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电系统装置及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064877.2

文献号 : CN11314173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卢育成陈皇圻谢卓明

申请人 : 日月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山旭贵明电子有限公司旭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断电系统装置及方法,其中该不断电系统装置包括有一第一装置、一第二装置及一第三装置。其中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分别配置在该第一装置的左右两侧,三者相排列配置后,使该第一装置的前面、该第二装置的前面及该第三装置的前面,皆位于同一平面上,使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呈一长扁平的矩形结构。此外,亦能将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并排,且一并配置在该第一装置的后面,使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呈一立方体的结构。缘此,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的环境使用需求,调整不同的组装结构态样,能够适用于具有导轨或轨道的安装环境,也能够方便置放于一平面上,藉此提供两种不同使用的状态,符合用户弹性使用的需求。

权利要求 :

1.一种不断电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控制运作与操作的装置,该第一装置的两个侧边分别为一第一接面及一第二接面;该第一装置的后侧面的两侧边分别为一第三接面及一第四接面;

一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配置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一接面;该第二装置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源驱动电路;该第二装置并且与该第一装置电气耦接;及一第三装置,该第三装置配置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二接面;该第三装置为容置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池;该第三装置与该第二装置电气耦接;

其中该第一装置、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相排列配置后,使该第一装置的前面、该第二装置的前面及该第三装置的前面,皆位于同一平面上,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呈一长扁平的矩形结构;

其中该第二装置包括有一第a接面、一第a散热孔、一风扇、一第a侧面及一通风部,该第a接面为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一接面相配置的接面,通过该风扇的抽风作用,将该第二装置内部运作时的热气,由该第a散热孔散出;该第三装置包括有一第b接面,该第b接面为该第三装置与该第一装置相配置的接面,该第三装置内部的该电池运作时的热气通过该第三装置的该第b接面本身机壳的热传道将热气散出;

其中该长扁平的矩形结构的该不断电系统装置运用在导轨式的使用状态中,一挂部固设于一壁面上,再将排列配置后的该第一装置至该第三装置通过多个挂件将该第一装置至该第三装置挂设在该挂部上;该风扇的出风处正对于该第a散热孔,该通风部与该第a散热孔之间呈一直线方向,通过该风扇的抽风作用,让该第二装置内部运作时的热气由该通风部引进空气,再让该第二装置内部运作时的热气由该第a散热孔散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装置的后侧面更包括设有一第一次壳体,该第一次壳体是配置于一空缺部中,该空缺部为该第一装置、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所组合成的该长扁平的矩形结构所形成者;该第一次壳体的后面与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的后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第a散热孔设于该第a接面的面上,该风扇设于该第二装置的内部中邻近该第a散热孔之处,该第a侧面为该第二装置中所相对于该第a接面的另一个对立面,该通风部设于该第a侧面的面上;

其中该第一装置设有:

一第一散热部,该第一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中的该第一接面上;

一第三散热部,该第三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的前面上,且该第三散热部与该第一散热部之间为空气相流通;

其中,该第二装置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是通过该风扇将该热气经由该第a散热孔抽出,再依序经由该第一散热部及该第三散热部而加以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装置的该第a接面上设有:一第a连接器,该第a连接器的一端为连接至该第二装置内部的电路;

一第a穿部,该第a穿部是作为该第a连接器由该第二装置内部穿出该第二装置的外部之用;

一第a信号接口,作为该第二装置内部信号接出该第二装置的外部之用,并作为外部插接之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b接面上设有一第b穿部,作为将该第三装置内部连接线穿出该第三装置的外部之用;

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二接面上设有一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用以将该第三装置中该电池运作时的热排出,再经由该第三散热部而加以散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第二装置中包括有:

多个功率组件群,该多个功率组件群中的每一个功率组件群中设有一散热装置,每一该散热装置上的多个散热鳍片则形成有多个散热沟槽;该多个散热沟槽所延伸的方向与该直线方向相同;

