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523626.0

文献号 : CN11312102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静文

申请人 : 江阴市港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其包括竖向且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分别具有间距;第三筒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第一筒体连接于第三筒体内腔的顶壁且与进水管相通,第一筒体的底部开口且与第二筒体相通,第二筒体的顶部与第三筒体内腔的顶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第一筒体内设有第一除臭组件,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设有第二除臭组件,第三筒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第一除臭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筒体的第一多孔板,第一多孔板上相对开孔的位置连通有第一单头水帽,第一多孔板的上方设有第一填料层。本申请具有提高对污水吸附除臭效果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且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之间、所述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之间分别具有间距;所述第三筒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第一筒体(1)连接于第三筒体内腔的顶壁且与进水管(4)相通,所述第一筒体(1)的底部开口且与第二筒体(2)相通,所述第二筒体(2)的顶部与第三筒体内腔的顶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第一筒体(1)内设有第一除臭组件,所述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设有第二除臭组件,所述第三筒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6);

所述第一除臭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筒体(1)的第一多孔板(70),所述第一多孔板(70)上相对开孔的位置连接有第一单头水帽(71),所述第一多孔板(70)的上方设有第一填料层(72);

所述第二除臭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的第二多孔板(80)和第三多孔板(81),所述第二多孔板(80)位于第三多孔板(81)的下方,所述第二多孔板(80)和第三多孔板(81)上相对开孔的位置分别连接有第二单头水帽(82),所述第二多孔板(80)和第三多孔板(81)之间设有第二填料层(83);

所述第一筒体(1)内设置有浮动开关组件,所述浮动开关组件位于第一除臭组件的下方,所述浮动开关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筒体(1)内的隔板(101),所述隔板(101)上竖向滑动穿设有若干根浮管(102),所述浮管(10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其内腔相通的导水孔(103),所述浮管(102)的顶端封闭且连接有拉线(104),所述拉线(104)连接有浮球(105),所述第二筒体(2)的侧壁上穿设有呈倒“U”型设置的虹吸管(9),所述虹吸管(9)位于第二筒体(2)内侧的一端高于虹吸管(9)位于第二筒体(2)外侧的一端,所述第二除臭组件靠近第一筒体(1)的底部,所述虹吸管(9)位于第二筒体(2)内侧的一端靠近第三多孔板(81),所述浮管(102)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限位环(15),所述限位环(15)位于导水孔(103)和隔板(101)的上方,所述隔板(101)高于虹吸管(9)位于第二筒体(2)内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板(70)上连通有第一排料管(73),所述第一排料管(73)的底端穿出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的底壁,所述第三筒体的顶壁穿设有与第一筒体(1)相通的第一进料管(74);所述第二多孔板(80)上连通有第二排料管(84),所述第二排料管(84)穿出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的底壁,所述第三筒体的顶壁穿设有与第三多孔板(81)相通的第二进料管(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料管(84)和第二进料管(85)的位置关于第一筒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

说明书 :

