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分配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80077882.2

文献号 : CN11316943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尾形诚佐藤拓也

申请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功率分配器。第一电感器(21)连接在第一端子(P1)与第二端子(P2)之间。第二电感器(22)连接在第一端子(P1)与第三端子(P3)之间。电阻(41)连接在第一电感器(21)的第二端子(P2)侧与第二电感器(22)的第三端子(P3)侧之间。第三电感器(23)连接在第一电感器(21)和电阻(41)的连接部与第二端子(P2)之间。第四电感器(24)连接在第二电感器(22)和电阻(41)的连接部与第三端子(P3)之间。第四电容器(34)与电阻(41)并联连接。第五电容器(35)连接在第二端子(P2)与第三端子(P3)之间。

权利要求 :

1.一种功率分配器,具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第三端子;

第一电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

第二电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三端子之间;

第一电容器,连接在接地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侧之间;

第二电容器,连接在所述接地与所述第二电感器的所述第三端子侧之间;

第三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接地之间;

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感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侧与所述第二电感器的所述第三端子侧之间;

第三电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感器和所述电阻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

第四电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器和所述电阻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三端子之间;

第四电容器,与所述电阻并联连接;以及第五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三端子之间,所述功率分配器还具有:

第一电路,包括所述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电感器、所述电阻、所述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以及所述第三电容器;以及第二电路,包括所述第三电感器、所述第四电感器、所述第四电容器以及所述第五电容器,

所述第一电路的元件值以及所述第二电路的元件值是由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形成一个或两个衰减极的元件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器,其中,所述功率分配器具备:

层叠体,层叠多个绝缘体层,并在内部形成有电路导体图案;以及多个端子导体,将所述电路导体图案与外部连接,在所述层叠体中,由所述电路导体图案形成所述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电感器、所述第三电感器、所述第四电感器、所述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三电容器、所述第四电容器以及所述第五电容器,所述电阻由与所述层叠体不同的电阻元件形成,所述电阻元件经由所述多个端子导体中的两个端子导体与所述层叠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分配器,其中,所述层叠体具有:

第一主面以及第二主面,是与层叠方向正交的面,所述第一主面以及所述第二主面相互对置;

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是与所述层叠方向平行的面,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相互对置;以及

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是与所述层叠方向平行的面,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相互对置且与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正交,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具有:

构成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子导体;

构成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子导体;以及构成所述第三端子的第三端子导体,将与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平行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平行的方向设为y方向,所述第一端子导体配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中的包含所述x方向的中心的位置,所述第二端子导体和所述第三端子导体配置在以第一基准面为基准对称的位置,所述第一基准面通过所述x方向的中心且与y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分配器,其中,所述层叠体具备:

构成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电感器导体;

构成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电感器导体;

构成所述第三电感器的第三电感器导体;以及构成所述第四电感器的第四电感器导体,所述第一电感器导体和所述第二电感器导体是以所述第一基准面为基准的对称形,所述第三电感器导体和所述第四电感器导体是以所述第一基准面为基准的对称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分配器,其中,在所述层叠方向上,

所述第一电感器导体的螺旋的卷绕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感器导体的螺旋的卷绕方向是相反的,

所述第三电感器导体的螺旋的卷绕方向与所述第四电感器导体的螺旋的卷绕方向是相反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功率分配器,其中,所述电路导体图案具有:

构成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四电容器导体;以及构成所述第五电容器的第五电容器导体,在所述层叠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电感器导体、所述第二电感器导体、第三电感器导体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器导体是卷绕形,所述第四电容器导体和所述第五电容器导体配置在包含所述x方向的中心、且不与所述第一电感器导体的卷绕形的开口部、所述第二电感器导体的卷绕形的开口部、第三电感器导体的卷绕形的开口部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器导体的卷绕形的开口部重叠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分配器,其中,形成所述第四电容器导体的绝缘体层和形成所述第五电容器导体的绝缘体层是不同的绝缘体层,

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形成所述第四电容器导体的绝缘体层和形成所述第五电容器导体的绝缘体层配置在夹着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感器导体、所述第二电感器导体、第三电感器导体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分配器,其中,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以及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三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相对于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感器导体、所述第二电感器导体、第三电感器导体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位于与形成有所述第四电容器导体的绝缘体层相同的侧,在形成有所述第一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形成有所述第二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以及形成有所述第三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与形成有所述第四电容器导体的绝缘体层之间配置有接地导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分配器,其中,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以及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三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相对于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感器导体、所述第二电感器导体、第三电感器导体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位于与形成有所述第四电容器导体的绝缘体层相同的侧,在形成有所述第一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形成有所述第二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以及形成有所述第三电容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与形成有所述第四电容器导体的绝缘体层之间配置有接地导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功率分配器,其中,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在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感器导体、所述第二电感器导体、第三电感器导体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器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与形成有所述接地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之间配置有未形成导体图案的绝缘体层。

