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553786.X

文献号 : CN11320958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泉森

申请人 : 重庆文理学院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摔跤训练用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板,弧形板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训练棒,训练棒沿弧形板的径向滑动连接于弧形板上,训练棒包括棒体一和棒体二,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阻力件,训练棒上设有检测单元,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后,检测单元发出信号。本发明中,弧形板上的训练棒突然水平滑出,运动员立即反应抓住滑出的棒体一,以训练其灵敏度,而后运动员施力使得棒体一克服阻力件的阻力而相对棒体二偏转,利用检测单元检测棒体一相对棒体二的偏转量是否到位,以训练其手部力量,从而实现灵敏度与力量的结合训练,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板,弧形板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训练棒,训练棒沿弧形板的径向滑动连接于弧形板上,所述训练棒包括棒体一和棒体二,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设有若干阻力件,阻力件的两端分别与棒体一、棒体二固定连接,训练棒上设有检测单元,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后,检测单元发出信号;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导电杆、导电环和信号发生器,所述导电杆和导电环均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导电杆贯穿导电环,导电杆固定连接于棒体一上,导电环固定连接于棒体二上,或导电杆固定连接于棒体二上,导电环固定连接于棒体一上;导电杆与导电环接触时,信号发生器通电发出信号;所述训练棒的外周设有橡胶套,橡胶套的两端开口,橡胶套包裹棒体一、棒体二和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的检测单元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应变片式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发生器和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橡胶柱的两端分别与棒体一和棒体二固定连接,应变片式传感器固定于橡胶柱上,应变片式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信号发生器受控制器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为发光灯,发光灯位于棒体一远离棒体二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为蜂鸣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二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蜂鸣器固定安装于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二远离棒体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计时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计时器受控制器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滑道,滑道沿弧形板的径向设置,训练棒滑动连接于滑道内,滑道包括扩口段和直向段,所述扩口段的内径沿扩口段至弧形板内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弧形板一体成型,底座呈圆柱状。

说明书 :

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摔跤训练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摔跤是竞技运动项目之一,指两人徒手相搏,按照一定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由于摔跤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同时是力量和技巧的结合,具有很强的观
赏性,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0003] 在摔跤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对其身体的灵敏度以及手部力量进行训练。在灵敏度训练项目中,目前并没有对应的专用训练设备。传统的训练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沙包
进行灵敏度训练,由多名陪练员从多个方向向运动员抛沙包,运动员通过对不同方向而来
的沙包进行抓取,以此实现对身体灵敏度的训练。在手部力量训练项目中,传统的训练方式
为:运动员抓紧木棒,对木棒进行揉搓,以此实现对手部力量的训练。由此可知,身体灵敏度
训练和手部力量训练是分开进行的,不能将灵敏度与力量结合进行训练;且在训练身体灵
敏度时,需要多名陪练员,当陪练员人数不足时,训练效果有限。因此,如果设计一种能够将
灵敏度训练和力量训练合为一体、对陪练员人数要求较低的训练装置,则更利于运动员的
训练。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以解决传统摔跤训练装置未能将灵敏度训练和力量训练结合的问题。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板,弧形板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训练棒,训练棒沿弧形板
的径向滑动连接于弧形板上,所述训练棒包括棒体一和棒体二,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设有
若干阻力件,阻力件的两端分别与棒体一、棒体二固定连接,训练棒上设有检测单元,棒体
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后,检测单元发出信号提示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