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市政管道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的地下也会铺设排污管道,排污管道能够将污水、废水、雨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由于污水、雨水中可能会裹带大量垃圾,因此为了防止垃圾堵塞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上通常设置有用于拦截垃圾的装置。
[0003] 同时,污水通常还会散发出浓烈的臭味,因此排污管道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吸附除臭的装置。但是,目前的吸附除臭装置通常只能单次除臭,单次除臭往往除臭效果有限,污水还是会散发臭味,存在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提高对排污管道内污水的吸附除臭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
[000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包括竖向且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所述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分别具有间距;所述第三筒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第一筒体连接于第三筒体内腔的顶壁且与进水管相通,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开口且与第二筒体相通,所述第二筒体的顶部与第三筒体内腔的顶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一筒体内设有第一除臭组件,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设有第二除臭组件,所述第三筒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
[0007] 所述第一除臭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筒体的第一多孔板,所述第一多孔板上相对开孔的位置连通有第一单头水帽,所述第一多孔板的上方设有第一填料层;
[0008] 所述第二除臭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第二多孔板和第三多孔板,所述第二多孔板位于第三多孔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多孔板和第三多孔板上相对开孔的位置分别连通有第二单头水帽,所述第二多孔板和第三多孔板之间设有第二填料层。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拦截装置拦截垃圾后的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第一筒体内,第一填料层能够首次对污水进行吸附除臭。首次除臭后的污水通过第一单头水帽掉入第二筒体的底部,第二筒体底部的污水再通过第二单头水帽,然后第二填料层能够二次对污水进行除臭,二次除臭后的污水再通过第三多孔板从第二筒体的顶部漫出至第三筒体内,最后通过出水管实现出水。本申请通过第二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对污水实现二次除臭,以此提高了对污水的吸附除臭效果,
[0010] 可选的,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上穿设有呈倒“U”型设置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位于第二筒体内侧的一端高于虹吸管位于第二筒体外侧的一端。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筒体内始终留存有部分的污水,从而使得虹吸管能够发挥虹吸的作用。当进水管停止进水时,虹吸管能够吸取第二筒体和第一筒体之间的水,从而提高污水的出水量。
[0012] 可选的,所述第二除臭组件靠近第一筒体的底部,所述虹吸管位于第二筒体内侧的一端靠近第三多孔板。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降低虹吸管位于第二筒体内侧一端的高度,从而增多虹吸管吸取的水量,减少了第二筒体内的污水量。
[0014] 可选的,所述第一筒体内设置有浮动开关组件,所述浮动开关组件位于第一除臭组件的下方,所述浮动开关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筒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上竖向滑动穿设有若干根浮管,所述浮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其内腔相通的导水孔,所述浮管的顶端封闭且连接有拉线,所述拉线连接有浮球。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水管持续进污水时,浮球受浮力的影响上升并顶撑第一多孔板,浮球上升的同时通过拉绳拉动浮管上升,当导水孔运动至隔板的上方时,隔板上方的污水能够通过导水孔和浮管的内腔流入第二筒体内。当进水管停止进污水时,浮球跟随液面逐渐下降,当浮管上的导水孔降到低于隔板时,隔板和浮管配合对第一除臭组件和第二除臭组件之间的通道封闭,从而减小了第二筒体底部存留的污水,没有除臭完全,导致臭味穿过第一多孔板反向从进水管散发至外界的可能性。
[0016] 可选的,所述浮管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导水孔和隔板的上方。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对浮管具有限位作用,限位环的设置减小了浮管掉出隔板的可能性。
[0018] 可选的,所述隔板高于虹吸管位于第二筒体内的一端。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水位低于虹吸管位于第二筒体内侧的一端时,虹吸管停止吸水,同时虹吸管内部分的污水会回流至第二筒体的底部,此时第二筒体内底部的污水可能会高于隔板上的水位,以此第二筒体底部的污水可能会推动浮管向上运动,浮管上的导水孔可能会运动至隔板上方,此时隔板和浮管的封闭作用失效,臭味可能会反向通过进水管散发至外界。将隔板设置高于虹吸管位于第二筒体内的一端,虹吸管虹吸时,隔板下方能够形成空间,当虹吸管内部分的水回流时,只能回流到这个空间内,回流后第二筒体内底部的水位低于隔板,以此减小了浮动开关组件失效的可能性。
[0020] 可选的,所述第一多孔板上连通有第一排料管,所述第一排料管的底端穿出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底壁,所述第三筒体的顶壁穿设有与第一筒体相通的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二多孔板上连通有第二排料管,所述第二排料管穿出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底壁,所述第三筒体的顶壁穿设有与第三多孔板相通的第二进料管。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长时间使用后会逐渐失效,以此第一进料管和第一排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二排料管分别连通有循环系统,从而能够对第一涂料层和第二涂料层进行不断的更换,确保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能够持续对污水进行吸附除臭。