多个被动组件,该多个被动组件与该多个功率组件群相耦接,并与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多个控制电路相耦接,以组成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该电源驱动电路;

一电源转接电路,该电源转接电路与该多个功率组件群电气耦接;

多个电源接口,设于该第a侧面上,每一该电源接口与该电源转接电路相耦接;

其中,且该第三装置中包括有:

多个该电池,做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储能作用,该多个电池之间为电气耦接;

一电池接口部,该电池接口部设于该第三装置内部中所对应于该第b接面的内侧;

一接线,该接线的一端耦接于该多个电池中的一个电池的一接点上,该接线的另一端耦接于该电池接口部;

其中该第一装置中包括有:

一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与该第二装置电气耦接;且该驱动电路与该第三装置电气耦接;

一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与该驱动电路耦接。

7.一种不断电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控制运作与操作的装置,该第一装置的两个侧边分别为一第一接面及一第二接面;该第一装置的后侧面的两侧边分别为一第三接面及一第四接面;

一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配置有一第a接面,该第a接面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三接面;该第二装置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源驱动电路;并且该第二装置与该第一装置电气耦接;及一第三装置,该第三装置配置有一第b接面,该第b接面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四接面;该第三装置为容置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池;该第三装置与该第二装置电气耦接;

其中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皆为配置于该第一装置的后侧,使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呈一立方体的结构;

其中该第二装置包括有一第a散热孔、一风扇、一第a侧面及一通风部,该第a接面为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三接面相配置的接面,通过该风扇的抽风作用,将该第二装置内部运作时的热气,由该第a散热孔散出;该第b接面为该第三装置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四接面相配置的接面,该第三装置内部的该电池运作时的热气通过该第三装置的该第b接面本身机壳的热传道将热气散出;

其中该立方体的结构的该不断电系统装置运用在置放于一平面上的使用状态中;该风扇的出风处正对于该第a散热孔,该通风部与该第a散热孔之间呈一直线方向,通过该风扇的抽风作用,让该第二装置内部运作时的热气由该通风部引进空气,再让该第二装置内部运作时的热气由该第a散热孔散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三接面上设有一第a卡合件,该第四接面上设有一第b卡合件;该第二装置的该第a接面上设有一第a卡合部,该第a卡合部与该第a卡合件相卡合;该第三装置的该第b接面上设有一第b卡合部,该第b卡合部与该第b卡合件为相卡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a散热孔设于该第a接面的面上,该风扇设于该第二装置的内部中所邻近该第a散热孔之处,该第a侧面为该第二装置中所相对于该第a接面的另一个对立面,该通风部设于该第a侧面的面上;

其中该第一装置设有:

一第一散热部,该第一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中的该第一接面上;

一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中的该第二接面上;

一第三散热部,该第三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的前面上,且该第三散热部与该第一散热部及该第二散热部之间为空气相流通;

一第四散热部,该第四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中的该第三接面上;

一第五散热部,该第五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中的该第四接面上;

一第六散热部,该第六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的后面;

其中,该第二装置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是通过该风扇将该热气经由该第a散热孔抽出,再经由该第四散热部及该第六散热部进入该第一装置,再由该第一散热部~该第三散热部加以排出;

其中,该第三装置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是通过该第b接面的热传道,经由该第五散热部及该第六散热部进入该第一装置,再由该第一散热部~该第三散热部加以排出。

10.一种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于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中,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方法包括有:判断用户于实际使用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环境是否是使用于一具有长条状的挂部上;

若是,则将该第二装置配置接合在该第一装置的第一接面上,并将该第三装置配置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第二接面上;将一第一次壳体配置于一空缺部中,该空缺部为该第一装置、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所组合成一长扁平矩形结构所形成者;该第一次壳体的后面与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的后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的后面皆设有多个挂孔,通过设有多个挂件,插接于该多个挂孔上,进而将该第一装置~该第三装置挂置于该挂部上;

若否,则将该第二装置中的一第a接面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一第三接面,将该第三装置中的一第b接面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一第四接面,使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皆为配置于该第一装置的后侧,将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结构呈现一立方体的结构;