11.一种功率分配器,具备:层叠体,层叠多个绝缘体层,并在内部形成有电路导体图案;以及多个端子导体,将所述电路导体图案与外部连接,分别构成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以及多个电阻连接端子,在所述层叠体中,使用所述电路导体图案,形成:第一电感器导体,连接在构成所述第一端子的端子导体与构成所述第二端子的端子导体之间;

第二电感器导体,连接在构成所述第一端子的端子导体与构成所述第三端子的端子导体之间;

第一电容器导体,连接在接地导体与构成所述第二端子的端子导体之间;

第二电容器导体,连接在所述接地导体与构成所述第三端子的端子导体之间;

第三电容器导体,连接在所述接地导体与构成所述第一端子的端子导体之间;

第三电感器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感器导体和电阻元件的连接部与构成所述第二端子的端子导体之间;

第四电感器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器导体和所述电阻元件的连接部与构成所述第三端子的端子导体之间;

第四电容器导体,与所述电阻元件并联连接;以及第五电容器导体,连接在构成所述第二端子的端子导体与构成所述第三端子的端子导体之间,

所述电阻元件与所述层叠体分体构成,在所述层叠体的一个方向上,所述电阻元件配置在构成所述第二端子的端子导体与构成所述第三端子的端子导体之间,所述电阻元件经由构成所述多个电阻连接端子的端子导体与所述层叠体连接,所述功率分配器还具有:

第一电路,包括由所述第一电感器导体构成的第一电感器、由所述第二电感器导体构成的第二电感器、所述电阻、由所述第一电容器导体构成的第一电容器、由所述第二电容器导体构成的第二电容器以及由所述第三电容器导体构成的第三电容器;以及第二电路,包括由所述第三电感器导体构成的第三电感器、由所述第四电感器导体构成的第四电感器、由所述第四电容器导体构成的第四电容器以及由所述第五电容器导体构成的第五电容器,

所述第一电路的元件值以及所述第二电路的元件值是由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形成一个或两个衰减极的元件值。

说明书 :