[0006]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中,首先,由于弧形板上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训练棒,因此,当运动员(训练者)站在弧形板的内侧时,不清楚什么时间、哪根训练棒会突然水
平滑出,要求运动员在训练棒滑出后立即抓住该训练棒,由此可以训练运动员的身体灵敏
度;同时,由于本方案中的训练棒包括棒体一和棒体二,且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具有阻力
件,因此,运动员抓住该训练棒的棒体一(棒体一滑出弧形板)时,对棒体一施加作用力,使
得棒体一克服阻力件的阻力而相对棒体二偏转,由此可以训练运动员的手部力量,进而实
现灵敏度训练和力量训练的结合,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不仅如此,本方案中不需要多名陪
练员,降低对陪练员人数的要求。
[0007] 其次,由于训练棒上还具有检测单元,当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后,检测单元发出信号,用以提示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即提示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本次手部力
量训练有效,否则需要运动员继续对棒体一施加作用力直至检测单元发出信号,以达到有
效训练的目的。
[0008]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导电杆、导电环和信号发生器,所述导电杆和导电环均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导电杆贯穿导电环,导电杆固定连接于棒体一
上,导电环固定连接于棒体二上,或导电杆固定连接于棒体二上,导电环固定连接于棒体一
上;导电杆与导电环接触时,信号发生器通电发出信号。
[0009] 本方案中,运动员抓住棒体一后对棒体一施加作用力,使得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此过程中,导电杆随棒体一偏转,由于导电杆贯穿导电环,因此,导电杆偏转后与导电环
接触,从而使得信号发生器通电发出信号,从而提示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本次训练有效。
[0010]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应变片式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发生器和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橡胶柱的两端分别与棒体一和棒体二固
定连接,应变片式传感器固定于橡胶柱上,应变片式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信号发生器
受控制器控制。
[0011] 本方案中,运动员抓住棒体一后对棒体一施加作用力,使得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此过程中,橡胶柱随之发生形变,橡胶柱上的应变片式传感器发生形变,并将形变信号
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其接收到的信号控制信号发生器发出信号,从而
提示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本次训练有效。
[0012]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训练棒的外周设有橡胶套,橡胶套的两端开口,橡胶套包裹棒体一、棒体二和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的检测单元部件。
[0013] 本方案中,利用橡胶套保护检测单元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的部件。
[0014]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信号发生器为发光灯,发光灯位于棒体一远离棒体二的一端。
[0015] 本方案中,信号发生器为发光灯,信号发生器通电时亮起,以光作为信号提示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本次训练有效。
[0016]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信号发生器为蜂鸣器。
[0017] 本方案中,信号发生器为蜂鸣器,信号发生器通电时发出声音,以声音作为信号提示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本次训练有效。
[0018]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棒体二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蜂鸣器固定安装于空腔内。
[0019] 本方案中,蜂鸣器位于棒体二的空腔内,从而避免蜂鸣器影响陪练员推动训练棒。
[0020]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棒体二远离棒体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计时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计时器受控制器控制。
[0021] 本方案中,当陪练员推动对应的棒体二使得棒体一滑出弧形板时,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运动员抓住对应的棒体
一并对其施加作用力使得其相对棒体二偏转时,应变片式传感器将形变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计时器停止计时,得到运动员的反应时长,从而科学地统计运动
员的灵敏度训练数据,进而根据上述数据更加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0022]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弧形板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滑道,滑道沿弧形板的径向设置,训练棒滑动连接于滑道内,滑道包括扩口段和直向段,所述扩口段的内径沿扩口
段至弧形板内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0023] 本方案中,扩口段的内径沿扩口段至弧形板内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便于棒体一在运动员的推动下立即相对棒体二偏转,避免滑道对棒体一造成限制。
