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1135425.5

文献号 : CN11314403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勇代丽华

申请人 : 上海内见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植物组分A、植物组分B及松口磨菌种;其中,所述植物组分A为高山火绒草或白花蛇舌草,所述植物组分B为地黄或穿心莲。本发明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炎、抗过敏、舒缓功效,温和无刺激,适合长期使用,克服了现有抗过敏、舒缓产品中以激素类产品居多、依赖性较强、副作用较大的缺陷;通过植物组分A、植物组分B及松口磨菌种的复配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一方面通过抑制组织胺释放和增加皮肤对组织胺的耐受的原理使其达到抗过敏、舒缓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达到了抗炎、抗敏、舒缓的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植物组分A 15~30份、植物组分B 60~80份、松口磨菌种5~10份;其中,所述植物组分A为高山火绒草时,所述植物组分B为地黄;所述植物组分A为白花蛇舌草时,所述植物组分B为穿心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成:植物组分A 20份、植物组分B 70份、松口磨菌种10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配方量的植物组分A、植物组分B及松口磨菌种,将植物组分A和植物组分B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S2、加入混合料3~5倍质量的水,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后冷却至常温;

S3、将步骤S1中所称取的松口磨菌种接种至固体发酵袋内,20~40℃的环境温度下固态发酵3~10天;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向固体发酵物中加入提取溶剂,65~95℃下回流提取2~5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溶剂,‑10~4℃下陈化12~36h,分离,对分离后得到的澄清液进行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

其中,所述步骤S4中的提取溶剂为水或乙醇水溶液;

所述步骤S5中的陈化溶剂为水、甘油、丙二醇、双丙甘醇、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灭菌蒸煮2~6h;

所述步骤S5中浸膏与陈化溶剂的总质量与步骤S1中的混合料的质量比为1~4: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提取溶剂为乙醇水溶液,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等于7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分离为离心或过滤分离。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在制备皮肤外用制剂中的应用,所述皮肤外用制剂具有抗过敏、抗炎、舒缓功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在所述皮肤外用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0.5~1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外用制剂的剂型为溶液、悬浮液、乳状液、霜剂、膏状剂、凝胶剂或喷雾剂。

说明书 :

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随着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导致皮肤出现过敏、瘙痒、皮炎等各类不适症状。因此,人们对于具有天然抗过敏、抗炎、舒缓功效的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导致人们出现皮肤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来自外源或内源的物质,刺激肥大细胞,进而产生组织胺作用于神经末梢,从而产生红斑、丘疹、瘙痒、疼痛、过敏等症状。因此,只有从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增加皮肤对组织胺的耐受两方面出发,才能真正达到抗过敏、舒缓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抗炎、抗过敏、舒缓功效不理想,且以激素类产品居多,还存在依赖性较强、副作用较大的缺陷。
[0003] 另外,深入研究表明,皮肤问题也与炎症介质有很大关联,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诱发炎症并调控细胞凋亡的细胞因子之一。其可以通过多条信号通路促进细胞产生各种炎症因子,进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由此,可以通过以TNF‑α(10ng/ml)作为诱发HaCaT细胞炎症反应的因子,从而检测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0004] TNF‑α作为一种促炎症因子,在体内不仅能促进免疫细胞促炎颗粒释放,还能促使炎症因子mRNA的转录,合成其它炎症因子如IL‑1、IL‑6、IL‑8等,这些炎症因子重复活化炎症细胞,使炎症细胞再次合成因子,促成了炎症细胞与炎症因子之间效应逐步放大。TNF‑α可以通过多条信号通路促进细胞产生各种炎症因子,进而促进炎症反应的加剧。NF‑kB作为一种转录因子,是许多信号传导途径的汇聚点,在调节炎症反应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促炎症因子(包括TNF‑α、IL‑1和IL‑8等)激活细胞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有证据表明,NF‑kB还可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和C反应蛋白等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炎症反应的进程,影响皮肤的健康。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炎、抗过敏、舒缓功效,温和无刺激,适合长期使用,克服了现有抗过敏、舒缓产品中以激素类产品居多、依赖性较强、副作用较大的缺陷;通过植物组分A、植物组分B及松口磨菌种的复配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一方面通过抑制组织胺释放和增加皮肤对组织胺的耐受的原理使其达到抗过敏、舒缓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达到了抗炎、抗敏、舒缓的效果。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植物组分A、植物组分B及松口磨菌种;其中,所述植物组分A为高山火绒草或白花蛇舌草,所述植物组分B为地黄或穿心莲。