字形结构的凸出部位相连,所述几字形结构的两侧部位与后护板相连。
[0008]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所述托板本体与所述加热元件的外围对应处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加热元件进行限位固定。
[0009]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所述加热元件靠近较低端设有宽度较小的连接段,所述加热元件的侧边在连接段靠近加热元件较高端的一侧形成台阶面,所述托板本体与所述台阶面朝向所述加热元件较低端的侧面对应处以及与所述加热元件的侧边对应处分别设有所述限位块。
[001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相交连接于所述后护板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连接固定温度检测元件且与机壳的出风口对应设置。
[0011]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所述托板本体设于所述机壳顶部的出风口下方且所述托板本体从所述机壳的后侧至前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板相交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暖风机,包括上述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所述机壳的内部下方设有蜗壳风道,所述机壳的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机壳的上方设有出风口,所述蜗壳风道内设有风机,且所述蜗壳风道的风道进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蜗壳风道的风道出口向上朝向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固定于所述风道出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温度检测元件固定于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且与所述风道出口对应处。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包括:检测获取室内温度;根据室内温度控制PTC电加热开启的数量;检测获得各个PTC电加热的持续工作时间;任一PTC电加热的持续工作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关闭该PTC电加热,同时开启另一处于关闭态的PTC电加热。
[0014]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获取暖风机的出风温度;在出风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减少PTC电加热的开启数量和/或增大风机转速。
[001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设置多排PTC电加热作为加热元件,可提供较大的制热功率,有利于实现快速制热;通过在加热元件的两侧对应设置托板组件实现对加热元件的支撑固定,可在托板组件连接完成时放置加热元件即可实现加热元件的安装固定,结构简单可便于加热元件的安装,且托板组件在加热元件的两侧,不会对加热元件造成大面积遮挡,可防止固定结构对加热元件的供热造成影响;另外,通过托板组件设置加热元件呈倾斜状态,还有利于增大加热元件的设置面积,有利于增大供热量,更好的保证供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暖风机内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托板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托板组件的正视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托板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托板组件与加热元件连接的正视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托板组件与加热元件连接的整体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图7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
[0026] 1:后护板;2:加热元件;3:托板组件;31、托板本体;32:第一连接件;33:第二连接件;331:连接片;34:走线孔;35:加强槽;36:折弯边;37:限位块;38:中间连接件;4:蜗壳风道;5:风机;6:固定板;61:卡槽;62:定位槽;63:走线槽;71:盒体;711:卡爪;712:定位柱;72: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9]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30] 下面结合图1‑图8描述本发明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
[0031]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其中暖风机包括机壳,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元件2和在加热元件2的两侧分别设置的托板组件3,所述加热元件2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PTC电加热,所述托板组件3包括托板本体31,所述托板本体31的后端连接于机壳的后侧,所述托板本体31的前端连接于机壳的前侧,所述加热元件2的两侧对应支撑放置于两侧的所述托板本体31,且所述托板本体31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0032] 即加热元件2通过托板组件3支撑固定在机壳内部,且加热元件2通过托板组件3倾斜固定。托板组件3可倾斜连接在机壳的壁面上,然后将加热元件2放置在托板本体31上,实现加热元件2的倾斜安装固定。在加热元件2的两侧分别设置托板组件3,使得加热元件2的两侧一一对应支撑在两侧的托板组件3上。该加热元件2固定结构主要用于立式空气处理设备内加热元件2的安装固定。