[0024]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与弧形板一体成型,底座呈圆柱状。
[0025] 本方案中,底座与弧形板一体成型,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好。此外,运动员能够站在底座上进行训练,利用自身体重加强对底座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的俯视图;
[0027] 图2为图1中训练棒的局剖图;
[0028]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训练棒的局剖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训练棒的局剖图;
[003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训练棒的局剖图;
[003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训练棒的局剖图;
[0033]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训练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弧形板2、训练棒3、棒体一301、棒体二302、扩口段4、阻力件5、导电杆6、导电环7、信号发生器8、电源9、连杆10、空腔11、应变片式传感
器12、控制器13、橡胶柱14、压力传感器15、计时器16、橡胶套17。
[0036] 实施例一
[0037]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板2,本实施例中,弧形板2与底座1一体成型,且底座1呈圆柱状,方便运动员站
在底座1上进行训练。
[0038] 弧形板2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训练棒3,训练棒3沿弧形板2的径向滑动连接于弧形板2上,具体地,弧形板2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滑道,滑道贯穿弧形板2,且滑道沿弧形板2
的径向设置,训练棒3滑动连接于滑道内,滑道包括扩口段4和直向段,扩口段4的内径沿扩
口段4至弧形板2内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0039]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训练棒3包括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同轴,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之间设有若干阻力件5,本实施例中,阻力件5为弹簧(参照现
有技术中臂力棒上的弹簧),阻力件5的数量为两件。训练棒3上设有检测单元,棒体一301相
对棒体二302偏转到位后,检测单元发出信号。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包括导电杆6、导电环
7、信号发生器8和电源9,导电杆6和导电环7均位于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之间,导电杆6贯
穿导电环7,导电杆6焊接于棒体一301上,导电环7通过连杆10焊接于棒体二302上,导电杆6
与导电环7接触时,信号发生器8通电发出信号,即导电杆6与导电环7接触时,导电杆6、导电
环7、信号发生器8和电源9形成串联的闭合电路。本实施例中,信号发生器8为发光灯,信号
发生器8位于棒体一301远离棒体二302的一端。棒体二30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电源9位于
空腔11内。
[0040]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运动员(训练者)站在底座1上,此时运动员位于弧形板2的内侧。同时,陪练员站在弧形板2的外侧,以便其随机推动对应的训练棒3向内滑动。当陪练员
随机推动某根训练棒3向弧形板2内侧滑动时,该训练棒3的棒体一301滑出,运动员的目光
捕捉到滑出的棒体一301时,身体立即做出反应并抓住滑出的棒体一301,并对其施加作用
力,使得棒体一301克服阻力件5的阻力而相对棒体二302偏转。在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
偏转的过程中,由于导电杆6焊接在棒体一301上,且导电环7通过连杆10焊接在棒体二302
上,而棒体二302位于直向段内,由直向段限制棒体二302在其径向方向上静止,因此,导电
环7静止,导电杆6发生偏转,当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偏转到位后,导电杆6与导电环7接
触,此时,导电杆6、导电环7、信号发生器8和电源9形成串联的闭合电路,信号发生器8通电
亮起,发出光信号,提示运动员和陪练员以及其他人员(记录人员)本次力量训练为有效训
练。
[0041]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弧形板2上的训练棒3随机滑出,运动员立即反应抓住滑出的棒体一301,从而训练运动员的灵敏度;在运动员抓住棒体一301后,运动员对棒体一301
施加作用力使得其相对棒体二302偏转,并利用检测单元检测棒体一301是否相对棒体二
302偏转到位,从而训练运动员的手部力量。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将灵敏度训练和手部力量
训练结合为一体,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
[0042] 当信号发生器8亮起后,运动员不再对棒体一301施加作用力,棒体一301在阻力件5的作用下移动(偏转)复位,导电杆6移动(偏转)复位,导电杆6不再与导电环7接触,信号发
生器8熄灭。陪练员将该训练棒3向外拉动复位,再随机推动其他训练棒3滑出,以便运动员
继续进行训练。
[0043] 实施例二
[004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信号发生器8为蜂鸣器,如图4所示,蜂鸣器位于空腔11内。当导电杆6与导电环7接触时,信号发生器8通电发出声音,以声
音信号提示运动员和陪练员以及其他人员(记录人员)本次力量训练为有效训练。
[0045] 实施例三
[004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与实施例一中的检测单元不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包括应变片式传感器12、控制器13、信号发
生器8和橡胶柱14,橡胶柱14位于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之间,橡胶柱14的两端分别与棒体