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植物组分A、植物组分B及松口磨菌种制备而成,所制得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一方面通过抑制组织胺释放和增加皮肤对组织胺的耐受的原理使其达到抗过敏、舒缓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达到了抗炎、抗敏、舒缓的效果;其中,本发明中的高山火绒草是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具有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清除尿蛋白及血尿等作用。富含咖啡酸、香草酸、原儿茶醛、反式桂皮酸、β‑谷甾醇、阿魏酸、矿物质等多种化学成分,对肌肤具有舒缓、镇静、美白及滋养保护作用;其中,白花蛇舌草,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其中,地黄,味甘、苦,性凉,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其中,穿心莲,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其中,松口蘑,为名贵山珍松茸的学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具有超强抗基因突变能力和强抗癌作用。
[0008] 优选地,所述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植物组分A15~30份、植物组分B 60~80份、松口磨菌种5~10份。
[0009] 优选地,所述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植物组分A 20份、植物组分B 70份、松口磨菌种10份。
[0010] 优选地,白花蛇舌草为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的中药饮片;地黄为生地,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的中药饮片;穿心莲为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的中药饮片;松口蘑菌种为保存在中国农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的菌种,保存号为ACCC 50687。
[0011] 本发明第二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 S1、称取配方量的植物组分A、植物组分B及松口磨菌种,将植物组分A和植物组分B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0013] S2、加入混合料3~5倍质量的水,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后冷却至常温;
[0014] S3、将步骤S1中所称取的松口磨菌种接种至固定发酵袋内,20~40℃的环境温度下固态发酵3~10天;
[0015]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向固定发酵物中加入提取溶剂,65~95℃下回流提取2~5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
[0016]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溶剂,‑10~4℃下陈化12~36h,分离,对分离后得到的澄清液进行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充分发挥了植物组分A、植物组分B及松口磨菌种的协同作用,使得植物组分A、植物组分B及松口磨菌种复配后的组合物的抑制组织胺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原料提取物抑制组织胺的效果,同时在抑制炎症因子上该组合物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单一原料提取物。
[0018]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灭菌蒸煮2~6h;
[0019] 所述步骤S4中的提取溶剂为水或乙醇水溶液;
[0020] 所述步骤S5中的陈化溶剂为水、甘油、丙二醇、双丙甘醇、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0021] 所述步骤S5中浸膏与陈化溶剂的总质量与步骤S1中的混合料的质量比为1~4:1。
[0022]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的提取溶剂为乙醇水溶液,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等于70%。
[0023] 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的分离为离心或过滤分离。
[0024]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上述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应用,所述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在制备经皮给药制剂和皮肤外用制剂中的应用,所述经皮给药制剂和皮肤外用制剂均具有抗过敏、抗炎、舒缓功效。
[0025] 优选地,所述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在所述皮肤外用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0.5~10%。
[0026] 优选地,所述皮肤外用制剂的剂型为溶液、悬浮液、乳状液、霜剂、膏状、凝胶、喷雾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 1、本发明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是一种纯天然植物成分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炎、抗过敏、舒缓功效,温和无刺激,适合长期使用,克服了现有抗过敏、舒缓产品中以激素类产品居多、依赖性较强、副作用较大的缺陷;通过植物组分A、植物组分B及松口磨菌种的复配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一方面通过抑制组织胺释放和增加皮肤对组织胺的耐受的原理使其达到抗过敏、舒缓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达到了抗炎、抗敏、舒缓的效果。
[0029] 2、本发明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其中,本发明中的高山火绒草、白花蛇舌草、地黄、穿心莲及松口磨菌种在我国有广泛种植,资源易得,价格便宜,且松口蘑菌种,可以无限再生。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7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的相对细胞毒性测试结果对比图;
[0031] 图2为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7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结果对比图;
[0032] 图3为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7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对炎症因子IL‑1α的影响结果对比图;
[0033] 图4为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7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对炎症因子IL‑6的影响结果对比图;