功率分配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使用威尔金森型分配器的功率分配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威尔金森型分配器对高频信号进行分配的电路。
[0003] 威尔金森型分配器具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一电感器、第二电感器以及电阻作为基本结构。第一电感器连接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第二电感器连接在
第一端子与第三端子之间。电阻连接在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之间。
[0004]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路中,在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的各个并联连接电容器。通过该结构,提高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之间的隔离性。
[0005]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路在电阻与第二端子之间以及电阻与第三端子之间连接使用了电感器和电容器的T型低通滤波器。通过该结构,提高反射特性,而不会使插入损耗劣
化。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80864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6063号公报
[0008] 然而,要求近年来的通信终端进一步提高通信性能,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路结构中产生在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之间未获得良好的隔离特性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9]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隔离特性的功率分配器。
[0010] 本发明的功率分配器具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和第一电感器、第二电感器、第三电感器、第四电感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
电容器以及电阻。
[0011] 第一电感器连接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第二电感器连接在第一端子与第三端子之间。第一电容器连接在接地与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子侧之间。第二电容器连接在接
地与第二电感器的第三端子侧之间。第三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端子与接地之间。电阻连接在
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子侧与第二电感器的第三端子侧之间。第三电感器连接在第一电感器
和电阻的连接部与第二端子之间。第四电感器连接在第二电感器和电阻的连接部与第三端
子之间。第四电容器与电阻并联连接。第五电容器连接在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之间。
[0012] 在该结构中,通过追加第三电感器、第四电感器、第三电容器以及第四电容器,从而形成与由第一电感器、第二电感器、第三电感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以
及电阻构成的电路的衰减极不同的衰减极。通过调整该衰减极,实现增大衰减量、扩大衰减
量比较大的频带等特性。
[0013] 根据该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隔离特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分配器10的电路图。
[0015] 图2是表示功率分配器10的第一特性的图表。
[0016] 图3是表示功率分配器10的第二特性的图表。
[0017] 图4是功率分配器10的外观立体图。
[0018] 图5的(A)是功率分配器10的俯视图,图5的(B)是观察功率分配器10的第一侧面的侧视图,图5的(C)是观察功率分配器10的第四侧面的侧视图。
[0019] 图6是功率分配器10中的基体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分配器进行说明。
[0021] (电路结构)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分配器10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功率分配器10具备:第一端子P1、第二端子P2、第三端子P3。功率分配器10具备:第一电感器21、第二
电感器22、第三电感器23以及第四电感器24。功率分配器10具备:第一电容器31、第二电容
器32、第三电容器33、第四电容器34以及第五电容器35。功率分配器10具备电阻41。
[0023] 第一电感器21连接在第一端子P1与第二端子P2之间。第二电感器22连接在第一端子P1与第三端子P3之间。
[0024] 第一电容器31连接在接地与第一电感器21中的第二端子P2侧与(接地电位)之间。第二电容器32连接在接地与第二电感器22中的第三端子P3之间。第三电容器33连接在第一
端子P1与接地之间。
[0025] 电阻41连接在第一电感器21的第二端子P2侧与第二电感器22的第三端子P3侧之间。
[0026] 第三电感器23连接在第一电感器21和电阻41的连接部PC1与第二端子P2之间。第四电感器24连接在第二电感器22和电阻41的连接部PC2与第三端子P3之间。
[0027] 第四电容器34与电阻41并联连接。第五电容器35连接在第三电感器23中的第二端子P2侧与第四电感器24中的第三端子P3侧之间。
