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和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437792.9

文献号 : CN11316203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杨蕾向川邢超蔡光郭成马遵许守东奚鑫泽

申请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和系统,首先,采用虚拟同步机技术挖掘双馈风机转子被隐藏的惯性和阻尼,同时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为系统提供阻尼。其次,在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时,为了使双馈风机在振荡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都能提供出力,在最大功率追踪(MPPT)区域通过超速控制使双馈风机减载运行,在转速恒定区通过桨距角控制使双馈风机减载运行;同时设计风速自适应装置,增加控制器适应风速变化的能力;减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本身对系统阻尼的削弱作用,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转子超速控制,使其偏离最大功率追踪曲线,留有一定的有功备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虚拟同步控制获取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转子被隐藏的惯性、阻尼;

提供附加阻尼;

测量实时的当前风速;

当所述当前风速大于切入风速,且小于额定风速之间时,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并对风机进行风速自适应控制;

根据所述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输出有功功率,判定所述有功功率是否振荡;

当所述有功功率振荡时,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

其中,在MPPT区域采用风速自适应控制,包括输入附加功率变化量 由外界振荡功率决定,加入附加功率后转子转速参考值 为:式中,第1项为风机正常输出;第2项只包含由外界振荡功率 决定的附加功率,与风速无关;第3项为 与 的耦合项,其中 为风机输出机械功率,其大小和风速有关,第3项为待补偿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风速大于额定风速时,通过桨距角控制预留备用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包括超速减载控制和桨距角控制;

在MPPT区域对最大功率追踪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转子最佳转速参考值 和风机输出机械功率 之间的关系为:在超速减载控制下,转速参考值 和风机输出机械功率 之间的关系为:在转速恒定区,通过桨距角控制减载,初始桨距角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式中, 与 为减载前后的风能利用系数, 为减载系数, 为叶尖速比, 为最大转速, 为风叶半径, 为风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虚拟同步控制获取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式中, 为逆变器的功角、 为VSG的角速度、 为VSG的虚拟转动惯量、 为VSG有功环的虚拟阻尼系数、 为电网额定角频率、 为并网点电压有效值、 和分别为无功比例系数和电压比例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输出有功功率,包括:获取有功功率变化量;

将所述有功功率变化量通过比例、滤波、相位补偿和限幅处理,获取控制信号;

通过所述控制信号获取功率振荡。

6.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虚拟同步机,用于挖掘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转子被隐藏的惯性和阻尼;

附加阻尼控制器,用于提供附加阻尼;

风速自适应器,用于增加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适应风速变化;

减载控制器,所述减载控制器包括超速减载控制和桨距角控制,其中,用于MPPT区域采用风速自适应控制,包括输入附加功率变化量 由外界振荡功率决定,加入附加功率后转子转速参考值 为:式中,第1项为风机正常输出;第2项只包含由外界振荡功率 决定的附加功率,与风速无关;第3项为 与 的耦合项,其中 为风机输出机械功率,其大小和风速有关,第3项为待补偿项。

说明书 :