[0034] 图5为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7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对炎症因子IL‑8的影响结果对比图;
[0035] 图6为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7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对炎症因子COX‑2的影响结果对比图;
[0036] 图7为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7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止痒效果测试结果对比图;
[0037] 图8为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7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对小鼠组胺耐受的影响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了使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9] 实施例1
[004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高山火绒草15g、地黄80g、松口蘑菌种5g。
[0041]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42] S1、精确称取高山火绒草15g、地黄80g、松口蘑菌种5g,将高山火绒草和地黄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0043] S2、向混合料中加入水285g,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2h,冷却至常温;
[0044] S3、将步骤S1中所称取的5g松口蘑菌种接种至固定发酵袋内,20℃的环境温度下固态发酵3天;
[0045]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加1200g70%乙醇水溶液,65℃回流提取2h,去除滤渣,浓缩至浸膏;
[0046]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试剂至浸膏与陈化试剂的总重量为100g,‑10℃条件下陈化12h,离心或过滤至澄清,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中,陈化试剂为水。
[0047] 其中,将步骤S5中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用水稀释至400g,作为待测物质用于后续效果试验测试。
[0048] 实施例2
[004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白花蛇舌草30g、穿心莲60g、松口蘑菌种10g。
[0050]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51] S1、精确称取白花蛇舌草30g、穿心莲60g、松口蘑菌种10g,将白花蛇舌草和穿心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0052] S2、向混合料中加入水450g,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6h,冷却至常温;
[0053] S3、将步骤S1中所称取的10g松口蘑菌种接种至固定发酵袋内,40℃的环境温度下固态发酵10天;
[0054]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加2500g水,95℃回流提取2h,去除滤渣,浓缩至浸膏;
[0055]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试剂至浸膏与陈化试剂的总重量为400g,4℃条件下陈化36h,离心或过滤至澄清,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中,陈化试剂为丙二醇。
[0056] 其中,将步骤S5中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用丙二醇稀释至400g,作为待测物质用于后续效果试验测试。
[0057] 实施例3
[005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高山火绒草20g、地黄70g、松口蘑菌种10g。
[0059]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60] S1、精确称取高山火绒草20g、地黄70g、松口蘑菌种10g,将高山火绒草和地黄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0061] S2、向混合料中加入水360g,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5h,冷却至常温;
[0062] S3、将步骤S1中所称取的10g松口蘑菌种接种至固定发酵袋内,30℃的环境温度下固态发酵7天;
[0063]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加2500g50%乙醇水溶液,80℃回流提取3h,去除滤渣,浓缩至浸膏;
[0064]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试剂至浸膏与陈化试剂的总重量为300g,‑4℃条件下陈化24h,离心或过滤至澄清,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中,陈化试剂为70%丁二醇溶液。
[0065] 其中,将步骤S5中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用70%丁二醇溶液稀释至400g,作为待测物质用于后续效果试验测试。
[0066] 对比实施例1
[006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高山火绒草100g。
[0068]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69] S1、精确称取高山火绒草100g;
[0070] S2、将100g高山火绒草和360g水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5h,冷却至常温;
[0071] S3、30℃下放置发酵7天;
[0072]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加2000g50%乙醇水溶液,80℃回流提取3h,去除滤渣,浓缩至浸膏;
[0073]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试剂至浸膏与陈化试剂的总重量为300g,‑4℃条件下陈化24h,离心或过滤至澄清,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中,陈化试剂为70%丁二醇溶液。
[0074] 其中,将步骤S5中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用70%丁二醇溶液稀释至400g,作为待测物质用于后续效果试验测试。
[0075] 对比实施例2
[007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白花蛇舌草100g。
[0077]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78] S1、精确称取白花蛇舌草100g;
