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458000.6

文献号 : CN11317144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军伟赵美霞刘凯旋马清霞

申请人 : 青岛农业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DNA疫苗包括基因构建体、载体和递送系统,所述基因构建体插入所述载体构建表达质粒,所述递送系统包被所述表达质粒构成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其中,所述基因构建体是由四种不同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M2e基因串联组合而成,所述递送系统为细胞穿透肽。该疫苗将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通用疫苗和DNA疫苗的优势结合,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不同亚型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权利要求 :

1.一种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因构建体、载体和递送系统,所述基因构建体插入所述载体构建表达质粒,所述递送系统包被所述表达质粒构成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其中,所述基因构建体是由四种不同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M2e基因串联组合而成,所述递送系统为细胞穿透肽;

所述甲型流感病毒的四种不同亚型为H1亚型、H3亚型、H5亚型和H9亚型;

所述表达质粒:所述细胞穿透肽按照质量比为1:20混合,实现包被;

所述基因构建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细胞穿透肽包括RVG9dR和Protamine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穿透肽是由RVG9dR和Protamine按质量比(1‑3):(1‑3)混合而成。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四种不同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M2e基因串联,形成基因构建体;

将所述基因构建体转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表达质粒;

用细胞穿透肽包被所述表达质粒,构建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构建体还包括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分泌序列,所述分泌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说明书 :