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与电力系统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新能源发电在各地区电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新能源并网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低频振荡现象。
[0003] 对于低频振荡现象,利用负阻尼机理,强迫振荡机理和分岔理论等进行抑制。根据负阻尼机理,对于同步发电机普遍采用的高放大倍数和快速励磁使转子转速对应的特征根实部由负变正,振荡发生时,振荡电流会流过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回路直接与电网相连,振荡电流会引起阻尼回路和励磁回路电流发生振荡,由于两个回路存在电阻使得同步发电机能阻尼系统振荡并产生一个与转速偏差同相位的阻尼转矩。目前,主要的风力发电机组是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抑制系统低频振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矢量控制上。
[0004] 然而,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由于变流器的特性,使得双馈风电机组的转子的转速与系统频率完全解耦,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具有一定的惯性和阻尼,通过解耦控制将风力机的惯性和阻尼“隐藏”。当电网发生功率振荡时,双馈风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不能随系统功率变化而变化,双馈风电机组缺乏对系统功率振荡的阻尼能力。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无法响应系统功率变化,对抑制低频振荡现象没有贡献技术问题。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 通过虚拟同步控制获取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转子被隐藏的惯性、阻尼;
[0009] 提供附加阻尼;
[0010] 测量实时的当前风速;
[0011] 当所述当前风速大于切入风速,且小于额定风速之间时,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并对风机进行风速自适应控制;
[0012] 根据所述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输出有功功率,判定所述有功功率是否振荡;
[0013] 当所述有功功率振荡时,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
[0014] 进一步地,当所述当前风速大于额定风速时,通过桨距角控制预留备用功率。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包括超速减载控制和桨距角控制;
[0016] 在MPPT区域对最大功率追踪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转子最佳转速参考值ωref1和风机输出机械功率Pm之间的关系为:
[0017]
[0018] 在超速减载控制下,转速参考值ωref和风机输出机械功率Pm之间的关系为:
[0019]
[0020] 在转速恒定区,通过桨距角控制减载,初始桨距角采用以下方法确定:
[0021]
[0022]
[0023]
[0024] 式中,Cp与CPL为减载前后的风能利用系数,d为减载系数,λ2为叶尖速比,ωmax为最大转速,R为风叶半径,v为风速。
[0025] 进一步地,在MPPT区域风速自适应控制采用,包括:
[0026] 输入附加功率变化量ΔPw1由外界振荡功率决定,加入附加功率后转子转速参考值ωref2为:
[0027]
[0028] 式中,第1项为风机正常输出;第2项只包含由外界振荡功率ΔPw1决定的附加功率,与风速无关;第3项为Pm与ΔPw1的耦合项,其中Pm大小和风速有关,为待补偿项。
[0029] 进一步地,通过虚拟同步控制获取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包括:
[0030]
[0031] 式中,δVSG为逆变器的功角、ωVSG为VSG的角速度、J为VSG的虚拟转动惯量、Dp为VSG有功环的虚拟阻尼系数、ω0为电网额定角频率、Um为并网点电压有效值、Kq和Kv分别为无功比例系数和电压比例系数。
[0032]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输出有功功率,包括:
[0033] 获取有功功率变化量;
[0034] 将所述有功功率变化量通过比例、滤波、相位补偿和限幅处理,获取控制信号;
[0035] 通过所述控制信号获取功率振荡。
[0036]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37] 虚拟同步机,用于挖掘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转子被隐藏的惯性和阻尼;
[0038] 附加阻尼控制器,用于提供附加阻尼;
[0039] 风速自适应器,用于增加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适应风速变化。
[0040]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减载控制器;
[0041] 所述载控制器包括超速减载控制和桨距角控制。
[0042] 本申请提供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和系统,首先,采用虚拟同步机技术挖掘双馈风机转子被隐藏的惯性和阻尼,同时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为系统提供阻尼。其次,在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时,为了使双馈风机在振荡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都能提供出力,在最大功率追踪区域通过超速控制使双馈风机减载运行,在转速恒定区通过桨距角控制使双馈风机减载运行;同时设计风速自适应装置,增加控制器适应风速变化的能力。
[0043] 本申请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增加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惯性和阻尼,减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本身对系统阻尼的削弱作用。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上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根据系统中功率的变化多发或者少发功率。为了使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振荡发生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都能提供出力,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超速减载控制和桨距角控制。在最大功率追踪区域,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转子超速控制,使其偏离最大功率追踪曲线,留有一定的有功备用。同时,将部分能力以动能的形式存储在风机转子中,快速响应系统功率的变化。当转子转速达到最大转速时,通过桨距角控制留有一定的有功备用。根据数学分析,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输出附加功率受风速的影响很大。为了减轻风速对输出附加功率的影响,使风机输出的附加功率只由外界振荡功率决定,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进行补偿,实现风速自适应控制。在功率传输线上采集系统中低频振荡有关的量,经过附加阻尼控制器作用在虚拟同步风机有功控制环上,控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