[0079] S2、将100g白花蛇舌和360g水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5h,冷却至常温;
[0080] S3、30℃下放置发酵7天;
[0081]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加2000g50%乙醇水溶液,80℃回流提取3h,去除滤渣,浓缩至浸膏;
[0082]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试剂至浸膏与陈化试剂的总重量为300g,‑4℃条件下陈化24h,离心或过滤至澄清,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中,陈化试剂为70%丁二醇溶液。
[0083] 其中,将步骤S5中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用70%丁二醇溶液稀释至400g,作为待测物质用于后续效果试验测试。
[0084] 对比实施例3
[008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地黄100g。
[0086]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87] S1、精确称取地黄100g;
[0088] S2、将100g地黄和360g水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5h,冷却至常温;
[0089] S3、30℃下放置发酵7天;
[0090]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加2000g50%乙醇水溶液,80℃回流提取3h,去除滤渣,浓缩至浸膏;
[0091]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试剂至浸膏与陈化试剂的总重量为300g,‑4℃条件下陈化24h,离心或过滤至澄清,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中,陈化试剂为70%丁二醇溶液。
[0092] 其中,将步骤S5中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用70%丁二醇溶液稀释至400g,作为待测物质用于后续效果试验测试。
[0093] 对比实施例4
[009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穿心莲100g。
[0095]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96] S1、精确称取穿心莲100g;
[0097] S2、将100g穿心莲和360g水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5h,冷却至常温;
[0098] S3、30℃下放置发酵7天;
[0099]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加2000g50%乙醇水溶液,80℃回流提取3h,去除滤渣,浓缩至浸膏;
[0100]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试剂至浸膏与陈化试剂的总重量为300g,‑4℃条件下陈化24h,离心或过滤至澄清,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中,陈化试剂为70%丁二醇溶液。
[0101] 其中,将步骤S5中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用70%丁二醇溶液稀释至400g,作为待测物质用于后续效果试验测试。
[0102] 对比实施例5
[010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松口蘑菌种100g。
[0104]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105] S1、精确称取松口蘑菌种100g;
[0106] S2、将100g松口蘑菌和360g水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5h,冷却至常温;
[0107] S3、30℃下放置发酵7天;
[0108]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加2000g50%乙醇水溶液,80℃回流提取3h,去除滤渣,浓缩至浸膏;
[0109]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试剂至浸膏与陈化试剂的总重量为300g,‑4℃条件下陈化24h,离心或过滤至澄清,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中,陈化试剂为70%丁二醇溶液。
[0110] 其中,将步骤S5中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用70%丁二醇溶液稀释至400g,作为待测物质用于后续效果试验测试。
[0111] 对比实施例6
[011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高山火绒草25g、地黄75g。
[0113]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114] S1、精确称取高山火绒草25g、地黄75g;
[0115] S2、将25g高山火绒草、75g地黄、360g水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5h,冷却至常温;
[0116] S3、30℃下放置发酵7天;
[0117]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加2000g50%乙醇水溶液,80℃回流提取3h,去除滤渣,浓缩至浸膏;
[0118]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试剂至浸膏与陈化试剂的总重量为300g,‑4℃条件下陈化24h,离心或过滤至澄清,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中,陈化试剂为70%丁二醇溶液。
[0119] 其中,将步骤S5中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用70%丁二醇溶液稀释至400g,作为待测物质用于后续效果试验测试。
[0120] 对比实施例7
[012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白花蛇舌草45g、穿心莲40g、松口蘑菌种15g。
[0122]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123] S1、精确称取白花蛇舌草45g、穿心莲40g;
[0124] S2、将45g白花蛇舌草、40g穿心莲、160g水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固体发酵袋中,灭菌蒸煮1h,冷却至常温;
[0125] S3、15g松口蘑菌种接种至固体发酵袋中,50℃环境发酵7天;
[0126] S4、取出固体发酵物加1000g水,100℃回流提取1h,去除滤渣,浓缩至浸膏;
[0127] S5、向浸膏中加入陈化试剂至浸膏与陈化试剂的总重量为300g,5℃条件下陈化72h,离心或过滤至澄清,灭菌,即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其中,陈化试剂为70%丁二醇溶液。
[0128] 其中,将步骤S5中所得植物抗敏舒缓组合物用70%丁二醇溶液稀释至400g,作为待测物质用于后续效果试验测试。
[0129] 效果实施例1
[0130] 细胞毒性测试
[0131] 1、测试方法
[0132] 采用常规的CCK8法,具体步骤如下:
[0133] (1)在96孔板中配置100μL的K562细胞悬液(1×105/孔),将96孔板在培养箱预培养24小时(37℃,5%CO2);