其中该第二装置包括有一第a散热孔、一风扇、一第a侧面及一通风部,该第二装置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源驱动电路,当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呈该长扁平矩形结构时运用在导轨式的使用状态中,并将排列配置后的该第一装置至该第三装置通过多个该挂件将该第一装置至该第三装置挂设在一壁面上的该挂部上后,通过该风扇的抽风作用并以该通风部与该第a散热孔之间呈一直线方向让该第二装置内部运作时的热气由该通风部引进空气,再让该第二装置内部运作时的热气由该第a散热孔散出;该第a接面为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一接面相配置的接面,该第b接面为该第三装置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二接面相配置的接面,该第三装置内部的一电池运作时的热气通过该第三装置的该第b接面本身机壳的热传道将热气散出;

其中当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结构呈现该立方体的结构时运用在置放于一平面上的使用状态中,该立方体的结构的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使用时,该第a接面为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三接面相配置的接面,该第b接面为该第三装置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四接面相配置的接面,该第三装置内部的该电池运作时的热气通过该第三装置的该第b接面本身机壳的热传道将热气散出。

说明书 :

不断电系统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断电系统装置及方法,特别是一种能够具有不同的结构组装型态,方便依据所摆设位置不同环境做不同的组装变化。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就一般的不断电系统装置而言,通常为是在机体制作完成后,其整体结构及外部结构状态既已确定,无法改变其组装后的外部使用状态。例如,当需要将该不断电系统装置摆置于办公桌椅的下方,可能在制造其外观所组成的结构的时,设计为固定结构而此固定结构即仅为适用于将该不断电系统装置摆置于书桌的下方而放置于地面上的使用状态。又,当若需要将不断电系统装置挂放在设有滑轨的墙面上时,则制造厂商即配合用户所需要的摆置状态或摆置的方式,另外再设计生产出一款适用于导轨的不断电系统装置的结构状态。今,若使用者的使用情形必须是要能够将不断电系统装置摆置于书桌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有需要使用导轨的方式来做使用,则要求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结构状态也能够被调整为导轨安装方式的结构型态。但是,目前并无如此的产品出现。亦即,实际使用者可能必须购买两台以上的不断电系统装置,才能分别地适用于不同使用环境。如此,不仅增加使用成本,也同时增加了使用上的不方便,有待且必要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断电系统装置及方法,针对上述现有的缺陷,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地将使用者针对不同的环境使用需求,调整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组装结构态样,能够适用于具有导轨或轨道的安装环境,且经过组装的改变后,也能够方便置放于一平面上。针对所述的两种使用的状态,本发明的不断电系统装置皆能够弹性地调整其组装后的态样,符合使用者的实际使用需求。
[0004] 本发明的不断电系统装置包括有:一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控制运作与操作的装置,该第一装置的两个侧边分别为一第一接面及一第二接面;该第一装置的后侧面的两侧边分别为一第三接面及一第四接面;一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配置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第一接面;该第二装置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源驱动电路;并且该第二装置与该第一装置电气耦接;及一第三装置,该第三装置配置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第二接面;该第三装置为容置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池;该第三装置与该第二装置电气耦接;其中该第一装置、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相排列配置后,使该第一装置的前面、该第二装置的前面及该第三装置的前面,皆位于同一平面上,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呈一长扁平的矩形结构。