附图说明

[004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5]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DFIG并网结构示意图;
[0046]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虚拟同步机主电路图;
[0047]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虚拟同步机控制框图;
[0048]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方法示意图;
[0049]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流程图;
[0050]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简单系统仿真结构图;
[0051]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自然风仿真图;
[0052]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相短路故障后采用传统控制方式和虚拟同步机控制时传输线上有功功率变化图;
[0053]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相短路故障后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前后传输线上有功功率变化图;
[0054]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相短路故障后不同风速下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后传输线上有功功率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56]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57]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功能。
[005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5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0] 通过虚拟同步控制获取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转子被隐藏的惯性、阻尼;
[0061] 提供附加阻尼;
[0062] 测量实时的当前风速;
[0063] 当所述当前风速大于切入风速,且小于额定风速之间时,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并对风机进行风速自适应控制;
[0064] 根据所述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输出有功功率,判定所述有功功率是否振荡;
[0065] 当所述有功功率振荡时,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
[0066] 如图1所示,为双馈风机并网结构示意图。图中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包括风力机、变频器和双馈发电机等,虚拟同步机控制和附加阻尼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变频器结构的改造。
[0067] 风力机通过叶片捕获风能Pb和其转化的机械能Pm分别为:
[0068]
[0069] 式中,ρ为风力机所在地的空气密度,R为风轮叶片半径,v为风速,λ为叶尖速比,β为桨距角,Cp表示风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转化效率,其表达式:
[0070]
[0071] 虚拟同步机的主电路图如图2所示,由6个场效晶体管(MOSFET)和6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三相逆变桥。uga,ugb,ugc为三相电网,电感L1、L2和电容C构成具有优越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的LCL型滤波器。
[0072] 虚拟同步机模仿常规同步发电机,可以等效认为桥臂中点电压ea、eb和ec为虚拟同步发电机内电势,其在dq坐标系下的对应值为ed和eq;ia、ib和ic在dq坐标系下的对应值为id和iq;L1为同步机的同步电抗,ua0、ub0和uc0为虚拟同步机的端电压。
[0073] 图3,虚拟同步机的控制部分分为有功环和无功环,其输出作为PWM逆变的调制波作用在图2的Q1‑Q6上。有功环模拟同步机的转子运动方程,其输出决定VSG)内电势的频率和相角;无功控制模拟同步机的一次调压特性,其输出决定VSG内电势的幅值。虚拟同步机的控制框图如图3所示,VSG的数学方程为:
[0074]
[0075] 式中,δVSG为逆变器的功角、ωVSG为VSG的角速度、J为VSG的虚拟转动惯量、Dp为VSG有功环的虚拟阻尼系数、ω0为电网额定角频率、Um为并网点电压有效值、Kq和Kv分别为无功比例系数和电压比例系数。本申请对双馈风机附加阻尼控制主要体现在虚拟同步机有功环的控制,其无功环采用图2所示较为普遍且容易控制的下垂控制方法。
[0076] 在MPPT最大功率追踪区域,当风机桨距角为0时,固定风速下风机能实现最大功率追踪。在MPPT区域对最大功率追踪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转子最佳转速参考值ωref1和风机输出机械功率Pm之间的关系为:
[0077]
[0078] 为了使风机有充足的备用功率,对双馈风机进行减载控制。在中低风速时,双馈风机通过转子超速控制,使风机运行曲线偏离最大功率追踪曲线进行减载。在超速减载控制下,转速参考值ωref和风机输出机械功率Pm之间的关系为:
[0079]
[0080] 在转速恒定区,通过桨距角控制减载,初始桨距角采用以下方法确定:
[0081]
[0082]
[0083]
[0084] 式中,Cp与CPL为减载前后的风能利用系数,d为减载系数,λ2为叶尖速比,ωmax为最大转速,R为风叶半径,v为风速。
[0085] 由上述分析可知,风力机输出机械功率随风速变化。但我们希望无论外界风速怎么变化,输入附加功率变化量ΔPw1由外界振荡功率决定,加入附加功率后转子转速参考值ωref2为:
[0086]
[0087] 式中,第1项为风机正常输出;第2项只包含由外界振荡功率ΔPw1决定的附加功率,与风速无关;第3项为Pm与ΔPw1的耦合项,其中Pm大小和风速有关,为待补偿项。
[0088] 双馈风机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机组输出功率不能响应外界功率变化。虚拟同步控制方法的引入能增加机组对系统阻尼的贡献,对系统的低频振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应该调整新能源机组的控制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
[0089] 在虚拟同步风电场有功环上设计附加阻尼装置。双馈风机附加阻尼控制主要分为控制输入信号选择、控制器和控制输出信号三部分。控制输入信号分为本地信号和广域信号,本地信号检测成本低,但对振荡的观测性不一定很好。本申请选取传输线上有功功率变化量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
[0090] 附加阻尼控制器一般由比例环节、滤波环节、移相环节和限幅环节四部分构成。通过向控制器输入和低频振荡相关的变量,产生额外的附加阻尼功率。因为虚拟同步机的有功控制环和无功控制是近似解耦的,本申请仅对有功环进行分析。