[0134] (2)加入10μL待测物质;
[0135] (3)将96孔板在培养箱中孵育24小时;
[0136] (4)向每孔加入10μL CCK8溶液;
[0137] (5)将96孔板在培养箱内孵育4小时;
[0138] (6)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
[0139] 2、测试结果
[0140] 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对K562细胞的相对毒性测试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
[0141]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的相对毒性
[0142]   相对毒性(%)实施例1 1.9
实施例2 2.1
实施例3 2.0
对比实施例1 3.1
对比实施例2 3.5
对比实施例3 3.0
对比实施例4 3.8
对比实施例5 3.0
对比实施例6 3.2
对比实施例7 2.8
[0143] 3、结果分析
[0144] 从表1和图1可知,实施例1‑3与对比实施例1、2、3、4、5相比较,其毒性明显降低,说明实施例1‑3中所制备的组合物比单组分毒性相比有效的降低了,提高了生物兼容性;实施例1‑3与对比实施例6相比较毒性明显下降,说明本发明中的生物转化步骤,能够明显降低细胞毒性,提高生物兼容性;实施例1‑3与与对比实施例7相比,毒性也明显下降,说明本发明权利范围内其细胞毒性降低明显。
[0145] 效果实施例2
[0146] 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0147] 1、实验方法:
[0148] 1.1、实验分组及处理
[0149] 包括空白对照组、TNF‑α处理组(模型组)、0.1%实施例组、0.1%对比实施例组。接种HaCaT细胞在培养皿中生长2‑4d至80%左右融合度时,换新鲜培养基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和TNF‑α处理组(模型组)分别加入去离子水(0.1%),其余各组分别加入0.1%的实施例组待测物质和0.1%的对比实施例组待测物质,预处理1h。然后,除了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加入终浓度10ng/ml TNF‑α。
[0150] 1.2各实验组相关炎症因子转录水平检测
[0151] 各实验组细胞(60mm培养皿)药物预处理后加入终浓度10ng/ml的TNF‑α(空白对照组除外),培养6h后抽提细胞RNA样品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主要对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Cyclooxygenase 2(COX‑2)、interleukin 6(IL6)、interleukin 1alpha(IL‑1α)、interleukin 8(IL‑8)等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的相对量进行检测。
[0152] 对各实验组进行细胞mRNA的提取,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实验组细胞中相关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情况,相关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环氧化物水解酶(COX‑2)。
[0153] 2、测试结果
[0154] 经过测试统计,对各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抑制结果如图2、图3、图4、图5、图6。
[0155] 3、结果分析
[0156] 3.1从图2可以看出,模型组细胞加入TNF‑α刺激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内源TNF‑α表达有显著的升高,说明造模成功;各实施例组与模型组比较,其内源TNF‑α表达有显著的降低,说明各实施例组有明显的抑制内源TNF‑α表达的作用;实施例与对比实施例相比,其内源TNF‑α表达有显著的降低,说明本发明中的组合物比单组分植物提取物具有更加优异的抗炎、抗敏、舒缓的效果;实施例1‑3与对比实施例6、7比较,其内源TNF‑α表达有显著的降低,说明本发明中的三种原料组分在特定用量下的复配具有明显提高抗炎、抗敏、舒缓效果的作用。
[0157] 3.2从图3可以看出,模型组的IL‑1α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2.6倍),说明造模成功;各实施例与模型组比较,IL‑1α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说明各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具有明显的抑制炎症因子IL‑1αmRNA表达的作用;各实施例与对比实施例1、2、3、4、5比较,IL‑1α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比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中的组合物比单组分具有更明显的抑制炎症因子IL‑1αmRNA表达的作用;实施1‑3与对比实施例6、7比较,IL‑1α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比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中的三种原料组分在特定用量下的复配具有明显提高抗炎、抗敏、舒缓效果的作用。。
[0158] 3.3从图4可以看出,模型组的IL‑6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9.5倍),说明造模成功;各实施例与模型组比较,IL‑6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说明各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具有明显的抑制炎症因子IL‑6mRNA表达的作用;各实施例与对比实施例1、2、3、4、5比较,IL‑6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比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中的组合物比单味植物提取物具有更明显的抑制炎症因子IL‑6mRNA表达的作用;实施1‑3与对比实施例6、7比较,IL‑6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比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中的三种原料组分在特定用量下的复配具有明显提高抗炎、抗敏、舒缓效果的作用。
[0159] 3.4从图5可以看出,模型组的IL‑8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2.75倍),说明造模成功;各实施例与模型组比较,IL‑8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说明各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具有明显的抑制炎症因子IL‑8mRNA表达的作用;各实施例与对比实施例1、2、3、4、5比较,IL‑8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比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中的组合物比单味植物提取物具有更明显的抑制炎症因子IL‑8mRNA表达的作用;实施1‑3与对比实施例6、7比较,IL‑8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比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中的三种原料组分在特定用量下的复配具有明显提高抗炎、抗敏、舒缓效果的作用。