[0005]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装置的后侧面更包括设有一第一次壳体,该第一次壳体是配置于一空缺部中,该空缺部为该第一装置、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所组合成一长扁平矩形结构所形成者;该第一次壳体的后面与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的后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0006]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装置设有:一第a接面,该第a接面即为该第二装置中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一接面相配置的接面;一第a散热孔,该第a散热孔设于该第a接面的面上;一风扇,该风扇设于该第二装置的内部中所邻近该第a散热孔之处,该风扇的出风处正对于该第a散热孔;一第a侧面,该第a侧面为该第二装置中所相对于该第a接面的另一个对立面;一通风部,该通风部设于该第a侧面的面上,且该通风部与该第a散热孔之间呈一直线方向。又,其中该第一装置设有:一第一散热部,该第一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中的该第一接面上;一第三散热部,该第三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的前面上,且该第三散热部与该第一散热部之间为空气相流通;其中,该第二装置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是通过该风扇将该热气经由该第a散热孔抽出,再依序经由该第一散热部及该第三散热部而加以排出。
[0007]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装置的该第a接面上设有:一第a连接器,该第 a连接器的一端为连接至该第二装置内部的电路;一第a穿部,该第a穿部是作为该第a连接器由该第二装置内部穿出该第二装置的外部之用;一第a 信号接口,作为该第二装置内部信号接出该第二装置的外部之用,并作为外部插接之用。
[0008]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三装置中与该第二装置相配置的面为一第b接面,该第b接面上设有一第b穿部,作为将该第三装置内部连接线穿出该第三装置的外部之用;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二接面上设有一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用以将该第三装置中该电池运作时的热,再经由该第三散热部而加以散出。
[0009]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装置中包括有:多个功率组件群,该多个功率组件群中的每一个功率组件群中设有一散热装置,每一该散热装置上的多个散热鳍片则形成有多个散热沟槽;该多个散热沟槽所延伸的方向与该直线方向相同;多个被动组件,该多个被动组件与该多个功率组件群相耦接,并与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多个控制电路相耦接,以组成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该电源驱动电路;一电源转接电路,该电源转接电路与该多个功率组件群电气耦接;多个电源接口,设于该第a侧面上,每一该电源接口与该电源转接电路相耦接;其中,该第三装置中与该第二接面相配置的面为一第b接面,且该第三装置中包括有:多个电池,做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储能作用,该多个电池之间为电气耦接;一电池接口部,该电池接口部设于该第三装置内部中所对应于该第b接面的内侧;一接线,该接线的一端耦接于该多个电池中的一个电池的一接点上,该接线的另一端耦接于该电池接口部;其中该第一装置中包括有:一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与该第二装置电气耦接;且该驱动电路与该第三装置电气耦接;一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与该驱动电路耦接。
[0010] 本发明有提出一种不断电系统装置,包括有:一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控制运作与操作的装置,该第一装置的两个侧边分别为一第一接面及一第二接面;该第一装置的后侧面的两侧边分别为一第三接面及一第四接面;一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配置有一第a接面,该第a接面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三接面;该第二装置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源驱动电路;并且该第二装置与该第一装置电气耦接;及一第三装置,该第三装置配置有一第b接面,该第b接面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第四接面;该第三装置为容置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池;该第三装置与该第二装置电气耦接;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皆为配置于该第一装置的后侧,使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呈一立方体的结构。
[0011]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装置的该第三接面上设有一第a卡合件,该第四接面上设有一第b卡合件;该第二装置的该第a接面上设有一第a卡合部,该第a卡合部与该第a卡合件相卡合;该第三装置的该第b接面上设有一第b卡合部,该第b卡合部与该第b卡合件为相卡合。
