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473857.5

文献号 : CN11310554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欣潘敬梅秦枫黄敬双张小飞颜松周玥张伟万文琴鲜静

申请人 : 四川携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获取小鼠LKM‑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和小鼠LC‑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S2、在SEQ ID No.1和SEQ ID No.2之间插入刚性Linker连接,并在一端插入EcoR I酶切位点,另一端序列插入Nco I酶切位点合成全基因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S3、将步骤S2获得的全基因序列引入pFUSE‑hIgG1‑Fc2载体中,制备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质粒;S4、将步骤S3获得的重组质粒转染哺乳细胞,获取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LKM‑1、LC‑1抗体质控品成本高、产量少、批间差较大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获取小鼠LKM‑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和小鼠LC‑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S2、在SEQ ID No.1和SEQ ID No.2之间插入刚性Linker连接,并在一端插入EcoR I酶切位点,另一端序列插入Nco I酶切位点合成全基因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S3、将步骤S2获得的全基因序列引入pFUSE‑hIgG1‑Fc2载体中,制备同时含有小鼠LKM‑

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质粒;

S4、将步骤S3获得的重组质粒转染哺乳细胞,获取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哺乳细胞为CHO细胞。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

4.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其特征在于,由含有重组抗体的缓冲液配制而成。

6.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在制备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在制备LKM‑1试剂盒和LC‑1试剂盒中的应用。

8.一种LKM‑1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R1试剂、R2试剂、M试剂和校准品,所述校准品由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溶于缓冲液中制备而成;M试剂为已偶联LKM‑1抗原的磁微粒溶于缓冲液中制备而成;R1试剂为Tris缓冲液,R2试剂为含有已标记碱性磷酸酶的鼠抗人IgG的缓冲液。

9.一种LC‑1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R1试剂、R2试剂、M试剂和校准品,所述校准品由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溶于缓冲液中制备而成;M试剂为已偶联LC‑1抗原的磁微粒溶于缓冲液中制备而成;R1试剂为Tris缓冲液,R2试剂为含有已标记碱性磷酸酶的鼠抗人IgG的缓冲液。

说明书 :