一种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在全球造成人和动物的大量死亡,给全球的公共卫生健康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流感病毒根据病毒核衣壳蛋白(NP)和基质蛋白M的特征,可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种亚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是目前流行最广和影响最深远的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其基因特性使其经常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异,因此,对于甲型流感病毒的研究与防制不容忽视。
[0003] 预防和控制甲型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可获得的大多数甲型流感疫苗是亚型特异性的,甲型流感病毒又极易发生变异出现新变异株,并且不能保护患者免受其他病毒亚型的影响,这大大限制了疫苗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开发新型通用甲型流感疫苗可以提供较为广泛的保护。其中,DNA疫苗是根据实验需求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设计,与减毒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传统疫苗相比具有较强的可控性。通过设计安全、高效的递送载体有助于DNA疫苗顺利靶向免疫细胞,提高其免疫效力。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通用性甲型流感疫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该疫苗将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通用疫苗和DNA疫苗的优势结合,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流感病毒。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包括基因构建体、载体和递送系统,所述基因构建体插入所述载体构建表达质粒,所述递送系统包被所述表达质粒构成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其中,所述基因构建体是由四种不同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M2e基因串联组合而成,所述递送系统为细胞穿透肽。
[0007] 优选的是,所述基因构建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08] 优选的是,所述甲型流感病毒的四种不同亚型为H1亚型、H3亚型、H5亚型和H9亚型。
[0009] 优选的是,所述表达质粒:所述细胞穿透肽按照质量比为(1:10)‑(1:20)混合,实现包被。
[0010] 优选的是,所述细胞穿透肽包括RVG9dR和Protamine至少一种。
[0011] 优选的是,所述细胞穿透肽是由RVG9dR和Protamine按质量比(1‑3):(1:3)混合而成。
[0012] 优选的是,所述疫苗为预防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将四种不同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M2e基因串联,形成基因构建体;
[0015] 将所述基因构建体转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表达质粒;
[0016] 用细胞穿透肽包被所述表达质粒,构建甲型流感病毒通用DNA疫苗。
[0017] 优选的是,所述基因构建体还包括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分泌序列,所述分泌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18]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9] 本发明通过将H1、H3、H5、H9亚型流感病毒的M2e序列串联(4M2e)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出真核表达质粒,然后通过筛选,以最佳细胞穿透肽包被适量的DNA进行小鼠免疫实验,发现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H9N2均具有高保护效力。本发明将甲型流感病毒胞外区、通用疫苗和DNA疫苗的优势结合,设计基于甲型流感病毒M2胞外区的通用DNA疫苗,该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目的基因4M2e的设计结构图;
[0022] 图2为目的片段4M2e的凝胶电泳图;
[0023] 图3为三种细胞穿透肽的凝胶阻滞实验凝胶电泳图;A为实施例2实验一组的凝胶阻滞实验凝胶电泳图,2‑6分别为按照1:0.5、1:1、1:2、1:4、1:8的比例将pVax1‑4M2e与RVG(9dR)混合,1为对照;B为实施例2实验二组的凝胶阻滞实验凝胶电泳图,2‑6分别为按照1:0.5、1:1、1:2、1:4、1:8的比例将pVax1‑4M2e与Protamine混合,1为对照;C为实施例2实验三组的凝胶阻滞实验凝胶电泳图,2‑8分别为按照1:0.125、1:0.25、1:0.5、1:1、1:2、1:4、1:8的比例将pVax1‑4M2e与细胞穿透肽复合物RVG(9dR)+Protamine混合液混合,1为对照;