[0160] 3.5从图6可以看出,模型组的COX‑2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1.6倍),说明造模成功;各实施例与模型组比较,COX‑2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说明各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具有明显的抑制炎症因子IL‑8mRNA表达的作用;各实施例与对比实施例1、2、3、4、5比较,COX‑2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比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中的组合物比单味植物提取物具有更明显的抑制炎症因子COX‑2mRNA表达的作用;实施例1‑3与对比实施例6、7比较,COX‑2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比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中的三种原料组分在特定用量下的复配具有明显提高抗炎、抗敏、舒缓效果的作用。
[0161] 效果实施例3
[0162] 动物止痒实验测试
[0163] 1、测试方法
[0164] 1.1止痒测试
[0165] 将各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中的待测物质,用空白凝胶稀释成1%的凝胶剂备用。选体重18‑22g的昆明小白鼠12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2组,每组100只,每组分10批且每批中雌雄各5只。将小鼠背部毛用剪刀剪掉,再用脱毛膏洗干净使其露出皮肤,然后分别对12组小鼠给药,给药方法:空白模型组给空白凝胶剂0.2ml/只/次,阳性对照组给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0.2ml/只/次,各实施例组给相应的1%提取物凝胶剂0.2ml/只/次。12组均是涂抹给药,每天各给药1次,连续给药5天,末次给药1h后,对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0.02%右旋糖酐生理盐水注射液0.2ml,观察小鼠出现以瘙痒、咬尾、挠背等为瘙痒特征的潜伏期以及30min内的搔抓次数,统计每批平均值(注:空白凝胶剂组为模型组)。
[0166] 1.2组胺耐受测试
[0167] 将豚鼠均分成12组,每组分别涂抹空白凝胶(空白对照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阳性对照组)、1%的各实施例中所得待测物质及对比实施例中所得待测物质,每天两次、连续涂抹两天之后,第3日将右后足背部脱毛处皮肤用细砂纸轻轻摩擦使之发红,但以不出血为度,然后再向创面涂抹所试药物0.025mL,40min后轻轻除去所试药物,每隔3min依‑4次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向每只豚鼠足背部涂抹组胺0.03mL,组胺浓度分别为1.0×10 、1.5×‑4 ‑4 ‑4 ‑4 ‑4 ‑4
10 、2.0×10 、2.5×10 、3.0×10 、3.5×10 、4.0×10 。当豚鼠出现瘙痒反应时,即舔右后足创面部位(或已涂至最高浓度仍未出现瘙痒反应为止),此时累积每只豚鼠所给予的组胺量,即为该豚鼠耐受组胺的量,评价药物的止痒作用。
[0168] 2、测试结果
[0169] 测试结果如图7、图8。
[0170] 结果分析:
[0171] 3.1从图7可以看出,阳性组抓挠次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说明造模成功;各实施例组与阳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与阳性组抓挠次数相当,无明显差异,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实施例组对小老鼠的瘙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实施例组与对比例实施例组1、2、3、4、5比较,其抓挠次数明显低于对比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中组合物明显比单味植物提取物止痒效果好;实施例组与对比实施例6、7比较,其抓挠次数明显低于对比实施例,说明在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组合物止痒效果明显优于通过对比实施例6‑7中的工艺所制备的组合物。
[0172] 从图8可以看出,阳性组对组胺的耐受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造模成功;各实施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空白组组胺耐受浓度,说明实施例组对小老鼠的组胺耐受浓度,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各实施例组与对比例实施例组1、2、3、4、5比较,其组胺耐受浓度明显高于对比实施例,说明在提高皮肤组胺耐受方面,本发明中的组合物明显比单味植物提取物效果好;实施例组与对比实施例6、7比较,其组胺耐受浓度明显高于对比实施例,说明在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组合物在提高皮肤组胺耐受的效果上明显优于通过对比实施例6‑7中的工艺所制备的组合物。
[0173] 应用实施例1
[0174]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舒敏喷雾,该舒敏喷雾的组分如表2所示。
[0175] 表2舒敏喷雾配方
[0176]
[0177] 上述的舒敏喷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78] 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
[0179] 2、将A相中透明质酸钠分散在丁二醇中,搅拌均匀,然后依次加入去离子水、燕麦β‑葡聚糖,搅拌均匀,加热升温到85~90℃,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0180] 3、在搅拌状态使混合物冷却至45~50℃,然后加入B相中的所有原料,调节pH值至5.0~7.0,搅拌均匀出料,即得舒敏喷雾。
[0181] 应用实例2
[018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舒敏面霜,该舒敏面霜的组分如表3所示。
[0183] 表3舒敏面霜的配方
[0184]
[0185] 上述的舒敏面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86] 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
[0187] 2、将B相中黄原胶分散在B相中的丁二醇中,再分散于B相中的水中,同时升温至85℃,然后加入B相中的其他组分,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
[0188] 3、将A相中各组分混合后,加热至85℃使各组分溶解完全,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0189] 4、将第二混合物加入至第一混合物内,搅拌匀质4分钟,消泡冷却至50℃后加入C相中的所有原料,搅拌均匀,出料,即得舒敏面霜。
[019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