[003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设置多排PTC电加热作为加热元件,可提供较大的制热功率,有利于实现快速制热;通过在加热元件2的两侧对应设置托板组件3实现对加热元件2的支撑固定,结构简单可便于加热元件2的安装,且托板组件3在加热元件2的两侧,不会对加热元件2造成大面积遮挡,可防止固定结构对加热元件2的供热造成影响;另外,通过托板组件3设置加热元件2呈倾斜状态,还有利于增大加热元件2的设置面积,有利于增大供热量,更好的保证供热效果。
[003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4,所述托板组件3还包括与所述托板本体31的后端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2以及与所述托板本体31的前端弯折连接的第二连接件33,所述第一连接件32用于连接于机壳的后护板1,所述第二连接件33用于连接于机壳的前面板或侧板。
[0035] 因为托板本体31倾斜设置,因此在托板本体31的后端弯折连接第一连接件32以及在托板本体31的前端弯折连接第二连接件33,可便于托板组件3与机壳的连接固定。弯折连接即呈一定夹角的连接。
[0036] 具体的,参考图3,可设置第一连接件32呈竖直状态;即使得第一连接件32与机壳的后护板1呈平行状态,可便于第一连接件32与后护板1的连接。同样可设置第二连接件33呈相对状态;即使得第二连接件33与机壳的前面板呈相对状态,可便于第二连接件33与机壳的前面板或侧板的连接。
[003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一连接件32和后护板1之间设有中间连接件38。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连接件32通过中间连接件38固定连接于后护板1。中间连接件38用于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可便于第一连接件32的固定。
[0038] 具体的,参考图2,所述中间连接件38包括几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与几字形结构的凸出部位相连,所述几字形结构的两侧部位与后护板1相连。几字形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凸出部位以及位于凸出部位两侧的两侧部位;凸出部位是相对两侧部位凸出,凸出部位和两侧部位整体呈几字形。
[0039] 设置中间连接件38包括几字形结构,通过几字形结构的凸出部位与第一连接件32相连,可将第一连接件32与后护板1隔开一定的距离,既可便于第一连接件32与中间连接件38的连接,又可使得加热元件2与后护板1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可避免加热元件2与后护板1接触造成热量散失且该距离还可便于一些导线等线束的穿过。
[0040]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32和几字形结构的凸出部位之间可采用螺栓等便于连接固定的结构;中间连接件38几字形结构的两端部位与后护板1之间相贴可采用点焊连接结构以保证机壳的密封性,防止热量散失。
[0041] 进一步地,中间连接件38沿竖直方向可设置多个几字形结构,也可沿后护板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几字形结构。多个几字形结构与第一连接件32的多处进行连接。具体几字形结构的数量即第一连接件32和中间连接件38连接部位的数量不做限定,以能实现托板组件3和加热元件2的稳定固定为目的。
[0042] 进一步地,中间连接件38也可为其他结构,例如可为Z形结构或其他,以能实现与第一连接件32和后护板1的连接固定且保证后护板1的密封性为目的,具体不做限定。
[0043]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5,所述第二连接件33靠近对应侧侧板的一侧连接有呈悬臂状态的连接片331,所述连接片331用于连接于侧板。第二连接件33对应侧侧板即第二连接件33靠近的侧板。两侧的托板组件3具有两个第二连接件33,其中位于一侧的托板组件3上的第二连接件33靠近该侧的侧板;位于另一侧的托板组件3上的第二连接件33靠近另一侧的侧板。第二连接件33靠近对应侧侧板的一侧即两组托板组件3中的两个第二连接件33相背的一侧。
[0044] 连接片331呈悬臂状态,即连接片331只在一侧与第二连接件33相连,在其他侧无连接。设置呈悬臂状态的连接片331,可便于连接片331与侧板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将托板组件3的前端固定连接于侧板。可无需与前面板连接,避免对前面板设置的一些功能部件造成干涉。
[0045] 具体的,第二连接件33与连接片331可整体呈Z形连接结构,第二连接件33的侧边与托板本体31相连,连接片331的侧边与托板本体31之间存在间距。可在机壳的侧边上设置连接座,连接片331可与连接座通过螺栓等结构连接固定,从而实现托板组件3前端的连接固定。
[004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6,所述托板本体31与所述加热元件2的外围对应处设有限位块37,所述限位块37用于对所述加热元件2进行限位固定。即加热元件2支撑放置在托板本体31上,且在加热元件2的外围设有限位块37,限位块37与加热元件2相抵实现对加热元件2的物理限位,保证加热元件2的位置稳定。
[0047] 在托板本体31上设置限位块37对加热元件2进行限位固定,在安装加热元件2时可先将加热元件2放置在限位块37围合的空间范围内再进行加热元件和托板本体的连接,大大提高了加热元件2安装的便捷性,便于操作,降低安装难度。
[004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2的侧边设有台阶面。即加热元件2的侧边并不是沿同一方向设置的,而是具有台阶面。所述托板本体31与所述台阶面朝向所述加热元件2较低端的侧面对应处以及与所述加热元件2的侧边对应处分别设有所述限位块37。
[0049] 即在台阶面朝向加热元件2较低端的侧面处设有一个限位块37,该限位块37与台阶面朝向加热元件2较低端的侧面配合进行限位。即在加热元件2的前端较低如图1所示设置时,在台阶面朝前的一侧设置限位块37,可在前侧对加热元件2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加热元件2沿托板本体31的倾斜面掉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元件2也可设置为后端较低的状态,此时,台阶面应具有朝后端的侧面,且在台阶面朝后的一侧设置限位块37,在后侧对加热元件2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加热元件2沿托板本体31的倾斜面掉落。