[0012]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装置设有:一第a散热孔,该第a散热孔设于该第a接面的面上;一风扇,该风扇设于该第二装置的内部中所邻近该第a散热孔之处,该风扇的出风处正对于该第a散热孔;一第a侧面,该第a侧面为该第二装置中所相对于该第a接面的另一个对立面;一通风部,该通风部设于该第a侧面的面上,且该通风部与该第a散热孔之间呈一直线方向;其中该第一装置设有:一第一散热部,该第一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中的该第一接面上;一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中的该第二接面上;一第三散热部,该第三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的前面上,且该第三散热部与该第一散热部及该第二散热部之间为空气相流通;一第四散热部,该第四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中的该第三接面上;一第五散热部,该第五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中的该第四接面上;一第六散热部,该第六散热部设于该第一装置的后面;其中,该第二装置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是通过该风扇将该热气经由该第a散热孔抽出,再经由该第四散热部及该第六散热部进入该第一装置,再由该第一~第三散热部加以排出;其中,该第三装置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是通过该第b接面的热传道,经由该第五散热部及该第六散热部进入该第一装置,再由该第一~第三散热部加以排出。
[0013]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于如前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中,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方法,包括有:判断用户于实际使用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环境,是否是使用于一具有长条状的挂部上;若是,则将该第二装置配置接合在该第一装置的第一接面上,并将该第三装置配置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第二接面上;将一第一次壳体配置于一空缺部中,该空缺部为该第一装置、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所组合成一长扁平矩形结构所形成者;该第一次壳体的后面与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的后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的后面皆设有多个挂孔,通过设有多个挂件,插接于该多个挂孔上,进而将该第一~第三装置挂置于该挂部上;若否,则将该第二装置中的一第a接面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一第三接面,将该第三装置中的一第b接面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一第四接面,使该第二装置及该第三装置皆为配置于该第一装置的后侧,将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结构呈现一立方体的结构。
[0014]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角度的透视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配置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装置与第三装置配置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5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次壳体组装示意图;
[0022]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3]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8组装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断电系统装置及方法,乃是针对过往的不断电系统装置的结构,有些用户需要将装置摆置于书桌下,另外也有些使用者是采用具有导轨或轨道的安装环境,则本发明能同时满足这些不同使用环境上的需求,亦即,通过本发明所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能组装为立方体的结构状态,也能够被调整为导轨式的长扁平结构型态。
[0025] 在下文中将参阅随附图式,藉以更充分地描述各种例示性实施例,并在随附图式中展示一些例示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加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仅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确切而言,提供此等例示性实施例使得本发明将为详尽且完整,且将向熟习此项技术者充分传达本发明概念的范畴。在诸图式中,可为了清楚表达组件的结构而夸示某部位、物体或某影像大小以及相对的尺寸大小与连接或耦接之间的关系;此外,类似的数字始终指示为类似组件。