[0028] 第一电感器21的电感和第二电感器22的电感相同。第一电容器31的电容和第二电容器32的电容相同。第三电感器23的电感和第四电感器24的电感相同。电阻41的电阻值是
规定值,例如是100Ω。
[0029] 这样,功率分配器10成为对由第一电感器21、第二电感器22、第一电容器31、第二电容器32、第三电容器33以及电阻41构成的一般基本的威尔金森型分配器(第一电路)追加
了由第三电感器23、第四电感器24、第四电容器34以及第五电容器35构成的第二电路的结
构。
[0030] 而且,通过该结构,功率分配器10将从第一端子P1输入的期望频率的高频信号向第二端子P2以及第三端子P3分配并输出。功率分配器10将从第二端子P2输入的期望频率的
高频信号和从第三端子输入的期望频率的高频信号结合,并输出至第一端子P1。即,功率分
配器10实现高频信号的分配和高频信号的结合。
[0031] (隔离特性)
[0032] 通过这样的结构,功率分配器10能够获得图2或图3所示那样的隔离特性。图2是表示功率分配器10的第一特性的图表。图3是表示功率分配器10的第二特性的图表。在第一特
性和第二特性中,构成功率分配器10的各电路元件的元件值(电感、电容)不同。在图2和图3
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第二端子P2与第三端子P3之间的衰减量。意味着该纵轴的衰减
量越大、即纵轴的数值越小,则第二端子P2与第三端子P3之间的隔离特性越高。另外,图2、
图3所示的比较结构基于一般基本的威尔金森型分配器的电路结构。
[0033] (第一特性(衰减极处的衰减量较大))
[0034] 如图2所示,通过使第一电感器21的电感、第二电感器22的电感、第三电感器23的电感、第四电感器24的电感、第一电容器31的电容、第二电容器32的电容、第三电容器33的
电容、第四电容器34的电容、第五电容器35的电容成为第一关系,从而能够使衰减极处的衰
减量比比较结构大。即,能够提高隔离特性。这通过将具有规定的衰减量的多个衰减极设定
为接近或一致来实现(参照图2)。
[0035]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对于图2的特性,第一电感器21的电感和第二电感器22的电感是10.63[nH],第三电感器23的电感和第四电感器24的电感是8.12[nH]。第一电容器31的
电容和第二电容器32的电容是1.30[pF],第三电容器33的电容是2.59[pF]。第四电容器34
的电容是0.08[pF],第五电容器35的电容是0.27[pF]。这些元件值是一个例子,只要是与这
些关系同样的关系,便获得与图2的特性类似的特性,也能够调整衰减极的频率。
[0036] (第二特性(获得规定的衰减量的频带为宽频带))
[0037] 如图3所示,通过使第一电感器21的电感、第二电感器22的电感、第三电感器23的电感、第四电感器24的电感、第一电容器31的电容、第二电容器32的电容、第三电容器33的
电容、第四电容器34的电容、第五电容器35的电容成为第二关系,从而能够使获得规定的衰
减量(例如,-25[dB])的频带比比较结构宽。即,在宽的频带中能够提高隔离特性。这通过
将具有规定的衰减量的多个衰减极以规定的频带宽度分离设定来实现(参照图3)。
[0038]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对于图3的特性,第一电感器21的电感和第二电感器22的电感是13.68[nH],第三电感器23的电感和第四电感器24的电感是7.87[nH]。第一电容器31的
电容和第二电容器32的电容是2.40[pF],第三电容器33的电容是2.69[pF]。第四电容器34
的电容是1.30[pF],第五电容器35的电容是1.28[pF]。这些元件值是一个例子,只要是与这
些关系同样的关系,便获得与图3的特性类似的特性,并能够调整衰减极的频率以及获得规
定的衰减量的频带宽度。
[0039]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分配器10与现有的电路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隔离特性。
[0040] (功率分配器10的构造)
[0041] 图4是功率分配器10的外观立体图。图5的(A)是功率分配器10的俯视图,图5的(B)是观察功率分配器10的第一侧面的侧视图,图5的(C)是观察功率分配器10的第四侧面的侧
视图。图6是功率分配器10中的基体的分解立体图。
[0042] 如图4、图5的(A)、图5的(B)、以及图5的(C)所示,功率分配器10具备基体90。基体90是将多个绝缘体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形成有规定的电路导体图案。通过该结构,在基体90
形成有功率分配器10中的电阻41以外的电路构成要素。规定的电路导体图案以及电阻41能
够形成于绝缘体上的硅(SOI)。
[0043] 基体90是长方体,具备:第一侧面901、第二侧面902、第三侧面903、第四侧面904、第一主面905以及第二主面906。第一主面905以及第二主面906是与基体90的高度方向(z方
向)正交的面。第一主面905和第二主面906相互平行,并在z方向上分离。第一侧面901以及
第二侧面902是平行于与基体90的z方向正交的x方向的面。第一侧面901和第二侧面902相
互平行,并在与z方向及x方向正交的y方向上分离。第三侧面903以及第四侧面904是与基体
90的y方向平行的面。第三侧面903和第四侧面904相互平行,并在x方向上分离。
[0044] 在基体90的第一侧面901形成有第一侧面导体911、第二侧面导体912以及第三侧面导体913。第一侧面导体911、第二侧面导体912以及第三侧面导体913是沿z方向延伸的矩
形的平膜。
[0045] 第一侧面导体911配置在第一侧面901中的包括x方向的中心CSx的位置。第一侧面导体911成为电路上的第一端子P1。第二侧面导体912配置在比第一侧面导体911更靠第三
侧面903侧。第三侧面导体913配置在比第一侧面导体911更靠第四侧面904侧。第二侧面导
体912与第一侧面导体911的距离(x方向的分开距离)和第三侧面导体913与第一侧面导体
911的距离(x方向的分开距离)相同。
[0046] 在基体90的第二侧面902形成有第四侧面导体914、第五侧面导体915以及第六侧面导体916。第四侧面导体914、第五侧面导体915以及第六侧面导体916是沿z方向延伸的矩