[0050] 另外,在加热元件2的侧边设有限位块37,从而两组托板组件3上的限位块37对加热元件2实现宽度方向上的限位固定。进一步地,托板本体31与加热元件2的侧边对应处沿加热元件2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限位块37。加热元件2的长度方向即加热元件2沿机壳前侧至后侧的方向;加热元件2的宽度方向即机壳的宽度方向。机壳的宽度方向为与机壳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优选的,可在加热元件2靠前端对应处以及靠后端对应处分别设置限位块37。可更好的在宽度方向上实现对加热元件2的限位固定。
[0051] 进一步地,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2靠近较低端设有宽度较小的连接段;连接段宽度较小指的是连接段的宽度小于加热元件2靠近较高端的宽度,从而在加热元件2的侧边在连接段靠近加热元件2较高端的一侧形成台阶面。可在该台阶面朝向较低端的一侧以及相邻的外侧分别设置限位块37,如图7所示,可对加热元件2的角部进行稳定限位固定。且设置宽度较小的连接段,在连接段处还可便于手持,从而便于操作者对加热元件2的安装。
[005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7,所述托板本体31在对应加热元件2之外的部位开设有贯穿的走线孔34。托板本体31对应加热元件2的部位即托板本体31与加热元件2接触对加热元件2进行支撑的部位。托板本体31对应加热元件2之外的部位即不与加热元件2接触支撑的部位。走线孔34贯穿托板本体31,可用于导线等线束的穿过,便于导线等线束的安装连接。
[005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可在托板本体31上设置一个呈长条状的走线孔34,如图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两个或其他数量的走线孔34,走线孔34的形状也可为圆形等任何形状,具体不做限定。
[005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托板组件3为钣金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可适用于对高温的加热元件2进行支撑固定。托板组件3也可为其他金属件,以能实现对加热元件2的稳定支撑且能适应加热元件2的高温为目的,具体不做限定。托板组件3为一体结构;即托板本体31、第一连接件32和第二连接件33可为一体连接结构。
[0055] 托板本体31与竖直方向即后护板1之间的夹角为33‑65°。即托板本体31和加热元件2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为33‑65°。设置加热元件2的倾斜度在该角度范围内可有效增大设置面积,且有利于更好的与气流接触换热,从而提高供热效率。
[0056] 进一步地,托板本体31相对后护板1可向下倾斜或向上倾斜。图1所示为托板本体31向下倾斜的设置状态,此时,托板本体31以及加热元件2的前端为较低端,后端为较高端。
在托板本体31相对后护板1向上倾斜时,托板本体31以及加热元件2的前端为较高端,后端为较低端。
[0057] 参考图4和图5,托板本体31上构造有呈凹凸状的加强结构。具体的,可在托板本体31上设置加强槽35,托板本体31在加强槽35处呈凹凸结构,即在加热槽位置托板本体31一侧呈槽状,另一侧呈凸出状。本实施例中可在托板本体31上设置一个长条状的加强槽3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两个或其他数量的加强槽35,加强槽35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具体不做限定。加强结构还可包括加强筋条等结构,具体不做限定。
[0058] 参考图3和图5,托板本体31的两侧设有折弯边36。加强结构和折弯边36的设置可起到增加托板组件3强度的作用效果。
[005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1,一种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相交连接于所述后护板1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用于连接固定温度检测元件且与机壳的出风口对应设置。机壳的后护板1即位于机壳后部的侧壁。固定板6设于机壳内部,且相交连接于后护板1,即与后护板1相交连接,即固定板6和后护板1之间呈一定夹角,并不呈平行状态。设置固定板6与后护板1相交连接,可便于在固定板6上连接固定温度检测元件。
[0060] 通过固定板将温度检测元件固定在机壳的出风口即暖风机的出风口对应处,可通过温度检测元件对暖风机的出风温度进行检测,从而可便于对出风温度的控制,有利于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保证供热效果。
[006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固定板6上设有卡槽61,所述卡槽61用于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进行匹配卡合。
[006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6上还设有定位槽62,所述定位槽62用于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进行匹配定位。
[006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6上还设有贯穿一侧边的走线槽63。即走线槽63呈U形结构,便于导线等线束的穿过固定。
[006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4和图5,所述温度检测元件通过固定盒与所述固定板6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放置于所述固定盒内部。所述固定盒上设有与所述卡槽61相匹配的卡爪711以及与所述定位槽62相匹配的定位柱712。
[006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盒包括盒体71和盖体72,所述盒体71和所述盖体72抽拉连接或者二者在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盒体71和所述盖体72上分别设有镂空结构。