[0026] 应理解,虽然在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前方(侧)、后方(侧)、上方或下方、左侧或右侧等等,此等术语乃用以清楚地区分一个组件位置与该组件相对位置关系,或为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之间位置上的差异,或是不同组件之间的位置相对关系的不相同,其并非用以限制该文字、序号或本身字义所呈现的顺序或绝对位置的关系。因此,下文论述的左侧(或前侧)组件可称为右侧(或后侧)组件而不偏离本发明概念的教示;且非必然有文字用语上或数字上连续或次序的关系;又,本文可能使用有术语「多个」或「复数个」来描述具有设置多个组件,但此等多个组件并不仅限于实施有二个、三个或四个及四个以上的组件数目表示所实施的技术。以上,合先叙明。
[0027] 参阅图1、4、5、8所示,本发明的不断电系统装置包括有:一第一装置 10、一第二装置20以及一第三装置30,其中第一装置10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控制运作与操作的装置,第一装置10的两个侧边分别为一第一接面10a 及一第二接面10b;第一装置10的后侧面的两侧边分别为一第三接面10c及一第四接面10d。第二装置20配置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第一接面,即如图1 所示第二装置20置放于第一装置10本身的右侧(以图1正面视的,则第二装置20在第一装置10的左侧);所述第二装置20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相关电源驱动电路,内部设置有多个与不断电系统相关的功率切换组件及其相耦接的被动组件,并且第二装置20是与第一装置10之间为电气相耦接。第三装置配置接合于该第一装置的第二接面;该第三装置为容置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池;第三装置30与该第二装置20之间为电气相互耦接。如图 1所示,当第一装置10、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一并排列配置后,会使第一装置
10的前面、第二装置20的前面及第三装置的前面30,皆位于同一平面上,亦即为整体的本发明不断电系统装置的结构上,呈现出一长扁平的矩形结构。
[0028]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长扁平矩形结构的不断电系统装置乃是运用在导轨式的使用状态中,如图1所示,一挂部5乃固设于一壁面上,再将排列配置后的第一装置10、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一并挂设于所述挂部5上。至于所述第一装置10、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挂设的结构及其方式,能采用在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的背面设有多个挂孔(如图2所示),再通过多个挂钩或是挂爪(图中未揭露)将第一装置10、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挂设在该挂部5的上。
[0029] 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中第一装置10的后侧面更包括设有一第一次壳体112,所述第一次壳体112主要是配置于一空缺部中,对于所述空缺部是指在第一装置10、第二装置20以及第三装置30所组合而成的该长扁平矩形结构,在所述第一装置10的后面侧所形成的空缺部分者。当装上第一次壳体后,则第一次壳体112的后面与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的后面,三者的后面乃是位在同一平面上,如图2所示。再者,第一装置10的外部结构是由一第一盖体104与一第一壳体102所组合而成;第二装置20的外部结构是由一第二盖体204与一第二壳体202所组合而成;以及第三装置30的外部结构是由一第三盖体304与一第三壳体302所组合而成。
[0030] 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二装置20中包括有:一第a接面201、一第a散热孔207、一风扇28、一第a侧面201a及一通风部105(所述第a侧面201a及通风部105如图2所示)。其中,第a接面201即为与第一装置10的该第一接面10a相配置的接面;所述第a散热孔207设于第a 接面201的面上;风扇28则是设于第二装置20的内部中所邻近第a散热孔 207之处,也就是说所述风扇28的出风处(或称出风口),乃是正对于第a 散热孔207。此外,所述的第a侧面201a是指在第二装置20中所相对于第a 接面201的另一个对立面,即如图二所示,所述的通风部105设于第a侧面 201a的面上,而在实际制作上,所述的通风部105乃是以散热孔所组成,本发明并不限定该散热孔为圆孔、长条孔或是方孔的结构形状,只要是由可穿透的穿孔所构成即可,且通风部105与第a散热孔207之间呈一直线方向,亦即,通过风扇
28的抽风作用,能将第二装置20内部的运作时的热气,会由通风部105引进冷空气,再将内部运作的热气由第a散热孔207所散出。