形的平膜。
[0047] 第四侧面导体914配置在第二侧面902中的包括x方向的中心CSx的位置。第五侧面导体915配置在比第四侧面导体914更靠第三侧面903侧。第六侧面导体916配置在比第四侧
面导体914更靠第四侧面904侧。第五侧面导体915与第四侧面导体914的距离(x方向的分开
距离)和第六侧面导体916与第四侧面导体914的距离(x方向的分开距离)相同。
[0048] 在y方向上观察基体90,第四侧面导体914与第一侧面导体911重叠。第五侧面导体915与第二侧面导体912重叠,第六侧面导体916与第三侧面导体913重叠。
[0049] 在基体90的第三侧面903形成有第七侧面导体917。第七侧面导体917是沿z方向延伸的矩形的平膜。第七侧面导体917配置在第三侧面903中的包括y方向的中心CSy的位置。
第七侧面导体917成为电路上的第二端子P2。
[0050] 在基体90的第四侧面904形成有第八侧面导体918。第八侧面导体918是沿z方向延伸的矩形的平膜。第八侧面导体918配置在第四侧面904中的包括y方向的中心CSy的位置。
第八侧面导体918成为电路上的第三端子P3。
[0051] 通过这样的结构,分开电路上的第二端子P2和第三端子P3的距离,并能够使第一端子P1与第二端子P2的距离和第一端子P1与第三端子P3的距离相同。
[0052] 功率分配器10具备电阻元件93。电阻元件93可以是芯片型电子部件,也可以由规定的导体图案形成。电阻元件93成为电路上的电阻41。
[0053] 电阻元件93的一端经由布线导体921与第五侧面导体915连接。电阻元件93的另一端经由布线导体922与第六侧面导体916连接。优选布线导体921和布线导体922的长度相
同。
[0054] (基体90的内部构造)
[0055] 如图5的(A)、图6所示,在俯视(在z方向上观察)时,功率分配器10具有形成第一电感器21的第一电感器区域Re21和形成第二电感器22的第二电感器区域Re22。第一电感器区
域Re21和第二电感器区域Re22以基体90中的x方向的中心CSx(第一基准面)为基准,配置在
对象的位置。并且,构成第一电感器21的螺旋形状的电感器导体和构成第二电感器22的螺
旋形状的电感器导体是以第一基准面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另外,第一电感器21的螺旋的卷
绕方向与第二电感器22的螺旋的卷绕方向相反。
[0056] 通过该结构,能够使第一电感器21的电感和第二电感器22的电感高精度地相同。另外,能够抑制第一电感器21和第二电感器22的耦合。
[0057] 在俯视(在z方向上观察)时,基体90具有形成第三电感器23的第三电感器区域Re23和形成第四电感器24的第四电感器区域Re24。第三电感器区域Re23和第四电感器区域
Re24以基体90中的x方向的中心CSx(第一基准面)为基准,配置在对象的位置。并且,构成第
三电感器23的螺旋形状的电感器导体和构成第四电感器24的螺旋形状的电感器导体是以
第一基准面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另外,第三电感器23的螺旋的卷绕方向与第四电感器24的
螺旋的卷绕方向相反。
[0058]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三电感器23的电感和第四电感器24的电感高精度地相同。另外,能够抑制第三电感器23和第四电感器24的耦合。
[0059] 另外,第一电感器区域Re21和第三电感器区域Re23也配置在第一基准面的第三侧面903侧,并以第二基准面为基准配置在对象的位置。第二电感器区域Re22和第四电感器区
域Re24也配置在第一基准面的第四侧面904侧,并以第二基准面为基准配置在对象的位置。
[0060] 通过该结构,能够使第一侧面导体911(第一端子P1)与第一电感器21的距离和第一侧面导体911与第二电感器22的距离相同。另外,能够使第三电感器23与第七侧面导体
917(第二端子P2)的距离和第四电感器24与第八侧面导体918(第三端子P3)的距离相同。
[0061] 进而,能够缩短第一电感器21与第三电感器23的距离、第二电感器22与第四电感器24的距离,并且能够使这些距离相同。
[0062] 在俯视(在z方向上观察)时,基体90具有形成第四电容器34的第四电容器区域Re34和形成第五电容器35的第五电容器区域Re35。第四电容器区域Re34配置在基体90中的
x方向的中心,并且配置在比第一侧面901更靠近第二侧面902的位置。第五电容器区域Re35
配置在基体90中的x方向的中心,并且配置在比第二侧面902更靠近第一侧面901的位置。
[0063] 此时,第四电容器区域Re34和第五电容器区域Re35不与第一电感器区域Re21、第二电感器区域Re22、第三电感器区域Re23以及第四电感器区域Re24重叠。由此,抑制第一电
感器21、第二电感器22、第三电感器23以及第四电感器24产生的磁场被第四电容器34以及
第五电容器35阻挡。因此,容易使第一电感器21、第二电感器22、第三电感器23以及第四电
感器24各自的电感实现为期望值。
[0064] 此外,虽然在图5的(A)、图5的(B)、图5的(C)中未记载,但形成第一电容器31的第一电容器区域、形成第二电容器32的第二电容器区域以及形成第三电容器33的第三电容器
区域与第一电感器区域Re21、第二电感器区域Re22、第三电感器区域Re23、第四电感器区域
Re24、第四电容器区域Re34以及第五电容器区域Re35的任意区域重叠。然而,如图6所示,在
形成第一电感器区域Re21、第二电感器区域Re22、第三电感器区域Re23、第四电感器区域
Re24、第四电容器区域Re34以及第五电容器区域Re35的部分与形成第一电容器区域、第二
电容器区域以及第三电容器区域的部分之间配置有接地导体90G。由此,即使是这样的结
构,也抑制各电路元件的特性的劣化。
[0065] 另外,第五侧面导体915与第七侧面导体917的距离和第六侧面导体916与第八侧面导体918的距离相同。因此,在电路上,能够使第二端子P2与电阻41的距离和第三端子P3
与电阻41的距离相同。
[0066] 通过使用以上那样的基体90的构造以及电阻元件93的连接结构,能够高精度地实现上述的功率分配器10的各电路元件的元件值。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实现功率分配器10的
上述的特性。
[0067] (基体90的详细的内部构造)