[0066] 参考图8,具体的,卡槽61和定位槽62可分别为贯穿固定板6的开口结构。可在盒体71上设有卡爪711,卡爪711用于与固定板6上的卡槽61卡合连接实现固定盒和固定板6的连接固定,结构简单,便于连接拆卸。即卡爪711可从固定板6的一侧穿过固定板6上的卡槽61卡在固定板6的另一侧。同样的,盒体71上可设置定位柱712,定位柱712用于插入定位槽62中可对定位盒在安装时起到定位固定的作用,便于安装,提高稳定性。
[0067] 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在定位槽62的两侧分别设置卡槽61,使得固定盒在中间通过定位柱712与定位槽62的配合进行定位,固定盒在定位柱712的两侧各通过一个卡爪711与固定板6卡合连接,该连接结构较为稳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在固定盒的四角部位对应设置定位柱712,在固定盒的中间部位设置卡爪711,相应的,在固定板6与固定盒的四角部位对应处设置定位槽62,在固定板6与固定盒的中间部位对应处设置卡槽61,同样可实现固定盒与固定板6的牢固连接。卡槽61和定位槽62的具体设置部位和数量也可为其他,以能实现固定盒与固定板6的牢固连接为目的,具体不做限定。
[0068] 设置温度检测元件通过固定盒与固定板6连接,可便于在固定盒上设置卡爪711和定位柱712实现与固定板6的可拆卸连接,避免对温度检测元件的结构造成破坏和影响;温度检测元件放置在固定盒内部,可更加便于温度检测元件的设置。固定盒由盒体71和盖体72围合形成容纳腔体,温度检测元件在该容纳腔体内部只需实现固定即可。例如可在固定盒内部设置与温度检测元件匹配的支撑槽等结构用来支撑固定温度检测元件,以能实现温度检测元件在固定盒内部的稳定放置为目的,温度检测元件在固定盒内部的具体设置结构不做限定。
[0069] 设置固定盒的盖体72和盒体71抽拉连接或在一侧转动连接,可更方便的实现盖体72的开合。在盖体72和盒体71抽拉连接时,可在盒体71的相对两侧壁内侧分别设置滑槽,盖体72的两侧与两侧的滑槽一一对应滑动连接,从而可实现抽拉连接结构。在盖体72和盒体
71在一侧转动连接时,盖体的一侧与盒体的一侧可通过销轴等结构实现转动连接,具体结构也可为其他,不做限定。
[0070] 在盖体72和盒体71上分别设置镂空结构,即盖体72和盒体71上均设有贯穿壁面的开口结构,可使得机壳内部的热风更好的穿过盒体71流经温度检测元件,保证温度检测元件对出风温度的顺利准确检测。具体的,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可在盖体72上设置多个圆孔,在盒体71上可设置多个U形槽口,既可用作镂空结果,又可用于走线。镂空结构的形式和数量也可为其他,不限于图8所示,具体不做限定。
[0071] 进一步地,盒体71与走线槽63对应处可设置贯穿的开口,便于走线。
[007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6相交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2。固定板6连接于第一连接件32,通过第一连接件32与后护板1的连接实现相交连接于后护板
1。
[0073] 进一步地,托板本体31沿机壳的前后方向倾斜设置;且托板本体31从机壳的后侧至前侧向下倾斜设置。托板本体31用于固定在机壳底部的进风口和顶部的出风口之间。从而托板本体31的后端高于前端,靠近出风口设置,此时,将固定板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使得固定板位于加热元件上方且靠近出风口设置,从而温度检测元件能够检测流经加热元件的出风温度。
[0074] 进一步地,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固定板6与第一连接件32可一体弯折连接,即固定板6与第一连接件32可为一体结构且呈弯折状态,通过第一连接件32与后护板1的连接可实现固定板6的连接固定。且本实施例中连接固定板6的第一连接件32可延长设置,即连接固定板6的第一连接件32(右侧的第一连接件)相比没有连接固定板6的第一连接件32(左侧的第一连接件)向上延长了一段,可便于弯折连接固定板6。
[0075] 参考图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板6也可呈L形,L形固定板的一侧边与第一连接件32相接连接,可通过螺栓等实现连接固定,通过第一连接件32与后护板1的连接实现固定板6与后护板1的连接固定。L形固定板的另一侧边用于连接温度检测元件。
[0076] 参考图5,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板6也可设置连接段用于与第一连接件32相邻,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32之间可通过螺栓或卡扣等结构实现连接固定,通过将固定板6连接在第一连接件32上,实现固定板6的固定。固定板6与第一连接件32之间的连接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以能实现固定板的固定且固定板相对后护板呈相交态便于温度检测元件的设置为目的,具体不做限定。
[007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暖风机,该暖风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所述机壳的内部下方设有蜗壳风道,所述机壳的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机壳的上方设有出风口,所述蜗壳风道内设有风机,且所述蜗壳风道的风道进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蜗壳风道的风道出口向上朝向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固定于所述风道出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温度检测元件固定于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且与所述风道出口对应处。
[0078] 即该空气处理设备从机壳底部的进风口进风,在风机5的驱动下,气流经风道进口进入蜗壳风道4中,然后从风道出口吹出吹向加热元件2,流经加热元件2加热升温后从机壳顶部的出风口吹出。
[0079] 温度检测元件在高度方向上与机壳的出风口对应,在水平方向上与蜗壳风道的风道出口对应。具体的,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蜗壳风道的风道出口靠近右侧,此时,固定板在机壳内部同样靠近右侧设置,可设在右侧的托板组件的第一连接件上,使得将温度检测元件固定在蜗壳风道的风道出口上方,有利于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风道出口靠近左侧时,也可将固定板设在左侧的托板组件的第一连接件上。