[0031] 图2中所述第二装置20的第a侧面201a的面上,还包括设有多个电源接口25、多个第一信号接口25a以及多个第二信号接口25b。所述多个电源接口25主要是作为外部的负载于需要使用该不断电系统装置时,能够插接该第二装置20的第a侧面201a的接口,提供外部插接装置所需要的电源。所述多个第一信号接口25a以及多个第二信号接口25b乃为插座的结构型态,用以提供本发明的不断电系统装置与外部装制作信号连接之用,例如:能够是网络信号线的接口、USB(如迷你USB、微型USB、USB集线器等)的接口、 RS232(或RS422、RS485等)的接口或是RJ11的接口等等,皆可作为本发明的多个第一信号接口25a以及多个第二信号接口25b的插座结构态样。
[0032] 图3中所述第二装置20的内部所设的组件还包括有:多个功率组件群 21~24、多个被动组件26a~26f以及一电源转接电路27。其中,多个功率组件群21~24中的每一个功率组件群皆设有一散热装置(如图3、图4所示),在该散热装置上的多个散热鳍片,该多个散热鳍片则形成有多个散热沟槽;该多个散热沟槽所延伸的方向与前述的通风部105与第a散热孔207之间的直线流动方向为相同。多个被动组件26a~26f与该多个功率组件群21~24 之间为相耦接,并与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多个控制电路(图中未显示)相耦接,藉此组成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相关电源驱动电路,以维持不断电系统装置的实际电路运作。所述电源转接电路27设于第二装置20内部的底部并与该多个功率组件群21~24电气耦接;以及电源转接电路27是与前述的多个电源接口25相连接。
[0033] 于图3、图4所示中,在第二装置20的该第a接面201上还设有:一第 a连接器210、一第a穿部209及一第a信号接口205;其中第a连接器210 的一端为连接至第二装置20内部的电路,例如连接至前述的多个功率组件群 21~24、多个被动组件26a~26f或者是电源转接电路27。第a连接器210 系作为将第二装置20的相关控制或指示信号或是电源线的线头加以连接出第二装置20的机壳外,藉此与外部装置之间进行信号连接。第a穿部209 即作为第a连接器210由第二装置20的内部穿出至该第二装置20的外部之用的一个孔洞;第a信号接口205则是作为第二装置20内部相关信号(例如控制信号、电源充放电信号或电路运作相关数据的信号)接出至第二装置20 的机壳外部之用,并作为外部装置相连接的插接使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a接面201上还设有一第a卡合部203,以作为之后该第二装置20与所述第一装置10在不同组装态样时的相卡合时使用。
[0034] 参阅图4、图6及图8所示,在第一装置10中包括有一第一散热部13、一第二散热部14、一第三散热部15、一第四散热部18、一第五散热部19以及一第六散热部101;其中,第一散热部13设于第一装置10中的第一接面 10a上;第二散热部14设于第一装置10中的第二接面10b上;第三散热部 15设于第一装置10的前面上,也就是设在第一装置10的第一盖体104的面上,且第三散热部15与该第一散热部13及该第二散热部14之间的空间为相通,亦即为第三散热部15、第一散热部13及第二散热部14三者之间空气相流通。第四散热部18设于第一装置10中的该第三接面10c上;第五散热部 19设于第一装置10中的第四接面10d上;第六散热部101设于第一装置10 的后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二装置20内部所产生的热气能够通过风扇28的作用,将该热气经由该第a散热孔207抽出,再依序经由该第一散热部13 及该第三散热部15而加以排出。
[0035] 参阅图5、图6所示,本发明不断电系统装置的第三装置30有一第b接面301,所述第b接面301为第三装置30中与第二装置20相配置的接面。在第b接面301上设有一第b穿部305,作为将第三装置30内部连接线穿出该第三装置30的外部之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b接面301上还设有一第 b卡合部303,以作为之后该第三装置30与所述第一装置10在不同组装态样结合时的相卡合使用。且第三装置30的内部中设有:多个电池31~32、一电池接口部
36以及一接线34。多个电池于本实施例中,乃是包括有一第一电池31及一第二电池32,第一~第二电池31~32能够作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储能组件或备用电源,且该多个电池之间为电气耦接,例如将第一~第二电池31~32做并联连接,或是将第一~第二电池31~32做串联连接,以符合实际运用时的需求。电池接口部36设于第三装置30内部中所对应于该第b接面301的内侧面上,以及所述接线34的一端耦接于该多个电池中的一个电池的一接点上,例如连接至第一电池31中的一接点上,而接线34的另一端耦接于所述电池接口部36。
[0036] 此外,第一装置10中的第二散热部14的作用,是将第三装置30中第一~第二电池31~32运作时的热气排出,再经由前述第一装置10中的第三散热部15而加以散出。另一方面,在第一装置10中包括有:一驱动电路12(如图3所示)及一显示设备11,驱动电路12是与第二装置20之间为电气耦接;且驱动电路12与该第三装置30之间亦为电气耦接;而显示设备11则与该驱动电路12相耦接。
[0037]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第一次壳体112的左右两侧的面上,分别设有一第一穿部112a及一第二穿部112b。其中第一穿部112a是与第二装置20中的第a穿部209相对应,第二穿部112b是与第三装置30中的第b 穿部305相对应。所述第一次壳体112与第一装置10的接合面上另装设有一挡板115,以及在挡板115的下方设有次散热部116,所述次散热部116如图7所示为多个散热孔所组成,俾利于第三装置30与第二装置20于运作时的热气皆由前述第一装置10的不同散热部所散热出去时的散热效果。