[0022] 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的位置关于第一筒体的轴线对称设置。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错位设置使得从第二进料管进入第二多孔板和第三多孔板之间的填料,能够充分对污水进行吸附除臭后再通过第二排料管排出,从而提高对污水的吸附除臭效果。
[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 1.设置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能够对污水实现二次吸附除臭,有利于提高对污水的除臭效果;
[0026] 2.当进水管停止进水时,虹吸管能够持续发挥虹吸的作用,从而将吸第二筒体和第一筒体之间的污水吸入第三筒体内,提高了污水的出水量;
[0027] 3.隔板和浮管配合对第一除臭组件和第二除臭组件之间的通道封闭,从而减小了第二筒体底部存留的污水,没有除臭完全,导致臭味穿过第一多孔板反向从进水管散发至外界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用于体现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用于体现本申请中第一筒体、虹吸管、筒身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0030] 图3是用于体现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1] 图4是用于体现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2]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31、筒身;32、筒盖;4、进水管;5、支撑杆;6、出水管;70、第一多孔板;71、第一单头水帽;72、第一填料层;73、第一排料管;74、第一进料管;80、第二多孔板;81、第三多孔板;82、第二单头水帽;83、第二填料层;84、第二排料管;
85、第二进料管;9、虹吸管;101、隔板;102、浮管;103、导水孔;104、拉线;105、浮球;15、限位环;16、拦截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参照图1和图2,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包括竖向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第三筒体,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第三筒体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之间、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之间分别具有间距。
[0035] 参照图1和图2,第三筒体包括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筒身31和栓接在筒身31顶部开口处的筒盖32。筒盖32上连通有进水管4,筒身31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6;第一筒体1的两端均开口,第一筒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筒盖32上且与进水管4相通。
[0036] 参照图2,第二筒体2顶端开口且底端封闭,第一筒体1的底端位于第二筒体2内且与第二筒体2的底壁之间具有间距。第二筒体2的顶壁与筒盖32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5,四个支撑杆5绕第二筒体2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
[0037] 参照图2和图3,第一筒体1内设有第一除臭组件,第一除臭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筒体1内的第一多孔板70,第一多孔板70上相对开孔的位置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单头水帽71,第一多孔板70的上方设有第一填料层72。
[0038] 参照图2和图3,污水从进水管4进入第一筒体1内,第一填料层72对污水实现吸附除臭,初次除臭后的污水通过若干个第一单头水帽71流动至第二筒体2内。
[0039] 参照图2和图3,由于第一填料层72是初次对污水实现吸附除臭,因此可采用吸附除臭效果较好的活性炭颗粒,经过活性炭颗粒后的污水能够去除大部分的臭味。
[0040] 参照图2和图3,考虑到活性炭颗粒的密度小于水,因此当第一筒体1与进水管4内充满污水时,活性炭颗粒可能会进入到进水管4内。
[0041] 参照图2和图3,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第一筒体1内还固定连接有拦截网16,拦截网16位于第一填料层72的上方,拦截网16的孔径小于活性炭颗粒大小,因此能够减小活性炭颗粒进入进水管4内的可能性。
[0042] 参照图2和图3,另外,活性炭颗粒的吸附除臭效果会随着使用时间而不断下降,因此第一多孔板70上连通有第一排料管73,第一排料管73的底端穿出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的底壁,筒盖32上固定穿设有与拦截网16相通的第一进料管74。
[0043] 参照图2和图3,第一排料管73与第一进料管74与外部的循环系统(图中未示出)相通,循环系统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循环系统,循环系统通过第一进料管74将活性炭颗粒送入拦截网16和第一多孔板70之间,拦截网16和第一多孔板70之间的活性炭颗粒从第一排料管73实现排料。
[0044] 参照图2和图3,通过上述的方式,对拦截网16和第一多孔板70之间活性炭颗粒不断的进行更换,从而确保活性炭颗粒对污水的首次吸附除臭效果。第一进料管74的进料速度与第一排料管73的排料速度相同,从而确保拦截网16和第一多孔板70之间有充分的活性炭颗粒。
[0045] 参照图2,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设有第二除臭组件,第二除臭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的第二多孔板80和第三多孔板81,第二多孔板80位于第三多孔板81的下方且均呈圆环型设置,第二多孔板80和第三多孔板81上相对开孔的位置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单头水帽82,第二多孔板80和第三多孔板81之间设有第二填料层83。
[0046] 参照图2,从第一筒体1进入第二筒体2底部的污水通过第二多孔板80上的第二单头水帽82进入第二填料层83内,经过第二填料层83的二次吸附除臭作用后,通过第三多孔板81上的第二单头水帽82从第二筒体2的顶部漫出至筒身31内,最后从出水管6实现出水。