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自身免疫性肝病(AIH)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病毒、细菌、化学物质诱发遗传敏感个体自身参与炎症性疾病过程,但免疫调节功能的缺陷常常是导致AIH的基本原因。
[0003] 临床分型根据不同的免疫血清学标志,目前主要将AIH分为4型,I型AIH旧称经典型或狼疮型,是本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AIH的60%~80%。其特征为:ANA和(或)SMA阳
性,高球蛋白血症,女性发病多见(占7l%),激素治疗有效,易并发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
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肝外自身免疫疾病。
[0004] II型AIH相对少见,多见于欧洲及南美某些国家。血清学抗LKM‑1阳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较少,血清IGA水平可能低下,易合并溶血性贫血、I型糖尿病、皮肤白斑病等。Ⅱ型与
HCV感染有密切关系,分为2个亚型:II a型不伴HCV感染,多为年轻女性,有家族自身免疫性
疾病史,LKM‑1及ALT水平高,LC‑1阳性,糖皮质激素反应好;Ⅱb型伴有HCV感染,以老年男性
患者为主,无家族史,LKM‑l及ALT水平低,使用激素可加重病情。
[0005] Ⅲ型AIH少见,SLA/LP是此型特征性抗体,患者多为女性,其临床表现与I型相似,故有人认为Ⅲ型实为I型变种,对免疫抑制剂反应好。
[0006] lV型AIH又称不明原因性肝炎。约13%的AIH患者采用标准免疫血清学方法测不到自身抗体,但患者有AIH的表现,如高丙种球蛋白血症、HLA抗原表达异常、对激素治疗有效。
[0007] II型AIH以检出抗肝肾微粒体抗体(AnTi‑liver/kidneymiCrosomAlAnTibody,nTi‑LKM)和抗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抗体(AnTi‑liverCyTosolAnTibodyTypel,AnTi—C‑l)为
特征。抗LKM通常出现在无SMA及ANA的II型AIH患者,是II型AIH的标志性抗体。
[0008] 抗LKM‑1抗体是在1973年在自身免疫性面型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其靶抗原为P450酶复合物和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抗体分为三类LKM‑1、LKM‑2以及LKM‑3,在II
型AIH中的抗LKM‑1抗体的主要的靶抗原是细胞色素,研究显示,LKM‑1抗体能够在体外抑制
CYP2D6的酶的活性。抗LKM‑1是II型AIH的标志性抗体,II型AIH患者多为女性伴高免疫球蛋
白血症,病情较重。抗LKM‑1抗体阳性率达到90%,此外,也可见于2%‑10%的慢性丙型病毒
性肝炎患者。检测抗LKM‑1抗体对AIH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0009] 抗LC‑l抗体是于1988年发现的肝脏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亚胺代甲基转移酶一环化脱氨酶(formiminoTrAnsferAseCyClodeAminAse,FTCD)被认为是该抗体的靶抗原,而对LC‑
1抗体靶抗原表位的进一步研究分析表明FT的抗原优势表位可能是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最初
的和最重要的因索。抗LC‑1抗体在40岁以上的患者中极其罕见,而在20岁以下的患者中阳
性率较高,但在儿童爆发性AIH患者中常为阴性。研究显示该抗体与II型AIH相关,阳性率为
30%,但可在SMA及ANA阳性的I型AIH和PSC的患者中同时出现,也存在于少数慢性丙型肝炎
患者血清中。出现抗LC‑I抗体的患者通常可伴发其它免疫性疾病、显著的肝细胞炎症、并且
很快进展为肝硬化。该抗体如与LKM‑1抗体同时阳性时,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时易被后
者掩盖。抗LC‑1抗体的效价随疾病的活动性而变动,故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度的一个指标,
也是患者残余肝细胞数量的标志。
[0010] 自免项目LKM‑1、LC‑1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的的研发、产品质量控制及产业标准化都离不开抗体质控品。目前常规的制备LKM‑1、LC‑1抗体质控品的方式主要是收集自免阳性
血清,这种方式有巨大的缺陷,一是阳性血清不易收集,成本非常高,经常供应量不足;二是
批间差较大,量又少,很难规模化、产业化制备;三是作为常规质控品很难有效保证一致性。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LKM‑1、LC‑1抗体质控品成本高、产量少、批间差较大的问题。
[0012]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的应用以及包括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的试剂盒。
[0013]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14] 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S1、分别获取小鼠LKM‑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和小鼠LC‑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0016] S2、在SEQ ID No.1和SEQ ID No.2之间插入刚性Linker连接,并在一端插入EcoR I酶切位点,另一端序列插入Nco I酶切位点合成全基因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0017] S3、将步骤S2获得的全基因序列引入pFUSE‑hIgG1‑Fc2载体中,制备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质粒;
[0018] S4、将步骤S3获得的重组质粒转染哺乳细胞,获取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
[0019] 在国内,检测自免项目正处于拓展阶段,各类试剂盒的产品大都处于试剂盒性能还需要优化的阶段,本发明的复合质控品,能有效减小试剂盒质控品的批间差,减少质控血
清的使用。
[0020] 本发明通过抗体制备的质控品相对简单易得、批间差异小。
[0021]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获取小鼠LKM‑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和小鼠LC‑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以及小鼠LKM‑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和小鼠LC‑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融合,通过设
计合理的小鼠LKM‑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和小鼠LC‑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才能合成
符合要求的全基因序列,进而构建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
抗体。
[0022]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可变区基因序列的获取过程如下:
[0023] 利用重组抗原LKM‑1和重组抗原LC‑1分别免疫小鼠制备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通过抗体氨基酸序列测序得到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的可变区氨基酸序
列,根据哺乳动物密码子偏爱性,合成小鼠LKM‑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和小鼠LC‑1抗体的
可变区基因序列。
[0024] 进一步地,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的获取过程如下:
[0025] 重组抗原LKM‑1、重组抗原LC‑1通过多次免疫小鼠分别获得可表达小鼠LKM‑1抗体、小鼠LC‑1抗体的脾细胞;提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验证分别得到可高效表达
LKM‑1和LC‑1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细胞株进一步进行小鼠腹腔注射,抽取腹水纯化得到相
应的单克隆抗体。
[0026] 进一步地,步骤S4中,哺乳细胞为CHO细胞。
[0027] 一种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
[0028] 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包括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
[0029] 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由含有重组抗体的缓冲液配制而成。
[0030] 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在LKM‑1试剂盒、LC‑1试剂盒中的应用。
[0031] 一种LKM‑1试剂盒,包括R1试剂、R2试剂、M试剂和校准品,所述校准品由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
抗体溶于缓冲液中制备而成;M试剂为已偶联LKM‑1抗原的磁微粒溶于缓冲液中制备而成。
[0032] 一种LC‑1试剂盒,包括R1试剂、R2试剂、M试剂和校准品,所述校准品由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
体溶于缓冲液中制备而成;M试剂为已偶联LC‑1抗原的磁微粒溶于缓冲液中制备而成。
[003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4] 1、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质控品的基质效应小。
[0035] 2、采用本发明的复合质控品用于试剂盒检测,能够降低用于平行比对的成本,且质控参数可长期使用。
[0036] 3、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质控品稳定性好,可减少浪费,避免由于质控品的问题导致的假失控。
[0037] 4、采用本发明的复合质控品用于试剂盒检测,能够降低医院检测项目的成本。
[0038] 5、本发明通过抗体制备的质控品相对简单易得、批间差异小。