一301和棒体二302粘接,应变片式传感器12粘贴于橡胶柱14上,应变片式传感器12与控制
器13信号连接,信号发生器8受控制器13控制,信号发生器8为发光灯或蜂鸣器。本实施例
中,应变片式传感器12的型号为BX120‑3AA,应变片式传感器12与控制器13通过电线电连
接,控制器13位于空腔11内,控制器13为51单片机,信号发生器8为蜂鸣器。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各电子元件的型号不对电子元件产生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使用合适型号的电子元件。
[0047] 本实施例中,当运动员抓住棒体一301并对棒体一301施加作用力,使得棒体一301克服阻力件5和橡胶柱14的阻力而相对棒体二302偏转时,橡胶柱14发生弯曲形变,粘贴在
橡胶柱14上的应变片式传感器12随之发生弯曲形变,应变片式传感器12将形变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来控制信号发生器8发出声音。因
此,当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偏转到位后,橡胶柱14的形变量达到一定值,使得应变片式
传感器12的形变量达到一定值,应变片式控制器13将该形变量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
13,控制器13控制信号发生器8发出声音,以声音信号提示运动员和陪练员以及其他人员
(记录人员)本次力量训练为有效训练。
[0048] 当信号发生器8发出声音后,运动员不再对棒体一301施加作用力,棒体一301在阻力件5的作用下移动复位,橡胶柱14逐渐恢复水平状态不再具有弯曲形变,应变片式传感器
12随橡胶柱14恢复水平状态,控制器13控制信号发生器8不再发出声音。
[0049] 实施例四
[005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5和计时器16,压力传感器15和计时器16均粘贴于棒体二302远离棒体一301的
一端,压力传感器15与控制器13信号连接,计时器16受控制器13控制。本实施例中,压力传
感器15与控制器13通过电线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5的型号为SBT674,计时器16的型号为
TAJ5‑QJT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电子元件的型号不对电子元件产生限制,本领域
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适型号的电子元件。
[0051] 本实施例中,陪练员随机推动训练棒3时,作用于棒体二302上的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受到压力作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计时
器16开始计时;当运动员抓住棒体一301并使得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偏转时,橡胶柱14
和橡胶柱14上的应变片式传感器12发生弯曲形变,应变片式传感器12将形变信号转换为电
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计时器16停止计时。如此,记录人员或陪练员能够记录
本次训练中,运动员的反应时长,从而统计并分析运动员的灵敏度训练数据,根据分析结果
更加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0052] 实施例五
[005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还包括橡胶柱14、应变片式传感器12、控制器13、压力传感器15和计时器16,橡胶柱14的两端分别
与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粘接,应变片式传感器12粘贴于橡胶柱14上,控制器13位于空腔
11内,压力传感器15和计时器16均粘贴于棒体二302远离棒体一301的一端,应变片式传感
器12与控制器13通过电线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5与控制器13通过电线电连接,计时器16受
控制器13控制。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3为51单片机,应变片式传感器12的型号为BX120‑3AA,
压力传感器15的型号为SBT674,计时器16的型号为TAJ5‑QJT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
各电子元件的型号不对电子元件产生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合适型号的电子元件。
[0054] 本实施例中,陪练员随机推动训练棒3时,作用于棒体二302上的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受到压力作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计时
器16开始计时;当运动员抓住棒体一301并使得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偏转时,橡胶柱14
和橡胶柱14上的应变片式传感器12发生弯曲形变,应变片式传感器12将形变信号转换为电
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计时器16停止计时。如此,记录人员或陪练员能够记录
本次训练中,运动员的反应时长,从而统计并分析运动员的灵敏度训练数据,根据分析结果
更加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换而言之,本实施例中,利用应变片式传感器12、
压力传感器15、控制器13和计时器16实现对运动员反应时长的记录,利用导电杆6、导电环7
和信号发生器8实现对本次训练是否有效的判断,两者不会相互干扰,稳定性高。
[0055] 实施例六
[005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训练棒3的外周设有橡胶套17,橡胶套17的两端开口,橡胶套17包裹棒体一301、棒体二302和位于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
之间的检测单元,具体地,橡胶套17包裹的是检测单元的导电杆6和导电环7,从而保护导电
杆6和导电环7。
[0057]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
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
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