[0024] 图4为pVax1‑EGFP:细胞穿透肽RVG9dR的重量比分别为1:2、1:4、1:8、1:10、1:20(对应A‑E;F为阴性对照)进行转染后随机拍摄的荧光图;
[0025] 图5为细胞穿透肽RVG9dR不同实验组随机拍摄的荧光图荧光强度分析图;横坐标1‑5分别代表pVax1‑EGFP:细胞穿透肽RVG9dR的重量比分别为1:2、1:4、1:8、1:10、1:20;纵坐标为荧光强度;
[0026] 图6为pVax1‑EGFP:细胞穿透肽Protamine的重量比分别为1:2、1:4、1:8、1:10、1:20(对应A‑E;F为阴性对照)进行转染后随机拍摄的荧光图;
[0027] 图7为细胞穿透肽Protamine不同实验组随机拍摄的荧光图荧光强度分析;横坐标1‑5分别代表pVax1‑EGFP:细胞穿透肽Protamine的重量比分别为1:2、1:4、1:8、1:10、1:20;
纵坐标为荧光强度;
[0028] 图8为pVax1‑EGFP:细胞穿透肽复合物RVG9dR+protamine的重量比分别为1:1、1:2、1:4、1:8、1:10、1:20(对应A‑F;G为阴性对照)进行转染后随机拍摄的荧光图;
[0029] 图9为细胞穿透肽复合物RVG9dR+protamine不同实验组随机拍摄的荧光图进行荧光强度分析;横坐标1‑6分别代表pVax1‑EGFP:细胞穿透肽Protamine的质量比分别为1:1、1:2、1:4、1:8、1:10、1:20;纵坐标为荧光强度;
[0030] 图10为H1N1攻毒组的小鼠21d内小鼠的体重变化情况以及存活率;A为体重变化,B为存活率;
[0031] 图11为H9N2攻毒组的小鼠21d内小鼠的体重变化情况以及存活率;A为体重变化,B为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现以实施例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但其不应该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33]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0034] 实施例1构建质粒pVAX1‑4M2e
[0035] 根据4种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M2e的核苷酸序列通过一种组合策略设计通用DNA疫苗的目的基因4M2e序列。
[0036] 首先,将H9亚型、H1亚型、H3亚型和H5亚型的基因串联组合形成一个基因构建体,并进行密码子优化后,将所设计的基因构建体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分泌序列(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结合,进一步改善目的蛋白的分泌(如图1)。
[0037] 利用PCR技术进行目的片段4M2e的扩增,扩增引物为:
[0038] 上游引物序列:AATCGAATTCATGGATGCAATGAAGAGAGG
[0039] 下游引物序列:AATCCTCGAGTCAATCAGAGGAGTAGTGTCACTAC
[0040] 目的基因4M2ePCR扩增体系如表1所示:
[0041] 表1
[0042]
[0043] 目的基因4M2e的PCR反应程序如表2所示:
[0044] 表2
[0045]
[0046]
[0047] 扩增产物用2%琼脂凝胶进行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在378bp出现亮条带,与预期片段长度相同。其中,新合成的目的片段4M2e的DNA序列(SEQ ID NO:1)为:
[0048] atggatgcaatgaagagagggctctgctgtgtgctgctgctgtgtggagcagtcttcgtttcgcccagccaggaatcttcaagtcttctaaccgaggtcgaaacgcttaccagaaccggatgggggtgcaactgcagcggttcaagtgattccctgctgacagaggtggaaacccctacaaggtccgagtgggaatgccgctgttctgactctagtgatgcagccgctagcctgctgactgaggtggaaaccccaattcgaaacgagtggggctgccggtgtaatgactcaagcgatgcagccgcttctctgctgaccgaagtggaaactcccaccagaaacgagtgggaatgcaggtgtagtgactcctctgattga
[0049] 回收PCR产物,并将PCR胶回收的4M2e目的片段和真核表达质粒pVAX1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XhoI进行酶切;利用T4 DNA Ligase连接以上两个酶切片段,构建质粒pVAX1‑4M2e。
[0050] 实施例2凝胶阻滞实验
[0051] 实验分为如下三组:
[0052] 实验一组:从‑20℃中将储存浓度为1mg/mL的细胞穿透肽RVG(9dR)(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取出提前放入冰盒上自然融化,然后从大量提取的pVax1‑4M2e真核表达质粒中取出1μg,按照1:0.5、1:1、1:2、1:4、1:8的比例与RVG(9dR)配置好混合液,用移液枪轻轻吹打混匀,室温下静置20min,使其充分结合。