[0068] 如图6所示,基体90由多个绝缘体层Ly0、Ly1、…、Ly19(以下,称为Ly0‑Ly19。)、LyD形成。多个绝缘体层Ly0‑Ly19分别是矩形的平膜。多个绝缘体层LyD的每一个是将矩形的平
膜的绝缘体层重叠而成的绝缘体层。此外,也可以由一层形成绝缘体层LyD。
[0069] 多个绝缘体层Ly0、Ly1、…、Ly19、LyD如以下那样被层叠。如图6所示,从基体90的第二主面906侧开始,按照形成第二主面906的绝缘体层Ly0、绝缘体层Ly1、绝缘体层LyD、绝
缘体层Ly2的顺序层叠形成第二主面906的绝缘体层Ly0、绝缘体层Ly1、绝缘体层LyD、绝缘
体层Ly2,配置形成基体90的第一主面905的绝缘体层Ly19。
[0070] (绝缘体层Ly0)
[0071] 在绝缘体层Ly0形成有电容器导体311、电容器导体321以及电容器导体331。电容器导体311、电容器导体321以及电容器导体331分别为矩形。电容器导体311对应于本发明
的“第一电容器导体”,电容器导体321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电容器导体”,电容器导体331
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电容器导体”。
[0072] 电容器导体311被配置为包含x方向的中心。电容器导体321配置在比电容器导体311更靠第三侧面903侧。电容器导体331配置在比电容器导体311更靠第四侧面904侧。电容
器导体311配置在比电容器导体321和电容器导体331更靠第一侧面901侧。
[0073] 电容器导体311与第一侧面导体911连接。电容器导体321与第五侧面导体915连接。电容器导体331与第六侧面导体916连接。
[0074] (绝缘体层Ly1)
[0075] 在绝缘体层Ly1形成有接地导体90G。接地导体90G形成于绝缘体层Ly1的大致整个面。在z方向上观察时,接地导体90G与电容器导体311、电容器导体321以及电容器导体331
对置。
[0076] 接地导体90G与第二侧面导体912、第三侧面导体913以及第四侧面导体914连接。
[0077] (绝缘体层LyD)
[0078] 在绝缘体层LyD未形成导体图案,具有规定的高度(厚度)。
[0079] (绝缘体层Ly2)
[0080] 在绝缘体层Ly2形成有电容器导体341。电容器导体341是矩形,配置于x方向的中心附近。在y方向上,电容器导体341配置在比第一侧面901更靠近第二侧面902的位置。
[0081] (绝缘体层Ly3)
[0082] 在绝缘体层Ly3形成有电容器导体342以及电容器导体343。电容器导体342以及电容器导体343是矩形,配置在x方向的中心附近。在y方向上,电容器导体342以及电容器导体
343配置在比第一侧面901更靠近第二侧面902的位置。
[0083] 电容器导体342以及电容器导体343在x方向上排列,并分开规定距离而配置。电容器导体342以及电容器导体343分别与电容器导体341对置。
[0084] 电容器导体342与第五侧面导体915连接,电容器导体343与第六侧面导体916连接。
[0085] (绝缘体层Ly4)
[0086] 在绝缘体层Ly4形成有电容器导体344。电容器导体344是矩形,配置在x方向的中心附近。在y方向上,电容器导体344配置在比第一侧面901更靠近第二侧面902的位置。电容
器导体344与电容器导体342及电容器导体343的每一个对置。
[0087] (绝缘体层Ly5)
[0088] 在绝缘体层Ly5形成有电感器导体211、电感器导体221、电感器导体231以及电感器导体241。电感器导体211、电感器导体221、电感器导体231以及电感器导体241是卷绕形
的线状导体。
[0089] 电感器导体211配置在靠近第一侧面901及第三侧面903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21配置在靠近第一侧面901及第四侧面904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11和电感器导体221是以x方向
的中心CSx(第一基准面)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并配置在对象的位置。
[0090] 电感器导体231配置在靠近第二侧面902及第三侧面903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41配置在靠近第二侧面902及第四侧面904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31和电感器导体241是以x方向
的中心CSx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并配置在对象的位置。另外,电感器导体211和电感器导体
231配置在以y方向的中心CSy为基准大致对称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21和电感器导体241配
置在以y方向的中心CSy(第二基准面)为基准大致对称的位置。
[0091] 电感器导体211和电感器导体231连接,电感器导体221和电感器导体241连接。电感器导体231与第五侧面导体915连接,电感器导体241与第六侧面导体916连接。
[0092] (绝缘体层Ly6)
[0093] 在绝缘体层Ly6未形成导体图案。
[0094] (绝缘体层Ly7)
[0095] 在绝缘体层Ly7形成有电感器导体212、电感器导体222、电感器导体232以及电感器导体242。电感器导体212、电感器导体222、电感器导体232以及电感器导体242是卷绕形
的线状导体。
[0096] 电感器导体212配置在靠近第一侧面901及第三侧面903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22配置在靠近第一侧面901及第四侧面904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12和电感器导体222是以x方向
的中心CSx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并配置在对象的位置。
[0097] 电感器导体232配置在靠近第二侧面902及第三侧面903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42配置在靠近第二侧面902及第四侧面904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32和电感器导体242是以x方向