[0091] 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阻尼控制器采传输线上有功功率变化量ΔP为输入,经过滤波、移相、比例和限幅环节输出与低频振荡相关的量ΔPv。对比图3和图4可知,该控制将虚拟同步机有功控制环的虚拟阻尼系数用PI控制器代替。例如当系统频率超过频率稳定值时,当ωVSG‑ω0大于0,由于积分器的累加特性使负反馈支路输出增加,导致逆变器输出频率降低。不同风速下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策略如图5所示。当检测到当前风速在切入风速和额定风速之间时,对双馈风机进行超速减载控制,同时对风机进行风速自适应控制。本申请设置VB为6m/s,VN为12m/s。当检测到风速大于额定风速时,通过桨距角控制预留备用功率,此时不再对风机进行风速自适应控制。
[0092] 为了展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效果,结合下述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0093]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电网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的,该系统中,G1为同步机,G2为无穷大电网,DFIG是双馈风电机组,L1、L2为负荷。变压器左右两边的电压分别为13.8kV和230kV。
[0094] 自然界的风可以分解为随机风、基本风、渐变风和阵风。本申请采用如图7所示的风速模仿自然界的风。如图6所示,设t=10s时在系统并入无穷大电网处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故障经0.1s后消除。监测母线B1处有功功率变化量为附加阻尼控制系统的输入。下面通过表1所示的4种运行工况来说明虚拟同步控制和附加阻尼控制对低频振荡现象的抑制作用。
[0095] 表1
[0096]
[0097] 表1中的工况0为对照组,为没有新能源并网时的状况。工况1中的双馈风机采用传统控制方法,无减载控制。工况2采用VSG控制,电路的拓扑结构不改变,双馈风机有减载控制。为了说明虚拟同步控制效果,选择上述三种运行工况下母线B1上的有功功率变化如图8所示。
[0098] 由图8可知,工况0中母线B1处测得的有功功率在故障发生约4个周期后停止振荡。工况2中有功功率振荡的周期也是4个周期左右。这说明在虚拟同步机技术的控制下,风电场在抑制低频振荡方面已经基本接近传统的同步机。工况1中系统频率在振荡约10个周期后才逐渐平息,振荡周期是工况0和工况2的2.5倍,风电场的传统控制方法大大削减了系统的阻尼。对比工况1和工况2可知,虚拟同步机技术的引入明显使系统功率振荡的周期减少,使用该技术控制的新能源机组比常规控制方法的阻尼特性好。
[0099] 表1中的工况3为双馈风机采用VSG控制,有减载控制和风速自适应控制,并在风机上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为了说明附加阻尼控制器的作用,对比工况2与工况3两种工况下母线B1上的有功功率变化如图9所示。
[0100] 根据图9可知,附加阻尼控制对母线功率振荡的改变比较大。振荡频率由附加阻尼前的2.9Hz变为附加阻尼后的1.7Hz,振荡的频率降低。振荡周期由原来的5个周期降低为2个周期,振荡明显减弱。说明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能有效的增加系统的阻尼,增强系统发生故障后的恢复能力。
[0101] 为了验证本文中风速自适应控制的有效性,下面测试在4种不同的恒风速时母线B1上有功功率变化情况,得到变化如图10所示。
[0102] 图10中曲线由下到上分别代表风速为6m/s、8m/s、10m/s和12m/s时,虚拟同步风电场在附加阻尼控制下系统的功率振荡情况。由图10可知,在双馈风机风速自适应控制策略下,不同的风速时附加阻尼控制效果相差不大,仅是不同风速下传输线上流过的功率不同,[0103] 本申请提供一种虚拟同步风电场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和系统,首先,采用虚拟同步机技术挖掘双馈风机转子被隐藏的惯性和阻尼,同时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为系统提供阻尼。其次,在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时,为了使双馈风机在振荡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都能提供出力,在最大功率追踪区域通过超速控制使双馈风机减载运行,在转速恒定区通过桨距角控制使双馈风机减载运行;同时设计风速自适应装置,增加控制器适应风速变化的能力。
[0104] 本申请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增加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惯性和阻尼,减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本身对系统阻尼的削弱作用。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上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根据系统中功率的变化多发或者少发功率。为了使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振荡发生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都能提供出力,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超速减载控制和桨距角控制。在最大功率追踪区域,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转子超速控制,使其偏离最大功率追踪曲线,留有一定的有功备用。同时,将部分能力以动能的形式存储在风机转子中,快速响应系统功率的变化。当转子转速达到最大转速时,通过桨距角控制留有一定的有功备用。根据数学分析,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输出附加功率受风速的影响很大。为了减轻风速对输出附加功率的影响,使风机输出的附加功率只由外界振荡功率决定,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进行补偿,实现风速自适应控制。在功率传输线上采集系统中低频振荡有关的量,经过附加阻尼控制器作用在虚拟同步风机有功控制环上,控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
[0105]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0106]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申请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申请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服务器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0107]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0108] 针对本申请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与本申请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申请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申请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申请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申请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