[0038] 图8、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乃提供一个不同组装态样的不断电系统装置结构,能让用户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做不同的结构选择。在此另一不断电系统装置实施例中同样包括有:第一装置10、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第一装置10同样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控制运作与操作的装置,第一装置10的两个侧边分别为第一接面10a及第二接面10b;第一装置 10的后侧面的两侧边分别为第三接面10c及第四接面10d。第二装置配置20 有第a接面201,第a接面201主要接合于第一装置10的第三接面10c;第二装置20为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源驱动电路;第二装置20并且与第一装置10之间为电气耦接。同时,第三装置30配置有第b接面301,第b接面301接合于该第一装置10的第四接面10d;第三装置30为容置该不断电系统装置中的电池;且第三装置30与第二装置20之间为电气耦接。上述中,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皆为配置在第一装置10的后侧,使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呈一立方体的结构,整体组装后即为如图9的所示。
[0039] 在图8中,第一装置10的第三接面10c上设有一第a卡合件16,该第四接面10d则上设有一第b卡合件17,同时在第二装置20的第a接面201 上设有第a卡合部203,所述的第a卡合部203与该第a卡合件16相卡合,以及第三装置30的第b接面301上设有第b卡合部303,第b卡合部303与第b卡合件17为相卡合。此外,当第二装置20的第a接面201与第一装置 10的第三接面10c相接合时,更包括在第一装置10的背面上设置有锁扣部 102c,同时在第二装置20的第a接面201上设有第a锁部102a,第a锁部 102a用以和锁扣部102c相锁合,使得第二装置20能够固设于该第一装置10 的第三接面10c上;以及在第三装置30的第b接面301与第一装置10的第四接面10d相接合时,更包括在在第三装置30的第b接面301上设有第b 锁部
102b,第b锁部102b再与锁扣部102c相锁合,使得第三装置30能够固设于第一装置10的第三接面10c上。
[0040] 在图8及图9的实施例中,第二装置20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是通过风扇 28将该热气经由该第a散热孔207抽出,再经由第一装置10的第四散热部 18及该第六散热部101而进入该第一装置10之中,再由第一装置10的该第一~第三散热部13~15,加以排出。另外,第三装置30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是通过第三装置30中的第b接面301本身机壳的热传道,经由第一装置10 中的第五散热部19及第六散热部101进入该第一装置10中,再由第一装置 10的该第一~第三散热部13~15,加以排出。
[0041] 本发明还提供有一种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方法,使用于如图1~图7的实施例中,或是使用于图8~图9所述的不断电系统装置中,所述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方法,包括有:判断用户于实际使用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环境,是否是使用于一具有长条状的挂部5上。
[0042] 若是,则将第二装置20配置接合在第一装置10的第一接面10a上,并将第三装置30配置接合于第一装置10的第二接面10b上;将一第一次壳体 112配置于一空缺部中,该空缺部为该第一装置10、该第二装置20及该第三装置30所组合成一长扁平矩形结构所形成者;以及第一次壳体112的后面与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的后面乃是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的后面皆设有多个挂孔(如图2所示),通过设有多个挂件(图中未揭示),插接于该多个挂孔上,进而将该第一~第三装置10~30挂置于该挂部5上。
[0043] 若否,则将第二装置20中的一第a接面201接合于第一装置10的一第三接面10c,将第三装置30中的一第b接面301接合于第一装置10的一第四接面10d,使第二装置20及第三装置30皆为配置于10第一装置的后侧,将不断电系统装置的整体结构呈现一立方体的结构。
[0044]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采用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第三装置30之间不同实施例的组装态样,如图1~图2所揭示的实施例,能够有效地将使用者针对不同的环境使用需求,调整该不断电系统装置的组装结构态样,能够适用于具有导轨或轨道的安装环境,且经过组装的改变后,如图8~图9所示的实施例,呈一立方体结构能够方便置放于一平面上。针对所述的两种使用的状态,本发明的不断电系统装置皆能够弹性的调整其组装后的态样,符合使用者的实际使用需求,显见,本发明技术内容具有极强的专利申请要件。
[0045] 然,本发明说明内容所述,仅为较佳实施例的举例说明,当不能限定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任何局部变动、修正或增加的技术,仍不脱离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