附图说明

[0039]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40] 图1为pFUSE‑hIgG1‑FC2载体质粒质谱图;
[0041] 图2为蛋白质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
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43] 实施例1:
[0044] 一种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S1、分别获取小鼠LKM‑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和小鼠LC‑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0046] 可变区基因序列的获取过程如下:
[0047] 重组抗原LKM‑1、重组抗原LC‑1通过多次免疫小鼠分别获得可表达小鼠LKM‑1抗体、小鼠LC‑1抗体的脾细胞;提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验证分别得到可高效表达
LKM‑1和LC‑1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细胞株进一步进行小鼠腹腔注射,抽取腹水纯化得到相
应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抗体氨基酸序列测序得到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的可变区
氨基酸序列,根据哺乳动物密码子偏爱性,合成小鼠LKM‑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和小鼠
LC‑1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
[0048] LKM‑1的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序列(SEQ ID No.1),由轻链可变区序列和重链可变区序列通过linker连接而成:
[0049] 轻链可变区序列:
[0050] ATGGCCGGCTTCCCTCTCCTCCTCACCCTCCTCACTCACTGTGCAGGGTCCTGGGCCCAGTCTGTGATGACTCAGCGTGCCTGGGCATATGTGGCCCCCG CCCAGAGGGTCACCATCTCTTGTTCTGGAAGCAGCTCCAACAT
CGGAAGTAAGGTTGTATATATGTACCAGCAACTCCCAGGAACGGCCCCCAAACTCCTCATCTATAGTGATAATCAGC
GGCCCTCAGGGGTCCCTGACCGATTCTCTGGCTCCAAGTCTGGCACCTCAGGTGCCAGTGCGCGGAGTCAGCTCCGG
TCCGAGGATGAGGCTGATTATTACTGTGCAACA
[0051] 重链可变区序列:
[0052] ATGGAGTTTGGGCTGAGCTGGCTTTTTCTTGTGGCGATTTTAAAAGGTGTCCAGTGTGAGGTGCAGTTGTTGGAGTCTGGGGGAGACTTGGTGGTATGTGGGGGGTCCCTGAGACTCTCCTGTGCAGCCTCTGGATTCACCTTT
AGCACTCGATCCAAGAGTGTGGTCCGCCAGGCTCCAGGGAAGGGGCTGGAATGGGTCTCAGGTATTGGTGATAGTG
GTCATAGCATATACTATGCAGACTCCGTGAAGGGCCGCTTCACCATCTCCAGAGACAATTCCAATTGCACGCGGAG
ACTGCGGTTAAATAGCCTGAGAGCCGAGGACACGGCCGTATATTACTGTGCGACCGGCLC‑1的单克隆抗体的
可变区序列(SEQ ID No.2),由轻链可变区序列和重链可变区序列通过linker连接而成:
[0053] 轻链可变区序列:
[0054] ATGGCCGGCTTCCCTCTCCTCCTCACCCTCCTCACTCACTGTGCAGGGTCCTGGGCCCAGTCTGTGATGACAAGTGGAATAATGGCGTGTGAACCTGTCGACCAGAGGGTCACCATCTCTTGTTCTGGAAGCAGCTCCAACATCGG
AAGTTGTTAGTTAAAAGTGCGCCAGCAACTCCCAGGAACGGCCCCCAAACTCCTCATCTATAGTGATAATCAGCGGC
CCTCAGGGGTCCCTGACCGATTCTCTGGCTCCAAGTCTGGCACCTCAGCAACCCTGGCACACAGTGGCCTCCGGTCC
GAGGATGAGGCTGATTATTACTGTGCAACA
[0055] 重链可变区序列:
[0056] ATGGAGTTTGGGCTGAGCTGGCTTTTTCTTGTGGCGATTTTAAAAGGTGTCCAGTGTGAGGTGCAGTTGTTGGAGTCTGGGGGAGACTTGGTACGGAAGGCCGGTTCCCTGAGACTCTCCTGTGCAGCCTCTGGATTCACCTTTAG
CACTATTGCCGCGAGACGAATCCGCCAGGCTCCAGGGAAGGGGCTGGAATGGGTCTCAGGTATTGGTGATAGTGGTC
ATAGCATATACTATGCAGACTCCGTGAAGGGCCGCTTCACCATCTCCAGAGACAATTCCAAGCGTAGGCGTTATGTC
CACCGTAATAGCCTGAGAGCCGAGGACACGGCCGTATATTACTGTGCGACCGGC
[0057] S2、在SEQ ID No.1和SEQ ID No.2之间插入刚性Linker连接,并在一端插入EcoR I酶切位点,另一端序列插入Nco I酶切位点合成全基因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0058] 柔性Linker氨基酸序列:
[0059] ‑EGKSSGSGSESKSTESKST‑
[0060] 柔性Linker核苷酸序列:
[0061] ‑GAGGTAAAATCATCGGGAAGCGGAAGCGAGTCAAAATCTACTGAATCAAAATCCACT‑
[0062] 刚性Linker氨基酸序列:
[0063] ‑EAAAKEAAAKEAAAKEAAAK‑
[0064] 刚性Linker核苷酸序列:
[0065] ‑GAAGCAGCAGCAAAGGAAGCAGCAGCAAAGGAAGCAGCAGCAAAGGAAGCAGCAGCAAAG‑
[0066] 酶切位点:
[0067] EcoRI:(‑GAATTC‑)
[0068] NcoI:(‑CCATGG‑)
[0069] 全基因序列(SEQ ID No.3):
[0070] GAATTCATGGCCGGCTTCCCTCTCCTCCTCACCCTCCTCACTCACTGTGCAGGGTCCTGGGCCCAGTCTGTGATGACTCAGCGTGCCTGGGCATATGTGGCCCCCGCCCAGAGGGTCACCATCTCTTGTTCTGGAAGCAGCTCCAA
CATCGGAAGTAAGGTTGTATATATGTACCAGCAACTCCCAGGAACGGCCCCCAAACTCCTCATCTATAGTGATAATC
AGCGGCCCTCAGGGGTCCCTGACCGATTCTCTGGCTCCAAGTCTGGCACCTCAGGTGCCAGTGCGCGGAGTCAGCTC
CGGTCCGAGGATGAGGCTGATTATTACTGTGCAACAGAGGTAAAATCATCGGGAAGCGGAAGCGAGTCAAAATCTAC
TGAATCAAAATCCACTATGGAGTTTGGGCTGAGCTGGCTTTTTCTTGTGGCGATTTTAAAAGGTGTCCAGTGTGAGG
TGCAGTTGTTGGAGTCTGGGGGAGACTTGGTGGTATGTGGGGGGTCCCTGAGACTCTCCTGTGCAGCCTCTGGATTC
ACCTTTAGCACTCGATCCAAGAGTGTGGTCCGCCAGGCTCCAGGGAAGGGGCTGGAATGGGTCTCAGGTATTGGTGA
TAGTGGTCATAGCATATACTATGCAGACTCCGTGAAGGGCCGCTTCACCATCTCCAGAGACAATTCCAATTGCACGC
GGAGACTGCGGTTAAATAGCCTGAGAGCCGAGGACACGGCCGTATATTACTGTGCGACCGGCGAAGCAGCAGCAAAG
GAAGCAGCAGCAAAGGAAGCAGCAGCAAAGGAAGCAGCAGCAAAGATGGCCGGCTTCCCTCTCCTCCTCACCCTCCT
CACTCACTGTGCAGGGTCCTGGGCCCAGTCTGTGATGACAAGTGGAATAATGGCGTGTGAACCTGTCGACCAGAGGG
TCACCATCTCTTGTTCTGGAAGCAGCTCCAACATCGGAAGTTGTTAGTTAAAAGTGCGCCAGCAACTCCCAGGAACG
GCCCCCAAACTCCTCATCTATAGTGATAATCAGCGGCCCTCAGGGGTCCCTGACCGATTCTCTGGCTCCAAGTCTGG
CACCTCAGCAACCCTGGCACACAGTGGCCTCCGGTCCGAGGATGAGGCTGATTATTACTGTGCAACAGAGGTAAAAT
CATCGGGAAGCGGAAGCGAGTCAAAATCTACTGAATCAAAATCCACTATGGAGTTTGGGCTGAGCTGGCTTTTTCTT
GTGGCGATTTTAAAAGGTGTCCAGTGTGAGGTGCAGTTGTTGGAGTCTGGGGGAGACTTGGTACGGAAGGCCGGTTC
CCTGAGACTCTCCTGTGCAGCCTCTGGATTCACCTTTAGCACTATTGCCGCGAGACGAATCCGCCAGGCTCCAGGGA
AGGGGCTGGAATGGGTCTCAGGTATTGGTGATAGTGGTCATAGCATATACTATGCAGACTCCGTGAAGGGCCGCTTC