[0053] 实验二组:从‑20℃中将储存浓度为1mg/mL的细胞穿透肽Protamine(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取出提前放入冰盒上自然融化,然后从大量提取的pVax1‑4M2e真核表达质粒中取出1μg,按照1:0.5、1:1、1:2、1:4、1:8的比例与Protamine配置好混合液,用移液枪轻轻吹打混匀,室温下静置20min,使其充分结合。
[0054] 实验三组:从‑20℃中将储存浓度为1mg/mL的细胞穿透肽RVG(9dR)和Protamine取出提前放入冰盒上自然融化,使细胞穿透肽RVG(9dR)和Protamine按质量比1:1先结合形成多肽混合物,然后从大量提取的pVax1‑4M2e真核表达质粒中取出1μg,按照1:0.125、1:0.25、1:0.5、1:1、1:2、1:4、1:8的比例与多肽复合物配置好混合液,用移液枪轻轻吹打混匀,室温下静置20min,使其充分结合。
[0055] 将上述三组实验组进行1%的琼脂糖电泳,120V,200mA,30min,利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结果如图3所示:DNA与RVG9dR最适合结合比例为1:2,DNA与Protamine的最适合结合比例为1:2,DNA与RVG9dR+protamine的最适合结合比例是1:1。
[0056] 实施例3细胞转染实验
[0057] 细胞培养:293T细胞培养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Fetal Bovine Serum,FBS)和1%双抗(Penicillin‑Streptomycin Solution,PS)的DMEM培养液于37℃培养箱培养。(培养基和血清均购自Biological Industries公司)。
[0058] 转染:将293T细胞铺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106个细胞,待其长成均匀的单层细胞,次日进行后续转染实验。
[0059] 以质粒DNA(pVAX1‑EGFP)为模型进行细胞转染实验,从细胞荧光及荧光强度来判断3种细胞穿透肽在细胞水平上对质粒DNA递送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0060] (1)将6孔板中各个孔内的原细胞培养液弃掉,并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液清洗1‑2次。
[0061] (2)6孔板每孔中需在加入2mL Opti‑MEM培养基,置于37℃、5%CO2细胞培养箱。
[0062] (3)取出1.5mL灭菌后的离心管,按照所需实验计划分成四组,每个1.5mL离心管需要加入100μL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
[0063] (4)实验分组:
[0064] 第一组:1‑5号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μg pVax1‑EGFP,相对应的6‑10号离心管中分别加入RVG(9dR)2μg、4μg、8μg、10μg、20μg,室温静置5min后将1‑5号离心管中的试剂加入到相应的6‑10号离心管中,轻轻地吹打混匀,室温静置20‑30min。
[0065] 第二组:1‑5号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μg pVax1‑EGFP,相对应的6‑10号离心管中分别加入protamine 2μg、4μg、8μg、10μg、20μg,室温静置5min后将1‑5号离心管中的试剂加入到相应的6‑10号离心管中,轻轻地吹打混匀,室温静置20‑30min。
[0066] 第三组:1‑5号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μg pVax1‑EGFP,相对应的6‑10号离心管中分别加入(RVG9dR+protamine)1μg、2μg、4μg、8μg、10μg、20μg,室温静置5min后将1‑5号离心管中的试剂加入到相应的6‑10号离心管中,轻轻地吹打混匀,室温静置20‑30min。
[0067] (5)取出6孔板,做好标记,每孔加入相应的混合液,预留一个细胞培养孔不做处理将其作为空白对照,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0068] (6)培养6‑8h后,将6孔板中的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替换成DMEM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荧光并利用ImageJ软件进行荧光强度分析。
[0069] 如图4和图5所示,结果显示随着穿透肽RVG9dR质量比逐渐增加,细胞转染后细胞荧光及荧光强度越高,其与质粒DNA的结合效果越明显,且质粒DNA与细胞穿透肽RVG9dR在质量比1:20处结合效果最好。
[0070] 如图6和图7所示,结果显示随着穿透肽Protamine质量比逐渐增加,细胞转染后细胞荧光及荧光强度越高,其与质粒DNA的结合效果越明显,且质粒DNA与细胞穿透肽Protamine在质量比1:20处结合效果最好。
[0071] 如图8和图9所示,结果显示随着细胞穿透肽复合物(RVG9dR+Protamine)质量比逐渐增加,细胞转染后细胞荧光及荧光强度越高,其与质粒DNA的结合效果越明显,且质粒DNA与细胞穿透肽复合物(RVG9dR+Protamine)在质量比1:20处结合效果最好。
[0072] 综上所述,以质粒DNA(pVAX1‑EGFP)为模型进行的三组细胞转染试验,从细胞荧光及荧光强度结果得出:随着细胞穿透肽RVG9dR、Protamine以及(RVG9dR+Protamine)质量比逐渐增加(1:2、1:4、1:8、1:10、1:20),其与质粒DNA的结合效果越明显,并且细胞穿透肽复合物(RVG9dR+Protamine)的效果最佳,其中质粒DNA与细胞穿透肽(RVG9dR+Protamine)在质量比1:20处结合效果最好。