[008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该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该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获取室内温度;根据室内温度控制PTC电加热开启的数量;检测获得各个PTC电加热的持续工作时间;任一PTC电加热的持续工作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关闭该PTC电加热,同时开启另一处于关闭态的PTC电加热。
[0081] 本实施例提供的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可检测获取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例如可为10℃时,可控制PTC电加热开启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数量;在室内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例如20℃时,可控制PTC电加热开启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大于等于第二数量;在室内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可控制PTC电加热开启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具体的,第一数量可为5,第二数量可为3;本实施例中只是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的具体值以及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的具体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不做限定。
[0082] 根据室内温度来控制调节电加热的开启数量,可使得暖风机的供热量更好的与室内需求热量匹配,有利于在满足供热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节约能耗的作用,提高智能化水平。
[008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出对PTC电加热进行交替运行开启的控制方法。即在开启的PTC电加热数量小于总PTC电加热数量,且开启态的PTC电加热持续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利用剩余关闭态的PTC电加热来替换部分或全部开启态的PTC电加热。因为电加热全部开启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暖风机开启初期,该情况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因此,该控制方法适用于暖风机大部分运行时间下的控制。
[0084] 具体的,例如本实施例中设有6排PTC电加热,在当前室温下需要运行2排PTC电加热,可先运行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电加热并检测持续运行时间,在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电加热持续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例如1小时时,可关闭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电加热,同时开启第三排和第四排的电加热;在第三排和第四排的电加热持续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关闭第三排和第四排的电加热,同时另外选择两排的电加热开启。从而在满足供热需求的情况下,实现电加热的交替运行,有利于提高电加热的使用寿命。
[008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一种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获取暖风机的出风温度;在出风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减少PTC电加热的开启数量和/或增大风机转速。温度检测元件可检测出风温度,在出风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出风温度过高,吹出会造成不舒适感,因此,采用减少PTC电加热开启数量和/或增大风机转速即增大空气流动速度的方法来避免出风温度过高。
[008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基于目前市场针对西南西北地区柜机快速制热功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款大功率暖风机5。该暖风机5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部下方的蜗壳风道4以及设于机壳内部蜗壳风道4上方的加热元件2,以及设于加热元件2上方的温度检测元件。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2可为PTC电加热总成。PTC电加热总成通过托板组件3固定在机壳内部。
[0087] 托板组件3固定方式具体为柜机内左右两个钣金件,左托板前端与左侧板螺钉紧固定,后端与后护板1固定;右托板前端与右侧板螺钉紧固定,后端与后护板1固定。电加热固定在左右钣金上。左右托板前端距蜗壳风道4的风道出口距离与左右托板后端距出风口距离相近,电加热托板组件3与后护板1夹角33°‑65°。温度检测元件通过固定板固定。
[0088] 该暖风机还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电路板逻辑程序实现PTC电加热多排和单排控制,可根据温度调节电加热开启功率即开启数量,且电加热采用交替运行的控制方法,节能制热,且有利于提高寿命。
[008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90]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9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