ACCATCTCCAGAGACAATTCCAAGCGTAGGCGTTATGTCCACCGTAATAGCCTGAGAGCCGAGGACACGGCCGTATA
TTACTGTGCGACCGGCCCATGG
[0071] S3、将步骤S2获得的全基因序列引入pFUSE‑hIgG1‑Fc2载体中,pFUSE‑hIgG1‑Fc2载体如图1所示,制备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质粒;
[0072] S4、将步骤S3获得的重组质粒通过Lipo 3000试剂转染CHO细胞中,通过Zeo筛选体系获得单克隆细胞株,大量培养细胞,收集细胞培养物,10000rpm、15min条件下离心取细胞
上清,即获取同时含有小鼠LKM‑1抗体和小鼠LC‑1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
[0073]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重组抗体进行纯化和鉴定:
[0074] 1)、将实施例1中获取的细胞上清用Protein A亲和柱纯化。利用Gly‑HCl进行梯度洗脱,去除杂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得到含针对LKM‑1和LC‑1的单克隆抗体的两种可变区融
合的人源化IgG;
[0075] 图2
[0076] 2)、使用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IgG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试剂盒测试验证纯化后的人IgG效价,通过计算软件计算得到该抗体IgG的浓度约为
215424RU/mL;
[0077] 3)、使用抗肝肾微粒体1型(LKM‑1)抗体IgG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试剂盒测试验证纯化后的人IgG效价,通过计算软件计算得到该抗体IgG的浓度约为223654RU/
mL。
[0078] 因此:成功表达的抗体经验证可作为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IgG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抗肝肾微粒体1型(LKM‑1)抗体IgG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
法)2个试剂盒的质控品使用。可作为后续LKM‑1、LC‑1试剂盒产品研发及优化的备选原料。
[0079] 实施例1:
[0080] 使用LKM‑1和LC‑1两种试剂盒测试II型自免肝(LKM‑1、LC‑1)复合质控血清的效价及稳定性验证:
[0081] 一种抗肝肾微粒体1型(LKM‑1)抗体IgG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试剂盒主要成分如下表1所示:
[0082] 表1
[0083]
[0084] 一种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IgG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试剂盒主要成分如下表2所示:
[0085] 表2
[0086]
[0087] 1)效价:将复合质控按1/100、1/1000、1/10000、1/100000稀释梯度小样,使用LKM‑1、LC‑1试剂盒测试,根据计算软件反算出复合质控原液浓度,结果如表3所示:
[0088] 表3
[0089]
[0090] 备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在2‑400RU/mL,根据稀释比例回算,反算原液效价在200000‑240000RU/mL。
[0091] 2)稳定性:将母液用0.01MPBS(含有1‰BSA、2%甘油及1‰ProClin‑300)稀释成低中高三个浓度,分别置于4℃30天、37℃7天,与初测值进行比较,数据如表4所示:
[0092] 表4
[0093]
[0094]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2‑8℃保存30天和37℃热破坏7天,浓度的保留率都在90%以上,稳定性较好。
[0095] 综上,本发明的复合质控血清表达与应用,可以减小试剂盒的批间差。同时,降低成本,方便操作,一个质控品可以检测2个项目,质控品方便管理。利用SA的级联放大作用,
增强抗体的检测灵敏度;利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进行试剂盒的开发,检测时间短,60分钟内
出160个测试结果,重复性好,全自动操作。
[0096]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