[0047] 参照图2,由于第二多孔板80与第三多孔板81之间的污水已经去除了大部分的臭味,因此从成本方面考虑,第二填料层83可采用小颗粒的沸石,沸石对污水实现二次吸附除臭。
[0048] 参照图2,第二多孔板80上连通有第二排料管84,第二排料管84穿出第二筒体2和筒身31的底壁,筒盖32上固定穿设有与第三多孔板81相通的第二进料管85。
[0049] 参照图2,第二进料管85和第二排料管84同样与外界的循环系统相通,从而对第二多孔板80与第三多孔板81之间的小颗粒沸石实现不断的更换,从而确保对污水的二次吸附除臭效果。
[0050] 参照图2,同样,为了保证第二多孔板80与第三多孔板81之间始终有充足的小颗粒沸石,第二排料管84的排料速度与第二进料管85的进料速度相等。
[0051] 参照图2,第二排料管84和第二进料管85的位置关于第一筒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以此当沸石从第二排料管84进料后,沸石需要走过呈半圆环型的路程,才能从第二排料管84实现出来,从而确保沸石有充分的时间吸附污水中的臭味。
[0052] 参照图2,第二筒体2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穿设有若干个呈倒“U”型设置的虹吸管9,若干根虹吸管9绕第二筒体2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虹吸管9位于第二筒体2内侧的一端高于虹吸管9位于第二筒体2外侧的一端。
[0053] 参照图2,当污水从第二筒体2的顶端漫出时,虹吸管9能够发生虹吸效应,当进水管4停止进水时,虹吸管9能够继续对第二筒体2内的污水实现虹吸,从而尽可能的排出第二筒体2内的污水量。
[0054] 参照图2,第二除臭组件靠近第一筒体1的底部,虹吸管9位于第二筒体2内侧的一端靠近第三多孔板81,以此当进水管4停止进水时,虹吸管9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二筒体2内存留的污水量,有利于减小污水存留在第二筒体2的底部从而滋生细菌的可能性。
[0055] 参照图2和图4,第一筒体1内位于第一除臭组件的下方还设有浮动开关组件,浮动开关组件包括隔板101、若干个浮管102、若干个导水孔103、拉线104、浮球105,第一排料管73穿过隔板101。
[0056] 参照图2和图4,隔板101水平设置且其外侧壁与第一筒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浮管102内部中空,顶端封闭,底端开口,浮管102竖向滑动穿设在隔板101上;若干个导水孔103开设在浮管102下半段的管身上,导水孔103与浮管102的内腔相通;拉线104的一端连接有浮球105,另一端连接于浮管102的顶端。
[0057] 参照图2和图4,当进水管4持续进污水的过程中,浮球105受到浮力的作用上浮并顶撑第一多孔板70;浮球105上浮,通过拉线104带动浮管102上升,当浮管102上升一定高度后,浮管102上的导水孔103运动至隔板101的上方,此时隔板101上方的污水通过浮管102上的导水孔103和浮管102的内腔流入第二筒体2。
[0058] 参照图2和图4,当进水管4停止进污水时,受到虹吸管9的虹吸作用,隔板101上方的水位逐渐下降,浮球105随同水位一起下降;当浮管102上的导水孔103全部低于隔板101时,隔板101上方的污水无法再排入第二筒体2内,以此隔板101和浮管102将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的通道封闭,隔板101的上方存留部分的污水,而虹吸管9能够继续吸取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的污水。
[0059] 参照图2和图4,当进水管4停止进污水后,浮动组件能够将第一筒体1封闭,从而减小了第二筒体2底部存留的污水,散发出臭味,臭味通过第一筒体1和进水管4散热至外界的可能性。
[0060] 参照图2和图4,浮管10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5,限位环15位于导水孔103和隔板101的上方。限位环15对浮管102具有限位作用,减小了浮球105下降时,浮管102掉入隔板101下方的可能性,确保浮管102能够将隔板101封闭。
[0061] 参照图2和图4,当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的水位低于虹吸管9位于第二筒体2内侧的一端时,虹吸管9停止吸水,同时虹吸管9内部分的污水会回流至第二筒体2的底部。
[0062] 参照图2和图4,此时第二筒体2内底部的水位可能会高于隔板101上的水位,以此第二筒体2底部的水可能会向上推动浮管102向上运动,浮管102上的导水孔103可能会运动至隔板101上方,此时隔板101和浮管102的封闭作用失效。
[0063] 参照图2和图4,因此,将隔板101设置高于虹吸管9位于第二筒体2内的一端,虹吸管9虹吸时,隔板101下方能够形成空间,当虹吸管9内部分的水回流时,只能回流到这个空间内,回流后第二筒体2内底部的水位低于隔板101,以此减小了浮动开关组件失效的可能性。
[0064]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市政排污管道吸附除臭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0065] 经过拦截装置拦截垃圾后的污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拦截网16和第一多孔板70之间后,第一填料层72对污水实现首次吸附除臭,再通过第一单头水帽71进入隔板101上方。当隔板101上方的水位逐渐上升时,浮球105逐渐上升,浮球105通过拉线104带动浮管102上升,当浮管102上的导水孔103高于隔板101时,隔板101上方的污水能够通过导水孔103和浮管102的内腔流入第二筒体2内。
[0066] 从浮管102底部流出的污水,通过第二单头水帽82进入第二多孔板80和第三多孔板81之间,第二多孔板80和第三多孔板81之间的第二填料层83对污水实现二次吸附除臭,二次除臭后的污水从第二筒体2的顶部漫出或者从虹吸管9排入第三筒体内,最后从出水管6实现出水。
[0067] 对出水管6的出水速度进行控制,当进水管4停止进污水时,第三筒体的底部保持有部分的水量,虹吸管9能够继续发挥一段时间的虹吸作用,从而将第二筒体2内的污水吸入第三筒体内,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内的水位逐渐下降,浮球105跟随水位的降低而下降,浮管102依靠自重逐渐下降。当浮管102上的导水孔103低于隔板101时,隔板101和浮管102将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的通道封闭。而虹吸管9能够继续吸取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的污水。
[0068] 当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的水位低于虹吸管9位于第二筒体2内侧的一端时,虹吸管9停止吸水,同时虹吸管9内部分的污水会回流至第二筒体2的底部,回流后第二筒体2内底部的水位也能保持低于隔板101,以此减小了浮动开关组件失效的可能性。同时,第三筒体底部的污水通过出水管6能够全部排出。
[0069]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