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樟醇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311768.0

文献号 : CN11320789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成省韩小斌荆常亮刘明宏赵栋霖王先勃池兴江刘京温明霞黄纯杨

申请人 : 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芳樟醇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涉及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芳樟醇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并制备了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该药剂对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土传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对两类病害混合发生的田块效果更佳。该药剂相对于化学药剂,防效相当,且环境友好,无农药残留;防效优于微生物菌剂,且防效稳定。

权利要求 :

1.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所述土传病害为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和/或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烟草青枯病;

所述芳樟醇微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芳樟醇、β‑环糊精和水按1:8:8的质量比混合后搅拌40min,真空干燥后研磨,收集粒径小于200μm的部分,得所述芳樟醇微胶囊剂;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时间为12h;

所述芳樟醇微胶囊剂中芳樟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包括烟草、花生和/或蔬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说明书 :

芳樟醇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芳樟醇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土传病害严重危害作物生产,病原菌种类多、传播途径广、难防治。特别是疫霉和茄雷尔氏菌,能侵染多种作物,常造成毁灭性病害。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即是由这2类病原
菌引起的,危害极为严重,尤其在我国南方烟区常混合发生,难以防治。目前针对上述2种病
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药剂主要为甲霜灵锰锌、烯酰吗啉、霜霉
威等,对青枯病的防治药剂主要为噻菌铜、氢氧化铜等铜制剂,极易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
染及病原菌抗药性。目前研究较多的微生物农药,存在着防治效果差、防效不稳定等问题,
难以替代化学农药。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芳樟醇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对烟草黑胫病菌和青枯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防病效果,尤其对两种病害混合发生的烟田防治效果优
于现有药剂。
[0004]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发明提供了芳樟醇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0006] 优选的,所述土传病害包括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或疫霉(Phytophthora sp.)引起的植物土传病害。
[000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芳樟醇、β‑环糊精和水按1:8:8的质量比混合后搅拌40min,真空干燥后研磨,收集
粒径小于200μm的部分,得所述芳樟醇微胶囊剂。
[0008] 优选的,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时间为12h。
[0009]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
[0010] 优选的,所述芳樟醇微胶囊剂中芳樟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5%。
[0011]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或上述芳樟醇微胶囊剂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0012] 优选的,所述植物包括烟草、花生和/或蔬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 优选的,所述土传病害包括烟草黑胫病和/或烟草青枯病。
[001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方法,将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治植物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或上述芳樟醇微胶囊剂的稀释液施于田内。
[0015] 本发明提供芳樟醇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并制备了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该药剂对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茄科雷尔氏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土传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对两类病害混合发生的田
块效果更佳。该药剂相对于化学药剂,防效相当,且环境友好,无农药残留;防效优于微生物
菌剂,且防效稳定。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芳樟醇对烟草疫霉的熏蒸抑制效果,其中左侧图为芳樟醇5μl/皿熏蒸抑制效果,右侧图为CK。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发明提供了芳樟醇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0018] 本发明对所述芳樟醇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市售试剂即可。本发明所述土传病害优选包括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或疫霉
(Phytophthora sp.)引起的植物土传病害,更优选包括烟草黑胫病和/或烟草青枯病,最优
选为烟草黑胫病和烟草青枯病的混发病害。
[001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芳樟醇、β‑环糊精和水按1:8:8的质量比混合后搅拌40min,真空干燥后研磨,收集
粒径小于200μm的部分,得所述芳樟醇微胶囊剂。
[0020] 本发明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优选为70℃,时间优选为12h。本发明所述芳樟醇微胶囊剂以芳樟醇为有效成分,以β‑环糊精为包埋剂。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
[0022] 本发明所述芳樟醇微胶囊剂中芳樟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80±5%。
[0023]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或上述芳樟醇微胶囊剂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植物优选包括烟草、
花生和蔬菜。本发明所述土传病害优选包括烟草黑胫病和/或烟草青枯病,更优选包括烟草
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和/或茄科雷尔氏菌