的中心CSx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并配置在对象的位置。另外,电感器导体212和电感器导体
232配置在以y方向的中心CSy为基准大致对称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22和电感器导体242配
置在以y方向的中心CSy为基准大致对称的位置。
[0098] (绝缘体层Ly8)
[0099] 在绝缘体层Ly8未形成导体图案。
[0100] (绝缘体层Ly9)
[0101] 在绝缘体层Ly9形成有电感器导体213、电感器导体223、电感器导体233以及电感器导体243。电感器导体213、电感器导体223、电感器导体233以及电感器导体243是卷绕形
的线状导体。
[0102] 电感器导体213配置在靠近第一侧面901及第三侧面903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23配置在靠近第一侧面901及第四侧面904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13和电感器导体223是以x方向
的中心CSx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并配置在对象的位置。
[0103] 电感器导体233配置在靠近第二侧面902及第三侧面903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43配置在靠近第二侧面902及第四侧面904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33和电感器导体243是以x方向
的中心CSx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并配置在对象的位置。另外,电感器导体213和电感器导体
233配置在以y方向的中心CSy为基准大致对称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23和电感器导体243配
置在以y方向的中心CSy为基准大致对称的位置。
[0104] (绝缘体层Ly10)
[0105] 在绝缘体层Ly10未形成导体图案。
[0106] (绝缘体层Ly11)
[0107] 在绝缘体层Ly11形成有电感器导体214、电感器导体224、电感器导体234以及电感器导体244。电感器导体214、电感器导体224、电感器导体234以及电感器导体244是卷绕形
的线状导体。
[0108] 电感器导体214配置在靠近第一侧面901及第三侧面903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24配置在靠近第一侧面901及第四侧面904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13和电感器导体223是以x方向
的中心CSx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并配置在对象的位置。
[0109] 电感器导体234配置在靠近第二侧面902及第三侧面903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44配置在靠近第二侧面902及第四侧面904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34和电感器导体244是以x方向
的中心CSx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并配置在对象的位置。另外,电感器导体214和电感器导体
234配置在以y方向的中心CSy为基准大致对称的位置。电感器导体224和电感器导体244配
置在以y方向的中心CSy为基准大致对称的位置。
[0110] 在绝缘体层Ly11还形成有布线导体251及布线导体252。布线导体251及布线导体252是主要沿x方向延伸的形状。布线导体251配置在电感器导体214与电感器导体234之间,
并与第七侧面导体917连接。布线导体252配置在电感器导体224与电感器导体244之间,并
与第八侧面导体918连接。
[0111] (绝缘体层Ly12)
[0112] 在绝缘体层Ly12形成有布线导体253。布线导体253是主要沿x方向延伸的形状,并在第一侧面901的附近,沿着第一侧面901而配置。布线导体253延伸的方向的中点与第一侧
面导体911连接。
[0113] (绝缘体层Ly13)
[0114] 在绝缘体层Ly13形成有电容器导体351以及电容器导体352。电容器导体351以及电容器导体352是大致矩形,并配置在x方向的中心附近。在y方向上,电容器导体351以及电
容器导体352配置在比第二侧面902更靠近第一侧面901的位置。
[0115] 电容器导体351以及电容器导体352在x方向上排列,并分开规定距离而配置。
[0116] (绝缘体层Ly14)
[0117] 在绝缘体层Ly14未形成导体图案。
[0118] (绝缘体层Ly15)
[0119] 在绝缘体层Ly15形成有电容器导体353。电容器导体353配置在x方向的中心附近。在y方向上,电容器导体353配置在比第二侧面902更靠近第一侧面901的位置。
[0120] 电容器导体353的一部分与电容器导体351及电容器导体352对置。
[0121] (绝缘体层Ly16)
[0122] 在绝缘体层Ly16未形成导体图案。
[0123] (绝缘体层Ly17)
[0124] 在绝缘体层Ly17形成有电容器导体354以及电容器导体355。电容器导体354以及电容器导体355是大致矩形,并配置在x方向的中心附近。在y方向上,电容器导体354以及电
容器导体355配置在比第二侧面902更靠近第一侧面901的位置。
[0125] 电容器导体354以及电容器导体355在x方向上排列,并分开规定距离而配置。
[0126] 电容器导体354与电容器导体351对置,电容器导体355与电容器导体352对置。
[0127] (绝缘体层Ly18)
[0128] 在绝缘体层Ly18形成有电容器导体356。电容器导体356配置在x方向的中心附近。在y方向上,电容器导体356配置在比第二侧面902更靠近第一侧面901的位置。
[0129] 电容器导体356与电容器导体354及电容器导体355对置。