[0073] 实施例4DNA疫苗免疫小鼠
[0074] 根据细胞转染实验结果得出,(RVG9dR+Protamine)多肽包被DNA的效果较好,且质量比1:20的效果最好。按照DNA:RVG9dR+Protamine多肽质量比为1:20进行小鼠免疫实验。实验共8组BALB/c小鼠,8只/每组,按照以下实验分组操作。
[0075] 第一组(25ug pVax1‑4M2e+500ug多肽免疫组,PR8 H1N1攻毒组):一次免疫肌注小鼠25ug pVax1‑4M2e+500ug(RVG9dR+Protamine),14d后使用相同剂量再次免疫,再次免疫14d后将实验室保存的PR8 H1N1病毒原液稀释1000倍滴鼻,21d内观察小鼠的存活率和体重变化情况。
[0076] 第二组(25ug pVax1‑4M2e+500ug多肽免疫组,WM01‑p15 H9N2攻毒组):一次免疫肌注小鼠25ug pVax1‑4M2e+500ug(RVG9dR+Protamine),14d后使用相同剂量再次免疫,再次免疫14d后将实验室保存的WM01‑p15 H9N2代病毒原液稀释1000倍滴鼻,21d内观察小鼠的存活率和体重变化情况。
[0077] 第三组(50ug pVax1‑4M2e+1000ug多肽免疫组,PR8 H1N1攻毒组):一次免疫肌注小鼠50ug pVax1‑4M2e+1000ug(RVG9dR+Protamine),14d后使用相同剂量再次免疫,再次免疫14d后将实验室保存的PR8 H1N1病毒原液稀释1000倍滴鼻,21d内观察小鼠的存活率和体重变化情况。
[0078] 第四组(50ug pVax1‑4M2e+1000ug多肽免疫,WM01‑p15 H9N2攻毒组):一次免疫肌注小鼠50ug pVax1‑4M2e+1000ug(RVG9dR+Protamine),14d后使用相同剂量再次免疫,再次免疫14d后将实验室保存的WM01‑p15 H9N2代病毒原液稀释1000倍进行攻毒,21d内观察小鼠的存活率和体重变化情况。
[0079] 第五组(25ug载体pVax1免疫+500ug多肽免疫组、PR8 H1N1攻毒组):一次免疫肌注小鼠25ug pVax1+500ug(RVG9dR+Protamine),14d后使用相同剂量再次免疫,再次免疫14d后将实验室保存的PR8 H1N1病毒原液稀释1000倍进行攻毒,21d内观察小鼠的存活率和体重变化情况。
[0080] 第六组(25ug载体pVax1免疫+500ug多肽免疫组、WM01‑p15 H9N2攻毒组):一次免疫肌注小鼠25ug pVax1+500ug(RVG9dR+Protamine),14d后使用相同剂量再次免疫,再次免疫14d后将实验室保存的WM01‑p15 H9N2代病毒原液稀释1000倍进行攻毒,21d内观察小鼠的存活率和体重变化情况。
[0081] 第七组(PR8 H1N1免疫组):将实验室保存的PR8 H1N1病毒原液稀释500万倍,滴鼻免疫小鼠(50μL/只)一次,14d后使用相同剂量再次免疫,再次免疫14d后将实验室保存的PR8 H1N1病毒原液稀释1000倍进行攻毒,21d内观察小鼠的存活率和体重变化情况。
[0082] 第八组(WM01‑p15 H9N2免疫组):将实验室WM01‑p15 H9N2病毒原液稀释100万倍,滴鼻免疫小鼠(50μL/只)一次,14d后使用相同剂量再次免疫,再次免疫14d后将实验室保存的WM01‑p15 H9N2病毒原液稀释1000倍进行攻毒,21d内观察小鼠的存活率和体重变化情况。
[0083] H1N1攻毒组和H9N2攻毒组21d内小鼠的存活率和体重变化情况,如图10和11所示。从图10A和B可以看出,PR8 H1N1免疫组感染PR8 H1N1后,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25μg pVax1‑4M2e+500μg(RVG9dR+Protamine)免疫组和50μgpVax1‑4M2e+1000μg(RVG9dR+Protamine)免疫组在感染PR8 H1N1后,小鼠临床表现较明显,被毛粗乱、呼吸急促、弯腰驼背、活动迟缓、扎堆聚集以及体重下降等症状;25μg pVax1‑4M2e+500μg(RVG9dR+Protamine)免疫组,有4只小鼠死亡,剩余小鼠攻毒后第7天后体重又开始回升;50μg pVax1‑4M2e+1000μg(RVG9dR+Protamine)免疫组,未出现小鼠死亡,6‑7d后体重开始逐渐回升;25μg载体pVax1+500μg(RVG9dR+Protamine)免疫组在感染PR8 H1N1后,小鼠临床表现明显,体重急剧下降,5d内小鼠全部死亡。(P值<0.0001,体重百分比下降>25%人为判定其死亡)。
[0084] 从图11A、B可看出,WM01‑p15 H9N2免疫组感染WM01‑p15 H9N2后,未发生小鼠死亡,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25μg pVax1‑4M2e+500μg(RVG9dR+Protamine)免疫组和50μg pVax1‑4M2e+1000μg(RVG9dR+Protamine)免疫组在感染WM01‑p15H9N2后,小鼠临床表现也较明显,被毛粗乱、呼吸急促、弯腰驼背、活动迟缓、扎堆聚集以及体重下降等症状;25μg pVax1‑4M2e+500μg(RVG9dR+Protamine)免疫组,有1只小鼠死亡,其余小鼠攻毒后第7d起体重开始回升;50μg pVax1‑4M2e+1000μg(RVG9dR+Protamine)免疫组,无小鼠死亡,攻毒后第7d后体重逐渐回升;25μg载体pVax1+500μg多肽复合物免疫组在感染WM01‑p15 H9N2后,小鼠临床表现明显,体重急剧下降,8d内小鼠全部死亡。(P值<0.0001,体重百分比下降>25%人为判定其死亡)。
[0085]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