(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烟草青枯病。
[00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方法,向田内施用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治植物植物土传病害的芳樟醇微胶囊剂或上述芳樟醇微胶囊剂的稀释液。
[0025] 本发明优选向所述田内施用所述芳樟醇微胶囊剂的400~800倍液,每株施所述稀释液50ml,每隔7d灌根一次,共施用2次。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芳樟醇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7] 实施例1
[0028] 芳樟醇微囊剂的制备
[0029] (1)将芳樟醇、β‑环糊精和水按1:8:8的质量比混合,充分搅拌40分钟;
[0030] (2)将上述样品在7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2小时;
[0031] (3)将干燥的产品轻轻研磨并筛分以获得小于200μm的部分,即可制得微囊剂,芳樟醇含量为80±5%。
[0032] 实施例2
[0033] 芳樟醇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作用
[0034] 1.测定方法
[0035] 1.1芳樟醇平板抑菌试验
[0036] 菌丝生长速率法。芳樟醇用DMSO(0.5%,v/v)配成不同浓度的燕麦培养基平板(简称OA,30g燕麦片用1000ml水煮沸20min,用4层纱布过滤,加入17g琼脂,121℃灭菌20min),
芳樟醇终浓度为5、10、20、40、80、120μl/L。接种烟草疫霉菌饼(5mm)到含有不同浓度野菊精
油的OA培养基上,28℃培养5d,以相同稀释比例的DMSO为对照,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
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
[0037] 1.2熏蒸效果测定
[0038] 采用密封平板对扣法测定芳樟醇对烟草疫霉的熏蒸活性。直径5mm的烟草疫霉菌饼接种到OA培养基上,将0.625、1.25、2.5、5、10、20和40μl(相当于4.92、9.84、19.69、
39.37、78.74、157.48和314.96μl/L)芳樟醇,封口膜密封,重复3次,28℃培养5d后。采用十
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IC50,未添加芳樟醇的平板为对照。
[0039] 菌丝生长抑制率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0040]
[0041] 2.结果与分析
[0042] 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芳樟醇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曲线为:y=0.6431x+2
3.5278(R=0.9935),其中x为浓度对数,y为几率值;IC50为18.03μl/L,说明烟草黑胫病菌
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此外,研究发现芳樟醇对烟草黑胫病菌具有较好的熏蒸效果,毒力曲
2
线为y=2.7340+2.2765x(R =0.9959),IC50为9.8941(8.8932~11.0076)。图1显示5μl/皿
芳樟醇处理能够完全抑制烟草黑胫病菌生长,因此芳樟醇对烟草黑胫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
作用和熏蒸效果。
[0043] 实施例3
[0044] 芳樟醇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0045] 1.材料与方法
[0046] 采用触杀法测定芳樟醇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毒力。将保存的青枯菌在LB培养基上活化(28℃),挑取单菌落于LB液体培养基中,160rpm、28℃振荡培养48h,调整菌液浓度至1×
9
10CFU/ml,备用。药液‑菌液混合法用0.2%DMSO的无菌水溶解芳樟醇配制成400μl/L的母
液,分别稀释成200、100、50、25和12.5μl/L。分别取5ml稀释药液加入含有5ml LB液体培养
基的试管,并加入10μl青枯菌菌悬液,每个浓度重复3次。以不加药液的培养基为阴性对照,
以不加药但加青枯菌为阳性对照。所有试管均放置于摇床上振荡培养(28℃,160rpm),待阳
性对照吸光度值(OD600)为1.2左右时取出,用分光度计测量各药剂处理吸光度值,计算其抑
菌效果,计算EC50。抑菌效果(%)=(阳性对照吸光度值-处理组吸光度值)/阳性对照吸光
度值×100式II。
[0047] 2.结果与分析
[0048] 经测定,芳樟醇对烟草青枯病菌毒力曲线为y=1.9377x+2.5111,其中x为浓度对数,y为几率值;相关系数为0.9972,EC50值为19.2518μl/L,95%置信区间为17.6625~
20.9842。测定结果表明,芳樟醇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毒力,存在潜在应用价值。
[0049] 实施例4
[0050] 芳樟醇熏蒸防治烟草黑胫病试验
[0051] 1.材料与方法
[0052] 土壤熏蒸实验:配置1%和2%浓度的芳樟醇微囊剂(实施例1制备)稀释液(用5%吐温80溶液稀释),将拌有黑胫病菌谷的灭菌土装盆(3g/盆),每盆500g土,分别倒入芳樟醇
微囊剂的稀释液50ml,用塑料薄膜密封熏蒸5d,第5天揭膜取样,取样后再次倒入稀释液
50ml,密封熏蒸2d后再次取样。
[0053] 盆栽实验:取大小一致的烟苗移栽于熏蒸后的土壤中,在5d时取样,在15d时记录病情指数。
[0054] 2.结果
[0055] 由表1、表2可得,芳樟醇微囊剂对烟草黑胫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具有浓度效应,随浓度增加对烟草疫霉的抑制效果增强。在移栽后15d其防治效果为82.61%。同时,2%
添加量产生药害,1%防病效果较好。
[0056] 表1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烟草疫霉DNA片段拷贝数
[0057]
[0058] 表2芳樟醇微囊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15d)
[0059]
[0060]
[0061] 实施例5
[0062] 芳樟醇防治烟草青枯病盆栽试验
[0063] 将实施例1制备的芳樟醇微囊剂稀释400、600、800倍,灌入5~6叶期健康盆栽烟苗根部,每株20ml,每处理15株苗,重复3次。药剂处理24h后,用消毒针在茎基部周围扎几个
8
孔,然后沿茎基部灌入10cfu/ml青枯病菌菌液,每株20ml。置28℃人工气候室中培养,待对
照发病率在90%以上时,记录发病株数,计算校正防效。
[0064] 校正防效(%)=(处理发病率-对照发病率)/对照发病率×100,式III。
[0065] 防治效果如表3所示,芳樟醇微囊剂400倍液、600倍液和800倍液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达69.05%。
[0066] 表3芳樟醇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12d)
[0067]
[0068] 实施例6
[0069] 芳樟醇对田间烟草青枯病、黑胫病混发病田防治效果
[0070] 试验于2017年在遵义正安烟田进行,试验地块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常混合发生,种植烟草品种为K326。供试药剂分别为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芳樟醇微囊剂400倍液、58%甲霜
灵锰锌(防治黑胫病主用药剂)400倍液、20%噻菌铜400倍液(防治青枯病主用药剂)。小区
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30平方米,重复3次。田间有烟株出现发病症状时开始施药,连续施
药2次,间隔7天,灌根,每株施药50ml。
[0071] 第二次施药后10天调查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如表4所示。由于烟田黑胫病、青枯病均有发生,生产上针对单一病害的主用药剂防治效果均不理想,芳樟
醇微囊剂则效果明显优于二者,表现出其对2种病害均有控制作用的优势。但是后期随着病
害加重,无论哪种药剂均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但芳樟醇微囊剂处理烟株发病程度要轻
于其他处理。
[0072] 表4芳樟醇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12d)
[0073]
[007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