[0130] (绝缘体层Ly19)
[0131] 在绝缘体层Ly19未形成导体图案。
[0132] 在上述的结构中,电容器导体311和接地导体90G经由绝缘体层对置,从而构成电路上的第一电容器31。电容器导体311和接地导体90G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电容器导体”。
[0133] 电容器导体321和接地导体90G经由绝缘体层对置,从而构成电路上的第二电容器32。电容器导体321和接地导体90G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电容器导体”。
[0134] 电容器导体331和接地导体90G经由绝缘体层对置,从而构成电路上的第三电容器33。电容器导体331和接地导体90G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电容器导体”。
[0135] 电容器导体341及电容器导体344、和电容器导体342及电容器导体343经由绝缘体层对置,从而构成电路上的第四电容器34。电容器导体341、电容器导体342、电容器导体343
以及电容器导体34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四电容器导体”。
[0136] 电容器导体351、电容器导体353、电容器导体354以及电容器导体356经由绝缘体层对置,电容器导体352、电容器导体353、电容器导体355以及电容器导体356经由绝缘体层
对置,从而构成电路上的第五电容器35。电容器导体351、电容器导体352、电容器导体353、
电容器导体354、电容器导体355以及电容器导体356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五电容器导体”。
[0137] 电感器导体211的中央的开口、电感器导体212的中央的开口、电感器导体213的中央的开口以及电感器导体214的开口重叠。并且,电感器导体211、电感器导体212、电感器导
体213以及电感器导体214通过层间连接导体依次连接。由此,构成螺旋形的第一电感器21。
电感器导体211、电感器导体212、电感器导体213以及电感器导体21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
电感器导体”。
[0138] 电感器导体221的中央的开口、电感器导体222的中央的开口、电感器导体223的中央的开口以及电感器导体224的开口重叠。并且,电感器导体221、电感器导体222、电感器导
体223以及电感器导体224通过层间连接导体依次连接。由此,构成螺旋形的第二电感器22。
电感器导体221、电感器导体222、电感器导体223以及电感器导体22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
电感器导体”。
[0139] 电感器导体231的中央的开口、电感器导体232的中央的开口、电感器导体233的中央的开口以及电感器导体234的开口重叠。并且,电感器导体231、电感器导体232、电感器导
体233以及电感器导体234通过层间连接导体依次连接。由此,构成螺旋形的第三电感器23。
电感器导体231、电感器导体232、电感器导体233以及电感器导体23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
电感器导体”。
[0140] 电感器导体241的中央的开口、电感器导体242的中央的开口、电感器导体243的中央的开口以及电感器导体244的开口重叠。并且,电感器导体241、电感器导体242、电感器导
体243以及电感器导体244通过层间连接导体依次连接。由此,构成螺旋形的第四电感器24。
电感器导体241、电感器导体242、电感器导体243以及电感器导体24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四
电感器导体”。
[0141] 而且,通过这些结构,能够由基体90、电阻元件93、布线导体921以及布线导体922容易地实现上述的图1所示的电路。
[0142] 另外,在该结构中,如图6所示,而且,形成第五电容器区域Re35的层和形成第四电容器区域Re34的层夹着形成第一电感器区域Re21、第二电感器区域Re22、第三电感器区域
Re23以及第四电感器区域Re24的层而配置。由此,能够抑制第四电容器34和第五电容器35
的耦合。
[0143] 另外,在该结构中,如图6所示,还在形成第四电容器区域Re34的层与接地导体90G之间配置有未形成导体图案的绝缘体层LyD。由此,能够抑制第四电容器34和接地导体90G
的耦合。
[0144] 此外,在功率分配器10的基体90中,在z方向上,也能够将第四电容器区域Re34和第五电容器区域Re35配置在与形成第一电感器区域Re21、第二电感器区域Re22、第三电感
器区域Re23以及第四电感器区域Re24的层相同的侧。
[0145] 另外,在功率分配器10中,也可以在基体90的第一主面905上安装电阻元件93,并且也能够在基体90的内部安装电阻元件93。
[0146] 附图标记说明
[0147] 10…功率分配器;21…第一电感器;22…第二电感器;23…第三电感器;24…第四电感器;31…第一电容器;32…第二电容器;33…第三电容器;34…第四电容器;35…第五电
容器;41…电阻;90…基体;90G…接地导体;93…电阻元件;211、212、213、214、221、222、
223、224、231、232、233、234、241、242、243、244…电感器导体;251、252、253…布线导体;
311、321、331、341、342、343、344、351、352、353、354、355、356…电容器导体;901…第一侧
面;902…第二侧面;903…第三侧面;904…第四侧面;905…第一主面;906…第二主面;
911…第一侧面导体;912…第二侧面导体;913…第三侧面导体;914…第四侧面导体;915…
第五侧面导体;916…第六侧面导体;917…第七侧面导体;918…第八侧面导体;921、922…
布线导体;Ly0‑Ly19、LyD…绝缘体层;P1…第一端子;P2…第二端子;P3…第三端子;Re21…
第一电感器区域;Re22…第二电感器区域;Re23…第三电感器区域;Re24…第四电感器区
域;Re34…第四电容器区域;Re35…第五电容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